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申购和定投和申购购买,但是没有显示卖是怎么回事

来自子话题:
1. 亚马逊列在本季财报的Highlights上值得关注的新产品和服务。这刚好可以帮忙我们回顾一下本季度亚马逊的历程。&br&&ul&&li&新的Kindle Fire HDX:最新硬件技术和高精度显示屏&br&&/li&&li&Mayday Button:全天候一对一视频客服救援服务&br&&/li&&li&新款Kindle Paperwhite:5款新功能包括翻页、读书社交分享、学习计划、记录陌生词汇、快速查阅等&br&&/li&&li& Kindle MatchBook:已购买实体书用户可以超低价购买电子书&br&&/li&&li&墨西哥的Kindle图书市场:包括200万套书籍,其中7万套是西班牙语&br&&/li&&li&亚马逊软件开发者精选:为软件开发者提供更优惠经济补助和更密集广告选择&br&&/li&&li&Login and Pay支付服务:用户可利用亚马逊账户在其他网上零售商店进行支付&br&&/li&&li&Amazon Art:销售和展示来自150家画廊和收藏家的超过40000件艺术品&/li&&li&还有一项很有趣的关于小孩的pilot项目。去年4月曾经进行过一轮:&a href=&/story/popcandy//amazon-pilots/21030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azon's pilots: Which are worth watching?&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br&2. 是的,亚马逊的财报花了有一大半的文字篇幅在阐述他们在上一季度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开创性的成就。然而,他们本季的财务数据不可谓不亮眼。这也是虽然最后季度报亏,但股价仍然狂涨的原因。&br&&img src=&/b97b9b4b155e86c8dfa23e5c80cdd59a_b.jpg& data-rawwidth=&814& data-rawheight=&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4& data-original=&/b97b9b4b155e86c8dfa23e5c80cdd59a_r.jpg&&&br&请看上图。按惯例,每年第三季度,亚马逊都会招募和培训数万名季节性员工,以应对第四季度的Holiday Season。今年,这一数字超过了70,000人。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50,000人。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仍然录得比去年少得多的亏损。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亚马逊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比去年小幅上升,从25%左右升为28%左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细心比较今年和去年的三季度,实际上运营利润相差只有300万美金,最后录得亏损减少,主要是依靠在税收方面的作为。&br&&br&3. 值得注意的财务指标:&br&&ul&&li&今年截止第三季度亚马逊用于购置地产和设备的现金流是去年的两倍;&br&&/li&&li&亚马逊的12个月运营现金流的增长是显著的,达到48%;而净现金流的下降,主要原因正是购置地产和设备,其中录得最大的一笔是去年12月在西雅图花了14亿美金构建的新办公室;&br&&/li&&li&以上两点构成亚马逊今年的现金及等价物比去年少了近4亿美金;&br&&/li&&li&如果单看运营利润,亚马逊在北美地区的运营利润一直为正;而国际地区的运营利润则一直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1亿美金左右打转;&br&&/li&&li&本季如果扣除由于汇率而造成的损失,实际上是净利润为正。(3.32亿美金)当然近一年来,汇率对亚马逊的影响都是负面的;&br&&/li&&li&我最喜欢看的数字之一share-based compensation,今年每季度都比去年上涨30%左右,到年末这一项花费会超过11.5亿美金(第四季预计3.5亿美金左右);&br&&/li&&li&从补充数据来看,亚马逊近六个季度中,北美市场的增幅是高于国际市场的;尤其是本年第二第三季度,北美市场的季度增幅都超过30%,相较国际市场仅为20%强。国际市场的媒体产品的同比销售增长连续4季度维持在个位数,本季甚至出现下降,相较北美市场的近20%的增长,是拖累平均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即将到来的假日季,无疑北美市场的增长潜力还会更强劲;&br&&/li&&li&其他收入(主要是AWS云服务)方面,本季全球收入第一次超过10亿美金,且本年度一直维持在同比60%左右的高增长。但该服务的95%的收入来自北美市场。&br&&/li&&/ul&&br&4. 下一季的财务预测,公司给出的同比增幅预测是10%~25%。按照今年的平均增幅而言,最后落在甚至25%的可能性极大,及净营收达到265亿元,刚好略微超出华尔街的平均预测。在本季华尔街预测中,平均预测是167.6亿美金,最乐观的净收入估值不过是170.3亿美金。而对下一季的增长,接下来华尔街都将适度调高了预测,要继续Beat的难度变高。不过对于亚马逊而言,没有什么不可能。&br&&br&5. 我之前就说过,亚马逊的财报是最好看,但又是最难做解读的。难解读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负面的财务信息,公司都会在财报给以最详细的解释。对于投资者而言,亚马逊近十几年都显得略为不地道,尤其是近两年,他们一直刻意的游走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实际上,我们知道,如果真要赚钱,杰夫-贝佐斯和他的团队们,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在下一季度就交出华丽的数字。只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br&&br&就好比最新推出的Mayday Button,可以想见,为了实现全天候24小时的免费服务,他们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但同时,你也可以想象,这一服务能够对于消费者黏性和忠诚度有多大的帮助;甚至,这一服务对于电子消费品界的服务模式而言,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不一定。他们的Kindle Matchbook服务,体现了他们在不断扩大电子书的销售规模的同时,仍不遗余力的在维护传统出版物的地位。他们的Login and Pay服务,在利用他们手中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并且扩大市占率的同时的同时,也确实能够为很多中小在线零售商提供便利。至于他们从前年开始不遗余力推广的AWS服务,到目前为止,至少在北美市场上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毋宁说,他们投入巨大的成本进行的Pilot for Kids计划,聚集起一批奥斯卡、艾美和托尼奖得主,只为给孩子们提供优秀的内容产品。&br&&br&细心观察亚马逊的毛利率,从2010年的22%,到2011年的23%,去年的25%,再到今年的近28%;已经连续4年有适度的增长。他们的营收即使在2006年上百亿美金规模之后,仍然维持每年30%左右的稳定增长。而他们每年针对员工所进行的股票激励计划的数字,也不断的创纪录。&br&&br&这恐怕就是亚马逊这家公司(以及贝佐斯)的宗旨,在赚钱之前,先做对的事。而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例如&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58 同城&/a&,就显得不是那么地道了。&br&&br&再回过头来看我之前提到的财新网关于亚马逊财报的报道。&a href=&//.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亚马逊第三财季净亏损4100万美元&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lockquote&「这家不断投资扩张的“贪吃蛇”型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意料之中又亏损了」&br&「投资者对亚马逊亏损的财务报表似乎并不惊讶,自1997年公司上市以来,亚马逊时常爆出亏损的消息,其股价却一路上涨,至今累计涨达200多倍,投资者对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在线零售商给予执着的青睐。」&/blockquote&唔,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头。所以我说那个实习小妹有性格嘛!&br&&br&先更新到这里,有什么错误或者问题后续补充!
1. 亚马逊列在本季财报的Highlights上值得关注的新产品和服务。这刚好可以帮忙我们回顾一下本季度亚马逊的历程。新的Kindle Fire HDX:最新硬件技术和高精度显示屏Mayday Button:全天候一对一视频客服救援服务新款Kindle Paperwhite:5款新功能包括翻页、…
即使对于有研究的人来说,股市也基本等于赌博。其实,任何二级市场博弈都约等于赌博。&br&&br&只不过没有研究的人入市,类似于闭着眼睛掷骰子,并不是赢不了,而是连赔率都没看清就赌了。&br&&br&对于有研究的人而言,是睁着眼,并不是赔不了,只是赌之前把赔率摸清了,往赢面最大的方向赌而已。&br&&br&当然也有研究得不透彻的人,可能把赔率算错了。&br&&br&大多数人,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也许我自己也是?),都属于第三类研究不透彻的赌徒。&br&&br&----------------------------------------------------------------------------------------------------------------&br&&a data-hash=&8f546a4cb1e9df88e2ea& href=&/people/8f546a4cb1e9df88e2e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库库& data-tip=&p$b$8f546a4cb1e9df88e2ea&&@库库&/a&问:有个小白疑问,既然股市如赌场,那为什么刚上市的公司大多能一夜暴富呢&br&用专业的话回答:因为股市能够对企业股权进行市场化估值;并且上市本身能够大为提升股权的流动性,产生超额的流动性溢价。&br&&br&打个比方回答:筹码在赌场外就是一个塑料片,在赌场内可是几千上万的价值。
即使对于有研究的人来说,股市也基本等于赌博。其实,任何二级市场博弈都约等于赌博。只不过没有研究的人入市,类似于闭着眼睛掷骰子,并不是赢不了,而是连赔率都没看清就赌了。对于有研究的人而言,是睁着眼,并不是赔不了,只是赌之前把赔率摸清了,往赢…
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把之前介绍分段交易法的几个答案删除了。&br&借这里再重新开始说说吧。&br&&br&当然,说明一下,&b&交易系统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每个人对行情的定义和理解不一样,所站的视角也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一样。&/b&我只是按照我所站的视角:分段分级交易法,来描述一下我所看到的问题。&br&&br&题主问的是两张图的区别。&br&首先,研判行情很重要的一点,是&b&级别,&/b&离开了级别,很多问题就无从谈起了。一波日线级别的上涨,和一波周线级别的上涨,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因为行情的级别特征,日线级别上涨过程中可以包含小时线级别的下跌,而在这小时线级别的下跌里,又可能会包含15分级别的上涨。&br&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多级别共振,这里会引申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像混沌理论中的自相似(以后有机会我说说这个问题)&br&&br&从&b&“行情是分级别的”&/b&这个角度出发,那么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b&如何判断当下行情的级别&/b&。&br&这个原理很简单,&b&反转发生在什么级别,那么这就是什么级别的行情。&/b&&br&继而新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是反转。&br&这个问题千问千答。&br&我只说我自己的判断方法:&br&道氏理论认为:高点不断抬高,低点不断抬高的过程,就是上涨趋势,反之亦然。由此引申出,如果在上涨趋势的过程中,证明它是上涨趋势的关键点被破坏了,那么上涨趋势也就结束了。&br&据此我对反转的定义就是:&br&&b&原有趋势的关键点被破坏且不再恢复,便构成反转。&/b&&br&&b&但是请注意:反转以后并不一定会立刻构成道氏理论所谓的趋势。&/b&&br&上实例子&br&&img src=&/a6ef08c3da41ae45abcbfb5d919f9bfa_b.jpg& data-rawwidth=&1660& data-rawheight=&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0& data-original=&/a6ef08c3da41ae45abcbfb5d919f9bfa_r.jpg&&按照这个观点,反转的点会非常容易判断。而且,几乎所有形态反转,都会包含在内。(除了V形反转,是无法用这个理论处理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BUG,当然V形反转不常见,而且考虑到级别,V形反转内部,也通常是会有小时线级别的反转的,只不过日线上做不到而已)&br&&br&这个反转的定义我觉得并不新鲜,一点也不高大上,但是,绝对简洁高效。&br&&br&由此又能引发新的一个问题:&b&如何找到关键点&/b&&br&过去我常常提到一种方法,&b&分段。&/b&&br&我的方法是设定一条均线,当K线有能力穿越均线,并且停留时间超过3个K线周期,那么一个新的段成立。反之则段不能成立。分段所代表的含义,是一定时间内整个市场的人气。比如向上的一个段,在这个段里,买入的人站了上风,段的顶点,就是上一次买方最大的能量所站的位置。反之亦然。分段的方法其实有无数多种,但原理应该就是这般。&br&&br&现在,反转清晰了,趋势方向也就明确了,行情的级别也就明确了。&br&回到问题上,题主所说的,两张图的区别,也就出来了:&br&2009年的牛市,所处的结构是:周线级别下跌(一直到14年11月,才被打破),日线级别的上涨,而09年8月5号附近的走势,仅仅只能代表一个小时线级别反转,因为日线上没有形成关键点。虽然从后面看,那里是顶没有错。但是确认日线级别的下跌,是在图中的方框内。&br&&img src=&/11b3c4eb2d_b.jpg& data-rawwidth=&1090&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0& data-original=&/11b3c4eb2d_r.jpg&&如果觉得这个方法太滞后,那请多去看看07年的大牛和08年的大熊。&br&相比错过超级行情,我宁可多花点时间等待行情确认反转。&br&&br&再说说当下的情况:&br&当下所处的,是周线级别的上涨,如果日线这里杀下去,自然会成立日线级别反转。这是两张图的本质区别,反转的级别不同。&br&&img src=&/51eb413a15b56d9daea374_b.jpg&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51eb413a15b56d9daea374_r.jpg&&&br&如此,如果你是日线级别交易者,等下破确认,你就可以走了。如果你是周线级别交易者,不着急,你的行情还没结束。&br&&br&以上多半都是废话,真的。&br&唯一有用的,就是重新复习了一遍反转的定义,以及提供了分段和分级两个思考角度。&br&&br&分段和分级是很博大精深的,稍微理解一点,都可以实现一年赚N倍。&br&就像当前的情况,在周线交易者看来,日线的一次反转,很可能是加仓买入的好机会。&br&&b&当然最好的交易方式,不是随机去选择交易级别,而是在确定的交易级别下,做级别之内的行情。&/b&&br&这里顺便说说我的六字真言:&b&顺大势、逆小势。&/b&&br&比如最近的股指期货,我选定的趋势级别是15分,在我的操作级别内,行情早已经在下跌趋势内,所以每一次反弹,我都会找到次级别----3分钟里边的上涨结构,进行逆势做空,基本属于摸顶底,虽然这个行为很次,但是如果我错了,我也就是一个3分钟的止损,如果我对了,那就是15分级别的利润,而且事实上,通过结构的辅助判断,对错的概率其实是优于50%的,加上级别赋予的极大赔率,优势不言而喻。所以我既是趋势交易者,同时也是震荡交易者,这就是对顺大势逆小势六字的简单注解。&br&先写到这里。有空再补充。&br&今天晚上事情比较多,如果逻辑有不到的地方,请多多指出。
前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把之前介绍分段交易法的几个答案删除了。借这里再重新开始说说吧。当然,说明一下,交易系统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每个人对行情的定义和理解不一样,所站的视角也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一样。我只是按照我所站的视角:分段分级交易法…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先说第一个问题,确实我也认同卖方的分析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的根据,以前看过几篇卖方分析报告,还是别人用美金买的,然后分享出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对于业务基本上都是流于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历史数据做一些简单的预期收益推测,然后做出一个价格区间。所以这种报告基本上是不靠谱的,很快股价就超过了他的价格区间,因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业务变动带来的货币化能力变动,是传统企业不能比的。当然这个时候,卖方报告也会跟着价格变动,反正变量因素那么多,到时候再调就是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卖方报告更像一种滞后指标,而且有的企业用财务模型是无法估值的。不过报告也是要分层级的,像我前面说的这个公司,因为是中概股,而且市值也不大,卖方分析师是几乎不可能覆盖到,阿里巴巴就不一样了,全球第一IPO,他的卖方分析报告值不值得参考要打个问号。&br&&br&第二个问题,买不买阿里,说实话,我总感觉任何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都要狂增收入,对于阿里巴巴这种体量极其大的企业,增出来的收入有多少水分,这个真的要费尽心力去研究,要去了解他业务逻辑和收入点的关系,往期的收费情况,最好能跟卖家聊一聊。而且看了过去,还要看未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匆匆的看了看阿里最新一季的季报,个人觉得指标依旧很强劲,特别是移动端和GMV的突飞猛进,虽然期权金补偿的很厉害,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以后移动端是什么个增长情况,能不能有新的收入点,GMV和中国的零售业的以及线上零售总额占比的增长关系如何,也需要费尽心力去研究啊,总的来说,百分之90的工作都属于体力活了。你在知乎上是肯定得不到答案的,怎么也得付费吧。&br&&br&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阿里的机会,源于跟工商局的掐架,在投资里面,买有坏消息的好公司,确实是个很好的思路,但是你需要考量的是这个坏消息是否真的跟市场逻辑是一致的,我见过太多利好利空消息为市场逻辑打掩护的了,看起来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经营出现了问题。(不过好像阿里应该没这么糟)。&br&如果以上情况排除了的话,你还要考虑第二种情况,这个坏消息带来的破坏性究竟有多强,有时候一个坏消息是可以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如果坏消息变成坏情况,那就是真的有点倒霉了,像聚美这种因为假货原因,砍掉自己第三方平台业务的公司,硬生生的从平台变成了自营,从蓝海进红海的也是少见。不过能够断臂求未来,这也需要管理层下很大的决心,这一点我还是挺佩服陈鸥的。额,扯远了。所以,阿里能不能变成坏情况?那得看你对这次新闻事件的评估,对各方利益的评估,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看老外和国内舆论的差距,老外对假货两个字是很敏感的,但是在国内么,你懂的。买中概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有信息优势,别小看这一点,真是有种自带尚方宝剑的感觉!&br&&br&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排除了,但是你又拿不定阿里的财务状况,业务逻辑的话,可以这么想想,像阿里这样的企业,肯定是大机构必定配置的股票,而且本身又是处于一个垄断行业当中,如果真的有再往下跌,而基本面又不发生重大改变的话,买盘是会疯狂涌现的,不过据我的观察,这种预期需求大于预期供给的股票,往往也是跌不下去的。所以,可以做点Sell Put,既能收权利金,又有机会抄到底,看起来赢面比较大。&br&&br&总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投资本就是个概率游戏,Enjoy it.&br&(话说我这个答案怎么也得值10块钱吧,我要不要把支付宝写出来,请我吃碗炒饭啊?哈哈)
谢邀先说第一个问题,确实我也认同卖方的分析报告,不能作为投资的根据,以前看过几篇卖方分析报告,还是别人用美金买的,然后分享出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对于业务基本上都是流于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历史数据做一些简单的预期收益推测,然后做出一个价格区间…
来自子话题:
第一次被邀,我要好好答一下,不管答的好不好,态度先要摆正!&br&&br&&b&1. “为什么 NADA (美国汽车经销商组织)会成为 Tesla 销售的阻碍?” &/b&&br&确切的说,阻碍Tesla销售的根本是 franchise laws,就是特许经销商法,各州的经销商协会都可以利用这个法律去告Tesla. (补充说明下,这个特许经销商法只是州法,虽然大部分州(48个)都有特许经销商法,但是有些州并没有,比如加州,所以Tesla在加州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开直营店。)&br&当然,如@肖潇 所说,NADA和政府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Tesla 2010年在科罗拉多州开了第一家店之后,特许经销法在汽车经销商协会的推动下被修改的更加严厉。 (via &a href=&/news/1080001_auto-dealers-fight-against-tesla-stores-elon-musk-weighs-i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s/1080001_auto-dealers-fight-against-tesla-stores-elon-musk-weighs-i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所以,冲破阻碍的关键,还是得修改立法以放开部分的直销权(比如,针对tesla这样的创业型且销售新型电动车的公司)&br&&br&&b&2. “特许经销商法是什么,为什么 Tesla 的销售必须通过它?”&/b&&br&先说说美国的汽车特许经销系统(The Auto Dealer Franchise System)是如何发展起来的&br&(主要参考此文&br&&a href=&http://faculty.som.yale.edu/FionaScottMorton/documents/StateFranchiseLawsDealerTerminationsandtheAutoCrisis.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aculty.som.yale.edu/Fi&/span&&span class=&invisible&&onaScottMorton/documents/StateFranchiseLawsDealerTerminationsandtheAutoCrisis.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1)虽然特许经营的形式早在1898年就第一次出现了(由William E. Metzger从通用公司获得的蒸汽汽车的特许经营权。但是,这在那时候还不是主流的销售形式。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销售形式还是百花齐放,也可以说是混乱。见下图&br&&img src=&/bd3ed5763234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bd3ed5763234_r.jpg&&&br&可以看到,汽车从工厂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有很多种途径。不过主要的销售形式是通过wholesale distributor(不知道该译为分销商还是批发商,也搞不清它们的区别,所以后面就都用英文原文了)。wholesale distributor和汽车制造商只有一个很简单的销售协议,而且有效期通常只有一年,双方的责任义务都很简单,消费者也不要想有太多的售后服务。wholesale distributor基本上就只管卖汽车,汽车制造商也只对他们制造的那些部分提供保修,也就是比如某个配件出了问题,但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那么你自己去找那个配件的生产商索赔吧!这样坑爹的销售模式在最初几年还运转的挺好,因为市场需求旺盛,汽车制造商要做的只是开足马力生产就行了(年间出现了600家汽汽车制造商!产量从4000猛增到190万,还是不够卖!绝对的卖方市场),wholesale distributor也不用担心汽车卖不出去,这些wholesale distributor的素质当然也是参差不齐。&br&&br&(2)这样的好日子当然不会长久,市场在进化,消费者的要求高了,开始要求性能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了啊,竞争对手多了,汽车不像原来造多少就能卖多少了啊,汽车没那么好卖了啊!怎么办?除了提升制造技术,谁来卖怎么卖这个车也变的重要了。比如汽车不能随便摆大街上展示了(见下图),得弄个漂亮的展厅啊。销售商的素质也得提高,要有齐全的维修设施、配件,有熟练的技工等等。这时候特许经销商就开始占据主流了,他们从制造商那里获得在某一地区独占销售的权力,通常只销售某一个品牌的汽车,并提供一系列的售前售后服务。&br&&img src=&/f579b863eccc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f579b863eccc_r.jpg&&&br&&br&(3)经销商为了销售某个品牌的汽车,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租展厅啊,配备各种维修设备啊,培训技工啊等等,都是要钱的,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品牌相关度比较高的,这一套设备啊技术啊能用在福特公司的汽车上,但你丫要是突然不跟我好了咋办?我这些东西也没法用在通用公司的汽车上啊!或者以此来要挟我,逼迫我完成不合理的销售任务之类的怎么办?于是汽车制造商就想办法打消经销商的顾虑,比如帮助经销商培训员工,并提供一些设备、技术支持,比如如果合约终止,制造商会回购经销商之前采购的维修设备。但是这好像还是不那么靠谱啊,制造商依然处于强势的位置。于是就只能通过立法来限制了。&br&&br&(4)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关于汽车特许经营的法律是一部联邦法,基本上就是规定了如果制造商违约之后一些处理方法。但是为啥现在的特许经营法都是州法呢,因为当这个联邦法颁布的时候,已经有20个州开始执行自己的特许经营法了。这些州法相对于联邦法,对于经销商的权力保护更加完善。首先一条就是,制造商必须通过授权给特许经销商来销售汽车,而不准自己直接卖。这让经销商的地位一下就提高了啊,只是这一条,你制造商还敢对我不好?没有我经销商,你制造商就卖不出去车!&br&&br&好了,讲到这儿,对于特许经销法的了解就够了,剩下的一些条款就不说了。特许经销法原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的经销商,结果现在却是变成了各州乃至全国的经销商结成联盟,而占据了强势的地位。他们已经成为了汽车制造商的负担(通用和克莱斯勒在08年经融危机濒临破产的时候,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关掉2200家特许经营商)。但是他们向每个州贡献超过20%的税收收入,提供了了8%的零售业就业岗位,州政府又岂敢随意动他们?&br&&br&Elon Musk不只是和几十个州的经销商协会在战斗,更是在和发展了几十年的根深蒂固的美国汽车销售体系在战斗。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但是Elon Musk为何如此坚定的要推广直营店?我觉得是因为他对于传统汽车销售的用户体验的不满。设想一下你是愿意先跑好几个经销商去询价,找到一家最低的,然后再讨价还价,最后再被销售员推荐各种附加的服务保险坑上一把呢,还是愿意像买去Apple Store买一台iPhone一样,统一的定价,刷卡提车走人,甚至直接在网上定制好呢?NADA在意的不是Tesla的代理权,而是害怕这样一个稳定的销售体系被打破,我想其中必是因为利益的关系,不过我没有去找相关资料,就不瞎扯了。&br&&br&===================================================&br&一不小心写到4点了...第一次这么认真答题,从开始随便搜了几篇报道就准备开始写,到最后查资料文献一个个搞清疑点,最后用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出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我对这方面没啥研究,纯粹把这个回答当做一个通过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锻炼吧。如有疏漏,烦请各位指正。
第一次被邀,我要好好答一下,不管答的好不好,态度先要摆正!1. “为什么 NADA (美国汽车经销商组织)会成为 Tesla 销售的阻碍?” 确切的说,阻碍Tesla销售的根本是 franchise laws,就是特许经销商法,各州的经销商协会都可以利用这个法律去告Tesla. (…
来自子话题:
前高朋员工,是2011年groupon中国在北京双井工作的第一批员工。&br&两家的处境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经营的目标不同,导致的策略不同。&br&groupon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美团在互联网行业里显得很非主流,尤其是在2011年头那样的资本环境。&b&因为美团网真的在经营团购这一事业。&/b&&br&groupon线路很标准,融钱——扩张规模——拿数据再融钱——再扩张规模——最终上市大把捞钱。(这也解释了高朋网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多金、来势汹汹、快速扩张、母公司上市后迅速离场,唯一的解释就是老外只是来刷数据捞金的)这样的手法在前几年浮躁的互联圈很常见,高速扩张的代价往往不计成本急于求成,甚至有了“不赔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电商”的说法产生。&br&而反观美团在11年的表现,相较于当时打了鸡血的拉手、团宝、24券等团购网站而言,采取的策略还是相当的稳健和保守。美团既不做线下广告、明星代言,增开城市的数量和速度也远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美团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撑过了市场烧钱的混战和资本严冬,盈利终于姗姗来迟了。因为团购的运作模式本应有非常的良好的现金流。(市场环境都快让资本和恶性竞争给毁了)想当初,groupon刚创立时半年就实现了盈利。但是团购作为一种O2O的商业模式,本地化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发展速度。&br&&br&所以结论是:&br&&b&1、groupon是冲着上市去的,因此疯狂扩张融资,现在上市了,该开始考虑盈利问题了。&/b&&br&&b&2、美团是一开始就埋头经营团购这一事业,冲着盈利去的,也许以后会上市,但目前看来还很不相关就是了。&/b&&br&&b&所以美团更像是一家传统企业,而不像这两年浮夸的互联网公司们。&/b&
前高朋员工,是2011年groupon中国在北京双井工作的第一批员工。两家的处境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经营的目标不同,导致的策略不同。groupon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美团在互联网行业里显得很非主流,尤其是在2011年头那样的资本环境。因为美团网真的在经营团购这…
谢 &a data-hash=&dd047a4bd61e7a868c5db& href=&/people/dd047a4bd61e7a868c5d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田平& data-tip=&p$b$dd047a4bd61e7a868c5db&&@田平&/a&邀!&br&&br&如果不想炒股,单纯的想了解中国股市以及股票的话,比较推荐的是《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br&&br&比较全面的讲述了中国股份制公司的来历,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中国股市中重大规则变化的过程。&img src=&/151ce23a5d61ea6bbdf4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151ce23a5d61ea6bbdf4_r.jpg&&&br&&br&这套东西是中国股市20周年的时候,央视财经频道制作的一个系列。除了书还有一套视频,值得看一下。&a href=&/w98/album-aid-889581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专辑:中国股市记忆全集(61集)&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除了《中国股市记忆》这种描述现象的作品,要想看学术一些,挖掘的比较深一些的书籍的话。&br&陆一的很多书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img src=&/4cbeb79da17979e37ccb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br&以及陆一的《谈股论经》,这个学得就比较学术性了,虽然写得很好,但是读起来有点累。&br&&img src=&/5c06abaa3_b.jp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br&&br&还有《中国股事钩沉》系列,&br&&a href=&/colum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陸一-《中國股事鉤沉》&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了解股市最好的办法是从股市发展的历史着手,最好参照美国股市的发展历史对比着看,会更有深刻体会。&br&&br&另外我自己正在筹划写一本关于中国股市牛熊更迭史+政策变迁史的书,目前需要的材料刚刚收集完成,部分章节可能会在专栏里贴出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
谢 邀!如果不想炒股,单纯的想了解中国股市以及股票的话,比较推荐的是《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比较全面的讲述了中国股份制公司的来历,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中国股市中重大规则变化的过程。这套东西是中国股市20周年的时候,央视财经频道制作…
来自子话题:
谢邀。最近太忙,现在才抽空写点东西。&br&公司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融资。这个知乎上面讨论很多,比如可以参考这个:&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公司为什么要融资上市?&/a&对于那个时点为啥要去海外上市,我认为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国内的A股的状况无法容纳国企的体量和对融资的需求。实际上,海外上市成本是很高的,在合规方面比国内要求高。同时,在他们上市的那个年代海外上市的估值普遍比国内低,上市从公司财务上面来说,很不划算;加上海外市场的监管较健全,对投资者的保护比A股全面,投资者对成熟的上市企业普遍有分红的预期。如果是单纯为了融资,海外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选项,找银行贷款更优。&br&我认为最主要的目的是:&b&借国外上市的监管方式倒逼中国企业改进公司治理。&/b&&br&虽然当时上市的决策是企业管理层做的,但实际上还是中央的授意。&br&众所周知,上市是一个苦活累活。需要全面梳理,会计师要查,律师要查,还要建立各种公司治理的架构。安然以后,还要建立内控。在成熟的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还是很看重的,如果没有好的公司治理,估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了在海外上市,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会建立起来。同时,上市之后,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持续披露。客观来说,提高了企业的管理透明度。这是上市的一个益处。&br&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央要企业海外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借机整顿一下治理混乱、效率低下的国企。这就跟大企业找咨询公司解决自己的问题类似,只是借一个外来的和尚的手做一个比较棘手的改革。&br&&br&至于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现在大国企都是国资委控股,没有私有化,谈不上国有资产流失。某些博主说的“&a href=&/blog/infor_detail.aspx?ID=438&articleId=397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石油对美国股民为何如此慷慨?&i class=&icon-external&&&/i&&/a&”我不是很同意。 按照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收到的分红都是一样的。股息率低,说明市场给的估值太高。投资者整体不理性,愿意高PE买入造成的市场定价的问题,与管理的道德与否没有任何关系。金融市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买者自负(&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Caveat_empt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veat emptor&i class=&icon-external&&&/i&&/a&)。除非股票在卖给你时,财务数据涉嫌欺诈,那是需要严惩。但是如果是自己买股票的时候不仔细思考,买贵了导致亏损却哭爹喊娘,我只能呵呵了。&br&&br&对于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公司去海外上市的原因,雪球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方三文& data-hash=&dd177ecda6ddd856b07f418d788a7185& href=&/people/dd177ecda6ddd856b07f418d788a7185& data-tip=&p$b$dd177ecda6ddd856b07f418d788a7185&&@方三文&/a&曾经写过一篇文章:&a href=&/10/IPKDGGO00094IF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好公司去国外上市?&i class=&icon-external&&&/i&&/a& 讲的有些点很中肯,只不过不适用国企。只是在这里提一下,有兴趣的读者直接点过去看就好。&br&&br&以上。
谢邀。最近太忙,现在才抽空写点东西。公司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融资。这个知乎上面讨论很多,比如可以参考这个:对于那个时点为啥要去海外上市,我认为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国内的A股的状况无法容纳国企的体量和对融资的需求…
&b&谢邀。&/b&&br&&br&近些年网络诈骗频频不断,随着网络交易额度越来越大,网络诈骗案件也越来越成为网民们的聚焦点,就在13年我们(来自知道创宇的SCANV团队)调查了一起关于工商银行网络诈骗的案件,可以当做一个案例在这里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也可以多提一些网络诈骗案例的手段伎俩,共同打击网络诈骗!打造绿色的网络空间,下面我来说说之前调查的回忆录:&br&&br&就在去年&b&(13年10月19日)&/b&左右,我们收到朋友被网络诈骗团伙诈骗的消息,从而展开了一场调查网络诈骗团伙的风波。因为案件距离目前为止已经快有三个月的时间了,难免会有疏漏遗忘的地方,作为回忆录在这里写给知乎网友们看看吧,再次提醒大家网络安全将是永远不可忽视的。&br&背景有必要好好说一下,网络诈骗团伙通过电话联系网民声称银行卡有恶意交易记录,需要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进行申诉解封,于是就让网民登录网站开始操作。所以我们得到了唯一的线索就是一个&b&IP&/b&地址,网站是这样的:&br&&img src=&/eb260d0f0dc85ba5da552fe8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eb260d0f0dc85ba5da552fe8_r.jpg&&&br&通过页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网页是一样的,但是正常的网站地址应该是:&a href=&http://ww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明显的可以看到网站是经过伪造的。&br&于是诈骗团伙开始通过电话诱导受害者点击左侧“网上测查金融犯罪”浮动标志开始整个钓鱼流程。&br&&img src=&/f63cb4c4c33d1d95afe9df98_b.jpg& data-rawwidth=&1099&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9& data-original=&/f63cb4c4c33d1d95afe9df98_r.jpg&&&br&网上测查金融犯罪页面是上图这样的,首先要求用户下载插件,经过我们分析得出此插件其实是工商银行U盾劫持病毒。&br&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网页中:&br&&ol&&li&本院提供之安全插件为机密且独立链接至本院侦查调查数据库之安全插件,不与任何杀毒软件,安全软件,防火墙所兼容。&br&&/li&&li&要求配合调查之嫌疑涉案人必须关闭电脑计算器中之杀毒相关软件,并下载安装本院提供之安全插件。&br&&/li&&li&如有未关闭杀毒软件而下载安装安全插件,导致我院侦查数据库故障,司机,此行为为破坏,扰乱司法秩序与调查程序,严重论处。&/li&&/ol&&br&&b&&i&看到上面网页后,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可以产生以下几点疑问:&/i&&/b&&br&&ul&&li&首先来看第一条信息:诈骗团伙声称“安全插件”不与任何杀毒软件安全软件防火墙所兼容。&br&&/li&&li&疑点泄露:为什么“安全插件”不与任何杀毒软件、防火墙所兼容呢?&br&&/li&&li&然后来看第二条信息:要求配合调查之嫌疑涉案人必须关闭电脑计算器中之杀毒相关软件。&br&&/li&&li&疑点泄露:必须关闭杀毒软件、防火墙才可以下载这个所谓的“安全插件”&br&&/li&&li&最后第三条更是疑点重重:如有未关闭杀毒软件而下载安装安全插件,导致我院侦查数据库故障,司机,此行为为破坏,扰乱司法秩序与调查程序,严重论处。&br&&/li&&li&诈骗团伙通过恐吓网民的形式关掉电脑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以便下载诈骗团伙的“安全插件”,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声称可以导致扰乱数据库查询、侦查系统死机等理由严重论处。&/li&&/ul&根据整个网站提醒来看,诈骗团伙主要想要表明一个观点:&b&网民必须关闭杀毒软件、防火墙,不然就能以扰乱政府等借口对你严重论处!&/b&&br&&br&&br&于是我们下载了网页上所谓的“安全插件”开始进行分析,分析后发现其实网页上提供的“安全插件”是工商银行U盾劫持病毒!网民下载运行后这个插件会劫持网民的工行U盾,于是这里会有很多朋友抛出疑问:“他不知道我银行卡号和密码怎么盗取我的财产?”&br&&b&U盾劫持是开始,最后就是获取你的卡号和密码了,然后进行财产劫持。&/b&&br&&img src=&/0a17c08409a39dfe833c_b.jpg& data-rawwidth=&1229&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9& data-original=&/0a17c08409a39dfe833c_r.jpg&&诈骗团伙在最后的诱导步骤里面要求网民填写账号密码以及U盾密码等敏感信息用于财产转账,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步骤是这样的:&br&&ol&&li&电话联系诱导称存在金融犯罪,要求网民访问伪造的政府机构网站&br&&/li&&li&诱惑网民点击“网上测查金融犯罪”进入下载插件页面&br&&/li&&li&恐吓网民关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以运行诈骗团伙所准备的U盾劫持病毒&br&&/li&&li&最后要求网民填写相关银行敏感信息完成诈骗,进行财务劫持操作!&br&&/li&&/ol&&br&上面就是一场非常典型的网络诈骗财产劫持案例,我们来回忆一下,诈骗团伙通过各种诱导、欺骗、最后还通过恐吓等方式要求网民运行相关恶意病毒劫持软件达到财务恶意转账的目的。在这里再次提醒知乎所有网友以及所有网民:&b&一切有关财产相关的消息,都要万分谨慎!&/b&&br&&br&&br&最终我们将整个诈骗团伙犯罪记录进行了全方面的取证,整个过程非常精彩,但由于取证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技术点,我担心大家无法了解其中技术细节,所以最后给大家一个链接(关于我们是如何调查这个网络诈骗团伙的回忆录)方便感兴趣的网友阅读:&i&&a href=&/2014/0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2014/&/span&&span class=&invisible&&0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针对工行诈骗黑产团伙的调查回忆录/&/i&&br&&br&&b&整个诈骗事件,尽管犯罪团伙精心布局但也终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切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br&&br&&br&------------------------------------------------&br&&b&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常用的网络诈骗手段:&/b&&br&&ol&&li&联系网民发送具有诱惑性的文字,诱导网民提供相关银行信息。&br&&/li&&li&欺骗网民下载病毒软件,进行U盾劫持以及银行隐私信息窃取。&br&&/li&&li&恐吓网民关掉杀毒软件、防火墙等软件达到运行病毒的目的。&br&&/li&&li&利用网民普遍存在的好奇,易恐吓,易欺骗,易被诱惑等特点实施网络诈骗。&br&&/li&&/ol&&br&&b&如何能够更好的防范网络诈骗:&/b&&br&&ul&&li&&b&一切有关金额交易等信息谨慎处理。&/b&如果有拿不准的交易,中老年人可以请教儿女,毕竟他们对网上支付更加了解;女生可以请教身边的IT屌丝男;男生,额,自己处理吧&br&&/li&&li&&b&观察仔细网址等信息,进行财务操作时认准网址。&/b&可以在百度上搜索银行名称、支付宝或者财付通等,搜索结果上会将真正的官方网站标出来,一定要认准“官网”标志,在官网上进行操作才保险。&br&&/li&&li&&b&恐吓短信或者电话来的时候,不要慌,首先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究竟真是公安。&/b&即使来电号码是110,也未必是真的公安哦。&br&&/li&&li&切记万事都要先确认事情真与假,是与非,不要因为小便宜而造成大损失。&br&&/li&&li&&b&谨慎的对待网络账户的密码、身份证、手机号等有关个人的敏感信息。&/b&不要在不知名的网站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更不要向不认识的人透露。&br&&/li&&li&不要随意安装从不明途径下载的、或者不明身份者发送的软件,那很有可能是木马病毒软件!&br&&/li&&li&&b&杀毒软件是电脑上唯一可以帮助你避免被诈骗的救民稻草。&/b&如果你电脑上已经安装了杀毒软件,请相信它,不要随意关闭它。它比那些坏蜀黍可靠多了&/li&&/ul&
谢邀。近些年网络诈骗频频不断,随着网络交易额度越来越大,网络诈骗案件也越来越成为网民们的聚焦点,就在13年我们(来自知道创宇的SCANV团队)调查了一起关于工商银行网络诈骗的案件,可以当做一个案例在这里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也可以多提一些网络诈骗案…
股价上涨时,并没有创造出财富,也就不存在“财富从何而来”的问题。&br&&br&“市值”这东西,不是“财富”,或者说,不是真正拿在手中的财富。&br&那么,股票的财富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现金股利。每份股票所包含的现金股利,才是这份股票所包含的财富——它很快就可以兑现。而这个现金股利,是不会随股价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股票的交易并不会带来股票所代表的财富变化。&br&那“市值”又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从金融的定义来讲,它代表的是未来财富的现值。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对一家公司未来能产生多少财富有不同的估计。这些未来财富的现值除以股票份数,就得到每个人认为合理的股价。每个人都在尝试以低于自己合理股价的价格买入股票,以高于自己合理股价的价格卖出股票。在某一段时间,股价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公司的市值也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这时的市值,实际上是整个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能产生多少财富的期望。换句话说,&b&市值反应的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b&信心膨胀的时候市值就膨胀,信心瓦解的时候市值就蒸发。&br&接着你的例子讲。公司市值现在变成了20元。但是财富并没有变化:一个人拿着2元买了股票进场,另一个人揣着2元离场,其余9个人手里的钱和股票都没有变化。&br&接下来,这9个人会将股票价格与自己的合理股价相比较。如果高于自己的合理股价就会选择卖出,反之则继续持有。与此同时,场外的人也会将股票价格与自己的合理股价比较,并选择是否买入。于是,股价会继续波动,最后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上。在这个价格上,所有持有股票的人都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不低于当前价格,所有没有持有股票的人都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不高于当前价格。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市值(股票价格×股份数量)就是整个市场认为合理的市值,也就是大家相信这家公司未来能创造的财富的现值。但它与当前的财富无关——这家公司没有宣布发放任何现金股利,可以认为这份股票现在是没有财富的。
股价上涨时,并没有创造出财富,也就不存在“财富从何而来”的问题。“市值”这东西,不是“财富”,或者说,不是真正拿在手中的财富。那么,股票的财富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现金股利。每份股票所包含的现金股利,才是这份股票所包含的财富——它很快就可以兑…
来自子话题:
很巧我刚刚做空了当当网($12),用一句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讲就是买跌。如果一只股票跌50%,你的获利就是50%。当然不是说有股票都能做空的,例如我更看空的人人网因为看空的人太多了,说卖空不了。还有臭名昭著的网秦因为股价在5美元以下,也不能卖空。所以我就在优酷、当当和艺龙之间选了当当网。&br&&br&卖空就等于借股票卖掉,因此你要获利退出,就要做一个操作“买入补回”,等于还之前的股票,不过用的是现价哦。我上个月12.2美刀卖空人人网,今晚7.7元补回,获利还不错。&br&&br&曾经一度我玩A股非常沮丧,买什么跌什么,总在最高点买,亏得不少。问题到了美股,这就成了我的绝杀,感觉就像贫下中农遇上文革一般。
很巧我刚刚做空了当当网($12),用一句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讲就是买跌。如果一只股票跌50%,你的获利就是50%。当然不是说有股票都能做空的,例如我更看空的人人网因为看空的人太多了,说卖空不了。还有臭名昭著的网秦因为股价在5美元以下,也不能卖空。所以…
来自子话题:
题主提出的所谓“未上市企业的市值评估”应该指的是“未上市企业股权整体价值评估”,关于此问题要仔细回答,十篇博士论文都不够,以下进行简要介绍。&br&&br&1、最流行、最直观、最为人熟知的,也是投行、PE、VC人士常拿出忽悠的,也是被滥用得最广泛的就是@田牧着重提到的相对估价法(也就是基于市场途径的评估方法,又称为市场法、市场比较法等,其实本人更倾向于称之为基于市场途径的评估方法,毕竟将市场价值主要归因为一个因素是不太合理的,目前计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新的方法也可以归为此类,例如支持向量机方法、神经网络、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贴近度等技术,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通过将可比上市公司与待评估公司进行对比,寻找最为可比的上市公司,总结影响估值的因素)。其原理是找到一个决定待评估企业的股权价值(或者公司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例如净利润、销售收入、净资产、EBITDA等),通过分析与待评估上市公司在业务、规模、风险相似的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或者公司价值)与该因素的关系,得到相应的估值乘数(例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EV/EBITDA)。通过得到相应的估值乘数乘以相应的因素即可得到待评估企业的股权价值(或者公司价值)。&br&@田牧尤其推崇EV/EBITDA乘数,其实该乘数也不是那么神,要根据评估的企业所经营的业务及所处的行业具体分析,一般而言重资产的行业例如钢铁、公共事业、银行等企业适合用市净率,处于成熟期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适合用EV/EBITDA、市盈率等,成长型企业比较适合使用PEG乘数及PERG乘数,属于初创期未盈利的、或者带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一些企业就要特别分析了,例如APP类的用活跃用户(用户规模)、网站用点击量等。&br&使用以上乘数进行估值时需要注意的点非常多,尤其要注意一点就是乘数的分母及分子应该保持一致性,是属于公司估值乘数还是股权估值乘数需要分清楚。例如EV/EBITDA是一个公司估值乘数,评估结果为公司的整体价值,要得到题主所说的“市值”需要减去有息负债的价值,EBITDA体现的是公司全部所有者(包括股权所有者和债权所有者)的回报,因此有些分析师使用P/EBITDA乘数进行估值是不合适的。&br&&br&2、第二种是应用的比较广泛,也最受质疑的是收益途径的估值方法(市场上一般都称为收益法,实际并不全面,随着各种新技术及新理论的陆续出现,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基于收益途径的估值方法,例如EVA估值方法、剩余收益估值方法等等)。其原理就是将该企业未来年度取得收益折现到目前的价值加总。与相对估价法一样,收益法也分为股权现金流估值及公司现金流估值(或称为自由现金流估值),由于公司现金流估值时体现了公司的整体获利能力,可以避免资本结构不同、债务融资成本差异对公司估值的影响,同时可以按照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估值,可以分析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所以目前大部分评估股权价值的评估师一般采用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估值出公司价值之后,减去公司的有息债务价值得到公司的股权价值。&br&使用自由现金流模型进行估值主要分为三步:&br&第一步,预计未来年度的公司现金流。此处一般会根据企业未来发展实际进行分析。技术上一般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再加上管理层预测为辅助,可以采用概率分布、蒙特卡洛模拟、回归分析等等各种计算机技术及统计方法。&br&第二步,根据公司的现有资本结构、行业特性、宏观形势等等,合理预计折现率。自由现金流模型采用的是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WACC),需要分别估计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由于WACC=D*(1-T)/(D+E)*债务成本+E/(D+E)*股权融资成本,D、E均表示的市场价值,一般在计算时先以账面价值代入计算WACC,然后采用迭代法得到真实的WACC。股权资本折现率的取得办法一般为风险加总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r&第三步,根据模型估算出公司价值(使用迭代法最后收敛到正确的公司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估计有息债务的市场价值,公司价值减去有息债务的价值。目前国内主流的评估师一般认为有息债务的账面值即为评估值。&br&&br&第三种,为国内大部分评估师会使用(比较保守,国有资产评估中尤其常见),在部分企业身上比较适用的方法,即基于资产途径的方法(市场上很多人一般简要称之为成本法,部分称之为资产基础法)。其原理是考虑重新取得该企业的全部资产需要花费的资金为多少。该方法在评估大部分有形资产时比较实用,但是在评估无形资产和商誉时就不可避免的掺合着收益途径和市场途径的估值方法,所以称之为资产基础法是比较合适的。&br&&br&在资产评估报告中,大家一般会见到两种评估方法,这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建议的,国有资产评估更是有明确规定,必须使用两种方法。所以配合一般为资产基础法+收益法或资产基础法+相对估价法。&br&&br&第四种,即针对目前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孵化期的企业,由于尚未产生利润、甚至可能都未产生稳定的收入,这种情况下除了上面说的采用点击量、活跃用户数等方法进行可比估值外,部分分析师采用期权定价模型对以上公司进行估值。(大部分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或者作为一种辅助验证手段,摆出来作为结论的比较少。)其原理是将公司的股权视为一个买方期权,买方期权的价值=公司的整体价值-全部债务的价值。由于该方法使用场合比较有限,在此不再赘述。&br&&br&另外由于是评估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估值,采用市场途径估值中,选取的可比公司均为上市公司,计算出股权价值后,需要考虑缺乏流通性折价对股权价值的影响。根据国内的研究成果(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为这部分研究提供了素材),缺乏流通性的折价比例如下表所示。&br&&img src=&/424d49d7c00dba092ecdf65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4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
题主提出的所谓“未上市企业的市值评估”应该指的是“未上市企业股权整体价值评估”,关于此问题要仔细回答,十篇博士论文都不够,以下进行简要介绍。1、最流行、最直观、最为人熟知的,也是投行、PE、VC人士常拿出忽悠的,也是被滥用得最广泛的就是@田牧着…
来自子话题:
蟹妖&br&&br&不,美股不会抽签。&br&&br&理论上讲,投行可以决定给谁不给谁,给多少。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和公司(发行人)一起讨论,毕竟这个工作相当于在给公司选择上市时点的股东名录,这其中固然有一些来找一夜情的投资者会尝鲜以后立马脱手,期望赚个块钱(或者不幸一些的,赶紧止损!),总有那么几个真爱的投资者,不离不弃,风雨与共,相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一生一世,千秋万代...&br&&br&美股(以及绝大多数海外市场)机构投资者下单是这样:如果定价在10块,给我来20m;如果11块,少一点吧,15m, 超过12块,10m;如果真的很喜欢很喜欢这个股票,可以说“随便你定价在哪里,我都要20m”。也就是说,订单是一个价格的函数,所谓超额多少多少倍,其实确切的说应该是“在某某价位,超额认购某某倍”。&br&&br&所以,当超额认购很多很多倍的时候,定价前投行会给出一个非正式的价格指引,销售和syndicate部门会给订单限价在价格指引以下的投资者打电话:大哥,现在最终价格很有可能在你的限价之上,你要不考虑考虑提高限价?否则我就没法帮你拿股票了哈!&br&&br&有的人提了,有的人不提,这样自然就筛掉了一批人——当然,如果真的是火热的项目,这样能筛掉的订单数量着实有限。&br&&br&接下来,价格定完了,syndicate会做一个股票分配(allocation)的草案,征询各方意见,修改,然后定稿,接着正式通知投资者。给谁不给谁,给谁多少股票,常常是这些因素决定的:&br&&b&-投资者质地:&/b&大长线、大主权基金一般比对冲基金能拿到更多的股票,国际投资者比当地投资者能拿到更多股票,机构比高净值个人、财富管理客户能拿到更多股票。这个“多”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而是相对数量“实际拿到的股票数量/订单认购的股票数量”,例如同样下单要100股,我用凯西的个人名义透过私人银行或者券商下单,最后可能拿到0,而国际大长线基金下单要100股,或许能拿到80股。&br&&br&&b&-下单规模&/b&:理论上一个投资者最后拿到的股票数量和下单规模正相关,但是由于大家都对上面一条有所了解,所以一些预测自己拿不到太多货的投资者会蓄意扩大订单,引起通货膨胀,例如实际想要10股,写在纸面上说要100股,因为知道如果老老实实下单10股,最后可能一股都没有,多写一点,可能最后多少能捞到一些,于是订单规模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投名状,是一个诚意的表现。也有傲娇的国际大长线,从来都高贵冷艳的告诉我们,老纸的订单都是实单,没有水分的,是我的真实意思表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哼哼...&br&&br&&b&-对股东类型和区域分布的考量:&/b&一个好的分配方案,应该平衡长线持有和短期炒作投资者,如果长期持有的人太多,后市没有交易量;反过来,短期炒作的人太多,大家都想着赚一票就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傻钱多的接盘侠呢,后市会波动得厉害,严重的会撑不住造成股价潜水。投资者区域的平衡也是另外一个考虑,尽量减小来自区域的系统性风险,但是这个考虑的重要性次于投资者类型。&br&&br&&b&-发行人的主观偏好:&/b&这是一个很不科学的考量因素,但是普遍存在。譬如“我知道这个投资者很长线,质量很高,影响力大,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他们,路演开会的时候就是没有化学反应”,“这个投资者虽然规模很小,但是他们真的很懂我们的故事,我们希望他们成为我们的股东”,等等,都可以成为分配方案微调的原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高富帅热忱的提出要包养你,虽然你也知道他是高富帅,但他就不是你的菜,就是爱不起来,想到今天一旦收了他的保养,以后每个季度都少不了见一面汇报一下你的情况,他来电话你不能不接,他上门来访你得陪着笑脸,他提一些傻傻的问题你还得耐心解答,呵呵,你也会很纠结很痛苦罢...&br&&br&以上种种,最终结果,几个大长线、主权基金、大对冲基金拿了发行规模的大部分,小一点但是质地不错的一堆人拿了剩下的一些,再分一丢丢给私人银行,另有单独的DSP部分分给公司的亲朋好友单,结束。排在订单簿靠后位置的两百行投资者可能都是零分货,叫“zero-ed out&。&br&&br&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粗暴不文艺的地方。
蟹妖不,美股不会抽签。理论上讲,投行可以决定给谁不给谁,给多少。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和公司(发行人)一起讨论,毕竟这个工作相当于在给公司选择上市时点的股东名录,这其中固然有一些来找一夜情的投资者会尝鲜以后立马脱手,期望赚个块钱(或者不幸一些的…
来自子话题:
区别很大。主要体现在上市制度和监管环境方面。&br&&br&上市制度上,最近有关“合伙制”、“AB股”的报道很多,港交所不允许,而美国允许。究其原因,则因美国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加严厉,甚至近乎严苛,集体诉讼制度是一大监管利器。&br&&br&监管环境上,前几年的中概股风波让投资者心有余悸,中美之间的跨境审计监管也只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这些在香港并不存在问题。考虑到阿里巴巴本身是非多,支付宝、淘宝殇城什么的,假使在美国上市,仅应对这些是非就够喝一壶了。&br&&br&特别要提一点,阿里巴巴(支付宝)的交易数据被认为涉及国家安全,不会轻易让海外监管者过目的。试想,马云费那么大的力气,冒天下之不韪把支付宝私下里转到名下,然后又放到美国上市?&br&&br&最后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场对新股的估值要比美国低一些。&br&&br&&b&目测阿里巴巴如果不在港交所上市,可能也没有办法去美国,只能等国际板了。&/b&
区别很大。主要体现在上市制度和监管环境方面。上市制度上,最近有关“合伙制”、“AB股”的报道很多,港交所不允许,而美国允许。究其原因,则因美国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加严厉,甚至近乎严苛,集体诉讼制度是一大监管利器。监管环境上,前几年的中概股风波让…
大概13年的时候,某球上有一个大神提出了一个AH股溢价的想法,都说港股既受美股影响又受A股影响,那么我们假设把港股剔除掉美股的影响,会发生什么?&br&于是我根据他的想法做了一张图。拿恒指指数÷标普500。&br&&img src=&/9db4e332bfdda_b.jpg& data-rawwidth=&739&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9& data-original=&/9db4e332bfdda_r.jpg&&数据从09年开始。蓝线是沪深300,红线是恒生/标普,是不是很神奇?简直就是沪深300的翻版。&br&也就是说,如果港股不受美股影响的话,那么港股将与A股无异。&br&&br&后来这张图我就丢一边了。直至最近两个月,AH股溢价大幅收敛,A股大涨而港股几乎未动,所以我又把这张图延续做了下去,发现两条线分离了。&br&&br&&img src=&/bf932a0b7e475b747ed43fe0b48a3be1_b.jpg& data-rawwidth=&973&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3& data-original=&/bf932a0b7e475b747ed43fe0b48a3be1_r.jpg&&&br&之后我根据这位大神的思路又做了一张图,寻找这两条线之间的波动关系。&br&&img src=&/6f916f9abbd758ffc6605_b.jp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6f916f9abbd758ffc6605_r.jpg&&&br&神奇的发现,沪深300和去除美股影响后的恒生之间的波动关系,从1-1.6的区间,突然突破了。&br&&br&突破的时间点是今年9月份之后,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1、沪港通;2、香港占中。&br&&br&说明了什么?未来会怎么样?说多了容易扯到政治。思路已经给大家了,有兴趣的就自己去思考吧。&br&&br&(注:图中两次凹地的时间,分别为2010年7月-10月的QE2煤飞色舞大宗商品行情,和2012年底的城镇化预期的行情。原因可以自己深究。)&br&&br&————————————————————————&br&更。还是说下结论吧:&br&无论是从图形还是从各种事件上看,过去一些年美股并不直接影响A股,只是通过港股间接影响;但未来基本上可以跳过香港了,毕竟占中事件之后海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至于对于亚太其他国家的影响,每个国家情况不同,例如日本的话最近这一年直接看美元/日元汇率就行了。没有图,懒,只提供思路,拿标的国的成分指数和标普去对比作图,找出偏差,寻找偏差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得出结论。事实上我相信不同的人同一组数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br&&br&看完不给赞记得给感谢。不然下次更懒了。╮(╯﹏╰)╭&br&&br&————————————————————————&br&啊,点赞好多,意外。&br&其实这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小聪明而已,楼主问题的意思可能是一两天的影响,但我觉得千万不要在意一两天的波动,因为很可能是毫无规律的。&br&&br&看在赞多的份上,再送一个日经的吧。&br&&img src=&/0cd75eb519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cd75eb5197_r.jpg&&&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Dow_Jones_Industrial_Averag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i class=&icon-external&&&/i&&/a& 道指&br&&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Nikkei_2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ikkei 225&i class=&icon-external&&&/i&&/a& 日经&br&维基的数据。用PS非常简单粗暴地做了个重叠。&br&&br&很有意思,29年经济危机之前,日本是很低迷的,什么原因呢,我也不知道。按说甲午战争以及一战的影响,日本应该是肥了好些年的,但为何和美国出现背离的走势,可能只是美国一战后国内过度消费带来经济腾飞的单边影响;50年代时候,日经快速上升追赶美股,很简单,朝战,日本缓过来了;70年代初至89年泡沫,再次背离,不过是日经膨胀,我觉得应该分两段,70年代主要是越战以及冷战后期高度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而80年代开始则是广场协议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加速升值带来的泡沫行情,事实上到87年股灾的时候日本并未受太多影响,而是到了89年泡沫才破灭(原因可以讨论),以至于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而2000年之后,日经基本上与美股呈现高度同步走势。直至2010年开始的QE2美股行情(图中有点小,大家可以另外作图),日经开始调队。最后就是2012年底安倍上台之后的安倍经济学行情,日元贬值,日经飙升(图中未显示)。&br&&br&补充个小细节,87年股灾大家可以参考著名TVB《大时代》,对,就是丁蟹效应那个。而当时的日本是怎么样的呢,截取了东野圭吾《白夜行》里面的一段,“一九八七年伊始,南青山的店便归诚所有。雪穗会从营业收入中定期将房租汇入他的账户。不久,诚便领教到雪穗的先见之明。由于东京都中心的办公大楼需求增加,地皮创下天价,短期内连翻三四倍已不足为奇。频频有人找上诚,询问南青山的店面与土地是否打算出售。每次听到对方开价,他都忍不住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大概13年的时候,某球上有一个大神提出了一个AH股溢价的想法,都说港股既受美股影响又受A股影响,那么我们假设把港股剔除掉美股的影响,会发生什么?于是我根据他的想法做了一张图。拿恒指指数÷标普500。数据从09年开始。蓝线是沪深300,红线是恒生/标普,…
小资金求效率,大资金求稳定,大家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br&要下定决心成为高手,逆袭,每年翻几番为奋斗目标。&br&(此文水平过高有误导可能,已自折,详情可参见答主微博,有大量干货和资金曲线图。&br&请大家保持独,全面思考理解,勿断章取义。)
小资金求效率,大资金求稳定,大家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要下定决心成为高手,逆袭,每年翻几番为奋斗目标。(此文水平过高有误导可能,已自折,详情可参见答主微博,有大量干货和资金曲线图。请大家保持独,全面思考理解,勿断章取义。)
&p&你们新股民啊,不要听风就是雨,听到暴风科技30个涨停,你们股民也要有自己的判断,滋道吧?&/p&&br&&p&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为什么有30个涨停,我也可以回答你一句,无可奉告。&br&&/p&&br&&p&但是你们又不高兴,我又能怎么样呢?&/p&&br&&p&你问我讲的意思,不是我说一定要30个涨停,你问我资词不资词哩,我是资词滴,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都上了200倍,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p&&br&&p&你们啊,我感觉你们新股民界还要学习一个,你们非常熟悉A股的一套理论,但你们毕竟还too young,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告诉你们我可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啊,中国的哪一次新股暴涨我没见过?啊?你们也知道,08年中石油发行价16.7,开盘就48,搁现在也12个涨停,市盈率比这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当时也谈笑风生。&/p&&br&&p&所以说你们新股民啊,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我同你讲,你滋不滋道新股定价低了坑公司,定价高了坑二级市场股东啊;我替你们捉鸡啊,真的,你们有一个好,A股出了一个妖股啊,你们比那些卖方分析师啊,跑得还快,但是问来问去的问题啊,都图森破,啊,sometimes乃衣服。懂了没有啊?&/p&&br&&p&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作为一个老股民,跟你们讲这些话,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这个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p&&br&&p&所以我就想说,不管是暴风科技,还是全通教育,中国有句话,叫闷声发大财,这是坠好的!但是我想啊,我见到这个问题这么多关注这样热情啊,一句话不说也不好,所以刚才你一定要,将来要是在炒股上有偏差,你们自己要负责任滴。&/p&&br&&p&我没有说要一定资词暴风科技涨,我们不资词涨,它现在已经涨了我们怎么能不资词哩?对不对?涨也要按照新股的规则涨,明白这个意思吗?&/p&&br&&p&你们啊!不要老是想弄一个大新闻,说现在暴风科技已经涨了,就把其他没涨的新股批判一番?&/p&&br&&p&爱慕按格瑞!你们这样是不行滴!&/p&
你们新股民啊,不要听风就是雨,听到暴风科技30个涨停,你们股民也要有自己的判断,滋道吧?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为什么有30个涨停,我也可以回答你一句,无可奉告。但是你们又不高兴,我又能怎么样呢?你问我讲的意思,不是我说一定要30个涨停,你问我资词不资…
三年内股市冲上10000点,立贴为证&br&&br&&br&&br&更新:大盘这两天的走势很怪,真的很怪。不要做接盘侠&br&&br&10-30&br&&br&更新:天顺丰能和渝开发两只股票,走势怎么样现在也大致能看出来。答主有没有被打脸,各位做个自己的评判吧。&br&&br&今天来这更新,主要是提示风险的。趁着大盘的大力反弹,提醒大家,获利的及时了解,亏损的趁早割肉。答主对之后大盘走势的判断,只能用“呵呵呵”三个字来形容~~~&br&休息~&br&&br&&br&更新:各位既然点进来看答主这个帖子了,也算有缘,答主深刻体会能结善缘的重要性。所以这个贴以后会不定期更新下去,分享些答主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干货),当然大神们就不用看了,希望初入股市的新手能从中学到东西,少犯错误。是真的有料还是自说大话,各位自行评判吧。&br&&br&最开始还是说说如何选股的问题吧。其实和看人差不多,生活中你见到一个陌生人的一瞬间,你就能形成对他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如果让你具体分析起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你可能会具体去找理由,比如说长得帅啊,皮肤好啊等等。其实看股票也一样,一个高手,往往看股票k线图的第一眼,就能知道这只股票有没有买入的价值。其实依据的东西很简单,就是这只股票的“面相”好不好,具体说的话太冗长也太复杂,答主就根据自己之前操作过的几只股票来简单说说几个股票“面相”好的特征吧。&br&上图&br&&img src=&/0b87efe48e66a6c7c7b9b7a9e6d7c77a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0b87efe48e66a6c7c7b9b7a9e6d7c77a_r.jpg&&这张图是之前用手机截的,因为目前答主的账户暂时被收走,不能操作了,所以就直接拿之前的图了。其实各位看图就能发现,答主的操作,也是有很多问题的。&br&从最开始的大西洋说吧,答主卖出的时间是7月30日,各位可以看一下7月31日后大西洋发生了什么,泪奔(┯_┯),答主也只是在两个星期前买的而已,我都不知道当时我在想什么就把它卖了(好像是因为到了平台的好点,觉得冲不上去了。。。。)&br&华光太平淡,就不谈了&br&同样的,看亚夏汽车,答主虽然选股进场的机会把握很好,并且也抓住了一个涨停板,但各位看答主卖出的时间,8月13日,正好是调整的最低点,之后亚夏汽车上涨的幅度,大家可以去看走势图,,,再次泪奔(┯_┯),好在又买的通润装备涨势直到现在还不错(答主已经通知暂时接管账户的人给卖出了,不要跟进。。)&br&好了,接下来步入正题:&br&一、总体趋势是往上运行的,具体说来就是年线和半年线已经在向上运行的时候出现了交叉点并且平稳地向上运行。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整体的趋势是确保你不会有太多亏损的最大保障。&br&二、K线图的走势要平整有序的进行,不要大幅波动,如果你不是超短高手(99%都不是),大幅波动、来回震荡的k线图,就直接抛弃好了。&br&三、尽量选盘子较小的股票,原因很简单,资金少,决定走势的力量也少,更可控。&br&&br&以上三点是能用语言就可以说清的东西,接下来的东西没办法用语言太精确的描述,就是要靠经验和盘感去把握了。不过答主尽量通过上图来让大家明白一些。是两只走势还没出来的股票哦,答主可是冒着被打脸的风险来说的哦。说答主荐股就荐股吧,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有心人能看得出来&br&&br&&img src=&/df3d394e9f617a956d4e230a93111cfc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df3d394e9f617a956d4e230a93111cfc_r.jpg&&看这只还没走出来的股票,之前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多次交叉,震荡运行,形成了一个平台,而现在目前正处于平台末期即将要突破平台的阶段,不要问答主为什么能确保它一定会突破,不会来回震荡,这点就是靠经验和盘感来判断了,当然也会有出错的可能。&br&&br&再来看一只股票&br&&img src=&/2f44f802d1beaccbc0b9412c83efefe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2f44f802d1beaccbc0b9412c83efefeb_r.jpg&&这只明显的短期走势股,属于伪涨停敢死队的类型吧,注意短期调整后,获利空间很大。&br&除了最开始说的三点,其他属于“面相”好的股票的特征,大家通过看这两张图自己把握和领会吧,当然答主之前操作过的股票比如大西洋、亚夏汽车和通润装备的走势,也是属于“面相”很好,大家可以自己去私下研究一下&br&&br&说了这么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答主去睡了。。以后再聊&br&14-10-7&br&---------------------------------------------------------------------------------------------------------------------------&br&更新:就知道推荐股票会有很多人在这嘲讽,请有自己的判断,到底是因为股票真的是有那么大的升值价值还是答主是所谓的键盘股神或黑嘴。其他不多说了,与其在这打嘴仗,答主还是对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否让资金翻上几十倍更有兴趣。看热闹的人散了吧&br&&br&人们的行为和判断往往被第一感觉和主观心理所主导,而忽略最基本和显而易见的现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没什么太大的危害性,但在股市里,呵呵,宰的就是这群人。&br&先亮出我的观点,06年至07年底的那波牛市,其实是其后中国20年长牛走势(包括阶段调整)的一个提前预演,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可惜的是,人们记住的只是08年后的暴跌和一直到现在都“扶不上墙”大盘指数,其实没有06年至08年的那波大牛,哪来的之后的熊市?而这个所谓熊市,也不过是对06-08那波牛市的阶段性调整罢了,这点看图就能得出结论&img src=&/f805b7410d5fccb22b8a29f43fec9f34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f805b7410d5fccb22b8a29f43fec9f34_r.jpg&&从这张图上看,07年那个突起的确很吓人,之后走势也确实是软绵无力,一直在下跌,但请注意,07年下来后的最低点,也就是08年10月份的1664.93点,仍然比前一个最低点05年6月份的998.23点高出将近70%,把07年的突起抹掉后,能看的更清楚&br&&img src=&/ed5664ecfcab5a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ed5664ecfcab5a_r.jpg&&这样看,应该就能彻底看清中国股市20多年来的走势,看完这张图,你还觉的现在是熊市吗?&br&再来看张现在的日线图&br&&img src=&/3e78e5dda4a8a4a13bfe7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3e78e5dda4a8a4a13bfe7_r.jpg&&从5日线到240日年线,所有的均线都再往上走,你还说现在的股市还没由熊转牛??我就拜托你不要再主观想象了,真正的事实是,股市已经处于牛市初期,而也符合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牛市只有在人们都不怎么期待时才会到来。。&br&再来张月线图&br&&img src=&/a7e999b5fba587e2b1ee2e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a7e999b5fba587e2b1ee2e_r.jpg&&大盘已经连续飘红了5个k线了,也就相当于连续涨了5个月了,各位看一下之前除了09年暴跌之后的反弹,下跌过程中哪还有连涨5个月的走势?如果再加上前两个月的十字星,那就是7个月了。什么?你说你怎么确保这次不是反弹? 看图请有基本的分析能力啊亲。从12年9月份起,一直到现在,底部平台已经构筑将近两年,而这次一旦脱离底部平台的高点并且站稳,也就是2444.8点,那就是彻彻底底的牛市了,不过真到了那时候再判断,预见性不就少了很多么。&br&你如果还不信,再来张年线图吧&br&&img src=&/41bbf6e3257552efadde32fc6a564e64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41bbf6e3257552efadde32fc6a564e64_r.jpg&&判断牛熊的方法很简单,数数红线多还是绿线多,然后看看总体趋势是不是向上的。&br&&br&&br&提醒:答主预见股市未来三年涨到10000点,不过现在大盘在客观上有调整的必要,不要因为答主的回答就又盲目充满信心,最主要的是自己要有分析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可以不认同答主的话,但要自己分析出来点东西。&br&&br&最后再来点能赚钱的干货,不过只针对平常不炒股的人,给你们提供一个稳赚不赔,并且比某某宝高上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收益的投资方法。&br&现在的机场航运板块,具体就是221,029,这几只股票,历史低位,3、4块钱,简直跟大白菜一样,两年时间,翻个4、5倍算少的,10倍正常,就算答主对大盘的判断出现错误,这几只股票也是属于没有风险的类型。不过得拿得住,放里面就不要管,一两年后会给你惊喜的。至于股民朋友,就算了,耐心往往是你们最缺乏的东西。
三年内股市冲上10000点,立贴为证更新:大盘这两天的走势很怪,真的很怪。不要做接盘侠10-30更新:天顺丰能和渝开发两只股票,走势怎么样现在也大致能看出来。答主有没有被打脸,各位做个自己的评判吧。今天来这更新,主要是提示风险的。趁着大盘…
来自子话题:
这事还是从头说起吧……&br&谁都知道360要做搜索,但是不知道他会怎么做。过去1年时间里面有三个版本传得比较广:&ul&&li&推出独立搜索品牌,类似于搜狗、有道、搜搜&/li&&li&用浏览器直接标注百度的欺诈广告(主要是医疗和诈骗领域),360只推送广告&/li&&li&拦截浏览器地址栏,做类似3721网络实名的产品,变相截流&/li&&/ul&我通过多种渠道开始求证,原因很简单,QIHU是本人一年来唯一做多的股票,不幸套牢其中。求证的过程中,得到的回复往往令人失望--“不急推搜索”。&br&&br&&b&日&/b&&br&温天立(未来资产总经理)第一次在相对公开的访谈中透露了360在做搜索,赞赏360正在做的广告系统,称之为“360的凤巢”。如果对TMT领域二级市场投资有所关注的朋友,应该了解其中的分量。&br&&br&&b&日&/b&&br&360临近上市一周年,雪球社区组织投资者去360公司和周鸿祎见面,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受几位投资者之托,想问出360搜索的时间表。我把珍藏十余年的OICQ在提问前送给周鸿祎,不过令我失望的是,周鸿祎的回答很不客气--“这是不能回答的问题”。那天的周总只围绕两个主题:无底线地赞扬腾讯与马化腾的产品和策略、移动互联网长跑才刚刚开始。(当天有一个细节,周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李彦宏,也基本不提百度)&br&&br&&b&日&/b&&br&周鸿祎在微博上故弄玄虚,在准备非常不充分的情况下宣布和小米作战,推出特供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雷机霸”、“雷不群”、“杂粮”这样的字眼充斥微博。给外界的印象是360主要以后要改卖手机了……在很多人眼中,周鸿祎歹住一个好人,往死里欺负。&br&&br&&b&2012年5月-7月&/b&&br&360的广告系统开始曝光了,之前被称为QAS的东西,逐渐有了轮廓:&ul&&li&360广告平台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CPM+CPC广告平台&/li&&li&360点睛营销平台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纯CPC广告平台&br&&/li&&li&360效果联盟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类AdSense的CPS广告联盟 &br&&/li&&/ul&其实这个时期,在广泛投资者眼中,360搜索的脚步越来越近了。&br&&br&&b&日&/b&&br&360导航的默认搜索做了重大调整,从展开选择的搜索引擎品牌,调整为下拉切换品牌的方式。这个改动被认为是360独立品牌搜索铺路。&img src=&/fcb52de24f8cc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fcb52de24f8cc_r.jpg&&&b&日&/b&&br&360搜索团队中的重要成员都在微博上透露同一个信息,正在通宵加班。奇虎公司的一名厨师@360王月东 最早发了微博:“360搜索上线了!”&a href=&//yxokgfZ9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yx&/span&&span class=&invisible&&okgfZ9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360公司的员工基本都不敢正面谈搜索,就厨师说了,好奇怪)&br&周鸿祎一改红衣大炮的本色,5个小时后回应了刘强东的微博:“老刘,360综合搜索是网址导航的功能延伸,也是360开放平台的组成部分。大家使用搜索,是为了给问题找答案,但没有任何搜索引擎能完美回答所有的问题。&b&360做的是这样一个搜索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引擎之间毫不费力地互相切换,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你得多提意见呀&/b&”&br&&br&360绝对不是试水做搜索的,今天中国互联网上多了一个独立搜索品牌,它不叫“360搜索”,也不叫“安全搜索”,它叫“&b&综合搜索&/b&”。&br&&br&这是360最重要的战役,没有口水,只有战,别输。
这事还是从头说起吧……谁都知道360要做搜索,但是不知道他会怎么做。过去1年时间里面有三个版本传得比较广:推出独立搜索品牌,类似于搜狗、有道、搜搜用浏览器直接标注百度的欺诈广告(主要是医疗和诈骗领域),360只推送广告拦截浏览器地址栏,做类似3721…
来自子话题:
以前做的读书笔记,将就着看。&br&&br&这些知识来自于一本叫 Buffettology 的书,有兴趣请去细读全书:&br&&br&&br&&b&巴菲特对好公司的问题:&/b&&br&1. 是否具备可识别的消费者垄断?&br&2. 是否利润丰厚且呈现出上升趋势? &br&3. 公司财务状况是否保守? &br&4. 能长期取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吗? &br&5. 是否保留盈余? &br&6. 为了保持现在的经营运作,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br&7. 公司可以自由地用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用来发现新的投资机会、拓展业务或回购股票吗?管理人员在这方面做的如何? &br&8. 公司能自由地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价格调整吗? &br&9. 由留存收益所增加的价值能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有所提高吗?&br&&br&&br&“如果有几十亿资金和在全国50名顶尖经理中挑选的权利,能创办一家公司并成功的与目标企业竞争吗?” &br&&br&&b&巴菲特喜欢的三类公司:&/b&&br&1. 具有品牌优势的快销品,以及商家为保持盈利必须销售的商品。如可口可乐。&br&2. 广告公司。 &br&3. 服务型企业。如美国运通。 &br&&br&&b&巴菲特的估值过程:&/b&&br&1. 初始收益率相对于政府债券的价值&br&2. 把股票当作债券来分析:根据年均权益收益率,分析出公司5-10年后的每股权益及每股盈利,乘以适当的市盈率,计算出多年之后的股价。并由此计算复合增长。 &br&3. 根据此前的年每股盈利增长率,预测接下来的年复合收益率。 &br&&b&&br&&/b&&br&&b&巴菲特的计算公式:&/b&&br&&br&初始回报率:每股盈利/ 投资价格 &br&&br&对于每年每股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计算其复合增长率:(现有价值/ 初始价值)^(1/ 年数)-1&br&&br&真实价值,即为获得同样的每股盈利,投资国债的成本:每股盈利/ 国债年利率 &br&&br&将初始回报率与真实价值相比较 &br&&br&权益收益率:税后收益/ 股东权益 &br&&br&考虑复合增长率的前提:&br&1. 消费者垄断,拥有定价权&br&2. 留存收益不用被全部投入于公司维持现有运营状况,而是可以用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br&3. 管理者擅长分配留存收益 &br&&br&&br&已知公司过去几年复合增长之后,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复合增长率,计算其未来五到十年的每股收益。 &br&&br&现在每股权益*(1+复合增长率)^年数=未来每股权益&br&&br&设定一个预期的投资回报率(15%),按照计算得出的期终每股收益值,算出现在愿意付出的价格。&br&&br&未来每股权益/(1+年投资回报率)^年数=现在愿意付出的价格
以前做的读书笔记,将就着看。这些知识来自于一本叫 Buffettology 的书,有兴趣请去细读全书:巴菲特对好公司的问题:1. 是否具备可识别的消费者垄断?2. 是否利润丰厚且呈现出上升趋势? 3. 公司财务状况是否保守? 4. 能长期取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吗? 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定投和申购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