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票是天涯明月刀绑定点券黄金汇率还是国内商品总量和物价标准?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必定导致通货膨胀?乌有之乡 何新[说明]近日,有客来访,与何新谈及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系列文论。何新做了比较周详的进一步解释。本文根据何新先生这次谈话的录音整理写成,文中数字是根据有关新闻及记忆,未作查核,不准确。仅供大家研究、参考。1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好吧,我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后面的货币学原理,用作举例的具体数字不是准确数字,仅供参考。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理解中国外汇储备是从何而来的。中国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企业外贸所得(贸易所得以及外贸的顺差),二、外部投资的资金流入。先谈来自外贸途径产生的外汇储备。人们知道,中国的金融体制是独特的,国家实施外汇管制,也就是强制结汇的制度。比如,A公司是一个出口企业,每年向外国销售1亿美元的产品。A公司收入的1亿美元外汇,从国外汇入中国银行。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制度,中国银行留下这1亿美元,同时按照目前的人民币汇率1美元/6.77人民币,给A公司支付6.77亿元人民币。
国家留下了入境的1亿美元,然后支付了6.7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支出(发行)6.77亿元人民币,同时收入了1亿美元。这1亿美元就是多发行这一笔人民币的“抵押物”,或者说也是维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外币担保物。如果以后,A公司需要进口1亿美元的原材料,那么它就还要用6.77亿元人民币到中国银行把这1亿美元换回来。然后国家从外汇储备中拿出1亿美元给A公司,这就可以回笼那一笔6.77亿元的人民币。如果中国每年的出口贸易所得为1万亿美元的话,那么中央银行在增加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同时,也要加印(发行)6.7万亿元人民币投入国内市场进行流通。中国近年经济表面上呈现高度繁荣。大家都感到人们手里的钱比过去多了很多,中国人突然变得特别有钱了。那么,这么多钱究竟从何而来?一项重要的来源,就是外贸出口(以及外资流入)为中国带来的大笔外汇储备,以及国家银行为吸纳这些外汇储备而向市场所增加投放的大量人民币。据我粗略地了解,中国近年每年贸易顺差可能在2-3000亿美元左右(估计的,不准确),也就意味着每年国家大约要增发人民币2万亿左右,这是一笔相当巨大数字的钱,相当于中国年大约30多万亿人民币的6%以上。而且这些钱完全不归国家宏观调控所管理,都是企业和民间自己拥有的。这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现在一些中国人手中突然变得这么有钱了吧?!2反过来说,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对外贸易所得,没有这些外汇储备;而银行仍然超计划地增发、加印(发行)这么巨额的人民币,又会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那就意味着国家滥发货币,意味着制造通货膨胀。这里要注意三点:1、来自吸纳外汇储备而增发的人民币,与政府所直接控制的资金和信贷规模无关。这笔钱是不受政府控制的计划外资金,是民间和企业自己创造的货币资本。2、近年国内多数实业经济——除了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外,基本都并不景气。但是中国人却仍不缺吃不缺穿。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是由于出口企业通过出口(以及外资的流入)而创造了巨额的外汇——巨大数量的美元、欧元、日元,用这些外汇就可以从国外进口大量物资(资源、能源、商品和食品)。换句话说,由于中国有这么多外汇储备,才随时可以从国际上购买资源和商品来调剂国内市场,从而弥补物资短缺,抵消掉超发和增印人民币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所以,外贸所得,外汇储备,实际是国内市场流通的大量新增人民币的币值担保物。3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总量据有关报道大约在3.4万亿美元左右。但是这些钱并非都是对外贸易所得。据我了解,其中大约只有1万多亿左右的美元,是来自外贸所得(所谓贸易顺差)。其实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多数部分,大约2.4万亿美元,并非来自贸易所得,而是来自外资——即境外投资。境外投资有两种,一种是长期投资和贷款(3年以上),属于真正的投资。这种投资对一个国家经济金融通常是比较安全的。另一种是短期投资和贷款(3年以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热钱”。这部分钱,是随时可能套利而流动出境的。在中国2.4万亿美元的入境外资中,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个研究报告,其中有大部分即约1.7万亿以上的美元,属于短期投资即热钱。[据中国社科院日前的一份报告测算,五年来实际流入中国的境外短期投资即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国家全部外汇储备,无论是来自外贸顺差还是境外投资,都并不是银行自身的资产,也不是国家资产,实际上是银行的对外负债,是国家在赎买入境外资的同时,发行大量人民币所换取的“抵押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外汇储备的所有权是属于外汇的引进者所有的。这些外汇引进者,才是中国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的真正所有人,他们是银行的债权人。在这些债权人中,有一部分是外资所有者,另一部分是外贸所得的所有者(除非他们以后不打算用人民币换回那些外汇了,这些外汇才会转变成为国家银行的资产)。在理论上,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外汇所有人向中国银行抵押美元,而后从国家获得无息的人民币贷款。将来,债权人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归还给银行,银行就有义务再把这些美元换(卖)回给他们。这就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质权属关系。必须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围绕人民币升值问题而发生的许多现象。也才会明白那些投资银行是如何巧妙地利用中国的这种外汇制度,通过施压让人民币不断升值,然后大肆掠夺和赚取中国人的血汗钱。4如上所述,所谓外汇储备,仅是由国家银行代债权人“保管”的外汇资产。在理论上,国家本来无权支配这些代为“保管”的外汇,应该将他们牢牢锁在国库里,时刻准备债权人用人民币换回。其实最安全的办法也就是把外汇储备统统锁在金库里。但是,由于目前外汇储备太多,有相当大一部分外汇储备暂时不需要提取和周转,这些外汇储备等于死钱。所以,国家就设立了中国国际投资公司(中投公司),用中国的外汇储备购买外国的金融资产,例如:、的国债、公司债券等,目的是进行投资而为国家赚取利润。但是,国家外汇储备的所有权并不是国家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国家把这些外汇储备都花了,那就等于花掉债权人的钱——不仅多发行的人民币无法回笼,而且意味着一旦国内物资和资源发生短缺时,就没有外汇可以进口物资了。这两者都会导致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供应量。如果货币供应增量大于市场商品的增量,那么反映在市场物价上,就会造成物价上涨——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所谓“通货膨胀”(钱太多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全国人民的货币财产都发生实际贬值——用更多的钱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这会沉重地伤害老百姓的民生经济。(顺便说一下:通货膨胀的直接和必然表现就是物价全面上涨——虽然并非所有的物价上涨形成原因都是由于钞票发行过多。但是物价上涨仍然基本可以看作为通货膨胀的同义语。)5近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并不顺利,据媒体披露,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失败。几年前中投公司投资购买的私募基金黑石股票沉重失利——据报道浮亏了上百亿美元。[注:2007年5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斥巨资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中投购买的黑石股份,全部都是“无投票权的股权单位”,锁定期为4年。这也是中投公司进行的第一笔投资。由于黑石集团在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近期最为引人关注的则是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商业银行)对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的投资遭遇失利。由于美国两房股票近期已经被迫退市,两房公司项目连年发生亏损,美国政府救助困难;因此中国购买的数千亿美金的两房债券已经被套牢。一旦两房公司未来继续发生亏损,则可能将遭遇破产清算,那么中国的债券投资可能会血本无归。许多中国人对此没有痛切感,他们以为,外汇只是外汇,损失就损失了。对中国国内经济,对中国的国计民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的无知!实际上,如果中国以外储所购买的两房4000多亿美元的债券真烂帐了,这不仅将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巨大损失——也意味着,为上述美元所兑换而已经投入市场的3万多亿人民币,银行已经完全无法回笼。同时国家也将失去这笔巨额美元,来进口物资平抑国内的物价。此外,假设这笔美元债权的所有人(无论是国内企业或外部投资者)要求提取这笔美元,则中国银行只能再增发一笔人民币从国外货币市场换取美元来付款。这意味着至少还要再增发3万多亿人民币进入市场,这最终必然转化为加剧通货膨胀的新增货币压力。6那些进入中国投资的外来的短期热钱,把钱拿进中国来的目的不是因为他们关爱中国,而是来赚快钱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第一,是为了期待人民币升值,赚取升值前后的美元差价。(我们了解上述中国外汇的来源就会明白,人民币升值而被外国人赚走的美元,并不是中国国家自身的资产,而是银行借取的国内企业或外部投资者存在中国银行的美元。这笔钱绝不是可以不归还的。)第二,境外热钱流入中国的第二目的,是兑换成人民币后进入资本市场炒作资产——房子,股票,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从而套取红利。外资从这些炒作中赚取到人民币后,还会连本带利一起兑换为美元,提取出境。这部分被外资赚走的美元,会蚕食中国的外汇储备。最终,所亏空的部分也还要由银行增发人民币去赎还。因此,负担最终都是要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压到中国老百姓的身上。7有人说: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那么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将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怎么反而会引发通货膨胀呢?这种说法在货币学上是属于无知至极!第一、要知道一种货币的币值并非等同于汇率。现在人们所说的人民币升值,实际都是指人民币的汇率升值。然而,一种货币的真实币值与它的名义汇率,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有时,名义汇率与实际币值甚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第二、即使人民币的币值真发生升值,那也只是意味着以人民币估价的全部资产对境外其他货币发生了升值——而对中国国内的人民币购买力,并无任何影响。绝不会像那些极其幼稚而对货币毫无知识的人所梦想的——只要人民币升值,就可以用同样的钱在市场买到更多的东西了!恰恰相反,用人民币所估价的资产将升值,这意味着——用外国钱来买中国的一切货物,将变得贵了!虽然用人民币去境外购物会变得便宜,但人民币每一次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的打击都会是十分沉重的。第三、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货币的汇率可以由政府相对控制——如果政府手中拥有足够的黄金或国际货币的储备。但是在市场经济中,物价以及货币的币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政府对于物价(比如目前中国政府对于房价)的影响力很小。8许多人只知道钱可以买商品,买东西,却不知道在现代金融经济中,钱、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被直接买卖。所谓汇率,其实就是国际市场上买卖一种货币的价格。所谓币值,则是表示某种货币的实物购买力、商品购买力。也就是用一种货币买卖非货币的实际商品的价格表现。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人民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买卖人民币的市场价格。人们都知道一个常识:任何商品交易的赚钱规律都是“低进高出”——低价进货,高价出货,就可以赚取到差价。而买卖人民币的套利原则也与购买其他商品完全相同。对于买卖货币的国际投机商人来说,只要当人民币的汇率处在低价位(低汇率)时将其买进,而当人民币价格上涨(汇率升值)时,再将其卖出——就可以赚取到汇率的差价,从而赚到重大的货币利益。我曾经总结过:所谓汇率变动的规律简单说就是两句话——当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时,用美元兑换人民币越换越少,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则越换越多。因此,当国际投资者可以期待人民币将一路升值时,任何货币投机者只要设法将境外美元汇入中国,换成低汇率的人民币等待。那么等到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只要再将这些人民币从中国银行直接兑换成美元——就可以赚取到一笔美元的差额作为利润!实际上,近几年来以各种名目滚滚涌入中国的所谓“热钱”——即短期投资,主要都是要抢在低价位上来收购人民币,而后在高价位上抛出人民币,从而利用人民币汇率差价而赚钱的。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以平均每年约6%以上的稳定幅度升值,到目前累计升值幅度已经高达25%以上——换句话说,从那时以来投资购买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商人,每年都可以从买卖人民币的交易中,稳定地赚取年6%以上的投资红利。那么数年以来,这些国际货币商人向中国投资而获得的累计利润率至少高达25%以上。这是一笔极其吸引人的暴利!要知道同期美国国内商业贷款的利率低于1%。国际投机商人如果按照这种超低美元利率贷取美元投入中国,5年间就可以攫取到非常可观的美元货币利润。[美联储维持超低利率! 时间:日来源:中金期货美联储公布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保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不变,并再度重申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利率在异常低水平的承诺。]这才是极其可观而又毫无风险的投资!由此可见,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和银行在美国的四重压力之下即——(1)意识形态诱惑下(通过某些海归学者关于外汇储备无用和人民币升值万能论的伪善布道),(2)威胁恫吓下(扬言对华实施贸易制裁),(3)利诱下(外资流入)和(4)政治压力下(损害关系)——近几年以来所一直实行的让人民币保持连续升值的金融政策,是极其不智的!——正是这种政策保证了高盛、索金会等这些国际投行对人民币的投资,不仅绝对安全而且利润极其稳定。我个人粗略而不确切地估计:5年来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行资金如果在1万5千亿美金左右的话,那么其通过人民币升值25%而赚取到的红利,保守地估算,也将至少高达约4千多亿美金以上,可以折算接近3万亿左右人民币,约略相当于中国年的10%。那么,什么保7保8,保增长?——其实到头来只是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9所以,近几年来,高盛、索金会等国际投行利用人民币升值,从中国套取了大量升值红利美元。但是不要忘记,他们所投资的美元在入境后,全部已转化成增发的人民币而进入了中国经济。当这些美元因人民币升值带着红利出境赚走以后,留在市场中的人民币,最终会变成不断拉高的物价压力。为什么呢?举个例子说明:假如入境外资为1万亿美金,当汇率为1美元换8元人民币时,这笔美元从中国银行换取到8万亿人民币投入中国市场。待到人民币升值后,1美元仅换6元人民币。那么,外资只用6万亿人民币就可以换回1万亿美金出境。也就是说,在人民币升值后,国家向外资支付1万亿美金,却只能回笼到6万亿人民币,其余的2万亿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那么这笔钱,自然就会在流通过程中加大市场的购买压力,成为无外汇储备担保的出笼人民币,从而拉升市场的物价。另一方面,人民币每年的不断升值,还意味着境外投资一直可以用较少的人民币换取更多的美元(比原来他们所投资入境的美元数量多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外汇储备不会是平进平出,进多少出多少,而是会不断地发生损耗的。那么,每年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增付给外资的这部分美元从何而来呢?10弥补这笔损耗,无非是三种筹款来源:第一是从外汇储备的贸易顺差部分来提取和贴补。第二是通过新增的外部投资来提取和贴补——即以新债偿还旧债。第三是加印人民币去国外货币市场购买美元来弥补。无论是这三种办法的哪一种,都意味着不断增发和加大量印制人民币。同时总有一部分增发的人民币,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而被储留在国内市场上,最终转化为导致通货膨胀的新增货币压力。另外,如果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流到境外,那么境外货币商一旦手中持有的人民币数量足够多了,他们就可以有从境外操纵、操作和控制人民币的市场价格——汇率。比如说,如果等国际货币商人在境外货币市场上抛出人民币,而中国银行手中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或黄金储备来回收人民币——这将意味着中国银行已经无力按照所确定的官价来保证人民币的币值——不要忘记,1971年美元的汇率崩溃就是这样发生的(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997年泰币泰铢的汇率崩溃也是这样发生的(引发)——那么,人民币的汇率崩盘、贬值;即发生也就不远了。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国际外货币投机商已经在准备着的事件(所谓做空中国)。这种为什么至今还未发生?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未彻底开放,不完全与外部接轨。所以,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不仅是目前中国国内物价包括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的重要推进因素,而且意味着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以人民币为中心的货币金融危机。真看不懂现在是有钱人装(据说世博会的美国馆是化缘来的)现在是没钱人装大款(据说世博会的美国馆是咱给建的) 16:38:22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政府印钞票、货币贬值有错吗?错在前提!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邮件与我们联系(邮箱:xhwjbx@xinhua.org),中介或代理机构勿扰。
值班斑竹:
政府印钞票、货币贬值有错吗?错在前提!
16:34 发表
我花开后百花杀
  中国复兴是梦吗?中国复兴难吗?我可以直白告诉大家,说难的,说梦的,是在“王顾左而言他”。
  其实这就像“小马过河”一样的道理,记得当年老师说小马过河的道理讲的就是“亲身体验,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被老师束缚的思维,就知道这是驴扯蛋的说法。我那时候上课踊跃发言说,扯淡,老牛说了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小松鼠会游泳就是骗子,小马不知道用自己的脚比比老牛的小腿吗?(当时不知道这就叫形象思维的简单标准推导)被老师大骂一顿,至今不甘心。我的一些奇怪逆向思维也被网友骂过不少,说疯子的很多。习惯了也就不在乎。我的“标准推导”没有被老师骂掉,所以一直留在心里。这种标准推导由原来的形象思维标准推导更进一步到了抽象思维的标准推导。两年前的“猫论”“摸石论”的改革理论争论中,我张口就会臭骂坚持者。
  现在需要亲身实践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按标准推导就能够轻而易举得出结果的东西很多很多,睁眼遍地都是,但有些人就喜欢干驴扯蛋的事情,而且一大帮子跟着忽悠,比起皇帝没有穿衣服的故事更激烈百倍。厌烦了,我要干的事情就是针扎这些个“气球”,比如某退休外交高官陈健,邓三科。。。。。。
  不知道当初“小马过河”怎么列入小学课本的,如此教科书教学生,能不套死中国人的思想?邓三科解了别人的套,却给中国官员下套,至今套的一些人还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天南地北,两会开始就嗷嗷大叫坚持啊高举什么的理论。屁民早就在私底下议论:你是想把自己套死在邓三科迷惑圈里还是想把人民套死在邓三科迷惑圈里?
  话要说回来,毛泽东思想是不套人滴,倒是当时许多忽悠大师们想用“毛泽东万岁”套死毛泽东,如果有人狡辩,一系列事情是容不得歪理辩解,“想用孔夫子压人,说明你也快完蛋了”等等思想难以列举,毛泽东实质上是帮助中国人在思想上解套。中国逢套必解的其实大有人在。所以“老大前脚刚走,老二立马协助强奸犯强奸家人”的事情就有人揭发,什么吃大餐?好玩吗?什么中国外交不缺钙?缺啥?什么稀土败诉会导致中国大量的出口,政府也无法管制,真的吗?毛泽东早就告诉了子孙后代: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些人根本没能力预测山洪暴发的摧毁力量,没有能力理解人民的力量,一句话,好自为之吧。
  现在,很多人忽悠印钞票和货币贬值,使得中国战略界人士也有人谈贬色变,这就是驴扯蛋,我偏要用抽象性思维的标准推导来揭穿。
  印钞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学经济的很懂三者关系,但其实很多平头百姓区别不了内在奥秘。所以就跟着忽悠大师瞎转,在中国军事战略学者当中谈贬色变的不在少数。货币贬值跟通货膨胀是一回事,是政府操控下的宏观经济决策,政府重大调控的一种。资本储蓄不是很大的平民百姓根本不用担心大印钞票或者货币贬值。最担心货币贬值的是那些资本寡头,一旦国家采取货币贬值,寡头资本注定被稀释。他们的贪婪表现出的绝望,会采取的动向有两点:一是千方百计阻扰;二是阻扰不成产生资本逃离国境。如果是大众人民的政府,能够防范的措施很多,问题是有关部门有关官员愿不愿意。
  货币贬值也是货币升值相对概念,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表现在商品(劳力等)购买力的下降。目前解释货币贬值基本上是从国内、国际两个最基本的角度来理解。
  一,国内角度的货币贬值通常是指在货币制度下降低本国纸币价值的措施使得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注:商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量保持动态平衡,就不可能出现货币贬值,也就是说商品流通增加,流通货币同等程度增加(商品货币化措施),这种准确性预测后的定量印钞发行货币是不会产生货币贬值的,而是保持了货币价值不变。对于这样的印钞票大可放心。)
  二,国际角度的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价值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下降,它的直接反映就是汇率的降低。
  货币贬值在国内产生的一个表面现象就是物价上涨。但表面现象背后存在经济大局势的很多利好。其中之一就是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国内生产,增强国内市场流通。而在国际贸易上,可以最有效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保护国内消费市场从而保护了民族产业的健康。这也叫货币利好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货币贬值”作为反经济危机、增强民营经济、刺激全面经济快速提升发展的一种重要性非常规手段。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超常规大印钞票之后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就可以确定效果。只可惜中国大印钞票是与救美国、救欧洲就是救中国为荒谬基本出发点,让中国经济产生无形的损失,让中国经济成为割肉喂虎的下场,不得不采取赌博方式的房地产经济继续坑蒙人民。
  日本经济回升得益于何处?虽然有多面性,至少日本进行了持续十年的日元贬值。
  苏联解体,俄罗斯由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近6000美元),十年后(98年)即跌入平穷(人均年收入2000美元上下)阶段,但此时也出现重大货币贬值。普京99年下半年开始危难之中上台,货币贬值很严重,但2000年经济发展让世界感到震惊。到现在,俄罗斯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一万四千多美元(另一说法是俄罗斯人均年收入近二万美元)。
  这就是货币贬值效应的一种利好表现。了解了这些国家货币贬值效应,一些人就应该不会跟着忽悠大师转了。实际上,中国目前面临的实际经济状况是,外汇储备高的惊人,完全超出了数十倍的国际贸易应对能力;更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对中国经济采取战略绞杀的蠢蠢欲动;中国农村需要大量的投资提升现代科技程度,却长期得不到改善,中国完全有必要对农村(粮食安全、水稻田改良为滴灌系统防范水土流失等)实施保护性投资措施,这种保护性投资至少可以吸纳数万亿货币安定民生而不至于国家经济出乱;其他有关国家安全性战略产业亟需国家投资。所以,祛除严重干扰国家经济战略的诡异外资,保护国内消费市场,提升国内商品流通能力,防范外资大量攫取国内市场利益,采取货币贬值是中国必须的手段。近年来人民币国际汇率被美国一直采取政治性的压迫升值,形成了国内国际两重天,这种人为扭曲的汇率,早该纠正。人民币走向贬值拐点也是合理的趋势了。
  有人说“房改是把你祖宗八代老底攫空,教改是逼得无数家长发疯,医改是给你提前送终”,也有人说“天朝确实是实行了四个现代化(腐败权利集团化、部门化、市场化、黑帮化)的家国”,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事实数据推导判定出来的简单概念。但有些概念仅凭事实数据推导判定不出来,比如大印钞票,比如货币贬值,很需要深思,千万别被迷惑。
  综合性分析世界经济学界的有关货币贬值概念,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没有几个人提出一个货币贬值或者大印钞票在什么样的前提下会出现什么状况。所谓奥秘就在于前提!
  在两派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漠然不知所措,因为这部分人即认可左派很多观点,又认可一些右派观点。
  这个时候如果诚心既学马列毛,又学西方经济(凯恩斯等)学,就会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大印钞票”不是罪的结论,罪在如何使用。西方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是有道理的,毛列毛的计划经济的政府强力调控也是很在理的。双方结合最后总结就是:中国属于初期发展水平,自由市场经济担当不了中国经济主角,它的生存范围非常小。因为这个时期急需追赶世界经济水平就需要大量的投资,而大量的无序投资会带来各种重大灾难,政府不采取强力的调控措施简直不敢想象。
  今天中国经济状况的难以想象是否这个原因?由瓜分(国企)到赌博(房地产)的经济发展本质,其实很多人知道。直接的手段就是一元钱就可以霸占国企,婉转一点就是操纵权利借助信贷购买大量的股权,瓜分的说法比抢夺的说法好听一些,对前苏联震荡性疗法的经济改革人均平分股权的公正性比较之后,中国盛行瓜分一说,而不认可抢夺一说。之后的无序,直接导致了中国赌博式的房地产经济引领虚浮的GDP增长速度。
  当年国内扯起“救美国、救欧洲”就是“救中国”的大旗下,次贷危机后中国出手特阔绰,开始大印钞票直接挂钩西方产业。这种大印钞票是与美欧直接挂钩,钞票落入美欧还有掌握放钞票的人的手里。这就是货币贬值(大印钞票)的前提出现问题。
  其实,世界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相似的经历——货币贬值后国内经济产生快速发展或者经济回升,程度很不一样,这说明“货币贬值”一定存在奥秘。这个奥秘就是“货币贬值”的前提。
  对各种货币贬值效应的说法进行全面性总结,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货币贬值起到真正救活市场的利好作用,必须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至少保障大众利益甚至加大大众利益的分量。如果能够完全做到稀释财富寡头或者财富集团的利益,稀释之后的部分进入大众口袋,那么这个货币贬值才会完美救活市场,最大程度提升市场的健康水平。这个事情是资本主义国家寡头政治绝不会干的事情,谁干了谁就没有好下场。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办呢?政府可以定量印钞直接扶持农村经济,直接对重要性产业进行注入式融资等措施。也是良性政府的公平分配措施。
  货币贬值的前提是“保障普通百姓利益不受损失为最基准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实际上更应该提升普通百姓利益,这一点很重要。一些人大谈正能量,如果能够做到大印钞票全部落入普通百姓口袋,然后通过大众民主方式的公平公正税收杠杆调控国家财政,那就是真正正能量作用。它可以极大程度刺激消费市场,极大程度提升市场活力达成健康市场。什么叫健康市场,就像发达国家一样的市场,有别于大量投资性为主的市场,依托大众消费为最坚实基层、促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相关战略产业的消费市场就是健康市场。加上高福利制度,这样的市场对于讲实惠的平民百姓就无所谓姓资姓社了。
  货币贬值会产生很多现象叫货币贬值效应。西方经济学以及国内某些垃圾经济学家论证:货币贬值是有利好和利坏两方面,总体性还是不行的。实际上,他们的论证缺失了货币贬值的前提,当然就有问题出来了。
  弄懂货币原始定义,货币的作用,货币的资源重组再生产效应,政府真心为民进行切实到位的操控,综合世界发展历史的明证,就知道初期中期发展水平的国家,没有一个不享受货币贬值利好效应的。中国西学经济者是带有某种(难以启齿的)特殊使命,所以钻研出来的东西是为特殊使命服务,“学不到”真正东西就可以理解了,唯美亲美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包括资源、人口优势在内,中国有许多战略性优势,是怎么让卖国贼变成劣势?而且走到了应对当前WTO稀土败诉时出现了慌乱的地步。
  中国即使不属于头号也是属于战略资源极其丰富的大国,中国现在有相当大的退出WTO的优势就是包括巨大人口优势在内的资源优势。在很多方面俄罗斯是无法比拟中国资源优势的,而普京团队却毫不犹豫敢叫板退出WTO。但中国许多的优势被汉奸卖国贼沦为劣势,非常可悲!
  《中国跌入大战略迷惑圈——论二分天下》是经济战略之外的战略性分析,如果进行经济战略分析“二分天下”,实际上中国很有实力退出WTO,通过改进而趋于相似性的经济模式,中国可以集合俄罗斯等国家组成另外一个中俄倡导的不同的WTO。中国更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打资源战略牌,契合集团的经济交往,形成稳定的兼容性互补型经济贸易圈。而这个起始点需要进行货币贬值做好前期准备,使得对外投资(是不需要融合外来资本的)充分。
  中国稀土败诉,在于中国根本不重视战略资源,也就没有资源战略,更不用说耦合战略。
  国家的军事与经济、政治、科技、资源战略从古到今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状态,所以,中国当前的单纯军事战略理念太过时了,中国军事战略很有必要融合经济、政治、科技、资源、环境等战略,形成现代最为强烈的国家优势战略,极大程度改变军事战略理念,也将会对美国国家战略形成破竹之势。如果说战略融合简单,其机巧就在于何时何地适合何种耦合状态,何种耦合是需要各方面大量的人才进行探讨。尤其是中国战略界对基本战略区分存在千差万别,没有从基础学术学科开始着手,形成了一直概念错乱的基本战略区分。
( 16:34) 4898字 (回复7/点击2843)
( 16:54) 473字 (回复0/点击13)
( 08:24) 61字 (回复0/点击9)
( 09:06) 5字 (回复0/点击8)
( 16:46) 78字 (回复0/点击11)
( 21:33) 19字 (回复0/点击8)
( 22:15) 179字 (回复0/点击28)
( 15:24) 110字 (回复0/点击7)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2843 个阅览者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绑定手机怎么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