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会和600812华北制药药2015年重组吗?

成交额:--(万元)
成交量:--(万股)
最近访问的股票:
华北制药[600812]的资讯正文
3月25日私募内幕传闻大揭秘
第1页:【新闻一箩筐】第2页:【今日解禁限售股】第3页:【消息传闻一箩筐】第4页:【消息传闻点评】
【消息传闻点评】★政治局会议通过自贸区方案 四地港口园区最受益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点评:据悉,粤闽津三地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扩展区的挂牌时间,暂定为本月底。自贸区是一项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承担着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将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其未来创新力度或远超预期。自贸区主题曾风靡一时,挂牌消息有望成为补涨催化剂。从此前上海自贸区的炒作来看,港口、园区、贸易类上市公司短期涨幅最为突出。其中,天津自贸区以发挥融资租赁业务功能为重点,体现北方港口枢纽、金融创新、高端制造和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特色,可关注天津港(600717)等。福建自贸区则侧重对台合作,平潭作为闽台合作最重要的窗口,政策支持最强,可关注平潭发展(000592)等。广东自贸区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重点,可关注盐田港(000088)等。此外,随着区域规划政策推出速度加快,东北振兴规划出台的预期也较强,可关注东北电气(000585)等。此外,《意见》的出台将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园林绿化、环境治理、能源管理类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业务增长,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在产能收缩中间接受益。★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美丽中国&春意浓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习近平主持会议。点评: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美丽中国&的提法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预计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在重点突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城镇化新阶段,园林行业的估值将呈现出不断向上修复的过程。相关概念股如铁汉生态(300197)、福建金森(002679)、亿利能源(600277)、蒙草抗旱(300355)等可适当关注。★教育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在线教育开启新成长期教育部日前印发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点评: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使在线教育的高速发展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介入到在线教育市场,而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案例达二十多起,该领域的拐点已经到来,互联网教育将开启教育领域新的成长期。在线教育概念股近日涨幅较大,可待调整后继续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全通教育(300359)、方直科技(300235)、洪涛股份(002325)等。★四部门协同推进农村物流 服务农业现代化近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点评:《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A股上市公司中,辉丰股份(002496)、农产品(000061)、大北农(002385)等农村电商和物流概念股有望获益。★高污染生产商纷纷停产 7-ACA价格持续看涨据悉,年初以来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的市场供给持续下降,各品种价格齐现上调。其中7-ACA已从去年的每公斤500元涨至700元以上,业内看好年内价格继续走高。点评:原料药已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特别是7-ACA这种由细菌发酵制得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高污染、高排放。此前大量企业又对环保欠缺投入,如今纷纷停产。华北制药(600812)、健康元(600380)等行业龙头环保措施较完善,受益于涨价过程。★广东企业加速实施机器换人 机器人需求进入爆发期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佛山、东莞等城市已经大量掀起机器换人计划,欢迎制造机器人的企业到广东投资。另据国际机器人协会最新报告,去年中国以54%的增速,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需求国。点评:随着&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相继出炉,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增加的双重推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广东当地公司中,瑞凌股份(300154)子公司从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系统工程;佳士科技(300193)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弧焊机器人。★疆电外送投资升级 将拉动一系列投资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公司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十三五期间,疆电外送投资预计超过2000亿,将拉动当地装备制造、煤炭等方面投资5000亿元。点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但煤炭外运不便,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国网已提出输电走廊战略,并选择了新疆做为重要节点。新疆当地的特变电工(600089)等电力设备企业和国际实业(000159)等煤炭企业有望获得更多业务。★四机构席位买入三六五网(300295)24日龙虎榜显示,三六五网获四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4亿元,占当日成交总额的28%,同时有一机构席位卖出1991万元。点评:研究机构认为,三六五网过去的收入仅仅来自于广告和房屋代理,伴随着互联网家装的发展,公司将业务扩展至基于地产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装修、本地生活O2O等业务,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渝开发(000514)拟13亿元收购房地产公司渝开发拟5.42元每股向新拓投资发行2.4亿股,作价13亿元,收购其持有的重庆联隆100%股权、重庆隆骏51%股权、重庆锐智51%股权及腾翔实业100%股权。同时,公司拟以5.87元每股的底价定增7421万股募集配套资金4.4亿元。点评:重组标的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交易对方承诺标的资产2015年至2018年的实际净利1.4亿元、2.02亿元、2.24亿元及2.78亿元。渝开发2014年净利润1.22亿元。本次重组上市公司拟收购的房地产项目,均位于重庆地区,项目既有去化较快的刚需型产品,也有利润率较高的改善型产品及高端住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华丽家族(600503)签&临近空间飞行器&项目 或助力股价大幅补涨华丽家族昨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就临近空间飞行器产业园项目达成一致,双方于3月24日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书》。该协议为《临近空间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具体实施的正式合作协议。点评:根据协议,分期分步推进临近空间飞行器生产组装基地、飞行器试飞实验基地、数据信息(云中心)基地建设,打造国内首家以&临近空间&为主题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425亩。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占地1325亩,建设内容包括飞行器试飞实验基地(放飞基地建设用地225亩,周边隔离区需征用草场1000亩,暂不变性)、生产组装基地一期(用地100亩),飞行器研制,建设期限为3年;二期投资5亿元(包括流动资金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生产组装基地二期(用地100亩)、数据信息(云中心)基地建设,建设期限为2年。公告称,此次项目合作协议符合公司对于临近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有利于南江空天借助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临近空间飞行器生产组装基地、飞行器试飞实验基地、数据信息(云中心)基地的建设,加快实现对临近空间飞行器项目的商业化开发,从而提升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及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人士认为,华丽家族推进的新项目题材新颖,在A股市场未有先例。公司从1月21日起停牌至今,在此期间,A股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全面牛市,在此背景下,一旦复牌,股价很可能大幅补涨。
如何免费获取涨停牛股
已获取免费牛股的名单列表:
300010获利22%胡先生已领取
600891获利28%郑先生已领取
600608获利16%庄先生已领取
601989获利17%王先生已领取
601186获利19%黄小姐已领取
000599获利17%王先生已领取
002024获利10%李先生已领取
000728获利15%杨小姐已领取
002270获利14%李小姐已领取
谷歌提供赞助商
广告合作QQ: 营销合作 技术合作 数据合作 联系电话 : 6 联系QQ :欢迎来盛博股票学习网!
热门搜索:
东北制药(000597)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化学原料药为主,兼有生物发酵、中西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东北制药正式成立于1993年6月,是沈阳市首批试点股份制企业之一。2003年3月,原东北制药集团... 东北制药巨亏4亿:大股东卖股谋重组 基金逃亡5月8日,东北制药(.SZ)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药集团”)对外协议转让所持公司10%的股权事项,已经获得辽宁省国资委...... [传闻求证]药价改革利好上市公司业务?公司目前没有股权激励计划。(胡晓) 公司与上海石化将? 奥克股份:没有相关计划 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询问奥克股份(300082),公司是否将与上海石化。奥克股份澄清称,公司没有相关... 东三省131家上市公司重组计划调查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都纷纷出台政府扶持本地上市公司,伴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深入,东北板块旧貌换新颜指日可待...以经贸委主导的国企改革推进小组,小组的主要目标就是黑龙江的400家国有以及... 2011年医药股行“背运” 两大政策力挺年末沐春风乙脑、脊灰等传统类疫苗。 公司拥有成都蓉生90%的股权,公司重大资产项目完成后,成都蓉生实现对公司血液制品的业务整合,采浆、投浆...科生物(300009,收盘价14.15元)基因药物龙头企... 股海导航 4月23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审核中关注到,公司存在以下情形:本次申请文件关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的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不符。并购重组委会议以投票...证券法》、《上市公司重... 大股东信披监管缺失 澄清公告集体搅混水政府国资委要求尽快对公司进行资产并停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公司曾连续发布四个“不存在重大资产、收购、发行股份等行为”的澄清公告。 据记者的...色集团与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求证22家上市公司最新传闻投资。 传闻:宁波富邦(600768.SH)即将进行。 理财周报记者连线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是2008年的2月。 传闻:东北制药(.SZ)定向增发工作已经完成... 高景气周期来临医药板块低估SH)、东阿阿胶(000423.SZ)、华北制药(600812.SH)等有预期和权证的特殊...叶飞表示。 “随着Vc价格的不断上涨,东北制药(.SZ)可能成为下一个大牛股。”叶... 国务院原则同意沈阳经济区升级 资本市场上演辽沈战役辽宁老工业基地。”上述人士称。 助推并购 2010年以来...000410.SZ)、沈阳化工(000698.SZ)、东北制药(.SZ)、银基发展(000511.SZ)、中兴商业(... 资本市场上演“辽沈战役”?辽宁老工业基地。”上述人士称。助推并购2010年以来...000410.SZ)、沈阳化工(000698.SZ)、东北制药(.SZ)、银基发展(000511.SZ)、中兴商业(00... 分站导航:        
                                      
地方频道: 石家庄频道     沧州频道 张家口频道 廊坊频道 秦皇岛频道 承德频道 
工业地理:华北制药 中国药老大屹立一甲子
――华北制药60年辉煌、沧桑、重焕青春的变奏曲
寻访记者 王宏伟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是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它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它彻底结束了中国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它帮助中国人增加了十多岁的平均寿命,它培养出了中国抗生素生产的第一代骨干力量,它获得了全国医药行业的第一个国家质量管理奖……  一部华北制药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的自强史。  从,年已花甲的华药历尽辉煌,虽曾因体制、时代之困而彷徨,但在新的历史机遇下,这位中国的“药老大”重焕青春,巍然屹立在华北大地上。
■日周恩来到华药视察
■日朱德到华药视察
■1958年10月邓小平到华药视察
■厂区内停用的火车道记录了历史
■华药总厂106车间
  ■荒野上崛起中国最大抗生素厂
  日清晨6点,石家庄。后任华北制药厂经济师的刘太元和同事沿沧石公路(现中山东路)一路东行,穿过两排稀疏低矮的店铺,路过原石家庄日报社的二层小楼,便进入了茂密的庄稼地。快到北宋村西时,转而往北。西边棉一的建筑工地在他们登上一座高土丘后尽收眼底。  这是1953年石家庄市区规划的边缘。他们脚下那块庄稼地,便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厂的待选厂址之一。  当时,与石家庄竞争的还有北京、西安、成都、太原、哈尔滨等众多城市。但经过刘太元等抗生素厂选址人员的多番比较,石家庄最终脱颖而出――它地处我国华北粮仓,距首都近,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西靠太行山符合战备要求,且是座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工业城市。  这一年的6月1日,“华北制药厂筹备处”成立,从上海、北京、山东等省市医院和轻工行业选调管理干部、技术骨干400多人,选调制药、淀粉和玻璃行业技术骨干500多人,加上一批大中专优秀毕业生,组成了“豪华”的创业人才阵容。  后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的齐谋甲,曾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任职,亲侍第一支国产青霉素诞生。1954年,他加盟华药筹备处,不久到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设在上海安福路的俄文训练班学习俄语。  后任华药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胡显宗,从东北制药总厂调来支援华药,也到上海学习俄语。
  ■抗生素厂寄托国人“救命”期望
  来华药前,齐谋甲参加了抗美援朝反细菌战,并荣获一枚朝鲜功劳勋章。当时,胡显宗正在东北制药总厂的生产线上加班加点为朝鲜战场生产磺胺――一种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细菌感染化脓而死,磺胺的诞生挽救了很多战士的生命,尽管它有易让人产生结石等副作用。但不久,因为细菌的耐药性,磺胺就对发高烧的伤员无能为力了。  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连磺胺都非常紧缺。如果伤员们每人都能有一支“盘尼西林”(青霉素),那么很多人都能快速恢复,甚至起死回生。  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禁运,这种源自美国的“神药”极度紧缺,1瓶20万单位0.12克青霉素相当于黄金0.9克的价格。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难以分离与纯化,直到1942年才成功用于临床治疗。抗生素化疗新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5-20岁。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出了中国首批青霉素,但年产量只有几百克。  1951年,上海第三制药厂建立,年产青霉素几十公斤,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医疗和抗美援朝的需要。  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抗生素大厂!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把发展抗生素生产列为制药工业的战略重点。抗生素厂、淀粉厂、磺胺厂及药用玻璃厂等4个项目成为新中国医药工业的基石。其中,由前苏联引进的抗生素厂、淀粉厂与由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共同组成华北制药厂,总投资7588万元。
  ■第一罐青霉素试生产成功
  1955年开始,齐谋甲、胡显宗等74人赴苏联实习青霉素、淀粉等生产技术,10人至民主德国实习玻璃制品的生产,还有1358人到沈阳、大连、南京等地的科研单位和对口专业工厂实习。  1955年6月,淀粉厂动工兴建。苏联专家两年前就来厂进行勘查设计,建厂过程中提出2400多条建议。一些先进技术,中方施工人员闻所未闻,专家先给大家讲课,不明白的再画图或做模型,甚至亲手做给大家看。日,淀粉厂投产。  而此时,药厂工程仅完成60%,玻璃厂工程仅完成25%。按国家计划要求,必须在195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时间紧迫,问题较多。  毛泽东主席对华药的建设非常关心,曾指出它的进度太慢了,说“你们需要搞得快一点”。  关键时刻,化学工业部医药局局长张亮来厂兼任厂长,建立联合党委和工程总指挥部,组织施工攻坚。  日,玻璃厂制造出第一批玻璃小瓶。  这年年初,华北制药厂试车。化学工业部部长彭涛和苏联卫生部医药管理局局长安?彼?格丽莎柯娃来厂指导。试车一次成功。“我们第一罐青霉素试生产成功了!”  1958年6月,华药正式投产,第二年就收回全部建厂投资,并向国家上缴了利润。  华药原筹备处主任、石家庄市副市长沈万山感慨地说:“华北制药厂是在全国的支援下建设起来的呀!”  华药的厂房及配套的生活区均由前苏联援建,气派、漂亮的苏式建筑在当时的一片沃野之上鹤立鸡群。后来拍摄电影《解放石家庄》便选用华药建筑当国民党军的司令部。淀粉厂中高达76米的工作塔,更是石家庄当时最高的建筑。这片拔地而起的厂区,构成了以后这个区域城市的雏形。  淀粉厂与抗生素厂隔着药厂前街(现和平路),巍然相对。一种说法是,当时有人反对把药厂前街造这么宽,浪费。而前苏联专家说:“过50年再看吧。”  50年过去后,和平路还是那么宽阔,即使为适应现在的交通改造,也不用拆掉临街的华药。50年后,华药已被飞速扩展的城市裹进体内,成为几代石家庄人对这片城区定位的坐标。
  ■中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诞生
  华药第一生活区内,1956年建起最早的华药幼儿园。1958年,华药第一任总工程师陈博君把儿子陈钊送进了这里。  陈博君曾留学法国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二战后怀着报国热忱历经艰难回国。进入华药后,在已精通法语、英语的基础上,他又努力学习俄语,以掌握苏联先进的抗生素生产经验。  1959年冬天不知不觉到来了,西伯利亚寒流南下中国时还带来了令人寒心的消息:苏联“老大哥”抛弃了我们。  华北制药厂青霉素发酵的重要原料苯乙酰胺告急,兄弟单位试验失败。淀粉分厂负责人曲国祥顶着巨大的压力站了出来,与技术员魏仁鸿、王东阁和老工人唐万昌组成苯乙酰胺试制小组,奋战半个多月,小样终于试验成功。拼命研究到年底,终于量产成功。  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菌种生产能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华药的生产菌种都是从苏联进口的。“我们也有一双手,为什么不能研制自己的高产菌种”?  “国内尚无一个单位能选出菌种,华药也不行……”来自各方的冷言冷语迅速包围了他们。外国专家听说后更是不屑一顾,“选种只有科研单位才能搞”,“至于菌种,可以到我们国家去买”。  华药的创业者们咽不下这口气。白天,照常生产;夜晚,不断查阅文献;节假日,在实验室从成千上万青霉素菌中选育优良菌种。就这样,凭着一口气和严肃的科学态度,1958年12月,中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XP-58-01终于诞生了,发酵单位比“洋菌种”提高34.4%。  华药第一株菌种选育成功,结束了我国依赖进口菌种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华药的“菌种皇后”们不但支援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抗生素生产,还走出国门,在朝鲜、越南、蒙古、罗马尼亚等多国开花结果。  曾经价比金贵的青霉素,因为华药,现在1元钱已可买到好几支!华药,彻底结束了中国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那时治疗感染类疾病的中国人,没有谁不曾用过华药的产品。华药也在中国人平均寿命的增长中厥功甚伟。
  ■华药“生产”大学生支援全国
  1966年,十年浩劫汹汹而来。华药职工清楚抗生素对于维护全国人民健康的重要性,仍在努力生产。时任淀粉厂领导的胡显宗白天被“打倒”,晚上忙着工作。尽管如此,华药还是受到一些影响,在投产“八年发展”之后,开始了“十年徘徊”。  这十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几度彷徨。直到1977年冬,荒废十年的高等教育河道上才又泛起浪花。后任华药总工程师的陈钊带着淤滞了十年的知识渴求,参加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考试,在1978年踏进河北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的大门。他1971年进华药成为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1982年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华药工作,致力于制药工业工艺、装备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华药员工一直有不断进修的优良传统。早在华北制药厂筹建和生产期间,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20多位中央领导先后前来视察,便对职工素质、生产发展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到华北制药厂视察时指示,华药“不仅要生产青霉素、链霉素,还要‘生产’大学生”。不久,“华北制药厂抗生素红专大学”成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后,全国兴起函大、夜大、电大、职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称为“五大”)。每当夜幕降临,石家庄的街道上都会再一次出现自行车流的高峰,青年人、中年人抑或老年人都行色匆匆地奔向学校。  华药的员工也纷纷“充电”。据华药培训中心1991年的统计,华药职工中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者1900多人,其中“五大”毕业生近700人。  曾经,全国支援华药;不久,华药开始支援全国。从华药出去的人才遍布祖国各地,有当省长的,有当局长的,在各地抗生素厂当经理、厂长、车间主任的就更多了。华药培养了中国抗生素生产的第一代骨干力量。
  ■告别计划经济弄潮市场经济
  “七五”期间,华药依靠科技进步,青霉素生产能力突破千吨大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累积利税已相当于收回55个华药。  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些中外合资、特区医药企业迅速崛起,冲击着华药的“药老大”地位。  计划经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胡显宗举例说,即使华药想建个厕所,也需要先拟定计划书,然后层层上报,最终由中央部委签字才能实施。华药的工作人员到南方一个小厂出差,被请吃了一顿饭。当南方厂家到华药参观时,从来没有“接待费”一说的华药只好卖旧报纸凑了十几元钱救急。  改制迫在眉睫!  日,华药厂长陈贤丰宣布“争取早日实行股份制”,在万余名职工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股票能让人发财,深圳已富得流油――买。”“股票能让人跳楼,上海已出现殉利者――小心。”……9月中旬,华药设立股份制问题咨询点,仅10天,就解答了2300余人次提出的4000多个问题。  日,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职工们将内部认购的股票一买而空。至2005年,通过股市运作,华药先后融资161782万元,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开展。1992年时任华药合资合作工作办公室主任的陈钊记得,华药曾与泰国一家公司协商引进外资,嫁接改造,但在谈判的紧急关头却被叫停了,此后与数家外资公司的同类谈判也均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华药作为中国的“药老大”不容外人染指。  屡次碰壁后,华药决定“搁置中央,改造地方,实现农村包围城市”,以合资建设新厂的方式招商引资。  1993年5月,中美合资的“河北威可达制药有限公司”成立。此后几年间,华药又陆续与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创建合资、合作公司十多家,引资6000多万美元。年,华药还通过国内合资、兼并、收购、联营、租赁等多种方式,投资数十个项目。  引进外资合资合作和股份制改造为华药大发展提供了基础。华药的产品由主要生产抗生素扩展到涵盖抗生素原料药、维生素及营养保健品、生物农兽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五大系列700余个品种。
  ■花甲华药再次焕发青春
  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放慢的竞争脚步使华药逐渐陷入了困境,虽然实力依旧,但雄风不再,体制、管理、资金等多方面都亮起了红灯。从1953年筹建到2009年,56岁的华药像背着沉重历史包袱、步履蹒跚的老人,前行艰难。  2009年6月,冀中能源对华北制药集团实施了战略重组。首先,集中资金,重拳出击,打造总投资110亿元的华北制药新工业园区暨新型头孢项目;同时,华药展开技术升级、质量升级、环保升级。  获得新鲜血液的华药宣布,当年便扭亏增盈。如今的华药,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已形成战略投资管理中心+利润中心+生产成本中心的三级管理模式,正昂首阔步向前“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第二步,到2013年达到200亿元;第三步,到2015年达到300亿元)。  这家秉承“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宗旨的老企业,诞生于国家急需之时,甩掉了中国抗生素依赖进口的旧帽子,陪着共和国的成长书写下中国制药工业历史上的无数项第一。尽管在市场经济风浪的拍打下几度彷徨,但走过一甲子的风云,抢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华药必将再次焕发青春。(感谢华药党群工作部孟蕾、权伟娜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本报记者郑荣玺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北制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