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普查招标表怎么填通信这一块的

| 联系我们 |
牡丹江市第一次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正式启动
  东北网牡丹江1月28日讯 谈到现代化城市,许多人立即想到高楼大厦林立,人流熙熙攘攘。事实上,地下管线才是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是维系城市安全与繁荣的重要根基。1月9日,我市第一次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埋藏在地下的管线,牵动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的“敏感神经”。
  在市政府推动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普查地下管线、建立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城市”等工作将陆续展开。通过对地下管线实施科学管理,我们可以了解牡丹江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普查 还城市管理历史欠账
  今年1月,就在我市首次启动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时,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级城市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这项普查。由此可见,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现代化城市,许多人立即会想到高楼大厦等地上建筑。实际情况是,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同等重要。”市规划局负责人说,目前埋藏在牡丹江市区的地下管线,很多是日伪时期、建国初期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因为年深日久,有些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连城建、规划部门也无法掌握。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园区兴起,市区许多工矿企业外迁,原来埋藏在地下的工业管线与民用管线混在一起,给城市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
  通信、电力、煤气、供热、给排水……面对谁也说不清的各种地下管线,一个单位抢修自己的地下管道时,稍不留意就可能损伤其它部门的管线。与地下管线监管不到位伴生的另一个后果,是地下管线建设标准普遍偏低,例如由于排水管口径较小且空间分布不合理,每年夏季集中降雨时,许多城市发生内涝。
  机制 多元投入与资源共享
  十八大闭幕后,牡丹江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依据正在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牡丹江主城区规划控制区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以开展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为契机,今后我市将在地下管线管理方面推行“多元投入、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相关资料表明,这次市区地下管线普查涉及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工业等九大类管线,需要几十家地下管线产权单位积极支持。保证普查数据全面、准确,是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管线产权单位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
  市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普查基础资料收集、成果验收汇总、编制综合管线图、建立数据库和管线信息系统等方面。
  预计到今年8月本次普查工作结束时,市区将建成高水准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系统可以纳入“数字牡丹江”地理信息公共信息平台中,为“智慧城市”建设夯实基础。
  未来 有令必行与动态监管
  以市区首次开展地下管线普查为起点,今后职能部门将对地下管线实施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运用行政手段,让地下管线在助推牡丹江现代城市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比如说,过去由于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线缺乏有效管理,一些单位经常在公路上挖坑施工,导致部分路段成了“拉链路”,民怨多、浪费大。以推行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为契机,今后市区所有管线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与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签订竣工档案责任书,未签订责任书的,不予放线开工;
  在市区地下管线铺设工程完毕,即将覆土前,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竣工测量,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上报竣工档案和相关数字档案,未报竣工档案的,城建部门对该案可查工程将不予验收;
  规划部门将加强对地下管线工程的审批管理与监督执法,建成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长效管理机制……相关人士认为,树立地上资源与地下资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理念,有利于实现地下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把牡丹江打造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牡丹江大鹏新闻网
    作者:
    编辑: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启动涉及给排水、电力、通信等
www.&&&发布时间: 07:58:34&&&来源:
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体:[ 大 中 小 ]
  4月17日,记者从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关于加强攀枝花市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于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市现已启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据了解,此次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以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附属设施为重点,通过普查全面掌握城市地下管线基本情况。与此同时,将对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及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完善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避免无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根据《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我市计划今年内完成管线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同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镇地下管线体系,大幅提升地下管线应急防灾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记者 陶泓霖)
免责申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或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或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室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承办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号
技术支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基于PDA的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在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地下管线普查中基于掌上电脑的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直接成图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对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实现和地下管线普查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及图形绘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作业模式利用程序自动处理,大幅度提高了作业速度和精度,极大降低了内业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在生产实践中证明了其快捷性与实用性。 中国论文网 /8/view-4079186.htm  关键词:掌上电脑;地下管线;普查;内外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 20-0000-02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地下管线资料调查的快速和高效已经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1]。PDA技术为城市地下管线外业调查工作提供了一种灵活、方便和必要的技术手段及功能实现的最佳技术平台[2]。通过使用PDA改变了传统的外业调查流程,将探查和测量合为一步,PDA既作为探查手簿记录属性数据,又和全站仪配合,获取各管线点的三维坐标,实现管线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野外采集及传输的数字化、一体化[3-6] .在本文中利用PDA管线普查记录程序和全站仪进行管线属性数据和空间信息外业采集,并开发与北京市推行的地下管线录入系统接口对接程序,可以无缝无损的将PDA管线数据库导入到该系统中,直接将管线属性数据分层存储,并结合管线点的坐标信息和管线点的连接关系直接生成管线图形数据。   2 总体设计   2.1 系统结构。地下管线普查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分三个部分:数据录入、数据输出和数据读取。数据录入子系统主要完成管线数据的录入工作,是系统数据的主要入口,包括管线点信息、管线点连接信息和工程信息等;数据输出子系统是对已完成管线调查数据进行输出和数据格式转换,保证管线数据可以直接导入管线录入系统中;数据读取子系统是在内业利用管线录入系统读取外业调查数据,生成可视化的空间图形和属性数据,最后生成管线成果数据库,如图2-1。   图2-1 :系统结构框图   2.2 设计规范。依据行业标准《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规定,结合北京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特点,本系统制定了相应规范:管线种类可分为8大类,即上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工业和其它(综合管廊(沟)、地下通道和不明管线)等,各类管线上设有不同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附属设施。   2.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点,本系统运行所录入和产生的数据都保存在SDF数据库中。在数据库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类别管线信息存储的合理性以及管线信息浏览查询和更改的高效性,并考虑到地下管线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必要的加密处理。管线调查数据库设计的数据表有:管线点信息,管线点连接线信息。2.3.1 管线点。管线点数据以屏幕直接输入和下拉菜单选择输入的方式入库,数据库中管线点数据表包含该管线点的基本属性信息(路号、线号、点号、高程种类,以及管线方向、高程、管偏方向、管偏值等),管线点的数据结构见表2-1。2.3.2 管线点连接关系。管线点连接关系是对管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描述,即为管点之间的管线线段,包括管线的起止点、管径、管材等。管线段的数据结构见表2-2。   3 功能实现   3.1 系统运行环境。本系统的开发采用.NET 2005仿真运行环境,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PDA运行和调试程序代码,同时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资源打包到 CAB 文件以便部署到终端用户设备。   本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如下:外业记录程序:硬件环境(HP2210 PDA、TOPCON全站仪、SD存储卡),操作系统(WinCE 5.0),同步软件(Microsoft ActiveSync 4 .2);内业处理程序:操作系统(Window XP SP2)。   3.2 系统功能介绍。基于PDA和PC机的内外业一体化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外业PDA数据采集功能、内业数据导入功能和智能化功能。3.2.1 外业PDA数据采集功能。1)数据录入:系统可进行管线调查数据的录入,其中包括管线点的信息、管线点间的连接信息的录入。2)浏览和查询:浏览包括对管线点、管线点连接信息以及管线整体信息的浏览,可以实时对目前调查的管线信息进行显示,通过“首记”、“前一”、“后一”、“尾记”等功能进行信息的浏览显示。并可以通过条件查询直接查询想要查看和修改的已录入管线信息。3)数据修改:通过浏览和查询管线数据,可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保证数据的可编辑性,为数据录入错误提供可以修改的功能。4)数据存储:利用SDF数据库,通过表的形式对管线信息进行存储,使数据的组织形式更加规范,数据管理更加高效,并具有加密的功能。3.2.2 内业数据导入功能。1)读取:管线SDF数据库导入到PC机后,利用内业管线导入系统提供的接口直接将管线数据导入,导入的数据包括管线点信息和管线点间的连接信息。2)成图:管线录入系统根据导入的数据库信息,直接按类别分层矢量化成图显示,并对图形数据和属性信息进行了SDE数据库存储。3.2.3 智能化功能。1)自动化功能:在管线数据调查过程中,实现智能化数据录入功能。若点号尾数为数字,在进行下一点调查时自动加1;根据管线的方向自动来确定管偏的方向。2)减少输入功能:尽可能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录入信息,无须在PDA上手下输入,降低了录入管线属性数据时容易产生的人为错误。3)PDA小键盘:考虑到实际的管线普查需要,屏蔽了PDA自身的繁琐的录入键,开发了数字小键盘,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大而清晰的数字键,避免了不必要的录入错误,提高了录入效率。   4 一体化操作流程   管线外业普查采用PDA和全站仪配合完成管线数据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采集,再将外业调查的管线数据库导入到PC机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每一次管线调查前要新建一个工程(SDF数据库)或者打开已有的工程(SDF数据库),并录入相关工程信息。2)管线数据录入,作业人员手持PDA在每个井位,进行管线数据的录入,包括管线种类、管线线号、点号,方向、高程种类、管偏、管偏值、管径、量高等信息,如图4-1。3)全站仪测量每一个管线点坐标和对应的井面高,包括:管点号、X坐标、Y坐标和井面高。全站仪记录管点号和PDA录入的管点号可以唯一性匹配识别。4)外业记录管线数据预处理,主要是完成属性信息和全站仪坐标信息的匹配,从而使每一个管线点都有空间坐标信息。5)外业管线数据库的导入,利用管线导入程序直接读取外业管线数据库的信息,通过坐标信息,结合相应的算法实现管线的空间矢量化成图,并将属性信息同步存储在相应的SDE数据库中,见图4-2。   6)成果输出,对导入的数据进行相应成果的输出,可以输出ESRI ShapeFile格式文件和AutoCAD格式文件,以及多种格式的表格。   5 结束语   开发基于PDA的管线调查系统能实时、快捷、有效地完成管线野外采集及输出,使调查工作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全面提高了地下管线信息调查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大量的内业处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内外业程序的无缝集成,使管线数据采集的管线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同步导入和建库。本系统的应用效果以北京市顺义区地下管线普查为例,通过采用该PDA内外业一体化软件实现了低碳无纸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管线普查任务,比以往传统的管线采集方式节省了50%的工作量,并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亚果,王继明.嵌入式系统PDA在昌乐县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J].城建档案,2009(6):61-62.   [2]张金波,周甍,王鹏,等.PDA用户参考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李建平,赵江洪,张柏.基于掌上电脑的地下管线普查与测量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1):203-204.   [4]区福邦.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研究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赵俊兰.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模式研究[J].北京测绘,2005(1):52-54.   [6]彭艳,王崇倡,陈建科.基于PDA的地下管线外业调查系统的研究[J].测绘工程,):69-7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的位置:---- 工信部: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通信管线普查
来源:&&日期: 9:15:5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号),要求2015年底以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普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普查和事故隐患排查。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城市地下通信管线普查工作,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作为通信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地方政府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内的城市地下通信管线普查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在通信管理局的统一组织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一是开展信息普查工作。基础电信企业不仅要对自有地下通信管线资源进行普查,修正非标准信息,完善信息标识形式和内容,而且对非自有管线资源要与权属单位共查,保证资源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要全面了解城市地下通信管线的运行状况,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限期消除事故隐患。
二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基础电信企业要建立城市地下通信管线信息系统,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与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满足日常运营维护等工作需要。同时,要充分利用城市地下通信管线信息系统,做好通信工程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全面提升通信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咨询电话:027-39805转801 24小时业务咨询:
7×24小时客服热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24号龙安港汇城A座
All Rights ReservedIDC经营许可证编号:鄂B1.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下管线普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