高收益p2p高收益理财产品排行意味着高风险吗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_理财知识_爱钱进_专业安全透明的O2O模式互联网投资理财金融服务p2p平台
当前位置:
&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
来源:爱钱进
【导读】p2p投资理财是时代发展的主流,p2p投资理财的收益普遍在10%以上,满足投资者们投高收益的心理。想自己的资金不断增值,在进行p2p投资理财之前,p2p投资理财平台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好的收益,这才是一举两得的p2p投资理财方式。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
通过p2p投资理财获得一份额外收入,让资金增值,所谓的自己给自己&加薪&,是年轻人最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年轻人都深刻地觉得生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自己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欲望的不匹配。p2p投资理财平台超过20%的投资收益率十分具有吸引力,同时,互联网的操作模式也更适合年轻人的习惯,使得p2p投资理财变得更加轻松自由。
强大的经济收入才是生活的保障,使用p2p投资理财,在工资之外多一份丰厚的收入,享受更优质的生活,赢得幸福的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奋斗目标。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p2p投资理财平台以其门槛低,收益高,资金周转快的的优势受到大众青睐。
p2p投资理财是时代发展的主流,p2p投资理财的收益普遍在10%以上,满足投资者们投高收益的心理。想自己的资金不断增值,在进行p2p投资理财之前,p2p投资理财平台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好的收益,这才是一举两得的p2p投资理财方式。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爱钱进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领先的P2P网贷平台,而且也是P2P行业中最专业、最安全透明、有担保的O2O模式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平台;为用户提供最新网上理财产品及短期理财服务!50元起投!双重安全保障,收益率6%-14%,100%本息担保,期满随时可退!投资理财就上爱钱进!
爱钱进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凡注明 “爱钱进”来源,均为部分转载,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投资者作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选择p2p投资理财为自己“加薪””相关内容
小编认为,任何理财产品在本质上都是安全的。一般情况下,高收益肯定伴随高风险,当下p2p理财产品琳琅满目,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个人认为,其实P2P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量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理财有风险,高的理财收益必然伴随着高的风险同时存在。目前国内有众多理财产品包括了实货、存款、股票、债券、基金、现货、黄金现货交易、期货等同理财产品收益同金融市场上始终遵循原则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高风险对应高收益。
理财产品有没有风险?当然就像其他然和从事的事情一样,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四大风险及其注意点。
目前理财产品也有多种,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其中投资喜好、财务状况,都能左右你的投资风格,影响理财收益。所以了解自己的情况,显得很重要。
据权威机构2013年P2P投资者报告显示,94%的投资人在P2P的投资中取得了正收益,87%的人收益高于18%。这些数据非常可观,但一般情况下,高收益肯定伴随高风险,虽然现在做P2P的客户也不少,但是安全度小编个人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控制
互联网助跑基金理财,2014年个人理财你选谁?在互联网的借助下,基金公司不再仅仅依托于银行,互联网等各个渠道让基金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那么在2014年个人如何投资理财呢?据了解,2013年基金市场风起云涌,在金融行业独领风骚,但是由于改革执行力度与市场有明显落差,风险较大,在2014年市场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震荡上行概率较大,结构性机会为主”,因此选择基金时还是多注重基金的灵活性和调整能力,2014年在挑选个人基金投资理财产品时切勿盲从,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
爱钱进预期年化收益率:
欢迎回到爱钱进!您的账户:
相关理财知识
热门关键词您好, []|
品牌栏目:
香港媒体近日爆出宜信等平台大规模坏账造成轰动,同时有消息显示,深圳有一家P2P平台钱海创投被曝接受深圳公安经济侦查处的调查。无独有偶,深圳又再曝一家名为“旺旺贷”的平台跑路。种种的负面情形一时之间再次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推至风口浪尖。
更多往期,下拉看看
第123期:若人民币暴跌生活会怎样?
第122期:账户多出4亿元该不该还?
第121期:为何散户会在牛市被套?
第120期:卖房炒股能否一夜暴富?
第119期:私房钱是为私欲还是家庭?
第118期:离婚可以,财产留下!
第117期:广东人是败家还是勤俭持家?
第116期:爱情消费要不要“AA制”?
第115期:设“最低消费”将被罚款
第114期:不是只有克隆卡才能盗刷
第113期:5.25亿中奖概率如同地球毁灭
第112期:企业不赚钱就可以减工资?
第111期:死亡后的债务如何处理
第110期:iPhone带来的致富机遇
第109期:加班费,理想与现实距离多大?
第108期:广深户口到底值多少钱?
第107期:理财就要牺牲生活质量吗?
第106期:月交15元退休金月领3000元
第105期:“无孔不入”的潮汕商人
第104期:银行乱收费现象将被整治
第103期:贪官的钱都去哪了?
第102期:如何避免财产在暴雨里裸奔
第101期:公交爆炸不仅是意外险能赔
第100期:测财商,赢粉丝福利!
第99期:美国流浪汉或比中国白领幸福
第98期:世界杯期间的“暴富”机会
第97期:T+0对普通投资者暗藏雷区
第96期:留意境外刷卡的费率差别
第95期:说好的高温津贴你领了吗?
第94期:办多少张信用卡才合适?
第93期:你的银行卡需要换“芯”吗?
第92期:22%发病率,细说防癌险
第91期:2万以下存取款非得用ATM机?
第90期:买黄金的大妈,如今安好?
第89期:买车险需提防四大“雷区”
第88期:高风险P2P,你还不知道?
第87期:广东人的死亡成本
第86期:最低工资标准,该取消吗?
第85期:公积金新政,刚需买家的痛?
第84期:陷阱密布的现货白银投资
第83期:人民币贬值下的吐槽与点赞
第82期:余额宝触动着谁的“神经”
第81期:用工荒,伤的不只是东莞
第80期:“人均万元税负”不高吗?
第79期:“情侣经济”下无谓的代价
第78期:别让财富放假(春节特刊)
第77期:银行或将迎来&破产&时代
第76期:年终奖也是一门艺术
第75期:广州步入老龄化逾20年
第74期:快递业的“亚健康”成长
第73期:广州市民的生活成本
第72期:保险人员明年重返银行驻点
第71期:“简单密码”被银行叫停
第70期:银行收费,谁说了算?
第69期:生二胎,你负担得起吗?
第68期:高收益的P2P网贷,你玩得起吗?
第67期:你能拿的养老金占工资几成?
第66期:信用污点或与信用卡无关
第65期:银行特事特办并非不可能
第64期:为何公积金提取那么难?
第63期:22万本息竟缩水为8400元
第61期:人均储蓄3万 你拖后腿了吗?
第60期:要安享退休,你还差多少钱?
第59期:开学了,请管好你的钱包!
第58期:让人又爱又恨的分期付款
第57期:334款理财品未达预期收益
第56期:储户存款利率迈进浮动时代
第55期:广东GDP“老大”地位岌岌可危
第54期:保险退保被指代价太高
第53期:航空意外险乱象丛生
第52期:信用卡还款政策放松
第51期:勿盲目追捧高收益理财产品
第50期:高收益网上理财暗藏风险
第49期:当心你的存款瞬间被洗劫
第48期:千亿养老金入市半年赚34亿
第47期: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第46期:不容忽视的人民币升值
第45期:国企包揽A股巨亏前十名
第44期:巨灾保险机制亟待建立
第43期:金价暴跌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42期:投资黄金还保不保值?
第41期:提防你的工资卡是信用卡
第40期:得不偿失的“带病投保”
第39期:金融业那些"坑爹"的事儿
第38期:女性比男性更适合理财?
第37期:你的住房公积金将入市
第36期:信用卡存钱容易取出很亏
第35期:别把“春节”当成“春劫”
第34期:从银行取到假钞谁担责?
第33期:黄金竟然也会生锈?
第32期:婚后财政大权该归谁管?
第31期:78亿管理费背后的基金巨亏
第30期:巨亏的“私单”与银行无关?
第29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搬砖”
第28期:广发银行催款疑侵犯用户隐私
第27期:信用卡消费不签名钱照扣
第26期:收入倍增或造成失业?
第25期:“双11”电商促销陷阱几何?
第24期:细数信用卡“全额罚息”之痛
第23期:可笑的金融产品“预期收益率”
第22期:平安银行信用卡乱扣费
第21期:你所不知道的信用卡积分
第20期:平安银行理财产品巨额亏损
第19期:80后存钱大法月入9千年存9万
第18期:银行员工收入逆市增长
第17期:旧版人民币收藏价值暴涨
第16期:小额贷款行业频现“李鬼”
第15期:银行ATM机的那些事儿
第14期:出国热持续引银行掘金“留学金融”
第13期:洋奶粉涨价促海外代购热潮
第12期:城市家庭资产被平均到247万元
第11期:少女被撞重伤 保险公司拖延赔付
第10期:市民为何热衷到香港血拼
第9期:广东人要赚多少才够花
第8期:银行卡盗刷事件频发令人担忧
第7期:信用卡收费过高竟然合理
第6期:中国教师工资全球垫底 你信不信
第5期:老虎机“吃人”成性 “华南虎”肆虐被严打
第4期:平安车险提佣抢客 殃及车主
第3期:“猝死”算不算意外 意外险该不该赔
第2期:广东千亿养老金入市你担不担心
创刊号:老太近70岁被“忽悠”买保险
混乱的理财盛宴
互联网金融,无论在去年还是今年,都是最火热最时髦的话题,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从理论上颠覆了银行利差生存根基,它似乎在描绘一个平等的金融世界,令不少的行业、企业、投资者们都参与其中并成为它的推崇者,无不为之疯狂。而事实上,蛮横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背后却日益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混乱。
网贷平台坏账或倒闭的现象屡现不止
香港媒体近日爆出宜信等平台大规模坏账造成轰动,虽然宜信回应称,该消息不实,却再次引发了业内对于宜信模式的质疑。就在这宜信坏账事件还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有消息显示,深圳有一家P2P平台钱海创投被曝接受深圳公安经济侦查处的调查。无独有偶,深圳又再曝一家名为“旺旺贷”的平台跑路,据不完全统计,受害投资者至少已达600人,目前已知单笔最高投资金额达99万元,预计整个平台涉及金额或超过2000万元。
在P2P网贷以燎原之势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时,不少不法分子利用P2P平台的“高收益陷阱”使得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而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家网贷平台产生问题或跑路,而在广东就占有10家。
只顾“标上”高收益,缺陷性产品鱼目混珠
大多数人似乎只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哪一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更高。因此,不少平台只是把一些货币基金、理财基金进行再包装,再在收益率后面标上一个让人看得满意或是惊天的数字,以吸引眼球,其实,这些所谓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只是噱头。
“幸福加倍,金钱满柜”、“轻松交费,长期收益,稳健增值,高额保障”……,这些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总是被包装得美丽无比,诱惑着人们前去选择。而纵观时下的各种理财市场,理财产品不仅名目繁多,还普遍存在着产品设计复杂、信息披露不透彻、投资收益“含糊不清”的通病。
如当各类余额理财“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全面下滑之时,京东金融便上线了一款8.8%利息的理财产品,让金融圈的小伙伴“惊呆”了。但有分析指,这是一款保息不保本的产品,存在本金亏损风险。“2014年化8.8%”其实指的是以8.8%的年化现金支付比率向用户支付收益,盈亏不确定。
应接不暇,宝宝系与P2P网贷相融合
五年前如果你不知道支付宝,没有人会对你说三道四;如果现在你还不知道余额宝、生利宝等宝宝系理财产品,说不定有人嘲笑你是火星来的,或者说你还活在20世纪。
但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是琳琅满目的宝宝系理财产品和P2P网络借贷产品这两种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形式相互影响,衍生了更丰富的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也不许不少的投资者还没弄清楚“宝宝”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轮又一轮新出的产品不断面世,有些还会在各个平台热情地摇旗呐喊之下,只要产品所谓的收益率够高,便乖乖地把资金在原来投资的产品身上撤出到新的产品,而或许对新产品更是一无所知。
哪里能升值,哪里就有“中国大妈”
去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动辄8%以上的高收益产品,让张女士获益菲浅。在初尝甜头后,张女士想,现在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才6%,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至少8%起步,她盘算着,如果互联网金融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都能达到宣称的年化收益率8%,她可以把手上的一处房子抵押掉,从银行套出资金。欲抵押房子贷款买互联网金融产品,且不说行不行得通,缺失监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如此做法难保“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外在前不久,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央视财经频道曝光了一起涉及金额巨大的网络理财诈骗案:香港一家名为金玉恒通的投资管理公司在国内各大网站做推广,并以日息1.5%,月息45%的高额回报招揽理财客户,一年时间国内先后有2万多人投入了近100亿元参与金玉恒通的理财计划,而到了日,金玉恒通公司突然关网,所有投资者的资金也一夜之间消失无踪。随后,香港证监会发布警示公告,称香港金玉恒通公司是一家无牌公司,没有任何外汇投资和理财资格。随着这一黑幕的揭开,许多倾其所有参与金玉恒通理财计划的投资者如所谓的刘女士、李女士、马女士等“大妈一族”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被骗了,而她们的生活也因此而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对于理财投资,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缺乏对投资项目和投资理财公司的了解和鉴定。而钓鱼者恰恰就是利用投资者的这种心态,利用制作精美的虚假网站和宣传单页,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以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的噱头引人眼球、吸收资金,从而进行钓鱼行为。
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人士 匿名
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新生事物,在人气和普及度上还有很大欠缺,因此利用各种噱头搞宣传、扩大知名度的做法情有可原。但没有边界和尺度的营销手段容易混淆视听,误导理财人的选择,建议对虚假宣传广告进行一定的惩戒。
互联网金融的灰色地带
也许是对现有垄断金融体系极度“贪婪”的厌恶,所以才会对互联网金融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在这一场没有规则的“理财盛宴”中,风险与收益并存。
1、P2P”保本”存风险
不少P2P网络贷款公司都打着“保本”甚至“保息”的宣传口号,而投资者也因此仿佛对P2P网贷十分信任,并放心地将钱投入了这些P2P网贷公司。
所谓的“本金保障”,是指从每笔借款中计提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准备金。出现坏账,则先用资金池的资金垫付,再由公司去催收。若坏账高于风险准备金时,则会暂停垫付,等待新提取的准备金出现后再作垫付。据此,一些 P2P网贷机构把获得的债券进行拆分组合,打包成“类固定收益”的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投资理财客户,通过赚取资金的利息差和手续费来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模式就隐藏了不小的风险。一是借贷人违约。借贷人如果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大多就不会到P2P平台上来融资,15%甚至更高的利率,借贷人需要赚多少利润才能还清?因此,违约风险不可忽视。二是P2P平台经营风险,由于P2P网贷发展迅速,鱼龙混杂,一旦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倒闭跑路,在缺乏监管的现状下投资者也很难追回损失。
2、担保承诺并不靠谱
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资金实力雄厚、风控体系健全的行业领军企业外,不少企业推出的担保方案还只是一件看上去很美、却经不起推敲的营销噱头。一旦信用风险大规模袭来,“担保不保”将极有可能成为残酷的现实。
然而P2P公司宣称的担保真是投资人的“定心丸”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目前的P2P担保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P2P平台以自有资金作担保,或者出资成立担保公司。然而由于P2P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许多公司的资金实力孱弱,担保能力也十分有限,自保等于无保,更多地只是在自己的头上安上一个担保光环,装点门面。一旦风控失衡,这种承诺完全是一纸空头支票。
第二种是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表面上看似乎更靠谱些,实际上同样面临法律风险。因为有担保资质的担保公司从风控成本考虑,往往要价很高,P2P平台根本无力承担;而那些开价可以接受的小贷公司不具备担保资质,其担保能力同样堪忧。以曾出现过兑付危机的网贷平台中财在线为例,中财在线曾声称:“引进多家强大的企业联合成立担保公司,同时,引进本省最优秀、最有实力、信誉最好的担保公司,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性风险。”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第三方担保承诺同样形同虚设。
自己担保无效且涉嫌违法,正规第三方担保又请不起,于是一些网贷平台想出了第三种担保模式,即参照商业银行做法,从每笔业务的佣金中提取一定的风险拨备金,然而这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抵御风险。
3、资金存管并非万无一失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曾撰文说过,现在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会有大量投资者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就存在资金被挪动甚至携款跑路的道德风险。近两年来先后发生了“淘金贷”、“优易网”等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卷款跑路和倒闭事件,给放贷人造成了资金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互联网借贷中之所以会出现资金存管风险,和绝大多数P2P公司从单纯的不经手资金的平台中介转型成担保中介密切相关。在国外的P2P公司之所以不经手资金,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和杜绝资金存管风险。然而在国内,大部分P2P平台采取的是第三方支付直接收取的模式,而没有引入安全系数最高、资质最好的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监管方。这是因为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下,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考量,将P2P平台的资金监管和结算需求拒之门外,这就使P2P公司的资金流转只能由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服务。
然而许多投资人出于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任,并未意识到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资金平台,实际上就是将资金划入P2P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中,这与直接将钱划入平台的银行账户并无区别,风险也随之产生。
4、软件盗损的程序陷阱
除了P2P网贷这个不大太平的行业,同为互联网金融重要分支的第三方支付,却有着硬件设计方面的弊端。
不同于各大传统银行与证券金融机构推出的APP客户端和网上银行,消费者使用余额宝这类产品进行大额货币理财时,相关的支付保护和流程安全性被指逊于传统银行。
在建设银行上海某支行从事多年理财业务的王晓说,目前银行业务中开通网上银行和理财产品都会建议储户同时开通U盾和支付密码器之类的安全工具作为深度保障,以此确保单一账户密码被窃取盗用后的财务转移风险。而目前余额宝这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者对于其后台操作几乎一无所知,在密码保护和支付流程保障方面比较容易被钻空子。
自余额宝推行以来,各路网络黑客、木马病毒和钓鱼程序网站纷纷伺机而动,阿里巴巴不得不对于软件安全性进行一再的围栏升级,但仍有消费者投诉因手机受到病毒侵袭而被窃取了个人信息,最终在余额宝等账户中受到财务损失,而这类损失能否被界定为受到保护的盗损险赔偿范围还不得而知。
拒绝妖魔化理财产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蜜糖之后往往是陷阱和深渊。对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的理财方式,投资者在拥抱之余,更应记住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1、看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否虚假
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现象,P2P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看红得发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和较高的收益率,让许多人头昏眼花,而忽略了高收益率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风头正劲的余额宝、理财通们本质上也是货币基金,也存在亏损的可能,而部分企业并没有做到完善的风险提示。
除此之外,银行在代销理财产品过程中,部分客户经理也会过分夸大收益而忽略产品本身风险。每个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需要做风险测评,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认真完成,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要买的理财产品是否匹配,这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
2、选择平台是关键
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现象,P2P最大的特点是高收益,目前主流的P2P网贷平台平均年收益率达到20%。然而,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那么,如何选择P2P平台,减少自己的风险呢?
要注意查看几个方面,一是创始人、法定代表和高管的背景如何;二是公司的真正实力和老板品行如何;三是有没有金融风控从业经历,有没有完备的岗位人员配置,包括IT和风控两类专业技术人员。
其次,客户需要关注理财公司的实际管理架构。一般好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应该有完整的组织框架和内控措施,包括产品部、风控部、市场部、运营部、客服部和财富运营中心等等,以保证在产品来源上、风控措施上、资产配置上都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服务和保障。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即便是平台公开了所有信息,也很难查证。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最好选择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关注坏账率的高低
P2P行业领先者的坏账率可控制在2%以下,与银行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非行业领先者坏账率则远高于2%以上。一般有担保方式的平台坏账率都比较低,其中专注房产抵押担保的P2P平台坏账率几乎为零。
在了解P2P平台坏账率的同时,还应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坏账率是由第三方专业公司鉴证公布、还是由P2P平台自行发布;第二,坏账率对外公布的频率;第三,投资人是否可以定期得到自己名下的借款人违约情况报告。
4、预期最高收益不等同于实际收益
很多投资人往往把“预期最高收益”等同于其最终能够获得的收益。其实“预期最高收益”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投资人在阅读产品指南及条款内容时,需关注“每月收益是否固定”这一项。
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人士 匿名
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考虑三个要点:安全性;从运营团队素质、经营情况、风控制度等各方面甄选平台,从项目金额大小、收益情况、期限长短各维度辨别项目的真实性,合理配比规划理财结构,分散投资。收益性;过高的收益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流动性;要综合考量其具体的流转赎回机制及资金到账时间长短等问题。
在监管政策还未明确之前,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风险控制和良性运营,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显得尤为关键。
你对互联网理财所持的态度是?
将投票分享到:
你觉得本期财商读本质量如何?
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人士
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话题的重中之重。
究竟P2P网贷有何魅力,让投资者前赴后继?
2013年度广东居民金融生活网络调查报告。
寻找一座财富的灯塔,指引着理财的方向...
负责人:任民
合作品牌:周伟科
商务合作:边晓婷
设计:启鹏
制作:罗明
联系电话:020-
互动邮箱:
版权声明:大粤网财经频道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出品:大粤网财经频道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粤资讯!
第123期 
第122期 
第121期 
第120期 
第119期 
第118期 
第117期 
第116期 
第115期 
第114期 
第113期 
第112期 
第111期 
第110期 
第109期 
第108期 
第107期 
第106期 
第105期 
第104期 
第103期 
第102期 
第101期 
第100期 
第99期 
第98期 
第97期 
第96期 
第95期 
第94期 
第93期 
第92期 
第91期 
第90期 
第89期 
第88期 
第87期 
第86期 
第85期 
第84期 
第83期 
第82期 
第81期 
第80期 
第79期 
第78期 
第77期 
第76期 
第75期 
第74期 
第73期 
第72期 
第71期 
第70期 
第69期 
第68期 
第67期 
第66期 
第65期 
第64期 
第63期 
第61期 
第60期 
第59期 
第58期 
第57期 
第56期 
第55期 
第54期 
第53期 
第52期 
第51期 
第50期 
第49期 
第48期 
第47期 
第46期 
第45期 
第44期 
第43期 
第42期 
第41期 
第40期 
第39期 
第38期 
第37期 
第36期 
第35期 
第34期 
第33期 
第32期 
第31期 
第30期 
第29期 
第28期 
第27期 
第26期 
第25期 
第24期 
第23期 
第22期 
第21期 
第20期 
第19期 
第18期 
第17期 
第16期 
第15期 
第14期 
第13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创刊号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P2P平台理财产品&评分越高收益率越低
&&&&来源:&&&&
原标题:P2P平台理财产品 评分越高收益率越低(组图)
  短短两三年时间,互联网金融从无人知晓到炙手可热,一方面遍地开花,空前繁荣,另一方面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浪之下安全“淘金”?
  昨日,融360金融搜索平台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风险实验室共同发布了2015年第一期网贷评级报告,数据显示,99家P2P平台(除招财宝)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32%,其中A类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12%,B类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3%,C类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5.38%。整体来看,综合评分越高的平台年化收益率越低。
  据了解,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最活跃的一部分,近几年在无行业标准、无正式监管的环境下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发展中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据融360历史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网贷平台已增至1613家,其中爆发问题的平台共计273家,接近总数的17%。网贷平台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提现困难、运营不善、老板失联,更有甚者为恶意诈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陈忠阳教授认为,在P2P行业鱼龙混杂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很难凭一己之力评判一家P2P平台的综合实力强弱,也很难对P2P平台的各类宣传辨识真假。P2P问题平台层出不穷,不仅让投资者承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不断“践踏”着投资者对P2P行业的信任。具备公信力的P2P行业评级体系将有利于P2P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积极且有益的投资借鉴。
  在互联网金融上进行投资,吸引投资者的无疑是便捷的支付手段、高额的收益和极低的投资门槛。
  现状:高收益低门槛成吸客利器
  以承诺收益的债券投资―P2P为例,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不少P2P平台愿意推出相对高息的标的。“目前来看,P2P的平均收益可以达到15%左右,部分高息平台的收益率可达到24%以上。” 棕榈树CEO洪自华表示。而目前,信托产品的收益大都在10%~12%,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最高仅为6%,各类挂钩货币基金的“宝宝”产品收益率也仅在5%左右,部分时候仅为4%。
  记者翻阅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现,这些相对其他渠道而言收益率高得多的产品,P2P的起始投资门槛也极低,百元起投,甚至10元起投的平台比比皆是。
  在门槛方面,刚刚进入广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夸客金融则有不少产品的流向为个人借贷,完全无需任何抵押。“我们不监控消费者资金的去向,我判断的是他们个人的信用标准。同时我们还有第三方数据的来源来判断借贷人的信用风险是一个怎样的等级。” 夸客金融副总裁王豪对记者表示。
  市场:普遍处在亏损经营状况
  而在高收益的外衣下,则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遍地开花,普遍亏损经营的窘状。
  多个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都对记者表示,由于没有相关的准入标准,互联网金融几乎是“零门槛”进入,几乎只需要做个网站并且维护好就可以开张。不过,365金融总经理李直中坦言,产品的推广成本普遍比较高。其表示,以P2P为例,“开个公司好比淘宝上开个店,很小成本,但想在淘宝做推广则需要大量成本。”
  此前,市场消息称,据统计,大部分P2P平台注册用户到投资用户的转化率在10%~20%之间。按照这一转化率计算,目前P2P行业获得一个投资用户的成本约为500~1000元。
  在高额的推广成本和高收益之下,目前平台的利润率十分微薄。一位互联网金融资深人士对记者坦言“大部分平台都不盈利”。其分析称,运营成本比较高,要做到一定的规模才可以盈利。但是,具体盈利怎么去核算业内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小公司不会提供审计报告,连行业内的人士都很难判断哪家是盈利哪家在亏损运营。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互联网金融业态范围广泛,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大数据金融及互联网金融门户等诸多分类,而直接和个人投资者有关的是P2P、众筹及互联网金融门户。
  简单点来说,P2P就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点对点借贷,是债权融资,众筹是互联网上进行的股权融资,而互联网金融门户是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及理财超市。而在这里面,真正拥有自己理财产品的为P2P和众筹。
  研究产品不如考察平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P2P也面临着差异化竞争的问题。各种平台各有侧重,风控的方式也千变万化,所以研究产品不如考察平台。
  此外,一个平台的高管水平也决定了平台产品的风控水平。许世明表示,应尽量选择高管团队有金融信贷管理经验,透明度高,平台自身不提供担保又有具资质的持牌金融信贷机构合作及提供履约保障。
  风控不严或道德风险
  而部分平台可能因为风控不严而死在“烧钱”的路上。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1月,问题平台的数量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指出,P2P行业内存在房产等诸多高风险业务。受周期长、销售惨淡等因素的影响,这类业务存在现金流枯竭、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作为风险传导新棒的P2P平台,抗风险能力偏弱,较难承受此类业务带来的风险损失。
  新联在线联合创始人、总经理许世明对记者表示,类似高息平台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以还款来作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自融不还款为最终目的。
  众筹适合“冒险发烧友”
  “简单点来说,我觉得众筹更适合票友或者有一定眼光、能够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而P2P本身属于本金和收益比较稳定的产品,因此适合普通投资者,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投资者去投资。”洪自华表示。
  而对于众筹,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志华坦言,在广州出现的并不多,众筹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北京。“众筹不保本不保收益,属于股权投资,无法预测回报,极有可能亏本。”
  洪自华也表示,众筹本身相当于风投,有的产品众筹是票友或者粉丝筹钱获得一些实物回报,是从个人爱好为出发点而不是获得收益,而对于那些以获得收益为主的众筹,则需要专业的投资眼光。
  同时,记者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新联在线“新联创业优选计划”为代表的部分众筹产品,以股权加债权的方式出现,一方面保本和比较低的固定收益,另一方面在众筹企业经营收益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股权分红。
(责编: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理财产品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