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队企业职工现在可以办理深圳社保办理吗?

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动态信息_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_瓜州在线-甘肃省瓜州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新版瓜州在线,正在试运行阶段!!
&&您的位置&& >>
发表日期:日
出处:瓜州县人社局
作者:魏局长 魏鹏文
有106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32013337
1 7XX523470
&&&&&&&&&&&&&&&&&&&& &&&&&&&&&&&&&&&&&&&&&&&&&&&&&&&&&&& &201310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没有相关信息这事很急!请问公司拖欠工资3个月,社保未缴 纳,前几天公司员工已经集体停工并向劳 动监察大队提交了_百度知道
这事很急!请问公司拖欠工资3个月,社保未缴 纳,前几天公司员工已经集体停工并向劳 动监察大队提交了
想请问这 会有什么后果,工资和社保会拿到手吗,答应先发一个月工资,其余的没做任何 承诺,目前已经有近一半的的员工复工,领导人已经是 在耍赖?,据说, 请问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样维权这事很急,前几天公司员工已经集体停工并向劳 动监察大队提交了材料, 假如在这期限内没复工的,但在等候答复的时候,公司领导放话要求在两天内员工回 去上班,后果自负,一拖再拖?另外, 目前公司已经已经是资不抵债了,劳动者已经是无可奈何了!谢谢!请问公司拖欠工资3个月,社保未缴 纳
工龄工资补偿。回去上班很可能就上当了继续要求仲裁。补发拖欠工资;补缴拖欠社保;解除劳动关系
具体措施呢
全体停工,集体上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2〕34号
首页 >职业培训 >技能培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2〕34号
发布日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 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
  企业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要求,全面提升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现就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坚持服务企业、尊重劳动、提升技能、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二)主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的政策措施,建设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中初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和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使技能人才规模、结构、素质更好地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发展需求。
  二、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三)创新企业职工培训方式。根据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和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的需要,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以企业职工培训机构、职业院校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企校合作,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探索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使企业所有技能岗位职工都得到至少一次职业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四)大力开展岗前培训。企业应结合岗位技能的要求,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新录用和转岗的职工,通过自主培训或委托培训等方式,开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及从业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鼓励企业加强与以培养后备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岗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典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的要求,完善职业培训补贴直补企业的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企业相应的培训费补贴。
  (五)加强在岗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应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对技能岗位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加快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各地应探索实行企业在职职工就读职业院校的弹性学制、.学分制政策,对于完成规定培训课程和学时的,经考核合格,可以获得职业院校毕业证书。要把岗位练兵作为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全国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练兵活动,大力营造学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职工在岗位练兵活动中的表现,可作为晋升职业资格和参评全国技术能手等相关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六)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应通过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企校合作制度、技师研修制度等方式,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参加科研机构的科技攻关和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关键工艺攻关、技能研习和创新以及技能传承等活动,各级财政部门应给予资金扶持。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参加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并获得相应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在岗职工,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培训费补贴,补贴资金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政府负担的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中央财政通过就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对地方给予适当补助。
  (七)探索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度。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型学徒试点,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通过企校合作培养与企业以师带徒相结合的方式,对拟录用或新录用的员工开展学徒培训。企业应与职业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学徒培训的形式、内容、期限、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确保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有一定时间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企业应选派优秀的技能人才担任师傅,与学徒签订培训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办法、学徒工资和师徒津贴等内容。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徒期限,学徒期应不少于1年。各地应制定支持企业建立新型学徒制度的政策措施,对符合企业岗前培训补贴条件的,按规定享受企业岗前培训费补贴政策。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办法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创新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八)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方式。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框架基础上,企业可根据其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类型等不同要求,采取考核鉴定、考评结合、业绩评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评价企业职工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并按有关规定晋升相应职业资格。对于在企业生产一线掌握高超技能、业绩突出的职工,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九)畅通企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逐步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业绩贡献与待遇相联系的企业用人制度。鼓励企业畅通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拓宽企业职工成才发展空间。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选择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开展试点,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鼓励企业建立完善技术带头人制度,在关键岗位、核心技术领域探索设立“首席技师”,享受高层次人才的相关待遇。
  四、健全企业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十)推动企业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激励企业职工学技术、练技能、钻业务。进一步规范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企业开展的符合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要求的技能竞赛活动,可纳入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竞赛获奖者晋升职业资格。做好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参赛工作,大力选拔企业优秀青年技能人才参赛,为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织优秀技能人才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交流活动。
  (十一)完善企业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企业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收入分配方式,引导工资分配向技能人才倾斜。具备条件的企业,应积极探索为包括生产、服务一线的髙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企业在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协商确定初次就业待遇水平时,对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不低于大专毕业生待遇水平确定。要重视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为技能人才参与企业和社会管理创造条件。要切实落实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政策。各大中城市可根据当地紧缺急需技能人才情况,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落户政策,具体办法由各地人民政府制定。
  (十二)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企业杰出技能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建立并完善对技能人才的奖励办法,对优秀髙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对于职工个人所取得的、有一定价值的工艺创新和科技发明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技能人才的绝技绝活、特殊操作方法,可以其姓名进行命名,支持通过申请专利、采取保密措施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广大企业职工提升技能、钻研业务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五、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企业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工作规划统一进行部署。各级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技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典型示范作用。企业要建立职工培训档案,记录职工参加职业培训情况,要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内容,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十四)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做好本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指导本行业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落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相关行业协会通过开展智力援助和提供专家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劳务输出、对口帮扶等形式的服务,加强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和行业间的技能交流、信息互通,促进资源薄弱地区、行业、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升。
  (十五)落实经费政策。企业要按照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要求,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重点投向职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尚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统筹部分纳入本地区就业专项资金,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当地公共职业培训实训基地或委托指定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十六)加强基础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职工培训进展情况以及企业培训资源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建立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实时监测、统计和报告制度。密切跟踪企业新技术新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要求更加紧密结合。加快做好职业标准的补充、修订和完善工作,加快开发符合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及教学辅导材料。
  (十七)加大宣传力度。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活动。要强化典型示范,突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各地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企业职工培训的特色做法和先进工作经验,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
& & & & & 稿件来源: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地址:广州市惠福东路546号 广东就业服务大厦  电话:020-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位置&&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号:常劳社培15号&&&&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字体:〖
各辖市、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市有关部、委、办、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004]28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劳社培[2004]82号)和《关于健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劳社鉴[2004]19号)文件精神,加强我市职业培训工作,扩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经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常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研究决定,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从人才强企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推动企业发展乃至全市经济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经济贸易(发展)局、市国资经营有限公司、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单位都要立足“两个率先”,着眼于常州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第一要务”,逐步建设一支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为骨干,技师、高级技师为龙头,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要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职工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二、明确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根据《常州市三年三千六百新技师培养实施计划》(常劳社培[2004]61号)、《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常劳社培[2004]63号)文件精神,我市从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内,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三千六百新技师(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培养600名新技师,2005年培养1200名新技师,2006年培养1800名新技师。力争到2006年,全市主要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全面持证上岗,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使我市初、中、高技能人才构成的比例提升到2:6:2,各类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重以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大中型企业每年培训职工的比例应不少于职工人数的25%,一般企业应不少于20%。
要鼓励职工参加高一级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鉴定,优化技术工人队伍结构。到2006年,我市企业中级工占技术工人总数达到60%以上,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达到20%以上;大中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高级工达到30%以上,技师、高级技师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10%以上;一般企业高级工应占20%以上,技师、高级技师应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5%以上。
三、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采取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方式推动,市各经济贸易(发展)局、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选择3~5家企业(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合资、外资、民营企业,下同)进行试点,积极开展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成立常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常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及市有关部门参加,负责推进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处,负责日常管理、指导、联络、协调、服务等工作。
按照分级管理的办法,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指导部、省属在常企业的职工培训以及全市新技师“四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各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地区所属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各经济贸易(发展)局、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所管辖试点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
四、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机构建设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有负责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管理机构,认真做好企业职工培训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企业要充分发挥培训的主体作用,要设立职工培训的业务管理机构,可以由人力资源部(劳资处或办公室等)统一负责管理。要把职工培训工作列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并由专人负责抓落实。
企业要采用企业岗位轮换培训、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形成以在职培训为主,以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为重点,以提高实际能力为核心,把培养高技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的企业职工培训新格局。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立职工培训中心,也可充分利用现有企业教育资源(厂办技校、职工培训学校等)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条件暂不具备的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可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与我市各技师学院(高级技校)、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企校联合培训,或者采用若干企业同类职业相对集中的办法开展培训。
五、认真落实企业职工培训经费
企业应按本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和培训经费,本企业留用的1.5%部分中应确保不少于50%的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工培训经费必须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与培训目标、实际效果紧密挂钩。
市劳动保障部门将加大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监察力度,对不按国家规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和不开展职工高技能培训的企业,由市人民政府全额统筹企业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
六、改革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试点企业要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通过生产现场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等方法,重点评价企业职工实际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试点企业要加强技师考评工作,对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复杂和操作性强的职业(工种),技师考评可采用企业业内业绩评定的方式,实行职业能力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考评办法。企业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和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技师考评的要素和内容,组织开展技师考核鉴定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
七、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鉴定模式
要从企业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类型等不同要求出发,突出特色,分类实施,采取灵活多样的鉴定方式。试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时,应制定相关职业(工种)的具体考核方案,并上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准后,其具体考务由试点企业负责实施,市劳动保障部门派质量督导员进行现场监督,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指导企业考核工作,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社会通用性强的职业(工种)的鉴定,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技能社会化考评的方式,确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鉴定内容。对已经建立国家或省级题库的职业,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题库中抽取的试卷内容进行30%左右的调整;对尚未建立国家和省级题库的职业,可由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岗位要求,组织专家命题,并经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后使用。以真实、具体、全面反映职工实际能力与水平。
对非通用职业(工种)特别是企业生产(经营)特有或特定条件下的职业(工种)的鉴定,可由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鉴定规范,结合岗位实际要求,编制鉴定大纲和鉴定要素细目,采用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将考核的过程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与职工实际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相对应。理论考试可结合岗位实际,采取定期统一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可采取现场作业评定法、产品抽样评定法、模拟仿真操作评定法和典型工件加工评定法等方式进行。
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鉴定,按照省厅《关于组织实施技师职业资格社会化鉴定工作的通知》(苏劳社鉴[2001]8号)及《关于进一步完善技师职业资格社会化鉴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劳社鉴[2004]14号)的要求实施,对业绩特别优秀的员工,可直接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中从事本职业(工种)10年以上技术骨干,未获得相应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的人员,可直接申报参加国家高级职业资格(三级)考核鉴定。
八、建立有利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
鼓励企业和行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攻关等活动,发现和选拔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带头人。试点企业按高级工标准组织的技能竞赛,经市劳动保障局确认后,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选手按规定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授予“常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并按我省有关规定直接晋升技术等级或破格申报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合格的优秀选手,可直接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可允许5%各等级的优秀技术工人破格参加高一等级的考核。
九、建立健全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试点企业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在企业薪酬构成中充分考虑技能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对已聘在企业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应分别享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工资福利,技师、高级技师在境外培训、交流、休假、疗养保健等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同等待遇。企业要探索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首席高级技师”制度,并予以相应的津贴。对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人才、岗位技术能手均应实行相应的奖励制度。企业在实施企业年金中,应向已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倾斜。
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一是要建立企业职工培训评估制度。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企业对职工培训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机构设施、师资素质、教学管理、参培人数和培训合格率,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对企业贡献大小等情况,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每两年开展一次评估活动。二是要做好企业职工培训的日常服务工作。推荐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培训教材,建立培训信息发布机制,做好企校合作培训等项目的中介服务工作,协调稀少、短缺及特殊职业(工种)的培训,负责培训证书的核发,指导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企业职工开展技能竞赛,组织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经验交流。三是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四是做好企业职工培训办班登记备查工作。五是要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的监督检查。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常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C) 版权所有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劳动保障咨询电话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办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