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案立案后钱在股票被立案调查会扣掉吗

神开股份涉嫌财务造假 遭证监会立案稽查|经济|投资|行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神开股份涉嫌财务造假 遭证监会立案稽查
  ■本报记者 王 峥
  11月20日晚,公告称,公司当天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稽查。同日,公司还收到上海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书”)。
  决定书显示,神开股份的外销收入确认时点不恰当。同时,公司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收入确认也不准确。
  上海监管局表示,2012年,神开股份与某境外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约定以FOB形式交货。日,公司确认了相关外销收入63.19万美元,但截至2012年底该笔销售收入对应的货物未装船、公司也未办妥出口手续。公司该笔外销收入的确认时点不恰当。
  此外,2012年度,神开股份对部分客户存在开具发票即确认销售收入并暂估成本、相应货物实际未发出或劳务未提供的情况。神开股份于2012年末一次性冲销了上述相关销售收入和对应的成本,但2012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中未冲减提前确认的收入及相应成本。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提前确认收入904.98万元,影响税前利润316.74万元、半年度提前确认收入2014.74万元,影响税前利润705.16万元,2012年前三季度提前确认收入1460.11万元,影响税前利润511.04万元。这也使得神开股份披露的2012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报告未能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上海监管局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要求神开股份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整改,并应当在日前,向上海监管局提交书面报告。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字号: 】 【】 【】
证监会对涉嫌操纵的18只股票涉案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
作者:顾鑫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证监会依托大数据系统,强化了针对市场操纵线索筛查和调查工作。目前,已对涉嫌操纵“中科云网”、“百圆裤业”、“兴民钢圈”、“山东如意”、“湖南发展”、“铁岭新城”、“宝泰隆”、“宝鼎重工”、“元力股份”、“东江环保”、“中兴商业”、“山东威达”、“宁波联合”、“远东传动”、“科泰电源”、“新海股份”、“九鼎新材”、“珠江啤酒”等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此外,张晓军还通报了证监会与最高院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及司法协助机制建设的情况。  张晓军表示,市场操纵行为严重破坏“三公”原则,损害投资者利益,是引发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常见因素之一,危害巨大、后果严重,是《证券法》、《刑法》中明确禁止、规制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证监会历年来打击的重点。  他介绍,今年以来,市场操纵行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一是操纵持续时间短、建仓拉抬出货快等隐蔽性较强的类庄股操纵模式有所抬头;二是涉案人集中资金优势,以连续交易、对倒交易、虚假申报撤单、尾市拉抬等多种手法交叉并用,操纵股价非法获利巨大;三是出现“以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通过上市公司发布选择性信息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纵股价的案件。  针对当前市场运行特征和市场操纵行为新特点,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已于近期开展打击市场操纵专项执法行动。一是拓宽线索渠道,强化实时监控,全面排查异动交易,依托大数据系统深入分析挖掘操纵市场线索;二是集中力量查处市场操纵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三是进一步完善针对市场操纵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时效性,加大刑事追责力度。  此外,张晓军表示,近日,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及司法协助机制建设的通知》,对共同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作了明确规定。今后中国证监会将与最高人民法院实现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的信用信息共享。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将在原有69400条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增加714247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这是中国证监会继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信息连通共享以来的又一资本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重要举措,对于完善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健全市场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执法,提高资本市场诚信水平,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部际信用信息共享,共同推进资本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此次与最高人民法院共享的被执行人信息,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诚信信息,集中反映了被执行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客观状况。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有关履行债务、给付金钱义务的信息,作为一种严重的违法失信信息,对于在证券期货市场活动及监管工作中考察资本市场相关参与人诚信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入共享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包括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等各种失信执行情形,大部分均直接或间接与履行债务、给付金钱有关。截至目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已升至714247条。在纳入共享的失信执行人中,有的是资本市场参与者,有的是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有的是将来可能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或个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后,这些机构人员的上述失信状况将在资本市场中予以“曝光”。通过监管执法和市场选择,对失信者形成有力的约束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  《通知》对中国证监会提供行政处罚、市场禁入等诚信信息与最高法院共享进行了规定。资本市场中有关机构个人的失信信息,也将为人民法院所掌握,并供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依法使用。这将进一步增强证券期货监管执法的效能,实现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提高资本市场主体的合规、守法、诚信意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证监会立案调查18股 市值管理成股价操纵“幌子”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媒体质疑28股造假三成立案 证监会称舆论报道为重要线索|经济|行业|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媒体质疑28股造假三成立案 证监会称舆论报道为重要线索
  徐亦姗 谷枫
  IPO财务核查风暴影响下,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空前关注。
  “前两年新股密集发行时,确有些公司上市前调节财务、中介机构核查不严导致上市后业绩大幅缩水。”10月24日,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2013年以来,媒体对财务造假质疑已由新股逐渐深入至市场热点股、基金重仓股、并购重组股等方面。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有28家A股上市公司被媒体质疑财务数据造假。
  事实上,舆论质疑已成为证监会稽查执法重要线索之一,“加强对新闻媒体有关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报道、评论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对于社会影响广泛、线索基本清楚的重大媒体线索,及时展开调查。”8月19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如是表示。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8家年内被质疑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000590.SZ)、(002477.SZ)、勤上光学(002638.SZ)、(601012.SH)、(300086.SZ)、(300277.SZ)、(601588.SH)、(600817.SH,已被上交所处罚)8家公司,遭到监管层调查或处罚,占比28.57%。
  三成公司被立案
  自、(300268.SZ)等重大欺诈上市案件以来,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违法违规案件成为监管层关注重点。“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欺诈上市、信息披露违规的立案稽查力度明显加强。”证监会稽查局负责人曾指出。
  在证监会继续加大对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下,稽查案件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2013年9月,单月新启动案件调查39件,为前8个月月平均值的1.5倍。若以此粗略推测,则2013年前九个月,新启动调查案件约247件。已接近证监会稽查执法案件最多的2012年,当年新增调查案件256起。
  不过,相比建立综合防控体系的内幕交易案件,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质疑,无疑是监管层发现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
  据证监会稽查局透露,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违法线索,除派出机构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外,媒体揭露上市公司相关问题后,也会促使派出机构现场检查。
  目前已有6家上市公司正在调查或已被处罚。比如,紫光古汉因虚增利润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罚款50万元;ST宏盛因重组信披违规,相关责任人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并实施其他监管措施,对于公司重组中可能涉及的内幕交易,上交所还提请证监会调查。
  仅雏鹰农牧、结束调查,且被证监会公开披露不存在媒体报道情况。
  尽管媒体质疑并不能做到每发必中,但作为重要线索发现渠道,证监会一直对媒体报道高度重视。
  不久前的证监会新闻通气会上,该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证监会高度关注媒体有关上市公司的报道,对有明确线索的媒体质疑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其中,对可能或已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的媒体质疑,沪深交易所将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对股票作停牌处理,并要求公司及时自查、及时澄清,也可要求相关中介机构核查并发表意见。证监局将根据上市公司自查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核查措施。
  上市公司冷对质疑
  本报记者发现,尽管监管层对媒体报道高度重视,但上市公司往往对质疑报道及记者采访态度回避。
  “我们一般不接受电话采访,只接受书面采访,这是公司董事长定的规矩。”10月24日,一位北京上市公司董秘告诉本报记者,“老实说,很多话题我们在电话里不好回应也不便回应。”谨慎背后,上市公司对媒体及报道的回避态度跃然纸上。
  一位财经公关人士更对记者直言,在公司被质疑财务问题之后,多数选择不回应。“平时质疑的文章很多,但上市公司做出澄清公告的很少。大部分公司都不爱也不希望自己曝光度高。”
  尽管如此回避,但上市公司一旦被质疑存在财务造假,仍会迅速启动应急方案。
  “第一步是根据报道内部核查,看是否存在问题,如存在,是如何产生的,有了这个基础才会判断是否回应、该如何回应。”另一位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公关人士向本报透露,“即使在公告澄清环节,上市公司也非常谨慎,发公告一般都是交易所跟监管员沟通后,觉得有必要才会去做,反映一些问题不是很严重的报道,则尽量回避澄清。”
  “低调的根本原因是不愿再创造新闻点,担心话题扩大后,引发监管层关注。”该人士直指核心,“在他们看来,有些报道的问题其实并不真实存在,但监管层一查就得配合,要赔上时间成本。”
  为消除报道的负面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会以增持方式维稳股价。“公司情况并不像外面报道的那么严重,为了企稳投资者信心,也为了让大股东支持我们的日常工作,我愿意以个人名义买入公司股票。”一位被媒体负面报道缠身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曾对记者透露。
  上述28家公司中,、康德新(002450.SZ)、雏鹰农牧、和隆基股份5家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曾纷纷增持,数量依次为420万股、28.33万股、104.35万股、391.3万股和30万股。
  机构逃离“黑天鹅”
  与黑天鹅事件类似,被媒体曝光过重大财务问题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在其后的股价异动中遭遇机构大幅减仓。
  “遇到这种事情确实很无奈,如果公司没有紧急停盘,股价下挫是一定的,这时候我们也会根据事态的严重与否做出判断,如果报道的财务问题确实严重,那么第一反应就是出货离场。”有私募基金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以最代表机构意向的公募基金为例,前述28家A股中,2012年四季度尚获得基金合计持有17.24亿股,但及至2013年中报,已减至16.84亿股,共计减少4008.03万股。
  其中,被机构高度控盘的上市公司爆出财务造假问题后,遭遇集体抛弃最为明显,以(600031.SH)跟中联重科为例,两家机械设备龙头股上半年遭受媒体的财务造假指责后,机构选择降低仓位规避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三一重工获179家机构持有万股,持股比例占68.98%,及至2013年6月末,剩下112家机构持有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0.35%,有67家机构清空手中的26745.84万股。
  中联重科也遭机构抛弃。2012年末,该股获239家机构持有万股,持股比例57.48%,2013年6月底,139家机构持有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1.11%,不到一年有100家机构离场,共减持40210.11万股。
  一位基金行业研究员向本报透露,“有些基金经理买股票很看公司的信誉程度,如果有一个被某家公司财务情况欺骗过,大多数人就不再信任了。”
  也有机构将报道导致的股价调整视为利空出尽。“不排除相关事件发生后,个别公司遭遇恐慌性抛盘错杀,股价被过分低估。”一位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以隆基股份为例,上市当年业绩大幅下滑的负面影响下,2012年末,仅13家机构持有1967.84万股。日,隆基股份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武汉稽查局下发的《立案稽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然而,该公司10月16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78.87%~192.81%。其股价则在7月初触底9.09元反弹,10月24日收报15.95元,累计涨幅高达75.46%。
  隆基股份大涨源于机构在利空出尽后买入。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已有35家机构持有7217.78万股,比2012年底机构增持逾2.66倍。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现代金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A11版:特别关注
&&&&日 星期四
证监会立案调查18只股票被操纵案
两家宁波公司上榜 均自称清白
&&&&“坐庄”自A股市场成立以来即已有之,也一直是监管层重点打击的对象。12月19日,证监会宣布对涉嫌操纵18只股票的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在这18只股票中有2只是宁波上市公司:宁波联合和新海股份。前两日,这两只股票都遭遇了最大跌幅超过15%的不幸,其中新海股份周一、周二连续跌停。&&&&周一、周二这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澄清公告称,经自查,未发现公司有违规情况。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幕“闹剧”呢?宁波涨停板敢死队的徐翔是不是证监会这次棒打的对象?记者&周阳&&&&证监会“打庄”&&&&上周五,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近期,证监会依托大数据系统,开展了打击市场操纵专项执法行动,目前已对涉嫌操纵宁波联合、新海股份等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根据证监会的说法,今年以来,市场操纵行为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比如操纵持续时间短、建仓拉抬出货快等隐蔽性较强的类庄股操纵模式有所抬头;再者是涉案人集中资金优势,以连续交易、对倒交易、虚假申报撤单、尾市拉抬等多种手法交叉并用,操纵股价非法获利巨大;最后就是出现“以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通过上市公司发布选择性信息配合等新型手段操纵股价的案件。&&&&两宁波股票惨跌&&&&“证监会点名18家公司,自首了300多家;&&&&准备杀了18只鸡过年,结果300多只猴来看热闹;&&&&熊市里好不容易挣的钱,牛市里全都赔了;&&&&大家再坚持一下,把牛市挨过去就好了;&&&&今天没有跌停的股票,就是没有庄家的股票;&&&&前有涨停跑输,后有跌停跑赢,这样的A股,你想静静吗?”&&&&这是最近网上非常流行的段子,深刻地表现了上周五证监会对18只股票操纵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后,本周一300多只股票跌停的惨状。&&&&不少网友调侃,这可能是庄家在向证监会叫板:“敢査我们,请査一个试试。”&&&&可怜满仓踏空的小散们,还没从落寞中缓过神来,就直接被砸到满仓跌停。而更讽刺的是,千股大跌的日子,上证指数居然还创出3189.87点的新高。不少小散好不容易在熊市赚到点钱,牛市一来就全吐了回去。&&&&虽然新海股份周一就发布了澄清公告,但是当天还是以跌停收盘;周二虽然挣扎过,结果还是以跌停收盘;两天跌幅达到了20%。而宁波联合稍微好一点,经过周一跌停后,周二跌幅只有6%,两天跌去了16%;昨日又涨回去了4%多。&&&&两公司自称清白&&&&昨日,记者致电新海股份董秘孙宁薇。她告诉记者,公司也是19日才得知这个事情,公司知道证监会通报后十分重视,立即要求公司相关人员对买卖公司股票等情况进行自查,并且发布了澄清公告。&&&&记者从澄清说明看到,“本次调查是中国证监会对涉案机构和个人的查处,与公司无关。自公司上市以来,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从未有操纵过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行为,也从未与任何机构签订市值管理协议,更没有发布选择性信息配合第三方操纵上市公司股价。”&&&&孙宁薇还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只是二级市场的股价受到了影响。目前还未受到证监会、宁波证监局的调查。&&&&前天晚上,宁波联合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行职责。经公司自查,公司和公司控股股东未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市值管理’或影响股价的违规操作,且至今,公司及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任何立案调查通知。”&&&&&昨天,记者致电宁波联合董秘董庆慈,但其手机无法接通。&&&&●宁波证监局&此事是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我们目前没有得到证监会的通知。”宁波证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她告诉记者,证监会主席肖钢自上任以来,高度重视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次行动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采取的执法行动。至于这两家宁波上市公司自身有无涉案,一切要以证监会的最终调查结果为准。&&&&不过对于上周五证监会发布的这一通报,股民却没有多少好感,不少股民都在网上、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宁波联合操纵案要抓人法办这是对的,但是在手法上有问题。”投资者王西来(化名)告诉记者,证监会只能抓操纵股价的人和亊,不能说公司的名称,使公司受牵连引起股票急剧的波动,使人感觉证监会在二次操纵股市。名义上是说保护中小投资人的利益,实际反而损害了散户的利益,这两天多少散户的股票市值缩水。&&&&●业内解读&证监会棒打宁波敢死队?&&&&记者了解到,证监会通报的这18只股票基本都是小盘股,宁波联合、新海股份这两只宁波股票市值也都只有20多亿元,算是小市值股票,股价比较容易受资金控制。而最让市场关注的就是宁波联合,该股是典型的徐翔概念股,而徐翔正是全国股民熟知的宁波涨停板敢死队创始人。&&&&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徐翔或许是这次证监会调查的目标之一。&&&&2014年1月,宁波联合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徐翔旗下的泽熙6号迅速杀入,一举买入1500多万股。作为二股东,徐翔可不是白来的。4月8日,泽熙向上市公司提出了10股转增15股派1.6元的高送转分红方案。诡异的是,尽管提案被否,股价表现一直糟糕的宁波联合在4月9日一字涨停,次日继续大涨。不过,这两天大涨之后,股价旋即下跌。按照徐翔快进快出的打法,往往这两个交易日就可获利了结换股了,而这次徐翔却安静地躺在宁波联合里面当起了二股东。而且,他还继续买入以达到5%的股权,直接踏入举牌者的行列。&&&&买股买成股东,不是他的风格。不过,如今再看看证监会将监管的大棒挥向了泽熙系的宁波联合。似乎可以理解当初徐翔的离奇举动了。&&&&在国外,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迅速买入一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打着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旗号,改组董事会,甚至迫使管理层回购股票、进行巨额分红派现。在上述行动推动股价上升后,迅速套现走人。目前,徐翔正在翻版格雷厄姆的套路。可他给证监会出了一道难题:拯救者和庄家的边界将考验监管者的智慧。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现代金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被立案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