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股票卖出手续费的价格一百四十万的东西,比如我投两万按照股份份我能分到多少红?

601666平煤股份今天除权了,我该如何操作。比如什么时候卖出不是整数的部分。红利如何才能到我的账户_百度知道
601666平煤股份今天除权了,我该如何操作。比如什么时候卖出不是整数的部分。红利如何才能到我的账户
提问者采纳
等6月21日下午交易所清算完你就可以看到送的股票了,大概在晚8点以后(22日肯定可以看到的),看到股票到账你就可以随时把送的股票卖了;6月24日清算完你才可以看到现金到账,不用你任何操作,现俯恭碘枷鄢磺碉委冬莲金红利都可以到账的。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平煤股份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卖出股票不用担心俯恭碘枷鄢磺碉委冬莲,现在实行的是零股交易,也就是说最低1股也可以卖出的,不用非要整数卖送的红股6.21日到账
红利6.24日到账
平煤股份的派息日是24号,也就是说24号红利发放才会到你的账户。今天20号除权除息,送的股已经可以卖出了,一般除权后股价会下跌,如果你账面是盈利的可以先卖出等待均线向上走好后再买入。如果是被套那就等待向上走好再补仓吧。希望回答帮到你。
601666 平媒股份,基本面虽然不错,隶属煤炭资源、大盘绩优成长股。但作为国有大型煤矿,上市公司企业,接连发生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至少说明公司管理层,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在良知与觉悟的投资者看来,带血的煤炭企业,终将被市场抛弃。运用江恩系数0.875分析,短期技术支撑在13.80元一线。操作策略,基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建议在目前价位15.00元一线,市价出货,换股操作。祝好运~!
明天应该就会到账啦。注意你的账户资金变化。
什么都不用做。等填权行情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百四十万的项目我投资三十万我应持有多少股份?怎么计算?_百度知道
一百四十万的项目我投资三十万我应持有多少股份?怎么计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百四十万是总投资;有没有技术股,还是只是一部分投资额;有没有团队股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提交日期: 15:52:27
&&&&建议慕恪买这个&&&&&&&&
提交日期: 15:52:45
&&&&头一次没用古籍做封面吧&&&&&&&&
提交日期: 15:53:08
&&&&封底也不是&&&&&&&&
提交日期: 16:07:21
&&&&王洪刚:我给你提个议啊,这是我想干没干的事儿。
&&&&
&&&&刘禹:只要你提供拍品,咱什么都干。(笑)
&&&&
&&&&王洪刚:你哪次拍的时候,如果有20种好书,全用宣纸影印,做一册线装的拍卖图录,这是我一直想做的。
&&&&
&&&&刘禹:(以下删去一分钟)你别说,这事儿特早我们还想过,神经病一下,做一个。
&&&&
&&&&王洪刚:神经病所见略同。
&&&&
&&&&刘禹:这就如同某人装帧设计一样,说自己获过什么什么奖。我老说:他是为装帧而装帧,不是为书而装帧。书你得先有一个实用的功能,图录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宣纸的,不实用。包括这次的,人家跟我提意见,说你这次用纸用得不好,我们拿铅笔写不上去。
&&&&
&&&&韦力:太滑了。
&&&&
&&&&刘禹:这是雅昌的事儿,不是我们的事儿,原来我们选的纸没有问题,最后它纸不够了,又加了一种纸,没跟我们说,铅笔写就不成。你要说不实用,就印100个,200个,就送朋友玩儿了。也就别在市场上发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
&&&&
提交日期: 16:22:35
&&&&王洪刚:这就回到我们刚开始说的那事儿,什么心态来做什么事儿,出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刚才那个话我没说完,你进来先得分开,你是玩书,还是玩钱,把这个分开了。玩书咱就不说了,真是玩钱的,现在我看布衣网上关心这个的特别多,就是,我怎么买书能挣钱?玩钱的这个再分俩,一个是委托做,就相当于买股票,一个是自己做,一个是直接就买基金了。自己做的这个,怎么看市场曲线?其实没一种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炒的点。四书五经,你要玩好了——比如《四书》里面有活字本《四书后语》,嘉庆本,有套印的,有带版画的……
&&&&
&&&&胡同:批校,那多了。
&&&&
&&&&王洪刚:有殿版的,有局本的,有监本的,有坊刻的,有私刻的,还有吕留良的,还是禁书。这是玩书的玩法。要是玩钱里面,这都是卖点,都是炒点啊。现在核桃有什么狮子头,和田玉有仔料,俄料,清料,都有说法。书也是这样,要是真玩,各种概念,你可以去炒,每一种东西,都有值钱不值钱。你说你买白棉纸,五万一本买的卖八万一本,你能挣三万块钱。你买这种小东西,三千买的,卖五千,卖十个不也一样么,都一样。所以这是完全靠自己的。还有一种是基金,这个你什么也甭学,就找像刘禹这种专家:我买什么啊,我今年春天有三十万块钱,你帮我花了,买什么东西?
&&&&
&&&&刘禹:只能买一件,不收你这样的。(笑)
&&&&
&&&&韦力:有人就委托××,就这么买,我知道。
&&&&
&&&&王洪刚:我觉得拍卖公司还真得有这个魄力。当年我记得咱俩十几年钱有一次在姜寻那里说过这事儿。当时说中国书店如果有这么一个魄力,我今年卖的书,保证一年以后涨12%,我就收回来。
&&&&
&&&&刘禹:这不是××干的事儿嘛,他就是这么跟人家说的。
&&&&
提交日期: 16:33:45
&&&&王洪刚:如果有人来找刘禹,给你三十万,就给我花,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我帮你买的东西,一年百分之多少的增值,没问题吧?我觉得现在中国还真的缺这个。就是马未都就是干这个的,书行现在缺这个。原来严宝善的名片上,就是古籍咨询、修复什么的,还有一个我忘记了,跟价格方面有什么关系的。
&&&&
&&&&刘禹: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他的名片。
&&&&
&&&&王洪刚: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就是我给你出主意,叫经纪人。现在我觉得这行里特别缺这种人。
&&&&
&&&&刘禹:我保持中立,要不你来?(笑)
&&&&
&&&&王洪刚:我是退休的。其实我觉得现在这行里要真有这么一个制度也好,模式也好,我觉得真是对这个行业推动特别大。
&&&&
&&&&刘禹:是个评估的。
&&&&
&&&&胡同:不是评估,其实就是代办。
&&&&
&&&&刘禹:我说不是评估的它的价钱,是对未来的评估,投资评估。
&&&&
&&&&王洪刚:投资和书好坏完全是两个概念。你现在拿一本书,把孟老师,杨老师,范老师这种老师级的人物,让他们说是好书的书,不一定值钱。
&&&&
&&&&刘禹:不一定有好价钱。
&&&&
&&&&王洪刚:那个某老师说是好书的,后面跟着嗡一下子就……对吧?
&&&&
&&&&(大家笑)
&&&&
&&&&王洪刚:这个概念完全是两回事。你看现在市场上,除了书以外,所有的玩儿的东西,很多就是在炒啊,我炒它,它就起来了。书里的殿版,前一阵子明显是在炒嘛。今年五万买的,明年八万我还买,后年十万我还买,价就炒上去了。
&&&&
&&&&刘禹:这个关键你得问买主某某某的感受现在是什么样子。(笑)
&&&&
&&&&王洪刚:咱不问人家的感受。其实在别的行业里,你看玩手串的,玩石头的,都是在这样做。这些都不应该在布衣网上说这个,这是经济问题,不是玩儿书的问题。
&&&&
提交日期: 16:43:00
&&&&胡同:问题是现在,有几个单纯玩书的?都还是想“以书养书”。
&&&&
&&&&王洪刚:咱不是假清高,你要谈这个,和玩书完全是两码事,不是一回事。你用股票的方法去做,不要在书行里问专家了。你现在找孟老师看书,我非常佩服。孟老师一说,谁谁谁的书,什么什么本子,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你要让孟老师给你掌眼,说这本书买了,明年能不能挣钱?孟老师就说了:你绝对赔。
&&&&
&&&&刘禹:因为我买的价钱就特高。(笑)
&&&&
&&&&王洪刚:因为他分析不是在那个地在分析。就是好多事儿我说白了,就是自己在炒作。就是我刚才说的四书那个道理,就是我现在一年拿多少钱,专玩四书,玩完了以后我能把这个《四书》讲得头头是道,哪个书的亮点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在潘家园买的《四书备旨》,很一般的坊间刻本。为什么我四十块钱买的,我现在要卖四万。这个书为什么好?一条二条三条四条,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这就得讲故事了。其实中国古玩的很多东西,最后都是在讲故事,大家都讲故事,你听着这个故事,就把价钱炒上去了。你完全可以这么炒,不用找老师。
&&&&
&&&&胡同:问题是谁讲故事呢?马未都讲了有人信,一般人讲了,有人信吗?你自己圆话都圆不出来。
&&&&
&&&&王洪刚:那你可以找人帮你讲啊,找胡同,胡同有一个网,专门给你炒这个问题啊,对不对?
&&&&
&&&&(大家笑)
&&&&
提交日期: 17:01:14
&&&&王洪刚:反正我觉得大家买书,各有各的目的,你真要是讲钱,你就从钱的角度去考虑,你要是喜欢书,就从书的角度去考虑,总归是大家都跟书沾着边,甭管你喜欢哪方面。
&&&&
&&&&胡同:我现在请大家来,就是想说书跟经济的关系。大家想的是,我既可以把这个钱投到股票上,基金上,也没有问题。但是我想买书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对书有点感情。过去买普通书的,现在有钱了,也想买几本好书贵书,他不想再当“三五党”了,已经不想当了,就想我能不能也弄个收藏的书,放在家里放着。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以后我不想要的时候,一定得卖得出去,最好还赚点。
&&&&
&&&&王洪刚:咱们就一个事儿说一个事儿,就说这件事。你要是想这样做的话,就挑一个你喜欢的,不要想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要卖二十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你肯定卖不到那个价钱,因为当这个书稍微有波动的时候,你的心态把持不好。就得是说,我就喜欢这个书,我买了它了,只要不会太赔。比如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卖七万八万,我就知足了。你要是抱着这个心态,就行了。
&&&&
&&&&胡同:有乐趣。
&&&&
&&&&王洪刚:你比如说要老想着,今年我十万块钱买了这个书,明年春拍咣咭掉到八万了,你说我是卖还是不卖?接着买不买?肯定对你接下来是一种动摇,一种影响,就让你玩不下去了。如果你想玩下去,就把这个摒弃掉,就是稍微赔一点,我可以接受的了。然后就这么玩,随着你玩进去以后,慢慢慢慢地你对这个东西也认识了,判断力也多了,才能接着玩,玩长了。这个东西长线肯定是挣钱,但是你玩的时候,乐趣就出来了。
&&&&
提交日期: 17:24:27
&&&&韦力:大家说的这个忘记一个概念,因为这是经济上的问题,任何东西最终都要落实到经济上来解决,而经济是无序的,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有办法保证你始终有钱。就像刚才刘禹说的,谁谁谁殿版书怎么不买了?不是不买了,他的方向是对的,他的买法也是对的,只是因为资金链断了。人首先是社会的动物,人在整个的社会中间,还是那句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整个大的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清楚。按照经济学家的看法,在近几年之内,估计经济都不会太好过来,甚至于有人预告地更准了:2015年之前,经济不会好起来。当然了,这东西你可信可不信,但是毕竟他是专家。跟我聊这个的人,是所谓的世界上有名的,专门研究经济的一个专家,他的看法。他就认为,中国下一步难以独善其身,原因是中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中国三分之二靠进出口经济来支撑,因为他自身的这种消费能力并不强。而这种支撑,是主要卖给世界两大经济体,就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经济体占了世界三分之二强的经济活动的总量。而现在有问题的恰恰是这两个经济体,所以你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他们不是不想要东西,是他们本身没钱买了,你非要卖,那你就便宜吧。就是你只能便宜卖,不是我压你价,是我没钱买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在任何情况下,藏书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情况下,就得有投资报酬率。作为生意来说,把利益最大化才是一个着眼点。如果做这个书生意,跟卖水果没啥太大区别。因为追求的都是利润,如果利润率大于这个的话,那么做书就没有意义。但是水果是大众化的消费,不管经济如何,都需要的,只有量的多少的限。而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谈不上奢侈品,但是至少是身外之物,因为藏书已经不是你必读的东西了,不是学习的书。作为一个收藏品而言,你就可要可不要了,那么总量必然会减小。说了一大套,说明什么?你要是藏书就是藏书,我赞同你的这种观点,我就是藏书了,我就是做生意了,我认为把两者都想骑墙的,都会不好,因为心态始终会摆不正,不断地在偷换概念,不断地否定自己的价值观。你不如一而贯之地用自己的思维:我就是做生意的,高了能做,低了能做,到地摊了,我还能做,因为我挣的是钱。其他是多和少的问题,是我本钱问题。我不在乎这个。我追求的是利润。藏书也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我现在就喜欢藏书,我就是藏书,藏书我心态好在哪里?便宜了,我买着高兴,贵了,贵了好啊,也高兴,因为证明我以前的判断价值对了。所以如果占这种态度讲,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现在的问题就产生了,就像胡同说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琢磨两头跨,就是既想藏书,又挣了钱。问题来了。
&&&&
&&&&刘禹:人家想,进可攻退可守。
&&&&
&&&&王洪刚:进可攻退可守,永远是用的。胡同老说,秋拍是秋天来了,冬天来了。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到大中电器门口看去,夏天的时候卖电扇,一到冬天,全是电暖气,我接着卖啊。这个也一样,书市的冬天夏天,对做买卖人来说,不存在贵和贱的问题。对真喜欢书,买着玩的,这些人,贵了时候买不起,便宜的时候能买点。就是你真想拿这个书做生意,不存在价高价低的问题,完全就是冬天你卖暖气,夏天你卖电扇,有的是可以让你干的事儿,都可以做。
&&&&
提交日期: 17:32:24
&&&&韦力:确实是。不过有的人就会弄,像刘禹。他不怕,他老创新,不断不断地做。就想你说的,论语是专题,当然是专题,看你怎么看待。
&&&&刘禹:论语是专题,但是卖不出钱来。
&&&&
&&&&王洪刚:不是,假如你现在拿出一个亿来炒,肯定能让《四书》卖出高价来。
&&&&
提交日期: 17:34:38
&&&&抱歉各位,我今晚的火车,只好先整理到这里了。一个半小时,整理了20分钟的录音,4000多字。
&&&&
&&&&
&&&&初四或者初五到京,回头再继续吧。大家可以先预测一下,上文说到这里,下面会有人出一个亿来炒四书吗?
提交日期: 18:13:02
&&&&那个可以叫做操盘手。其实也不是,股票的操盘手都是听指令操作,什么都不懂也可以当。
&&&&叫做市商比较好。
提交日期: 22:29:21
&&&& 王洪刚:咱们就一个事儿说一个事儿,就说这件事。你要是想这样做的话,就挑一个你喜欢的,不要想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要卖二十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你肯定卖不到那个价钱,因为当这个书稍微有波动的时候,你的心态把持不好。就得是说,我就喜欢这个书,我买了它了,只要不会太赔。比如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卖七万八万,我就知足了。你要是抱着这个心态,就行了。
&&&&================================
&&&&王先生这个说的好
提交日期: 11:16:47
&&&&大家可以先预测一下,上文说到这里,下面会有人出一个亿来炒四书吗?
&&&&-------------------------------------------------------------------------------
&&&&预测:不会.有这个钱,炒啥不行.最关键的是:完全没有对手盘.
提交日期: 11:19:17
&&&&王洪刚:咱们就一个事儿说一个事儿,就说这件事。你要是想这样做的话,就挑一个你喜欢的,不要想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要卖二十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你肯定卖不到那个价钱,因为当这个书稍微有波动的时候,你的心态把持不好。就得是说,我就喜欢这个书,我买了它了,只要不会太赔。比如我十万块钱买的,五年以后我卖七万八万,我就知足了。你要是抱着这个心态,就行了。
&&&&-----------------------------------------------------------------------------
&&&&这个还是有点危险.
&&&&最好的是完全拿它当消费品.就象女人买衣服,有谁买的时候还琢磨赶明儿二手卖的时候能到手几个钱的?
提交日期: 13:55:34
&&&&散木说得对,没有对手盘的
提交日期: 15:20:10
&&&&既想藏书,又挣了钱。问题来了。
提交日期: 09:24:38
&&&&就是行家的话
提交日期: 15:36:41
&&&&想卖书,有空的朋友太少,那就先把这事儿继续做了吧。
提交日期: 16:20:00
&&&&王洪刚:不是,假如你现在拿出一个亿来炒,明年能让《四书》卖出高价来。这肯定的,百分之百的放在这里的。
&&&&
&&&&刘禹:能吗?
&&&&
&&&&王洪刚:绝对能。你说这个量有多大?一说几十万册几十万册,都在图书馆呢。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就是那些书,只要我炒,绝对能炒起来。关键是看谁在炒的问题了。咱们就不说艺术价值什么价值,就从存量上来说,它比核桃多还是少?核桃能炒到那份儿上,这个绝对能炒起来。
&&&&
&&&&刘禹:何况这还真是有文化,核桃还得现编文化……不对,有文化有文化(笑)
&&&&
&&&&王洪刚:说实话,这书一点文化都没有,别一上了布衣就都觉得是知识分子了。
&&&&
&&&&刘禹:你听上次马未都在电视上说的——我特佩服马先生,在电视上说:这镯子到底有没有文化?还有一个中央美院的教授,还有一经贸的教授,几个人说。说这镯子到底有没有文化:没文化。马未都最后打了一个哈哈,说:你也别说没文化,大兴的西瓜节都有文化了,这镯子怎么也有点文化啊(笑)
&&&&
&&&&王洪刚:你说现在,殿版书炒完了,下一次炒什么了?你们拍卖公司赶紧找选题,选好了,炒。
&&&&
提交日期: 18:11:22
&&&&王洪刚:你看人家玩木头的,炒完紫檀炒黄花梨,炒完黄花梨现在开始炒金丝楠了。连张德祥都跟着旁边打哈哈,专门有人炒。云南楠木和四川针楠有什么区别,针楠里金丝楠又占多少?(大家笑)刚才说的那位,买了汉楠的棺材板子,买了多少多少。你看人家现在炒这个了。楠木炒完了,下一个炒什么?肯定会炒。不是樟木就是什么木头。想起一个题目就能炒。这个必须得是它的量介于多和少之间,就是又稀见又有一定的量。
&&&&
&&&&刘禹:否则的话,没法炒起来。
&&&&
&&&&王洪刚:其实书里面,这种概念的,也不少。最早,冯德宝他们买版画的时候,所有的古籍里面,版画是最值钱的,五十年代的新年画,都能九千块钱一套。对吧?当时就在做这个,炒木板水印的东西。这个炒完了,炒什么?后来炒殿版,炒白棉纸,炒精刻,一样一样地炒。下面炒什么?你们看着干。
&&&&
&&&&
&&&&(大家笑)
&&&&
&&&&胡同:洼地在哪里?什么是原始股?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炒?花几年的时间?花多少钱?
&&&&
&&&&刘禹:他不是说了嘛,一个亿买四书,我觉得这事儿靠谱(大家笑)
&&&&
&&&&王洪刚:我觉得如果你跟着市场走,人家炒完了你炒,谁也把握不住。九几年的时候,拓晓堂已经干了好几年了,我跟拓晓堂聊天,我说:你觉得哪个书好啊?他说:我干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哪个书值钱。
&&&&
&&&&刘禹:是是是。因为在市场走以后,确实好多是这样。因为有好多莫名其妙的书,咱们就说,他这个书为什么卖这么贵?别的拍卖行咱不知道,拍的现场,有人跑过来问我:刘禹,你这书为什么这么贵?有一次秋拍,我就告诉这哥们儿,你看这俩争的,我告诉你是谁啊。这是这哥们争的,他出多少钱。这是倒数第二口,出多少钱。至于为什么这么贵,你去问。虽然作为拍卖行去做这件事,但是这已经超过你的价值判断了,里面有好多很偶然的东西在里头。当然,得有一个是必然,就是这东西是个好东西,而且是可以炒作的。就像你这四书,不妨一试。
&&&&
&&&&胡同:刘禹要做四书专场了。(笑)
&&&&
&&&&韦力:我告诉你,在日本,这个人你还认识,他就专藏《四书》。
&&&&
&&&&刘禹:谁啊,隐藏这么深。告诉我,我认识他,我得去。
&&&&
&&&&韦力:他自己跟我讲的,我有一屋子,全是《四书》。
&&&&
&&&&刘禹:我就说的,这炒作。第一,它必须得有一种价值,能让我挖掘出来,可以炒作的。咱们不管是四书还是什么,得有一个东西能让我提溜出来,有点说道。第二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一定是不能让小众认可的,是让大众认可的。你炒作的时候,是拉了一群人,甚至于是拉了圈外的一群人去买这个东西。要靠圈里的这哥几个,估计谁都买不动。你怎么引诱圈外的人进来,必须有这么一个因素,大众认可的。比如说这个殿版,大众就认可。你现在拿一个精刻本,非得告诉他刻印俱佳……
&&&&
&&&&王洪刚:这个你就错了,你不能拿一个小坊刻本说是刻印俱佳,它不是刻印俱佳。咱们接着说这个炒作的事儿,殿版炒好了,能写一本《殿版图录》。我再跟你说一个,农书有好本子吗?没有吧。王毓瑚能写那么大一本子,日本的天野元之助能写那么大一本。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刚上了台,要发展农业,狂炒农书,当时中国各图书馆出古代农书的名录,每个图书馆都有,当时一下子就炒起来了。如果是现在,也能炒起来。后来,共产党推崇“造反”,炒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义和团的,能不能炒?那些本子有一个好本子吗?没有一个刻印俱佳的,全可以炒作。我就是说,概念不同,炒的方法不同,不能老从“三性九条”上炒啊,所谓“三性”上可炒,“九条”上也可以炒。
&&&&
&&&&刘禹:现在我觉得,整体的“三性九条”,在古籍上,在市场运作上,可操作性太差了。
&&&&
&&&&王洪刚:但是你现在炒的还是这个东西啊?你炒殿版,也有它漂亮的因素嘛。
&&&&
&&&&刘禹:我现在是说,得找一批所有人都愿意投钱,他愿意投钱的前提就是他可以接受这件事,关键是怎么接受这种东西?
&&&&
&&&&王洪刚:人接受这个东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文化上接受。炒版画,炒戏曲小说,这个能从文化上说,我能直观地看到它漂亮,我能看着意思觉得好。炒殿版,炒皇家概念。另外一种,还可以从钱上炒,这东西甭管好坏,我就说这东西,这就卖了20万一本了,谁看着都想买,给你18万,你买不买?你肯定买,因为你现在买了,一转手就挣两万块钱。就从这个概念上,你不用知道它有什么东西,我就知道它值钱。
&&&&
&&&&刘禹:你不能说这一本,你得有同类可比的一批。
&&&&
&&&&韦力:有些东西也很难说,举例来说,我一眼看见这个封底(拍卖图录)了,这个封底我就亲眼看见的,它的买和卖。它大概是十几年前在嘉德出来,就这件东西,当初是十八万起拍,巧了,就跟我隔着一个人,他现场举,八十万举下来。我当时想:这么贵买这件东西,疯了吗?然后,这东西东弄西弄,转了两个过,又到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手里头。这个朋友呢,因为没钱,需要钱,又抵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因为也是欠钱,没办法,就拿出来在嘉德上拍,他的意思是八十万还给我卖了就成,这中间就隔了几年嘛,又上去了,然后就卖了接近三百万。这次又巧,第一次卖的时候隔了一个人,这次隔了俩人。现场一个人举,三十来岁,举下来的,三百来万举走了。我就感慨:谁都怕,烫手山药一样,抵来抵去的,最后没想到这价。拍完了我就打电话给朋友:你抵债的那玩意儿三百多万拍出去了。他说:真倒霉,一直自己还想私下卖,谁都不买,怎么一上拍就变成这么多钱了?
&&&&
&&&&刘禹:他说的不是这件,他说的嘉德那件真的东西,原物,一件唐人写经,经折装的,上面有赵之谦画的佛像,题跋啊,凡是你想得到的那批人,都能找到,那个东西非常好,而且应该是在上海有过出版的,是有出版物的。
&&&&
&&&&韦力:我在解什么了,在解你俩刚才争的这个问题,就是说你这话:有些东西很偶然,就像你刚才说的,这个市场怎么叫市场,不用人多了,两个人看上了,就可以了,就是市场。
&&&&
&&&&刘禹:对。
&&&&
提交日期: 19:04:13
&&&&刘禹:就如同《百宋一廛》(笑),从三万还是四万,就没人争了,最后俩人顶到那么高。这东西一定要多。
&&&&
&&&&王洪刚:我知道你的意思,一定要先找好的炒,炒完紫檀炒黄花梨,炒完黄花梨炒金丝楠,他不去炒榆木,不去炒松木,不去炒水曲柳,对吧。那些东西确实是不太好炒。能不能炒?能炒。但是不太好炒。先炒好炒的,容易熟的。
&&&&
&&&&刘禹:而且还有一个,一定要炒大家容易接受的,美观大方的这个。为什么我佩服陈东这一点,他当时就抓得特准,他就可以知道买家喜欢什么。这回保利有一个书,一个小书,俩朋友想买,事先沟通过了,但是谁也不让,最后争到12万,康熙的,这种东西都是小孤例,太少了,而且特不好看,竹纸的。
&&&&
&&&&王洪刚:玩书的时候,你想知道价钱,不用去问大专家,去问做买卖的,你找一个山西煤老板问问,你找两个书,问他买哪个好,肯定比问孟老师好。
&&&&
&&&&刘禹:对对。他的眼光几率性是大的,受众是大的。
&&&&
&&&&韦力:你说的对,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问我,应该买哪个书。我会特别告诉人家,你千万别问我,你问我就会上当。他们总认为我故意不说。
&&&&
&&&&王洪刚:另外还有一种办法,买书最好的办法。现在的书里头,有很多题材,有明版白棉纸,有三代精刻,有凌闵刻套印,有版画,有各种题材,买哪种能挣钱?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抓阄,蒙一个,蒙上哪种了,照死里买,我买二十年。
&&&&
&&&&刘禹:持之以恒地买。
&&&&
&&&&王洪刚:总有它翻身的那一天。现在不值钱没有关系,总有它翻身的那一天。我认识一位,就不说他姓什么了。在潘家园买剪纸,只要是剪纸,我全买。蔚县剪纸我买,陕西剪纸我买,剪纸红楼梦,那大张的,我也买。小玩意,剪纸挂历,我也买。有多少买多少。前提就是便宜。一下买了三年,现在家里有一堆,现在没翻身呢。这辈子翻得了翻不了,不知道。
&&&&
&&&&刘禹:给我做一专场拍卖。这事可以。(笑)
&&&&
&&&&王洪刚:三年以后,又转行了,买老唱片,百代的也好,什么的也好,见一个买一个,翻不翻身咱们也不知道呢。
&&&&
&&&&刘禹:有点像唱歌,左三年右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王洪刚:但是我跟你说,就是这位先生,买邮票挣了大钱,买古书挣了大钱。那两项投资算失败。你不能不让人家失败啊。
&&&&
&&&&刘禹:总得失败几回。(笑)
&&&&
&&&&韦力:不一定失败了。
&&&&
&&&&王洪刚:你现在买这些书也是一样,我现在想给大家说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不一定非要买最好的东西,你看经济实力。如果我有钱,我能买得起八万块钱一套的白棉纸,我就买白棉纸。我一年能拿出三十万来,我买一套,我连买二十年,我家里有二十套白棉纸,也可以啦。二十年以后,这二十套白棉纸,够你养老的啦。还有一种办法呢,我就买最常见的东西,我买善书,最常见了吧,现在你到孔夫子网上,拿钱,一会儿能敛好几百本,我就买这个。但是这个便宜啊。我那里头买精的,买好的。
&&&&
&&&&韦力:若干年前,有一次,我在陈东那里买《救生船》,你出来以后就问我:这是这什么书啊?你为什么买这个啊?
&&&&
&&&&刘禹:嗯嗯。
&&&&
&&&&韦力:就是他说的善书。他说到这儿,我给你解释一下。
&&&&
&&&&刘禹:你为什么买这个,我还是不明白啊。(笑)
&&&&
提交日期: 19:07:05
&&&&出去一会儿,找点东西吃吃再回来
提交日期: 21:40:59
&&&&王洪刚:这个东西,咱们说实话,你要真买二十年,这个善书里的好东西,可以说全在你那儿呢。到时候,你可能在钱上不一定挣了钱了,可能这二十年在这上面花了一百万,全买成善书了。但是二十年以后,你能写一本《中国善书史》,或者写一本《中国善书提要》。
&&&&
&&&&刘禹:你看你,写完提要再卖是吧?(笑)
&&&&
&&&&王洪刚:卖不卖单说,就是你这个花可能没开,但是在别处开花了,也是有成就的,对不对?
&&&&
&&&&刘禹:你听胡同的意思,现在百分之九十的人就想投资,花开一朵,不用开两朵。
&&&&
&&&&王洪刚:投资我说过了,找刘禹。
&&&&
&&&&刘禹:别别(笑)。
&&&&
&&&&王洪刚:有钱找刘禹,看着花。这个说今年要花一百万,那个说我今年要花一千万。可以这样。你们公司完全可以做一个这种代理人、基金的工作。甚至于我可以说,现在出了一本《永乐大典》,要三千万,一个人买不起,咱合着买啊。
&&&&
&&&&刘禹:文交所嘛。团购《永乐大典》。
&&&&
&&&&胡同:就是这概念。
&&&&
&&&&刘禹:这次某某拍卖会,有些书,大家最后团购去买了,这不也成功了吗?
&&&&
&&&&
提交日期: 22:25:38
&&&&王洪刚:我觉得现在有一部分钱进了古籍市场啊,我觉得古籍这个东西跟以前有所区别了,应该转型了。
&&&&
&&&&刘禹:原来的游戏规则变了。
&&&&
&&&&王洪刚:原来的就不叫游戏规则,那完全就是玩儿的。
&&&&
&&&&刘禹: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弄的。
&&&&
&&&&王洪刚:咱们过去所谓“玩书”的老师们,好几家我也看过,家里都是好东西,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当年买书的时候,都是跟人家卖书的——中国书店的店员打得不亦乐乎,为了几块钱,几毛钱的折,吵,找领导,怎么怎么回事,斤斤计较。如果你按现在的眼光,买了都赚钱,不是那么回事。
&&&&刘禹:他们买的也应该是很贵的。
&&&&
&&&&王洪刚:不是很贵。有的东西当时也不是很贵。但是不是为了挣钱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
&&&&胡同:省了都是好的。不是我五十买了,后面有人六十等着。
&&&&
&&&&王洪刚:对。比如说我现在明知道这本书我一千块钱买了,十年以后能卖一百万,那我不用犹豫就买了。那时候我这本书一千块钱买了,退回去就打八折了,那我肯定想,能低点就低点。但是这时候买的很多东西,倒能存得住,倒留下来了。
&&&&
&&&&刘禹:倒成了好东西了。其实我这做中间商的,老能见到好多可笑的事儿,往往你最不舍得卖的——所有的人都算上,包括当年这些老辈的——往往你最不舍得卖的,当年花大价钱买的,,往往能卖出一个天价来。
&&&&
&&&&王洪刚:错了。你这话说错了。
&&&&
&&&&刘禹:真的是这样。
&&&&
&&&&王洪刚:往往是当年花大价钱买的,最不舍得卖的,最后卖不出价来。
&&&&
&&&&刘禹:不见得。
&&&&
&&&&王洪刚:往往是你很不经意买的东西,很不经意把它卖了,若干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东西翻着跟头往上走。
&&&&
&&&&刘禹:我还真不见得,还真不是。
&&&&
&&&&王洪刚:当年在中国书店,你买殿版吗?
&&&&
&&&&刘禹:我是不要。
&&&&
&&&&王洪刚:谁买殿版啊?谁买殿版啊?
&&&&
&&&&刘禹:陈东啊。所以要向人家学习,要向市场看齐。
&&&&
&&&&王洪刚:当时殿版是什么价?
&&&&
&&&&刘禹:知识越多越反动,反动到你们现在没钱。咱们都一样。其实你的书拿出来卖了,现在也玄。
&&&&
&&&&胡同:要不都拿出来试试?
&&&&
&&&&(大家笑)
&&&&
&&&&刘禹:不用试,不用试。(笑)
&&&&
&&&&王洪刚:就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你这东西没拿出来市场检验的时候,你说不好。这么说吧,我现在家里有一本书,我觉得特好的东西,各种各样讲头的东西,真要拿到拍卖会上卖去,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来。我家里有一本孤本,又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价值,三性九条,能够上两性八条,两性七条了……
&&&&
&&&&刘禹:比如说,说一书名,说一书名(笑)
&&&&
&&&&王洪刚:这本书真要拿到拍卖会上卖,还卖不过一本好殿版。
&&&&
&&&&刘禹:这个倒是有可能的一个事儿。所以我跟你讲,最后,美观性是很重要的,视觉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
&&&&胡同:好看,有卖相。
&&&&
&&&&王洪刚:你说的是在没有炒作的情况下,不是在潮流上的东西……
&&&&
&&&&刘禹:在潮流上的东西也得这样。假如要炒作,得有人接盘子,炒作,一个是有人要炒,拿钱炒,拿钱炒的那个,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不大懂书吧?咱们现在找一有钱的,你得先把他说服了。你不能坐那儿说:你投资一个亿吧。人家一看,一堆破烂,炒什么呀。殿版都是特好的东西,人家想,即使我炒到手里了……
&&&&
&&&&王洪刚:我跟你这么讲,就那么两块破木头板子,找几个人就给它说的天花乱坠,就这满本的文章……
&&&&
&&&&刘禹:满本的文章你只能糊窗户,人家那破木头板子至少做了一个桌子……
&&&&
提交日期: 22:25:54
&&&&回家了,明天继续。
提交日期: 17:11:15
&&&&当年花大价钱买的,,往往能卖出一个天价来。-----这个观点我赞成。
提交日期: 14:55:09
&&&&回家了,明天继续。明天何其多....
提交日期: 19:51:5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提交日期: 20:27:40
&&&&用“东拉西扯”来评价这几个人的神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胡同整理得很累,读者看着也很累,常常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实胡同大可不必花宝贵的时间整理这个东西,又不是金玉良言,也不是字字珠玑。只要把他们的基本观点、精要之处概括出来就行了。
提交日期: 21:02:4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东西.
&&&&现在这样其实最好.叫胡同整理的话,他恐怕未必知道那句话是重点.
提交日期: 21:42:43
&&&&我几次跟别的朋友说,过去以为这样的一次交流,那得起多大多大的作用,现在明白了,有几个人能从里面有几句话的收益,就没白做,就值了。
&&&&
&&&&如果有人看了这些话之后对古籍收藏或者交易有了兴趣,那就功德无量了,每次不用多,有三五人就很知足了。
&&&&
&&&&如果不为了让大家看闲聊天,那我就不用整理了,我自己没事听录音,一个人自己琢磨就是了。如果不是这样闲聊,讲课,那就换形式换场地,开讲座,一个人就够了。
提交日期: 10:37:11
提交日期: 10:37:42
提交日期: 10:57:29
&&&&王洪刚:旁边玩的人全号称是满腹经纶的,你还炒不上去吗?
&&&&
&&&&刘禹:满腹经纶关键没腰缠万贯,你弄清楚这个事儿。对吧?
&&&&
提交日期: 11:08:02
&&&&韦力:很多年以前,我到一个工厂去实习。那个工厂的头很爱聊的,知道我喜欢书,那工厂挺有钱的,要建一个职工图书室吧,专门弄出来,让我负责去买书,我就去买了一大堆回来。
&&&&
&&&&刘禹:高兴死了。
&&&&
&&&&韦力:回来之后,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跟我说:你买的书不行啊,你买的书都没人喜欢看。我说:哎呀,我真的很认真的挑的,选选选的。所以二十多年前,我就知道自己的这个误区所在。所以你当告诉别人什么什么的时候,都是自己的一种好恶观的折射。所以我就知道我从头的弊端。我不知道市场怎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我纯粹在搞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问市场的情况下,得你来说才行,到底怎么怎么样。
&&&&
&&&&刘禹:我也不知道,现在这时候。
&&&&
&&&&王洪刚:胡说八道啊,你胡说八道,我信。
&&&&
&&&&刘禹: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信了。(大家哄笑)
&&&&
&&&&王洪刚:你现在胡说八道一个,就是说什么什么书,肯定值钱,明年春拍开始,要一路上行。
&&&&
&&&&胡同:关键要有这条。
&&&&
&&&&刘禹:那咱们先攒一个书名,咱们先买点(笑)
&&&&
&&&&王洪刚:如果现在听的人里头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信了你这句话,这本书肯定就上去了。
&&&&
&&&&刘禹:那当然是。关键是我现在说,不是没人说信吗。
&&&&
&&&&王洪刚:你现在可以,你现在比较牛啊。
&&&&
&&&&刘禹:您说一个书……
&&&&
&&&&王洪刚:我已经把你立成里程碑了。
&&&&
&&&&刘禹:快……你说一书名嘛,咱们说,这类书明年春天肯定会涨,这事儿就很好(笑)
&&&&
提交日期: 11:41:31
&&&&王洪刚:这个东西你要细考虑的话,他是有迹可循的,不是无迹可循,不是没有规律的,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在。你想想这几样东西:精刻,白棉纸,套印、版画、活字、殿版……想想,把它分成几块以后,然后你把曲线画出来,下一个大概是什么,能看出来。
&&&&
&&&&刘禹:下一个,我觉得要让我说,下一个肯定是白棉纸。
&&&&
&&&&韦力:为什么?
&&&&
&&&&刘禹:没为什么。比如现在某些人不买了,白棉纸哗啦哗啦下来了,回归到零八年的位置。他们已经有人说了白棉纸的价格现在已经跌到零八年还是零七年的,我记不得,因为我一般不记价钱,是随波走的。说是跌到零七年或者零八年的位置上。那可以啊,跌到一定位置上,这种东西是有反弹几率的,这跟股票一样嘛,跌到底的时候肯定要往上涨,因为它同类的东西,或者是性能,价格比相等的东西,现在还在高位或者略降一点。它跌得不正常了,相当大了。
&&&&
&&&&胡同:要探底了。
&&&&
&&&&刘禹:它会慢慢往上走,而且它是值得往上走的。你说明版白棉纸,存世量真的大吗?当然某先生是越买越怕,怎么越来量越大?……你来讲讲你那个理论——白棉纸是中坚力量,奠定一个藏书家地位的,除了宋元版以外,就是白棉纸的数量,你讲这个。而且从经济价值,从咱们说的三性九条,都够得上。现在就是一个不正常地跌下来了,当年涨也有可能是一个不正常地涨。
&&&&
&&&&胡同:没有整体跌,是先跌。
&&&&
&&&&刘禹:假如以100这个线来说,当时也许就值100,后来不正常涨到200了,如果跌回来100也还好点,现在跌到80了。大家一看就有一种恐慌感,就跟股市什么的一模一样,大家全都不敢买了,全都收手,全都观望,哗一下,价钱都下来了。当然这是你(指韦力)盼望的,你举去了。
&&&&
&&&&胡同:他一举就上去了(笑)
&&&&
&&&&刘禹:你一举肯定就上去了。现在看你的这帮人,他不去买,我觉得就是有毛病。……跌到底了,我觉得白棉纸肯定会再涨起来,第一个涨的,我觉得很有可能就是白棉纸。对吧?
&&&&
&&&&胡同:传统重要板块。
&&&&
&&&&刘禹:传统重要板块,它已经跌到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上去了。
提交日期: 12:17:29
&&&&刘禹:我觉得明版白棉纸,假如说谁要趁着低的时候赶紧去抄去,抄完就搁着。好多人就给我发短信,就是跟你说的似的,特骑墙,我又要有价值,暮年有一个娱资。第二个又说投资要有所回报。我说这俩我真的没法给您完美结合到一块儿去,您要想乐,您就讲版本,这种玩儿的东西,您要讲投资,咱们就按股票走,这事儿特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要想双方圆满结合,他们老想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我把它花钱买了,卖不出去了,我回家自己看着好看去。卖出去了,我能挣钱。我觉得那也有可能就是明版白棉纸啊,殿版啊,这些好玩的东西。现在已经跌得不合理了,要搁我我就说,要买现在就趁早买明版白棉纸。
提交日期: 12:47:52
&&&&讲座就免了吧,现在这样闲聊就好.
提交日期: 13:01:18
&&&&明版白棉纸到底了?呵呵.恐怕未必吧.
&&&&明白棉的上涨不是08年开始的,是05年开始的.
&&&&04年底2/3万的书,05年5万,06年8-10万,08年20万,最高到过100多万,正常吗?
提交日期: 13:07:33
&&&&王洪刚:我问你个问题,这次拍,你觉得什么价还在上啊?
&&&&
&&&&刘禹:还是版画。最近这一段版画卖得特别好,这两场拍卖会……
&&&&
&&&&王洪刚:你觉得版画现在贵吗?如果按照以前的,最早的,跟书比,跟当年比,那可差。当年白棉纸书卖一万块钱一本的时候,版画卖十万块钱。大概是这么一个距离吧。当然是好版画,都是最好的东西比的时候。现在我觉得没有这么大,在平着或者稍微高一点……
&&&&
&&&&刘禹:还是高,还是高,不是高一点。尤其现在白棉纸跌的狠点,就显出来了。
&&&&
&&&&王洪刚:我说的是这样。比如一部好的,有点名的,正经的白棉纸,现在能卖十万块钱左右?
&&&&
&&&&刘禹:一本啊?
&&&&
&&&&王洪刚:一部?
&&&&
&&&&刘禹:一部可不止。假如现在按四册至少三十万到四十万。
&&&&
&&&&王洪刚:现在一个好的,非常有名的版画,能卖多少钱?
&&&&
&&&&胡同:明代版画不是挺贵的么?
&&&&
&&&&韦力:一两百万块钱。
&&&&
提交日期: 13:47:38
&&&&韦力:有一些还是在于发掘,发掘了之后还是能卖东西。比如说吧,这次嘉宝一品,他卖了一个杨守敬的东西,飞清阁啊那些东西。那种东西我以前挺多的,没在意,我也没著录,有没有都不知道。但是我看他的介绍中间就谈到,有一种双钩活字本,我就不相信,还有双钩还有活字本吗?不是认为是木刻的吗?他说是活字的。他就告诉我一个书,我买到那个书以后,我就查原始的出处,果真,杨守敬谈到过。
&&&&
&&&&刘禹:是谈到过,在他的信上写过。
&&&&
&&&&韦力:但是我不知道啊。
&&&&王洪刚:是活的吗?
&&&&
&&&&韦力:是活字的。双钩活字。我一直不知道是那是活字的。
&&&&
&&&&王洪刚:当年为这个事儿我还跟唐海探讨过,是不是活字?当时我不知道这个信,就想:板框是活的。
&&&&
&&&&韦力:信上说了,得了《虞恭公温公碑》啊,他认为得到的这个本子不好,他认为他今后还能得到更好的本子,再翻刻不是成本太高了吗?
&&&&
&&&&王洪刚:他换字。
&&&&
&&&&韦力:他说把这个都弄成活的,再一拼就可以接着用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东西锯成一块一块以后,就乱了。不知道这个字原来在哪个位置上头了,很后悔这么干。也就是说,他自己本人说的这么清楚的一段事儿,我不知道。卖主就告诉我了,是这样子的。我一听,那就买吧。因为这对我来说,这都是普通书,我根本没有上著录。我很可能库里就有。
&&&&
&&&&刘禹:你应该有那玩意儿。就是《文彦博碑》嘛。
&&&&
&&&&韦力:我懒得去查他了,就觉得好玩。买过来吧,所以买过来吧。
&&&&
&&&&王洪刚:那个字有这么大的字?
&&&&
&&&&刘禹:这么大吧。
&&&&
&&&&韦力:大个。
&&&&
&&&&刘禹:老早就有人写过,前年还是什么,就有人写过这个东西。上次我哥们说,有好多都是这么弄的,就是为了方便。
&&&&
&&&&韦力:别的有依据吗?
&&&&
&&&&刘禹:应该是没有依据。
&&&&
&&&&韦力:那就行了,你下次再卖这书的时候告诉我依据,我就买。
&&&&
&&&&刘禹:可以可以,那我现在告诉你,这明朝的,有康熙印的,你赶紧买去吧。(笑)
&&&&
提交日期: 15:01:54
&&&&王洪刚:所以你刚才说的白棉纸这事儿,我就想这么说。你白棉纸拿100为线,炒到200,跌到80。但是我觉得现在古书整个的盘子,底下玩儿的人还是少,其他的东西没人托,这就是几根柱子戳上去了,底下没土壤。
&&&&
&&&&韦力:这个群体实力差,没有钱。现在白棉纸便宜,便宜便宜,跌下来也得几十万一部。
&&&&
&&&&王洪刚:底下那些东西可以弄上来啊,让大家玩儿那些不值钱的……
&&&&
&&&&胡同:四书。
&&&&
&&&&王洪刚:说句实话,就说《四书备旨》,最常见的,有多少?就这么常见的东西,完整的,或者不完整,所有的古书加起来量能有多少?
&&&&
&&&&胡同:我帮人买过一种东西,我知道。《三字经》,有一个浙江的项目,博物馆,展览,新三字经啊,当年出几百块钱一种吧,这不是随便就挣钱了吗?结果你真买的时候,发现没多少。第一,你发现没有多少,第二,你还买不着。开始二十块钱一本的东西,后来你出到二百了,也买不着,买着就能挣钱。我们俩人给他买,把报国寺的都买到好几百块一本。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涨钱,就是觉得满世界人找,就应该贵。
&&&&
&&&&刘禹:保密工作做的不好。
&&&&
&&&&胡同:没办法,你得跟人家说啊。
&&&&
&&&&王洪刚:一个《三字经》要炒,马上就炒起来。
&&&&
&&&&刘禹:那你赶紧去买《四书》去。(笑)
&&&&
&&&&胡同:原来孔网上有个有名的案例,就是那个古大宝,浙江人买医书,什么都买,有半年,就把孔网多少年积攒的东西买净了,到这个程度。
&&&&
&&&&王洪刚:医书是彻底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是医书到底能有多少?说句实话,你现在拿一笔钱进来,敞开了买,一年买干净了。
&&&&
提交日期: 16:23:00
&&&&现场评论吧:
&&&&
&&&&白棉纸拿100为线,炒到200,跌到80
&&&&---------------------------------------------------------------------------
&&&&这是拿08年秋拍/09年春拍的价格作为标准线了.我以为这个标准线还是高了点.
&&&&
&&&&医书是彻底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是医书到底能有多少?说句实话,你现在拿一笔钱进来,敞开了买,一年买干净了。
&&&&---------------------------------------------------------------------------
&&&&孔网和拍卖会还是有区别的.医书如果上拍卖会来炒,别说一个古大宝,十个都不行.别说医书,嘉靖白棉这些年也没买干净,医书总比嘉靖白棉多吧.
提交日期: 17:44:37
&&&&白棉纸也看好赖,那些既是内容好的名刻流通又少的价格就下不来。
&&&&如近两年拍的唐僧弘秀、西京杂记、韦苏州、花间集等。
&&&&而近三四年京沪拍卖反复出现的就不行了,本身素质过硬了还得稀见。
&&&&
&&&&另外,好多拍卖公司在刻意淡化嘉靖到万历这个时间界限,统称为明白棉。
&&&&其实还是有高低的,不少所谓万历白棉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藏书意义中的白棉纸。
提交日期: 18:02:01
&&&&刘禹:我觉得现在都是买预期,买信心,跟钱没有太大关系。
&&&&
&&&&胡同:我去拍卖会看景,我就特别注意人数和这些人在干什么,是不是在举牌?我都登记了牌号,一种是最后落槌的,举到的人,还一种书是主要争夺者。
&&&&
&&&&刘禹:你这个资料可以卖给我,这是财富。你整理好一年的卖给我,我要主要争夺者,这是一个财富。你可以高价卖给我,我也欣然接受。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韦力:索斯比和佳士得最在乎的就是举到倒数第二口的是谁?在乎这个。
&&&&
&&&&刘禹:第一口不重要,因为他已经买了。(笑)
&&&&
&&&&韦力:倒数第二口最重要。
&&&&
&&&&王洪刚:你可以雇一个人,每场都记。
&&&&
&&&&刘禹:你没明白,我们场子我都记了,别的场子没法记。
&&&&王洪刚:专门雇一个人干这个事儿。
&&&&
&&&&刘禹: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胡同这个观察员干这个事儿,让他挣一笔钱呢。
&&&&
&&&&王洪刚:第一他的资料不全,第二,他可以坑你。
&&&&
&&&&胡同:提供点假信息。
&&&&
&&&&王洪刚:那边卖得更贵。
&&&&
&&&&(大家笑)
&&&&
&&&&刘禹:这个我得跟胡同说,还有一个人也要卖我,要降价,要不,我不要你的了。
&&&&
&&&&王洪刚:那个谁买白棉纸还有一个误区,他买残本买得太凶。
&&&&
&&&&刘禹:那你刚才还动员胡同买那个什么。
&&&&
&&&&王洪刚:那个稀见啊。要是你想炒,稀见是个大说道。
&&&&
&&&&刘禹:要弄清楚中间那版画是不是活字版画?要是,写清楚,搁在我拍卖会,有人举牌。
&&&&
&&&&(大家笑)
&&&&
&&&&胡同:不活给它挖活了。(笑)
&&&&
&&&&刘禹:给它挖活了,豁出去了。(笑)
&&&&
&&&&王洪刚:可以伪造一封谁谁谁致谁谁谁的信。
&&&&
&&&&刘禹:信里说:我也挖过(笑)。有可能是书是真的,证据是假的。
&&&&
&&&&王洪刚:比如说明末清初,福建书林一什么什么人,写给一个书店老板的信,找一张老纸,造一个。
&&&&
&&&&刘禹:这都太俗了。杨守敬的对联都有人能造出假的来,造封信有啥难的啊。
&&&&
&&&&王洪刚:你不要造杨守敬,就造福建一个书商的……
&&&&
&&&&刘禹:这个查得着,但是卖不了多少钱。杨守敬那封假信还卖好几千块钱呢。证据也在这儿,把证据也买了。
&&&&
&&&&王洪刚:刚才说的桢楠那个,好几个人,有一个女的主说,张德祥坐这儿,那女的一说话就称张老师:张老师怎么怎么说。这个女的说:楠木有多少种,云南什么楠木,哪儿有什么楠木。这些所有的楠木里面,桢楠是最少的,一百种楠木里头,桢楠比如只占百分之十,把桢楠拿到前面了,说桢楠一年产多少,里头金丝楠又占多少,能成金丝楠的占百分之多少多少,都是有数字的,精确到个位。比如百分之十二,这百分之十二里面要经过多少多少年才能变,所以不确定性很大。有的能变成金丝楠,又的还变不成金丝楠,最后就剩下一点。
&&&&
&&&&胡同:最后把金字塔垒起来了。
&&&&
&&&&王洪刚:这个是谁都不懂,就她懂,所以能炒。
&&&&
&&&&刘禹:明白了明白了。
&&&&
&&&&王洪刚:缅甸赌石也是这个意思。我都不懂,咱们赌,切开了看,但是得先交钱。你这个古书也可以这样,下一个炒哪个版块,不知道,先买了再说。
&&&&
&&&&刘禹:按你的话:王老师说了,版画跟明版白棉纸还是有差距的,因此版画……
&&&&
&&&&王洪刚:现在咱们讲两个题目,是肯定要涨钱的,一个是版画,一个是白棉纸。具体谁涨,我也说不清楚。
&&&&
&&&&刘禹:买着看。
&&&&
&&&&王洪刚:都买着,谁涨了都赚。
&&&&
&&&&刘禹:两手抓两手硬。你还可以这么说:白棉纸里有版画的,只占百分之十,划一道;版画里有刻得好刻的不好的,徽派刻的好,刻的好的也占百分之十,又划一道。现在咱们就说徽派版画了,徽派版画里面刻得最好的,有几个都姓黄……我先琢磨琢磨,我们家有什么……那个比较少,占百分之一吧。把我这个上拍了。(笑)
&&&&
&&&&刘禹:《坐隐图》是谁刻的?
&&&&
&&&&韦力:我不记得了。
&&&&
&&&&刘禹:那个就是徽派版画吧。
&&&&
&&&&韦力:是。
&&&&
&&&&刘禹:所以,《坐隐》在这里面是最少的,又占百分之一了。《坐隐》里面有蓝色牌记和红色牌记的,蓝色的比红色的更稀见。所以当时这书在嘉德卖的真便宜,才一百四十多万,怎么不多顶他几口呢。
&&&&
&&&&王洪刚:咱们就说,那东西一百多万,贵不贵?
&&&&
&&&&刘禹:要搁现在看,绝对不贵。
&&&&
&&&&王洪刚:就那张画,你现在要找一个人刻,也得一百万了。过去逛地摊的时候,说这个东西值不值得买,有一个判断标准,就你现在花多少钱能做出来,就知道值不值得买了。
&&&&
&&&&胡同:当工艺品看。
&&&&
&&&&王洪刚:现在这张《坐隐图》,从画到设计,到刻出来,一百四十万拿得下来吗?拿不下来。大家公认的,能看得过去,能达到《坐隐图》那种水平的。
&&&&
&&&&刘禹:刻不了。
&&&&
&&&&韦力:现在我自己刻书,我就特清楚了。你想得特别好,出来不是那么回事。
&&&&
&&&&刘禹:而且不是说你把他脑袋杀了,他就能刻得好了。过去为什么刻得好?一个是给皇帝刻书,弄不好是要杀脑袋的,那是生命威胁,不是经济威胁,所以要好好刻。这是第一。第二个呢。现在即使有生命威胁都玄了,现在确认传统工艺断的太厉害了。好多的技法,都没了。我记得上次一个裱画的……你也应该认识……
&&&&
&&&&王洪刚:我不认识。
&&&&
&&&&刘禹:你去过啊?
&&&&
&&&&王洪刚:琉璃厂我哪去过。(笑)
&&&&
&&&&刘禹:琉璃厂一个姓崔的,裱画的,叫什么斋,就是在那个夹道那儿。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当时要裱朱砂,朱砂不是容易烘嘛。我是去那儿裱拓片。其实不应该去找他裱拓片,裱画的是裱画的,裱拓片的是裱拓片的,我是赶着鸭子上架,让人家给我裱一个。我有一个朱拓的东西。他说他裱不了,万一一烘,不就完了嘛。当时他父亲说了几个关键点,说你这个要这么弄这么弄这么弄,你这裱完了就没问题。最后裱完了以后还是挺不错的,基本没怎么走。咱说句特难听的,那是爸爸跟儿子的关系,而且都是干这行的,他居然这点都没有跟他儿子讲,到了实际裱画活的时候,他才去说的。
&&&&
&&&&王洪刚:他那不是成心不说,他有些东西现在用不上。而且过去的人不像现在,还记笔记,还是干到了之后……
&&&&
&&&&刘禹:我重点没说他跟他儿子藏奸,我没这意思,我就是说现在的工艺技巧,好多技巧没有了。假如他爸爸不在,他儿子要来,只能摸索,甚至于就往坏里做,没办法了,是吧?他爸爸在呢,他就有这个技巧。等于很多版画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刻的不好了?就是你逼着他好,他也好不了,那些简单的,易行的,确保质量的方式方法已经失传了,技术问题了。
&&&&
&&&&王洪刚:有些技术是窗户纸,捅破了就知道了,但是你不捅,你自己琢磨: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还要在黑暗中摸索。
&&&&
&&&&(大家笑)
&&&&
提交日期: 18:03:00
&&&&刘禹:就是好多这种事,传统的工艺,传统的技巧都没有了。要能复制到原来的状况,很少见了。因此我觉得版画还是有升值空间的,哈。对吧。
&&&&
&&&&王洪刚:其实玩版画确实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又直观。
&&&&
&&&&刘禹:赏心悦目嘛,对吧。
&&&&
提交日期: 18:10:27
&&&&胡同:对于初入门者,不是大款的,还有什么洼地吗?
&&&&
&&&&王洪刚:绘图三字经,从这开始买。
&&&&
&&&&刘禹:未必能卖得了钱(笑)
&&&&
&&&&王洪刚:不是要卖钱,从这里入门。你买完这个,明天买着一本《太上感应篇图说》,就知道这个好了,过几天又买着《赏奇轩四种》,噢……
&&&&
&&&&刘禹:您这是骗人花钱呢……
&&&&
&&&&王洪刚:还是那句话:要想挣钱,问刘禹啊。不用自己去弄。
&&&&
&&&&韦力:那你说是什么?
&&&&
&&&&刘禹:团购啊。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不是现在很时髦团购嘛。四五个人凑钱,买一个书,买下来直接卖了,大家分钱。团购这个概念可以引到古籍上,尝试一下。可以几个人,拽不动的东西,那就团购呗。
&&&&
&&&&王洪刚:这个确实是一个思路。
&&&&
&&&&胡同:做生意的办法。
&&&&
&&&&刘禹:四五个人,资金没有,咱们只能从技术层面给他改良了。对吧?
&&&&
&&&&王洪刚:好像冯德宝他们也是那种性质的。
&&&&
提交日期: 19:07:17
&&&&明版画也得看刻工,版画史上一般都认为虬村黄氏的最高,能相提并论的只有项南洲。
&&&&下来就是刘素明、洪国良等人。明晚期的版画名作基本就出自这几个人手上。
提交日期: 20:00:43
&&&&胡同:这些年你作为一个花钱的人,你觉得有哪些版块,真的涨起来了?
&&&&
&&&&王洪刚:活字。
&&&&
&&&&胡同:活字真是他买起来的,他不买了以后,马上跌了。你看别的?有没有看着从一万块钱一本,变成一百万一本?
&&&&
&&&&刘禹:眼见得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倒了。就是明版白棉纸。(大家笑)
&&&&
&&&&王洪刚:明版白棉纸可没倒,而且它一开始就是贵。
&&&&韦力:倒不了。
&&&&
&&&&刘禹:终于说话了,他说倒不了(笑)上次韦老师教育了我,传统藏书家的基础是什么?
&&&&
&&&&韦力:本来玩藏书就是两大派,南方就是所谓虞山派,就是稿抄校本这个系列,黄丕烈、陈揆、吴骞啊,这一个系列,后来传到旧山楼,还是这种玩法,再后来,到了合众图书馆,叶景葵,保山楼,上海的基础就是这个派的。这个派呢,曾经是中国玩书的正统玩法。但是洪亮吉把他们搁在“赏鉴”这个里面去了,藏书家五等中间,把他搁到了第四等,但是洪亮吉是站在学术角度看,他认为学问家是靠前的。比那个略高一等的,就是所谓收藏家。按照洪亮吉的分法,收藏家是第三等,就是所谓的北方路数,正经正史、大部头,四部齐备作为最终追求目标。这种路数的前提就是那会儿他们认为的明版白棉纸。当然,因为他们从乾嘉的时候就玩这个了,所以他们的白棉纸是指的明大黑口,指的是那个东西。后来,我们就等而下之,我们就下到了明嘉靖。日本呢,比我们略高一点,以正德六年切这一刀。严格意义上讲,日本分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只在嘉靖年间走入所谓的资产阶级萌芽,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所以这个时候,大规模地生产。嘉靖本之所以大量产生,是中国古书第一次开始按照一种模式来刻,而不是每一次都找一个写样,千人千面地刻。这样情况下,对刻工的能力是一个考验。而从嘉靖本开始,别管你拿来啥稿子,你拿来了,我统统给你刻成这样。你不用再请人,少了一大道工序。
&&&&
&&&&刘禹:规模化生产。
&&&&
&&&&韦力:规模化生产。这个前提就是资本主义的雏形,这是那个阶段。到了万历年间,又改了,那是另一回事。但是中国只有这个阶段中间,产生大量的书。中国人为什么追求这个呢?中国人把这个东西等同于当初所谓的“前后七子运动”,就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把这个跟那个联系上了。当初就认为这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宋体。其实,我们后来按照形象把这个改称为“枯柴体”,其实跟真正的宋体已经完全走样了。但是那个时代,就认为这就是复古。所以这个东西就会在那个时代中间有个大的留存。这个话题说到后来,刚才我们聊天中间谈到一个东西,就是你说要炒作这个东西的时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比如你想炒明黑口本或者明铜活字,你没有办法炒。换句话讲,你炒完了对你没有意义。
&&&&
&&&&刘禹:买完就没了。(笑)
&&&&
&&&&韦力:都搬你家了,你炒什么?(笑)前提是它有一定的量,嘉靖本恰恰具备这个特点。就是它既有正德之前的本子在形体上的一致性,并且白棉纸的价钱是当初竹纸本或者毛边、毛太纸本成本的几倍,所以在那个时代就先用这个印点所谓的好书,就跟殿版用开化纸一样。你看,《内阁上谕档》中间谈的很明确,用开化纸印五到二十部,用(当初有的叫黄纸,有的叫太史连纸)太史连纸本印三百部。一下子档次就差出来,差根本不止十倍的量。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它的珍贵性。并且它还注明:这五到二十部陈列在哪个宫,毓庆宫放一部,什么宫放一部,都写的很明确的。我想说的是,那个时代,白棉纸本,也不是一个很普及的东西。它也是很贵的,大多数呢,还是用这种普通的毛边纸啊,叫黄纸本,大量的印刷。它具有稀有性,又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数量的,一定量的性质,所以它占据了炒作的可能性。成为后世藏书家衡量的一个标准。有明白棉纸本,多少多少部。因为你有宋元本多少部,这种概率太低太低,因为宋元本在那个时代中间,只是为数很少的几个人能够玩得起。按那个价格来说,今天倒过来讲,那个时代比今天还要贵,宋元。除非黄丕烈的眼,经常发现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剩下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并不太能玩得起的一个东西。你看毛晋在门口贴上了,已经论叶开始算了,一叶多少钱的宋版。那个时代离现在四百年了,到今天这价钱。按郑振铎的说法,他那会儿看宋版书的时间,跟我们现在看嘉靖本的时间基本等同。四百多年前,他离那时候的宋版——我们说的宋版,主要还是南宋版——也就是四五百年,我们现在距离他那会儿又是那样子的。所以我们今天搜集白棉纸的难度,等于那个时代的搜集宋版的难度。这样子衡量过来,你就知道,哦,是这样子的。
&&&&
&&&&胡同:也就是说现在白棉纸也应该论叶算钱。
&&&&
&&&&(大家笑)
&&&&
&&&&韦力:当然你说,为什么今天仍然达不到那个价钱?社会风气的转变,审美情趣的转变,今天由于意像点的爆炸,资讯的爆炸,都不能让人执于一端地专注这个东西了,大多数人会专注太多太多好玩的东西了。那个时代,晚上回到家,萤灯之下,也就只能干点这个。校校书,玩玩书,不可能有电视,也不可能有网络,所以只能搞这个了。所以站着这个角度上来说,没啥可说的,就这么一个观点。这就是讲为什么中国人断在嘉靖而不断在正德,为什么跟日本的一个区分。我就想说这么一个概念。
&&&&
提交日期: 20:29:24
&&&&几个人各有擅长。谈话渐入佳境。
提交日期: 20:59:12
&&&&胡同:从这个换算来说,既然相当于当年追求宋版论叶,嘉靖以前的白棉纸说明还很低,根本没有人论叶算钱。
&&&&
&&&&韦力:但是这个里头有个前提,就是刘禹说的那话似的,王兄刚才也聊到这个了,还要论哪部书,因为书有多有广,有不同的东西,《唐宋八大家文钞》之类的,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跟今天的畅销书一样,多得是。那么你就不能等同。我们所谓的一刀切,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你不可以把它绝对化。凡是那个时代的都那么贵,不是这样子的。
&&&&
&&&&王洪刚:宋版的总量跟嘉靖本的总量也不一样。比如宋有一百本,到嘉靖有一千本。
&&&&
&&&&刘禹:至少一千本。
&&&&
&&&&王洪刚:这么一个概念。虽然在时间上是一样的,但是珍稀程度,还是不同。
&&&&
&&&&韦力:珍稀程度在当时来说,也有可比性的。你不能用今天的这个来倒推这个。为什么这样讲?举例来说,《永乐大典》著录的、引用的书中间,到了乾隆年间,百分之八十都不存在了。我就想说这样一个话题,你就知道了。
&&&&
&&&&胡同:当年宋元版还是很多的。
&&&&
&&&&韦力:书籍的毁坏是太迅速的一个过程。并非是到今天这样来衡量,那个是这个的十倍,这个是那个的百倍,这个比例不是这样下来的。
&&&&
&&&&胡同:当年的宋元也可能达到了现在白棉纸的存世量。
&&&&
&&&&韦力:对。
&&&&王洪刚:那个号称印了一万次的《农书》,上海图书馆那个明印元版,那个东西有据可查的,印了一万部。
&&&&
&&&&刘禹:现在也没了。
&&&&
&&&&王洪刚:现在就剩一部,还是明补了版又印的。这个书想当年上万册,现在一册难找。
&&&&
&&&&胡同:就是因为太多,大家不当东西,都扔了。这就跟连环画、报纸一码事。
&&&&
&&&&王洪刚:其实也别瞧不起玩连环画的,也别瞧不起老谢玩杂志的,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你玩进去了,都一样有意思,都一样好玩。但是玩这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比那个更容易挣点钱。
&&&&
&&&&刘禹:也未必。
&&&&
&&&&胡同:连环画挣钱不少。
&&&&
&&&&王洪刚:连环画有一百多万一个的吗?我还跟你这么说吧,连环画玩不过古书,连环画有几个过一百万的?
&&&&
&&&&刘禹:你打击人家。(笑)
&&&&
&&&&王洪刚:这不是打击,是实实在在的。二十年前玩连环画的和二十年前玩古书的,现在把家里东西全拿出来卖,比比,还是卖古书的能多卖两个。
&&&&
&&&&刘禹:古籍前景还是比较大。
&&&&
&&&&王洪刚:其实我就想说,你就踏踏实实地玩,不要想着挣钱,如果你要想着挣钱,你玩别的去。如果你要是喜欢书,你就去玩。踏踏实实地玩,然后稍微掌握点技巧,买点有意思的什么的,以后最起码是身心愉悦嘛,对不对?挣不挣钱另说。
&&&&
&&&&刘禹:还有一个,我为什么说古籍是现在收藏最好的项目,字画瓷器都可以,但是古籍为什么好呢?我觉得一个档次在这儿摆着,当年就是一个收藏品种。还有一个真伪的问题,古籍没有什么太大的真伪的争议。而且现在国家干了一件最好的事儿,国家非得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么一个,第一个是定了性了,第二个是有案可查了,至少印了一张书影,你的书有案可查,国家给你提供了一个标准器在那里,让你去对。你像字画,国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器,去让你对。
&&&&
&&&&王洪刚:古书的百分之九十都可以查,能落实了。
&&&&
&&&&刘禹:它是个东西,没人能骗得了你,只不过是个价钱问题。有前印后印问题,但是整体就是这个东西,好落实的。
&&&&
&&&&王洪刚: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就是这个东西,才难炒呢。现在凡是能炒的,都是摸不清楚的。赌石,一个皮,里头拉开是不是绿的?核桃,包着皮,里头到底有多大?都是在赌。
&&&&
&&&&刘禹:有一个赌博,咱们不说别的拍卖行,咱就说我自己的。《红拂记》,后来你看了吗?我看了,但是我不能那么写。我写肯定是本着国图的本子去写,让一大部分人知道,这个跟国图那个一样。其实那个跟国图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明确地说,这个跟国图影印那个本子是不一样的。
&&&&
&&&&韦力:这个是这样,古书的不一样太多,太多到举不胜举,属于这种情况。包括我们很常见的一些板子,我们其实都搞不清的。已经到了很混乱的程度。比如说《世德堂六子》,明版书中间最常见的东西了。很少有重的,一种可怕的程度。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版权意识,翻了再翻,到处都在乱翻。
&&&&
&&&&刘禹:但到底是谁翻谁的呢?
&&&&
&&&&胡同:哪个是祖本?
&&&&
&&&&王洪刚:我跟你不一样,我就没盗你的版啊。我开本不一样啊,没版权页啊。
&&&&
&&&&(大家哄笑)
&&&&
&&&&刘禹:咱就说这个《红拂记》,我老早就知道不一样了。国图的那个复印件一下来,我就拿了一本,我就对那个,局部好多细节的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
&&&&胡同:按说这是好事啊?
&&&&
&&&&刘禹:你不能说这个事儿,现在说是一个非常懂行的人买走这东西了,人家知道不一样,人家还特地说:你为什么不说?我敢说吗?我一说了,百分之九十的怀疑我这是翻刻,不怀疑国图的是翻刻。现在这个事儿是说不清楚。因为现在是一个特明白的人,你比如说,假如是你买走的,人家是知道这东西不一样才买,我花那么贵就是因为它不一样才买的。
&&&&
提交日期: 21:13:05
&&&&这一段非常好,研究古代小说的,特别是现在存世只有刻本的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人90%缺乏此种实践知识。
&&&&
&&&&布衣论坛的价值就在这里,至少对我来说,看这里的文章比买书价值高多了。
提交日期: 21:36:15
&&&&王洪刚:其实书里可玩的东西太多了,和那个赌石,赌核桃一样。他里头赌的成分也有很多,但是呢,乐趣点不一样,知识面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东西更适合所谓的文人来玩。你稍微有点知识再来玩这个,会玩的更有意思。
&&&&
&&&&胡同:你得说,现在为什么玩这个人的少了,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档次不够,才不玩的。
&&&&
&&&&王洪刚:不是。你看那些玩石头,玩核桃,玩文玩的人,那里头有本事的人大有人在,包括中国近代很多很有学问的人,都玩那些东西,他里头也有很大乐趣,他乐趣点不一样。过去人都在读书,读完书之后,脑子想休息休息,去玩玩那些东西。现在人玩这些东西,其实可以另换一种休息方法,再到书里面去休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玩法,而且真是很好玩。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还拿那个《四书》来说,是最常见的东西,但是这里面可玩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从各个方面,从版本,从纸。就最常见的《四书备旨》刻本的,最后炒出一种高头四书,其实那东西就是上面没印,留着你写东西的。现在拍卖会上楞讲这个东西怎么怎么好,怎么回事……
&&&&
&&&&刘禹:怎么好,教教我,我还真没写过这个(笑)
&&&&
&&&&王洪刚:现在一般的两截板,三截板的《四书备旨》,大概卖到一千块钱以里?五六百块?差不多这个价吧。我好几年不玩书了,不知道这价钱。但是一个高头的,有时候能卖出几千上万块钱来,要是上边是空白的。要再有某村学究批的,就卖得更贵。其实就是小学课文,老师教案那么一个东西,就能卖得非常非常贵。这里头很有意思。我曾经买过一个《四书》,我买过《四书》,不是没有《四书》(大家笑)。
&&&&
&&&&胡同: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
提交日期: 21:41:14
&&&&但是一个高头的,有时候能卖出几千上万块钱来,要是上边是空白的。要再有某村学究批的,就卖得更贵。
&&&&
&&&&
提交日期: 22:17:54
&&&&有标准器是个好,但同时也是个不好。是个好是你能买到真货,是个不好说明你这东西肯定不会是孤本,也就是你的价格有顶了。这也是古籍价格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
提交日期: 22:24:43
&&&&感谢胡同,真正的好贴!尽管我不玩这个。
提交日期: 22:36:19
&&&&韦力:本来玩藏书就是两大派,南方就是所谓虞山派,就是稿抄校本这个系列,黄丕烈、陈揆、吴骞啊,这一个系列,后来传到旧山楼,还是这种玩法,再后来,到了合众图书馆,叶景葵,保山楼,上海的基础就是这个派的。这个派呢,曾经是中国玩书的正统玩法。但是洪亮吉把他们搁在“赏鉴”这个里面去了,藏书家五等中间,把他搁到了第四等,但是洪亮吉是站在学术角度看,他认为学问家是靠前的。比那个略高一等的,就是所谓收藏家。按照洪亮吉的分法,收藏家是第三等,就是所谓的北方路数,正经正史、大部头,四部齐备作为最终追求目标。这种路数的前提就是那会儿他们认为的明版白棉纸。当然,因为他们从乾嘉的时候就玩这个了,所以他们的白棉纸是指的明大黑口,指的是那个东西。
&&&&-------------------------------------------------------------------------------
&&&&这段看不懂.
&&&&虞山派从钱牧斋、毛子晋开始到黄荛圃,基本是以佞宋著称的.稿抄校本好象不是他们的主流.而且无论怎么说,玩稿抄校本的怎么也比玩正经正史的更接近考订家和校雠家,而不是赏鉴家.
&&&&黑口本主要是黄纸.黑口白棉一般常见于经厂本和藩府本,传统藏书家很少有人能看上这个.
提交日期: 22:40:06
&&&&明版白棉纸可没倒,而且它一开始就是贵。
&&&&---------------------------------------
&&&&这个在98-05年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这样的.
提交日期: 22:54:35
&&&&白棉纸也看好赖,那些既是内容好的名刻流通又少的价格就下不来。
&&&&如近两年拍的唐僧弘秀、西京杂记、韦苏州、花间集等。
&&&&而近三四年京沪拍卖反复出现的就不行了,本身素质过硬了还得稀见。
&&&&另外,好多拍卖公司在刻意淡化嘉靖到万历这个时间界限,统称为明白棉。
&&&&其实还是有高低的,不少所谓万历白棉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藏书意义中的白棉纸。
&&&&-------------------------------------------------------------------------------
&&&&这个明白面棉的流通情况其实是不能以拍卖会出现的情况来定的,其实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结合善目和十大图书馆的库存情况来判断,这样更靠谱一些.原因很简单,现在拍卖会,特别是05年以来的大力买家,以投资者,尤其是短线炒家为主.你别看南北几个拍卖公司连续几个拍卖季都出了同名的东西,但很可能是同一部书在倒来倒去.
&&&&
&&&&明白棉的叫法倒不是拍卖公司为了某种目的创出来的.很久以前就这样叫了.其实传统上如果说明白棉,指的是万历以后的白棉.嘉靖白棉(正德到隆庆的白棉)会特别说明是嘉靖本,一般不会混同于明白棉.传统上两者的地位与价值就相差很大.
提交日期: 23:04:56
&&&&如果你要是喜欢书,你就去玩。踏踏实实地玩,然后稍微掌握点技巧,买点有意思的什么的,以后最起码是身心愉悦嘛,对不对?挣不挣钱另说。
&&&&---------------------------
&&&&顶王老师这句...
提交日期: 23:11:46
&&&&王洪刚:打开以后在那个皮啊,是用那种山西棉纸,写过仿以后的纸,又包了一个书皮,打开以后,用那个纸做了一个小的文具盒,是折叠的,折上以后,一打开,里面各种红纸签,他上课的时候,夹条用的。这种小玩意儿,就跟咱们现在小学生,上课在书上做什么小花活,同样的东西。里头有的还有老师自己当课本使,写的诗,当时的感情的流露什么的。在这里头都有这种东西,所以挺好玩的。要说意思真没什么意思,但是有时候拿出这书看,田涛那句话吧,叫跟古人交流。挺好玩的。
&&&&
&&&&胡同:我老说,这行里缺一个马未都。
&&&&
&&&&王洪刚:这圈儿里现在真缺这个。
&&&&
&&&&刘禹:……第一他得有底气,第二他得有身份。
&&&&
&&&&王洪刚:咱们现在行里好多人,一肚子的学问不敢说,老怕自己说错了,好像对自己怎么着。其实有什么错不错的,那些敢说的,还真是……我最近看印刷史的东西,中国搞印刷史的那几个,都敢说,都在那儿咧着大嘴就说。错确实很多,但是人家成绩还是主要的。这两天我在看“薄如钱唇”,有个说“薄如钱唇”既不是字高如钱唇,也不是字钉如钱唇,是笔画如钱唇。很新颖的一种说法,明显是胡说八道,但是人家敢说。
&&&&
&&&&刘禹:怎么能说人家是胡说八道呢,聊备一格。
&&&&
&&&&王洪刚:敢说甭管是什么,对这个是有推动的。所以我觉得,还是缺敢说的。
&&&&
&&&&刘禹:我觉得敢说的必须资深,田涛真够得上,时间长,……当年那《马说陶瓷》《田说古籍》《刘说字画》《张说木器》,四本,我凑了半天。当然,最难凑的是《张说木器》和《马说陶瓷》,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的。我记得特清楚,当时捧为经典,哎呀,田先生挺牛的。资深他确实算得上。也有本事。第三,他有应变的机智,有急智……
&&&&
&&&&王洪刚:田涛肚子里确实有东西,讲课的时候,底下递上条子来,马上就答啊。人家说:田先生你给讲讲哪本哪本书,人家把书一扣,就开始讲了。确实能讲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
&&&&刘禹:这是,田涛能讲出来。你也是(指韦力),不是说当你面拍你马屁,说到好多事情,你马上能讲个故事。有些人是回去查完电脑,查完资料,回去喷喷喷,喷半天。再讲一个故事,方(广錩)先生,我也特佩服他。我让他帮着看一个唐人写经,抄起来就看。不是说,我要给你看一个什么什么经,做好功课。人家打开了就告诉我是什么经名,这听不容易的。掐头去尾。当然,也可能是见得多了,这算个功夫。告诉经名不稀罕,《妙法莲华经》我也能看出来,但是那经挺偏的,我拿的那唐人写经比较偏。然后他马上说:这是第几品,这事我挺佩服他的。按我说的,你是有名的专家,就应该知道经名,但是到第几品,我觉得这事还是挺牛。当时就跟我说:这是什么经,第几品,但是全不全我再给你看看啊。他那全不全不是说残了的,是说大面存多少。这个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日本的
的碑帖,他也是特牛,人家看碑帖,就是拿过来,搁面前,碑帖就是考据字。牛在哪点呢?他先看你第一开,因为大概能算出来,哪个碑,一行多少字,他一看多少开就能算出来他的考据字大约是在哪开,直接把手往这一伸,顶多翻两开到三开就到了。这是绝对功夫。这个是我在国内见过那么多特牛的,看碑帖号称怎么着怎么着的,达不到这种。反正我是那种呱呱呱乱翻的。
&&&&
&&&&王洪刚:艾俊川就老讲这个观风望气,就说黄永年就有特别大的一个本事,说是架子上的书一看,他就能说出来版本。就是一看书根上挂的字,就能说出大概的版本来。黄永年自己就解释,这个书大概是个什么版本,一看那个书名,有多少个版本,脑子里有印象,然后再一看开本和纸张,基本上你见过的,脑子里都得有这个书,然后你就基本上能说出来。这个并不很神奇。如果你要见东西多了,就能达到这个水平。我给胡同出过一个主意,每年的拍卖图录,把功课做足了,先不要看他的介绍,你先看一个书名,你自己先断版本,断价钱,然后把这些东西断好了,再跟底下印证去。时间长了以后,看个两三年,这东西就全有了。就是多看。我讲一个故事,某某有一天特神秘地拿了一本书给我,说你给我看看这是什么书?拿一个报纸包着。叠好了,都折进去。这么大一本。我拿在手里一摸,没有开包。我说:这是《峡江图考》,半本……
&&&&
&&&&胡同:傻了。
&&&&
&&&&王洪刚:傻了。(大家哄笑)
&&&&
&&&&刘禹:你应该第二句话说,其实这纸包是我包的。
&&&&
&&&&王洪刚:不是。怎么回事呢。在那之前一个礼拜,我刚在中国书店见过这本书,我一拿到手里,厚薄大小,我觉得有点像,因为那个《峡江图考》是个异形本,说方不方的,而且呢,某某这段时间正好上那附近活动去,我就蒙了一把。(笑)他听完傻了:你怎么知道的?(笑)
&&&&
&&&&
&&&&胡同:人家徐半尺,还得拉出来看,你这摸。
&&&&
&&&&(王洪刚离开)
&&&&
&&&&胡同:还是散开聊天有意思。
&&&&
&&&&刘禹:有意思。
&&&&
&&&&胡同:但是不熟悉的人就觉得不如讲课,讲课一二三四五,我告诉你哪个坑高,哪个坑低,哪个水大,哪个水小,这个其实不小心把真知灼见说了,那个都是准备好的,该跟你说的给你说,不该说的,一句话都不跟你说。
&&&&
&&&&(聊天到此结束,后面回答问题部分见本帖最开始)
&&&&
&&&&
提交日期: 23:14:59
&&&&不算问答部分,大概34000多字。我回家了。一气儿弄了十二个小时。(中间离开半个小时外加若干微博事件)
提交日期: 23:19:10
&&&&我给胡同出过一个主意,每年的拍卖图录,把功课做足了,先不要看他的介绍,你先看一个书名,你自己先断版本,断价钱,然后把这些东西断好了,再跟底下印证去。时间长了以后,看个两三年,这东西就全有了。
&&&&--------------------------------------
&&&&学习!
提交日期: 23:19:56
&&&&看完了,感觉韦大人说得很少呀。
提交日期: 23:20:35
&&&&我回家了。一气儿弄了十二个小时。(
&&&&-----------------------------------------
&&&&胡局辛苦,雅集好看,谢谢胡局和大佬们!
提交日期: 23:26:59
&&&&田先生挺牛的。资深他确实算得上。也有本事。
&&&&------------------------------------------------------------------------------
&&&&他就是韦力给废掉的.
提交日期: 23:29:24
&&&&看了半天,我在雅集开始前提的几个问题基本都没正面回答啊.
提交日期: 10:26:49
&&&&方先生看佛经和日本先生看碑帖的故事,我听了一遍又一遍,都快成教学案例了···O(∩_∩)O~
提交日期: 17:01:11
&&&&谢谢胡同,够辛苦的。
&&&&
&&&&韦力先生虽然话不多,也很含蓄,但一直身处古籍收藏界特殊的位置,让人颇得教益。
提交日期: 18:41:29
&&&&这个聊天胜过看本古籍教案。
提交日期: 15:27:34
&&&&这个访谈过两年看,应该还可以有收获
提交日期: 22:08:41
&&&&留个记号,希望不要很快沉下去。
提交日期: 19:02:12
提交日期: 19:09:00
&&&&韦力:大家说的这个忘记一个概念,因为这是经济上的问题,任何东西最终都要落实到经济上来解决,而经济是无序的,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有办法保证你始终有钱。就像刚才刘禹说的,谁谁谁殿版书怎么不买了?不是不买了,他的方向是对的,他的买法也是对的,只是因为资金链断了。人首先是社会的动物,人在整个的社会中间,还是那句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整个大的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清楚。按照经济学家的看法,在近几年之内,估计经济都不会太好过来,甚至于有人预告地更准了:2015年之前,经济不会好起来。当然了,这东西你可信可不信,但是毕竟他是专家。跟我聊这个的人,是所谓的世界上有名的,专门研究经济的一个专家,他的看法。他就认为,中国下一步难以独善其身,原因是中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中国三分之二靠进出口经济来支撑,因为他自身的这种消费能力并不强。而这种支撑,是主要卖给世界两大经济体,就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经济体占了世界三分之二强的经济活动的总量。而现在有问题的恰恰是这两个经济体,所以你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他们不是不想要东西,是他们本身没钱买了,你非要卖,那你就便宜吧。就是你只能便宜卖,不是我压你价,是我没钱买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情况也不会好。在任何情况下,藏书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情况下,就得有投资报酬率。作为生意来说,把利益最大化才是一个着眼点。如果做这个书生意,跟卖水果没啥太大区别。因为追求的都是利润,如果利润率大于这个的话,那么做书就没有意义。但是水果是大众化的消费,不管经济如何,都需要的,只有量的多少的限。而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谈不上奢侈品,但是至少是身外之物,因为藏书已经不是你必读的东西了,不是学习的书。作为一个收藏品而言,你就可要可不要了,那么总量必然会减小。说了一大套,说明什么?你要是藏书就是藏书,我赞同你的这种观点,我就是藏书了,我就是做生意了,我认为把两者都想骑墙的,都会不好,因为心态始终会摆不正,不断地在偷换概念,不断地否定自己的价值观。你不如一而贯之地用自己的思维:我就是做生意的,高了能做,低了能做,到地摊了,我还能做,因为我挣的是钱。其他是多和少的问题,是我本钱问题。我不在乎这个。我追求的是利润。藏书也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我现在就喜欢藏书,我就是藏书,藏书我心态好在哪里?便宜了,我买着高兴,贵了,贵了好啊,也高兴,因为证明我以前的判断价值对了。所以如果占这种态度讲,就没什么可纠结的了。现在的问题就产生了,就像胡同说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琢磨两头跨,就是既想藏书,又挣了钱。问题来了。
&&&&
&&&&-------韦力两年前分析,精辟!
&版权所有 年 布衣书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始人卖出股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