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降准1个百分点和百分比的区别,这么大的利好为何导致今天金融股票的全线崩盘?

查看: 82|回复: 0
央行降准为何这么快、力度这么大?
主题帖子积分
见习会员, 积分 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见习会员, 积分 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傍晚宣布,自20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央行决定,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自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此外,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央行决定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出手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央行为何此时出手降准?未来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为何要降1%让小微企业融资更容易、便宜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仍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在经济新旧动力衔接的重要关口,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促进银行具备足够的可贷资金,以保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说。此次降准力度大、重点突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这次一次性下调1个百分点,力度之大是最近几年没有的(此前调整都是0.5个百分点),同时还实施了定向降准。这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加大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出了稳定预期、坚定信心的鲜明信号。截至3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24.9万亿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测算,此次全面降准加上定向降准,大约能释放出1.1万亿元至1.5万亿元的银行资金。结构上看,定向调控再度发力,“三农”和小微企业将精准受益。央行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对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准2个百分点,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低0.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导向鲜明。
为何这个时候降4月份降准是合适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外贸低位运行,美元预期走强,使得过去长期充当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方式的外汇占款明显减少,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偏低。由此造成的流动性缺口,仅靠日常公开市场操作难以有效弥补,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面偏紧,影响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今年2月、3月份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特别是3月份同比少增2307亿元,基础货币出现较大缺口。降低准备金率1个点,由央行释放解锁的基础货币,基本能完成对冲。”陆磊表示,为稳定基础货币投放,在4月份降准是合适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国之所以之前维持较高的准备金率,主要是外汇占款较高。“随着外汇占款的持续降低,择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逐步释放流动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撑,是自然的选择。”为何这么快又降政策更加灵活,以改革激发长远活力此次降准,是央行在2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以来,两个多月内第二次出手。此外,央行还在2月28日和去年11月21日两次宣布降息。货币政策在最近5个月来,为何举动频频?“此次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也不是强刺激,因为没有额外增加流动性,只是弥补货币缺口,还是沿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方向。”陆磊表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更加注重预调微调。通过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推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当前中国经济淘汰过剩产能、打造发展新动力正进入关键阶段,清理地方性政府债务也在深入推进,房地产调整正处在胶着状态,而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美元走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很多新挑战,需要应对多方面的任务。“要随时做好准备,应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货币政策一定要更加灵活,更加及时地进行适应性调整。”王军认为,未来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的需要,随时出台新的政策。用金融改革激发长远活力的政策取向已经显现。今年以来,不仅酝酿了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得以实施,而且民营银行的发展进入了“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加速阶段,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也紧锣密鼓,这些制度保障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强大动能。
专家观点未来降准还有空间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零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50bp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但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具体的运行状况。为什么这时降?管清友认为,央行此举是为了“驰援地方债务置换,助力稳增长,对冲存款保费影响,降准势在必行。”同时,他认为,此次央行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在2月降准之后预测,目前货币政策总体还是稳健的,只是稳健中有一些偏松方面的操作,依然属于微调。未来货币政策还会继续保持稳健的基调,如果外汇占款持续保持低位,存款增长较慢,小幅度的降息和降准都有可能出现,大概2~3次,每次0.5个百分点,大幅度的宽松政策不会出现。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我国外汇占款已经出现趋势性的回落,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趋势性的下降,所以未来肯定是进入了一个准备金率持续下降的通道,预计未来至少还会有两次降准。对于本次降准,金元证券投资顾问徐传豹认为,降准利好三大板块。降准目的是减轻地方偿债压力,振兴实体经济,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直接受益的是债券(供求关系改善)、银行股(营运资本增加)和保险股(投资收益增加)。而前期证监会等部门征对两融及伞形信托政策目的是希望市场走慢牛。短期高开低走概率大,长期继续走牛概率大。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表示,降准,再度让投资者对市场走势产生利好期盼。此前,利空消息接踵而至,包括支持融券交易范围扩大,希腊违约概率增加、美元升息预期增强导致欧美股市暴跌,《证券法》修订预示着注册制步伐加快。理论上,降准可以实现和这些利空消息对冲,促成市场表现中性平稳。不过,对比最近四次降准,次日A股沪指两次上涨、两次下跌,并非一定表现为正向效应。预计今天金融、证券、房地产表现较强,小市值则维持调整走势,形成差异化特点。热点评论金融之水应解实体经济之渴每一次货币政策变动,都是对市场情况的应对,也代表着调控的取向。融资难融资贵,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银行资金没有用来投放贷款,而是进入“钱生钱”的游戏;参与拆借的机构越来越多,资金利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市场难以决定资金配置的背景下,如果措施落实不到位,即使不断地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金融之水也未必能到嗷嗷待哺的企业。好的政策必须要有好的传导机制。从经济学上看,货币政策是间接而非直接与企业发生关系,必须通过金融机构才能发挥作用。当务之急是要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测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要将信贷资源从银行体系的内循环中逼出,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支持。当前实体经济经营存在一些困难。对银行来说,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所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国家的信贷政策,把宝贵的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投入真正急需资金的领域。对监管部门来说,应适度放宽对银行体系的信贷额度和存贷比控制,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充分的考核倾斜和激励,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性,让金融之水真正解实体经济之渴。
Powered by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力度史上最强 _ 股票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力度史上最强
  网讯 中国人民决定,自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1个百分点(东方财富网注:本次降准力度为史上最大,之前也有过一次降准一个百分点,但从未降准超过一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降准后股市走势一览  三大板块受益明显  1、资金敏感型品种  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都属于资金敏感型品种,信贷投放的规模,资金实际价格,也都是影响这两个行业的核心因素。对于银行而言,降准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贷规模比例。相同的还有地产行业,虽然这种影响同样有限。作为利息敏感品种的股也会小幅受益。而债券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标的,其价格上扬也有望对冲交强险放开的利空。(点击查看&&& )  2、类  大宗商品,尤其是,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另一个则是对于流动性的预期。有色金属很难趋势性走强,但降准预期的出现会使有色板块,尤其是背靠新兴产业的稀有金属的脉冲性机会增加,有色板块的波段投机频率会有所增加。(点击查看&&&)  3、高分红的新蓝筹  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好转,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资金价格的回落也会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率回落。相比之下,蓝筹股,尤其是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报陆续披露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而言,正是一个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  近三次降准后板块表现一览  分析解读    今日央行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19.5%和16%的率。初步测算,此次降准大约能释放资金12000亿元左右。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在2月降准之后预测,目前货币政策总体还是稳健的,只是稳健中有一些偏松方面的操作,依然属于微调。未来货币政策还会继续保持稳健的基调,如果外汇占款持续保持低位,存款增长较慢,小幅度的降息和降准都有可能出现,大概2―3次,每次0.5个百分点,大幅度的宽松政策不会出现。     经济学家马光远4月15日就表示,由于经济失速,很快将有一次降准。在听闻降准消息后,他开玩笑的说:“小川最听我的话”。    对于央行降准,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虽然迟到了但毕竟不能缺席。从流动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而今已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  为什么今天是降准,而不是降息?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去年11月降息以来,两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场却上去了”,分明显示:第一,流动性偏紧;第二,高存准率之下,银行资金成本居高难下,导致银行新增负债成本超过工业企业利润率,无法把贷款降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上。一句话,降准方能让降息落到实处。  鲁政委表示,降准虽然迟到了但毕竟不能缺席。从流动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而今已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    对于央行此次降准,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称,这是今年以来第2次降准(上次是2月5日),本轮降准周期的第5次。以往一般每次调整0.5个百分点。而这次居然是1个百分点,上次如此大力度是2008年11月。可见,政府正拿出了08年底猛劲,救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此,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在微博简短点评称:“总是迟到!”    针对央行刚刚宣布大降准,经济学家、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表示,此次降准有利于经济触底回稳,预计年内还有若干次降准,年内应该降低到16%左右。  滕泰称,刚听说降准1个百分点,这就对了。给央行点个赞:在面临通货紧缩、局部经济衰退、工业和地产投资下滑的必要举措,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势头,有利于经济触底回稳。预计年内还有若干次降准,年内应该降低到16%左右。    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一个月内降准降息,不是我们准,是就该这么着,等着吧,还有大招。”    【1】为什么这时降?驰援地方债务置换,助力稳增长,对冲存款保费影响,降准势在必行。此前总理密集调研和座谈已作铺垫,赶在25号政治局会议之前提前行动。  【2】降准规模?一般性存款余额110万亿,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  【3】还有几次降准?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0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50bp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但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具体的运行状况。  【4】央行下一步?降准主要针对银行间利率,降息对降低实体利率更有效,预计降准之后,降息将很快出现,而且降息的空间比降准更大。此外,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实李总理对保障房建设的要求,预计再贷款也渐行渐近。  【5】后续影响:稳增长跟进则经济企稳概率大,利差空间显著,海外宽松不止,人民币汇率无忧。资产重陪与货币宽松趋势延续,股债双牛继续。    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这次降准一个点主要是针对当前低迷的宏观经济,刚刚公布的一季度宏观数据非常差,只有7%,、发电量、出口数据等指标比较差,为了防止经济大幅下滑,央行也有降息和降准的要求。  杨德龙指出,现在之所以选择降准而不是降息是因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高达近20%,降准要求非常迫切。降准对银行、券商、地产股是利好消息,考虑到上周证监会发布的基金可以参与融券做空,下周股市还是会出现大幅震荡。    针对央行降准,研究员马鲲鹏发表6点快评如下:  1. 呵护市场向上的监管态度已非常明确。  2. 释放流动性近9千亿: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6万亿,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普降加上诸多定向下调,预计合计释放流动性近9千亿。  3. 平均提升上市银行15年息差1.5bps、提升上市银行15年净利润1%。  4. 再次强调银行板块性配置时机已至:周五收盘银行板块15年PE 7.6倍、15年PB 1.2倍,上半年板块PB回到1.5倍只是非常保守的第一步。  5. 银行这次不会高开低走:板块之间相对估值优势明显、今年之内滞涨明显,这是一个为银行不断开窗的大周期,当前已无未知利空、未知利好的范围、力度和形式并未被市场广泛认知。  6. 首推标的:1):凤凰涅、零售银行王者归来,优秀的业务基础+市值管理力度的显著强化必将带来估值溢价的回归。第一目标价28元(1.8倍15年PB,当前仅1.2倍,空间52%).2)兴业银行:巨大突破在后面,催化剂力度和范围必超当前普遍的市场预期。第一目标价30元(2.1倍15年PB,当前1.5倍,空间45%)。次推标的:、。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称,央行降准,政策动态在市场预料之中,但幅度之大,超过预期。  林采宜指出,1-3月份的宏观经济增长数据普遍趋弱,在财政刺激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货币宽松成为稳增长的必然举措。  林采宜表示,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经济增长的阻碍之一,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信贷成本,从而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创造有利条件。  林采宜认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强势造成市场对美元的偏好,商业银行结售汇数据和央行外汇占款的变动趋势都表明资本外流的压力始终存在,降准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造成人民币流动性紧缩的一项政策措施。  “至于对农行等部分金融机构格外降低一个百分点实际上是定向宽松措施的进一步强化,目的旨在支持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林采宜说。    评论称,稳增长政策序幕如期拉开。  以下为详细分析:  (1)央行近日晚发布公告,自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对支农、支小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金融机构进行额外降准。  (2)本次降准的时点此前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但是降准的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3)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跌至决策层的心理警戒线(实际增速降至7.0%,GDP平减指数降为负值,其余大部分宏观指标也都降至目标以下),我们预计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会在二季度相继出台。  (4) 财政政策将围绕增支、减收两条主线,分别以基建加码和结构性减税(重点是营改增)为核心;货币政策方面,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交替使用(相比较而言,降准的空间大于降息)、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配合使用将成为常态。  (5)与此同时,区域性、行业性的稳增长政策也可能在二季度呈井喷式呈现。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和部分中西部省份,水利工程、中西部铁路建设等大型基建项目、棚户区改造、以及的重要节点、重点行业。  (6)宽松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可能要到三地季度才能陆续体现;但对市场的影响则存在两条路径:一是直接渠道(即通过侧漏影响市场);二是间接渠道。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降准对扭转经济颓势、稳增长疑将起到及时雨的作用,未来不排除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郭田勇称,一季度经济数据不甚理想,经济增速、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处低位,央行超预期降准(1-2点)对于扭转经济颓势、稳增长无疑将起到及时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调结构。  “支持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中短期来看,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松,利率、准备金率仍处下行通道,未来不排除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郭田勇说。    降准后市场怎么看?港股能否续升?周末快节奏的两融事件有何影响?大金融研究团队快评如下:  【银行:宽松超预期价值洼地亟待填平】  央行宣布自4月20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其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额外降准0.5-2个百分点。  宽松超预期,除普降1个百分点外,其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额外降准0.5-2个百分点,释放货币1.2-1.5万亿。降准幅度超预期,部分国有行及股份行降准幅度可以达到1.5%,对冲负债端成本上升压力。偏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预期,叠加资产质量担忧情绪改善,银行估值中枢抬升。价值洼地亟待填平。  【券商板块-牛市行情下极佳配置标的】  降准点燃券商行情。年初至今券商板块涨幅靠后,靓丽业绩下估值合理。降准下券商股有望迎来新一波行情,券商性价比高,是市场中不可多得的优质标的:1)质优:资本市场是改革的核心地带,券商股属于蓝筹+成长;2)价低:按15年业绩测算,大券商PE 15-20倍。  【保险:全面推荐】  降准提振市场士气,保险投资受益,继续享受戴维斯双击。2015年将出台个税递延、健康险税收优惠、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等利好。估值方面,新业务价值倍数约15倍,估值仍处于修复阶段。因此,安全性高,亦不乏弹性。    认为,此次降准力度超预期。考虑到额外多降的部分,约等同于全面降准1.5%。大成基金计算此次下调可能释放1.5万亿的流动性,市场可能会应声加速冲高。  大成基金称,一季度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低于预期,经济下行风险显著上升;而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开始负增长,表外非标以及同业规模的压缩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以及货币乘数下降,导致M2增幅低于预期。但MLF等短期货币调节工具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对信贷松动作用有限,宽松政策亟待加码,触发此次降准幅度达1%且有额外降低部分,力度超市场预期。  对于降准可能释放的流动性,大成基金从四部分进行估算:一是截至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24万亿,全面降准1%能释放约1.24万亿的流动性。二是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的总存款规模约10万亿,1个百分点的额外定向降准能释放不超过1000亿的流动性。三是农发行目前存款规模大致在4500亿左右,2个百分点的额外定向降准能释放90亿的流动性。最后,符合“三农”或小微标准的商业银行存款余额约为30万亿,0.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则流动性释放估计在1500亿左右。  大成基金认为,此次降准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势头,有助于经济触底回稳。大成基金重申,降准进一步明确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随着投资、固定收益类的收益下降,以居民大类资产重新配置为背景的增量资金入市趋势也未改变,因此,在资产重配与货币宽松趋势延续的大背景下,股债双牛趋势有望继续。具体板块方面,大成基金称,跨资产套利应会驱动大盘继续走高,此次大力度降准尤其利于大金融板块。    1、降准时点符合预期,力度超出预期。  2、政府是要把宽松政策进行到底,利率曲线或再次下移;  3、货币、地产与财税在整顿之后都在宽松路上,基本面弱势风险不用担忧,二季度中后期大概率会改善。  4、本次降准市场将维持强势,应该不会再高开低走,大小盘应该会同涨,考虑与风口,周期或更强。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则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的金融条件仍处于过度紧缩状态,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有宽松趋势,但宽松节奏受到货币信贷能否企稳,美元汇率是否继续走强的影响,如果美元汇率陷入调整,货币信贷企稳回升,则利率上的宽松节奏将会较慢。    针对周末重大消息,华泰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徐彪称,跌宕起伏的周末,大型降准预期之内,但监管层态度如此快速软化则在预期之外,投鼠忌器的态度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很忌讳,担心市场下周继续疯狂,把自己也把管理层逼到墙角。  当然,这个位置,做应对比做预测重要了。如果周一开始连续下跌,建议保持仓位,转向小票和主题,因为跌不深,大概率震荡。如果下周继续搞权重上涨,建议4500附近及以上开始逐步减仓。不要等管理层真正出手(上周只是喊话),因为一旦调整券商经营杠杆、调整两融杠杆或者清理homos,市场必然大幅震荡,甚至部分股票会跌破补仓线。最后,以上都是短期建议。以年为单位,牛市继续,不言顶。
(责任编辑:DF075)
东方财富网调查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新浪财经专栏作家、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央视《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医药市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等研究,现居深圳。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近期,《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等文化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对文化产业发展将有深远影响。相比以往财政部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这次的支持金额更多,力度更大。
《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焦点放于小微文化企业上,欲大力推动小微文化企业健康发展。从财政角度来看,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需要相应政策支持才能解题、破局。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一是目前国有的小微文化企业往往由基层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要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尚有一段距离,需要“扶上马,送一程”的政策支持。二是金融支持方面,小微企业的抵押物缺乏、无形资产价值不高、转型升级困难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三是之前政府政策扶持更多地考虑以点带面,通过支持大型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小微企业发展有所忽视。
《实施意见》明确以“积极营造有利于小微文化企业创新能力、扩大发展规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集中各方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小微文化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环境中具有共性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普惠性的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来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近年来,文化部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大批行政审批项目,目前仅保留了3项文化市场审批事项,文化市场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此次,《实施意见》结合小微文化企业需求和当前文化市场发展状况,明确要求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下放落实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信用体系,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为小微文化企业营造依法经营、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等不同类型载体的指导,促进提升服务小微文化企业的能力。
而《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拟支持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大类共计800项。其中,“重大项目”包括文化金融扶持计划、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环保印刷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实体书店扶持试点等8个类别,共计495项,占比61.9%。
具体来看,《公示》中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包括文化金融扶持计划106项,如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获得北京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13歌华债”)贷款贴息项目等;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项目32项,如恒天时尚创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国家时尚创意中心一期项目”;推动电影产业发展26项,如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电影投资发行国际营销一体化共享服务平台项目;环保印刷设备升级改造工程31项,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端环保印刷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33项,如贵州石中玉投资集团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贵州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135项,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凤凰传媒收购美国PIL公司童书业务项目”;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77项,如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标准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实体书店扶持试点55项,如“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有限公司的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奖励项目”。
此外,《公示》中还包含一般项目共计305项,其中支持文化体制改革45项、支持文化传播渠道建设48项、支持文化产业升级145项、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建设26项、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建设41项。
当前国家对文化传媒高度重视,作为下半年的首次会议,文化传媒领域的议题成为深改组的第四次会议的焦点之一,并且集中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此高度已经超过了对一般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见最高决策层已经将对媒体的发展和管理放在了何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密集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传媒业潜力有望进一步爆发。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将成为今后文化传媒业的热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比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来自WIND金融数据终端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是本世纪我国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第5次跌破7%,前期低点是金融危机中的2008年11月和12月,分别为5.4%和5.7%。此外,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6.5%,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延续了近两年稳步下行的趋势。其中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由此可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成为近几年的新低,可见宏观经济承压,工业企业累积的价值增长幅度下滑,表明社会经济不太活跃,工业产品消费乏力等。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最大,因此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显示出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行情较为谨慎,或者当前自身较为紧张,难以维持原有的投资规模。再来看看整体宏观局势。9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9574亿元,尽管比“断崖式”下跌的7月增加6837亿元,但比去年同期仍减少6267亿元;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告8月份CPI涨幅回落至2%,远低于市场预期,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8月的PMI环比出现0.6个百分点的下降,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则下跌到50,创下2009年5月以来的新低,进口同比下降2.4%,内需“吃紧”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总体宏观经济承压,未来能否维持既定的经济增速存疑,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甚至由原来的平稳增长,可承受的区间内调整,到防范经济的硬着陆。房地产只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不过房地产行业作为局部,其行情不好时,会对宏观经济有影响,但不是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然而当宏观经济承压,甚至有下行压力时,房地产行业恐怕好不到哪里去。当前市场行情下,房地产有点自顾不暇的意味,内部行业面临调整,外部整体宏观经济不景气。2014年的“金三银四”没有到来,“金九银十”恐怕也难以兑现。房企可以通过降价跑量实现销售增长,但是毛利率或进一步下滑。再来看一下房地产行业相关数据。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统计显示,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97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0159亿元,增长12.4%,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1%。在商品房销售和待销售方面,前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4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10.0%;商品房销售额41661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9%,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9.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7.5%。而近期李克强在达沃斯夏季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政府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搞“强刺激”,而是推动“强改革”,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就业、居民收入平稳增加,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强刺激的宏观金融政策短期内不会出台,比如降息等,而更多的可能采取其他手段如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短期房地产行业依然承压,虽然不至于崩盘,但是充斥的矛盾和危机已经深入社会骨髓。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均为1个,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8个和67个,环比房价上涨城市只剩厦门一棵“独苗”。与此同时,限购松绑的地区在进一步增多,南京也在日前松绑了限购政策,南京发布《市政府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即日起购房不再需要提供新购住房证明,正式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目前仅剩下一线城市和珠海、三亚等6个城市地区尚没有松绑限购政策。楼市限购政策节节败北,但是楼市行情并没有很好的起色,与此相反,楼市“金九”成色严重不足。数据显示,9月前14天,重点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7%,全国楼市尤其是一二线重点城市的成交表现普遍低于预期。虽然各地大型开发商已全面启动降价促销、蓄客造势,但在成交上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楼市如此表现,开发商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限购的松绑,开始游说政府放开信贷政策,而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利益以及当地短期经济稳定的考虑,基于自身仕途的考虑,也正积极帮助开发商缓解压力。如同之前的限购松绑一样,新一轮的信贷松绑政策正以各种形式开始蔓延。其中,湖北省16日出台“鄂六条”、成都17日宣布公积金政策放松、无锡上调贷款额度,多个省市正通过信贷、财政、税费补贴等形式刺激楼市交易复苏。信贷政策相比限购政策而言,对房企和购房者的影响更明显。之前虽有限购的影响,但是开发商与购房者还是有一定的“空子”可钻,但是如果信贷收紧的话,不仅房企会感到资金压力,资金链紧张,而且银行提高门槛,提高首次贷款利率等,将直接影响购房者买房资格、贷款能力以及购房利息成本等。如今个别地区放松这一政策将有利于房企去库存,提高销售业绩。不过,在当前整体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宏观经济承压、有下滑的趋势的情况下,信贷政策的微松绑能否起到显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楼市目前面临结构性的调整,而不是单纯的周期性的波动。如果只是周期性的波动,受供求因素的重要影响,那么只要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经过一段的低谷期,进行楼市库存的消化,楼市有望再次上行。我国楼市虽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与真实的供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投资、投机楼市盈利高、风险低、税费少,因此前期楼市的高涨,与投机性需求的拉动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楼市发展关系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诉求,因此地方政府难以在楼市发展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而有“助纣为虐”的嫌疑。楼市买卖也受到多种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对楼市行情而言不利。不过,如今看,楼市正在进入筑底期,这意味着未来行情有望好转。从今年5月开始,房价指数出现环比下跌,而6——8月跌幅开始扩大。包括一、二、三线城市、一、二手房都出现了降温,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房价下跌通道。不过,国家统计局分析称,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68个城市中,21个城市降幅比上月收窄,比7月份增加了1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67个城市中,25个城市降幅比上月收窄,比7月份增加了22个。据链家地产统计,二线城市8月二手住宅房价指数为99.28,较上月上涨0.08点,近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上涨迹象。楼市进入筑底期,这期间可能是房企最为难熬的期间。不少中小房企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不旺,资金链压力山大,再捱一段时间可能就支撑不下去了,因此更多的开始游说地方政府放大尺度,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些地区楼市危机开始浮出水面,河北邯郸部分房企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映,众多开发商跑路、几十个楼盘出现停工,并且涉及金额达93亿元的非法集资。这对其他地区是一个警示,不排除类似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需要提前预防。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央行降息了!各大社交网络圈有一种奔走相告的喜庆。一时间,投研机构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有降息,降息有什么好处。放眼望去,你会发现,这些文字放在任何一次降息的解读文章里,都没什么不妥,你只需要改一下时间就行。有时候我在想,这些冒冒们如果没有了金融教科书的教条作拐杖可怎么办?他们的思维到底能走多远?我担心它们立刻瘫倒在地。
好了,不浪费时间在这些大路货上了。还是赶紧跟朋友们分享一下,这次央行降息咱们不得不知道的几个谜团:一、钱荒之谜
有一种说法,说降息是周四钱荒刺激了央行降息。
周四钱荒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当天某银行突然没钱了,四处拆借,大家都没钱借,导致该银行当日清算没法结清,整个银行系统当日交易不得不往后推迟半小时。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所有的银行都在为下周新股发行准备打新资金。某银行突然在同业中拆借不到钱,而平常这都不是问题。这就是个短期流动性问题。
从去年钱荒以后,央行就准备了金融工具,以应对这种短期流动性突然出现短缺的情况。所以,周五,央行就通过SLO,往市场上投放了500亿资金。这个SLO,叫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是专门对付钱荒的。
这一次钱荒本身,不是什么大事,分分钟可以解决。真正的大事是钱荒折射出来的问题:即互联网信息传播越来越高效,导致金融市场行为越来越趋同。
这可能是连央行、连美联储都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互联网的演进,信息的高效传播,正在使金融人的行为比以往更容易变得一致。相同的信息,相同的判断,导致相同的行为。同进退同买卖。缺少对手交易。周四钱荒,就是银行行为一致的结果。
金融行为一致是可以引发灾难的。2008年雷曼兄弟一倒,全世界信用市场突然进入冰点,所有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都借不到钱。大家行为一致,就像一艘航船左边失火,所有乘客都发现左边危险,全跑到右边。结果船失衡了,要翻。这时候,只有美联储跑到船的左边来平衡。
金融市场行为的趋同可能不久就会演变成一个全球央行需要面对的问题,估计到时侯,将是央行一人单挑整个市场。二、存款失踪之谜
这个一般是拿来和钱荒互相印证以说明市场差钱的一个证据。其潜台词就是:市场都干了,央行放水是为了抗旱。
下半年以来,你突然发现有一种声音,很大很响亮:各大银行存款都在减少,存款去哪了?
市场就来了各种猜:一说是资金外逃的,一说是资金脱媒的,等等。
但真正的玄机其实是商业银行与管理层的一种博弈。
今年以来,银行有一层窗户纸谁都没好意思捅破,那就是惜贷。除掉政府和国企大项目,银行不愿意往外借钱。不但不太愿意借,还尽可能的抽贷。比如,原来答应好好的长期贷款,一看你这企业不对,赶紧中止。人家企业有钱可能就已活得勉强,被你这一抽贷,只有死路一条。再比如,骗企业找资金过桥,说好过桥资金先还款再贷款,等把你资金骗进银行,立刻就不再贷了。各种没钱的理由,就是不给你贷钱。
这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一到通缩,银行都惜贷。央行要让商业银行放贷,会想尽一切办法,你看欧洲央行,为了鼓励银行放贷,直接给银行好处。但西方央行可以用一切办法,就是不能用行政办法。换成中国就不一样了,你所有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啊,直接给他打招呼就行了:不能惜贷,要支持实业。不听?不听撤职。这就最近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的,中国金融管理是通过管乌纱帽来管理的,中间存在套利行为。
但行长们能不听招呼吗?听。可是,你银行市场考核体系也变不了啊,贷出去成坏账也是你的责任。怎么办?
有很多办法的。就说一个吧:出表。银行做中间业务。有很多金融机构靠帮银行做出表赚钱。
然后银行就过来喊:啊,存款没了,我怎么放贷啊。你要放松存贷比考核啊,你要降低准备金率啊,我都没钱了。
央行洞悉其奸:呵,你把钱都挪表外了,回头说存款没了。那好吧,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都算存款,还有钱没?
这下真把商业银行吓着了:这不意味着原来不用缴准备金的这些钱,都得缴准备金吗?不行,我得留着点钱。于是就有了某银行借不到钱的情况。
所谓存款失踪,说穿了,就是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中国特色的博弈。不是阴谋论啊,是中国到处存在的上下级博弈啊,必须明白这一点。存款哪都没去,如果象某些人说的,是资金外流,那么央行就应该是降准,而不是降息。
市场其实是不差钱的,市场差的是信心。
商业银行和央行博弈的结果,貌似央行退了一步,但央行其实并没有退,它没降准没改存贷比,它只是给商业银行上了点眼药水:我给你来个非对称降息。不是存款没了吗?行,我给存款利息留空间,贷款降0.4%,存款只降0.25%,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调高到1.2倍。这下满意了吗?
三、融资难之谜
最有意思的是,头天国务院开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天市场就闹钱荒。
那么融资难到底是个什么回事呢?
刚才已经说了,银行的放贷意愿是很弱的,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
必须明白一点,尽管今年GDP下行,但政府投资可一点没减少,相较往年,政府投资还是往上走的。只不过,今年的政府投资,中央唱主角,地方政府由于有地方债的管理,已退居次要地位,但整体上,政府的投资已经让银行吃得相当不错了。没有更好吃的,银行是没有胃口的,而中小企业的业务,刚好不太对银行胃口。
假如没有那种旱涝保收的政策投资的挤出效应,银行很饿,那么,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业务还是有胃口的,尽管吃起来麻烦,刺多,但银行会改进吃法。现在,银行不饿,就用不着改进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炒钱的打击,是作为解决“融次难”的手段之一出台的。但民间金融其实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真正渠道。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对影子银行的严控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你看今年下半年的社会融资下降幅度就明白了。当然,这里面本身也有个地方融资平台受到严管,以及房地产投资下行的问题。但监管本身,肯定是主因。
对影子银行以及作为其延伸部分的民间金融的严管,我是举双手赞成的,特别是对炒钱的打击,在目前这个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直以来,银行的高大上都不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主流,倒是民间金融这一块,对中小企业融资居功至伟。在打击炒钱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行动中,中小企业融资遭到了池鱼之不殃,确实是够奇葩的。
两大块都是必须的:政府投资为经济托底是必须的。严控影子银行打击炒钱也是必须的。有这两大必须,你再让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无异于螺丝壳里做道场。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房价。房子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资产之一,一直都是中小企业用以抵押融次的工具,但现在,银行基于住房抵押融资的贷款,已大打折扣。远非以前可比。
所谓融资难,真的跟降不降息的关系,隔得很远。四、货币政策之谜
央行降息以后,就有官员出来说,降息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吴敬琏先生也出来说,降息并不是说货币政策在放松。
哦哦哦哦,怎么说都由你。但我就问一句:有本事你加息试试?
货币政策暂时还没有放松,可能是不假,但方向可不是由你说了算。我可以以十二分的把握说:从方向上看,以本次降息为起点,中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人民币的利率进入了下降通道。
我说过,人民币汇率是盯住美元的,所以人民币的政策,以美元为镜像。美元即将进入升息周期,人民币的利率注定要进入下降周期。只能如此,没有例外。
松紧都是相对的,但从趋势上看,中国的货币政策方向未来是趋向于宽松的。这个没有悬念。
到明年,还会有多次降息,降准,这个也没有悬念。
所以,货币政策之谜,就是已经转向了,但官员却告诉你,没有转向。这个谜,是官员打给你猜的,其实谜底明明白白。
看不清这个谜,搞不清货币政策的未来方向,你就会迷茫,对这次降息的效果产生怀疑。
如果你以一次降息的效果来讨论未来资产价格的升跌,说明你只会胶柱鼓瑟,缺乏全局整体眼光,看不到趋势的力量,看不清趋势对投资者的预期的影响。
对做投资的人来说,比当期更重要的是预期,决定资金流向的是预期而不是当期。
那么,在人民币进入降息周期的大趋势下,你可以预期些什么呢?
一是房地产业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但不要指望重现昔日辉煌。过去的房价是一轮实物资产大通胀带来的,这个周期已经过去了。目前最有可能重现这个辉煌的是美国的房地产,而中国正在降息,降息一般都发生在通缩周期,你如何指望实物资产飙涨?未来房地产业只会有两种行情:一二线城市的鸡肋行情和三四线城市的割肉行情。
二是实体企业的资金成本在下降,现在还谈不上降多少,但趋势上必然要降,上游原材料价格在下跌,实体企业赢利会有改善。
三是股市,我就不说了,我已经说得很多了。有一点必须提醒:降息造牛。至于节奏,那得看降息本身的节奏。总之,股市明年会有很多新玩法,特别是资产证券化和注册制下的新三板,会有一波造富运动。
上周五晚间的央行降息消息,确实令市场感到振奋。因为,这一次央行降息不仅出乎了市场的预料,同时还可能拉开了央行的降息周期。
近一段时期,央行会否降息,已经成为大家议论纷纷的话题。不过,央行降息的效率如此之快,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尤其是看空做空者不知所措。同时,结合证监会利好消息的频发,周一股市高开突破2500点的概率就相当高了。
事实上,针对本次央行的降息行动,主要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其中包括持续低迷的经济数据、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以及社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
自今年9月以来,我国CPI同比增幅指数再度回到2%下方,并出现连续两个月1.6%的CPI同比增幅数值。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剧增,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就难以得到保障,甚至还会出现通缩的危险。
此外,之前央行借助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缓解短期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但因短期工具根本无法起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至此,也加快了央行降息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管理层逐步意识到“两多两少”问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性冲击,并以此作为方向,借助各种方式降低社会整体的融资成本,以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遗憾的是,我国社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
央行降息,既可以理解为当下经济确实很糟糕,但又可以理解成央行在为提振实体经济下狠功。
不可否认,本次央行降息确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起到提振实体经济的作用。至于提振的效果如何,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不过,央行敢于降息,就意味着央行正式开启了降息的周期。而随着社会无风险利率下降,将为股市等领域带来了想象的预期。
非对称性降息,无论对经济,还是对股市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
虽说此次央行对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0.25%及0.4%,但是却允许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提升至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至此,在消息公布之后,已有8家银行采取存款利率上浮20%的策略。换言之,对于这8家银行而言,本次央行降息,实质上只是贷款利率的下降。
不可否认,央行的降息行动会对上市银行股的短期走势构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银行的中长期发展预期依然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凭借其特有的高股息率、低估值优势,也能够受到中长期资金的青睐。
针对央行降息后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估计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有数据表明,自2002年以来,央行共实施了7次降息行动,但是从整体数据来看,降息并非对股市构成绝对性的利好。相反,降息后股市次日的表现却涨少跌多。
不过,我们仔细观察期间降息的对应时间点,却发现它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即降息政策基本在股市下跌趋势中颁布。
从常理分析,降息利于股市上涨,但加息却会对股市产生压制的作用。不过,纵观过去十年,央行颁布加息后股市却持续上涨的案例却不在少数。
因此,笔者郭施亮认为,衡量央行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力度,关键看当下股市的运行趋势。
自今年7月份至今,A股累计上涨幅度已超过25%。而以券商为主的热点权重板块却出现了持续飙升的行情,对市场人气的修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今,A股已经接近2500整数关口,并试图一举突破这一长期压力位置。显然,央行降息及证监会利好组合拳的出台无疑给当下的股市打下了一剂兴奋剂。
或许,股市涨多了,会有回调的压力。但是,对大资金大机构来说,很不容易重新拿下阔别三年之久的2500整数关口,又会否轻易舍弃呢?
笔者认为,未来股市将会延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换言之,“赚指数却赚不了钱”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或许,未来引领指数冲关的,仍然是那些市场不看中的热点权重板块。至于部分中小市值品种,尤其是高估值,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或将逐渐遭到市场的抛弃。
导读:机构很难从创业板出来了,因为他们占创业板的比重过大,这么高市盈率的股票毕竟去追逐的散户少,机构大幅卖出必定导致崩盘。不过由于这是典型的博傻游戏,就算机构能坚持抱团,那些高估值股票中的大股东们却不一定配合,最终形成的局面是:机构把价格拉起来,大量公司内部股东在解禁后抛售。 这已经进入一个死循环。
首先,我想说一下目前的市场存在着两种极端:1.银行,保险,地产等大盘蓝筹股的大幅低估。最明显的是银行5倍不到的市盈率,今天大部分才到5倍以上。 2.创业板,中小板,次新股中充斥着大量的极高估值的股票。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情况可能在于,在经过两次大幅下跌(分别是,)后,股市的人气严重不足,加上连续几年资金的流入,很多人对于股市失去了信心,资金大幅流出股市。而这样的情况对于股票基金来说是很危险的,于是,他们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具体通过卖出本已经低估的银行,地产等股票,买入流动市值相对较小的创业板等股票,通过类似联合坐庄的形式,把价格拉高,吸引投资者,所以,创业板从500多点上升到现在的近1600点,很多股票上涨数倍。但是,从这2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创业板等小市值股票业绩并不未如他们的股价那么飞涨,反而是银行等蓝筹股业绩稳定增长。但是,机构很难从创业板出来了,因为他们占创业板的比重过大,这么高市盈率的股票毕竟去追逐的散户少,机构大幅卖出必定导致崩盘。不过由于这是典型的博傻游戏,就算机构能坚持抱团,那些高估值股票中的大股东们却不一定配合,最终形成的局面是:机构把价格拉起来,大量公司内部股东在解禁后抛售。 这已经进入一个死循环。
个人觉得现在的创业板等高估值已经接近崩盘了,基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往后拖,至少拖到年底,因为年底是基金比业绩的时候。下面正式回答银行上涨的问题:这次的非对称降息,看着确实是对银行的利空,因为成本端(存款)降幅低于收入端(放贷),而且渐渐放开了存款利率的弹性--从基准上下10%到上下20%。很多银行都上浮了,但是,要知道,银行的收入端(贷款)在2013年7月份就放开管制了,只设定基准。所以,事实上银行的收入端可提高的空间很大。 这么说是有理由的,事实上能从银行拿到基准贷款利率的企业少之又少,而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很难从银行贷款。当然,这是银行的理性考虑--因为中小企业风险大,但是,如果成本端提高,银行的贷款完全可以下沉,以提高业绩,这就是国家希望的为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具体的还要似实际情况定,这只是一种看法。这是所谓的利空。但是,利空利好都是对于未来的解读。我们看看现在,在1个月之前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4倍左右,兴业和浦发在3.8的样子。但是,他们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长,并且分红水平在年净利润的30%左右(即使是在巴塞尔3的达标压力之下)。以浦发银行为例,1月以前其价格在10元/股,2013年每股收益2.19元,分红0.594元/股(税后), 今年业绩保守每股收益2.5元。让我们做一个假设,既浦发银行业绩停滞,不增长也不下跌,估值也就保持4倍市盈率的水平,分红也保持去年水平(按0.6元/股算),10元的股价意味着16年以后,你光拿分红就能把你的投入全赚回来。 我不知道还有哪类股票能再这样苛刻的假设下还能有这样的回报。这是我认为银行完全应该估值回升的逻辑,我想,沪港通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这样一种感觉,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极端高估和极端低估的情况。但是,永远记住,市场上最贵的一句话就是:“这次不一样。”我真诚得提醒各位朋友,你可以无视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但对于炒作创业板、新股等,最好保持最高的警惕。
他们也关注
央行降准依然难解楼市压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央行降准对股市的利好较为明显,降准有望增加资本市场流动性,增加进入股市的资金,利好股价的上涨。但是从降准背后的根本原因来看,并不利好股市的长久发展。央行之所以采取降准措施,主要是受到诸多压力来袭,一方面,国际市场上,不少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倒逼我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近期国外资本流出汹涌,人民币看跌情绪较为浓厚,也反映出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看好,宏观经济压力较大,一月份经济指数再次下滑,给政府以及市场较大的压力。央行迫于形势,及时采取手段,来稳定市场货币流动性,也是刺激市场主体增加投资,保障2015经济增长。
市场资金充裕对楼市有重大利好,虽然政策强调向小微企业、“三农”等倾斜,但是依然有望惠及房地产行业。房企目前也是压力山大,销售不畅,融资成本上涨,且融资难度增加,这无疑让不少中小房企难以度过寒冬。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型行业,确保其稳着陆十分重要。
1月份房地产成交量和成交面积环比均出现明显下降。2015年1月,全国主要的54城市住宅签约合计24.66万套,同比上涨22%,但环比大降22.6%,出现明显回落。具体来看,2015年1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建筑面积187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1%,环比下跌1%。其中,一线城市成交350万平方米,二线城市成交498万平方米,三四线城市成交498万平方米,各线城市环比均出现下跌,二线跌幅最大;仅一线城市同比有所上涨。由此可见,2015年楼市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去库存仍然将是2015年楼市主旋律。2014年10月以后,在房贷政策放松、央行降息以及房企加大力度推盘的情况下,楼市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是也透支了未来购买力,2015年1月份楼市成交量随即又出现了下滑,楼市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央行降准虽然可以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但是短期内难以增加人们购房的需要。除此之外,2015年楼市还将经受土地出让金审查以及中央到地方的反腐工作的考验。之前的雅居乐、佳兆业依然让市场惊魂未定,未来形势将向何方演变,房企心里恐怕没底。
当前的楼市形势错综复杂,不过房企也不用过于担心未来楼市整体的走向。不管外界环境将向何方演化,保障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是首要原则。中央默许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来缓解楼市压力,如放宽公积金购房标准;地方政府购买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来加快市场去库存,降低房企压力;个别地区对首套房进行高额奖励,以此鼓励居民积极购房。这些措施对缓解房企压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 & & &短期房地产行业将以去库存为首要任务,中长期看,2015年楼市将先抑后扬。2014年不少房企放缓了拿地、建房的步伐,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2015年经历前三季度的库存消化期,四季度行业或将向上发展。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913 人读过
(109人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分比与百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