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药材收购七支莲有谁收购

妙境长老讲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就是圣人。须菩提是大阿罗汉,佛现在招呼须菩提说,须陀洹这个圣人他心里能否如此忆念,我已得到须陀洹果?须陀洹所以得到须陀洹,是因为其已得到无我之智慧,初得无我位时,谓须陀洹。得到须陀洹果时,他心里能否如此想,我已得到须陀洹果了?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不是的,须菩提不会这样想。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须陀洹,译为入流,流是类,流有二种,(一)凡夫苦恼境界之生死流,有生有死,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有生有死,这一类人,(二)圣人见到法性里之圣道流、涅槃流。须陀洹是入于圣道之流类,明白地说,见到一切法本性空、无我、无我所之道理,诸法从本来是寂灭相,见到这寂灭相谓入流。「而无所入」,须陀洹入了圣流,而还是无所入,无所入,实在也就是没有能入,也就是没有所入,所以,他不会这样说这样想,认为我已得到须陀洹果。
  再说「无我」之道理:我们的生命体是色受想行识所组成,如此组成也就是因缘所有。譬喻一个人没钱,向某甲借五百元,向某乙借五百元,合起来就有一千元,有人问他有多少钱,他说有一千元,但是,某甲、某乙在旁知道后,认为他的一千元都是借来的,此人实际上是没钱,但也可以说他有一千元。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之生命体是因缘所有的,属于因缘有,非自性有;初结胎时,是父母帮助,加上自己业力,而成就一个生命,出胎后,有父母之养育及饮食,加上空气、阳光等因缘,生命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样说,生命完全是由因缘而来,不是生命自性本身有啥,若从它的自性看,它是什么也没有;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都是由业力及父母、饮食等因缘成就,若无因缘,它本身是一点也没有的。犹如刚才那个人是有一千元,但是,一千元是借来的,若他不借钱,他是一毫钱也没有。从这个譬喻来观察我们的生命体,从缘起上看,是有这么一大块物,有色受想行识,但是,若观察它的自性,它就是犹如虚空,无啥一物,这样再观察「我」(「我」就是自性),观察以后,没有「我」,这都是从因缘而来,没有一个是我本来有的,从自性空来看,即无有少法可得。所以,我们问:是谁得须陀洹果?须陀洹的心静下来,他在奢摩他中观察:是谁得须陀洹果?没有!没有得须陀洹果者。色受想行识都不是「我」,除了色受想行识以外,没有一个「我」,谁得须陀洹果?没有!所以,「须菩提言,不也」,他不可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谁入圣道流?谁见到法性里?也是不可得,没有!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无有少法可得,谁入圣道流?也是不可得,没有能入,也没有所入,不能执著有一个「我」得须陀洹果,不可能有这句话。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圣人,他有佛法的智慧,他观察色受想行识是因缘有的,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变化的,是因缘有的,是空的,那有色声香味触法值得我取著的。入是取著之意思,他不会去取著色声香味触法,也不会取著眼耳鼻舌身意,也不会取著色受想行识,无有少法可得。所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法空;也没有法性可入,是空空;也没有我得须陀洹果,是我空;我空、法空、空空,都俱足了。佛的智慧给这个修行人一个名字,须陀洹(入流),他现在是入于圣人的境界。须陀洹自己在入定时(须陀洹最多是未到地定,不是色界定),他在一心不乱之境界里面时,无我、无我所,他也没有须陀洹的名字,他没有此分别,这个说法是指须陀洹入于正观时之境界,他若从正观出来时,就不是这样,因为,须陀洹只是除掉我见(除掉分别我执),仍有贪嗔痴烦恼,所以,他出观以后,有时侯,他仍是有烦恼。不仅出家人可得须陀洹果,即使在家人也可以得到须陀洹果,纵使有夫妻儿女关系及有财产之在家人,也可得须陀洹果。须陀洹只是把见烦恼灭掉,而爱烦恼仍存在,但是,须陀洹的烦恼比起一般凡夫的烦恼是轻些,不是那么严重。得须陀洹果有何好处,为何值得赞叹:(一)得到须陀洹果者是决定不到三恶道。(二)他不会造严重罪过。若在家居士得到须陀洹果,他对于为他做事者不满意时,也可能会骂人,但决定不会造严重罪过,(三)他洗灭很多邪知邪见,(四)无量无边之生死,在须陀洹而言,是有时间性的,他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罗汉果,不再受生死而入涅槃。但是,我们未入圣位之凡夫,将来之生死是没有边际的,没有时间性的,一生又一生相续下去。有人在前一生,对于般若佛法的善根栽培很强,今生再遇佛法,他就容易得到初果,并不太辛苦,此人可能继续努力修行,当生得到阿罗汉果或得三果。若前生栽培的善根不是特别圆满,但是,今生遇善知识及同参道友,大家互相勉励,也努力精进用功修行,经过几十年辛苦,忽然间得到须陀洹果,他可能这样想,今生是费了多年辛苦才得到须陀洹果,不愿再努力修行,心里想再七番生死即能得阿罗汉果而入涅槃,所以他不愿再努力,只愿任运地生活,所以,他继续在人间、天上受七番生死,最后得到阿罗汉果。⑤须陀洹果至临命终时,决定是正念分明、不糊涂,这是与凡夫不同。凡夫于生存时看得很明白,但是,死时却糊涂;有人在打佛七时还肯念佛,但是,临命终时却不肯念佛,别人帮他念佛,他还不高兴,就是糊涂了。须陀洹果不会如此,他决定是正念分明,所以他决定不会去三恶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翻译为一往来、或薄淫怒痴,即淫欲心、嗔心、痴心薄了,不像须陀洹仍很厚,故称为薄淫怒痴。欲界的贪嗔痴烦恼分为九品,斯陀含是经过一番修行,灭了六品,还有三品,此三品烦恼之力量能使令他生天又再来人间,之后,他的三品烦恼才除去,故称一往来。但在斯陀含之正观里,他的正念一提起、一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何有生天又再来人间,没有这件事,故谓「实无往来」。在观察我空、法空时,在自性空里看,无往来者,也无往来之法,无我、也无法。所以,你问他有无得斯含果?他正念一提起,就回答:没有得斯陀含果!无我,所以,那有谁得须陀洹果!他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这是他在正观之如理作意时侯。若他出观时,他还是有一点烦恼。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去向雪峰禅师参学,雪峰禅师问他是如何来,是坐船来或走路来?他就回答:二途俱不涉。雪峰禅师乃问,那你怎么来?他又回答:有什么隔碍。雪峰禅师就以香板将之逐出。我看这个公案:「有什么隔碍」这句话,我认为没有错,照见五蕴皆空之时,你雪峰禅师也是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其余一切众生也都是五蕴皆空,彼此间是没有什么隔碍,都是毕竟空的,有何隔碍呢,不论是有修行或无修行者,佛也一样,在法性里上看,是无隔碍;当时,雪峰禅师打这个人且驱逐他,这个人离去后,对于雪峰禅师的态度很坏,所以,我明白,雪峰禅师当时打这个人是打对了,因为这个人只会说这句话,其实根本无修行。从表面因缘所生法之境界来看,是有来有去,人偶而至天上去,又偶而至地狱去,人是有来有往的,这个事实,不能说没有;但若从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来看,就无来无去,故说「无什么隔碍」也是对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阿那含,是三果,翻译为不来。阿那含是从初果、二果,进步至三果。阿那含是有「无我」之智慧,你这样问他,他的正念观察,当然不会回答说我得阿那含果,不可能如此执著。为何他不如此执著?因为,他把欲界九品烦恼全消除了,他无理由在欲界受生死,已无系缚力量能把他困在欲界,他得到色界定或无色界定,加上四念住、无我之智慧,他一定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去了,他没有欲界烦恼,不可能再来欲界受生死,故谓不来。(初果、二果是没有得色界定,若已得色界定,就是三果)。三果圣人在色界定或无色界定时,他修「无我观」,观察:我不来欲界,谁不来欲界?没有!没有一个不来欲界者,也没有一个不来欲界之法,都是空的,故此人可称为阿那含。
  佛在世时,提婆达多之徒弟瞿加梨,他有多少世间法知识,某日早晨,他见一个女人从房屋出来,瞿加梨问这女人,屋内尚有何人?女人回答尚有二位比丘,瞿加梨遂驻足观察,旋见舍利弗、目犍连二人出来,瞿加梨遂到处宣扬其二人犯戒。阿罗汉是圣人,不可能犯戒,但是,若阿罗汉不入定,是不会知道所住屋内尚有一女人,因而惹来讥嫌。瞿加梨又到祇树给孤独园精舍,向大众僧宣扬此事,佛就说这二位大阿罗汉的心是清净的,令瞿加梨勿乱说。瞿加梨仍不听佛的劝说。此时,梵天王来见佛,但佛已入定中,梵天王不能打扰佛,遂去找瞿加梨,打算劝瞿加梨不要诽谤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之名誉。梵天王去敲瞿加梨的门,瞿加梨就问:是谁?梵天王回答:我是梵天王,我来看你,你不要说二位大阿罗汉的坏话。瞿加梨说:我听佛言,你已得三果,而三果是不来,你怎么又来了呢?梵王遂回答:「无量法欲量,智者所不量,无量法欲量,是人自覆没」,圣人在止观中,观察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这种毕竟空寂之理性,谓无量法,是不可思量之,
境界;例如,这是光明,那是黑暗,这有相对的差别相,所以,我们能思惟,又例如,这是房子,那是大地,这是大的、小的、黑的、白的、长的、短的,这些有为法之差别相,有名字有形相,我们内心就可思惟之;圣人之无分别境界是无名相,不能以语言文字去形容,是不可异议,若凡夫想去思量无量法,是不行的,因为凡夫会被他的无明烦恼所隐没,不可能去认识无量境界。梵王如此说,是在诃斥瞿加梨。梵天王是色界天人,不是欲界天人,梵天王与瞿加梨谈不拢,就走了,梵天王就去见佛,向佛说刚才的对话,佛就赞叹梵天王所说的四句话很好,给这四句话加以赞叹。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前面三段文里并没有这句话,但是,前面三段文也可以这样说,实无有法名须陀洹、实无有法名斯陀洹、实无有法名阿那含),得阿罗汉者,在禅定中,正念提起,照见五蕴皆空,没有一个不空而有自性之法,可以名之为阿罗汉,他如此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可以名为我吗?他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均是空无所有的,无我、无我所,所以,谁是阿罗汉,实无有法名为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阿罗汉在禅定中观察有一个我,而这个我是得到阿罗汉果,若是如此,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之凡夫了,因为凡夫才执著有我,圣人照见五蕴皆空时,没有我,怎会执著有我、有我所呢?以上是说一般阿罗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所谓无诤三昧,诤是烦恼,无诤是无烦恼,这不是一般的无烦恼,这是说,修行无诤三昧之人,他有慈悲心,他不愿因为是我的原因而引起别人之烦恼,若有人会因为我的行住坐卧而不高兴,我就避免,有人不高兴我在这儿走,我就不从这儿走,不引起他人不高兴,此谓无诤三昧。无诤三昧是大阿罗汉已得到四禅八定、灭尽定之高深禅定所成就的,这位大阿罗汉于早晨入定时,能完全知道这一天要去何处、做何事、接触何人、会有何人欢喜或不欢喜,他知道后会改变行程,若今日有何事要做,但会引起别人烦恼,又无法改变之,他就整日不出门,谓无诤三昧,三昧是定之意思。无诤三昧是慈悲心,他感觉众生已很苦,若因为我而又使众生烦恼,他就会避免这件事。在佛的弟子中,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尊者,很多大阿罗汉均能修行无诤三昧,佛也可以修行无诤三昧,但为何佛说须菩提在得无诤三昧人中是第一?大毗婆沙论提到,佛也得到无诤三昧,但佛不完全如此做,佛是常常入定观察,知道今日有多少人可得度,若为这个人说法将可使他得圣道,但会有一部分人不高兴,佛也不管,佛仍来度化此人,令其得圣道,这样就与无诤三昧有冲突,但是,须菩提就不是这样,若有人因为我而有烦恼,他就不做这件事,所以佛说,若站在无诤三昧之立场来看,须菩提是人中第一。
  此处说一个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有一个不信佛的年轻人,叫做因汝通,家中富有,某日将结婚,宴请婆罗门及亲戚来祝贺,但未邀请佛来,当天尚未日出前,佛就招呼侍者阿难,一起至因汝通家前,所有贺客见佛来了,乃议论纷纷,詑异佛为何来了呢?佛遂招呼阿难去向众人说:佛是三界导师,是人中最吉祥,今日是吉祥事,理应欢迎佛来,今日,因汝通是决定皈依佛而出家做比丘,婆罗门可以尽力阻挠看是否能成功?此时,婆罗门均大笑,认为因汝通今日要结婚,是不可能随佛出家,但有一婆罗门认为有可能,他说,他以前见过佛所预言均是灵验的,因此因汝通是有可能今日出家。婆罗门遂提议大家合力在屋外围成七圈,看佛能有何办法。后来,太阳初出时,因汝通出门要拜太阳,他是拜太阳之外道,此时,因汝通在阳光中看到一个身上挂著黄金绳之相貌庄严人,就在屋内设坐位使这人坐下来,这些婆罗门纷纷说,因汝通是有大福德者,故今日感得梵天王来祝贺婚礼。这位庄严人就问因汝通:你今日是要做啥?因汝通回答:是世俗之迎娶。此人又问:那要花费多少钱?因汝通回答:三百千金(亦即三十万)。此人又问:你如何分配花用?因汝通回答:其中十万金是宴请客人,十万金是赠送妻子买装饰品,十万金是赠送予婆罗门。此人说:你宴请客人及婆罗门是好的,将来会得福报,但是,你将十万金给妻子,是否要买这妻子?因汝通想一想,回答:也可以这么说,是的。此人又说:妻子价值十万元吗?因汝通不答。此人又说:若把妻子之头发剪下来,能值十万元吗?因汝通回答:没有。此人又问:若把妻子之手指甲剪下来,能值十万元吗?因汝通回答:没有。此人又问:若你的妻子哭了,眼泪能值多少钱?若你的妻子咳痰,痰能值多少钱?此人一一举出人体内的三十六种不净物,说完后,因汝通就离欲了,他的欲界烦恼就没有了。因为他以前在迦叶佛时代,曾出家为比丘,曾修过止观、修过无我观,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心肝脾肺肾均没有我,曾有这种修行,现在经此人一一询问,他的善根就出现,将欲界烦恼均除灭了,此时,这人就变成释迦牟尼佛,并为因汝通说苦集灭道,因汝通立即得到阿那含果,佛遂拉因汝通之手离去,在场之婆罗门均不高兴,佛也不管,仍度化因汝通。若是须菩提就不会如此做,若有人会不高兴,他就不做,所以,佛说须菩提是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其他人均不如须菩提。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因为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所以,他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离欲是无烦恼,欲界烦恼是欲。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凡夫若得到此种定,仍是有爱著心,他爱著禅定三昧乐,仍是欲,离欲则是把所有烦恼均清净。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若行者」:佛如此赞叹我,但我在心中观察,我不作是念,我不这么想。因为观察色受想行识均是不可得,空无所有,无我、无我所。若我这样想,我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执著有我,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佛就不会赞叹须菩提是欢喜修行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就是生死凡夫了。阿兰若,译为无诤。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若行」:这句话仍是须菩提自己说的。须菩提在禅定中修正观时,观察这无诤三昧也是不可得的,我也是不可得的,离欲阿罗汉等一些名相均是不可得的,没有这些行,就是无我、无我所,所以,佛说须菩提是欢喜修行无诤三昧的人。
  此段文是从初果、二果、三果、至四果,又说须菩提自己之境界,引出这么多圣人,是为证明前揭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均是如此,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前面引佛及声闻境界,证明前面所说菩萨行是一致,此处又举菩萨境界为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释迦牟尼佛,于成佛前,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释迦牟尼佛于初发无上菩提心修行时,他是遇见古释迦牟尼佛,二者同名,于第一大阿僧祇劫满时,他遇见宝寂佛,于第二大阿僧祇劫满时,他则遇见然灯佛,第三大阿僧祇劫满时,则是遇见圣观佛;释迦牟尼佛于第二大阿僧祇劫满时,是第七地菩萨,他听到然灯佛说法就进步至第八地,然灯佛就为他授记曰,你再经过一个阿僧祇劫即成佛,名为释迦牟尼佛。那时,释迦牟尼佛是菩萨身分,名为善慧菩萨,他在雪山随一位仙人读书,那位仙人则是弥勒菩萨化现,善慧菩萨从仙人学习毕业后离山,到某处遇到一场辩论会,他参加辩论而得到第一名,获得大会所赠送之五百金,他原打算将五百金拿回去供养师父,但是,忽闻然灯佛将来城里,他认为佛是难值难遇,就未返回师父处,打算去城里拜见佛,他以五百金向一位女子买五支莲花,此女子又附上二支,共七支莲,善慧将这七支莲花散在空中供养佛,此时,佛行走之路前有块泥污,善慧就伏在地上,并将头发散在泥污地,将泥污地遮掩,请佛从他的身上走过,佛也如此走过去,并为善慧授记,此时,善慧由第七地进步至第八地,得到无生法忍。实际上,初地菩萨时就得到无生法忍,现在说八地菩萨也得到无生法忍,是谓「无功用」,因为,初得无生法忍者尚须作意,入禅定中思惟身体是苦空无常无我的,然后才能入于无生法忍境界,但第八地时即不需此作意,有此不同。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就是得到无生法忍不?得无生法忍,就是智慧,就是无所得之智慧,你对那微妙智慧有所得不?你感觉所得到的智慧是真实性不?佛告须菩提,如来(释迦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得到无生法忍,有所执著吗?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对于无生法忍之智慧是无所得的,观察这智慧也是因缘所生,由于自己努力再加上然灯佛之加持,这样才得到无生法忍,所以,这是因缘所有,是自性空的,自性空也就是无所得的,所以说「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菩萨得到无生法忍,有二件事要做,庄严佛土及成就众生。现在我们所居住之世界是众生世界、或说凡夫世界。佛土,是佛所居住之世界,但也有差别,若佛度化凡夫众生之世界是谓凡圣同居土;若凡夫不能到达那里,必须圣人才能居住,则是法性土(天台宗谓实报庄严土,或谓方便有余土),那是圣人世界。现在说凡圣同居土,这世界有佛、菩萨、阿罗汉、凡夫,例如,弥勒菩萨将来也在这世界成佛,将来这世界是七宝庄严之清净世界,与现在世界之情况是不同。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人类完全是学习十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知邪见,都是修学十善之人,所以,那个世界是七宝庄严的世界,就是净土。何谓庄严净土?行菩萨道者,他自己将来要成佛,他成佛之世界必须清净庄严,而非污浊世界,虽然世界的庄严,表面的山河大地是七宝所生,但主要还是人的问题,若世界完全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当然就是七宝庄严之清净世界,纵世界是七宝但若均是恶人,亦不得谓净土,此处谓庄严净土,是指发无上菩提心、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不断地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共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大家于长时期内(一大劫一大劫地)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均能学习五戒十善,均能发菩提心、修学圣道,将来成佛时,那世界即是清净庄严,而这些受佛教化与佛同行菩萨道者,均往生到此世界去,随佛继续学习佛法,此世界即是庄严净土、清净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菩萨行菩萨道,修六波罗蜜,教化一切众生,是有一个清净的庄严世界吗?不是的,佛菩萨是长时期、一大劫一大劫地教化众生,佛本身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加上与他同一志愿行菩萨道者的功德,加上受他教化者的功德,是共业所成的清净世界,成就以后,佛菩萨均在此世界居住,继续教化众生,这种境界,你说佛菩萨庄严净土,是否有一个真实的庄严净土?佛在此与须菩提讨论此问题,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个世界有很多善人、圣人、及七宝庄严,但这都是因缘所有的,是众多因缘长时期修集所造成的,所以,是自性空、毕竟空,从毕竟空上看,也就没有庄严世界可得,故谓「即非庄严」;但毕竟空并不妨碍缘起法,缘起法还是存在,所以,假名为庄严佛土,故谓「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面说,菩萨得到无生法忍,菩萨对自己所得到之无生法忍,也是认为无所得的,又菩萨庄严的佛世界,他观察这庄严世界也是无所得的、是空无所有的,就是前面所说「我空、法空、空空」。所以,佛招呼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就是前面所说,你必须是「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都是无所得的,你生出这样无所得之智慧,就是清净心,若你对净土世界有很多美丽的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你对这些境界,心里产生爱著,就是染污心,就不是生清净心。若心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时,心有取著,生取著之心,就是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但佛告诉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的心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时,你不要取著它,不要执著它,要观察它是因缘所有的、无常的、无我的、毕竟空的。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可取著,就生出清净、无所得之智慧心,「而生其心」就是生出、引发出来无所得的智慧。无所得的智慧生出来以后,第一义谛境界就现出来。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前面一段先言得无生法忍,次段言庄严净土,现在则言菩萨得法性身。「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得到法性身之意思,菩萨得到无生法忍以后,到第八地时,能把三界烦恼完全清除,此时,这菩萨就无三界之肉身。初得无生法忍之初地菩萨,他的三界烦恼还是有很多,所以他不能离开这世界,但他不会到三恶道,就在人间、天上。未入圣位之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他能努力修行六波罗蜜,一方面栽培自己善根,另方面教化众生,长时期如此做,菩萨之身体较一般人健康,也特别庄严,与凡夫不同,但他也会老病死,他若得到无生法忍以后,他有「无我」、「无我所」之智慧,以此智慧及大悲心,再继续修行六波罗蜜、教化众生,他再得到之身体果报就会更殊胜。我看过***之照片,最初听说西藏喇嘛是一世一世的转世修行,我心里当时有一点疑惑,后来,听说***最初是宗喀巴大师之弟子,转至第几世时,他就宣布不再来了,所以,后来几世之***并非以前之***。此处说,得到无生法忍之圣人,他继续不断修行六波罗蜜,自度度他,栽培善根,到第八地以后,就把三界以内的所有烦恼都灭除了。菩萨,多数是在人间从父母得到一个身体,他虽修行禅定可以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但是,他不去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于临命终时仍回转要到欲界来受生。若凡夫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死后就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不能再来欲界受生死,除非他的色界定、无色界定坏了,就再回到欲界来受生死。菩萨,是愿意在欲界受生死,他不去色界天、无色界天,为何原因?因为,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不容易度化,他们有高深的禅定,故无何苦恼,不老不病,只有最后的死亡,所以,他们不愿听菩萨的教化。但是,欲界的人有很多苦恼,我们不愿意受苦,听说相信佛法能不老病死,我们就愿意相信佛法,容易受度化,所以,菩萨是在人间。所以,得到无生法忍的圣人菩萨,虽然有高深禅定,他不去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仍在人间;但是,他不断修行,等到第八地时,断除所有三界内之烦恼,他想要继续在人间受生死,就不能以烦恼及业力作本钱了,(我们轮转生死,就是靠业力),菩萨已无烦恼,业力不发生作用,所以,他不能在人间受生死,他就到佛的世界(圣人的世界),那时,他得到的身体是谓法性身,就是无漏功德所得之果报。他在人间度众生时,是以他的化身,不是他的本来面目。他所得到之法性身,是特别高大,是特别庄严,不可思议境界。「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经论说,须弥山王,是入水八万四千由旬,出水八万四千由旬,为四宝所成,特别高大,以此形容菩萨法性身的高大庄严境界。「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佛问须菩提,你心里是如何想,他的身体是否高大?「须菩提言,甚大」,须菩提回答,的确是高大。我们读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经,知道阿弥陀佛的身相是很大,而法性身的大菩萨身相也是很大,但是,我们凡夫的身相为何不能那么大呢?因为凡夫有我执,执著这是我的,一执著,所做功德受到我执影响,因此所得果报就变小了。现在的人还有如此大,将来人寿到了三十岁、又渐减为二十岁、十岁时,人之身体就更小了,因为烦恼执著愈重,人的果报也就愈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说,他的身体那么大,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有无所得之智慧,心里不执著我、我所,因此身量大,「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他观察他的殊胜身体也是因缘所有,你肯以无所得智慧、大悲心,去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将来就会得到此身体,你只要肯努力创造就会有此身体,既然是因缘所有,它就是本性空,故谓「非身」,但是,因缘所有也是宛然存在的,又可名之「大身」。
  此段文在说明:菩萨得到无生法忍、他的庄严佛土、他得到法性身,但在菩萨之心境里,都是无所得的,他不执著这件事,还是我空、法空、空空的境界。与前文的意思是一致的。
  有人提出问题: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无业力与烦恼,为何仍来人间出生成佛?
  师答:若释迦牟尼佛不在人间找个父母,就突然来一位佛,那么,我们人间可能很难相信,会认为是妖怪,所以,释迦牟尼佛不暴露他的身分,也是有父母,但是,他不是普通人,他的父亲是国王,他可以继承王位,发挥才干,享受大富贵,而他放弃这些,要去追求真理,他去学习禅定,发现禅定尚不能解决问题,他又去六天苦行,发现苦行亦不行,这时,他去菩提树下,以禅定思惟缘起之道理,这才开悟,得到无上菩提,此时,他去各处宣扬真理,就有人相信,因为,他也是有父母,又是如此修行多少年,他也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他能修行成功,我亦能修行成功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不会突然从佛世界来,他不怕麻烦,就绕个圈子,在人间有父母,示现这些事情才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顾虑到众生之分别心、疑惑心也是很大的,他如此做才容易取得众生的信心。
  某人又问:八地菩萨也是如此?
  答:是的。他未入八地时,也是有圣道,但他仍有多少烦恼,所以,他假藉烦恼在人世间流转生死,他把烦恼去掉以后,就不能以烦恼来流转生死,他就到佛世界去,得到法性身,但是,他还有慈悲心,他不忘众生苦,所以,他又有化身,化身来到人间,也是一样有父母。但是,这又分几种,例如,我们这个世界有人念观世音菩萨,若你有困难时就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护你,你可能未见到观世音菩萨,但困难是解决了,这是临时性的,也有可能你会见到观世音菩萨来救护,但是,忽然间,观世音菩萨又不见了,这是一种情形,不论我们念普门品、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名号,是先有信心,……(以下脱漏)。
  此段文是较量功德,前面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功德来较量,此处则是以恒河沙数之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作较量,是一层更深一层。
  恒河,有的地方说恒伽河,有的地方说竞伽河,非中国话,翻译为天堂来,印度人认为这条河是从天堂来的,实际上,河水是从雪山的阿尔巴池流下来,印度人称是从天堂来。印度有三大河流,洹河之沙较其他二条河流多,佛说法时多数是在此地区,而且,恒河的名气很大,为多数人所知,所以,经里常以恒河作譬喻。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佛问须菩提,如恒河中沙的数目,一粒沙作一恒河,恒河沙数的恒河,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很多。「实言」,加上一个实字,劝人相信的意思。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福德是很多,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对金刚经有信心、有欢喜心,于金刚经能受持全部、半部或最少四句偈,为他人说,此人所得福德即逾前者,原因与以前所说相同。
  有人问:何谓四句偈?
  师答:很多人不明白金刚经所说的四句偈。因为,金刚经只有于后文才有二个四句偈,其余均是长行,如何解释四句偈?古代大德的解释有不同说法,但综合起来有二种说法,(一)计算经的字数,以三十二字即一偈:你能受持金刚经内最少的三十二字,就是四句偈。(二)若这一段文能表达金刚经之要义、道理,就是四句偈:我认为这个说法较好,所以,金刚经文的一段一段均是四句偈。例如:「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就是四句偈。例如:「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四句偈。若这一段文能把金刚经之道理说圆满,这就是四句偈,每一段文均能名为四句偈。
  这是赞叹学习金刚经之功德很广大,如此,可以引发我们学习金刚经之兴趣,我们就会欢喜受持读诵,欢喜去研究它的道理,我们从受持读诵研究道理时,就栽培善根,我们就会或多或少去修行,将自己的妄想心停下来,能***一刻钟,思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如此思惟,就在内心深处栽培了般若种子。栽培般若种子有何好处呢?你将来就有见佛之因缘!为何有些人能见到佛,有些人不能见到佛?你没有见佛的因缘,就不能见佛。金刚般若法门是出世间之大乘法门,不是人天乘之佛法,所以,我们若以欢喜心学习,就栽培善根,你将来就能见佛,若弥勒佛将来在世间成佛,你决定能见到弥勒佛,因为你栽培善根了;或许,你愿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阿弥陀佛国,你也决定是能去阿弥陀佛国。若你只是念阿弥陀佛经、念阿弥陀佛号,诚恳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你当然也可以往生至阿弥陀佛国,但你若能再读诵金刚经,你将来在阿弥陀国,能较快点得到无生法忍。若你肯努力不懈怠的学习金刚经,又有戒定之帮助,你有可能在此生得到无生法忍。金刚经是有此作用!
  此处仍赞叹学习金刚经之功德很广大。
  「复次」,前面已赞叹得到殊胜的福德,其实仍有不同理由。
  「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随某人在何处,或在山林、城市、寺院等地,为人演说金刚经,或为人讲说全部金刚经,或最少四句偈,你应知道,这个讲经地方就是受到尊重,经所在处,法所在处,一切世间天、一切世间人、一切世间阿修罗,他们皆应供养这个讲说金刚般若法门之地方,就像供养舍利塔或佛像庙似的尊重。天人阿修罗,是六道中的三善道。天人,是六道中享受最好的,除地居天有些问题外,其余空居天的天人的***、不老不病、尽形寿都是快乐的,且寿命长。我们人间的人,是有老有病,有多很纠纷,有很多苦恼。地居天,有些问题,他们有时会和阿修罗战斗,彼此不和,经上说,天人是住在须弥山上,但须弥山原是阿修罗住的,劫初时,色界天二禅天(光音天)的天人死了,生到欲界天之忉利天,他要住在阿修罗原来住的须弥山上,阿修罗乃退让,因此,须弥山成为诸天所住之地方,阿修罗虽退让,但仍不高兴,故彼此不和;另外,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已有众多妻妾,仍不知足,又娶阿修罗王之女儿至天上住,天女是不会嫉妒障碍,但阿修罗王之女儿会嫉妒,因此,阿修罗王之女儿常回去向阿修罗王告状,阿修罗王因此常要与诸天作战,所以,地居天有时会有此问题,但也不是常打仗。天人的福报大寿命长,他们不须工作,每日只是游戏享受五欲乐,所以他们欲先享受五欲乐,无心学佛法。人是在地面居住,有贫富贵贱,有老病死苦恼,但是,人间有佛法,因此有可能接受佛法。在人间接受佛法且受持三皈依五戒者,也有可能升天,他到天上后可能继续学佛法;但若在人间做功德之非佛教徒,他到天上去后,未必能信佛,仍为五欲所迷,就没有时间学佛。所以,人间可学习佛法,是诸天所不如之处。阿修罗,翻译为不端正、无酒,阿修罗的世界是没有酒,阿修罗世界的女人非常美,有时阿修罗的女人美过天女,所以,释提桓因娶阿修罗王的女儿,但阿修罗之男人很丑陋,又阿修罗之性格多嫉妒、多嗔恨、多疑惑,例如,有一次,佛为天人说四念处,后来,阿修罗也来听法,佛也为他们说四念处,但阿修罗的心里却疑惑,佛为天人说五念处,为我少说了一个念处。但阿修罗也是福报很大,与诸天一样有神通,是三善道之一。
  「如佛塔庙」,塔,印度话是塔婆,翻译为方坟、或高显处,中间供奉佛的舍利。庙,是供奉佛像处。相信佛法者,对于供佛舍利之塔或供佛像之庙,均会以香花供养礼拜。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有无上道德,所以我们是五体投地供养赞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供养演说般若法门之地方,也能如佛塔庙。事实上,般若法门在佛法中之重要性,是超过佛的塔庙,此处言「如佛塔庙」,是有一点方便之意思。因为天人阿修罗对佛之塔庙有恭敬心,但对经论之恭敬心,似乎不是那么殊胜,所以说「如佛塔庙」那样的恭敬供养。
  「何况有人尽能读诵」:演说金刚经之四句偈即能如此恭敬供养,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受持读诵全部金刚般若经之地方,更能特别恭敬供养。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前面提到演说金刚般若法门之地方,均能受到三善道(天人、人、阿修罗)之恭敬供养,此处则说人,受持读诵演说金刚般若法门的人,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受持金刚般若法门之文句,将文句背下来,文以载道(文里有道理),你能受持文,文里有义,则你一定能受持义,你能不断学习、思惟,多参考印度大德或中国历代或现代人的注解,能多参考并思惟,不断学习,必能深入金刚般若法门之第一义谛境界。初开始,多属于分别境界,但如此分别思惟,也就不可思议,你若能学习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有禅定功夫,如此栽培之善根就更殊胜了,故谓「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刚般若法门,是属于大乘菩萨道,是成佛之法门,(三乘,是指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若能努力学习,我们会在心的深处,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门。何谓最上第一希有功德?你有般若波罗蜜之学习,又有前五波罗蜜之学习,如此六波罗蜜之功德均能栽培了,这就是成佛的因缘,在你内心里面有成佛的种子,不止将来能见到弥勒菩萨,更超越阿罗汉之境界,会得到无上菩提,如此,无上菩提之善根是最殊胜的,是人乘、天乘、辟支佛乘、声闻乘所不能及,故谓第一,其余一切世间法也不能比,故谓希有。前面说到因汝通之故事,我们的身体、眼耳鼻舌身意、心肝脾肺肾,犹如臭皮囊,是不值得爱著之东西,但如学习般若波罗蜜,你就在臭皮囊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臭皮囊裹面就有宝了。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是总结这段文。若是这个经典所在的地方,你认为只有一经本在那里吗?不是如此简单的!金刚般若经所说一切法是寂灭相,就是法身佛的境界,而且,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是诸佛之母亲,诸佛之母亲在此处,诸佛也就在此处,所以说「即为有佛」。何谓「若尊重弟子」?学习佛法的人,已见到诸法寂灭相之道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见到无为法就是圣人,圣人是值得尊敬的,所以说「尊重弟子」,不是凡夫比丘,而是圣僧,有圣僧在此处。金刚经在此处,就是有佛及圣僧在此处。大阿罗汉、大菩萨,均是圣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均是圣僧,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摩诃迦 延尊者、宾头卢颇罗堕等尊者均是大阿罗汉,是圣僧。这就等于是有三宝所在的地方,当然是值得特别尊重恭敬的。
  前面是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之布施功德来显示学习般若波罗蜜之功德广大,由此可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重要。若以世间事来观察,做一个成功之医生、建筑师等其他事业,若他很幸运,他在一生中又可赚多少钱?现在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功德,就能超过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功德,从此来看,现在世界,没有一件事赚得钱可赶上受持读诵金刚经所赚得钱多,从这里看,学习世间各种专业知识均不及学习佛法之重要。如此赞叹,所以,下文告诉我们应如何学习这部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这部经应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感觉到学习金刚般若法门经之功德太大了,想学习,应如何学习?奉持,就是学习,一般认为到学校读书是学习,但是,对于佛法的修行亦包括在内,学习佛法并随顺佛法道理去修行,均名为学。我们应如何随顺佛之教导去修学这个法门呢?这里有二个问,一个是问名,一个是问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佛回答,我告诉你,这部经的名字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名字是佛自己说的,(有的经本身说出很多名字,翻译的人就选出一个名字标出),你就按这个经名意义去学习这个法门。我们从「如是我闻」学习到此,感觉上,金刚般若法门的主要一点,就是以金刚般若来破除一切境界、一切功德的虚妄执著,用般若智慧来扫除一切戏论执著,不管是拜佛、念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住坐卧语默,都没有执著心,一切地方均如此。我们是凡夫,随时随地均有执著心,若我们发了慈悲心,好心去对待别人,也是有执著心,必须用金刚般若破除这一切执著心,使令所做之功德是清净无为的,成为无漏的功德。你按这名字、按这金刚般若之意思,才能不忘正念,如此修行就好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的解释分为二部分,第一种解释:金刚般若波罗蜜,我们按这名字去修行,为何要如此修行,有何理由?「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我们从前面经文「如是我闻」说至此处,已说了多很的般若波罗蜜,即不是般若波罗蜜,这道理如何说?例如:地水火风之火,当我们嘴巴说「火」这个字,这个「火」字,只是个名字,并不就是真的火,若说「火」这个字就是真的火,那我们嘴巴说「火」,不就把嘴巴烧了吗?所以,可以表示,我们说「火」,只表示一个名字,不就是那件事,当然也有关系,我们说「火」,并不是指水,我们说「水」也是一个名字,不是火,其他一切名字、言说,均如此。又例如:建筑师画图要造房子,图与房子有关系,但图并不就是房子。现在,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不是那些已修行成就的佛、大菩萨、大阿罗汉等圣人所成就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在,佛只是说语言文字之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尚是不行的,你还要「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你要继续修行,依这个名字去修行,渐渐进步,才是真实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你若只是口头上念「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不行的。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你不能执著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非要继续努力不可。
  禅师语录有一则故事:道明禅师,他是很了不起的人,有一出家人来拜见道明禅师,道明禅师乃问曰:你从何处来?此人回答:从刘阳来。道明禅师又问曰:刘阳的大德如何讨论佛法?此人回答:该处大德有一句话,遍地行无路。道明禅师又问:那些大德果真如此说?此人又回答:是的。道明禅师就以香板打之,说:你这个念言语汉(你只会念这句话)。佛说这般若波罗蜜,只是言说波罗蜜,非那个真实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我有一个想法,有的出家人是学禅,称为「宗下」,有的出家人是随一位大德学习佛法,称为「教下」,(就是跟随一位老法师学习经文如何解释,是学教的法师),道明禅师打那个人并骂他,你这个念言语汉,就是在诃斥学教之法师,只会念文句而不肯用功修行。此段文「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须菩提是代表大众,要努力修行才可以。
  「是名般若波罗蜜」:有的本子无此句经文,有此句话也可以,道理上并不妨碍。是一个假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语言文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也可称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虽然非那个胜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但我们凡夫学习,还要从这里开始,若不从这里开始,我们是无希望得到解脱的,所以,它虽然不是胜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但我们仍要从这里学习,它仍是很重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这个地方有另一个解释:「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指证法,学习佛法已入圣道之圣人,乃至佛的境界,是谓证法。「如来有所说法不」,是指教法,即语言文字的佛法。学习佛法可分为二个部分,一个是证法,一个是教法。从证法上来诃斥教法,你要努力这样学习。以下所说是教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佛招呼须菩提,你心里想过没有,佛为一切众生演说佛法不?有为一切众生演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不?须菩提回答,如来没有说法。是什么道理?这是立场问题。一般人说话也有此情形,先要有名字才能说出来,「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有现成的名字,一个字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名,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起来就成为句,有名句以后,心中才会思想,心中有思想才会有语言说话,所以,名、想、说三个部分,若无名字,心中即无法思想,也就不能说话。我来到美国以后,思惟这道理是更明显,我以前小时候在家时学过英文,学习的时间很短,后来出家,到香港时也学过英文,但也是停下来,来至美国又学过一短时间,但又放下来,因为,实在觉得学习佛法较重要,所以舍不得花时间学英文,因此,我一直不能以英文说话,我从此处觉悟到,我只能以中文说话,不能以英文说话,所以,我也无法以英文去思想,假设我也不懂中文,则我完全也不能想。我也曾经学过一些满文与日文,但也都忘记了。所以,若一个人不懂任何名字文字,则这个人的心都不能动、不能思想。因此,你应先认识名(文字),由文字组成名,由名组成句,然后,由名句才能思想,才能说话。按佛法道理说,佛法说胜义谛,一切法是因缘生的,所以是无自性的、空的,在毕竟空的境界上,是无差别相的,所以叫「平等空性」;但缘起法是有差别的;若缘起法之毕竟空性,就是无差别相,在无差别相中,不能有名,不能有文字的。因为缘起法有差别相,我们才能说这是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大小等,各式各样的名句才能说出来;但在平等空性就无差别相,这些名句都用不上了。所以,若没有文句,我们思想就不能活动;我们在世俗谛,在缘起法的境界上,可以思惟说话;若站在第一义谛(一切法毕竟空性)立场,就是不可说,没有话可说,所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佛为救度我们,才方便立出语言文字,方便地使用我们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佛法,告诉我们这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佛、凡、圣,种种安立这些名字,这是一个方便。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道理是一样,我们要用船到彼岸,但到彼岸后,船就不能用,因为,这些筏,就像这些佛法,均是名句、语言文字的佛法,但是,若到达第一义谛,这一切语言文字就都不能存在、不能用。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从此处看出来,语言文字的佛法只是方便,能到彼岸,但到了彼岸就不用了。禅师语录有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治,不许将军见太平」,世界太平是将军冒著生命危险打来的,但太平以后,将军就死了,不许将军见太平。我们坐船到彼岸,但到彼岸后,就不用船了。语言文字的佛法,只是前方便,非究竟佛法,《大般若经》说:「过一切名字,是真佛法」,要超过语言文字时,才是真实佛法,也就是无名字的境界。在第一义谛的立场,都是没有话好说,但为了救度众生,就方便地要有语言文字之佛法。所以,我们不能执著语言文字,但又不能不重视,我们学习佛法要知道这件事,如指指月,手指是指月亮,若误手指是月,就不对了,就失去佛的本意。因此,「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没有说什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这段讲佛说法的地点。小乘法认为,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之地点,大乘法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是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广的。三千大千世界,我们可以如此分析思惟,它是由微尘集聚而成,这么广大世界的微尘是否多不?须菩提回答,这些微尘是太多了。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段文是指佛说法的地点是缘起的。我们居住之世界,说到最小的是微尘,说到最大的是世界,依我们凡夫执著之心情而说,对于微尘或世界,我们均认为是有真实性的。那么多的微尘,凡夫认为是有真实性的,但佛说微尘是无真实性的,它是缘起的,也是自性空的,「如来说非微尘」。自性空故是缘起,缘起的,所以,也还可以说它是微尘,「是名微尘」。前面曾经说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四果阿罗汉等圣人,他们认为自己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吗?没有!他们都没有「我见」,这是在真实的立场观察「我」是不可得,但在世俗谛的立场观察,他们是得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果,这话还可以如此说,缘起假名的我,仍是有的。你若执著有一个实体的我,就不对了。与此道理相同,观察微尘是缘起的,它就是自性空的,虽是自性空的,缘起的微尘还是有的,还可以称之为微尘,「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它也是无自性的,它也是缘起的,所以,是名世界。《大毗婆沙论》说到一件事,转轮圣王在人间是大福德者,任何人见到转轮圣王,都会生起恭敬心,特别尊重,但修行人在奢摩他(止)里面,心里寂静时,以微尘来观察,观察转轮圣王也是地水火风组成身体,用内心智慧去分析,转轮圣王也都变成微尘,然后再去观察狗,狗是不能与尊贵的转轮圣王相比,狗是不值得尊重的,但是,你在奢摩他、毗钵舍那里面观察,思惟狗也是逐渐变成微尘,它若与转轮圣王的微尘混合起来,又有何不同?此时,就都是平等的,如此解释,以天台宗说,就是「析空观」。因为凡夫之心情随境界转,会引起很多苦恼,若以此方法观察,将一个人思惟成微尘境界,那微尘有何可爱或憎恶呢?心就能平静下来。
  有一故事,清朝,四川某人,至江南当官,收到家书报告说,邻居修墙竟占到此官人家的地,家人打算兴讼,这当官的人就回书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现在我们与别人争这块地,一定要在此处修墙,过几天,我们死了,这块地是属于谁的?我想,这个当官的人,一定是信佛的人,他的这封信就是在说人命无常的道理。以人命无常之道理,就把这纠纷解除了。后来,这家人同意让邻居三尺,邻居见状,亦同意退让三尺,中间就留有六尺的巷道。这是真实的事,不是小说。土地的纠纷,其实,在国家与国家间亦是一样的。
  这段文,佛说都是微尘境界,又何必那么认真去争呢?但是,此处说,微尘与世界都是缘起的,是何因缘生起呢?就是这世界的众生业力所造的,共业所造,若业力改变了,这世界就转变了,它本身是无决定性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购野生麝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