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东莞东坑厂房招租失地保险2014年10月就开展了、为啥到2015年7月才落实办理,同一个县其它地方早办理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研究 - 中国农经信息网
欢迎您进入中国农经信息网站!"替党和政府分忧,为农民群众解难"希望全国的农经人都能为农经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欢迎注册,欢迎投稿!
按文章标题
按文章作者
双击自动滚屏
文字颜色黑色白色红色灰色绿色蓝色青色黄色
背景颜色白色黑色粉红灰色绿色蓝色青色综色
字体大小9 pt10 pt12 pt14 pt16 pt19 pt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研究
发表日期: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吴向东&&本页面已被访问 30843 次
&&& 改革开发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农村进入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本文试图从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就“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2006年初,我县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同年底编制完成《景宁畲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架构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初步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我县农村进入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县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具体实际、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农民创业主体,实行产业带动、就业促进、下山移民、结对帮扶、低保救助、专项救助等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分批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比2005年的3292元增长46.11%,年均增长15.37%,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农业产业长足发展。“一业一策”落实了五大富民产业、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扶持和组织保障,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一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通过农业特色产业增效工程、“强龙兴农”工程等有效载体,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规模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取得新的成效。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74亿元,比2005年的4.82亿元增长19.1%。出台惠明茶、食用菌、毛竹、高山茭白、高山花卉以及山茶油、草本药材等七大富民产业发展政策,2008年至2012年,县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1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茶叶年产量达到1230吨,年产值达到1.12亿元;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5294万袋(其中袋料黑木耳780万袋),年产值1.71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8.95万亩,年产值1.33亿元;金奖惠明茶、“金信JINXIN”品牌、“南野”牌竹笋分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丽水市出口名牌、2008年浙江名牌农产品。二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方兴未艾。简化了项目申报程序,减免了证照办理、税收等规费。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对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进行奖励。加快建设东坑深洋、大均伏叶、鹤溪双后岗和周湖等农家乐示范点,累计发展休闲旅游村5个、旅游点9个、经营户60户。2008年农家乐接待游客 20.51万人次,从业321人,营业收入717.85万元。三是来料加工业效益提升。2008年参加来料加工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实现加工费3416.03万元,规模和效益都有较大提升。四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落实粮食直补等系列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在滩坑水库蓄水淹没万亩耕地、外迁2万农民移民的情况下,2008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4.5万亩,总产4.7万吨,保持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  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实施五大惠民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圆满完成第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共完成13个示范村和85个整治村建设任务,2008年开始第二轮村庄整治建设,当年完成1个农村新社区、1个示范村、13个重点整治村共40个村和9个污水处理提升村的整治建设,2009年启动42个整治村、1个农村新社区、1个市级小康示范村、9个污水处理提升村的整治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第二轮村庄整治,到2012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经过整治建设。我县的村庄整治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彰显特色,拓展内涵;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在卫生改厕、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村庄绿化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立足畲乡民族风情、地方特色、生态优势,拓展整治内涵,打造一批如深村“石头寨”、吴布村“泥巴村”、岗石村和杨山村的“田园屋”等畲乡“名村”。二是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年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重点,集中整治115个行政村,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成效显著。通过“县补、乡助、村筹”的投资模式,全县22个乡镇(管理区)累计建成23座垃圾焚烧炉,共210个行政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4.2%。234名低收入农民在村庄保洁员的岗位上,开展日常垃圾收集处理和清运工作。突出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从景宁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门邀请技术人员对今年创建的村庄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地形测量、商讨处理模式,根据村庄的地域特点设计污水处理规划图纸,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四格式(三格式厌氧池+人工湿地生态池)、集中纳管式、沼气式、稳定塘等模式是我县基本采用的几种污水处理方式。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开展年度卫生乡镇评选活动,促进整治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村建设,景南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鸬鹚乡、大均乡被命名为市级生态乡,大际乡茶林村、鹤溪镇滩坑村、梧桐乡梧桐村等7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村。三是实施乡村康庄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交通状况,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2008年,全县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 84.5%、77%。四是实  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解决农民精神食粮缺乏问题。到2008年底,全县有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通乡率达100%,通行政村率83%。五是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着力改善饮水质量,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在省水利厅大力支持下,我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工程配套资金,发动受益村群众投工投劳。年全县完成解困和改善6.60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下山移民快速推进。一是制定规划,有序推进整村下山搬迁。制定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下山移民规划(年)》和《景宁畲族自治县下山移民实施意见》及其补充意见,明确下山搬迁的年度计划,落实下山脱贫的具体帮扶政策。二是大力实施下山脱贫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2006年至2008年,全县完成下山脱贫5199人。三是分步实施,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和有序集聚。帮助居住在高远山村的群众向城镇和中心村搬迁,逐步减少小规模自然村,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和有序集聚。四是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推进下山脱贫。把就近安置、异地安置、分散安置、集中安置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能近则近,继续使用原有生产资料;能集中则相对集中,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率。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继全面完成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各项任务后,又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调查,我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人口基数是10923户、30735人。2008年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3557人均超过1500元;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人口中除低保外,有8590人超过2500元,脱贫率33.85%;22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主要措施:一是结对帮扶。全面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结对帮扶活动,2007年组织县属部门单位的3280名干部职工及24个乡镇的599名干部与1936户低收入农户结成对子,捐助帮扶资金206.8万元,落实帮扶措施1700多项。2008年继续组织全县3934名干部结对帮扶5744户低收入农户,募集捐款200万元,落实帮扶措施3000项、增收项目1000多个,带动2663户低收入农户增收。2009年组织全县114个单位的4003名干部参加结对帮扶,募集到位捐款200.658万元。实行“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办法,推动省、市、县三级“部门结对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及鄞州区10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我县61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市委陈荣高书记等5位市领导及市水利局等13个市直部门结对帮扶我县31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县属82个部门和31名副县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5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全县14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实现省市县三级结对全覆盖。二是分类指导。制定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通过大力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地质灾害避险工程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惠民工程,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发展来料加工、特色农业产业为突破口,实行“开发式”扶贫。三是保障救济。构建大社保体系,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同比例增长机制,农村低保每人每月补差逐步提标到2009年的100 元,同时免除乡镇20%的配套资金。按照“应保尽报”的原则,把全县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农村低保扩面,2008年人均月补差水平达到90.87元。四是就业促进。立足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我县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举措,把农民培训作为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收能力的重要手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据县农办2009年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外出务工农民工作情况调查,全县外出务工  农民46591人,占总人口的27.9%,占农业人口33.9%。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总计在3.26亿元至4.89亿元左右,还不包括经营性收入。劳务经济规模巨大,外出务工成为我县欠发达乡镇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务工农民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农村精神面貌有新改观。一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定期播出《畲乡风》和《今日农村》专栏,县农办和《畲乡报》社联合开辟“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专栏,大力弘扬农村新风尚,宣传新农村建设。组织艺术团体深入乡镇举行新农村建设专场演出,努力营造全县人民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深入实施 “五百工程”,年三年间组织文艺节目下乡演出355余场,开展“电影大蓬车”送电影下乡2443多场。二是加大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0万元为95个行政村建成95套体育健身路径。三是深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培训。2006年-2008年,全共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1344人。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取得新成效。年,我县22个乡镇被列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其中12个乡镇被纳入省重点扶持乡镇。五年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单位及挂钩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到2007年底有18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及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千库保安工程等四大工程,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12262亩农田的灌溉条件。通过省扶持、县配套、农民自筹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3591.5万元,解决3.89万人的饮用水问题,新增供水规模0.83吨/日,受益行政村50个。实施康庄工程,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二是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累计开发各类基地达8.76万亩,发展各种特色养殖14.2万头(羽),扶持开发茶叶基地1.52万亩,水干果基地1.19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1.76万亩,厚朴等中药材基地2.36万亩,高山蔬菜1.58万亩,烟叶0.13万亩,苗圃吊瓜等其它基地0.22万亩。三是加大了结对帮扶力度,帮助和扶持了低收入农户。省民宗委等16个省级挂钩帮扶单位的帮助与扶持,在基础设施、农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对我县进行扶持。建立和完善领导联系、部门挂钩的结对帮扶制度,每个欠发达乡镇都有1-2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3个以上部门进行挂钩。扶困助学活动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投入资金594.3万元,新建或修建学校12所,新建改造教育用房15288.6平方米,每年有5859位家庭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有6676位农村中小学生吃上营养餐。  二、“十二五”期间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制约因素的挑战和困扰,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乡一体化推进难,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差距大。  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缺失,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单一,公共服务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及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较低,加上我县独特的山形地貌形成的人居分散,有限的政府投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主的少数人口集聚点,更为广大的农村村落无法享受到有限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娱乐、交通运输以及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当前,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县乡(镇)政府的供给责任划分,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社区服务体制、县乡结合的决策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规模化发展任重道远。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支撑依然不足。我县立地条件差、工业经济薄弱,农村产业支撑不足,茶、竹、菌、菜、药、花、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和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虽然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产业总量依然偏小,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5%左右,对农村经济的拉动力、农民增收的支撑力和农民就业的承载力依然不足。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活力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一方面是受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散造成农业以户为单位小规模经营的小农经济实际,与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规模经营形成的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破解,如何在现有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进一步通过政策导向和加强管理,促进农村土地的规范流转、提升土地流转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受农村金融体制制约,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与农村发展经济、扩大农业生产对提升信贷支持水平的需求形成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破解,尽管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和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农村”,涉农贷款有所增长,但相对与农村巨大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三是农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依然很低。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小流通,通过多年来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由于作为关键环节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自身的规模过小、层次较低,组织力和带动力极为有限。  (三)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不利于集聚发展。我县是典型的山地县,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779座,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仅占全县面积的8.28%,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800多个自然村处于偏远高山,2.5万居民“依山而筑,傍山而居”,生产生活条件极其不便,而且常常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23个。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我县村庄布局极不合理,人口居住过度分散。全县现有254个行政村,1400多个自然村,其中,10户以下的小规模自然村339个。许多村落由于规模偏小,人口太少难以形成公共服务,人头负担重无力建设基础设施,加上小群体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村庄基本功能不全。同时由于村落多、分布散,还造成资源浪费大、基础设施配套难,建设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面临的建设任务艰巨。由于我县经济欠发达,县乡财政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无力投入,尽管近年来财政投入大幅增加,但相对于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不异于杯水车薪。以村庄整治为例,我县迄今共整治了124个行政村,面上的整治覆盖率不低。但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仍然村庄许多困难。区位条件、班子能力、集体经济、基础条件相对好的村庄,都在前几年进行进行了整治,留下的未整治村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差,整治难度更大。新一轮村庄整治新增的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三格式卫生改厕等项目,资金投入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地方配套资金压力更大。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公路交通、农民饮用水等,情况和村庄整治大同小异,自然村覆盖率和人均水平都很低,面临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五)农村人口集聚发展难,库区开发建设任务繁重。一是“移得下”更加困难。农民异地转移对象所处的环境相对较差,条件稍好、家庭积累较多的人大多已在前几年移民下山,留下的人更加贫困。尽管县里提高了补助标准,许多人仍然面临着先脱贫再移民下山的难题,下山脱贫仍没有摆脱“脱贫下山”的困境。二是“稳得住”缺乏支撑。特别是县内安置的下山移民,由于我县工业经济薄弱,特色主导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已安置农民就业和增收有困难,普遍存在后顾之忧,成为旧房难拆的内因。三是“能致富”依赖性大。下山移民比安置地原住民弱势,多数人“逐步能致富”要依赖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四是农民转移就业形势严峻。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但削弱我县部分特色产品的出口和销售,还造成一定数量外出创业、务工的农民回流返乡,使得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并不十分通畅、就业形势原本就不乐观的我县城乡,就业压力更加沉重,农民转移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五是库区后续发展困难重重。由于滩坑电站库区原有的主要村镇都位于主干公路沿线,主干公路又位于160m水位线以下。随着电站的建成,库区原有的主要村镇、主干公路和依托主要村镇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也被淹没。库区淹没线以上的村庄,多数是相对落后的山区、半山区小村庄,历史上都依赖主干公路沿线、沿溪的村镇提供公共服务,库区蓄水后面临断电、断水、断路、断通讯等困境,就学、就医、甚至购买日用品都成问题,后续发展面临严峻困难。  在充分认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全国经济转型、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关键时候,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在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的关键时候,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县农村借力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参与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三是省市两级与我县结对扶贫,从技术、资金、项目、市场等诸多领域扶持我县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我县占农村人口约23%的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四是“十二五”期间,省市县全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力度,既加大了农村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发展机遇。五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下山移民、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重大举措,在改革开发三十年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苦练“内功”,主动对接外部的扶持和带动,为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机遇。  三、我县“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我县到2012年实现“全国十强、基本小康、文化基地”三大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畲乡新农村。  工作思路:以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为主线,加强“三农”工作的力度,统筹推进农民异地转移、特色产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民素质培训、低收入农户脱贫、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各项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四个改革”促进“四个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破解难题,深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服务三大改革,充分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跨域发展。深化农村空间布局改革,以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为核心,以农民异地转移工程为载体,推进人口“内聚外迁”,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心镇为翼展、中心村为支点的村镇布局,促进分散凌乱的农村村落向城乡统筹集聚发展。深化帮扶机制改革,充分运用好省市的扶持政策,做好各类涉农项目,完善政策措施引领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载体,促进农村经济借力发展。深化投入机制改革,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全面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立足于独特的民族风情、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以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作为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主攻方向,贯穿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项目和环节,着力打造民族风情浓郁、生态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明显的“名村”、“名镇”,促进农村整合发展。  主要目标:实现农民异地转移10000人,其中整村搬迁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4%;实现农民转移就业15000人,帮助农民解决就业岗位1500个;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70%的低收入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全县所有行政村环境经过一次整治。基本完成全县范围内的农村危旧房改造。以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县为抓手,80%以上的规划保留村和中心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村。  四、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村社会集聚发展。一是创新农民异地转移安置方式,鼓励灵活多样的自行分散搬迁。针对集中安置成本高、难度大、进展慢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农民异地安置方式,降低安置成本。实行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安置办法,梯度转移农民。依据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鼓励农民根据规划要求和自身的经济条件,自愿选择安置地。对低收入农户,通过建设廉租房和购买农村闲置房进行直接安置。对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户,鼓励通过进城购置农民公寓自行安置。二是以整村搬迁为主要形式,逐步减少小规模自然村。鼓励和引导农民整村搬迁,进一步加大整村搬迁的鼓励政策和扶持力度,加快1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和撤并工作。加强整村搬迁村庄的宅基地整理复垦工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拓展建设空间。提高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的补助和奖励标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整理复垦新增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民异地转移安置。三是全面加快安置小区(点)建设,拓展农民异地转移安置空间。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异地转移农民安置小区建设,尽最大的努力加快下山移民步伐,通过异地转移改变边远高山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要强化三大建设:一是经济建设。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根本方向,全面落实茶、竹、菌、菜、花、油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等产业发展办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八大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县农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村镇建设。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整合村庄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下山移民安置小区建设等工程,立足于独特的民族风情、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加以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作为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主攻方向,贯穿于农村建设的所有项目和环节,着力打造民族风情浓郁、生态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明显的“名村”、“名镇”。三是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重点,以“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卫生改厕、道路硬化、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村庄绿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畲乡新农村。  (三)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着力完善五项保障: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保障“学有所教”; 加快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基本普及15年教育。二是发展卫生事业,保障“病有所医”; 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服务,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面,逐年提高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三是健全农村社保,保障“老有所养”;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面和保障水平,加快星级敬老院建设步伐,确保“十二五”末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达到100%,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100%。 四是改造危旧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加快推进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全面完成县域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五是繁荣农村文化,保障“民有所乐”;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开展送演出到农村活动,积极创建小康体育村。  (四)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推动“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着重做好三步工作:一是提升就业能力;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以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专业技能和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借助省内外著名大学院校和省直相关部门的资源,拓展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降低考证成本,对异地转移农民和低收入农户实行免费培训,并提高培训经费补助标准。二是拓展就业服务;加强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指导,重点围绕异地转移农民、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低收入农户开展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力争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业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信用担保贷款和农民住房建设专项贷款等多种信贷业务,为农民异地转移、自主创业提供支持。三是加强就业促进;开发公益性岗位缓解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充分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城镇社区服务的就业用工岗位,城乡保洁、绿化、社区保安、公共设施养护等就业用工岗位,以及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拓展产生的就业用工岗位,凡由政府投资兴办的,都优先安排异地转移农民和低收入农民就业。  (五)全面落实专项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稳定粮食生产,在滩坑电站水库淹没近万亩耕地的情况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3.6万亩、总产量4万吨的生产规模。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系列产业政策和继续每年安排1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快发展五大富民产业,大力扶持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产业发展和推进农民异地转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拓展下山移民增收和就业渠道,使农民下山后“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六)强化城市化进程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加快“内聚外迁”步伐。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城市基地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完善中心镇的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加快推农村进体制改革,适时适当扩大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坚持以中心镇发展带动中心村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经济较繁荣、设施较完善、特色较鲜明、服务较配套的中心村,促进农民梯度转移。  (七)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步伐。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区域联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结对帮扶和社会援助的力度,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加人力投资,合理开发特色产业,着力促进劳动就业,积极推进农民异地转移。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实施“六个工程”实现“六个一批”,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一是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繁荣农村经济,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实现就地增收。二是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培育新型农民,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致富。三是实施异地转移工程,优化人口布局,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实现下山脱贫。四是实施基础建设工程,改善生存条件,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环境得到改善。五是实施农村社保工程,提高救助水平,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生活得到保障。六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动员各界力量,确保一批低收入农户得到社会援助。  (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五大改革:一是抓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普遍推行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积极推进林农小额循环贷款。要按照“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程序,优惠贷款利率”的总原则,通过建立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完善授信额度管理办法,完善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等有效措施,满足农村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并谋求在生态公益林贷款上取得新突破。二是抓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提升”。随着内聚外迁工作的推进,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统计,截止至 2008 年底,全县农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21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13.29%,涉及农户0.44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11.47%。从数量上看,虽然土地流转数量不小,但还处于自发性阶段,流转层次较低,多以个体农户小规模、中短期相互流转,形式单一,操作不规范。扭转这种无序流转现象,要从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出发,规范流转程序和流转渠道,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引导,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同时要提升流转层次和流转方式,强化土地流转的政策导向,鼓励集中连片长期流转、向大户流转,建立流转服务机构、鼓励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受让流转土地等。在农村宅基地流转上,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流转的试点,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要注意把握好允许有限流转,不能私自买卖。三是抓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农村”。前几年我们也开展了一些“金融服务送农村”活动,由于受农村金融体制制约,收效甚微,农民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不破这个难题,景宁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是不可能的。现在农民对金融服务非常需要和期盼,发展农村金融的潜力是很大的。对于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关键是要针对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把完善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三联评”作为破解农民贷款难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和推进“联保贷款”、“林权抵押”、“农房抵押”“三联动”作为破解农民贷款难的主要突破点,通过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形成破解农民贷款难的工作合力,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景宁实际的破解农民贷款难的新路子,为推动山区经济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四是抓农村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步伐,精减乡镇干部队伍,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全理布局、规模适度、优化资源、促进发展”的要求,根据人口分布、面积、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乡镇和村行权区划进一步进行“调整优化”。五是抓村级干部队伍的“职业转型”。当前,村干部实行的误工补助制度,使得村干部必须以个人谋生创业为主业,决定了村干部的“兼职”性质和村干部队伍的“业余”性质。在农村普遍贫穷落后、公益事业少、建设项目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兼职”性质的业余干部队伍应对相对较少的村务绰绰有余。但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农村公益事业和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兼职”的“业余”队伍,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村干部体制亟待改革,建立村干部薪酬制度和打造职业化的村干部队伍迫在眉睫。“十二五”期间,要以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探索以村干部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的建设,提升农村党组织的致富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二00九年十二月二日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20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东坑厂房出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