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招商证券融资融券佣金券卖出股票都是零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2:32:44 广告联系QQ:
【88娱乐浦发银行暂停伞形信托 或为规避股市风险2】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已报错:(0)次
收录查询:
网址搜索:
数据统计:
近30分点入:0 今日点入:0 昨日点入:0 总点入:0 今日点出:1 总点出:39
网站简介:
伞形信托是从原有单个账户配资的演变。相比于单账户的次级委托人只有一个,其同一个信托产品之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次级委托人即子信托。股市投资者可根据投资偏好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组合投资,满足不同的投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合作,为日常中国股市交易的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另据记者了解,一些中型证券公司对于伞形信托业务是否继续开展,处于观望态度。信托公司则是一个通道角色。其将证券公司的客户或自有客户的需求告知商业银行,后者按照自有风控标准为客户提供资金并收取利息。“其实证券公司还是希望以融资融券方式为客户提供资金。不少都是在自有融资额度用完的情况下才找我们,因为这样他们只能赚取极少的佣金,大头被商业银行赚走了。”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说。近日,在恢复融资融券业务后,中信证券公告称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提高至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值(合并口径)的3倍。此举将使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余额提至大约3000亿元,名列各证券公司榜首。在商业银行方面,光大银行主要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合作。而招商银行主要是向自有客户开展配资业务。“相比于外部机构推荐的客户,本行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获得资金更为便捷。”一位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人士说。
【最新来访网站】
【相关点出网站】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招商证券加入降杠杆队列 逾1300只个股折算率遭下调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招商证券加入降杠杆队列 逾1300只个股折算率遭下调
  ===本文导读===  
          点击查看&&&  两融降杠杆的接力赛正在持续上演。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自即日起下调1352只证券折算率。  从其最新发布的折算率看,股票的折算率最高的为0.7,而前期涨幅较大的蓝筹品种、、的折算率被大幅调低,分别为0.34、0.32、0.35,而、、等涨幅较小的蓝筹股的折算率较高,为0.7.  此前,中信、海通亦大面积调整了可充抵证券的折算率。而华泰、、国金等券商则采用上提保证金比例的手法来加强的风险管理。(中国证券网)    近日,中信证券对业务可抵充保证金证券做了大范围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公开资料显示,中信证券大规模调升1698家,调降1032家。其中,包括中国南车、、中国中铁、、在内的658只股两融折算率至零。  紧随中信证券,、也对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进行了调整。有分析指出,此举有利于风险控制,而此番券商调整也并非“只降不升”,其调入和调升操作反映的信息同样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网站公布的《融资融券可抵充保证金证券调整》文件内容显示,一共有1032只标的涉及下调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担保折算率。共计658只标的的担保折算率为0。此外另有374只证券的折算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  记者注意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船舶、、、为代表的一批近期涨幅较大股票的担保折算率都降至0。而包括、、、、、方大碳素、、、、中国中铁、、、在内的13只个股的担保折算率更是由之前的0.7大幅下降至0。据了解,调整涉及的个股包括:净资产小于0,最近财务报表净资产收益率小于-5%,停牌超过10个交易日,过去120交易日涨幅超过300%,市盈率大于500.  对融资融券业务可抵充保证金证券做大范围调整的行为,中信证券表示,总体而言,上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略多于下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目的是有效防范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对此有分析指出,中信证券此举是自我保护,同时也保障两融业务健康发展。将一些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折算率调至0,是由于这些股票涨幅较大,出现回调后不排除出现跌停,一旦跌停,客户的融资盘将无法清仓,给券商本身带来损失。调低担保折算率相当于为了降低风险给客户强制降杠杆。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调整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担保折算率并不是“只降不升”。中信证券调降1032家的同时,包括万科A、、申万宏源、、等1698只标的的担保折算率也被上调。而日前华泰证券公布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调整通知显示,华泰证券4月27日调入、、、、等标的,4月28日又宣布对A、银行B进行了调入操作,调整后折算率为65%。  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券商对融资融券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调整反映出来的信息值得关注。“在两市融资规模超过1.8万亿并且还可能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券商们调降了谁很重要,调升了谁也很重要。我们可以从华泰证券的调整表看出端倪:首次调入银行A和银行B杠杆基金,且折算率几乎达到最高的65%,这反映出来的信息特征明显,他们调低涨得多的证券标的,调升了涨得少的。事实上,券商理论上讲两融的极限是2.5万亿,而目前这一数据还没到顶,还处在继续增加的过程当中,以后投资者们融资的钱能够买什么?这其中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金融投资报)    今年以来,A股行情如火如荼,两融业务自然是功不可没,不过在市场上涨过程中,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加剧,这也使得券商对两融业务更加警惕和谨慎。近日,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等大券商都对两融折算率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包括不少最近非常热门的个股 .  券商调整两融折算率,对其自身而言是风险控制的一种手段,但对市场而言,是否对两融规模产生影响?对于那些被大幅调低折算率的热门个股,是否意味着风险信号的加剧?此外,持续亢奋的市场节奏是否会被打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融资融券为本轮牛市提供了重要动力,也因此引发了监管层和券商的担忧。  继上周申万宏源 、东海证券等券商陆续上调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至0.7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近日公告将658只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担保折算率下调至零,其中就包括中国南车 (601766)、中国北车 (601299)等近期空前热门的个股,这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多只热门股折算率被调为零  根据中信证券官网公告,这一次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调整从4月27日开始生效。上述658只个股中,包括近期大热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中铁 (601390)、中国铁建 (601186)、中国船舶 (600150)等“”个股,也包括现在的第一高价股 (300359),以及因高送转受到热捧的券商股西部证券 (002673)。其中南北车调整前的折算率均为0.2,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调整前折算率分别为0.7和0.6,调整幅度更大。  从走势来看,上述个股今年以来,特别是4月以来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市值也是成倍增加。如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今年以来涨幅分别高达419.55%和380.28%。中国北车去年底流通市值仅为717.1亿元,4月29日收盘的时候已经达到3452.99亿元。中国南车去年末的市值为752.84亿元,而以4月29日收盘价33.02元计算,其市值高达3889.43亿元。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的流通市值也达到了2659.71亿元和3715.91亿元,两只个股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70%。全通教育2014年刚上市时最低价仅为24.16元,近期也突破了300元大关。西部证券也由于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而成为券商板块中最贵的个股。  随着这些个股市值大幅上升,如果投资者可以将它们作为担保品并以较高的比例进行融资,那么可融资的金额也较此前出现大幅增加。以南北车为例,假设南北车的所有流通股股东都进行融资交易,而所有券商均认可70%的可充抵保证金比例且不考虑其他条件,那么去年底,南北车流通股股东理论上可以融资1028.96亿元;4月29日可融资额度则飙升至5139.69亿元。  多家券商两融剔除南北车  尽管这只是一个理论数据 ,但随着杠杆撬动市场过快上涨,不少券商面临资本金消耗过快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市场大幅回调,融资资金爆仓的风险也大幅增加。  事实上,除了中信证券,许多券商近期都开始对一些涨幅过大的品种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比例进行调整。如国泰君安在3月27日时,给予南北车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为0.4,而4月29日,中国南车的折算率被调为35%,中国北车则被调为38%。银河证券 29日也将中国南车的折算率下调至0.2,中国北车的折算率下调为0.  不过,并非所有券商都下调了南北车的折算率,如广发证券在4月29日仍维持南北车的折算率为0.7。但是随着南北车合并的日益临近,许多券商开始将它们调出两融标的。在上述银河证券的公告中,银河证券同时宣布将南北车调出两融标的;同日,也宣布,南北车不再是公司的两融标的。  《《《  市场影响  融资客开仓规模收窄 南北车单日融资额骤降  担保折算率被直接调为零的情况较为少见,尤其对于近期市场的热点个股而言,券商的这一举动无疑令相关个股的融资客心中多了一根紧绷的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旦融资客手中的担保品折算率被券商下调,甚至被直接移出两融标的,无疑将影响其开仓规模上限,有降低其杠杆的效果。  券商可据风险调节折算率  所谓担保品折算率,根据证券交易所规定,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将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市值或净值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保证金金额,这一比例即折算率。据悉,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应当以其市值为基础,按证券公司公布的折算率进行折算,证券公司可以根据该证券的风险情况对其折算率进行调整并公布,因此会出现不同券商对同一种标的会有不同折算率的情况,但证券公司公布的折算率不得高于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折算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相关细则显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70%,其他A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65%。  折算率影响开仓规模上限  那么,向下调节折算率,甚至将折算率直接“贬”为零,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对此,申万宏源在相关中称,降低融资融券担保品折算率不会对现有融资融券存量直接产生挤出效应,但是会降低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的开仓规模上限,从而降低杠杆上限。随着现有融资交易到期偿还或者主动偿还,投资者再次融资买入的规模受到限制,长期来看,融资规模增速可能放缓甚至下降。  据悉,融资融券业务中有初始保证金比例和维持担保比两个概念,前者用于控制初始融资和融券的可开仓数量。计算初始保证金时担保品需要根据折算率进行折算,假设投资者有100元股票,折算率为60%,那么初始保证金可用余额为60元,由于初始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因此投资者最多可以融资买入120元标的股票,如果折算率降到30%,那么初始保证金可用余额只有30元,最多可融资买入60元,最大杠杆降低。至于降成零,就更是无以为续。  有分析显示,南北车的融资客中,很多是重复投资加杠杆的类型,那么假如券商将南北车的折算率做了下调,融资客偿还之后想再融,规模就会小很多。实际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南北车的单日融资买入额于近期已经有所下降,在4月22日,中国北车的单日融资买入额为24.11亿元,这之后逐渐下降,4月28日已经为13.5亿元;中国南车更是明显,4月22日为26.55亿元,4月28日该数据则为12.96亿元,这种变化可能与折算率遭遇下调不无关系。  《《《  融资风向  融资客热情未减 部分折算率上调标的受青睐  尽管中信等券商通过降低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等方法进行风控微调,但整体来看,融资交易依旧热火朝天,尤其是部分折算率被券商上调的融资标的。  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了4月17日和20日两个交易日的短暂减少后,从4月21日开始,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继续稳步攀升。在4月27日,两市融资余额首次突破1.8万亿大关,达到1.806万亿元,较上周五增加1.43%。尽管周二大盘出现冲高后调整,但融资余额仍然增至1.814万亿元。不过,从明细数据来看,部分券商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甚至将一些标的调出两融名单,依然会对相关个股的投资者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4月28日,两市融资资金净流出第一名是 (601989)。当天中国重工共发生29.51亿元融资买入,36.55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出7.04亿元。第二名是中国南车,当天发生融资买入12.96亿元,融资偿还18.46亿元,融资资金净流出5.49亿元。而西部证券也发生了1.39亿元融资资金净流出。  不过,也并非所有标的个股均受此影响。28日中国北车共发生13.50亿元融资买入,11.89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1.61亿元。  与中国南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300055)。这只公司在4月7日实施了每10股转增20股并派现0.6元(含税)的高送转方案。尽管其股价已出现了大幅上涨,但在下调南北车等两融标的折算率的同时,中信证券将万邦达折算率从0.35大幅上调至0.5,上调了15个百分点。4月28日,万邦达共发生了14.35亿元融资买入,8.44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入高达5.9亿元,仅次于 。截至收盘,万邦达的融资余额为32.46亿元,较4月27日大增22.21%。   (600637)的情况也例同,今年以来,百视通股价涨幅高达87.27%,这家即将换股吸收合并的公司是市场的宠儿,但之前中信证券只将其折算率定为0.3,本次中信证券将其折算率从0.3调到0.4,上调了10个百分点。28日,百视通发生11.06亿元融资买入,7.35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入共3.71亿元,在沪深两市所有两融标的中排名第七。  《《《  机构观点  券商频调折算率 难改市场整体节奏  在经济数据乏力的背景下,市场迎来了一波同样可称之为“壮观”的行情,而行情的背后,则是资金的大肆流动,即市场经常听到的“杠杆市”。在诸多杠杆中,融资融券业务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在两融业务空前火爆的当下,券商纷纷自主对折算率进行调节,这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杠杆力量势头太盛  诚如所见,杠杆的力量在这波行情中不容小觑。纵观市场,被投资者所熟知的杠杆工具,无外乎有几种,包括融资、期货 、期权、等,其中融资最为抢眼。融资,如今门槛为50万,利用资金和股票做担保,就可以从券商处借出资金投入两融标的,这也是市场上不少人市值不断膨胀的利器,杠杆比例各券商不等,一般一倍上下。早年被期货手法爆拉的 (600804)就是如此,近期被市场热捧的 (600652)同样也是如此。  据统计数据,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达到1.81万亿元之多,而在年初的时候,该数字还仅为1.03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数据,再加上融券,两者已然能够撑起A股交易中的15%以上。  不过也正是杠杆资金势头太盛,已经引来了高层的警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1月份,据公开信息显示,1月16日周五收盘后,证监会通报了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在此次现场调查的45家券商中,有12家券商存在融资融券业务违规情况,其中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三家知名大券商被暂停新开两融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  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1月19日),沪指暴跌260点,单日跌幅达7.7%。当天,过百只股票跌停,其中大部分是两融标的,券商板块更是无一幸免,在交易日全部跌停,此后大盘迎来近2个月的盘整期。  券商:难改市场节奏  那么,如今券商们以调节折算率的形式来控制杠杆,对市场而言,又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长城证券分析师包华兵,其表示,券商这种高位风险控制就是为了调控杠杆,市场降杠杆,才能减少波动,后面行情才会走得稳。这么做的作用无非是想降融资规模,证监会查 ,无非也是这个目的。至于此种方式是否会成为左右市场顶底的一种决定性因素,目前还很难讲。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券商高位风险控制只是券商自己因为部分股票上涨过多,而采取的风险控制方式,本身很难改变市场运行的节奏。说得更精确些,券商控制风险很难改变市场运行的趋势,短期节奏可能受冲击,毕竟600余只股票折算率直接下调至零,会对其中的个股造成短期冲击;但长期看,不改变市场趋势,毕竟从历史经验看,国家上调印花税都难以改变趋势,只能短期影响节奏。所以,券商调整折算率更不是决定顶与底的因素。目前市场上没有卖方宏观策略组对此进行点评,本身已经说明重要性并不是很突出。  首席分析师杨德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部分券商下调折算率等,主要是为了防止大盘一旦回调这些股票可能会出现连续跌停,那么这个融资股票卖出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风险,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很多股票特别是涨幅较大的股票都把折算率降到很低甚至调为零。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给投资者降杠杆,券商通过下调折算率即降低了券商的融资盘平仓风险,也降低了投资者爆仓的风险,这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作用。  另外,杨德龙表示,券商本身的融资额度其实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那券商下调折算率其实并没有影响到它的融资量;因为这个主要是针对未来的融资盘,原来的并没有影响,比如你以前融资买入的还可以继续持有,但你卖了之后再买就变低了。可能有人会考虑“捂股”,不过这些股票也会有下跌的预期,如果下跌,投资者很难坚持“捂着”。  至于券商这种风控是否会影响到当前市场节奏,杨德龙表示:应该会,但市场现在不差钱,虽然出现这种情况但还是会涨;而对于把折算率降到很低甚至调为零的个股,相应的影响会更显著,毕竟会影响大家对这种股票持有的稀缺性,而具体影响有多大则很难说。(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进入加快“去杠杆化”阶段,给当前的疯狂股市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此举最终结果还是为了使股市成为“健康牛”。  借助股市走牛来助力实体经济,其实已成为新时期下的主要任务。然而,在管理层力挺牛市的背景下,行情却演变成“疯牛”。由此一来,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近10个月时间,A股累计上涨幅度超过120%。可以这样认为,中国股市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完成了欧美成熟市场近10年的涨幅。于是,面对如此疯狂的上涨行情,实则倒逼着管理层那双“看不见的手”出击。  近一段时期,随着股市上涨节奏的加快,证监会也逐步强调股市的风险。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也在重要场合上提示了股市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此时股市的表现似乎有点过了,而证监会的发言也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  事实上,股市走到现在,何时才是真正的顶部没有人能提前预知。但时至今日,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依然深刻影响着市场的走向。甚至可以认为,这两点属于未来股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从政策环境看,正如上文所述,证监会开始强调股市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也在一些领域上加大了“去杠杆化”的力度。  其中,以券商两融为例,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知名券商纷纷进行调整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担保折算率,并以此实现“去杠杆化”的目的。与此同时,在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的政策限制下,券商的伞形信托业务也遭到了叫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券商“去杠杆化”压力持续加大的前提下,不少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先后停止了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如此一来,股市“去杠杆化”的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  从市场环境看,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三高”的状况,即两融业务规模持续高企、市场单日成交量能持续维持高位以及A股较H股的溢价率高居不下。  从两融业务规模来看,目前沪深市场的两融业务规模已经突破1.8万亿的水平。然而,在去年同期,该业务规模仅有4000亿的水平。而在今年年初,券商两融的业务规模也仅有1万亿上下的水平。显然,在股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券商两融也给股市带来了不少的新增流动性。  但是,具体来看,目前不少两融标的证券的融资盘已经超过流通市值的20%水平。更有甚者,已经逼近流通市值25%的上限区间。根据相关规则,当单只标的证券的融资余额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时,交易所可在次一个交易日暂停其融资买入。换言之,当市场多数两融标的证券逼近该敏感位置时,往往预示着市场或将面临阶段性的拐点。  再者,从沪深市场的单日成交量能分析,近一段时期,随着股市新增数量的持续增加,给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补充。对此,股市单日成交量能维持万亿以上的水平已然成为了市场的常态。但是,当市场的表现与成交量能出现明显的背离,或市场单日成交量能无法维持强势市场的成交均量水平时,往往会形成市场的阶段性拐点,该信号也值得投资者去重点关注。  最后,从A股较H股的溢价率分析,目前该溢价率维持在30%上下的水平。显然,该水平与前一段时期相比,略有回落迹象,但与去年11月之前的数据相比,A股较H股的溢价率却持续攀升,最高值达到35%以上!  自“沪港通”落地后,“深港通”推出的时间或许已经不远了。显然,无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其本质意义在于实现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两地市场在交易制度、交易体系以及交易估值上的逐步趋同。然而,在A股较H股溢价率持续高居不下的大环境下,实则暴露出H股的低估值优势,同时也是对部分存在过高溢价水平的A股股票敲响了警钟。时下,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加快“去杠杆化”的阶段。对此,在股市“去杠杆化”压力日趋增大的预期下,实则对A股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同时也给当前的疯狂股市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笔者认为,从大方向看,股市加快去杠杆化的举措无需过分解读。归根到底,此举最终还是为股市实现“健康牛”的目标。(金融投资报)    杠杆在放大了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放大了恐慌。由于杠杆的存在极其容易引发投资变形和心态的紊乱,造成“亏也心慌,赚也心慌”。高杠杆炒股犹如 “甜蜜的毒药”,也许十次当中有九次盈利,但是只要有一次遭遇黑天鹅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周的A股犹如一部悬疑大片。此前证监会规范两融、加班紧急澄清非打压股市、央行宽幅下调等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亿万股民的心也随着事件的发展犹如过山车一样起伏动荡。  众所周知,此轮牛市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建立在高杠杆之上,而这是A股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牛市都不具备的。如果不算民间配资和伞形信托,截止到4月23日,仅两融一项杠杆工具,两市的融资余额已经高达1.77万亿,该数字大约占A股总市值的3.1%。  单看这一数值并不算太高。但是中国A股中大量的国有企业有很大一部分股份实际处于“锁定”状态,此外A股还有近两成的。如果将这两部分刨除在外,据有关媒体测算,融资余额占实际流通市值的比例大约在8.2%左右。  根据麦格理银行按照流通数值的统计,台湾地区股市的杠杆率为1.4%、美国为2.5%,日本为2.5%。在过去的30年中,仅台湾创下过6%的杠杆率。因此无论从横向和纵向对比,A股目前的杠杆率都处于危险水平。  如果再将其他融资工具的杠杆算进去,A股目前可以说几乎处于“裸奔”的状态。正是这样的杠杆牛市,也给监管层带来了监管上的困扰。一方面,管理层希望股市走出慢牛行情,但是高杠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行情演变成疯牛。而另一方面,管理层希望给股市洒水降温,但又投鼠忌器,害怕一旦用力过猛,将导致市场的踩踏效应发生。  就拿上周末来说,目前两融业务中融资业务占九成以上,这种跛脚状态本身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迟早要加以修正。本来证监会扩大融券标的和券源正常之举,而市场如临大敌。这恰恰反映出市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着赌博的心态来到股市,而缺乏对于个股和基本面的研究。  高杠杆的背后是“赚快钱”的心理在作祟。前两周,在高杠杆的作用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这样的大市值大盘蓝筹出现连续涨停,股价短期内便翻倍。但随后出现巨幅震荡,连续两个跌停。高位追进的两融客面临爆仓的风险。  在这种投机的氛围下,投资者即便有几次偶尔赚到钱,但是最终也会还给市场。在资本市场上,复利的威力是巨大的,“慢既是快”。巴菲特40多年来复合收益率仅20%,但却成就了股神的地位。而根据A股的历史规律,一轮牛市下来仍有七成的人处于赔钱的状态。  杠杆在放大了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放大了恐慌。由于杠杆的存在极容易引发投资变形和心态的紊乱,造成“亏也心慌,赚也心慌”。高杠杆炒股犹如“甜蜜的毒药”,也许十次当中有九次盈利,但是只要有一次遭遇黑天鹅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尽管目前A股市场上存在股指期货、融券、期权等风险对冲工具,但是由于门槛和专业性的限制,很多使用高杠杆资金的投资者并没有使用对冲工具,再加上缺乏风险意识,稍有不慎,可能将会永远和市场说再见。  尽管上周末证监会规范两融,但随即有两大利好对冲,导致A股市场有惊无险。但是,在投机氛围浓厚的杠杆牛下,大多数股民都抱着赚一把就跑的态度来买股,而非用价值投资的眼光。此外,杠杆牛导致指数过快上涨,进一步透支了上涨空间。(新京报)
(责任编辑:DF070)
东方财富网调查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几大运营商都表示今年将把流量资费降低20%以上[]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券卖出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