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集团一年赚多少钱?包括大众集团下的所有的项目总和利润,毛利润率。在德国能排名第几?

格式:doc&&&
贡献者:呼呼泷
上传时间: 14:25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德国大众发展史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35KB
所需积分:& 2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一汽集团被指光杆司令:对一汽大众无主导权|一汽大众|一汽集团|大众集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一汽集团被指光杆司令:对一汽大众无主导权
  9%退让:一汽以股权换技术?
  《企业观察报》记者 朱函
  一汽大众争论已久的合资双方股比分配问题或将尘埃落定。
  10月10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汽车)签署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大众)延长经营期限的合资合同,中德双方的合资协议将延长至2041年。
  一汽与大众再续约的同时,一汽集团在一汽大众所持股份或将由从前的60%减少至51%。
  而这9%的股权变更或牵扯几十亿元利润分配问题,对于一汽集团而言,显然亏大了。根据一汽大众官方资料显示,一汽大众2013年全年销售收入达3203亿元,按照汽车行业整车销售大约10%的净利率计算,一汽大众去年的净利润将不低于320亿元,而按照前三季度一汽大众的销售情况来看,这个数据在今年将只增不减。减持9%的股权就意味着放弃将近30亿元的利润。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从一汽集团的利益来说,并不需要调整股比,原来的股比不影响其发展,也不影响大众汽车和奥迪在一汽大众的决策权和影响力。
  然而,牵涉几十亿元利润分配的股比调整怎么能说对一汽大众没有影响呢?
  股权博弈
  一汽集团并无主导权?
  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在股比上的博弈一直不断,股比调整已不是新闻。
  据了解,自1995年一汽大众将奥迪纳入后,一汽集团持股60%、大众汽车持股30%、奥迪持股10%的股权结构便一直维持至今。与大多数合资车企50%:50%的股比结构不同,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少有的中方持股比例远超外方的合资车企。
  然而,看似持股更多的一汽集团仅是光杆司令。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虽然一汽集团拥有着一汽大众60%的股权,是一汽大众的实际控股股东,但“一汽大众整个的产品研发、市场产品策略主要还是围绕大众集团进行的,一汽并没有太多的主导权”。对于一汽集团而言,除了净利润分红的减少,在一汽大众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上似乎并不会受到影响。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汽集团对于股比调整并不情愿。一旦股比调整,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最直接的损失就是高额的销售利润的分成,而这其中涉及的销售利润分成或将达到“几十个亿”。
  据了解,一汽大众作为一汽集团的子公司,是一汽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而一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仅能望其项背。
  为了摆脱对一汽大众的利润依赖,一汽集团寄希望于自主品牌。据了解,一汽集团计划在2015年实现超过400万辆的销售业绩,在这其中自主品牌比例将超过50%。
  然而纵观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无论是年轻化的欧朗还是传统老牌夏利,抑或是高端车型红旗,销售现状均不乐观。口号喊得响亮的一汽集团恐怕只能对着销售目标望尘莫及。
  张志勇告诉本报记者,技术是目前自主品牌和外资企业差距较大的地方。照这样看来,一汽集团放弃部分股权,或是想因此得到大众汽车方面技术上的加码援助。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为了弥补一汽集团在净利润分成上的损失,大众汽车或将会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上游零部件合资企业的股权设置上做出让步和妥协,以期通过采购收益的倾斜,弥补一汽在整车合资项目上的损失。
  除此之外,未来在一汽大众的产品规划、知识产权、生产规划等方面大众汽车将给予更多支持,合资双方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和规划能力,开发新能源车产品。
  然而,要想借助合资企业一汽大众的平台发展自主品牌的一汽集团,得到合资方的技术“松口”就可以确保一汽集团发展无虞了吗?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张志勇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一汽集团的长期发展而言,“缺少的并不是技术方面的储备,而是整个一汽集团的战略失当。”他进一步指出,一汽集团在品牌搭建等问题上的缺失是仅仅依靠提升技术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没有好的战略,再好的技术也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股比变更
  对一汽大众无影响?
  或许正是因为一汽集团在技术上的短板,才导致其在一汽大众的地位尴尬。并无话语权的一汽集团即便减持股份,对一汽大众的未来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汽大众并不会因为控股股东的股权关系变更而产生任何问题。他指出,未来,一汽大众的人事任免、管理调度、战略决策等各方面仍将按部就班地开展。而此次调整更多的代表了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有重大积极作用”。
  在中德双方领导人见证下的 “再续前缘”,让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多了一层政治色彩。李克强总理在访德期间更是表态,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一汽让渡股权,以换取德国允许中国企业竞标其高铁项目。董扬在中汽协的信息发布会上强调,“一汽大众发展得很好,不调整股比也不影响大众和奥迪在其中的影响力和权益。但为了国家权益,一汽应该也有觉悟作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言下之意更是透露了一汽是为国家利益放弃9%的合资公司股比。
  据了解,中德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逐渐深化,汽车、航空、石油设备、基建等诸多领域都将成为两国合作的重点。作为两国制造业中最具代表的汽车巨头,“一汽和大众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双方合作的方向及进程。”李恒宇如是说。
  张志勇认为,一汽大众股权的变更和调整更多的是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以及方式的变化相关的。短期来看,一汽股比的退让或将损失一部分收益,但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个国际上共赢的局面”。
  李恒宇进一步表示,股权结构的变更标志着我国汽车制造业龙头自身研发制造实力的大幅进步,股权进一步放开能够促进德国巨头加强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从而带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深合作。同时,这表明我国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国家层面更加注重汽车巨头的核心竞争力,而非单纯的股权占比,未来一汽大众将有望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新闻内存
  一汽大众股比之争由来已久
  大众汽车谋求增持一汽大众的心思由来已久。2011年以来,大众汽车高层屡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希望提高在一汽大众持股比例的诉求,但一汽集团方面一直未作出公开回应。
  随着一汽大众在国内发展势头越来越旺,大众汽车增持一汽大众的心情愈发迫切。据了解,2012年,大众汽车在华销量达到281万辆,几乎占大众全球总销量的1/3。同期,一汽大众奥迪在华销量也突破了40万辆。中国作为大众的最大单一市场,加上北美市场利润的连续下跌,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股比问题虽然几度提及,一汽集团对此却仍旧保持毫不退让的坚定立场。2012年8月,大众高管透露,将对一汽集团侵权行为着手展开调查。大众汽车CEO马丁?文德恩甚至公开表示:“倘若关于专利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将同合作者进行谈判,并且坚决不能接受这一现状。我们将全力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包括在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强硬的态度,被外界认为是大众汽车向一汽集团施压,企图通过此方式谋求股权变更。然而,对此,一汽集团依旧是不予回应。
  对此,为了弥补大众在股权分配上的“损失”,一汽集团在上游合资企业的股权设置上作出了很大让步。相关资料显示,大众一汽(大连)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动力总成公司均是按照大众持股60%设置的。另外,大众更是以100%独资名义在大连建厂生产国产DSG双离合变速箱。
  另外,9%的股比归属问题也是争议关键。据了解,奥迪是一汽大众盈利的关键,虽然目前奥迪销量只占一汽大众的30%,但利润贡献却超过一半,而奥迪在一汽大众仅能获得10%的利润分红。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