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发展的事实有哪些?有哪些基本问题?经济理论是从哪几个角度解释的

---->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主要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主要有
&&&&&&&&&&&&
&&&&第三讲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第一节宏观经济理论一般&&&&一、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标志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一是经济根源经济根源:1929经济根源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二是政治根源政治根源: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践呼唤;政治根源三是思想根源思想根源:传统自由经营论或新古典经思想根源济学的破产。。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内容&&&&宏观经济的概念:宏观经济的概念:“宏观”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大”的意思。在我国古汉语古汉语中,“宏”有“巨大”、“广博”的古汉语意思,并含有“最大”之意。宏观经济问题,通常是指总体经济现象,是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问题:经济增长、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物价变动、失业、国际经济往来、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也叫总体或总量经济学,或收入及就业理论。它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周期性波动、增长、失业、通胀等现象和变化规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心或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中心或核心问题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收入理论。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主要有:基本问题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开放经济问题;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等。&&&&&&&&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变量主要变量:主要变量或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国民产出、就业主要指标:主要指标&&&&与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总需求与总供给、储蓄率、利息率、汇率、消费量、投资量等。&&&&&&&&市场(社会)总供求与货币总供求的相互关相互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二是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三是静态分析方法(静态经济学)与动态分析方法(动态经济学);四是三市场划分法;五是三主体划分法;&&&&&&&& 六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微观主体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七是总量分析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法。总量分析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其研究方法也有自己的特点。&&&&&&&& 四、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核算体系一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为MPSMPS。前苏联、我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国()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前(1993年前)采用的。它只把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作为国民收入的唯一来源。在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上坚持马克思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理论。范围过窄范围过窄。范围过窄二是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1953-),简称为SNASNA。西方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市场经济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采用。西方界定国民收入为全社会一切部门的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不包括间接税)的总和。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论,认为所有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并带来收入。其范围过宽范围过宽。范围过宽&&&&&&&&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体系&&&&SNA核算&&&&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C+I+G+X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C+I+G+X-M增加值法:增加值法:将社会所有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加总收入法:要素报酬+非公司收入+税前利润+收入法:要素报酬+非公司收入+税前利润+折旧&&&&&&&&两个核算体系的区别&&&&1.概念不同概念不同2.内容不同内容不同3.税收处理不同&&&&MPS(NI)=SNA(NI)生产部门间接税MPS(NI)=SNA(NI)+生产部门间接税-(政府部门+劳务部门)部门+劳务部门)收入SNA(NI)MPS(NI)生产部门间接税+SNA(NI)=MPS(NI)-生产部门间接税+(劳务部门+政府部门)部门+政府部门)收入&&&&&&&&SNA合理性与缺陷SNA合理性与缺陷&&&&&&&&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核算GDP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有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核算&&&&&&&&1、支出法2、收入法3、生产法(增加值法)生产法(增加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的理论依据:GDP既可视为一个经济所有支出法和收入法的理论依据:GDP既可视为一个经济所有理论依据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也可以视为经济中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换言之,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和劳务的总支出,换言之,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到于总支出。因为市场交易有卖者和买者两方。定等到于总支出。因为市场交易有卖者和买者两方。&&&&&&&& 1、支出法&&&&需求方面来计算宏观经济变量。即通过核算一定(1)定义:或产品流量法,它是从需求定义:需求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GDP。它是最基本最基本的方法。它是其它方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最基本法计算的标准。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只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在现实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出口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实中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耐用消费品(小车、电脑、电视机等家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包括耐用消费品电)、非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衣、食等)和劳务劳务(医、游、理发等)的支出及住宅非耐用消费品劳务住宅的房租,但不包括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不包括&&&&②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国内总投资支出():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总投资支出增加资本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其中,前者=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资两大类。其中,前者=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后者=存货的净变动额=一定时期期末存货-期初存货。后者=存货的净变动额=一定时期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需要注意:居民用于住宅的投资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需要注意居民用于住宅的投资也应计入在内。---因为居民用于住宅的投资因为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存货投资它可能是正值正值,也可能是负值负值,因为年末存货正值负值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的存货。注意:一是公寓公寓可以出租而收到房租,自用的注意公寓自用的住宅理论上也有房租可收,只是这些房租自付住宅自收,是隐性的房租;二是投资支出不包括投资支出不包括对投资支出不包括股票、债券、土地、二手房屋的购买,因为这些购买只是产权的转移,并未使社会资产有任何增加,所以不能算作投资;三是私人投资私人投资包私人投资括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和重置投资(折旧)两部分。&&&&&&&& ③政府购买支出(G):政府购买支出(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注意: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注意: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转移支付(社会福利支出和救济金支出)、公债利息等)、公债利息如政府转移支付(社会福利支出和救济金支出)、公债利息则不计入GDP。。因为: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如请公务员、教师等),为因为社会提供了服务,而转移支付则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GovernmentExpenditure政府支出(G政府支出(G)&&&&国债利息与企业贷款利息是不同的,后者是要素支付,而前者不是。支付是一种单方向的转移,不同于政府购买的交换过程。&&&&&&&& ④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X-M)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净出口:(所以: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所以:支出法核算GDP,GDP或Y+M=C+I+G+XM)Y=C+I+G+(Y=C+I+G+(X-&&&&&&&&即一年生产的货物与服务的最终去向无外乎三个方面: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 2001年美国的GDP和需求的构成2001年美国的GDP和需求的构成&&&&构成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金额(10万美元)..&&&&&&&&百分比69.315.718.4-3.4100.0&&&&&&&&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1)定义: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定义: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所以这种方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成本法。法又称要素成本法。(2)要素收入包括:)要素收入包括: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的报酬――工资包括工资包括①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各项补助、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也包括及社会保险税费;利息利息则是指人们给企业所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但息则不包括在内;租金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以及专利权、版租金权等收入。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税前利润&&&&费、股东红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④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赠款企业转移支付(和消费者“呆帐”)及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这两项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所以也应算作成本;&&&&&&&&§&&&&&&&&⑤资本折旧――它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资本折旧投资中,所以也应该计算在GDP之中。&&&&&&&& 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GDPY=工资+利息+利润+租金+Y=工资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统计误差&&&&&&&& 项目&&&&A.Wagesandotheremployeesupplements工资与雇员其他补贴B.Netinterest净利息C.Rentincomeofpersons个人的租金收入(包括房屋的租金)D.Indirectbusinesstaxes企业间接税E.Depreciation折旧&&&&&&&&F.Incomeofunincorporatedenterprises非公司企业的收入G.ReportedCorporateprofitsbeforetaxes&&&&&&&&税前公司利润&&&&CDividends股息CUndistributedprofits未分配利润CCorporateprofitstaxes公司所得税H.Statisticaldiscrepancyandadjustments统计误差的调整&&&&&&&& 生产法(3、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法或增加值法)&&&&生产的角度出发(1)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定义: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分类汇总而成。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而成计算步骤:(2)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第三步,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GDP。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核算国民收入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最核算国民收入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 SectorApproach部门法&&&&部门法是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增加值来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用这种方法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军队、卫生、教育、行政等部门,是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价格。&&&&&&&& 最终产品法与部门法的关系&&&&生产阶段棉花棉纱棉布服装合计产品价格中间产品成本增加值&&&&&&&& 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社会总产品:社会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社会总产品: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C+V+M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C+V+MMPS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扣除用来补偿已经消耗国民收入: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V+M的生产资料之后的余额而形成的收GNP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GDP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既定时期一国领土范围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市场价格NNP:GNPSNNNP:GNP-折旧ANI:NNP-间接税-转移支付+政府补贴NI:NNP-间接税-转移支付+PI:NI-未分利润-所得税-保险+转移支付PI:NI-未分利润-所得税-保险+DPI:PIDPI:PI-个人所得税&&&&&&&& 国民收入的会计结构或帐户体系:反国民收入的会计结构或帐户体系反映国民收入的五个五个指标映国民收入的五个指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本国的和非本国的)本国领土生所有常住单位(本国的和非本国的)在本国领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以领土为统计标准。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领土为统计标准。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总”字意指在计算各生产单位产出时,没有扣除当期的资本总字意指在计算各生产单位产出时字意指在计算各生产单位产出时,耗费即折旧,如扣除折旧,则就是国内生产净值了。耗费即折旧,如扣除折旧,则就是国内生产净值了。&&&&&&&&只关心在哪生产,而不在意谁去生产,只关心在哪生产,而不在意谁去生产,这样就避免了如何鉴别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一棘手的问题。了如何鉴别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一棘手的问题。&&&&&&&& 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七个问题&&&&一是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一是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通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常是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度量。常是以年度或季度为单位度量。&&&&存量:指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存量:指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发生的变量。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发生的变量。注意:由于GDP是一个流量变量,注意:由于GDP是一个流量变量,是一个时GDP是一个流量变量间概念,间概念,它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年或一个季度中新增加的收入,新增加的收入,它只计算当年新流入经济中的价值,而不计算已有的价值存量。价值,而不计算已有的价值存量。思考:如某人花100万元购买了2008年建的住房,100万元购买了2008年建的住房思考:如某人花100万元购买了2008年建的住房,&&&&则这100万元能否计入2009年的GDP?为什么?则这100万元能否计入2009年的GDP?为什么?100万元能否计入2009年的GDP&&&&&&&& 二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二是名义GDP与实际GDPGDP与实际&&&&(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由于GDP是用市场价格计算的,因此,如果GDP增加,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二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上升了。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由于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变动是真实的;而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所引起的GDP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使GDP的变动能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经济学家把GDP区分为名义与实际GDP。&&&&&&&& 或货币GDPGDP:(2)nominalGDP或货币GDP: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实际(计算的GDPGDP则是用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实际(real)GDP则是用不GDP则是用不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GDP。变价格(基年的价格)计算的GDP。(3)区别:名义GDP既包括产量的变动又包括物价水区别:名义GDP既包括产量的变动又包括物价水GDP平的变动;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平的变动;而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GDP比名义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比名义GD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GD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两者的关系:名义实际GNP或GDP×通货膨胀率两者的关系:名义GNP或GDP=实际关系或实际或×实际GNP或GDP=名义或名义GNP或GDP/通货膨胀率实际名义或&&&&&&&& GDP紧缩指数紧缩指数(国内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4)GDP紧缩指数(或国内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或GDP折算系数)(平减指数或缩减指数)折算系数)(GDP平减指数或缩减指数))(平减指数或缩减指数&&&&我们可以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来计算价格指数,我们可以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来计算价格指数,即国内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GDP和实际GDP来计算价格指数(implicitpricedeflatorforGNP)①GDP紧缩指数就紧缩指数就是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值。即: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紧缩指数就紧缩指数名义GDP/GDP*100GDP*100GDP紧缩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紧缩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年的通货膨胀率=[(t年的GDP=[(t年的②用GDP紧缩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t年的通货膨胀率=[(t年的GDP&&&&&&&&隐含折算数-(t-1)年的GDP隐含折算数)(t-1)年的GDP隐含折年的GDP隐含折算数-(t-1)年的GDP隐含折算数)/(t-1)年的GDP隐含折年的GDP隐含折算数算数)])]×算数)]×100%&&&&&&&&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假设一种只生产白菜和萝卜的经济,其2008年与2009年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以2008年为基期,计算其名义与实际GDP及GDP平减指数。&&&&&&&& 物品白菜萝卜&&&&&&&&价格&&&&(元)(2008)&&&&&&&&产量&&&&(斤)(2008)&&&&&&&&GDP200450&&&&&&&&价格&&&&(元)(2009)&&&&&&&&产量&&&&(斤)(2009)&&&&&&&&GDP450800&&&&&&&&23&&&&&&&&100150&&&&&&&&34&&&&&&&&150200&&&&&&&& 提示:提示:先计算名义GDP:2008GDP=200+450=650;2009GDP=450+800=1250。再计算实际GDP:2008GDP=650;2009GDP=2*150+3*200=900。最后计算GDP平减指数:*100=100;0*100=139。换言之,2009年的物价水平比2008年上升了39%。&&&&&&&& 三是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三是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goods)是指最终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finalgoods)是指最终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不再用来作&&&&为原材料生产其他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其他产品。&&&&&&&&中间产品(goods)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投入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是指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投入品,&&&&它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次出售。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它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次出售。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不计入,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了,如果再加一次,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了,如果再加一次,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高估GDP的水平。的水平。而高估的水平&&&&&&&&具体计算GDP时采用增值法具体计算GDP时采用增值法GDP&&&&生产阶段产品价值小麦100面粉120面包150中间产品成本--100120增值1002030&&&&&&&& 四是GDP统计的是当(四是GDP统计的是当(现)期所生产而GDP统计的是当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GDP计算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而不是计算的是一定时期流量概念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也是一个流量概念,卖掉的最终产品
价值。因而也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一个存量的概念。一个存量的概念。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往年生产当年出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也计入,看作是企业自己把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把它买下,当成企业的存货投资。存货投资假定生产1000亿元,只卖掉900亿元,则GDP仍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为存货投资。&&&&&&&& 思考:思考某人把自有的住房以100万元的价格卖出,在100万元卖房款中,有5万元是必须付给房屋中介的中介费,则当年的GDP如何计算?为什么?提示:提示由于住房不是当年所生产的,所以这100万元的售房款是不能计入当期的GDP的。但是5万元的中介费则应计入当期的GDP的,因为它是房屋中介当期付出的劳务新创造煌价值。&&&&&&&& 五是GDP是按国土原则而五是GDP是按国土原则而GDP不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指一(1)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是指一国民生产总值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一定时期内(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2)GDP与GNP的区别:与的区别:计算,地域概念,①GDP按国土原则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即不论本国按国土原则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生产的概念。一个生产的概念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生产的概念。换言之,强调的是境内工业言之,GDP强调的是境内工业,即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强调的是境内工业,工业。工业。&&&&&&&& 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概念,②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包括本国居民在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念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换言之,一个收入的概念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换言之,GNP强调的是民族工业,即本国人办的工业。强调的是民族工业,即本国人办的工业。强调的是民族工业&&&&&&&&两者间关系:国外净要素收入(NetFactor两者间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简称NFPproduct),简称&&&&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或国外要素净支付=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或国外要素净支付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或国外要素净支付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C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发达国家GNP大于GDP,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GNP大于GDP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GNP也有其局限性:GNP也有其局限性:也有其局限性&&&&&&&& 六是GDP按市场价值计算。六是GDP按市场价值计算。GDP按市场价值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用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把所有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乘以产量获得的。值加总,就是GDP。值加总,就是。&&&&注意:一是有一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参加市场交易,注意:一是有一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参加市场交易,没有市场价格。这具体又涉及到两种情况:没有市场价格。这具体又涉及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估算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可以通过估算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大概地计算出来。比如,自有房屋的租金计算。计算出来。比如,自有房屋的租金计算。一个人居住自己的房屋,不必支付租金,自己的房屋,不必支付租金,但是他享受了居住的条应该视为向自己购买了服务,件,应该视为向自己购买了服务,发生了劳务价值的增加。增加。其计算方法是按照把这房子租给别人可能产生的租金来估算其价值,并计入GDP。的租金来估算其价值,并计入。&&&&&&&& 再如,政府服务政府服务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无法计政府服务算其价值,通常是根据政府服务的成本进行估算,即按照公务员的工资估算出其价值,并计入GDP。另一种情况是无法计入GDP的。比如家务劳动、无法计入GDP无法计入GDP自给自足的生产即自给性的生产活动、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地下经济活动(包括非法与违法经济活动)等其市场价值无法计算,因而无法计入GDP。&&&&&&&& 二是市场价格是变动的,因此,GDP不二是市场价格是变动的仅要受到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变动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七是GDP的计算既包括实物产品,七是GDP的计算既包括实物产品,GDP的计算既包括实物产品又包括劳务产品&&&&实物产品是指有形产品;劳务产品则是指无形的产品。比如,某人购买了《赤壁》的影碟时,他购买的是实物产品,是GDP的一部分。但当某人去电影院买票观看《赤壁》时,则其购买的是劳务产品,电影票价也是GDP的一部分。&&&&&&&& 思考题:思考题:&&&&以下哪几项应当计入当年的GDP?A、购买一辆旧车;B、购买股票2年;C、蛋糕企业购入的5吨面粉;D、银行从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E、购买旧车时支付的中介费1000元;F、农民自己生产用于消费的粮食。&&&&&&&& 提示:标准答案为:D、E。旧车以前已计提往年的GDP,现在购买是财富转移,但中介费是新生产的劳务费,应计入当年的GDP。购买股票等有价证券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它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在这些资金没有进入生产之前,它只是财富的转移。但是如果购买股票等有但是如果购买股票等有价证券时支付了一定的佣金和未来可能产生的股息和利息,利息,则应当入GDP的计算。蛋糕企业购入的5吨面粉是中间产品。&&&&&&&& D则可以根据GDP收入法核算公式的分析得到结论。而农民自己生产用于消费的粮食表现的则是农民的非市场活动,因此不能计入当年的GDP。&&&&&&&& 作业:作业:&&&&一是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4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二是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指标中哪个总量指标有影响?为什么?三是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产生什么影响(假设两个国家的产出是不变的)?&&&&&&&& 中国的GDP的一些思考。中国的GDP的一些思考。GDP的一些思考案例一:中国为何地区汇总数比国家核算的GDP大2―3个百分点。。案例二:如何让别人相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案例三:GDP涨得比胡子还快,工资涨得比眉毛还慢?案例四:妈妈活着被送进嫔仪馆。。&&&&&&&& 全面认识GDP全面认识GDP:众说纷纭GDP。GDP。GDP之GDP之“功”:萨缪尔森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的发现之一”。一是GDP总量,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二是GDP的增长率,衡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宏观经济的重要控调目标;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测度指标;是横向和纵向比较的重要参照指标);三是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同时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 世界银行1995年按人均GDP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四大类:76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761-3035美元的为中下收入国家;美元的为中上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另一种划分方法:将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划为发达国家;人均GDP在美元的为发展中国家。&&&&&&&& 世行公布2003年世界年世界GDP排名。全球总的GDP已排名。世行公布年世界排名经达到36万亿美元。其中有7个国家的GDP超过了1万亿美元:美国居首位,为10.9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德国为2.4万亿美元;英国为1.8万亿美元;法国达1.7万亿美元;意大利为1.5万亿美元;中国达1.4万亿美元。7国集团(即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总共占世界人口的11%,但GDP占全世界的65%;而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占世界的89%,而GDP仅为35%。&&&&&&&&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排名全球年一百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前十位的依次为:美国116675亿美元、日本46234亿美元、德国27144亿、英国21409亿、法国20026亿、意大利16723亿、中国16493亿、西班牙9914亿、加拿大9798亿、印度6919亿。其中,中国名列第7,但只等于美国的1/7。分析排名可看出,世界财富的分布极不平均。&&&&&&&& 现行GDP指标的缺陷的缺陷GDP不是万能的缺陷:GDP不是万能的。缺陷GDP不是万能的一是难以反映闲暇增加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改善,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二是没有反映未通过市场交易的产品与劳务(不能反映实际产量水平和真实生活水平),往往导致指标数值被低估(中国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比重较大);三是不能反映社会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四是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因为由于不同国家的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指标难以精确地进行比较(如两国的GDP本同,但一国用于&&&&军事的多,一国用于民生的多)(一个是资本密集型、一个劳动密集型);&&&&&&&&六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七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八是还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内涵。――我们正在失去哪些本能?&&&&&&&& 没有GDP,也是万万不能的没有GDP,也是万万不能的。GDP&&&&尽管GDP存在种种缺陷,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更好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综合指标来代替GDP。GDP之误要矫正,但矫枉毋须过正。&&&&&&&& GDP指标的矫正矫正:矫正&&&&一是萨缪尔森等人提出了一个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经济净福利(NEW)(即从GNP中经济净福利(经济净福利)扣除许多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二是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国民幸福总值:从总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体上说,经济增长确实能够提高人民幸福。但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多项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决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而GNH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则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 GNH最早由不丹王国不丹王国的国王旺楚克旺楚克在1970年不丹王国旺楚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不丹王国制订政策的依据则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是否会失去精神生活,平和的生态和国民的幸福”。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幸福总值”本。&&&&&&&&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西水美子西水美子对西水美子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世界不丹上存在着唯一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不丹在40年以前还处于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的经济状态之下。&&&&&&&& 但是,它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已经超过印度等其他国家,在南亚各国中是国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排行榜中也大大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第一位尽管如此,去不丹旅游过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仿佛回到了自己心灵的故乡仿佛回到了自己心灵的故乡。不仿佛回到了自己心灵的故乡丹给我们地球人展示了许多高深莫测的东西。”&&&&&&&& 中国国家统局在2006年成立课题组,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传统文化背景,提出了8个方面组成的中国国民幸福感中国国民幸福感测量指标中国国民幸福感体系。它们包括:富裕感、愉悦感、期望感、静谧感、归属感、向心感、自由感和情谊感。具体的问题如你是否失眠、家庭是否和谐,等等。&&&&&&&& 三是从GDP到绿色GDP:到绿色GDP:到绿色GDP定义:即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指用以衡量各定义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与人文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赤字与社会赤字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传统GDP)-(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真实国民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真实国民财富。财富。&&&&它说明,人类的经济活动应包括三个方面:&&&&&&&& (1)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传统的GDPGDP;传统的GDP(2)自然部分的虚数自然部分的虚数。即无休止地向大自自然部分的虚数然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在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加上人类通过各种生活与生产活动排泄的超出自然自净能力的废弃物,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人文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即非理性社会、非理人文部分的虚数性消费与非理性规则导致社会成本的非线性增大所生成的畸形GDP。如一些社会痛苦指数,诸如高犯罪率、高腐败率、高贫困率等所增加了的传统GDP的数量,就是GDP在人文方面产生的虚数。&&&&&&&& 绿色GDP的实践:绿色GDP的实践GDP的实践&&&&实施绿色GDP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也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体系,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 中国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联合公布了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2005年绿色GDP报告至今没有公布。&&&&&&&& 面临的困难:面临的困难:&&&&(1)技术难点技术难点:即估价困难。GDP通常以技术难点市场交易为前提的,市场供求规律所决定的自由市场价格,是GDP权威性的惟一来源。但环境要素没有进行市场买卖。因砍伐森林而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育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数据来确定它们的价值。&&&&&&&& 联合国组织专家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以砍伐森林为例,对其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做过测算。他们定义,砍伐森林做木材或造纸等可换来钱,这是生产价值;砍伐森林对涵养水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生物进化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这是生态价值。这二者之比大概是1比1.33。即砍伐森林的生产价值是1元钱的话,不砍伐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就是1.33元。我们现在使用的GDP核算体系只计入前者,后者的部分却没有显示,有的时候还把许多不该加上的加上了。&&&&&&&& (2)观念难点观念难点: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观念难点心目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会使用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许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许多阻力。&&&&&&&& 绿色GDP不代表一切:绿色GDP不代表一切:GDP不代表一切&&&&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绿色GDP这个概念是科学的,但是现在还有很大的难度,有相当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要客观评价绿色GDP。它只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而不是全部。千万不要认为绿色GDP概念提出之后,就可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因为可持续发展是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而绿色GDP只是考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代价,而没有反映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联合国公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前20位的国家联合国公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前位的国家:位的国家挪威当选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其他19位的排名依次为: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冰岛、美国、日本、爱尔兰、瑞士、英国、芬兰、奥地利、卢森堡、法国、丹麦、新西兰、德国、西班牙。――《经济日报》(B4)&&&&&&&& 四是从关注GDP到关注HDI:关注HDI:关注HDIHDI:人类发展指标(HumanDevelopmentIndex),联合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深刻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突出了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要求:人均收入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和教育状况。它强调人类发展应该使每个人过上有收入的生活,健康的生活,以及有教育的生活。&&&&这三个方面恰恰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政治文明的集成性产物而不是分离性产物。&&&&&&&& 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地区、城市分成低水平人类发展(人类指数为0~0.49);中等水平的人类发展(0.5~0.79);高水平的人类发展(0.8~1)。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在2001年为0.721,在世界上列104位,这说明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 根据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国31个省市的人类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为第一梯队,HDI指标高于0.8;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黑龙江和山东等23个地区属于第二梯队,HDI介于0.65~0.8之间;云南、贵州等5个地区属于第三梯队,HDI指数介于0.5~0.65之间。中西部有15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处于世界第100位之后。&&&&&&&& 二是国民生产净值(二是国民生产净值(NNP)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NDP))(1)定义:NDP或NN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定义: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D)后的余额。)的余额。(2)公式:)公式:NNP=GNP―D=NDP=GDP―D=&&&&&&&& NetNationalProductorNetDomesticProductNNPorNDP&&&&国民生产净值或国内生产净值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净增加的产值。可以是国民概念,也可以是国土概念的。&&&&&&&& 三是国民收入(:)(狭义三是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狭义)国民收入)(狭义)定义: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1)NI定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定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是从而得到的。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中减去折旧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2)公式:NI=NDP-间接税)公式:间接税=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业利润&&&&&&&& NationalIncome国民收入&&&&&&&&NI&&&&&&&&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可以国土概念的,也可以是国民概念的。&&&&&&&& 四是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四是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是个人从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PersonalIncome个人收入&&&&&&&&PI&&&&&&&&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这其中包括了非要素收入。&&&&可以是国民概念,也可以是国土概念。&&&&&&&& 五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五是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ersonal个人可支配收入income)disposableincome)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消费+PDI=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消费+储蓄&&&&&&&& 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orD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 潜在GDPGDP与奥肯定律五、潜在GDP与奥肯定律&&&&GDP)与实际与实际GDP(一)潜在GDP(ThePotentialGDP与实际GDP潜在GDPGDP)(actualGDP)1、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GDP: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也就是实现充分就业时会有的GDP。充分就业时会有的&&&&注意:注意:一个国家的潜在GDP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增长的。它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生产要素(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二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进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实际、实际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所生产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所生产的GDP。由有效需求水平所决定的GDP它和潜在的GDPGDP,GDP。即由有效需求水平所决定的GDP,它和潜在的GDP相对应。相对应。&&&&&&&& 3、GDP缺口:潜在、GDP缺口潜在GDP和实际缺口: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称为之间的差距称为GDP缺口。缺口。缺口在有效需求不足或经济萧条期间,潜在GDP大于实际GDP,在有效需求不足或经济萧条期间,潜在GDP大于实际GDP,GDP大于实际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萧条缺口通货紧缩缺口)萧条缺口(二者间的差额就是萧条缺口(通货紧缩缺口);若有更多的成年人参加劳动或增加时数,则实际GDP大若有更多的成年人参加劳动或增加时数,则实际GDP大GDP于潜在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通货膨胀缺口GDP,通货膨胀缺口。于潜在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通货膨胀缺口。导致潜在GDP(二)潜在GDP是不断增长的――导致潜在GDP不断增长潜在GDP是不断增长的GDP是不断增长的导致潜在GDP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回答潜在和实际GNP变化与奥肯定律是回答潜在GNP和实际回答潜在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它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分点,实际将低于潜在个百分点换言之,相对于潜在GDP,实际每下降2换言之,相对于潜在,实际GDP每下降每下降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比如,如果一国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比如,如果一国实际失业率为,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该国实际GDP就个百分点,的自然失业率个百分点,则该国实际就将比潜在GDP低4%左右。左右。将比潜在低左右&&&&&&&& 注意:注意:一是它只是一种经验验证,它只是一种经验验证一是它只是一种经验验证,它是根据美国的数据而提出的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经验关系;二是它也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二是它也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实际GDP必须保持的一个重要结论: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实际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同样快的增长,与潜在同样快的增长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则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的增长。的实际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的增长中国的个案反思。中国的个案反思。&&&&&&&&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