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人可以解释下医保 社保 社保与五险一金的区别 最好举些简单的计算方法 通俗易懂 谢谢啦

来自子话题:
重点不在于拉平公务员和其他人的养老待遇差距,而在与国家长期以来对于公务员政策的一刀切。甚至于对于一线城市切的狠,对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放的松。于是导致大量的人看到的是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灰色收入多。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也大量存在,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福利制度,而在于监管制度。&br&==================以下只讨论以基层公务员为主的群体,不讨论“领导”===============&br&说白了小地方的公务员监管少,有权力的,能捞一笔是一笔,上面未必知道,或者层层关系打点到,只要风不吹中央,一切都好说。哪怕捞了十几年被人一举报,福泽早惠及全家上下几十口。老婆孩子出路都有了,小地方出来的人很多不怕拼这么一回,哪怕把自己拼进去。或者是安分养老的,总归来办事的老大爷不会因为自己看报纸懒得搭理他就去骑小毛驴进京告御状,混到死也不怕。&br&而在一线、超一线的城市里,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又是另一种景观。一是中央关心,有个风吹草动就要上达天听,加上大城市的领导大多爱惜羽毛,生怕哪里执行的不好被怪罪,因此律下格外严苛。上面说什么,就第一个严格执行,生怕老百姓不知道。另一方面一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本就比小地方高。以北京为例来说,北京前两年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北京科员级的工资是4000左右,北京的房子均价是3w6+/平米,基层小公务员的生活现状自不必言说,如果你有在一线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当基层公务员的朋友,听他倒苦水可别嘲笑他。&br&另有一些不算小的城市,由于天高皇帝远,加上城市富庶,总也能给自己员工整点福利出来。除了现在宴请命令不让,各地方确实收敛了许多,但这本身对个人就是无关痛痒的事,谁少的都不是饭,是一辈子的打算。&br&&br&事实基本如此,各地现状均有不同,但现在无论是制度还是民意,都将公务员视为一个大整体,“一刀切”。想起那个身高鉴定的问题:从你身上160cm的位置切下去,你会伤到哪?本人被从160一切正好毫发无损=____,=,不过你找个高个子试试,不是断脚就是削头。&br&公务员待遇问题亦如此,一刀切下去,只损毛发的人撇撇嘴大不了不吭声,被削首的人直接不玩滚了也无法言语,被断足了的想哭喊还被说矫情撒娇。哭喊便被骂,被讥嘲,被指摘,其实谁不知道为公务员叫屈一定会挨骂,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不傻。&br&现在公务员的待遇比之2004年以前差了很多,因而现在许多人仅仅只是图最后养老,一个家庭两口子一个公务员求稳,一个去企业赚钱。&br&&br&说了这么多不是要论证这种呼声的对错与否,而是想说公务员的群体如此庞大,内情也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拉平”或者“不拉平”可以解决的问题。&br&有人对于一些公务员的叫屈回应说,真觉得不公可以走。&br&不过思考一下这样下去的后果,体制外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体制内的人就算出任了自己本单位的“CEO”,所得工资一年也就在城市里买个3、5平米。何况不像公司内薪水多有涨调,公务员的工资一辈子可能也就翻个一倍多,甚至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br&最后的结果是(至少生活成本高的大城市),只有本身家里就不差钱或者通过亲戚做副业的人,和这辈子就打算庸庸碌碌过不求上进的人,会愿意当公务员。这两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会好好干活。
重点不在于拉平公务员和其他人的养老待遇差距,而在与国家长期以来对于公务员政策的一刀切。甚至于对于一线城市切的狠,对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放的松。于是导致大量的人看到的是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灰色收入多。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也大量存在,但是问题的…
来自子话题:
吐槽下我国目前财税制度,希望能扇醒还以为tc万事好,财政是聚宝盆的看客。&br&1、分税制前提下,中央拿大头,省里拿中头,地市拿小头,县区基本喝汤,乡镇基本看着。&br&2、营业税改增值税,基本上属于中央吃地方一大法宝。吃的地方有苦说不出来啊。&br&3、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财税任务,这些年空转无数。例如:补贴给某企业100块,再收100块税,ok完成税收任务100块。目前已经难以为继,而且严格的纪律要求下,从去年开始基本上没疯的都开始停或减空转,自然地方税收总量,增长都下降。&br&4、整体上来说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主要是卖地+罚款),税收收入目前占比应该是没到50%。&br&5、所有的关于民生的事物都是地方政府出钱,中央基本都是不管的啦~&br&6、只有大项目地方才能争取到中央的财政支持,要么就是穷掉地当国家级贫困来吃国家转移支付。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跑部钱进”,为什么明明穷的叮当响还能盖大楼。&br&7、所有的非中央直属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是地方出钱养。不少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br&8、过去企业税收还属地化,前几年改成到总部汇总纳税,结果大型企业总部都在北上广深~真是要了地方命了。&br&9、地方现在能收的主体税种就剩下资源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最大最大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含过去的营业税),消费税,关税都是中央吃完肉,下水骨头往下扔扔,一级比一级少。越到基层越穷~&br&看了这些希望各位对地方财政情况自己判断....&br&-------------------------------------------------------------------------------------------------------------------------------&br&这个改革,完全是为了买好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不论谁出钱,单位统筹部分这20%的财政负担弄不好都会成为压垮地方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的情况对地方政府来说就是财权全拿走,事权全下放。经济情况恶化,好企业全部集中到北上广及中央财政(因为集中到总部纳税,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地方政府和石油打架),房地产下行导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卖矿都卖不出去。涨工资,车补,养老,这些钱谁来出?要了地方政府命了。最后弄不好全社会都跟着倒霉。
吐槽下我国目前财税制度,希望能扇醒还以为tc万事好,财政是聚宝盆的看客。1、分税制前提下,中央拿大头,省里拿中头,地市拿小头,县区基本喝汤,乡镇基本看着。2、营业税改增值税,基本上属于中央吃地方一大法宝。吃的地方有苦说不出来啊。3、地方政府为…
来自子话题:
我成功提取过,大致流程如下:&br&找了个有房产证的朋友,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租房协议,随便写了个数目,如1W.&br&然后带着房产证和租房协议去房子所在地区的地税局缴税,税钱是要提取金额的5%.&br&拿着完税发票和协议交给公司的行政,行政就会去帮你做剩下的事情,钱打到你的银行联名卡里.
我成功提取过,大致流程如下:找了个有房产证的朋友,在网上下载了一个租房协议,随便写了个数目,如1W.然后带着房产证和租房协议去房子所在地区的地税局缴税,税钱是要提取金额的5%.拿着完税发票和协议交给公司的行政,行政就会去帮你做剩下的事情,钱打到你的银行…
来自子话题:
感觉会让公务员队伍工作热情更低,可做可不做的事,那就不做,可过可不过的事,看乙方的态度,变相滋生腐败。十年前公务员这个工资算中上游,十年不变,现在工资真的不高了,再来这么一出,钱少了,心也更寒了。&br&&br&我知道有些人会讲,公务员这个废物群体,整天无所事事,欺行霸市,给人民添堵,一分钱挣不到才符合王法;但是,1无所事事这种概念真的没有代表性,上海今年取消灯光表演削减安保力度,就是因为警察们实在受够了过节加班而强烈抗议,现在好了,以后上海警察的假期永远也不会跟法定节假日重合了。类似这样默默奉献的公务员还有很多很多,你嘲讽他们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在大厅办护照的前台工作确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少了他们能行吗?2收入较大幅度削减这种事情从客观上来讲对任何人都是不满意/打击热情的,你在企业突然少了10%年收入,你不也要跳脚么。&br&————&br&这里要说明一下,我写这个内容并非要发泄情绪,相对来说我是比较理智的人,从八项规定这类规范机关单位的精神开始,我都是挺支持的,这次并轨我也不反对,只是想想工资可能要因此少个几百元,心情有些低落。关键不在我个人,而是,在公务员群体中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能有这理智的人并不算多,被迫接受这个减薪的结果是必然的,但很多人会因此怀有极端情绪,或者将本来就极端的情绪更加极端化。这种负面情绪会直接体现在工作中,那么就会让群众已经不怎样的“用户感受”再次下降。你给这些人讲大道理是没用的,他们中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双轨是啥玩意儿,只看到自己的工资降低了,不开心,骂ZF骂D。&br&&br&至于不喜欢就走人这一类建议,知乎上很多类似问题,很多人也给了类似答案,可能也有一些自我感觉很有能力(不说是否真的有能力,至少自我感觉有能力)感觉屈才了的人一怒之下就走人了。但是这种建议并不具有普适性,你再劝,还能把9KW党员全都劝退?你以为你是那谁志?在绝大多数人走不了的前提下,至少我在知乎没看到很令人满意的答案。&br&&br&至于匿名,我知道知乎的风向,我怎么会不懂如何阅读空气呢,还是匿匿更健康,匿匿少麻烦。
感觉会让公务员队伍工作热情更低,可做可不做的事,那就不做,可过可不过的事,看乙方的态度,变相滋生腐败。十年前公务员这个工资算中上游,十年不变,现在工资真的不高了,再来这么一出,钱少了,心也更寒了。我知道有些人会讲,公务员这个废物群体,整天…
来自子话题:
很赞同 &a data-hash=&afd458deff029ce8c816a& href=&/people/afd458deff029ce8c816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叶袭& data-tip=&p$b$afd458deff029ce8c816a&&@叶袭&/a& 的第一句话,那就是&blockquote&千万不要心酸,要硬挺挺的去思考“这是为什么”&br&&/blockquote&但是他的思考结论未免失之偏颇甚至完全错误,毕竟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我国将来也陷入这种境地。&br&&br&首先来看看我们的社保,&br&&img src=&/deef5e130baf_b.jp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2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和讯基金,)&br&&br&根据人社部《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我们来看看&b&养老金收入&/b&情况&br&&blockquote&&p&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12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06万人。2014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到47065亿元,其中总收入为25310亿元,总支出为21755亿元。&/p&&p&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107万人。其中60岁以下参保人数为35366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0.6%。2014年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规模达到3881亿元,其中收入2310亿元,支出1571亿元。&/p&&/blockquote&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城镇城乡均有盈余,盈余占比还不小,再看看&b&养老金支出&/b&。&br&&blockquote&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br&同时根据测算,2050年,中国职工的抚养比将从现在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blockquote&&img src=&/0f71e45eae031b660f44_b.jp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2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凤凰网 09.06)&br&再回头看看&b&社保的历史&/b&&br&&blockquote&为了加强和规范&a href=&/view/150915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保险费&i class=&icon-external&&&/i&&/a&征缴工作,保障&a href=&/view/206059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保险金&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发放,制定了本条例。于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日国务院令第259号发布施行。共计五章三十一条。&/blockquote&实际上社保开始缴费年限要更早些,92年部分省市企业已经开始。94年开始铺开,99年算是正式行文成条例。但是哪怕从最早的92年开始,我们的社保也才23岁,如果从99年开始计算,&b&社保尚未成年&/b&。&br&&br&也就是说目前领取养老金的部分民众,只是支取了自己的儿孙的养老金罢了,因为&b&他们年轻时候,根本没有扣缴过&/b&。&br&&br&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愈发增加,毫无疑问,社保绝对扛不起这么大的担子,来负担养老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推迟退休,放开计划生育的根本原因-------劳动人口不足,没人交钱了。&br&&br&&b&如何避免我们领不到自己的养老金?&/b&&br&&br&可以很直接的说,&b&很难避免&/b&。中国老的实在太快,之前的欠债实在太多,一味的依靠剪刀差,剪了农村,剪国企,又用房子剪了80
90。好比一个人内功不足,招式再好,你也成不了郭巨侠。&br&&br&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社保崩盘的那一刻尽量晚来,晚到我们有能力靠剪外国的羊毛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之时。我们要怎么做呢?理财无非开源节流,&br&&br&&b&开源&/b&, &br&美国人采用&b&401K&/b&,粗略的说也就是将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基金,换取收益,然后将来退休时进行回馈&br&&br&&b&养老金入市&/b&,将养老金部分商业化,分散投资到金融市场,然后换取一定量的回馈,从而增加养老金总量&br&&br&&b&增加青年劳动力&/b&,利用移民,生育补贴等方式,增加新增就业人口,也就是说让更多人来交养老金,缓解入不敷出。&br&&br&&b&节流&/b&&br&&b&推迟退休&/b&,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劳动者延长了劳动时间,无疑也就增加了劳动收入,同时还减少了养老金支出年限,可谓一举两得。&br&&br&&u&&b&个人角度&/b&&/u&&br&提醒了说养老保险不靠谱,不靠谱,不靠谱。我猜可能因为回报不固定吧。&br&&br&同时进行&b&&u&理财&/u&&/b&,资产按照高中低风险,进行分配,进行理财。&b&&u&个人财富增长&/u&&/b&的同时,也就是自己的保障。
&br&&br&关于理财请各位看我的评论,有价值十万赞评论一枚,不看绝对会后悔。未经许可,就不贴上来了,特别是我猜她还是希望低调的。&br&&br&女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的第一句话,那就是千万不要心酸,要硬挺挺的去思考“这是为什么”但是他的思考结论未免失之偏颇甚至完全错误,毕竟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我国将来也陷入这种境地。首先来看看我们的社保,(和讯基金,)根据人社部《中国社会保险…
来自子话题:
其一、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是应当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性也应当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是公务员作为个体,即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人,同样要面对衣食住行,这些都是需要RMB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公务员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如果工资无法满足公务员的基本开销需求,那么从道义上而言,是无法要求公务员强调奉献精神的,因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而言,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生理需求满足后,才有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然,不排除公务员队伍中有个体就是不求回报,但是如果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公务员整体的话,是不妥当的,举个例子,部队是应该要求军人对国尽忠,勇猛杀敌,但是如果在战争中不提供军饷武器,而要求军人一味讲求奉献,以身殉国,这是无法实现的。&br&其二、公务员法实施后,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个体都是经过考试的,同时对其学历、素质、包括社会经历(无犯罪记录)、家庭社会关系、乃至健康状况都是有要求的,而为了达到符合公务员录取标准的条件,经过选拔的这些人员在前期的投入都是实际发生的,也都是可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譬如为了获取学历而缴纳的学费,同时根据当前公务员队伍招考比例而言,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这些人员就是经过选拔的优胜者,也可以认为是社会的精英,因此给予相应的相对于一般人员工资较高的薪酬,是没有问题的,要求经过重重选拔的公务员的收入和从事某些无准入门槛限制的职业收入一样,甚至还要低,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同时作为社会个体,每个人对自己的经济收入都是不会满足的,大多数人加入公务员队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或者社会地位,而当前许多公务员反映工资偏低,也是价值规律的体现(如果可以类比的话),因为报考公务员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尽管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大部分报考人员想像的那么好),如果国家招录不到公务员,是不是会考虑提高薪酬来增加吸引力呢?(存疑)。&br&其三、公务员的收入来源是相对固定的,即工资收入,同时对从事的第二职业有种种限制,譬如禁止在企业兼职取酬,这意味着,即使公务员有获取相关报酬的能力,也是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的,而从事一般性行业的人员,是没有这方面限制的(不排除在某些行业也存在类似规定),当然同样的,从事一般性行业的人员,允许从事第二职业和能否从事得了第二职业,这个是两个概念。可以发现,习大大上台之后,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是从严的,所以,公务员的收入来源和总数是可以预期的,也即意味着不会发生经济收入突然增加的情况,而实事求是的说,目前公务员的工资标准的只能算是社会中等水平(可能在部分地区还达不到),这意味的是,公务员在退休后是基本不会有财产性收入的,同时结合上面所说的一、二、三点,国家在退休工资中适当予以补助,保持略高于社会一般养老金的标准,是可以理解的。&br&其四、个人以为,不偏见、不妄言,是社会个体的基本道德底线,公务员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其含义不同于领导、官,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包括工作人员的确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的确有贪污腐败现象,但是企业中有混吃等死吃拿卡要的,公务员队伍中也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反之亦然。与其关注工资、退休金高低,不如想办法推进制度改革,提升公务员工作作风,规范公务员收入来源,一味敌视政府贬低某个职业,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而若是一边口头唾骂一边又想成为所唾骂的其中一员,这样的人是需要被我们所警惕的。
其一、公务员队伍作为整体,是应当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性也应当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是公务员作为个体,即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人,同样要面对衣食住行,这些都是需要RMB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公务员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如果工资无法满足公务员的基本开销…
来自子话题:
引用某股神的说法-&br&最近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家热议,那就是推迟养老,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看到这个,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禁感慨:我已不交社保许多年!我这个人别的长处不好说,有一点很多人赶不上我,那就是特立独行,不易受骗。与其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我熟读历史,深知历代王朝最大的本领就是欺骗苍生,朝廷的承诺你永远也不要当真,等你最后证明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最短命的元朝都有99年,你活不到真相揭晓的那一天,即使你活到了,你后悔也没意义,因为你已经老了,没几天可活,也无力改变什么。尽管现在某些人极力否认社保亏空,但是你们要知道,以千万作单位的公务员数量是个很庞大的包袱,他们不但不用交钱,而且还可以领比普通百姓高出几倍的退休金,这笔账落谁头上呢?羊毛不还是出在羊身上,填补这个窟窿有2个办法,一是使货币贬值,到时候你能领到一万块也就够买瓶牛奶了;二是提高普通人领钱的年龄,这样一来很多人活不到那会,你的钱就是别人的了,即使你活到那么老,你也没几年好领了。所以,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个窟窿就会被填上。朝令夕改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今天一个临时条例明天一个临时办法,公然践踏司法尊严,《宪法》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屁,你们也许没看明白,我是看透了。
引用某股神的说法-最近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家热议,那就是推迟养老,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看到这个,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禁感慨:我已不交社保许多年!我这个人别的长处不好说,有一点很多人赶不上我,那就是特立独行,不易受骗。与其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来自子话题:
推行迟了总比不推行好,其实这个双轨制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炮火集中的方向,扛到今天也算挺能扛了。其实体制内对这个制度也颇有微词,因为具体到个人,有可能是吃亏的。&br&&br&跑个题。&br&&br&之前看一个关于养老体制改革的文章,里面有相关人士提到过个人账户制度出台的背景。&br&其中有这样一段话:&br&&br&当时东北国企职工大规模下岗,有人提出用国企利润帮下岗职工补齐个人账户欠缴的部分。但领导非常不高兴,说“用国家的钱补贴个人,那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推行迟了总比不推行好,其实这个双轨制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炮火集中的方向,扛到今天也算挺能扛了。其实体制内对这个制度也颇有微词,因为具体到个人,有可能是吃亏的。跑个题。之前看一个关于养老体制改革的文章,里面有相关人士提到过个人账户制度出台的…
来自子话题:
还是让我结合实例来说一说这个五险一金吧!&br&&p&五险: 养老, 失业
工伤, 医疗, 生育 &br&一金:公积金 &br&
缴费标准:养老(单位20%, 个人8%);生育 (单位交)
;工伤(单位交,个人不交);医疗(单位10%, 个人2%*基数+3);失业(单位1.5% ,个人0.5%);公积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单位个人各一半)。&/p&&br&&p&
【养老保险】&br&
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那单位给你交的21%到哪里去了?国家把单位为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了。&/p&&p&国家规定,退钱的时候只退给个人自己扣交的钱,单位为他交的钱全部都为国家做贡献。退休时候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养老金的算法很复杂,国家每年都会把缴费基数变一次,:如果你现在30岁,你现在的缴费基数是3000元,而退休年龄如果是55岁的话,那你必须在你40岁以前就开始交养老保险了,而如果你现在从30岁就开始交,交到55岁是25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养老金了,&/p&&p&
其次,如果25年后你交的 3000块的缴费基数已经变成了6000,那你55岁的时候首先每个月可以拿
到00块的基本养老金,这是国家给你的,此外你的个人帐户上的钱在25年里也积攒了不少,把缴费基数平均一下好了, ()÷2=4500,那么你这25年里个人帐户上应该有4500×8%(你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个人比例)×25年×12个月=108000元钱,除了之前的1200块以外你每个月还能拿到108000÷ 120=900块, 这样你55岁开始每个月起码可以拿到0元的养老金,当然每年国家的基数还在往上涨,这样每年除了你自己的900块,你退休以后每个月都会拿到比1200块更多的钱,那你的养老金当然也会越来越多的所以说交养老保险交得越多越好,你交得越多你退休以后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国家每年调整基数以后你拿的钱也会越来越多,现在交1000十年之后拿1500都是有可能的。&/p&&p&
但是,不管你在哪里交社保费,等你退休的时候你都只能回你的户口所在地享受当地的退休待遇,所以,在基数高的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回基数低的地方享受养老金的人那就亏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在南京工作,交了20年的社保然后退休了,但是如果你的户口在黑龙江,那你必须回黑龙江享受养老金.如果你在南京交了20年的平均基数是3000,而当你退休的时候黑龙江的缴费基数才1000,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只能享受 1000的待遇!这是很亏的!一句话,如果你在富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的时候回穷地方享受社保,那你一辈子交的很多但是享受的很少!交3000
块可能只能享受1000块!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国家就是这个政策,所以请所有目前户口在基数低的地方但是在北京或上海等基数高的地方工作交社保的注意了,你要么就在西部交社保,要么就在退休前把户口迁到北京或上海,否则你就是在做人生一笔巨亏本的买卖。&/p&&p&
也许你会说,如果在基数低的地方交钱,退休的时候回基数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错!你以为劳动保障部门会随随便便就让你享受么?一般这种情况下政府会找个理由直接拒绝你转入!到时候你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在黑龙江享受不了,在南京也享受不了!不过有些地方对这样的情况有了一些缓和的规定,比如南京允许你在退休前5年从基数低的地方转回南京,再在南京继续交5年南京的高基数,之后允许你回南京享受养老金.这个政策各个地方估计都不一样,有打算转的人最好现在就去你当地的劳动局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免得退休时候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br&&br&【医疗保险】&br&
单位每月给你交的是9%,你个人每月交的大概是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只管住院,而那11%里国家每个月会往你的医保帐户上打属于你自己的2%,如果你每个月按照1369元的最低基数交社保,那么.38元。就是国家每个月打给你个人的钱,这个钱可以积累起来直接刷卡去买药或者看门诊,剩下的9%国家就拿去算到医疗统筹基金里了。按规定,如果你从2008年1月开始缴纳医疗保险,那么从2008年2月起你就可以刷卡买药或者看门诊,从2008年7月起你住院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p&&p&
如果你日住院了,住的是南京市最好的三级医院,住院期间用的都是医保范围内的药,手术+住院等费用一共花了5000元,那么报销的时候医保中心首先扣除1000块,这是起步价,剩下的4000块医保中心可以报销40元,你个人只要付0元就可以了,加上之前的1000元起步价,你花了5000块自己只要付1560元就可以了,而且这1560元还可以从你的医保卡里扣(如果你平时不怎么用那卡), 所以实际上你住院花不了多少钱。医疗保险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比养老保险重要多了,毕竟看病住院实在太贵了,这也是参加社会保险的意义。不过南京市规定医疗保险必须交满25年才能在退休以后终生享受,所以如果你55岁退休,那最迟30岁起就必须开始交医疗保险了。 &/p&&br&&p&【工伤保险】&br&
用得少,需要提醒的是你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或者上下班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这个险就用得上了。但在实践中很多人出了事不注意保存证据,导致自己无法享受工伤保险,这是很可惜的。如果你下班的时候被车撞了,那应该赶快报警,让警察来调查记录并拍照采集证据,警察处理完以后会给你开个事故鉴定书之类的东西,你就可以拿这个去单位要求报工伤了。&/p&&p&
如果你出了事就随便让人跑了而且还不找证人还不报警什么的,那没证据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被采纳为工伤的。工伤还有个时效问题,如果你日出了工伤,那你必须马上报告单位,把警察出具的证据和事故鉴定书以及你出工伤以后去看病或住院的病历交给单位,叫单位拿着这些材料去做工伤鉴定,你的单位必须在日之前把你的有效材料送到工伤鉴定中心,如果距离你出工伤的日子超过了一个月, 那工伤可能就鉴定不起来了。如果你单位不去给你鉴定,那你自己可以拿着材料去鉴定中心鉴定,最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会很麻烦很麻烦。 &/p&&p&【生育保险】&br&
南京从08年6月1日起执行新政策。一是报销比例提高;二是建卡的时候必须出示结婚证和医保卡等相关证件,所有的费用从建卡开始到你生完小孩结束,院方同医保中心实时结算,个人只需承担生育保险不保的费用。至于生育津贴如何发放可能仍然需要单位出面办理,具体可以咨询下劳动保障部门。看看老政策,因为现在是7月,新政规定6月之前建卡的仍然按老政策执行,可能某些同志还需要了解。&/p&&p&
例如,如果你是女生,每个月工资为1000元,日开始交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为1369,而你2008年3月怀孕,2008年12月底生了孩子,2009年1月出院,那么你出院以后要赶快把结婚证(未婚生子的报销不了)+独生子女证(一般来说生2胎的报销不了)+病历+建大小卡检查和住院和手术费用的所有发票+住院清单+出院小结这些所有的材料交到公司,如果你怀孕时候检查花了500块,生孩子的时候住院+手术花了2000块,一般来说,公司在医保规定范围内基本上可以给你全部报销,报销以后给你的钱包括:500块检查费+2000块住院手术费+1369元/月×4个月=7976块, 1369元/月×4个月这是医保中心特别为报销的女生补贴的。只有女生报销才能拿的到国家规定女孩子报销生育保险的时候必须给4个月的平均工资,所以你生孩子报销的话不仅不要花钱而且还可以赚4个月的工资!如果你基数交的比工资高,比如拿1000块交的是1369,那么你还赚了呢。&/p&&br&&p&&b&生育保险起码要交一年才能享受,切记切记。此外还有个问题,男生也交生育保险。&/b&&/p&&p&
是否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呢?如果你是男生,你老婆没工作或者工作单位没交保险,而她生孩子的时候你交生育保险也已经超过了一年,那么你也可以报销生育保险&b&,&/b&但以之前的例子为例,你只能报销500块检查费+2000块住院手术费的一半=1250元, 补贴的1369元/月×4个月的工资你就享受不到了!这是只有女生报销的时候才可以享受的哦~&/p&&br&&p&
同样的花费,女生报销就能拿7976块,男生报销只能拿1250块,这大概也是中国少有的”歧视男性”的政策。所以说,女生要生孩子之前最好计划一下,提前一年开始找个单位交生育保险,可以赚呢!而男生如果要娶老婆,最好娶一个生孩子的时候已经交了一年生育保险而且缴的基数还比她本身工资高的女生哦!不过如果她实在没保险也没关系,你还可以给她报销生育保险,不过你没补贴的4个月工资拿,而且该报的费用你只能拿回来一半。 &br&&br&【失业保险】&br&
要交满一年才能享受,一般交1年拿2个月,交2年拿4个月,但一辈子最多拿24个月。南京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601元,市区最低标准为518元。&/p&&p&如果你日开始交保险,2009年1月你被公司辞退了,那你可以让公司给你拿2个月的失业保险,如果这一年你都是以1369的基数交的保险,那你2个月起码可以拿到1000多块钱或者你日开始交保险,2009年1月你和公司合同到期了,你们都不想续签合同的话那你也可以在离开公司以前让公司给你去拿2个月的失业保险,也是800多块。就是说合同到期或者公司辞退,你都可以按照一年拿2个月的失业金的比例去要求公司给你办,如果公司不给你办你可以去告它,一告一个准。&/p&&p&但是如果你是合同没到期自己辞职走,那就算你交满了1年也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只要是自己辞职的,别说交1年了,就是交10年的失业保险到辞职的时候你也拿不到一分钱。 &/p&&p&【住房公积金】&br&
如果你每个月公积金交300块,那么公司每个月也往你帐户上打300块,你买房子的时候这就是600块了。如果你一辈子交了5万,那你帐户上就是10万了,这种好事大家一定不要拒绝啊。公积金可以用来买房子,还贷款,装修什么的,如果你自己家可以找到地皮盖房子,那盖房子的钱也可以从公积金里付如果你一直不用这钱,最后退休的时候貌似可以把钱全部取出来。&/p&
还是让我结合实例来说一说这个五险一金吧!五险: 养老, 失业
工伤, 医疗, 生育 一金:公积金
缴费标准:养老(单位20%, 个人8%);生育 (单位交) ;工伤(单位交,个人不交);医疗(单位10%, 个人2%*基数+3);失业(单位1.5% ,个人0.5%);公积金(今年最高不…
来自子话题:
先去有司法鉴定资格的机构做法医鉴定,轻伤以上才能进入司法程序。若只是轻微伤,可能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也没必要把事情搞大。有了轻伤鉴定,天子脚下的警察叔叔应该会给立案的。若还不立,去检察院控申部门要求立案监督。若仍不行,等公安大接访时找领导、各级政法委反映。刑事自诉不用考虑了,被告不明确。再说刑诉中的任意自诉实践中从未见过。法院即便下个应由公安机关管辖的裁定,对公安也无强制力。另:法医鉴定不一定非找公安机关指定的做,只要是司法行政部门认证的机构,做出的鉴定公安都要认。
先去有司法鉴定资格的机构做法医鉴定,轻伤以上才能进入司法程序。若只是轻微伤,可能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也没必要把事情搞大。有了轻伤鉴定,天子脚下的警察叔叔应该会给立案的。若还不立,去检察院控申部门要求立案监督。若仍不行,等公安大接访时找领导、…
百度: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注意最后一句,另外301医院西区,住院门槛是正军职或省部级以上干部,70亿人民币,主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这些大佬们。另:301国际医疗中心的VIP卡最低50万元起,是常年畅销的送礼佳品。
百度: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注意最后一句,另外301医院西区,住院门槛是正军职或省部级以上干部,70亿人民币,主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
来自子话题:
启奏我主万税,臣以为实在是该发此养老金。&br&原因有三:&br&1、前朝遗老遗少固然未给我朝交过半分银子,然其居于我朝便是一番势力。我朝初立,根基尚未稳固,实不宜流言四散,动摇国本。如若花些银两,以安民心,想来是极好滴。&br&2、我主欲成就千秋伟业,自当是兴水利,重社稷。然此等浩瀚工程非朝夕可成也。每每读到隋伤于大运河,秦亡于阿房宫,臣心有戚戚焉。我主圣明,自然明白张弛有度。故即能成就宏图于当代,亦能养民生于后世。咱们不差钱,乖!&br&3、我朝不是抢的大明江山,而是西南王开门迎接圣驾,所以我朝自入关伊始便是圣明之师、仁义之师。我主岂可背负“先高富而后屌丝”之名?滑天下之稽!&br&臣以为,万税之所以心存疑虑,实是受妖人蛊惑,陷我主于不义。望我主明鉴,亲贤臣,远小人,以正视听,和睦天下。谢主隆恩!么么哒!
启奏我主万税,臣以为实在是该发此养老金。原因有三:1、前朝遗老遗少固然未给我朝交过半分银子,然其居于我朝便是一番势力。我朝初立,根基尚未稳固,实不宜流言四散,动摇国本。如若花些银两,以安民心,想来是极好滴。2、我主欲成就千秋伟业,自当是兴水…
来自子话题:
这个,得主动答!&br&&br&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重申保险的作用——风险损失补偿(纯保障性保险)、储备未来(储蓄性保险,比如养老、教育年金等)和财产保全(用来避税避债和转移资产的大额投资储蓄性保单)。 &br&
换个角度来理解,保险的功能可以这样描述。一是收入的保障(是家庭的基本需要)、财产的保障(小康人家的需要,比如贷款买的车和房子)和生命价值的保障(高收入阶层人士的需求)。&br&&br& 当然,到底要买多少保险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今天也只是在这里给大家提供选项,供大家思考。&br&
有人说,买的保障金额至少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年收入10万的人,应该有100万保额,就是说万一故去,家人可以保证有10年的生活来源不中断,不太下降,当然此处忽略了通货膨胀的因素)。&br&
有人说,交的保费应该不超过年收入的10%。(这个不是绝对标准,主要是控制低收入群体的交费负担,收入高的人,可以提高比例,如果年收入1000万的人,把500万转移为保险资产,剩余500万,也是可以过得很好。所以说,收入越高,买保险的支出比例可以越高。)&br&
其实到底该买多少保险,还要考虑资产配置,比如有这样的分配建议——银行存的生活费(活期存款)大概10%,买保障性保险20%,投资股票基金的有风险的部分占30%,保守投资的部分(定期存款、债券、分红保险等)占40%。&br&
从被保险人的角度来看,保障额度应该根据每个人对家庭的经济价值来区分,就是赚钱越多的人,保障额度越高。对孩子小的家庭,父母保障额度要高,小孩子的保费支出尽量低,主要以健康险为主。经济比较宽裕的再考虑教育年金保险和投资储蓄类保险。&br&&br&
但&strong&对于高端客户来讲&/strong&,以上的标准都不太适用,&strong&购买保险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生命价值重置”,&/strong&这原本是财产保险的概念——即&strong&资产价值重置&/strong&。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辆宝马轿车,购买的价格为50万,当期买的保险额度也是50万,但如果车出险的时候同样型号性能的宝马车的市场价格是45万,那么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就是45万,即可以买回同样性能的车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车涨价到55万,保险公司也只赔付50万,因为赔付不超过保额)。&br&
资产价值重置,就是保证基本使用功能不降低,包含生活品质不降低。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人家损失一个宝马,你不能赔一个奥拓。虽然代步的基本功能没损失,但社会地位,乘坐舒适度等功能没有得到补偿,这也是资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br&&strong&生命价值重置,就是借鉴资产价值重置的概念。如果一个创造财富能力很强的人,他的家人因为他而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但如果因为他的离开(身故),家人生活品质不小心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个时候考虑的保险保障额度,不仅要延续一定年限的基本生活费,还要考虑保持生活品质不降低所需要的费用——继续拥有宝马车的费用,继续住别墅的费用,孩子继续上贵族学校的费用,家人定期旅游的费用。所以高端客户购买保险额度的确定,不是从收入的角度,而是从生活支出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会更科学。&/strong&&br&&br&此答案引用自:《一个人到底该买多少保险》&a href=&.cn/s/blog_4e1ba5d90100nv9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s/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_4e1ba5d90100nv9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个,得主动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重申保险的作用——风险损失补偿(纯保障性保险)、储备未来(储蓄性保险,比如养老、教育年金等)和财产保全(用来避税避债和转移资产的大额投资储蓄性保单)。 换个角度来理解,保险的功能可以这样描述。一是收入…
来自子话题:
做过三年多soho,后来也负责过一段时间公司人事等,现在老公也是自由职业,所以对这一块做过研究。&br&&br&其实soho和在职的差别,不就是五险一金么?还有什么?&br&上面很多网友所说的保障规划很好,但是在职也同样需要和适用。&br&soho需要解决和考虑的,仅仅是五险一金问题。其他的,属于家庭规划、理财规划或者生涯规划之类,并不是soho的专属。&br&&br&&b&社保&/b&&br&如果收入不算很高,个人觉得这个可以暂缓或者不缴纳。具体的算法可以参见所在市的相关网站,就重庆而言,不是很划算。找公司代缴就更加不划算了。千万不要听父母一辈的什么多交多得,绝大部分人没有算过细账,我们现在的缴纳领取和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br&但是,也不要迷信网上那个关于社保的算法。社保是现在我所知道唯一的,和社平挂钩的保险。也就是说,和今后的物价水平是挂钩的。商业保险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所承诺的返还的巨额放在几十年的跨度下,根本算不了什么。&br&如果经济比较宽裕,那就买呗。就像有朋友对我说过的,你现在(当时我soho)一个月交几百不算什么,但是有可能你老了就靠这一个月领的钱救命。当时这句话打动我了,我从一年没交变成缴纳。&br&我大致算过,按照购买力说,如果自己缴纳的话,基本上现在缴纳的就是你所能享受的。女性相对划算一些。愿意买这个保险,,买一份也无妨。&br&&br&&b&医保&/b&&br&一定要自己交。&br&这个我算过特别细的帐,贴一下当时的笔记(以11年重庆为利):&br&&p&之所以把医保拿到第一个来讨论,因为我觉得医保是我国少数对缴纳者回报呈一边倒优势的德政之一,分析起来比较简单。&/p&&p&2011年重庆市的医保情况是这样的:&/p&&p&基本部分:个人交工资的2%,公司交8%&/p&&p&大额互助部分:个人交2元,公司交1%&/p&&p&这两笔钱里,个人所缴的2%和公司缴纳部分中的1.3%会按月划入个人账户也就是社保卡中,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但不能取现;其他部分则交给国家,由国家统一调配,以后有什么住院报销也就是汇总大家这部分钱里面出。&/p&&p&从现金情况看,个人交的钱全部返还给个人了,虽然从现金到社保卡,适用范围受了限制,但是有公司补贴的1.3%,应该可以弥补了。&/p&&p&而就现在市面上医保卡套现、转让、购买日用品比超市价格高出部分的情况换算,基本上社保卡内金额和其80%~85%数额的现金价值相等。&/p&&p&因此,医保可以说个人并没有付出什么,就得到了医疗保险,而且这份保险是相当强大的。一旦住院,支付金额过了起付线——放心,只要病到需要住院或手术,绝对会超过起付线,你所报销的部分就是白来的?赚的?捡的?原谅我暂时找不到一个褒贬情感更适合的词,但就是这个意思。&/p&&p&现在不少医院财务系统已经和医保联网,直接刷卡计算,不再需要以前先支付再拿单据报销那么麻烦;大部分商业医疗保险依旧还是事后报销。&/p&&p&虽然短期来看,市面上不少商业医疗保险针对性更强,对住院的赔付更好,尤其是医保中对药品使用等级的限制在商业保险来说要宽松得多,更适合现在人的心态,但是我很赞成的一句话是:商业医疗保险可以作为医保补充存在的第二份保险。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你的物质待遇,比如有住院补贴、药物选择上面更广,甚至有一笔数额不小的一次性赔付。&/p&&p&但是,医保的强大在于两点:一对方不可以单方面取消合作、;二、无时间和总金额的上限。&/p&&p&这两点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优势不明显,但是人总有年老多病的时候。到那时,商业保险可以在合同规定的合作期结束后,终止你们的合作。原因?因为可能你上一年度报销太多,或者以后的风险超过了临界点,或者商业保险机构累计支付的超过了你能贡献的价值。高薪养的精算师,就干这个,算出你不再是一个它们可以盈利的对象后,提醒公司终止和你的合作。甚至很多保险,根本就拒绝年老多病人的参险,50岁以上的人可以选择的商业医疗保险种类极具减少,而50岁后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远胜于年轻时。医保,则是只要缴纳够足够年限,管你一辈子,不离不弃。&/p&&p&另外,医保每年虽然有一个赔付上限,但是并没有总上限,这和商业保险也是不同的。有一种不太合适的比较是,生病了有医保,你可以很安心地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钱是用不光的,每年都会补充几十万放在那等你用,只要熬过这一年,明年又会有那么多;但是换成商业保险,那钱是用一点少一点,用完就没人管你了,很难避免有等死的心情。&/p&&p&这并非诟病商业医疗保险,在商言商,人家又不是做慈善事业,愿意锦上添花很正常。基础保障本来就是政府的事情。幸好,国家在这上面还算差强人意。&/p&&p&鉴于如此强大的保障功能,有医保实在是很划算的事情,尤其是在职个人几乎没有付出什么钱的情况下。即使个人出钱,也就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也很上算,所以自由职业者社保其他都可以不管,医保一定要买。&/p&&p&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保的方式分两档,一档是每年缴纳去年社平的5%,二档是10%,第二档享受的和在职参保差不多,第一档大病、报销额上面要略差些。灵活人员是每年年底的时候一次性缴纳第二年的医保,这时候当年的社平还没出,于是基本上是按去年的社平计算,因此2011年的医保一档是 3年)*5%,二档是3年)*10%。&/p&&p&不过随着社会就业方式转变,这几年灵活就业人员的缴纳方式一直再往利好的方面调整,但是到2011年,和在职式缴纳相比还是稍逊一筹。&/p&&p&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保也可以选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额低,有门诊赔付,住院赔付、长期性和总额度上不如医保,比较适合现金紧缺、较为健康、未定居的中青年。&/p&&p&综上所述,当公司职工工资年总额8%高于灵活人员医保第二档的时候,公司以发放第二档现金给职工自行缴纳医保的形式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但风险在于需要于第一年年底一次性缴纳第二年的医保,面临着第二年如果员工离职或者降薪的变数,以及如果职工较多时现金时间价值的折算、现金流的考虑。&/p&&p&而对个人来说,选择收现金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参保除了增加个人劳动外,待遇上基本不变或略差,因为公司缴纳总额有上限,故公司为了平衡也不会在保金之外额外发放大量现金,所以基本没有选择的必要,只有在某地短时间居留、有跳槽打算、现金紧缺这类特殊情况除外。&/p&&p&附近年重庆社平:&/p&&p&年
元&/p&&p&2010
35326&/p&&p&2009
30965&/p&&p&2008
26985&/p&&p&2007
23095&/p&&p&2006
19215&/p&&br&&p&工伤:&/p&&p&这个了解不多,反正soho也买不到。&/p&&p&如果是高危险职业,建议寻找一个对应的商业保险。&/p&&br&&p&&b&生育:&/b&&/p&&p&这个soho也是买不到的,男性完全可以不管这事,女性倒是很可惜,因为它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保险。倒不是说它对抗的风险有多少,就怀孕和生育过程中对身体的风险对抗,它可能并不如一些商业保险,这方面完全可以买商业保险来抵消。&/p&&p&生育险其实可以看作一项福利,它的最大作用是领取产假期间的工资和报销一部份怀孕生产期间的费用,具体能拿到的数字取决于生产前工作的收入。&/p&&p&有一些机构据说可以代办,但是不知道是否需要同时缴纳社保,如果是的话,可以按照具体情况算一下帐。&/p&&br&&p&&b&公积金:&/b&&/p&&p&这个以前是不能soho自己缴纳的,但是近来似乎有些城市在说soho也可以自己交。&/p&&p&公积金这个东西,有人很抱怨,有人很喜欢,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利用它来贷款,那它没什么用处。&/p&&p&公积金没有那么神圣,虽然戴着很多光环。贴一段以前对公积金的分析做参考:&/p&&br&&p&公积金有多划算呢?它的真正价值在我看来,一是本来的用途即低息贷款,另外则是免税收入和有一定的强制存钱功能。但是对我说“划算”的人所指的并不是以上原因。&/p&&p&所谓划算,是指员工自己交一份,公司也交同样金额的一份。&/p&&p&也就是说,当你提取使用公积金的时候,里面的钱是你扣掉钱的金额AX2。&/p&&p&实际上,对公司而言,他为这个员工支出的是2A,对员工来说,他得到的是2A——这本身就是公司支付给你,有何划算可言呢?&/p&&p&这里的划算很显然是主观感受。&/p&&p&对员工来说,似乎这是一项投资,投入A,得到2A;或者说是占了公司便宜,自己后来拿到手的2A里面有一半在他们心中不是自己应得的,而是又从公司口袋里掏了一笔来放在自己口袋的。&/p&&p&各种小便宜心理啊,公积金就这么神圣起来了。&/p&&p&神圣到什么程度呢?突出的事例是,在很多人尤其是父母一辈眼里,四五千的月薪,不如月入一千五加五百块的公积金。&/p&&p&事实呢?当然是前者的薪酬高得多——仅就这两项比较的话。&/p&&p&因此,在衡量薪酬的时候关于公积金一项,不妨直接乘以2算作收入,不必夸大它的功能——如果不考虑贷款的话,它也没什么功能。但也就是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房市萎靡公积金贷款才比较宽松,之前大量的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扣掉的公积金形同虚设,利息低动用又不够自由,何苦呢。&/p&&br&&p&总而言之,一定要多根据具体情况算帐,千万不要随便听信。说的人可能是好意,但是五险一金加上你自己的情况可能说没有完全一样的案例,一点差别结果就会很不同。&/p&&p&另外,多挣钱是王道,风险和差额都可以在里面抵消。&/p&&p&——————————————————————————————————&/p&&p&补充一下,昨天忘了说失业保险,因为它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p&&p&在职人员如果自行辞职是拿不到的,如果被解聘也会有很麻烦的手续等着,所以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享受过这个保险待遇。&/p&&p&至于soho,和这个就一点关系没有,放弃吧。&/p&
做过三年多soho,后来也负责过一段时间公司人事等,现在老公也是自由职业,所以对这一块做过研究。其实soho和在职的差别,不就是五险一金么?还有什么?上面很多网友所说的保障规划很好,但是在职也同样需要和适用。soho需要解决和考虑的,仅仅是五险一金问…
来自子话题:
难得碰到个专业对口的问题.&br&首先,高票答案概括的。。勉强说还不错,如果说医保界也有两大阵营,那么非UK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和USA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莫属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其实也很好理解,靠国家还是靠市场(事实证明都不靠谱)靠市场的最后还得国家来兜底(obama care),靠国家的的最后就变成医生消极怠工,没钱的只能干耗着,有钱的都投奔私人医疗保险/机构去了。&br&&br&那么回到问题,英国的医保到底是怎么回事捏~&br&稍微科普一下,所谓NHS是英国在二战后首创,于1948年正式实施的由政府税收统一支付的,以“&b&医院专科医疗服务&/b&”+“&b&全科医生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b&”构成的全民医疗服务。简单的说它的本质是一种以税收为基础的全民医疗服务。&br&它创立之初简直就是共产主义医疗制度的典范,第一条原则就是按需分配好咩。。。。&br&结果嘛~~就像大x进一样,这种完全违背生产力的制度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好咩。&br&按照刚刚建立时候的计划,医疗机构全部国有化,医生固定工资,患者有病没病随时都可以去全科医生那里报到,只要觉得有必要,随时可以转诊专科医院。直接的结果就是医院爆满,医生不想干活。然后NHS宪章里面还有这样两条;1,90%的患者应该在13周内获得专科医生诊治,其余26周内..... 2.手术的等待时间&b&一般不超过18个月.&/b&........。对,没看错18个月,换在现在的国内,估计医院医生已经被砍光了。。。。&br&所以NHS不得不改革,至今已经经历过6次改革的NHS,依然有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缺钱和患者等待时间长.....虽然预算逐年增长,但是任然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2009年的医疗费用占gdp比例已经高达8.9%。 历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其实都是控制开销,提高效率,但是成效都不明细,唯一明细下降的是人均病床数量。。。。。从1950的千人10.8降到了千人3.4。。。。直接表现就是患者的等待时间太长了,1978年巅峰时期,在英格兰地区的waitlist上等待手术的患者多达67w人。做个外科手术动不动等个20周神马的。。。公共医院的不堪重负,直接导致了私立医院和保险机构的扩张,代价嘛,就是患者自费咯&br&至于斯特福德的悲剧其实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盲目追求成本控制,医院追求利润分配,结果就是患者的需求得不到保障,当然这种情况肯定不会长久存在。不过我也怀疑,这家医院是不是过分被丑化了,可能它本身就是一家承担老年人医疗的机构?&br&&br&不过单纯的否定式没有意义的,否则英国人民早就揭竿而起了。。。6次改进都体现了英国政府变化的决心,另外全科医生的制度的确给了很多国家启示,比如上海这两年就搞的风声水起的。&br&也有答案提到了对外国人的覆盖等等,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大家都在改,只不过起点不一样,NHS的原则就是不额外征费,美国人的原则就是自由,想不想保险,凭什么要国家来帮我决定?我凭什么要交税帮别人医疗?&br&&br&&br&顺便提一下,现在世界上公认健保做的的最好的国家有这几类---1.北欧土豪国,钱多,人少,怎么搞都好,福利国家你懂得 2.新加坡,储蓄医疗,没钱靠保险,大家一起帮你兜底 3. 部分欧洲国家,法国,德国为代表,全民强制健康保险,国家统一收费,找私人保险机构来运行,再加上国家的调控 4.新兴亚洲国家,日本和台湾是较好的代表,都是全民健保制度的佼佼者,但是日本深受老龄化困扰,经费赤字多年;反观台湾,经过多年改进,已经可以盈利了lol&br&&br&第一次写这么多~撒泼打滚求赞好咩~~~
难得碰到个专业对口的问题.首先,高票答案概括的。。勉强说还不错,如果说医保界也有两大阵营,那么非UK的国家卫生服务保障模式和USA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莫属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其实也很好理解,靠国家还是靠市场(事实证明都不靠谱)靠市场的最后…
来自子话题:
受邀题&br&&br& 基于LZ还很&strong&年轻&/strong&,回答如下:&br&&br&&strong&自己给自己上社保?&/strong& &br&&li&不建议在修整阶段自己上社保,因为社保自己上其实也不便宜(北京最低801元/月),如果担心有病没地儿报销的话,可以上一个商业保险,交社保一个月的钱就够一年的保费了。&/li& &li&养老金只需要交满15年,(中间可以断,也可以补)就可以在退休后按月领取。LZ还很年轻,修整完,继续上班后,完全够这15年的期限。&/li&
&strong&关于帐户转移&/strong&:
&br&&li&公积金:可以转,需要原公司出面帮你办。&/li& &li&社保:可以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自己办就行,具体打当地的社保中心电话咨询。&/li& &li&------------------------------------------------------------------&/li& &li&补充:&/li& &li&&strong&关于公积金的提取&/strong&&/li& &li&现在除了买房子可以提取之外,还可以用于支付房租。需要领着房东去交完房租的税金,然后开具发票,然后公积金部门就能给你钱了。很多人利用这个提取公积金,我看天桥上就有很多小广告,你打他们的电话问问,门清!!!&/li& &li&其实,你就3年,没几个钱的,搁着吧。&/li&
受邀题 基于LZ还很年轻,回答如下:自己给自己上社保? 不建议在修整阶段自己上社保,因为社保自己上其实也不便宜(北京最低801元/月),如果担心有病没地儿报销的话,可以上一个商业保险,交社保一个月的钱就够一年的保费了。 养老金只需要交满15年,(中…
来自子话题:
相关利益:曾经体制内;精算专业,毕业论文方向为养老金。&br&&br&吐个槽先:&br&谁说公务员不缴纳养老保险了?&br&以上海为例,公务员也是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然后按照一定比例领取退休金,只是缴纳的比例和最后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和一般企业人员不一致罢了。&br&还有一个区别是:一般人员的养老保险是有个人账户的,假设你挂之前,钱没用完,继承人可以一次性领取;而公务员则是挂了就没了,所以要“吃够国家的本”,还需要拼谁活得长才行。&br&&br&吐完槽发现其实问题要解决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使用的“双轨制”。&br&来解释一下双轨制的主要问题:&br&&b&“双轨制”下公务员养老金的替代率(名词解释——养老金替代率:&a href=&/view/197298.htm?fr=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养老金替代率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远远高于一般企业职工。&/b&手边没有现成的数据,按照以前的工作经验,一般一个公务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约在60-70左右(估算值,其实职级越高的,替代率反而越低)。而企业职工2011年,我查了一下约为40%左右。(参见:&a href=&/a/17918_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跌破国际警戒线&i class=&icon-external&&&/i&&/a&)而1999年的时候,这一数值为69.18%,其实和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相差无几。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几年前没有人叫要并轨的原因。&br&&b&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根源在于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名词解释——三支柱体系:&a href=&/link?url=0Wso0HCTwvwD9ElmjsV3PkulOXurM0j80tW0HdTea87JViNn_oO2TMlrsmZrFu3M9WDxJAiUAPSil4EFHBKCg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国如何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缺失。&/b&从解放以来,我国始终采用的是国家养老、国家兜底的养老体系,直到改革开放,依旧采用了这样的体系。进入这个世纪,逐步引入了企业缴费的补充养老金、企业年金等,以及个人缴纳的商业保险。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不均衡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上社会用工成本和企业发展的粗放,本因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方面的王牌手段——企业年金,由于无法享受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沦为了一些垄断型国企的福利分配;而个人养老保险等,则因为保险从业人员(尤其是早期的部分保险代理人)的素质问题,口碑较差,并真正成为“支柱”之一。&br&至于公务员养老金发放,其实只能说,这么多年没有根本的改革,只是进行了标准的提高罢了。对于广大的公务员来说(请自行分清官员和一般公务员、贪污人员与一般公务员的区别),随着反“四风”和反腐倡廉的深入,广大公务员能够享受的”额外福利”定将越来越少,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或许是保证他们能够公正、公平、还算认真对待当前工作,以及留在公务员队伍里的为数不多的理由了。&br&&br&其实很奇怪很多人的理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么多年下来,社保基金投资的回报率如何,我们不去关心;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我们不去关心;而某种程度上“本是同根生”的广大普通公务员高了几个百分点,却被大家百般指责。其实我们国家养老体系的本质问题在于,&b&一般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太低,&/b&难道“双轨制”并轨之后,大家依旧保持现有的低水平就是我们真正希望的吗?我想,我们应该做的,是要依靠三支柱体系,来&b&切实提高全员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b&,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这才是我们应该呼吁的。&br&&br&&br&另外,非常同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17b6f7d1e92d& data-tip=&p$b$17b6f7d1e92d& data-hash=&17b6f7d1e92d&&@赵欣&/a& 前面的部分回答。&br&希望大家以平常心来看待每一种职业,千万别动不动就贴上标签,放在对立面。
相关利益:曾经体制内;精算专业,毕业论文方向为养老金。吐个槽先:谁说公务员不缴纳养老保险了?以上海为例,公务员也是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然后按照一定比例领取退休金,只是缴纳的比例和最后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和一般企业人员不一致罢了。还有一个…
来自子话题:
&p&特别声明:&/p&&p&【SB青年】主要是本人个人观点的总结,目的是从多数主流媒体暂时还没有谈到或者是不好谈到的角度出发,为朋友们提供一些有深度且想知道的内容,为大家全面分析问题提供帮助。&/p&&p&这里没有砖家的神奇论证,我们也没有惊天内幕消息。文章绝不会震惊全国人民,内容不转也一样天天走运。男人看了也不会沉默,女人看了也不会流泪。&/p&&p&内容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SB青年】,谢谢合作。&/p&&p&以下为正文:&/p&&p&最近最火热的事情莫过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以后为了偷懒,均简称公务员养老)并轨了,我一直在关注,很多权威媒体都争相报道。本人比较懒,看到有人写这方面的东西也就懒得去写了。但是最近无论和朋友、同事或者其他人,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让我很尴尬。很多人和我聊了半天,最后我发现他们其实还没搞明白什么是双轨制;还有的人,主要是体制外的朋友,一直大谈特谈社会从此公平了,公务员这下没戏了云云;还有的朋友,主要是体制内的,也看了很多报道,始终对未来的走向不太清楚。&/p&&p&近一个月的重复的讲解知识、分析局势和预测未来,让我感觉到,应该写一篇有见解有思考涵盖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的文章出来,只有这才能真正实现我偷懒的崇高目的。文章主要围绕几个朋友最关心的话题来展开,具体科普和制度细节各大媒体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我就不再啰嗦,主要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供君参考。&/p&&p&一、什么是双轨制&/p&&p&双轨制的具体描述和说明,我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可以直接度娘“双轨制”,里面说的很具体。这里我只想强调我的两点看法:&/p&&p&1、首先,我们要探讨,双轨制到底是不是不公平的。&/p&&p&双规制问题的来源是两种养老制度的比较,即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比较。大多数体制外的人都认为,公务员养老金比较企业养老金而言,要高很多。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我记得有一个比较经典研究结论,大概意思是,公务员养老金按照计算,替代率为80%左右,而企业则大约60%左右。也就是说,在职同样是拿着1000元的工资,公务员退休可以拿800元,企业职工退休才能拿60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们因此得出公务员养老金不公平的结论,并由此对公务员养老金并轨非常关注。&/p&&p&但是,请允许我说但是。&/p&&p&这种仅仅把养老金作为比较和分析的对象是很狭隘的,无助于我们分析清楚问题的全貌。众所周知,双规制中,公务员养老制度源自于计划时代,而企业的基本养老制度则源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养老的制度的基础是将公务员的一生都纳入体制内进行规划,通俗点说,只要进入体制,生老病死都由组织为你包办了。而企业的养老制度的背景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即基本养老金的缴纳虽然是强制的,但是你的养老金是由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水平所决定的,而缴费年限和水平则是由职工市场化的工资水平所决定的。&/p&&p&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套体系怎么比较?&/p&&p&个人认为可以两种方法来比较:&/p&&p&一是假定企业是体制内的职工,那么,将其市场化的工资按照公务员工资体系做一个比对,然后得出其退休工资。也就是说,假设企业职工小明是部门经理,工资为10000元,按基本养老60%的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大约为6000元左右。假设小明去混公务员系统,依照他的能力大概可以混成正科级,在职工资水平大约为8000元左右,如果其在政府部门退休,按80%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大约为6400元左右。&/p&&p&二是假定政府公务员自由流通到企业,按照企业发的工资来计算企业的养老金。比如说,某公务员小华是个处长,工资是10000元,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按80%的替代率,大概能拿到8000元退休工资。如果小华辞职去企业干,目测应该是能混个中高层当当,拿年薪应该不是问题,就假设12000吧,感觉应该是比较公允的。如果在企业退休的话,按照60%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应该在7800元左右。&/p&&p&虽然替代率和工资水平没有经过精密论证,但是有一点定性的结论可以得出,整体而言,同样能力水平下,公务员系统在职待遇相对偏低,退休待遇相对偏高。而企业则相反,在职工资相对较高,退休工资偏低。这也反过来印证了计划体制下职工待遇差距不大,整体稳定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反过来印证了市场化背景下,保障基本和体现差距的基本养老制度理念。&/p&&p&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前面说的经典结论问题出在哪里了吧?同样是1000的工资,他们两个的能力和水平不一定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可比性。&/p&&p&这就好比有两个老大在招小弟:一个老大说大家都是兄弟,虽然工资不太高,但只要好好干,受伤了社团帮你养老,挂了老婆孩子帮你照顾。另一个老大说,只要在我这好好干,就能出人头地,每干一票就给分红,而且你为社团贡献越大,将来受伤给你的营养费越多,挂了老婆孩子的照顾也就越多。&/p&&p&你能说哪个老大就好一些么?至少你不能简单的说出谁好谁不好来吧。所以,下次再有人和你探讨双轨制的问题,给他们讲两个老大的故事无疑是提升逼格的好办法。&/p&&p&再回到双规制来,如果把在职和退休金合并在一起,看成是对人才整体的一个薪酬,很难说公平不公平,至少即使存在不公平,也不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如果真的有显失公平的话,应该会有大量人员从一个体系往另一个体系拥挤。(这里说的是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人迫切的想进入另外一个工作体制,亲们不要把国考算进来,这个和就业形势有关,好企业竞争也很激烈。)至少目前我很少有听说哪个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的人非常想进政府机关的,倒是很多政府机关的人想辞职下海的比较多一点,但也没有达到所有公务员都要下海的疯狂程度。&/p&&p&因此,如果真的要比较公不公平,先确定一个公允的人才的价值,然后分别放到不同的体系中去研究,再比较,这样才具有可比性。至少,就我理解而言,薪酬的公平性应该没有问题。&/p&&p&2、其次,我们要探讨,双轨制的问题在哪里。&/p&&p&既然公平不是问题,似乎这篇文章说了半天都是废话。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至少是很难去知道公不公平。&/p&&p&我想继续用社团的故事来解释上面这段绕口令:如果这两个老大不是一个社团,也就没什么事情了。但是偏偏就是这么巧,这两个老大在同一个社团,而且都归总瓢把子陈浩南管。于是就剧情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开始两个老大相安无事,各管各的小弟,各收各的保护费。但是时间长了,都是一个社团的,你以为小弟们之间不会交流泡妞流砍人的心得体会么?随着交流的深入开展,问题就来了。&/p&&p&某一天,市场派的小弟跑去找老大诉苦去了,说老大凭神马我出生如死,最后落个残废就给点基本的医药费。老大说,亲,你残废前收的保护费太少了,我也没有办法啊。小弟又说,那你看人家计划派的小弟,都没砍过人,就是打群架凑人数,结果自己摔一跤变残废的,医药费也给这么多,这不公平。老大无奈好说歹说,最后私人掏了点钱打发走小弟。&/p&&p&又某一天,计划派的小弟跑去找老大诉苦去了,说老大今年抢地盘老子一个人单挑一条街,凭神马今年分红我拿这么少?老大说,亲,不少了,我今年拿的也就比你多一点呢。小弟又说,那你看人家市场派的小弟,也就随便挥了挥菜刀,拿的比我还多,不公平。老大无奈,私自发了点抢来的罐头给小弟,好歹把人劝走了。&/p&&p&那么问题又来了,哪个老大最痛苦?&/p&&p&答案是总瓢把子陈浩南才是最痛苦的。为啥呢?因为两个老大都跟他嚷嚷不公平,干不下去了,关键是我们可怜的南哥也不知道到底那个老大有问题。为什么呢,两个老大手下的小弟都不少,而且没有比较之前,都干的挺好的。可是突然这么一闹,南哥就想找个知道情况的小弟问问,但是混江湖的都是义字当先,跟定大哥就是一辈子,谁没事换老大玩呢。基本找来的小弟都是为各自老大说话,说对方的不是,各说各的道理,南哥非常烦。&/p&&p&那么回到问题的探讨来,和故事说的一样,双轨制的问题在于两套体系下,人才是很难流动的,不是体制内就是体制外,基本上是出于零和游戏的状态。而这种人才僵化的状态导致了人才的价值没有办法很好的被衡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国企的老总都是有级别的,而这种级别其实是可以在组织内部流动的一个标准。例如局级的老总调到政府部门,职务基本上就在局级上下浮动,很好判断。但是市场化的企业不跟你讲这个,他们的人力资源体系和政府的级别很难直接对接,而且对接的的次数也太少,不能形成一个公允的市场定价,所以你很难知道科级干部流动到企业能干什么职务。&/p&&p&正是由于这种人员无法流动和薪酬体系无法对接的状态,导致了人们从心理上都认为自己在另一个体制能混的更好,虽然这个是不能实现的,或者实现起来代价很大。所以一个小学没毕业失业吃低保的人很可能看不起一个政府的大学毕业的办事员,认为他们每天就是看报喝茶,还拿着高工资。但是他绝对不会看不起和他一起应聘清洁工,并且成功找到工作的隔壁老王,相反可能还有点羡慕老王。同样的道理,经常听见体制内的朋友们感慨,当初我要是什么什么,早就年薪百万了,何至于现在还是个小科长,但是他从来不会掩饰对处长的崇拜之情。&/p&&p&所以,总结一句话,双轨制的问题在于,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在僵化割裂的体制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失真判断的放大下,都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一个不可能去了解但有可能导致自己不满的事情上。可是真正流动起来,都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么?&/p&&p&未完待续&/p&&p&下章预告:(第二章 为什么要并轨)敬请期待&/p&&p&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B青年&/p&&img src=&/a72ddfbfc1ef6deb610c6c6b3b6c466d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a72ddfbfc1ef6deb610c6c6b3b6c466d_r.jpg&&
特别声明:【SB青年】主要是本人个人观点的总结,目的是从多数主流媒体暂时还没有谈到或者是不好谈到的角度出发,为朋友们提供一些有深度且想知道的内容,为大家全面分析问题提供帮助。这里没有砖家的神奇论证,我们也没有惊天内幕消息。文章绝不会震惊全国…
来自子话题:
因为很多在过去艰苦革命岁月里和天朝执政党,一起奋斗过来的老D员&br&几十年的岁月里,没有交过一毛钱的养老金,但是现在享受着优越的“老干部待遇”&br&官方说法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现在是拿每个月按时交钱的那些人的养老金储备去支付这些费用&br&钱花掉就没有了,怎么增值保值,空洞还在那里的。&br&&br&所以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拿下一代人的钱去养上一代人的老&br&因为我们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了,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br&以后就是你自己交几十年的钱,通过各种投资、储蓄,最后老了自己花&br&国家可能补贴一点吧,别太指望了
因为很多在过去艰苦革命岁月里和天朝执政党,一起奋斗过来的老D员几十年的岁月里,没有交过一毛钱的养老金,但是现在享受着优越的“老干部待遇”官方说法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现在是拿每个月按时交钱的那些人的养老金储备去支付这些费用钱花掉就没有了…
来自子话题:
谢邀,&b&请各位人士注意审题和看问题原文,不看题就答会答偏的&/b&。先说明两点&br&1,这里只单纯探讨“巴菲特所认为”的问题,只是揣测巴菲特的意图大致是如何,如果要完全对美国公共养老体系进行审视,这是个很大的社科研究课题,不是知乎上简单能够说清楚的,这也超出了鄙人的能力范围了,鄙人只提供几个角度,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br&&br&2,巴菲特提到的是基于“公共实体”的公共养老体系问题,主要是针对公务员等等公共部门雇佣的人员。大多数美国人所交的部门参与,非强制性,有投资性的东西(诸如401k)和巴菲特所谈的其实关系不大,美国的体系无法一刀切论之。。&u&&b&所以上面有人把养老金问题统而论之(而且还跨国统而论之),显然审题有错误。。&/b&&/u&&br&&br&&br&&b&一,巴菲特的担忧&/b&&br&&br&&u&巴菲特的担忧说白了就是认为“大城市的公共财政在运营商过分左倾,引来后续麻烦”,因此,“投资者寄希望给美国地方政府迟早被玩死”。。&/u&&br&&br&具体而言就是这样几点(引述+个人解读)--翻译来自腾讯:&br&1,地区级和州级的财政问题愈发严重,大部分是由于公共实体承诺了他们所不能负担的养老金。(解读:州和地方政府养老金融资不足的缺口很大)&br&&br&2,公民和官员低估了在他们做出承诺时产生的巨大金融蛀虫,这种威胁在公共实体承诺了他们不愿意付出的资金之后就产生了。&br&(解读:&b&这个可以多说两句,简而言之“没有收益就没有承诺,没有基础的承诺就是耍流氓”。。&/b&&br&&b&因为公共养老金资金短缺首先与其支出加大有关。支出加大来源主要是:&/b&&br&(1)美国国会审计署(GAO)对州和地方政府统计,自1990年代早期开始,养老金整体支出开始超过雇主和雇员对其的供款,也就是说,退休人员的比例总是超过在职人员。&br&(2)进入2011年,美国战后“婴儿潮”一代开始陆续迈入退休年龄,这会带来未来十年内“老龄化人口突高”,本身“需求”就上行。&br&(3)公共养老金通过先行筹资(即雇主和雇员的供款)+投资回报积累。公共养老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股票资产,但是近几年而言,在机构投资方面,美国股市整体回报率一般。&br&以2012年三季度的加州报告为例。&br&CalPERS(规模2330亿美元、覆盖加州160万公共部门雇员和退休者),上一财年中,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远远低于7.5%的收益率目标。&br&CalSTRS(规模1506亿美元),新公布的收益率也仅为1.8%。。&br&&br&也就是说收益率低下造成整个运作无法达到平衡。为什么呢?&br&&br&&u&因为,养老基金使用预期收益率去计算未来要支付的福利金额,将其折成现价,去预估养老金的负债及所需缴纳的供款金额。。但是如果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值太多,按正常情况,对于供款方的要求会提高,但是地方政府常年不理会审计要求,能少交钱就少交。。资金缺口自然会大。)&/u&&br&&br&3,人们将会看到很多关于公共养老金的坏消息。&br&(解读:你丫等着被坑吧)&br&&br&&br&&b&这大概就是巴菲特的意思。当然其实远远不止这样。。因为巴菲特提到的问题,目前美国而言没法很好解决,这才是关键。。&br&&/b&&br&解决我以上提到的问题,大概就这么几种方法:&br&1,修改养老金计划来削减成员福利。&br&2,提高成员那部分供款金额。&br&3,裁减公共部门雇员。&br&4,继续压榨纳税人来填窟窿。&br&5,把压力转嫁到公共债券上去。&br&&br&&b&首先,这些方法其实并不容易执行下去。。&/b&&br&1,修改养老金计划来削减成员福利?不可能&br&(1)美国等等公共服务团队近几十年在逐年增大,整体而言,工会化进程已经非常完备,而且公共部门诸如“教工协会”对于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很大,对于这种直接影响自家利益的事情,工会必然要拿选票当威胁,他才不管你公共财政如何呢,政客为了这一部分选票,很大程度上,不太可能在“养老金计划”上做手脚。。&br&(2)养老金计划在大部分州是进入立法程序审过的,很多以州法条例确立下来。。以美国那复杂的立法程序,哪这么容易改?强制执行的话,政府和工会又会是一场无止境的拉锯官司。。&br&&br&&br&2和3,那提高成员那部分供款金额和裁减公共部门雇员。&br&以“教工协会”的政治倾向为例:&br&(1)教工协会一直是极力争取财政份额,宁愿养冗员(实际上在教育系统安插了很多水平很次的老师),都要扩大自己在公共财政上的话语权。。&br&(2)政治理念上,教工协会是非常“美式平权”的“左翼版本”,推崇教师的“绝对公平”,以及高待遇政策,在教育政策上也在积极推行平权法案,诉求“行政保障”以求平衡。。&br&而其他公共部门的工会和教工协会差不多是一个思维。。&br&&br&你想裁他们人?要向他们多交钱?&br&&br&你想多了。。。&br&&br&4,继续压榨纳税人来填窟窿?&br&理论上可以,都市区越庞大的州越喜欢靠“抽税”来补公共财政,拥有大都市的纽约州,加州,伊利诺伊均是如此,因为这些州在都市区管理上成本很高,公共财政的负债率一直不小,故而抽税这一招早就开始用了。。&br&&br&但是问题在于———在税收面前,民众大部分时候是顺民,但如果把他们惹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何况美国中产阶级和企业们本来税负就重&br&&br&(1)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搬家嘛,跑到税低的州去,民众外逃,人才流失,企业外移,产业外逃。。这种情况到一定程度,地方政府问题更多。。&br&&br&(2)公民税收压力到了一定程度,这种压力会扩散到方方面面,远不仅仅是“交钱,收钱”这种简单的事情,盲目抽税以求补缺,有可能反而带来很多公共管理上的问题,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br&&br&&br&5,把压力转嫁到公共债券上去?&br&借助资本市场,找投资人要钱是一种方法,但是投资人是要回报的,债权人总归不是圣人,最后地方政府拿不出来钱怎么办?基本上不是继续抽税填窟窿,就是只有玩破产耍流氓,而在地方政府财政出问题的时候,工会从来不会同甘共苦,而是跑过来找你要钱扯皮,这种境况下,投资者的利益完全不能保障。。明知道是个坑,还会有人往里面跳吗?&br&&br&&br&&b&二,更进一步的思考,“公共养老体系”这个设计是否合理。。&/b&&br&&br&&br&&b&&u&这里在引述一派学者的观点,&/u&&/b&&br&&b&&u&有些人压根就觉得“公共养老制度”本来就不该存在。。&/u&&/b&&br&&br&引述自:美国微观经济学教材《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赫舒拉发编)中的一个关于公共养老金回报率的文献例子 (资料【1】Liqun Lee and Andrew J. Rettenmeier, “Social Security and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Policy Analysis, Policy Report No. 240 (January 2001).)&br&社会保障是一项好投资吗?&br&&br&&br&&br&其实最大的质疑是,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储蓄计划,它对参加者来说是否一项“好投资”,其现值是否为正?&br&&br&&br&&br&从现值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是否还是一项好投资,不能完美评估但是可以给一个参考,但李利群(Liqun Lee)和安德鲁·J·瑞坦梅尔(Andrew J. Rettenmeier)提供了几个有趣的结果。[1]&br&&br&&br&“对单身男性来说,表中显示的现值是负数!单身女性、已婚而不工作的男性的结果只是略好一点:在这类群体中,只有出生年份最早、教育水平最低的工人的现值才是正的。&br&&br&结果相对更有利的是那些出生年份较早的人,反映了开始时的社会保障税较低。寿命延长,以及领退休金的人对纳税人的比率越来越高的不利情况导致税率急剧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从一开始就加入“累进”的因素。。。”&br&&br&也就是说这项收益仅对于“低收入。早出生的人士”划算。。。&br&&br&&br&社会保障投资的预期现值——单身男性&br&&br&出生年份。高中毕业 大学毕业
研究生&br&&br&1940年。$-27,000。$-33.000 $-33,000&br&&br&1950年。-32,000。 -45,000。 -49,000&br&&br&1960年。-34,000。-53,000。-59,000&br&&br&1970年。-33,000。-58,000 -75,000&br&&br&1980年。-32,000。-63,000。-93,000&br&&br&资料来源:根据李和瑞坦梅尔的文章&br&&br&&br&&u&虽然结果争议很大,但是此处显示,对大部分的参加者来说,社会保障在财务上是一项糟糕的投资。&br&社会保障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项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看是完美的退休金计划,一类“再分配”但是,即使对受益最大的参加者来说,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储蓄计划,其现值最多也只是勉强为正,故而趋于“保利兑本”的公共养老基金,其实本身就不划算。。。&/u&&br&&br&&br&&b&总结:美国的公共养老金问题在于财政问题和执行问题以及吸筹方式,还有大经济形势的收益,其本身的合理性也饱受质疑,故而这算是巴菲特的一些担忧的起源&/b&
谢邀,请各位人士注意审题和看问题原文,不看题就答会答偏的。先说明两点1,这里只单纯探讨“巴菲特所认为”的问题,只是揣测巴菲特的意图大致是如何,如果要完全对美国公共养老体系进行审视,这是个很大的社科研究课题,不是知乎上简单能够说清楚的,这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 五险一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