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有哪些职位代表人物有哪些?

互联网金融具体分支有哪些?可能的爆发点是那种业务?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其实主要是指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以P2P为代表的借贷平台,以及以众筹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平台三个模式。其他的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一下~
按投票排序
分类的话可以分成资金业务、信息业务和渠道业务。1、资金业务资金业务是指规模和资金需求量成正比的业务,这些业务上规模以后的资金需求量很大很大,十亿刚起步,百亿站稳脚,千亿才算合格。互联网企业多数都是轻公司,资金不多。如果强行做这种业务,要么业务规模受限制,要么就得出去借钱,付完借款利息以后利润率下降,业务十分鸡肋。此外,资金业务的监管也需要考虑。拿银行来说,存款准备金必须交,存贷比有限制,资本充足率有限制,再加上央行时不时强迫购买一些定向债券,七七八八的就扣走不少钱了。互联网金融规模做大以后监管肯定少不了,如果也像银行那样七七八八的扣一通,还能挣钱吗?资金业务包括:企业贷款(例如阿里小贷、也包括一些P2P借贷网站)、个人贷款(例如阿里的免息借款)、投资业务(余额宝)等等。这些沉重的吃资金的业务都是没有竞争力的。2、信息和渠道信息不用说了,互联网企业数据很丰富,这是独特的优势。互联网企业做渠道也很强,既然网上能卖家电,就一样能卖金融产品。互联网企业卖基金、理财、保险等都很有优势,成本低、覆盖广,比传统的营业厅、代理人销售渠道强得多。纯信息业务现在还很少,大多数有信息优势的企业恨不得自己开银行运作几百亿的资金。实际上开银行肯定开不动,还不如卖信息服务,想明白之后做信息服务的企业会逐渐多起来。渠道业务就已经很多了,卖基金的网站最多,卖保险也可以做,如果监管放开的话,长期来看卖信托、卖股票甚至代理存款也完全可以。做渠道的更好过做信息服务的,因为渠道是强势资源,信息服务是辅助性业务。在信息和渠道这两个领域,互联网企业有机会击败传统金融企业。以上业务都没有爆发机会,成长过程比较缓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我所理解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玩金融,还是金融机构触网,只是因为各自基因和血质不同,决定了业务开展的出发点和途径有差异,最终其本质/目标并没有区别。互联网金融的分支,和金融的分支一样丰富,举例来说,互联网信贷。这也是金融业最传统的业务。阿里金融的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player。代表了电商做金融的一套新颖的路数。另外也有像慧聪网、敦煌网一类的B2B网站,将自己做成融资中介,一手把有融资需求的会员打包,一手将银行、小贷公司介绍过来。此外还有楼主提到的P2P借贷平台,以lending club等为代表。另一个方向,金融机构也在通过触网,大胆探索传统银行借用互联网渠道和模式,完成信贷交易的实践。比如平安银行的陆金所,就是这类最典型的代表。互联网理财。东方财富和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都是互联网投资理财的平台,提供从信息、中介到买卖的一揽子服务。前阵子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是另一种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满足大众理财需求的产品。互联网保险。由于保险行业(人手/财产)本身需要遵循大数法则,在互联网保险方面的创新点,更多的是集中在渠道建设上的革新。更多保险公司采取将高度模块化的产品搬到互联网上,借助网络完成询价、定价、承保、写保单的工作,以此逐步替代以往保险代理人(不是经纪人)的大部分工作。互联网风投/众筹。kickstarter的模式,更具互联网精神。如果硬要区分互联网金融或金融互联网,我个人认为网上众筹才是前者最典型的模式。另,建议参考 关于 的回答。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还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它更多地是对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现象和模式进行了概括。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时常被人们所关注和提及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延展支付业务类型;二是第三方支付和基于第三方支付衍生出的网络金融平台;三是网上借贷平台。第一种类型更接近于金融互联网,它的本质是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使客户的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第二种类型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独立于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一种是基于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电商小贷等金融服务。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更具有生命力。在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的一体化模式下,其所提供的支付和融资服务均与交易密切相关,并可通过对平台上注册商家交易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来有效监测信用风险,通过控制商家的现金流账户来降低违约风险。 第三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是以宜信、有利网、陆金所、人人贷等为代表的网络借贷平台,也称P2P。在这种融资模式中,中介机构负责对借款方的信用水平、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并向投资人进行推荐。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P2P借贷具有特有的优势,如信息收集和甄别、风险分散机制,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拓展了信贷范围,弥补了银行信贷的盲点,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而且,由于其参与门槛低、渠道成本低,也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好的财富管理机会。其存在和发展有相当的合理性。
这是两个问题。(1)第一个问题:互联网金融具体分支有哪些?答案直接搬运之前的文章 《》--------------------分割线--------------------……各大媒体只要逮着互联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或是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服务,都会把它们被归为“互联网金融”。很多媒体人或分析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谢平教授与邹传伟、刘海二在其后的著作《互联网金融手册》中也重新梳理了互联网金融的构成。在我看来,它们大多未能覆盖互联网金融的全部。依托着 MECE 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重不漏),本文将从最基本的金融需求出发,用简洁明了的图表,为读者绘出互联网金融的全貌。金融的需求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去思考问题。那么我们不妨首先思考一下,用户的金融需求是什么?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其实没什么差,一样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三大基本金融需求:投资、融资、支付。投资:资金充裕的人想让钱生钱(存款、保险也是投资的一种)。融资:缺乏资金的人需要钱,融资则要付出成本(如借贷的利息和手续费),其实是用钱买钱。支付:金钱的流动。上述的语言定义也许有点简单粗暴,下面的图会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解释:投资和融资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投资是资金盈余者想用钱卖钱,融资是资金短缺者想用钱买钱,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交易总是要有买卖双方才能顺利达成。相对的,支付可以独立于投融资活动,自立自强。举个栗子,我们平时日用品网购的支付,整个过程并没有涉及到投资或融资活动。搞清楚这三个基本金融需求后,我们来发掘互联网金融的全貌。整个投融资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资金盈余者将钱给予资金短缺者,资金短缺者之后返还本金及投资回报或亏损。(图中箭头仅表示投资资金流动方向)传统金融机构通常被称为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tes),负责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比如银行,资金盈余者将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银行将款项放予资金短缺者,融资者支付利息。传统金融机构虽然被叫作金融中介,其实也被包含在最简单的模型中。以银行为例,在资金盈余者存款的交易中,传统金融机构是资金短缺者的角色。在资金短缺者融资贷款的交易中,传统金融机构则是资金盈余者的角色。在最基本的投融资流程的基础上,有时候由于信息不够透明,需要投融资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介入,以促成供求信息配对,完成投融资活动。此外,由于投融资活动承受着各种风险,且每个投融资的主体有着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以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为例,投融资本身受到很多市场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以及行业本身的影响。这些信息将更好地让投资者了解不同项目的风险及回报,让融资者清楚不同融资渠道的成本。它们将直接影响资金盈余者的投资决策,以及资金短缺者的融资决策。看到上图可能有些读者会疑问:传统金融机构是不是属于上图中的第三方?针对这个问题,我进一步解释一下第三方在投融资流程中的角色。第三方并不吸收资金或出借资金,而是仅作为媒人,撮合投融资双方,投融资双方是一一对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资金池的所谓 P2P 借贷平台其实不是第三方,而是资金盈余者或短缺者。传统机构也有可能是第三方:以银行代销基金产品为例,基金公司是资金短缺方,零售投资者是资金盈余方,银行则是第三方。用金融行内的术语来讲,第三方只是一个“通道”。弄清楚了投融资的流程,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投融资领域的三种业务模式一、自有产品在第三方缺席的投融资过程中,自有产品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玩法。由于大部分投融资产品(包括存款、贷款、基金、信托、保险等)都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牌照去设计、打包、生产。互联网金融的自有产品主要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即媒体常说的“金融互联网”。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互联网公司、电商企业杀入传统金融业:阿里巴巴、苏宁、百度、京东、欧浦纷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苏宁注册了“苏宁银行”打算进军民营银行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参股的民营银行也接连获批。在这个领域里,表现出众的是互联网 / 电商系小贷公司,而民营银行因为刚刚起步,还没有太大的成果。关于民营银行我们会在后文进一步探讨。更有不少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密切合作、相互融合,共同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如阿里巴巴收购天弘基金 51% 股权,以及 2013 年闹得红红火火的“三马卖保险”,赚足了大家的眼球。稍作总结,自有产品这个领域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金融机构互联网化:金融机构所架设的在线平台,既提供投资产品也提供融资产品,如电子银行、保险网销。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化:要做金融产品的制造商,互联网公司必须获得相关牌照。在这个范畴下有两个亮点:一是互联网/电商系小贷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收集交易数据,从而挖掘在线商户的融资需求,并利用大数据控制信用风险,进行小贷业务,如阿里小贷。二是互联网公司参股的民营银行。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在股权层面进行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并获得金融牌照,共同设计、打包、生产投融资产品,如众安在线。上述内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一一详细展开。二、金融服务中介金融服务中介,是投融资过程图中“第三方”承担的角色。其实投融资的过程和实物交易的过程无异,需要有买家(出钱的投资者),有卖家(卖股权、债权或其他权益的融资者),有商品(股权、债权或其他权益)。在研究金融服务中介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电子商务领域里面都有哪些主要市场参与者:上图的这些概念其实已经被大部分人所熟知。我也不多废话了。B 端是企业,C 端是个人。在这里还是需要稍微花点笔墨解释一下图中的 B2C——B2C 在这里指的是非自有品牌 B2C,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平台 B2C(B2B2C),即可以让商家进驻、并向 C 端客户出售产品的电商平台,比如天猫、转型后的京东商城等;另一个是非平台的零售商 B2C,从别人那边进货然后向客户销售,自身不负责制造商品,比如转型前的京东、一号店等。我们只研究这两种 B2C,像凡客等自有品牌的 B2C 网站在此就不讨论了(前文我们提到的阿里小贷之类的自有产品其实就可以类比为自有品牌 B2C 网站)。导购网站则从用户需求出发,匹配适合用户的商品,把流量引导至卖家处。了解了电商的业务模式后,我们还必须意识到金融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有两个很大的不同点:一是金融产品不是消耗品,且价格会发生波动,所以金融市场需要可以让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的流通市场(也就是金融业界常说的“二级市场”)来满足交易需求,这个角色通常由交易所(Exchange)来承担。二是金融的二级市场通常需要有经纪(Brokers)的参与来提高市场效率或为交易方的信息进行保密。经纪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等额外服务。顺带一提,除了经纪外,交易所还有一个角色——做市商(Dealers)。中国的 A 股市场暂时还没有做市商机制,但新三板(试点中)和其他 OTC 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已经有做市商机制的存在。不过做市商并不是第三方,它需要自己将金融产品买下再卖出,低买高卖赚中间差价,它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的是资金盈余者或资金短缺者的角色。因此,我们便可以顺利成章地把图中的概念拓展到金融服务中介来。F 指的是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s)。N 指的是非金融组织或个人(Non-financial organizations/individuals)。(要说明的是 F2F、F2N 这些乱七八糟的术语,只是作者随口编出来的,在业界并没有很高的辨识度,装逼者请慎用。)下面,我将进一步解释上图中的六种金融服务中介:F2F:金融机构间的交易大多一对一直接进行,但也有不少交易平台存在,比如银行间交易市场。由于 F2F 模式大多都由监管机构所主导,或以交易所(如陆金所的 F2F 业务 Lfex)的形式存在,我在后文也不再详细展开。F2N:包括平台 F2N 以及非平台 F2N,零售用户可以直接在 F2N 上购买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理财。平台式F2N是一个在线的金融产品市场(Market place),金融机构可以进驻该平台并直接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作为直接销售方,如淘宝基金、淘宝保险等。最有名气的余额宝仅仅是其中的变种。此外还有微信公众号,不少金融机构也进驻微信,以服务号的形式提供内容。非平台F2N销售的产品不是自己生产的,它只是做代销工作,一般以从金融产品的生产商(基金、保险公司等)收取佣金的方式赚钱,如天天基金网、铜板街等。用户除了购买投资产品外,还可以申请贷款产品,如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电商平台与银行合作,为电商平台的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京东商城、苏宁易购、eBay 等已经与银行合作,开展了这项业务。原本打算在 2014 年 3 月由腾讯、阿里巴巴、中信银行合作推出的网络信用卡,其本质也是信用卡产品销售渠道的新拓展,只可惜这个计划被央行叫停了。N2N:以众筹平台为代表,有融资需求的个人 / 机构可在众筹平台发起项目,以股权、债权、或预售 / 团购等的方式向投资者募集项目资金。要注意的一点是,P2P借贷平台其本质是以债权为基础的众筹平台,这个我们也会在后文详细解释。国内的市场参与者有天使汇、大家投、人人贷、拍拍贷、陆金所、点名时间、众筹网、追梦网等。导购网站:即金融流量分发网站(也被称为金融垂直搜索),根据用户的金融需求,金融流量分发网站会匹配适合客户的金融产品(目前覆盖贷款、信用卡、理财产品等),国内的市场参与者主要有融 360、好贷网、我爱卡、百度贷款搜索、24 财富等。交易所:供用户交易金融产品或大宗商品的二级市场。除了两大股票交易所,大部分读者可能都不知道,国内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所在 2013 年多达近 100 家(2012 年高峰时候,国内交易所甚至超过 900 家,后来在商务部、央行和证监会的联合整顿下,国内交易所的数量才被控制下来)。与此同时,在北京、重庆等地存在着近 20 家金融资产交易所。而互联网交易所也在慢慢崛起,如各 P2P 平台的二级交易市场、陆金所旗下的 Lfex 等。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图中交易所把前面的几种交易类型都裹住了,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交易所也承担了一级市场发行的功能。经纪:在股票交易市场中,经纪的角色是由券商来承担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将会探讨互联网券商的发展。三、信息供应与分析谈完自有产品和金融服务中介这两种主要业务模式,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投融资领域的最后一种业务模式——信息供应与分析。这个领域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及分析以促成投融资活动,如挖财记账、彭博、财经门户、腾讯操盘手、雪球财经等。如果你懂得运用,它们并不比私人投资顾问差多少。满足支付需求的业务模式比投资融资更广泛的金融需求是支付,线上线下的消费都需要支付,甚至线上线下未来的消费都可以通过线上支付。仔细想想我们平时付钱的过程,你会发现支付的流程其实很简单:支付方使用拥有支付手段功能的媒介(即货币¥),直接付款给收款方,或通过第三方间接付款给收款方。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在支付领域下工夫,只有两种手段:要么成为第三方,要么成为媒介。相对应的,互联网金融在此领域有两种可以实现的业务模式:电子支付:作为买家卖家以外的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桌面端 / 移动端电子支付及转账、缴费等服务,如网上银行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虚拟货币:以电子形式存在、于网络上流通、具有标价及消费等功能的非法定货币,如 Q 币、比特币、万里通。啰嗦了一大堆,最后九张图合并在一起召唤出“神龙”: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业务模式是按实现的功能去划分,现有的市场参与者也逐渐在往多个领域渗透。例如陆金所虽然是债权众筹平台(P2P 借贷平台),但它也有交易所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二级市场交易的服务。--------------------分割线--------------------(2)第二个问题:可能的爆发点是那种业务?个人觉得在中国还有几块可以爆发的:自有产品:包括上图所述的三种类型。之所以觉得它还会爆发,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中国的资产类别(asset class)/产品本身就不多。很多国外司空见惯的产品国内还没有(比如REITs),未来随着资产类别慢慢丰富,它们的互联网化将会引发一轮新的竞争热潮N2N:除了股权众筹和P2P借贷平台之外,其他完全金融脱媒的产品形态可能会出现——比如众筹保险(由自然人直接承担保险责任,比如德国的Friendsurance)、P2P外汇平台(如果国家外汇管理局放开监管,可能会出现类似kantox的外汇交易平台,Ripple也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电子支付:随着人脸识别、手势操控等技术的提高,下一代的交互方式将会有颠覆性的创新。这有可能带来全新的电子支付方式。比如通过扫描瞳孔、人脸、手势等方式进行支付,支付宝之前曾经拍摄过的一段概念性视频()
试从另一个角度来提供思路:第一类,是由于互联网的特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天生拥有的比传统金融更具优势的领域。这其中包括有金融信息门户,在线券商中介,小额在线转账和支付业务等。这其中自然借助到了互联网的即时性、方便性、更快捷的互动和反馈、低成本的approach等。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最早发展的服务内容,最早的在线券商服务可能要上溯到上个世纪,而在线支付业务距今也已有至少10年的历史。这块服务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涉及的额度通常不高,且最重要的依托仍然是传统大金融机构的信誉。第二类,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安全技术的发展,建立于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和信任基础上开始发展的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传统金融机构(而且偏重的是中小型机构)为服务商的服务项目。这其中,包括有目前大热的类似融360和余额宝这样的新型在在线理财服务;以及类似indegogo这样的众筹模式;甚至包括p2p借贷这样的信贷服务。该类金融服务与第一类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他无法再依赖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信誉,而转而依靠的是平台的信誉。因此除了类似阿里巴巴或者亚马逊这类经营多年,并且深入寻常人们生活的大品牌之外;对于提供其他类似服务的平台,最大的考验应是如何保证平台信誉不崩溃并且逐步提升之。以此类推,第三类,则是脱离传统金融机构甚至于线下服务内容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其中最典型的自然是类似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同样,真正的网络银行开始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会随着互联网安全技术、互联网个人和机构信用监控模式以及人们(主要取决于富有人士和大资本家)对互联网的信任的增强,逐步形成可以主要依靠互联网形成闭环的金融生态。脱离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银行存贷汇和货币结算业务;大额的信贷和融资业务;大额外汇和货币结算业务等等都可能是这一类金融服务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而且私以为,这种模式的究极形态是彻底以互联网金融系统替代传统线下的金融服务系统。当然这个究极形态最关键所在,需要一个比目前的比特币系统更为庞大和安全的,具备更强容错能力和信用基础的,去中心化的算法和集成模式;而且,该究极形态亦脱离不开通信技术和人类社会以及政治形态的变革。当然,究极体最终能否诞生并不可知。按着这个思路,目前可能爆发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正是第二类以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基础的服务领域。我个人的观点,不应当将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单独的切割开来思考爆发点。就如同当年随着网上转账和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亦会带动在线券商中介的发展,继而金融信息门户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同样的,当人们对互联网的金融服务平台的信任,逐步赶上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时,目前可以着眼看到的包括P2P信贷,新型在线理财平台服务以及众筹等模式,都会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一直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当。
最近互联网金融是热点中的热点,之前做过一些Fin-tech领域的研究,跟知友们分享、讨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以互联网(目前主要是Web2.0,以创造、交互及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的公立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中介性和平台性,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匹配、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改造、完善金融模式和服务等。互联网对金融构成五要素(对象、方式、机构、市场及制度和调控机制)进行重塑,但不会改变金融的核心特征(货币流通、信用、持续效用),互联网金融遵守的还是金融规则,本质上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无区别。互联网金融兴起源于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传统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大幅减低顾客时间和费用成本,降低实体店服务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民间机构介入有助于解决部分传统金融业由于运营成本、业务触角等导致的金融服务盲区和低效率业务需求。此外,互联网普及和网上金融消费习惯形成奠定了客户群体基础,而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发展能将社交网络发布、传递和共享的广泛、全面、冗余的个人或机构信息筛选、再加工及组织形成针对性、标准性、动态连续的金融信息,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互联网金融分为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和基于电子商务、广告等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三种形态,其中发展较为迅速且具有代表性的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网络证券;及网络贷款(P2P 网贷、平安陆金所、阿里量化小贷)、基金网销和保险网销等细分子类,我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类企业仍是绝对主导方,互联网会抢占部分市场份额进而迫使金融企业加大网络方面的投入或收购但不足以到分庭抗礼的程度。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不如做金融服务(移动支付、基金代销等),不如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软件、集成、信息安全等)、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相关的配套服务。我更看好移动支付、网络证券和基金代销。移动支付作为个人网银的主要入口,将加速我国个人网银及手机银行的发展;网络证券牌照的准入会促使纯粹网络证券经纪公司大量涌现;基金网销将带动网上基金超市的盛行及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占比快速提升,形成高度专业分工的基金销售体系。互联网金融将影响和改变国有银行闭眼挣钱的现状,值得期待!-
互联网金融首先主体仍然是金融,互联网是其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具有无地域时间限制而使得原有金融服务产品有了优化、更满足用户需求的空间。简单的列举了一下和金融有关的互联网产品
看看几大互联网金融巨头布局就知道了:渗透率,当然支付最高。市场规模,贷款、理财、银行可能相对更高;征信、担保、基金、众筹相对更低。爆发点,支付、基金、P2P、征信、众筹都在爆发。简单说,全面爆发,全面开花。丨《未来知识图谱》,理解和洞察未来;请私信暗号“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订阅丨探讨虚拟现实、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O2O问题,我的微博:
纵观国内外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的企业,大致分为这样一些类别:1.金融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化,即现在时髦的金融互联网化形态,比如折扣券商、金融信息门户、在线理财服务等企业;2.第三方支付类企业,如贝宝、支付宝等企业,这个领域看似饱和,实际上还有很多细分的领域待开发,比如美国就有pay near me这样定位小众的支付企业;3.p2p的小额网贷企业,比如prosper、lending club;4.众筹融资类企业,像indegogo,kickstarter这样的企业;5.虚拟货币的企业,比如ripper、比特币等;6.互联网银行类企业。时间有限,大家可参考我之前“互联网金融十大生意模式”的文章。总体看来,我国目前最适合从金融互联网化入手。
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分支大概可以分为1.第三方支付,支付方式的互联网化,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2.P2P网贷,目前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受关注的一种模式,也是个人看来最具潜力的模式。3.大数据金融,阿里的芝麻信用,微众银行等等,未来一定都是基于大数据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主要包含两方面:大数据风控和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匹配。4.众筹,近段时间,各种股权众筹做得也十分火爆,通过众筹的方式认购意向资金上亿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5年将会成为股权众筹爆发的一年。5.信息化金融机构,传统银行,保险,证券等等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创新。6.互联网金融门户,这样的模式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最直接能够带动的就是这类型的金融门户,高搜易、金斧子、米袋计划、挖财、融360,投之家都是代表了不同模式的互联网金融门户,他们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模式之一了。(分类参考了,罗明雄的《互联网金融》一书)以上几点其实未来都有可能爆发,那么近期可能会爆发的点有哪些呢?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将会彻底的改变大家的支付习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一方面正在改变大家的支付习惯,另一方面,也开始在影响大家的理财习惯。现金支付,未来将会因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逐渐被取代。银行卡,信用卡的出现,已经彻底的影响了大家的支付习惯,出门不带现金,也基本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银行卡和信用卡支付,在打通线上的环节,还是有一定的麻烦,但是,随着早期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出现,大家能够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在互联网端进行自由交易。现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应用也不仅仅限于线上支付了,线上线下打通已成为现实。2.P2P网贷的发展,将会彻底的影响整个金融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一端,P2P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民间融资难的问题,特别的中小企业,小微创业者的融资难问题。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难问题,未来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从理财端来说,在P2P网贷之前,国内基本没有这样极具优势的理财产品,门槛极低收益很高,这样的理财产品,未来无疑将会成为理财的首选。特别是对于八零九零后这一代人,他们的资金很少会存银行了,那么,钱不放银行放哪里?P2P将会成为最适合的渠道之一。3.大数据金融,特别是以阿里为代表的大数据金融,但是这个只能够由巨头去做,巨头之中能够快速做起来的也就是只有阿里了。经过多年的电商发展,和支付渠道的搭建,阿里能够拿到的数据是目前行业内最优质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一推出芝麻信用,就能够马上对接很多信用消费产品。而微众银行,因为腾讯的原因,拿到的都已社交数据为主,所以,他们现在据说还在全国各地跑,目的就是拿数据。这是就是阿里在大数据金融的独特优势,未来,大数据金融是最有可能快速发展的模式。4.股权众筹的模式,14年初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股权众筹,当时我们做一个项目几十万,上百万都算是额度很大的众筹项目了。但是等到今年15年的时候,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股权众筹项目都不算稀奇 事情了。这一波股权众筹的热潮已经起来了,预计至少三到四年内这一波热潮都不会减退。身边做股权众筹平台的人也多了,通过股权众筹拿到钱的朋友也多了。其中包括我们自己,也是通过类似股权众筹的模式完成了天使融资。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金融行业的改变也在逐步深化。从将互联网作为传统金融业务的渠道(金融业务网络版,比如网银等);发展到在互联网领域中开拓出金融通道业务,例如余额宝;也有将互联网基因融入到金融结构中,例如P2P网贷等。这些形式目前同时并存,从长远看,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一定会逐步取代金融机构的作用,金融机构本质上就是解决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这需要时间。目前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在挖掘潜在市场,服务传统金融体系还没有服务到的地方。比如大家常说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解决,我们还要强调,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宣传都提到这一点,但事实来看,真正的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5万元以下的借款服务并没有多少机构在服务。而另一方面,5万元以下投资需求,也很少能在现有金融体系中找到投资工具。此外,金融资产缺少流动性、金融运营及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都是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而互联网行业信息透明化、擅长挖掘用户需求、重视用户体验的特点能有效提供解决方案。
其实都是扯淡 ,盯住俩个中国最聪明的人就行了,一个马云的支付宝 ,个人金融中心 ,一个史玉柱的银行做电商 ,是的,你没看错 ,银行做电商 。
移动金融,基于现金流的新型影子银行
尝试做做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比特币交易平台,个人债权的长尾市场
简单的讲,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网站},让用户与平台或相关金融机构进行货币交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网络进行,在网站上运行,而线下一般是银行。
我只想说三个字:比特币
搬运一篇我写在雪球上的文章吧,对于你这个问题我文章里相关部分为指数基金的互联网化。除此之外我认为电子券商也是一个点,就像现在呼之欲出的电信虚拟运营商。=========================分割线============================原文链接:2013年火遍全中国的东西不多,余额宝算一个。余额宝及同种类的产品活期宝、理财通、现金宝等各种宝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们为最广大的受众提供了稳定无 风险的收益。再往简单了说就是把互联网当作了货币基金的广告投放和销售的渠道,往高大上了说是用互联网的方法做货币基金。 T+2的用户体验不好?没关系我们互联网企业垫资帮你做T+0。登录网银买货币基金操作麻烦?没关系我们可以做到一键购买。货币基金挑来挑去小白不 敢买?没关系我们根本不用你挑。马云当初那句“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终于成了现实,余额宝成功实现了对银行在存款和中间业务上的双重打击。如果说 当时轻松突破的300亿与银行的几十万亿存款看起来还很小,但现在规模已突进到0.25万亿的余额宝是否已经让银行感到了威胁? 不过说到底,货币基金提供的只是无风险收益。其高于银行存款十几倍的收益率只是因为人们理财知识的匮乏以及银行业的垄断,伴随金融脱媒的发展、货币 基金自身体量的增大以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其预期收益率可能会有波动。需要稳定无风险收益的人固然是最多的,所以货币基金被拿来当做互联网化的小白鼠。 但显然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不会就此打住。那么接下来,谁将被互联网化? 还是看基金产品,按照投资方向分类,风险由低到高排序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股票型基金。其中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基金区别度太小,没必要拿 来再做尝试。股票型基金属于权益投资,也就是炒股的,不保本、依赖基金经理的水平为其主要特点。指数型基金同为权益投资,当然也不保本,但其不依赖基金经 理的水平,收益完全跟随其选定的指数。在我看来这两种基金都有互联网化的潜质。互联网+股票型基金 “独立投资人”直接向投资人募集资金,这是一个最为显然也看起来最为“简单”的逻辑。正如世纪佳缘、百合网将婚介所搬到了网上,搭建一个私募平台能 够将有能力的投资者(经理人)和希望投资股市但自己不懂的人(出资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双边平台。欧美的成熟经验也表明,私人理财经理的模式可以很 成功,非专业人士可以雇佣专业人士帮其打理财务。其实已经有人借助P2P网贷平台进行此类融资,但显然网贷平台上上出借人无法对借入人的投资能力进行判 断,容易出现坏账。此外,P2P是约定利率,而私募可以根据投资业绩制定灵活的激励方案。 但实际上,这个方向有很大的障碍。首先还是投资能力的判断问题,虽说基金总是宣传“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但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也只能看看历史业绩 了。经理人要在一个平台上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必然要先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股票投资业绩的网上验证又较为困难,缺少一个权威的征信机构(谁可以做?详见后 文)。其次就是目前公募和阳光私募中存在的老鼠仓问题,证监会查老鼠仓都要动用大量人力,一个平台公司如何能够做到?互联网+指数基金 与依靠于经理人投资能力的私募相比,指数基金的收益完全复制其跟踪的指数,所以不存在业绩受经理人投资能力影响的问题,更不存在老鼠仓的问题。同 时,有能力的经理人也可以发布自己的指数,也就是说指数基金也可以平台化。当然最简单的还是跟踪权威机构制作的指数,这是因为平台化的指数基金有众筹的概 念,数量过多的指数不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而指数基金若包含的成分股较多,股价较高,则需要较大的资金规模才能对其准确跟踪。待自家指数做出一定成绩,有 了影响力后方可再吸引投研人员发布指数筹资设立指数基金。也就是说会有这么一个平台,它自己发布指数并募集跟踪此指数的基金,帮助不会炒股的人分享股市上 涨的收益;还提供一个指数发布平台,让有能力而缺少资金的投研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利益分成。当然,目前中国股市还不存在赚钱效应,所 以这个平台若是现在建好也不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要知道,一个平台、一个指数若要吸引投资者,发布它的机构的权威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历史表现。也就 是说,若是现在便开始发布指数,且保证指数的质量,那么待中国股市下一波牛市来临,这个平台和指数的影响力将会非常大。所以,这个idea所需要的只是时 间以及中国人理财意识的第二波觉醒。 那么,这么简单的想法难道没人在做吗?当然不会。我认为有一个公司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猜猜是谁?看几条新闻吧。 日,腾讯财经与济安金信达成战略合作,腾安价值100指数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指数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著名经济学家金岩石、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施光耀、埃森哲(中国)董事总经理王波等权威专家。 日,好买财富宣布,公司已于近日获得 B轮投资。 日,以腾讯参与开发的中证腾安价值100指数为跟踪指数的银河“定投宝”将正式发行,最低认购金额为10元。 此外, 还有老牌行情软件益盟操盘手20%的股权。 所以当余额宝、各种宝风靡的时候,腾讯真的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创新”出类似产品吗?我认为腾讯若是想做,绝对是两个月内可以上线的。腾讯是在互联 网金融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暂时放弃现金理财这片红海,瞄向权益投资这片互联网金融的蓝海。况且以微信的用户粘性,理财通晚上线几个月也还是只有余 额宝一个对手。 很显然,腾讯有了自己的指数,自己的指数基金,自己的基金销售渠道,自己的行情软件,未来若是需要更可以将银河变为下一个天弘。可以说这只大企鹅已经具备了建立指数基金平台的一切条件,腾安100的历史追溯表现也已经说明这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指数。 另外前文提到,谁可以做平台经理人业绩的征信机构?没错,我认为还是腾讯。腾讯操盘手在v1.8中添加了“投资计划”功能,用户可以对一只股票设置 买入价、止损价、止盈价和时间跨度。这听起来与雪球的个股关注一样,但腾讯做的绝的地方就是,这个投资计划一旦设立不能更改,而且会永久出现在该股票的K 线上。也就是说,若有人要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无需拉一长串的交割单,只需让腾讯作为中介提供投资计划的数据便可。而且投资计划的专注点不是短线炒作,而 是长期投资,这也与指数基金、定投这两个概念不谋而合。 但腾讯的想法会和我一样吗,是否会出现这样一个指数平台?只能说拭目以待吧。篇后:其实这篇文章是想在12月完成的,没想到拖到了现在。所以最后一条新闻也算是印证了我的观点。
互联网金融火得不行,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个人认为,目前阶段最具有爆发点的还得是在互联网卖理财产品了,因为这个政策风险小,也符合互联网特点(碎片化理财、屌丝多、网上购物成熟)。
这个问题问的太奇怪
”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
阿里金融当前主要业务是阿里小贷。它本身就是一家银行金融机构。阿里小贷的机构形式是小贷公司,其资金来自资本金及有限融资资本。它在进行交易时双方结构仍是传统金融的一对多。说到底其实是传统金融技术的升级而已!
再来点虚的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而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技术只是必要支撑!每个人对互联网思想理解不同,平等自由。高效共享,点对点、网格画的共享互是我的理解,而互联网金融核心正是:脱媒、去中心化。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在信息相对对称的平台自由的获取金融服务,这是我理解的互联网金融!
作为投资者如何选择p2p平台?几年前开始接触P2P,最早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人人贷,然后又陆陆续续地投资了拍拍贷、陆金所和最近的中信腾牛网,也相当于老p了,在此分享一下个人投资p2p的一些经验。首先看品牌所谓品牌即平台的背景和实力,早期的人人贷和拍拍贷基本属于草根一族,没什么背景,但是经过几轮融资,业务发展还是比较稳健的。随着国家政策逐渐明朗,去年金融背景的大平台陆续入局p2p,算是多了一些选择。品牌我建议从如下几点来看:1.
股东背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国企、上市公司甚至各种煤老板开始搞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看背景主要还是要找好大树好乘凉,比如陆金所是平安旗下的、腾牛网是中信旗下的、友金所是用友旗下的。他们不会跑路的。自融以及房地产相关的就千万不要考虑了,不管背景如何,还是规避吧,跑路的大都是自融。2.平台是否有融资:目前有较多平台获得了融资,比如点融网、有利网等。获得大额融资的平台相对是靠谱的,至少有钱烧。总结来说,我的品牌选择标准是“四大派系”,金融系、国资系、上市公司系和风投系。其次看产品看产品就是要看所投标的本身的属性,关注点主要是风险和收益。1. 借款人:从大的方面来讲,借款人主要分为公司和个人。公司的借款通常额度较大,单笔违约金额会很高,对担保机构或平台来说风险较大,即使违约数量很少,也足以导致一些小公司倒闭。其中典型的代表红岭创投,史上最大P2P借款逾期还历历在目,亿元垫付也够消化一段时间了。和公司相对的就是个人借款,个人借款额度较小,虽然通常没有抵押,但会有相应的信用审核和风险评估。由于个人借款人额度小,分布广,发生规模性违约的可能性较小,一定比例的违约也大都在担保机构或平台的承受范围之内。最近新投的中信腾牛网,标的都来自中信系的另一家公司中腾信,看官方网站主要是做个人消费信贷,贷款额度基本都在5万左右。不过我投他们还综合考虑了中信的背景。借款人的借款目的和还款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是公司的话需要考虑一下公司的还款资金来源,这里面虚假信息很多,分辨还是需要专业能力和经验的,选择平台的时候,也可以上网站查一下团队背景,是不是专业金融人才来做项目筛选和风控。2.
借款期限:个人比较偏向于投资1年期左右的产品,从很多平台的数据来看,一年期的产品销量最好。期限短年化利率就低,期限长未来不确定因素较大。3.
借款利率:年化利率太低的,就不太用考虑了,比如陆金所年化利率大概是8.4左右,相比其他平台来说低太多了。利率差一个点,投资10w,一年的差别也有1000块了。按照上面写的在品牌背景好的平台里选个利率相对高点的,自己心里都会默默给自己的智商点个赞。年化利率太高的也不用考虑了,15%以下吧,收益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然后看担保虽然很多人鼓吹去担保化,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比较靠谱的模式是平台担保+担保公司担保,担保公司倒了还有平台在,如果平台也倒了那就去找百度吧,百度会给你垫付的。。。最后看网站看网站做的用不用心吧,此处省略1w字,说多了都是泪。。。不过还是简单说两句吧,先快速浏览一下首页和投资标的详情页面,看看这些产品是否符合你的期望。然后再看一下公司介绍、团队介绍等等了解一下公司的背景。基本花个5-10分钟就能大概知道这个网站是否靠谱了。总结其实本人不怎么关心是否有托管,跑路的有托管的还少吗?中国股民投资股市赔钱了会骂,甚至会把IPO骂停,中国P民投资p2p失败了,就会去找百度,甚至会让百度不给p2p公司开户。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按照我的思路投资了或者投资了我提到的平台,亏钱了别找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行业有哪些证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