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对冲公募基金,而私募有很多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

马年理财如何稳赚6%:对冲基金或成新宠
投资与理财
把钱存或者买国债已经OUT了。对于激进的投资者来说,股票和永远是他们的最好战场。对于有点钱想,又不想承担太多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要战胜5年定存收益率,又要让钱活泛一些,收益率超6%的低风险产品将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策划/研究院 文/本刊记者 叶辉在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马上发财”和“发红包”成了最热门的词。这些词的盛行,一方面说明大家对马年有美好憧憬,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财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马年理财,赚钱?手里的闲钱又该如何打理?“我还是继续,再买一部分基金。”记者的朋友张磊说。张磊在北京一家银行当理财经理,他说自己大学念的是专业,平时也经常和证券公司的人接触,炒股属于“近水楼台”。不过,作为一位银行理财师,他也提醒普通人:“最好买点稳妥的理财产品,炒股风险相对比较大,十个人炒股七个人赔钱,两个保本,只有一个能赚钱。”敢炒股的,都是对自己有相当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战胜其他大多数人。这个群体很大,祝他们马年“马上发财”!对于更多人来说,如何稳当理财才是更关心的。这个群体更加庞大。春节走亲访友,记者发现亲朋好友虽然憧憬“马上有钱”,但理财上都还比较保守。记者采访的近30位亲朋好友中,2014年打算炒股赚钱的只有3位,超过半数的人还是把钱存银行。其他人里,一位坚持要买,一位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放贷,3位打算买国债,还有两位对投资房产举棋不定,其他人都想看看还有什么机会可以买收益不错的理财产品。这与往年相比,有了些新变化,存定期、买国债的人减少,买理财产品的人在增加。大年初三回老家浙江台州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得知,好几位同学都已经把钱存到了余额宝里。“比银行利息高多了,前些天(年化)收益率超过7%呢。”2013年,余额宝风头无双。凭借超过6%的收益率,和天弘基金联手打造的余额宝一时间席卷大江南北,成立半年多规模就超过了2000亿元。之后,百发、现金宝、腾讯微信理财等加入“互联网金融大战”,收益率越来越高。春节之后,它们的收益率还能一直维持这么高吗?记者发现,微信理财通1月15日上线,一周后存入总额已突破10亿元。然而,春节以来,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月6日首次跌破7%。理财通并非特例,余额宝的收益率同样在2014年元旦过后一路下滑,1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6.737%,2月6日跌至6.096%。相信各种“宝”继续风光的同时,2014年还会大出风头。记者在天津的亲戚告知,他们10万元买了一款天津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6.1%。亲戚后悔地表示,如果早点买,另外一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高。他所说的“早点”是2013年12月,那时候银行资金面开始紧张,带动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往年过了1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会回落,马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在春节后虽然也略微下滑,但仍在5.5%以上,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比较高的依然在6%以上。有分析师预计,由于央行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 年后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将维持6%上下,超过6%也是常态。前些年按人们的理解,把钱存银行就是理财。目前能拿到的最高利息是多少?银行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4.75%,而执行上浮10%的商业银行利率也仅为5.225%。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国债已经OUT了。我们大胆预测,跑赢五年定存利率,马年收益率超过6%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将成为王道。2014年,除了收益率6%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大量发行,信托继续热销,打产品将再度流行,因为它们的收益率都将超过6%。对于激进的投资者来说,股票和期货市场永远是他们的最好战场。当然,高手决战,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也可能“尸横遍野”,实在不是普通人的心脏所能承受的。股票风险太大,黄金大起大落,楼市迷雾重重……对于有点钱,想理财,不想承担太多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要战胜5年定存收益率,又要让钱活泛一些,该怎么理财?《投资与理财》告诉你一些办法,让你知道马年去哪儿能稳赚6%。买对债券 6%收益小意思债券投资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在市场买卖中赚差价。风险相对较低的企业债和公司债,稳赚6%不是问题。编辑陈伟在债券市场进入熊市泥潭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仍然在唱空债券市场,但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目前信用级别达到AA+的优质企业债、公司债税前收益率已经在7%至8%之间,这无疑是债券持有收益率比较可观的时机。投资者精心挑选价格较合理、质地较好的债券,如果不出现违约,那么一年6%的收益是稳稳的。我国有三个并行的债券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主要经营国债零售业务,个人投资者要想直接买公司债或企业债,可以直接通过证券账户,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证券账户购买债券,交易费率大约为万分之二,费用较股票低了不少。在二级市场购买债券,购买的过程类似买股票,最低购买金额为1000元。交易所债券实行T+0交易、T+1交收的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买债券之前,如果准备长期持有,应该做好足够的“准备功课”,对标的债券的收益率、净价、债券评级、公司评级、公司性质、债券期限、是否浮动利率债券、是否可提前偿还债券以及债券有无担保的情况做详细了解。如果准备做回购业务,还需要随时关注标的债券的折算率。不准备长期持有债券的投资者,还应关注该债券的流动性。普通投资者购买债券,基本不需要博弈价格涨跌,投资债券侧重持有到期为宜。买债券和买股票是不一样的,股票的投资逻辑主要是靠买入,等待价格上涨;债券的投资主要是吃票息,在把握好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得高票息。不过,购买债券持有到期的个人投资者需要注意一点,即个人购买企业债、公司债在利息兑付时,是需要付20%利息税的。投资者需要留意债券的付息登记日,在付息之前,债券的价格通常会下跌;而付息之后,债券的相对收益率增加,导致债券价格有可能上涨。只要投资者买卖债券的价格差小于所需缴纳的利息税,就可以在这段时间操作债券,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如果你期待6%~8%的低风险投资收益,那么分级基金应该是你考虑的重要选择之一。分级基金本质上是基金公司提供平台,两类投资者之间进行不同借贷。借贷的方式有短有长,有浮息有固息,有的到期还本,有的无期限永续,也有类似可转债的融资方式,有的可以配对转换,有封闭且上市交易,也有不上市交易但定期开放申赎。能带来预期收益6%~8%的分级基金包括:部分有期限分级基金的A类份额,绝大多数永续分级基金的A类份额,以及某些时候一些债券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基于6%~8%的年化收益预期,我们关注的分级基金,首先是分级基金的资金融出方,一般称为优先级份额、稳健份额或者A类份额。A类分级基金都有明确的约定收益率,相当于债券的票息,这是投资者确保能够获得的。目前市场的主流品种约定收益是浮动的,大约在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到4个百分点,从名义上看,这就能达到6%~7%的年化收益率了。当然,因为你参与A类分级基金时,并不能以1元买入,而是以折价或者溢价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买入,实际的收益率就可能比名义收益率或者高或者低了。由于市场目前对各类产品都较为熟悉,估值方法也较为成熟,各类产品年化到期收益率均保持稳定,大部分产品收益率在6%左右,部分收益率超过7%的产品吸引力较强。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分级基金A类还有特殊情况,比如,如果B类份额净值跌破0.1元,则申万收益暂时不能获得利息,且净值会跟着跌,直到申万进取涨回0.1元后,再补足申万收益的利息。通俗地讲,就是条款约定可以赖账。因此,我们看到申万收益的隐含收益率超过8.5%,这多出来的1个多点的收益,实际上就是风险补偿。如果你坚信未来不会持续低迷,每年的平均涨幅超过4%,母基金至少能把申万收益的利息赚出来,那么选择申万收益这样的高风险品种,也是一个选择。马上打新股:低风险下高收益重新开闸之后,大多新股首日集体“涨停”,44%涨幅让中签的机构和投资者欣喜不已,也使打新股产品魅力大增。投资与理财记者叶辉上期《投资与理财》刊登了《让基金帮你“打新”赚钱》的文章,告诉投资者如何玩转打新基金。作为一种风险不大,收益率却能达到10%左右的理财工具,打新从来都是牛市的宠儿。IPO重新开闸之后,大多新股首日集体“涨停”,让中签的机构和投资者欣喜不已,也使打新股产品魅力大增。打新产品的表现,与上市新股的表现关系非常大:新股涨了,打新赚钱;新股跌了,打新甚至可能赔钱。不过,由于中国股市有打新的传统,新股上市往往会遭遇“爆炒”,从而给那些获配新股的资金带来较高收益。这次IPO重新开闸,新股表现确实令人振奋。最近上市的新股,大多数都在首日上演了“涨停秀”。从1月8日首批新股申购到2月8日,IPO重启满月数据显示,共有45家新股完成发行,已完成挂牌上市的新股有43家,近九成公司首日上演“涨停秀”。在已经上市的43只新股中,共有38只上市首日上演“ 涨停秀”,涨幅达到上限4 4%。未能涨停的5只新股,、和3家新股表现最差,当天分别上涨34%、18%和13%。有没打到新股的投资者自嘲说:“即便打到了这几只比较差的新股,收益也不错了,可惜没打中。”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似乎可以诠释打新持久不衰的魅力:自日以来,发行新股1160只,上市首日收益率平均达到60. 52%,破发的占比仅有12.41%。那么,打新基金的表现怎么样呢?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198只基金获得配售,成长、、名列打新前三,其中国联安安心成长基金打中7只新股。上述基金申购总金额达到321亿元,获配金额达到44.58亿元。如果按照44%的最高涨幅计算,获配的公募基金如果在上市首日卖出,将获得总计19.61亿元的收益。记者注意到,市场上目前唯一一只以打新命名的基金——国泰淘新成立不到一个月,截至2月7日净值1.012元,年化收益率超10%。由于政策限制,普通人想分享“打新”的收益难度不小,申购新股的中签率较低。新股配售有网上和网下两种形式:网上配售主要由普通投资者参与,中签率较低;网下配售的中签率相对较高,但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参与较为困难。因此,选择能够参与打新的基金,或者购买打新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规避那些劣势或限制,分享新股发行的收益。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钱志华表示,即使在2012年市场大多时间下跌的背景下,打新仍有较高的收益率。由于IPO新规有股东2年后减持不低于发行价等规定,使得新股的整体发行市盈率有所降低,因此预计今年打新仍会有不错的收益。打新股一度是银行主流理财产品。由于基金还有其他投资收益,不好做统计,从各家银行发行的“打新股”产品过去的数据看,其收益率大都在4%—20%之间,平均水平则在10%左右,稳稳超过6%。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已经蠢蠢欲动,打新基金还是摩拳擦掌,你已经做好买的准备了吗?信托威猛:获利8%万马奔腾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的收益率动辄10%的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且信托产品100万元的认购起点也把众多“屌丝”投资者挡在门外。不过,对于“土豪”一族,信托仍然是低风险稳健的产品。文 郭建航 编辑 陈伟固定收益信托一般期限都较短,多数产品在18个月左右,一年期甚至半年期产品居多,预期收益是固定的。虽然业内外一直在说信托不是“刚性兑付”,仍有投资风险,但是在实际的信托投资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尚未出现过到期没有实现兑付的事件。当然,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依照此前的兑付成绩来判断未来的兑付情况,不能将固定收益信托等同于高收益的存款。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固定收益类信托可以作为一个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进行配置。在产品收益上,多数产品收益在8%到10%左右,其中基建类信托的收益在6%到8%居多。一般而言,投资房地产、证券市场的信托风险略高,收益率也相对较高,而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信托项目比较稳定,现金流量明确,安全性好,但收益相对较低。事实上,在两年期以内的信托产品中,大部分产品是固定收益类信托。因为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本质就是一种融资方式,如同银行向贷款人发放贷款,向借款人收取费用,同时按照债务约定利率,具有债权资产属性。“目前政府担保的基建类信托可以选择。事实上,无论何种信托产品,挑选它的风控措施,远比挑选项目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有意义得多。”北京银创瑞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全说道。在周全看来,在固定收益类信托中选择产品,可以选择风险控制做得好的优质项目。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单纯地判断项目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投资者不可能深入了解项目的每个细节,即便是非常好的项目,在运转中也总会有无法判断的事情发生。如富士康这样的公司发展得很好,但是两名员工打架,就导致员工罢工,这样的问题是投资者选项目的时候无法预测的。投资者可以做的是,本着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下,我们能承担怎样的风险,来选择产品。在产品进入之初,就考虑当风险发生的时候,情况会怎样,而不是仅仅关注会不会兑付之类的问题。在银创瑞投经手的项目中,曾经有这样的案例:当时是一个上海的别墅区项目,别墅当时的售价是4万元左右一平米。项目方把一期的房子抵押融资后,盖二期的房子,质押率是40%,相当于出现风险的话,可以以1.6万元/平米的价格拿到别墅。很多购买此款信托的个人投资者在购买之前都认为,如果出现风险,就直接补给我别墅吧,而不是考虑这个信托项目好不好,二期能不能盖好,未来能赚多少钱。“从债券投资的角度来讲,投资者关注借贷方如何保证还款就可以了,类的产品则可以关注项目的好坏。”周全再一次强调。“投资者选购固定收益类信托,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是非常稳健的投资者,希望可以选择投资更加放心的信托产品,那么最简单保守的是选择简单明晰的债权型信托,如果是有政府担保的基建类项目,那是最好的了。”在周全看来,目前的信托产品中,矿产信托在推荐和审查上架的过程中,是最为保守的,因为转手过于复杂。“矿产信托处置非常痛苦,最关键的是,矿场的经营和其他的项目经营是不同的。同样一座矿在张三手里很赚钱,但即便不要钱,转让给李四,在李四的手里也很可能不赚钱,因为需要涉及的各种关系太复杂。当然,如果从回款角度来看,先行的市场环境中,矿产投资无论现金流还是利润率,都还是非常优质的。”所以,很优质的矿产项目,如果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并不建议投资人购买。此外,投资者还要了解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信状况,包括其资产状况、组织结构、诚信度、内部管理水平和历史业绩等。信托投资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一直以高收益著称,因此投资者往往只看重收益率这匹“马”,但近期信托投资风险事故频出,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信托时不能将目光只放在收益上,更应该将目光放在公司品牌、产品投向以及融资方实力等方面。要知道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互联网理财传奇再续:6%收益似成定局“虽然2013年年末,资金最紧张时候已经过去,但今年的资金面不会很宽松,决定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仍将继续。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绑定的基金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在2014年获得超过6%的收益应该问题不大。”投资与理财记者王奇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创造的全民理财奇迹,在2014能否继续?在这场互联网理财盛宴中,广大理财者获益颇丰,不论是百度的百度百发,还是网易的添金,在网络的巨头的补贴下,都获得超过8%的收益。腾讯在年初推出的首款互联网理财产品微信理财通年末也维持了7%的超额收益,虽然截至发稿日已经降到6.7%,但目前收益仍然超过6%,其规模也在短期之内就超过100亿元。《投资与理财》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余额宝目前的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其收益也稳定在6%以上。最近,一款名为“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的产品已经低调上线并开放预约。不同于目前余额宝及类余额宝产品对接货币基金,收益存在波动,长期收益难以确定且不能提供保本,这款产品预期一年收益率达到7%,并承诺保本保底,但仅限余额宝用户购买。截止10号中午,短短两天预约人数已经超过27万。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零钱宝的收益目前也一直处于稳健的态势。数据显示,零钱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直稳定在6%以上的较高水平。2014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能否继续帮助投资者获得超过6%的收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说到阿里的余额宝、腾讯微信的理财通、苏宁的零钱宝、百度的百发、网易的添金,其本质都是绑定货币基金。除了最早成立的余额宝绑定的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其余产品绑定的都是华夏、汇添富、广发等基金公司巨头,它们的管理能力也一直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天弘基金因为管理着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货币基金,半年多也获得了不少经验。这种合作方式也导致了这些货币基金的收益决定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就是说,它们要依靠传统金融体系里面的基金公司去赚钱。按照业内此前的说法,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4%-5%是以往的合理水平。这是否意味着,马年春节过后,原本美妙的高收益就会从此难觅踪影了?对此,有基金业内人士对《投资与理财》表示,货币基金的收益跟市场上的资金价格牢牢挂钩,资金价格的水平直接影响其年化收益率。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同业拆借以及市场上经营结构之间的拆借,在年末的时候,同业之间的拆借利率一般会比较高,因为整个市场资金面由于种种原因比较稀缺。“虽然2013年年末,资金最紧张时候已经过去,但今年的资金面不会很宽松,决定了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仍将继续。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绑定的基金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在2014年获得超过6%的收益应该问题不大。”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这样预测。因此,兼具灵活性和收益性的互联网理财在2014年获得超过6%收益问题不是很大,它们仍是投资者不错的选择。对冲基金或成新宠:12%收益力压群雄目前市场上表现较好的市值对冲类私募产品,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2%至20%,属于中低风险产品。如果能保持好业绩,将会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又一重要类别。投资与理财记者叶辉过去一年,股市上蹿下跳,略有下跌,但翻倍牛股却层出不穷,而对冲基金在这种震荡市里更是如鱼得水。由裘国根管理的君享重阳,2013年收益率达到66.60%,锝金一号收益率24.49%,朱雀阿尔法1号收益率20.38%。这不禁让人惊呼:对冲基金终于要在中国崛起了!目前市场上能够为投资者稳定提供年收益12%以上、且风险较小的产品并不多。如果对冲基金的业绩能保持,将会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又一重要类别。对冲基金怎么赚钱?近年来,对冲类产品由于发行渠道的拓展,不少信托、基金专户、券商平台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均可加入进行对冲,而A股结构化的,也使对冲类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不过,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对冲基金还是新生事物。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呢?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对冲交易的方法和工具很多,如卖空、互换交易、现货与的对冲、基础证券与衍生证券的对冲等。在国外,对冲基金是主流产品。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管理规模约1300亿,利用杠杆交易,用投资策略,从对走势的预测和判断中获利。鼎鼎大名的创办的量子基金,也是一个对冲基金。据全球对冲基金研究机构HFR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球对冲基金总规模达到25100亿美元。从业绩来看,美国对冲基金行业的业绩相对于指数表现良好,自日起到2012年底的12年时间里,美国对冲基金整体平均年回报在5.7%左右,同期年回报率仅1.5%。与国外对冲基金机构相比,国内对冲基金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较小,对冲手段运用较少,策略也比较单一,多以股票型为主。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市场上主流的加入股指期货对冲的股票类私募产品,主要分两个大类,分别是传统市值对冲类和择时对冲类。传统市值对冲类:考验跑赢的股票能力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彭澎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传统市值对冲类的私募基金,采取简单的对冲策略,即首先建立股票多仓部分的头寸,然后根据多头的市值,建立同等市值的股指期货空单,并且一直保持股票多头与股票空头头寸,最后预留一小部分的现金,调整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市值,使两者尽力保持一致。由于目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所以所有股票对冲的私募只能依靠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对冲,而采取市值对冲的私募产品,实质是赚取跑赢沪深300指数的钱。而传统市值对冲类产品依靠的是基金经理,考验的是他们挑选出能跑赢沪深300股票的能力。彭澎指出,对于有一定选股能力的私募基金,市值对冲能较好地适应震荡市、熊市,不适合如2007年、2009年单边走牛的市场。目前市场上表现较好的市值对冲类私募年化能达到12%至20%,极少数能做到20%以上,属于中低风险产品,收益稳健,但涨幅缓慢。根据好买基金数据显示,表现较好的市值对冲类产品,有梁跃军管理的朱雀阿尔法1期,该产品在2013年取得了20.38%的绝对收益;还有任思泓管理的锝金一号,在2013年取得了24.49%的绝对收益。择时对冲类:更依赖基金经理精选个股实力择时对冲类的产品多数是由传统的股票多头类型产品转换而来,传统做多型私募基金只能依靠股票的上涨来赚取收益,而中国的股市一直维持着“牛短熊长”的格局,即使基金经理挑选出了优质的股票,若遇见系统性下跌,净值也难避免暂时性的回撤。因此,不少擅长精选个股并且持股周期长的私募基金公司,出于对股票多头保护的考虑,开始发行一些择时对冲类的产品。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彭澎指出,择时对冲类产品有更强的灵活性,其股指期货的空头头寸是基于基金经理的判断,若判断市场会下跌,便会建立空头头寸,甚至空头头寸的市值规模会超过股票市值。这时,即使大盘连续下挫,它的净值很有可能保持正增长,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基金经理再平掉空头头寸,获利离场。择时对冲类的产品虽然从产品结构上看似更加灵活,但是其风险明显大于市值对冲的策略。采用择时对冲策略的产品,更加依赖基金经理精选个股的实力,同时择时能力也十分重要,若在大盘上升时做空了股指期货,会侵蚀掉股票多头头寸所贡献的利润。目前市面上表现较好的择时对冲类产品有重阳投资旗下的君享重阳。君享重阳成立于2012年12月底,截至日,君享重阳净值增长66.60%,大幅跑赢市值对冲类的行业平均业绩。不过,另一款择时对冲产品华润创赢1号2013年亏损14.10%%。甄选有较好“阳光化”业绩的产品对冲基金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对冲基金呢?好买分析师表示,较低的准入门槛造成该行业鱼龙混杂,风格迥异。投资者购买时,需要睁大眼睛,甄选有较好“阳光化”业绩的产品。不过,目前来看,管理期货基金业绩“阳光化”的时间普遍不长,多数基金只有期货账户业绩,净值准确度、可信度有待提高。他进一步指出,投资者在挑选市场上主流对冲产品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值对冲类的产品风险较小,因而收益也较低。而择时对冲类的产品,虽然看似收益较高,其风险也相对比较高。但是,不管作为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还是通过信托发行的阳光私募,对冲基金目前都不够“亲民”,销售起点基本都在100万元以上。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低门槛的对冲基金相信很快就会面世。全球十大最富有对冲基金经理第一名: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乔治·索罗斯是个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让所有的投资专家都望尘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
。净资产:190亿美元第二名:卡尔·伊坎(Carl Icahn)30多年来,卡尔·伊坎一直都在撼动市场,但2 0 11年是最为显著的一年。按照他的超级标准——交易利润达20亿美元来看,他已成为美国第三顶级交易员。净资产:148亿美元第三名: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世界级的数学家,也是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年净赚15亿美元。净资产:110亿美元第四名: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是Paulson&Co.公司总裁,这家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约翰·保尔森是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最大赢家,因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肆做空而获利,因此被人称为“华尔街空神”。净资产:110亿美元第五名:雷伊·达里奥(Ray Dalio)雷伊·达里奥掌管着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布里奇沃特联合基金。但对达里奥自己而言,他不希望在外界眼中只是一个亿万富翁,抑或一个投资人,他更希望自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投资哲学家,解密经济机器的运转原理和逻辑。净资产:100亿美元第六名: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史蒂夫·科恩是一位对冲基金大亨,也是融资界数一数二的大鳄。他是近年在艺术收藏圈内呼风唤雨的华尔街新贵,在艺术市场上一掷千金,常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净资产:88亿美元第七名: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大卫·泰珀是一位美国的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也是Appaloosa 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他主要投资那些陷入困境的公司。最近几年,他成为人人皆知的慈善家,他的最大捐赠捐给了卡耐基梅隆大学。净资产:55亿美元第八名:布鲁斯·柯夫纳(Bruce Kovner)布鲁斯·柯夫纳从事十几年,战绩惊人,每年平均收益将近翻一番。1978年投资1000美元给他操作,到1991年已变成百万美元。净资产:43亿美元第九名: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2009年,他的个人估算价值约为63亿美元,并于2007年3月被福布斯排行榜评为世界上最富有名单第369位。华尔街操盘高手。净资产:36亿美元第十名:肯·格里芬(Ken Griffin)他在投资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眼下刚刚四十岁出头,不仅一手创建了美国城堡投资集团(Citadel Investment Group),而且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且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之一。净资产:31亿美元高收益网贷产品 睁亮眼睛看过来对于动辄收益超过10%,甚至超过20%的P2P网贷领域来说,赚6%的收益简直是易如反掌。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挖掘这个高收益的金矿,需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选择一些靠谱的P2P平台很关键。投资与理财王奇如果要在P2P网贷领域说收益6% ,估计会被笑掉大牙。不是因为痴人说梦,而是因为太不敢做梦。对于动辄收益超过10%,甚至超过2 0%的P2P网贷领域来说,6%的收益简直是易如反掌。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百万元的投资门槛,超过10%的收益,这一切看似如此美好,但要挖掘这个高收益的金矿,需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选择一些靠谱的P2P平台很关键。多维度选择平台面对鱼龙混杂的近千家P2P平台,一些初入网贷市场的投资者大多看得眼花缭乱。绝大多数平台都宣称是“本息担保”,这让投资者很困惑,不知道如何从中选择靠谱的平台。对此,《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了第三方网贷资讯平台网贷之家的创始人徐宏伟。他告诉记者,对于初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选择标准可以参考。首先,选择媒体上报道较多的平台。此类平台自融资的概率小,这也表明这类平台比较开放,愿意接受大众的监督,平台的经营相对规范。例如,爱投资、开鑫贷、万惠投融等。其次,初入市场的投资者,可选择一些收益较低的平台。也许年收益只有10%,或者还不到10%,但这类平台因为给投资者的收益低,借款方的融资成本也较低,安全性会提高不少。例如,陆金所、宜人贷等。再次,选择有风险投资方进入的平台。这类平台在获得风投认可的同时,大多获得一笔大的风投资金,这就对平台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投资此类平台,短期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小。例如,人人贷、点融网、有利网等。最后,选择成立时间较长的平台。这类平台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风控技术也相对成熟。例如,拍拍贷、红岭创投、翼龙贷等。同时,徐宏伟还提醒投资者,对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照搬。不同时期的大环境对平台的影响也不同,也许现在有用的选择经验,在一年后就不灵验了。初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最重要就是不断去学习和了解,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是大额投资的话,最好去平台走访一下,看看平台是如何开展业务的,最好与平台负责人能够当面交流,这样对平台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据记者了解,大多数平台特别欢迎投资者去实地走访。如果网贷平台对投资者走访推脱或者敷衍了事的话,这类平台还是少投资为好。在具体的投资操作中,有资深投资者建议,可以把钱分散在自己看好的几个平台上,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在投资平台地域选择上,多投资一线城市的平台,这些城市监督力度较大。如果自己有朋友在网贷平台工作,也可以听听他的建议。风险意识不可或缺对于P2P网贷投资者来说,投资之前,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风险。过去的2013年就有超过70家P2P平台倒闭或者老板“跑路”,大概涉及的金额是12亿元左右。在今年年初,杭州国临创投、深圳中贷信创、上海锋逸信创等3家P2 P平台接连倒闭,据投资者透露,这3家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实际上同为一人,名为郑旭东。上述国临创投事件被业内称为“2014年网贷首案”,但实际上,2014年刚过7天,就接连有3家P2P平台陷入兑付危机。有网贷从业人士总结了3类导致P2P平台倒闭的原因。一是网贷平台自身风险控制做得不好,坏账率太高,导致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平台最终支撑不下去。这类平台的特点就是成立时间不会很长。二是网贷平台自融。一些利用平台给自己企业融资的,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无法还清投资者的资金,而选择“跑路”或者倒闭。这类平台最大的特点是一般媒体公开报道很少。三是网贷欺诈平台。对这类平台最应该小心。它们大多采用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当聚集到一定额度时,平台创建人卷款逃跑。这类平台大多是新平台,利息很高,还有一些秒表,等等。对于这三类平台最好敬而远之。也有网贷投资者建议,初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可以登录第三方网贷资讯平台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网站论坛,看看一些资深投资者的建议和评论也很有必要。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率超6%将成常态与春节前相比,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较小,各家银行近期新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仍保持在5%-6%。在业内人士看来,超过6%的收益,在2014年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投资与理财编辑 王奇2013年底,不少去银行的人突然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变高了。这几年,原本有4%的年化收益率就不错了,这一下突然就提高到了6%,甚至出现不少超过7%收益的产品。那么,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能否继续保持6%的稳健收益?在业内人士看来,超过6%的收益,在2014年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春节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呈回落趋势是近些年来的惯例,但今年最大的不同是,总体与年前相比,收益回落不大。进入2014年1月份,银行“年关”过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小幅回落,但是市场上仍不乏预期收益率超过5%、甚至破6%的高收益产品。登录银率网浏览数据发现,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较高,基本上都在6%以上。对于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银率网分析师认为,201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立场,市场的资金面或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场资金面的情况,如若资金面依然偏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将很难回落。因此,2014年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有望保持高位。此外,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和互联网金融持续走热,必然会给银行带来压力,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应会保持稳定的水平,预计5%—6%的收益水平将成为常态。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春节过后,很多投资者把年终奖和压岁钱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投资需求与年前相比只增不减,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也明显增加,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继续是大众关注的稳健投资品种。同时,他建议,现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年前相比不相上下,为锁定高收益,可关注股份制银行以及大型城商行发行的中长期高收益理财产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lilyqiao]
腾讯理财超市
管理基金累计收益&169%
近半年收益&45.35%
半年收益&51%
7日年化收益&3.94%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私募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