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合作社管理模式国家烟草局是什么性质

“一基四化五社”现代烟草农业模式是楚雄州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2013年1期 - 楚雄州发展研究网
- 打造全国优秀服务型政府门户。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www.                      &&
信 息 简 索:
选择类别最新公告
- 党政之窗
- 企业之窗
- 楚雄政报
- 2013年第二期
- 2012年第六期
- 2013年第五期
- 2013年第二期
- 2013年第六期
- 2012年第五期
- 2013年第四期
- 2013年第三期
- 2013年第一期
- 2012年第五期
- 2012年第四期
- 2012年第三期
- 2011年第六期
- 2011年第五期
- 2011年第四期
- 2011年第三期
- 2011年第二期
- 2011年第一期
- 2010年第六期
- 2010年第五期
- 2010年第四期
- 2010年第三期
- 2010年第二期
- 2010年第一期
- 2012年第一期
- 2012年第二期
- 2009年第六期
- 2009年第五期
- 2009年第四期
- 2009年第三期
- 2009年第二期
- 2009年第一期
- 2008年第六期
- 2008年第五期
- 2008年第四期
- 2008年第三期
- 2008年第二期
- 2008年第一期
- 2007年第六期
- 2007年第五期
- 2007年第四期
- 2007年第三期
- 2007年第二期
- 2007年第一期
- 彝州经济研究
- 2013年第六期
- 2013年第五期
- 2013年第四期
- 2013年第三期
- 2013年第二期
- 2013年第一期
- 2012年第六期
- 2012年第五期
- 2012第四期
- 2012年第三期
- 2012年第二期
- 2012年第一期
- 2011年第六期
- 2011年第五期
- 2011年第四期
- 2011年第三期
- 2011年第二期
- 2011年第一期
- 2010年第六期
- 2010年第五期
- 2010年第四期
- 2010年第三期
- 2010年第二期
- 2010年第一期
- 2009年第六期
- 2009年第五期
- 2009年第四期
- 2009年第三期
- 2009年第二期
- 2009年第一期
- 2008年第六期
- 2008年第五期
- 2008年第四期
- 2008年第三期
- 2008年第二期
- 2008年第一期
- 2007年第六期
- 2007年第五期
- 2007年第四期
- 2007年第三期
- 2007年第二期
- 2007年第一期
- 它山之石
- 对策建议
- 县市经济分析
- 全州经济分析
- 宏观经济动态
- 城镇建设
- 商贸流通
- 工业经济
- 农业经济
- 政策导向
- 研究成果
- 调查研究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名称全文作者/公司
“一基四化五社”现代烟草农业模式是楚雄州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时间: 9:44:17 阅读: 次
&&&&&&&&&&&&&&&&&&&&&&&&&&&&&&&&&&&&&&&&&&&&&&&&&&&&&&&&&&&&&&&&&&&&&&&&&&&&&&&&&&&&&&&&&&&& 符 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2013年中央“一号文”)是未来5到10年内农村工作的一份指导性文件。“一号文”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今年一号文件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一号文”提出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将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一号文”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楚雄州烟草生产率先探索走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楚雄州是全国烤烟种植的适宜区和主产区之一。楚雄烟草立足烟叶发展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抢抓发展机遇,烟叶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2012年楚雄烟叶收购量突破200万担大关,成为全国第三,全省第二大的州市级烟区,达到历史新高。  楚雄是个农业州,但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传统的分散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农业增长乏力。早在2003年,州烟草公司就进行了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扎把的专业化、商品化、业主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烤烟规模化连片种植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服务体系。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在禄丰视察调研时说:在禄丰看到了现代烟草农业的雏形,决定把楚雄列为全国四个以村为单位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之一。第二年州烟草公司就在楚雄市法邑村以“设施是基础,重点是两头,关键是中间”的建设理念开展试点,总结概括出了“打牢基础,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和发展育苗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植保服务社、烘烤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的‘一基四化五社’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时任省委书记白恩培在调研时要求“楚雄州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时任省长秦光荣也提出了“楚雄州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楚雄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把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引领彝州农业现代化的大事来抓,出台了《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指导性意见》(楚字〔2009〕2号)。2009年禄丰被列为全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县,以大规模大整合大集成的规划建设理念,按5万担烟叶一个单元进行整体规划,全面实施烟田、烟水、烟路、烤房、育苗、植保、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和工商合作机制,推行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生产合作社三种生产管理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方式、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党组和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以及全国、全省现场会议代表在视察指导中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两年的试点经验总结,2010年起楚雄州开始整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率先走出了一条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为主线,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之路,引领带动了烟草行业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整个大农业的现代化。到目前,全州已建成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25个,涉及61个乡镇、560个村委会、面积41.6万亩。  (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州烟草公司坚持“建设一件工程,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一方和谐”,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这几年来,全州烟草系统投入19.6亿元,建成基本烟田106万亩,烟水工程13.2万件(其中,水窖11.7万个,水池8050个,小塘坝12座,沟渠5703条,管网574条,提灌站61座,倒虹吸14条),机耕路444公里,大棚育苗面积81.1万亩,密集烤房1167群2.5万座,农机具16239台套。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烟叶生产条件,提高了烟叶生产综合水平,而且惠及整个大农业,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这几年抗大旱工作中,烟水工程在保障烤烟保苗用水的同时,还解决了部分地区人畜饮水问题,为抗大旱、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2011年我们抓住烟草行业开展水源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申报建设大姚红豆树、禄丰西河中型水库和楚雄罗其美、双柏螃蟹冲、牟定丰乐、大姚大坡、武定羊旧小(一)型水库等7件烟草水源工程,总库容5843万立方米,受益面积28万亩,工程总投资7.4亿元。目前武定羊旧和牟定丰乐两件工程已经开工,进展顺利,另外5件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月底可以开工建设。2012年又上报了姚安县大麦地和元谋县挨小河2件小(一)型水库,总库容954.64万立方米,总投资2.63亿元。这一批烟草水源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全州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合作社建设提升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联合生产,专业分工,规模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2008年来,州烟草公司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的工作方针,将农民的合作愿望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结合,合作程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发展了四种类型的烤烟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实现了以合作社组织生产。第一种是烟叶种植管理合作社。即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烟农素质参差不齐、种植差异较大的地区,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物资采供、统一农事操作、统一劳务调节,经营效益据实返还。这类合作社目前有642个。第二种是烟叶生产经营合作社。即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一定基础、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实行土地、劳力和资金联合,统一从事烟叶生产经营,盈余按土地、出资的股份额进行分配。这类合作社有42个。第三种为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即在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高、农民联合经营意识较强的地区,对土地、劳力、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收益按成员的土地、资金所占股份进行分配。这类合作社有27个。第四种是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即在机耕、育苗、植保、烘烤等环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种植区域配套组建。合作社的章程和管理协议规定了烟草公司在资产管理、服务定价、分配中的作用,烟草的扶持资产量化到烟农,保障了烟农利益,体现了普惠共享。全州10个农机合作社机械化深耕起垄,45个育苗合作社送苗到田,60个植保服务社统防统治,839个烘烤合作社集中烘烤,不仅为烟叶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而且带动了其他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降低了农民的投入,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2年以来,州烟草公司针对现有合作社资产较为分散,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资产综合利用率不高,合作社盈利水平差异较大,成员利益没有充分实现等问题。因地制宜整合现有合作社资源,以扶持投入为引导,以农民利益为纽带,组建集育苗、烘烤、农机、植保、物资供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对成员的田块布局、育苗供苗、机耕机耙、中耕植保、封顶打杈、采摘烘烤、分级交售、薄膜农药肥料的供应和大田生产技术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专业化服务,真正实现“服务在社、经营在户”的合作社建设理念。在种植地块集中、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好的坝区以基地单元建立合作社(简称“一元一社”),在种植地块分散的山区、半山区以片区或村组建立合作社(简称“一村一社”)。计划到2015年建设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105个,其中“一元一社”的17个,服务种烟面积50万亩,收购计划135万担;“一村一社”的88个,服务种烟面积39万亩,收购计划105万担。2012年选择了烟叶生产基础好,烟田设施标准高,合作社发展情况好的禄丰罗次,楚雄子午、东华利群,姚安包粮屯四个合作社作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试点,服务烟农总数11907户,种烟面积6.7万亩,到目前已经为烟农提供了植保、封顶、烘烤、分级、技术指导等服务,得到了烟农的普遍好评。  (三)风险防范机制解除了烟农后顾之忧。农业生产三分靠人、七分靠天,烟叶生产最大的担忧是自然灾害。楚雄州2008年起建立政府主导,烟叶种植主体(烟农)出资,烟草公司补贴的烟叶生产自然灾害互助方式,不同的烟叶生产种植主体(烟农)分类出资,设立专户,滚动使用,烟农每亩缴纳15元,每亩受灾补偿最高可达1560元。从2008年到目前全州补偿冰雹、洪灾、风灾受灾面积25万亩,金额6526万元。灾害互助机制规避了商业保险保费高、赔付低的难题,提高了烟农防灾减灾能力,解除了后顾之忧,有力保障了烟叶生产持续发展。  (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减工降本,增加了烟农收入。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减轻了烟农的种烟难度,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使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标准化作业提高了烟叶生产的综合效益,烟农亩均收入由2007年的1733元提高到2012年的3884元,亩均用工由传统的35个降低到18个以下。二是引领了农业现代化。现代烟草农业的成功实践,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探索了路子,作出了示范,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特别是烟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推广,不仅实现烟叶生产方式的调整,而且“以烟为主、多元经营”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产生了发展一个合作社,形成一个产业点,激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连锁效应。三是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充分发挥烟草的产业优势,把现代烟草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2007年以来,先后投资2.5亿元,在种烟集中的地方建设烟农学校,修缮乡村道路,兴建文化设施,解决人畜饮水,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建成了楚雄法邑文明村、禄丰县芙蓉新村等一批新农村示范点。同时,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合作社建设的开展,烟农素质不断提高,合作意识、民主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地方,干群矛盾减少,村庄环境整洁,生活习惯卫生,村民风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四是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随着烟叶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的转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要求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几年,我州烟草部门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取得了砂培育苗、自动化育苗大棚、装盘播种机、苗盘清洗机、编烟机、烟叶回潮机、夹装烘烤等一批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成果,支撑了烟草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砂培育苗和育苗工场的自动控制属全国一流,有的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楚雄烟草公司还与中国机械集团公司和加拿大德克洛克公司开展合作,依托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技术,针对楚雄实际开展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探索,建设面向西南高原山地农业小型农机具加工制造基地。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楚雄州烟草生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指出禄丰县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建设做到了高水平的谋划、高标准的实施、高质量的推进,全面反映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基四化”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标志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4月,姜局长再次来到楚雄,指出楚雄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先进典型,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南华张和屯、姚安包粮屯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后说:“烟草部门搞的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组织,促进了农村的要素再重组,促使农民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调整农业结构,而且这个作用还会不断放大,烟草部门确实为农民的致富增收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今天看到的这些东西,坦率地说,我还没有看到一个能做得这么规范的,这些事造福了农民,也赢得了农民的感情。”2012年3月份省委秦光荣书记在楚雄调研时指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带头作用,引领了农业的现代化。4月份李省长在楚雄调研指出合作社是以利益方式把农民连接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三、“一基四化五社”模式是楚雄州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楚雄州烟草公司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基础上。结合楚雄州实际总结概括出“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以及发展育苗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植保服务社、烘烤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的‘一基四化五社’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对我们楚雄州发展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具有重要参考示范作用,“一基四化五社”模式符合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和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新要求,而且经实践证明切实可行。我认为楚雄州烟草部门在实践中创立的“一基四化五社”的烤烟生产模式,是楚雄州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和可供学习借鉴的模式。  &&&&&&&&&&&&&&&&&&&&&&&&&&&&&&&&&&&&&&&&&&&&&&&&&&&&&&&&&&&&&&&&&&&&&&&&&&&&&&&&&&&&&&&&&&&&&&&&&&&&&&&&&&&&&&&&&&&&&&&&&&&&&&&&&&&&&&&&&&&&&&&&&&&&&&&&& (作者:楚雄州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辖1县级市(楚雄市)9县(禄丰县、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双柏县、南华县、永仁县、大姚县和姚安县)。
凡注明本网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楚雄州发展研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楚雄州政府研究室
联系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长沙烟草全面推广合作社模式 多种经营为烟农增收
  长沙金醇烟叶合作社利用育苗烘烤工场空闲时间,培育食用菌,扩大了烟农增收渠道。
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右二)实地听取情况介绍。  红网长沙3月16日讯(记者 冯钧 通讯员 胡嘉)近年来,长沙烟区积极响应中央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方针,大力推进烟叶合作社建设,烟叶合作社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展起来,成为长沙烟叶生产的新生力量。3月1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长潘家华调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现场视察了长沙市宁乡县“三民——玉山”烟叶工场和黄金叶合作社。他感慨到:“合作社盘活了烟草的存量资产,为烟农增收和烟草行业长久发展找到了出路。”    3月正是烟叶育苗时期,烤房处于空闲状态。不过,在宁乡金醇烟叶合作社“三民——玉山”烟叶工场的烤房可没闲着,里面放满了塑料袋,袋子里生长着鲜嫩的金针茹。正在工场包装金针菇的烟农喜形于色:“从去年9月收完烟叶后,我们就用空出来的烤房种金针菇。金针菇市场价格很不错,一公斤可以卖到6块钱。”    他说,一个烤房里可以出产1-1.5吨金针茹,现在他们共利用了50个烤房,烟叶生产农闲时可出产金针菇70吨,这么一算一年的收入很可观,达到近30万元,同时给合作社增加收入3万余元。    长沙市烟草局局长徐文军介绍,金醇烟叶合作社利用育苗烘烤工场空闲时间,培育有机瓜和食用菌,利用合作社农机具为大农业开展农机服务,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设施资源发展优质稻和甜糯玉米生产及加工,走出了产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品牌,扩大了烟农增收渠道。    金醇烟叶合作社理事长谢旭东高兴地说,“在育苗棚里种瓜蔬,去年就盈利了11.5万元。加上优质稻和甜糯玉米的生产及加工,和合作社农机工具开展农机服务,烟叶生产外的收益达到37.4万元。”    长沙许多烟叶合作社已经逐渐形成了符合各自发展实际的运营模式。比如于2009年创办的金醇合作社就有着民办民管、依法规范,生产在户、服务在社,有效掌控、普惠共享,以烟为主,多种经营等特点。2010年该合作社入社成员256名,合作社有完善的章程,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还建立了服务定价、盈余分配等10项管理制度。合作社内社员地位平等,管理民主。    徐文军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建设金醇合作社这种综合服务型的合作社是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此类合作社有利于实现两个有效掌控(按:资产运营监督权和最终处置权及设施设备的有效掌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设施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很大,可为烟农增加收入。长沙烟草计划继续做精金醇合作社模式,然后在全市全面推广,推进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转变。    潘家华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合作社这种模式能不能在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中全面推广。通过调查了解,他认为这是可行的:“合作社这种模式为整县推进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他说,烟叶合作社充分利用烤房、大棚等存量资产和设施,让烟草行业存量资产管理的路走通了,同时也为烟草行业长久发展找到了出路。    他指出,经济效益是合作社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烟叶种植应该从行政主导型向利益引导型转变,用经济的手段帮助烟农致富。他还一再叮嘱烟草部门有关负责人:“抓烟叶生产一定要把烟农的事情办好,提供扎实、有益的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增加收入。”    湖南省省长助理袁建尧陪同考察,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参与调研。
( 9:47:29) ( 14:32:26) ( 0:02:58) ( 9:24:02) ( 11:19:48) ( 11:16:40) ( 7:28:18) ( 21:06:50)四川省局(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南阁模式”成效显著
&&&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源的多重约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难度很大,近年来,四川凉山州会理县南阁惠民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扩张、利益共享”,有效破解了西南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多重难题,探索创新了“南阁模式”,对各地探索农业现代化和烟农合作社建设,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土地银行为基础形成和谐利益共同体。将南阁五个村民小组、473户、1796人的2140块土地,整体存入土地银行,由烟草行业扶持投入资金进行集中整治和改造,再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租给种烟农户。此举以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如何让农民共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一难题,建立起了稳定的烟叶种植关系。据悉,存入的土地从元/亩增涨至当前的1500元/亩;分红红利逐年提高,存入土地农户按土地银行年终收益进行再次分红,从元/亩提高到现在750元/亩。  整合资源为纽带打造和谐新烟区。充分发挥合作社整合政府资源和协调社区利益的作用,以烟农合作社为项目平台整合支农项目资源,将烟叶产业打造与省级新农村示范项目结合起来,配套完善南阁烟叶基地单元的“八大工程”基础设施,促进烟农集中居住,打造新农村“六个一”工程,此举不仅改善了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增强了对合作社的信任感,提升了其影响力。  “七星管理”为抓手,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烟农合作社不同于其他农业合作社的谈判定价、销售合作、品牌推广等作用,南阁合作社将社员身份按照种植形式和规模分为七个星级进行动态管理,在扶持政策、技术指导、农业保险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此举对烟草行业如何在烟叶价格、烟叶销售等上下游固化的前提下,挖掘烟农合作的动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综合服务为手段促进烟农致富增收。南阁合作社除了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主要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以外,还积极开展了漂盘回收、农药代销、烟叶运输、不适用烟叶处理、绿肥种植、蚯蚓肥还田等一揽子拓展服务。同时积极与湖北中烟合作,建设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的有机肥厂,由行业以成本价上浮10%左右的价格统一采购,补贴单元内烟农种植烟叶,这些举措既增强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又增强了造血功能。据悉,2013年合作社各项经营总收入453万元,总盈利45万元,盈利资金中提取了4.5万元作为合作社风险金;提取了9万元作为合作社公积金;剩余的31.5万元全部分红社员,每股分红38元,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烟农增收的双赢。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今天,会计基础知识就讲到这里,大家有疑问的,请积极提问。”
“何老师,烘烤阶段开会,既涉及到烘烤培训,又涉及综合管理,到底算经营支出,还是管理费用?”
“能分则分,实在不能则以哪个为重就列入哪个科目…”
6月8日上午,巫山分公司烟农合作社建设QQ群又开始热闹起来。
从6月1日起,每天上午11点,该公司安排财务科会计在烟农合作社建设群讲授合作社财务基础管理相关知识。内容分科目释义、核算内容、标准示例、记账误区、疑难解答等环节,群内你问我答、互动频繁。
“这些天每天坚持听课,我感觉自己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了不少。”来自蓝田合作社的郭奎宁在听完盈余分配一课后高兴地说道。
据介绍,为促进合作社规范管理,巫山分公司加大业务培训、管理指导和监督考核力度,帮助各合作社提升财务基础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使合作社在做精业务的基础上懂财务,实时掌握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精确合理利用服务补贴资金,真正实现惠农利农。
接下来,该公司将完成合作社制度汇编工作,包括章程、财务管理及薪酬分配制度、阶段考核标准等,实行相对统一的管理运营模式。
本文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草合作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