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行业者请进,请问个4mask的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TFT-LCD行业英语解析、专业术语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种采用4mask低制作成本的液晶显示器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一种采用4mask低制作成本的液晶显示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9|
上传日期: 20:18:5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种采用4mask低制作成本的液晶显示器
官方公共微信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TFT-LCD生产线新型显示新王者
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正式点亮天极网数字家庭频道 13:38
数字家庭近期热门文章导读:
  日是中国彩电工业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产品正式点亮,这标志着京东方合肥6代线正式进入试生产,也标志着中国液晶显示产业有了新的突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大陆大尺寸屏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以上液晶电视屏将实现中国造。10月,这条生产线将实现量产,年产液晶面板超过1500万片,产品广泛覆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37英寸以下的液晶显示屏。
  彩电大国 不可无屏
  京东方所从事的TFT-LCD(液晶显示)产业,被公认为是替代传统(显像管)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9年,国务院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方向中,液晶显示产业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信息产业规划。
  作为中国液晶显示领域领军企业,京东方的两条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在2009年相继开工建设,这也是中国大陆首条第6代和第8.5代线。
  在此之前,社会各界对液晶显示产业都不甚了解,对产业的必要性理解不足,产业信心过低。就像多年前中国有关发展大飞机的争议一样,对于中国要不要做自己的液晶显示产业也一直也存在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大学著名产业专家路风教授对此有他独特的见解。他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道出了一个沉重的事实:“在进入21世纪的短短几年之后,中国彩电工业就遭遇到一场‘创造性毁灭’所带来的危机――以液晶面板为主的平板显示器对CRT显像管的技术替代。这场替代使中国彩电工业再次陷入对国外供应商的高度依赖:中国曾经花了20年时间建立的CRT显示产业链被完全替代,中国彩电工业价值链的80%又再度转移到国外。中国彩电工业在过去20多年里发展起来的“优势”顿失。”
  经历过这场替代危机,不禁有人怀疑:中国真的必须自己发展液晶显示产业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份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未来几年有4.5亿台的CRT电视要更新换代,具有巨大而直接的市场利益,更重要的是,液晶显示产业与芯片及软件业一样,是信息产业的三大基础工程之一,是整个世界的信息显示终端。从、、到彩电,都离不开液晶面板。
  随着CRT彩电时代的逐步衰亡,随着政府和社会对产业的逐步了解,中国要发展自己的液晶显示产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八年寒暑 艰难起飞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液晶显示屏,但人们有所疑虑的是,中国人在液晶显示产业能否成功?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在未来会像造船、集装箱、工程机械与发电设备、高铁等大工业一样成功吗?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产业的推动主体――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如何,有无发展和壮大产业的核心技术和扎实基础。
  京东方进入液晶显示产业已经8年,这是艰难成长的8年,也是备受煎熬的8年,更是为了腾飞打下根基的8年。在这8年里,京东方依靠着超前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执行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
  京东方的前身是电子部所属的北京电子管厂,曾经是中国最大、最强的厂,但进入80年代后,这个“万人大厂”的根基却迅速崩塌――直接的原因是半导体技术对电子管技术的替代。
  这次技术替代危机真正历炼了京东方的产业洞察力。在中国众多彩电和电子管厂还恋栈于CRT时代时,京东方已经将目光投向主导未来的新技术。
  经过三年考察,京东方把目光和决心最终投向了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并在1998年将液晶显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
  2003年,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一举获得其全部TFT-LCD生产线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进入液晶显示行业。至此,“京东方成为国内惟一拥有TFT-LCD液晶面板生产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路风教授写道。
  京东方的海外收购不是出于利用现有生产设施赚钱的战术目的,而是出于解决进入液晶显示产业所面临的技术来源、专利障碍、市场拓展和核心技术人员等战略问题。由于立志成为‘显示领域世界领先企业’的进取性战略非常清晰,所以京东方在收购过程中就决定了收购后要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境外收购-海外融资-国内建设-带动配套”的建设模式, 京东方迅速实施了该产业的“国内落地”计划,完成了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搏,2005年5月,京东方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正式量产,良品率迅速提升至90%以上,创造了多项产线建设和良品率爬升的业内记录。
  通过5代线的建设,京东方建立起一个技术学习的平台,以此获得了产品开发能力、工艺能力、建线能力以及大量优秀的人才,“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惟一具备了液晶显示产业技术能力的企业。”路风教授写道。
  核心技术的落地生根,使京东方的道路一起步就走上了中国无数企业家梦寐以求的技工贸道路,与PC、手机、彩电等传统工业消费品企业的技术空心、代工求生发展模式完全不同,这在相当程度上冲散了笼罩在京东方头上的重重迷雾,踏上了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工业道路。
  然而,液晶显示产业的闯入者无一能逃避被誉为“魔鬼曲线”的产业规律。随着对液晶面板的投资规模增大,产能骤增,每隔12―18个月,液晶面板的价格就会大幅波动,直到市场消化了新增加生产线的产量,液晶面板的价格才会回复平稳。这被称为“魔鬼曲线”。
  2004年底,液晶显示产业进入下行周期。2005年至2006年,京东方连续亏损,让这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企业举步维艰,但京东方人并没因此灰心、绝望,反而直面挑战,创新挖潜,苦练内功,积蓄力量。2007年行业回暖,京东方厚积薄发,每月赢利达1个亿以上。
  然而产业冰冻期刚过,又遇经济寒冬。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被一并推入低谷。面对困境,京东方依靠多年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化市场低谷为企业成长机会,逆势发力。2008年3月,京东方成都4.5代线开工建设,主要生产移动用中小显示屏;2009年又分别投资175亿和280亿元开工建设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成为反周期投资的典型。
  京东方挺了过来,从残酷的现实中熬了过来。正如路风教授在报告中描述:“危机往往也是企业能力发展的良机,因为危机恰恰是迫使企业提高学习强度的动力。无论怎样,度过危机最终要靠自己的能力成长。”
  虽然仍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际巨头的联合打压,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京东方已经曙光在前,其成都4.5代线已经连续数月实现盈利,5代线满产满销,6代线和8.5代线进展顺利。
  自主建设高世代线
  2009年4月,国内首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京东方,通过该实验室,京东方与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及业内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我国件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上下游技术融合与验证、标准研究、人才培养四大平台,就AMOLED和E-PAPER等下一代显示技术展开研发、积极布局,时刻关注产业和技术动向。
  时至今日,京东方的技术创新力不断提升,公司拥有可使用技术专利5000余项,每年新增申请专利超过500项,京东方独有的AFFS广视角技术已成为全球主流技术标准之一。
  在自主建设与创新实践方面,京东方以5代线为依托,构建了一个融合五大要素的学习平台,这是中国大陆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上也不多见。这条线将设备、厂房和所有的有形支持系统,专业技术团队,以经验为主的无形支持系统,工作程序和方法,外部支持系统即产业配套整合在一起,保持实战练兵。
  5代线集生产线、学习线、实验线于一体。这条线既是十多种客户产品的生产线,又是工程师的学习线。不仅从韩国收购来的企业技能和经验在这里消化吸收,中国自主高世代线的创新实践也在这里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代线不仅是技术实验基地,还是人才培训基地。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京东方已经在这条线上培养了200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京东方建设4.5代线、6代线和8.5代线的技术主力。
  液晶显示产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规模效应也非常明显。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如何提升规模也是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路风教授有着精彩的论述:“正如TFT-LCD工业史所证明的,进入这个行当就像骑上了虎背,骑着不舒服,但下来更危险――只要不想退出,就必须继续投资扩大规模。京东方的决策者很清楚,5代线的产品尺寸并不适合供应最有潜力的市场――彩色电视机,京东方饱受液晶周期折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进入了这个工业,而是因为它不够大。因此,要想在TFT-LCD工业中成长起来,就意味着必须继续建设更高世代的生产线,也就意味着即使处于亏损期也必须继续投资。”
  2008年3月,京东方成都4.5代线开工建设,主要生产移动设备所用中小显示屏;2009年又分别投资175亿和280亿元开工建设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生产液晶电视用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京东方在规模上全面实现了新跨越。
  目前,京东方合肥6代线已经投产,即将量产,这条线不仅率先实现了主流液晶电视屏的国产,并提前拿到战略客户的订单,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京东方北京8.5代线更值得期待,这条线将彻底结束我国以上液晶面板市场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一项目在2010年7月主体厂房已经封顶,它标志着京东方基本完成了危机中的战略布局。待2011年三季度8.5代线建成后,京东方的产品将广泛覆盖从1.8到的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企业国际竞争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今,京东方已经突破重围,艰难起飞,且步履坚实。在京东方的推动下,中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时代。
天极数字家庭有问必答信箱:yeskyqa#.com(请把#改成@)无论您对高清电视、白色家电、等产品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多谢支持!
(作者:some责任编辑:李强)
欢迎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
数码手机游戏DIY
document.write("");全球TFT-LCD产业上、中、下游概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全球TFT-LCD产业上、中、下游概况
全​球​T​F​T​-​L​C​D​产​业​上​、​中​、​下​游​概​况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ftlc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