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交易流程是怎么样的,有微信开店第三方平台交易平台的吗?

注册一家“微店”只需2分钟 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成最大软肋
- 嘉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告别图片+文字的推销形式,微信营销升级为2.0模式
注册一家“微店”只需2分钟 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成最大软肋
“熟人”的买卖并不好做,不少买家遭遇“杀熟”,感觉很受伤
&&&&&日 13:41:42&&&&&&&&&&&&&&
微信自横空出世以来,以其便捷、资费少等优势迅速“笼络”了6亿多的用户,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聊天交友软件之一。在风靡大江南北的同时,很多人从微信中嗅到了商机,纷纷走上了微信营销之路。
近半年来,你会发现,用来聊天交友的微信变了味,卖穿的、卖吃的、卖擦的、卖戴的,各种商品信息不断刷屏。最近,这种营销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图片+文字形式,而是有了新的形式——“微店”。只要点击朋友分享的店铺链接,就能进入“微店”。在这个类似于淘宝店铺的“微店”中,你可以把心仪的商品添加到购物车,并通过微信绑定的银行卡直接付款。
在俘获不少受众的同时,也有人对微信朋友圈频繁的推销广告感到厌烦,更有“尝鲜”过的市民对这个既无准入门槛又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营销模式产生了质疑。
“微店”开启了微信营销2.0模式
微信营销并不需要海量用户,几百几千的好友规模就能轻松创造佳绩。如果说,在朋友圈单纯地发图片属于微信营销1.0模式的话,那么,“微店”则理所当然可以称为2.0模式。
80后的洛洛是一个上班族,父母在市区开了一家水果店。和很多人一样,洛洛的熟人生意也是从在朋友圈发图片和文字开始的,“我们家做了几十年水果生意,水果质量好价格也实惠,因此身边的朋友常常会找我买水果。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图片卖护肤品后,我也开始了微信营销,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更新水果的图片和价格。如果有人感兴趣,就会给我留言预订,结账都是通过支付宝或者当面付款。”
3个月前,洛洛得知了“微店”这个平台,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了一家“微店”来推销水果。“现在我不用每天把各种水果的信息在朋友圈发一遍了,只需要把‘微店’链接发给朋友,他们就能看到我卖的所有水果,不少好友也习惯了通过我的‘微店’选购水果。目前我身边90%的朋友用微信交流,通过‘微店’发布自己的产品,往往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毕竟朋友圈里都是熟人,在我这里买,他们觉得放心。”洛洛说。
通过“微店”这个平台做生意的人还真不少,30岁的白领小米在朋友圈里把烘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会接到五六个单子,都有些来不及做。这些订单都来自微信里的好友,他们都是冲着我的手艺来的。”小米说,她兼职做烘焙生意可以赚点零花钱。
无本“微店”竟能月入千元
昨天,记者点击了小米的“微店”链接,一个类似于淘宝店的页面跳了出来。不过,相比淘宝的页面,“微店”的界面更加简单,只有各款产品的图片、价格和简介。买家看中了哪件商品,就可以把它加入购物车或者直接购买,十分便捷。
如果你想要开一家“微店”,也非常简单。昨天记者注册一家“微店”,仅仅花费了2分钟时间,下载“微店”客户端软件后,按照指引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以及一张银行卡号等信息,就成功了。相比在淘宝开店,“微店”省却了实名认证和审核等多个步骤。
开店方便,不需要缴纳保证金,正是因为这样,“微店”格外受上班族和学生族的欢迎。“商家或厂家给我提供产品图片,我把产品的信息发在‘微店’上。不需要仓储成本和物流成本,售价和出厂价之间的差价就是纯利润。”在“微店”上卖包的玲玲告诉记者,其实她就是一个整天捣鼓照片的“微商”,“我还是一个在校的大四学生,做的是熟人生意,一个月赚个千把块钱不成问题。”
“在微信上下单的都是熟人,熟人又带朋友,慢慢地,微信里朋友的‘战线’被拉长,生意就更好了。平时,我给儿子做了饼干、蛋糕、比萨后,就直接把照片上传到‘微店’上。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就会预订,我第二天赶制,没有库存,没有食物变质的压力。”小米说,不少兼职烘焙的“微店”店主都能实现月入一两千元钱。
不是熟人卖的,你敢买吗?
朋友圈成为“生意场”,有部智能手机就能做生意,买家通过手机就能买东西。“微店”虽火,不过不少体验过的市民还是道出了其中的硬伤,“不是熟人卖的你不敢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微店”并不具备资金托管的功能。买家提交订单后,页面会提示“付款后,资金将直接进入对方账户,无法退款,微店不介入双方纠纷处理”。也就是说,买家付款后,钱直接打到了卖家的账户上,如果卖家不发货或者商品质量有问题,就全要靠“诚信”来解决问题了。
“前段时间,一个同在某QQ群的陌生人加了我的微信。后来,我发现她经营一家卖衣服的‘微店’。看她每天分享‘微店’的链接,我好奇地逛了逛她的店,结果真相中了一条裙子,售价300多元。可是,要交易的时候我才知道,这钱是通过‘微店’直接打给她本人,万一她不发货怎么办?那钱不就打水漂了!毕竟,我和她根本不认识啊。”市民陆晓霞说,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她没有购买那条裙子。
这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微店”的店主。36岁的郑先生从事体育用品销售已经10多年了,目前他经营一家淘宝店,兼营一家“微店”。“如果在淘宝上交易的话,买家的钱是打到支付宝的,确认收货后,我们才会收到钱。但是,‘微店’上的钱是直接打给卖家的,有不少购物者会对此产生疑问,认为这样的支付方式不稳妥。因此,对于我来说,‘微店’只是一个展示商品的平台,80%的交易还是通过我的淘宝店完成,只有特别熟悉的朋友才会通过‘微店’直接把钱打给我。”郑先生认为,“微店”的支付方式目前很不完善。
朋友圈销售, 你怎么看?
卖方:熟人生意不好做
“刚开‘微店’的时候,朋友圈里面捧场的熟人比较多,大家都是图新鲜嘛。慢慢地,很多朋友只问不买,有些人甚至直接屏蔽了我朋友圈的状态。”小米无奈地说,熟人生意并没有那么好做。
玲玲说,朋友圈里面大部分朋友是“打酱油”的,“大多数人问问价格就没有下文了,只有不断添加朋友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这个交易才能延续下去。毕竟,一般的朋友圈只有几百个熟人,购买力还是有限的。”
买方:专“杀熟”不敢买
“我朋友圈里的人都是认识的,他们卖的东西一般说多少钱我就付多少钱,不好意思讲价。这不,前几天买了一件衣服,后来发现价格比网上贵了100多元。”市民小孟说,“杀熟”的“微店”让她有苦难言。
“你说,朋友圈里所谓的代购化妆品,有多少是真的?品质没办法保障,又没有售后,要是出现问题,可能连朋友都没办法做了。”90后的小高吐槽说,他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类广告,时间长了很反感。
律师:在“微店”交易需谨慎
没有评价机制,没有信用担保,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微店”的交易模式完全基于信任。随着越来越多卖家的加入,通过微信交易的风险也暴露出来。
浙江君胜律师事务所律师谢良华表示:“尽管是圈内好友,但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还得多留个心眼,若不是特殊情况,最好选择第三方交易平台或者比较正规的电商,以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店’来诈骗。”
来源:嘉兴在线—南湖晚报&&&&作者:晚报记者 吴 觉 实习生 潘叶萍 摄影记者 朱 骏&&&&编辑:实习编辑 吕姚炜&&&&责任编辑:张琳上萬“微店”存交易監管隱憂&5分鐘就能開一家&--江西頻道--人民網
上萬“微店”存交易監管隱憂&5分鐘就能開一家&
&&&&來源:&&&&&
一個微信號,配上幾張圖片和簡短文字介紹,就可以將自己的“小店”經營得有聲有色……這一悄然興起的“微信開店”模式讓不少人輕鬆圓了自己的“開店夢”。不過盡管店鋪形式上和淘寶店類似,記者調查發現這類“微店”,往往是通過一些第三方平台寄居在微信上,並非經過微信官方審核,在店主資質審核和交易監管方面都存在隱憂。
支付無監管頻遇“跳單”
“買了一款唇彩,等了一星期沒收到貨,再聯系賣家,已經沒音信了。”電話那頭,大三學生楊彩(化名)仍是有些困惑。讓她有些不解的是,她身邊的同學曾經在這家“微店”裡買過東西,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狀況。
細看這家化妝品微店的界面並不“山寨”,商品名目、價格一一在列,界面下方還標注著如何和賣家聯系。可到了支付環節,店鋪採用的卻是“直接到賬”模式。當楊彩把100多塊錢的貨款通過支付寶打到對方賬戶后,賣家綁定賬戶的銀行卡立刻就能收到。“我反復給店主發微信,結果對方直接把我拉黑了。”楊彩說,雖然受損金額並不大,但仍是讓她很鬧心。
但當楊彩打電話給微信客服時才得知,這家“微店”是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不屬於微信官網,微信對該軟件並無監管責任。記者在“微店”官方論壇上搜索發現,和楊彩有著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介紹,這類幫助個人開店的第三方應用往往規模較小,沒有自己的支付平台,需要借助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過他們借助的只是對方的付款渠道,卻沒有自己的資金監管體系,簡單說當發生交易糾紛時,沒有類似‘貨到付款’的緩沖地帶。”魯振旺表示,這和“微店”最初立足於朋友圈的熟人社交有關,“對不少店主來說,他們的顧客都是身邊的親戚、朋友,雙方往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5分鐘就能開一“微店”
在一些擁有微信部分接口的第三方平台的幫助下,開“微店”變得“零門檻”。
以一款“微店”APP為例,用戶在手機應用商店內下載軟件后,閱讀《微店注冊使用協議》和《微店禁售商品管理》后點擊同意並輸入手機號碼、將收到的驗証碼輸入,設置好密碼,再需要填寫真實姓名及身份証信息,就完成了注冊手續。隨后再添加店鋪logo、為店鋪起好名字后,一個微店就創建成功了,整個過程僅需要不到5分鐘。
“整個過程隻需要您的微信賬號和身份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注冊費用。”昨日,面對記者的咨詢,“微店”平台一位客服人員表示,這個月裡她每天接到的注冊咨詢就有近10條。
在微信平台上進行查詢,這類幫助個人開店的第三方應用不在少數。僅搜索“微店”,就有“微店”、“微店網”、“口袋通”等20多個公眾號,而“零費用、低門檻”往往是這類應用打出的廣告語。成功開店的個人店主數量更是猛增,一款“口袋通”應用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口袋通開店的用戶量從3月份的5000家暴增到如今的“數萬家”,而“微店”社區的注冊用戶數則近百萬人。
“微信平台對這類第三方業務只是提供技術支持,並沒有做監管。”昨日,微信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這類幫助個人開店的第三方應用接入了微信的部分接口,但微信本身並不會介入商鋪的具體運營。“但如果商家出現問題,我們會按照微信支付簽訂的協議來直接處罰商家。”
不同於這類第三方應用,微信平台自身也有了自己的官方店鋪——擁有微信支付功能的微信小店,不過目前隻接入品牌的服務號,目前並未對接個人用戶。對比於微信官方對“微信小店”申請者需要遞交企業信息、保証金、簽署服務協議、等待審核等一系列流程相比,由這類第三方應用操刀的“微店”則幾乎不需要審核開店者的資質。
微信理應加強監管力度
如果在“微店”購物遭遇交易糾紛,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於國富表示,這類“微店”現階段和淘寶的早期境遇類似,都面臨缺乏對個人交易的有效監管,“淘寶網之所以能在那麼多家C2C網站中存活下來並發展到今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增加用戶個人信用體系、資金監管體系等。”
在於國富看來,用戶一旦遇到交易糾紛,“微店”賣家和第三方應用平台是直接責任人,但遇到這類問題,存在著一定的“維權難”,“消費者要有風險意識,要及時要求服務提供方、也就是第三方應用平台進行處理。此外,也可以向消協、工商等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尋求幫助。”
在速途研究院分析師丁道師看來,作為第三方應用平台服務的提供方,微信自身也應當提升監管力度,“很多消費者在微店購物時並不完全清楚這和微信並沒有直接關系,然而如果體驗越來越差,最終砸的還是微信的招牌。”(記者 張倩怡)
(責編:羅娜(實習生)、毛思遠)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微店卖完假货 又把买家拉黑了,市工商部门:微信朋友圈不是交易平台,不能做买卖
本报记者 邓金易
&双十一&到了,不少商家都已开启狂欢模式,在微信朋友圈里也是如此。但因为朋友圈并非专业第三方交易平台,很多消费者虽然看起来抢到了便宜货,但最终只能吃闷亏。
朋友圈花300元买韩妆,收到假货还被微店拉黑
家住泰城东岳大街一小区的曹女士20多岁,喜欢赶潮流,最近微信朋友圈交易很火,她在网上搜到一个代购韩国化妆品的微信账号,看了下图片觉得不错,正好该账号又正在搞&双11&的优惠活动,就添加了这个微信。
在跟这个卖家聊天的过程中,她觉得卖家人不错,就提前将钱汇入卖家账号。等到收到货,通过跟专柜比对,却发现是假货。这时曹女士再跟卖家联系,卖家先搪塞了几句,就将曹女士拉黑了。&我问她为什么产品包装跟专柜不一样,她告诉我是因为更新换代快。我再追问下去她就将我拉黑了。&曹女士说,她现在根本联系不上她,想退货都不行。
对此,泰安市工商局市场科姓张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微信并不属于一个第三方交易平台,朋友圈也不是用来开展交易的。&
泰安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宗国也提示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购物,一定要先跟卖家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很多微信朋友圈里的经营主体根本不合格,他们并没有营业资格,也无法给消费者开具发票,这样消费者一旦受骗很难维权。&
宗国还提醒道,朋友圈还有从事食品交易的,这些更需要资质。&经营食品,一定要在当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注册,并拿到营业执照才可以。否则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双十一&前微商搞抽奖,中奖后商家却不认账了
胡女士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说是参与某商家的&刮刮乐&活动,就有机会得到电影票等奖品。看完后她挺动心:&参与这个活动又不花钱,我就试了试,结果真中奖了。&胡女士到该商家去领奖,却被告知,&双11&起中奖的才算,现在都是试运行。
蒋女士也是在朋友圈参加集赞活动,说集齐32个赞就能领到一份小饰品。商家同样以&双11&才开始活动为由不给兑奖。
泰安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此前接到过此种情况的投诉,&企业一旦将活动公布,就相当于已经给消费者作出了承诺,以&操作失误&或&活动推迟&为由不给消费者兑奖,属于欺诈行为。在过去我们接到的投诉中,在我们的调解下,商户都给消费者进行了兑奖。&
&宗国表示,商家采用谎称有奖的方式进行销售,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一旦商家有这种情况,监督检查部门会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办法第七条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如果您有关于&双十一&的购物维权经历或者分享,请微信关注&齐鲁晚报今日泰山&,腾讯微博@齐鲁晚报-今日泰山、新浪微博@齐鲁晚报-今日泰山或直接致电本报热线。在&双十一&到来之际,给即将要购物的市民提个醒。 网 络 媒 体   山 西 门 户
旗下媒体,欢迎光临山西新闻网!
新闻:    建站:
时间: 03:54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微信朋友圈做生意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日趋流行,但不知从何时起,原本只用来晒美食、晒旅行的微信朋友圈,商业味越来越浓了。化妆品、钟表、首饰、服装……微信朋友圈成为一个新的交易平台,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对于“微店”的交易模式,有人赞成,觉得物超所值;有人担忧,支付方式不够安全。2月25日,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对这种新型的营销、消费方式进行了调查。朋友圈成了“生意圈”
“2014主元素高跟鞋,进口质感羊皮,上脚舒适,卖疯啦”“意大利原单鸵鸟皮手包,灰、金、黑、玫红四色,价格从优”“泰国童颜神器,还你一张婴儿般的面容,有兴趣私信”……这是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2月25日的“微店”信息。翻开微信朋友圈,几乎每个人的圈里都有那么几个做生意的朋友,箱包、化妆品、鞋帽,甚至是各地特产,每日刷新。
在查找公众号一栏输入“代购”,立即弹出120个公共营销账号,化妆品、服装、箱包等一应俱全,主要集中在奢侈品代购、全国购。“我的微店已经开了一年半了,几乎每天都会上新,每个月能赚4000元左右。”昵称为“小小”的店主小苏告诉记者,她的货品是从韩国进的,以化妆品为主,厂家几乎每天都会给她发布一些商品,她就用微信向朋友推广,同时发动群里的好友转发传播。
与“小小”的微店不同,薇子注册了一家微店,主营箱包代购。“一开始我也在朋友圈里发图片配文字,但产品的价格、销量等具体信息只能通过评论或者私信沟通,没法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而现在,只要在微信上发微店链接,点开后就是微店页面,各种信息都很全,而且客户立即就能选购、下单并付款。”薇子表示,微店做的是熟人生意,即时发布产品,好友及时看到,并且付款也方便。她说,微店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做广告,相比淘宝网店,推广成本小很多,所以特别适合中小卖家。
由于是熟人交易,微店的“跑单”情况较少。“如果有人已经下单,但是在付款前又改变主意了,该如何处理?如果买家需要退换货,是不是能够像在淘宝上那样操作简便?”记者的问题引起了薇子的思考,她说,经营微店一年来,她仅遇到过一次换货的情况,买家付来回邮费,程序上有些繁琐。“微店的营销确实存在一批巨大的客源,但购物各环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
今年,她打算再寻求两家优质厂商进行合作,并要有足够的信心、耐心,提升平台规模,吸引顾客。 本报记者 潘春娟注册“微店”只要7分钟
“这是新到的包包。”“有需要优质小米的朋友,请与×××联系。”……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圈逐渐变成了推销商品的平台。除了将商品简单发朋友圈外,一种新的手机软件“微店”能更便捷地帮助用户将店开到朋友圈里。2月25日,记者体验发现,“微店”的注册流程非常简便,短短7分钟就可完成注册。
在手机APP商店中很容易便能搜索到“微店”,下载后打开软件,阅读《微店注册使用协议》和《微店禁售商品管理》后点击同意并输入手机号码、将收到的验证码输入手机后,进入设置密码界面,设置密码后,还需要填写真实姓名及身份证信息。完成一系列注册后,便可开始创建店铺。添加店铺logo、为店铺起好名字后,一个微店就创建成功了。从下载软件到成功创建微店的全过程用时仅为7分钟。进入微店主界面后,在店铺内添加商品图片、商品描述、价格及库存后就可成功将商品上架。上架后,可将商品信息发送给微信好友,也可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
记者发现,点击发在朋友圈里的微店链接,可以先浏览到商品的图片和简略说明。进入后,可以看到与手机淘宝客户端相似的界面,不仅能看到更详细的商品信息,还能直接完成购买。
太原市民崔女士说,她在淘宝网有一家网店,微信开始广泛应用后,她也陆续在朋友圈中发过一些商品信息,把商品卖给熟识的朋友。“朋友圈每次只能发9张图,商品描述也不能太详细,有朋友想询问购买,只能私聊或者回复评论。相同的话我不知道说多少次。开了‘微店’后,这一切就简单多了。”
在“微店”中,崔女士不仅能看到每一笔订单的收入,还能看到每日订单、成交金额及访客量,还能进行商品促销、店铺推广、完成提现。“‘微店’是新鲜事物,宣传渠道又建立在朋友圈的信任基础上,有些人抱着尝鲜的心态进入店铺,我刚开店的10分钟内,就有两个朋友完成了购买。”见习记者 王慧卓支付环节缺乏第三方监管
随着微信的普及,以及微信朋友圈的流行,一种新的“熟人营销”模式,类似于淘宝的“微店”正在朋友圈中悄然兴起。但是这种看似正规的营销,由于并没有类似于支付宝的交易信用担保,又缺乏第三方监管,对于买家来说权益很难保障,风险很大。
2月25日,记者在“微店”官方贴吧上看到,一位网友沫沫投诉一家“微店”,之前在该店购买了一款唇彩,结果钱打过去,等了一周都没收到货,再联系卖家,已经没音信了。“打电话给微信客服,被告知,‘微店’是第三方开发者开发的,不属于微信官网,微信对该软件并无监管责任,现在想维权都投诉无门,只好自己吃哑巴亏。”记者发现,贴吧中与沫沫一样担心“微店”支付安全的网友不在少数。
由于开“微店”无需资金成本且门槛极低,又是仅仅依靠熟人之间单纯的信任关系,由人品和口碑决定交易的安全度无疑存在巨大的风险。据了解,目前的“微店”,并不是微信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也缺乏如同淘宝设置的支付宝一样的第三方的资金托管平台,而是直接付款到卖方账户,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无法解决,只能从道德层面保障交易的公平,支付手段存在不可避免的缺失。
据了解,目前的“微店”应用中,买方的支付手段可以通过支付宝和百度钱包,卖方可以关联工、农、建、招、交、中信、浦发、民生、平安九大行的银行卡,而且不需要开通网银功能。虽然“微店”网承诺做担保交易,但并没发现有实际保障措施,也无相关保障机制,缺乏第三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导致微店支付风险极大。
一位经营婚纱的微店店主赵女士告诉记者,“‘微店’本来做的就是熟人关系链营销,所以设计的支付流程也是靠买卖双方的社会关系自行维系。为安全起见,最好选择熟人开的‘微店’进行交易。”此外,记者发现,“微店”并没有接入微信“我的银行卡”一栏,无法成为微信用户的支付入口,同时,“微店”只能注册无法注销也为本就杂乱无章的“微店”营销增添了新的漏洞。见习记者 韩敏“微店”与腾讯无关联
入职网络营销4年之余的业内人士刘铭称,作为新生事物,“微店”以其零注册资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经营模式类似于传统的直销。
“在注册者有自己的产品的基础上,选择‘微店’售卖的确是个简单便捷的途径。但是众多注册人士,并没有自己的产品,最终挣的钱就是售货后的佣金。”刘铭称,“微店”与以往的淘宝、京东等电商不同,它是通过朋友圈这样的社交网络进行推广,没有成本,圈内都是熟人,不需要处理任何物流与客服等事情,客户只要注册就可以成立自己的网店,在朋友的不断点击和转发推荐中,店主还可以从销售出的商品中,获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另外,开“微店”者,可以发布相关链接,可以售卖商品,但同时也可以介绍自己的朋友也来开微店,自然朋友也成了新一级的分销商,如此,分销越多,发布的范围越广,自然消费者在店铺中产生的消费越多,由此带来的利润,也就是最终的佣金也会增多。“但目前看来,通过开‘微店’得到大量佣金的人很少。”刘铭告诉记者,他本身也是一个“微店”主,从去年9月份“微店”刚兴起到现在,他没有接过任何一笔订单,这期间不断地在微信圈里转发链接,完全是给厂家和产品拥有者做了免费的广告宣传。“因为人人都可以免费注册成为‘微店’主,不需要从‘微店’店家手里购买货物。当人们看到中意的商品后自行注册一个‘微店’,便可获得较为低价的商品,这也是‘微店’商品没有大量流动的原因。”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3105号客服人员表示,首先腾讯方没有“微店”这一说法,“微店”与腾讯没有任何关联。“微信只是一个聊天工具,原则上微信里是不允许卖东西的。”该工作人员称,若客户在使用微信过程中,发现有私人微信号中有售卖东西的行为,可直接拨打微信专线进行举报。对于此种说法,微信公众平台的3095号客服人员也表示,目前,微信平台中并没有涉及开“微店”业务。“需要说明的是,微信方正在开发一项微支付商户接入业务,此种支付业务涉及的店面为微信推出的正规网店,但是该业务尚在内测阶段,并未向市场推出。”该客服人员向记者透露,对比目前盛行的零成本开“微店”,微信官方开发的微支付商户接入业务,可能会向商户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此外,客户申请加入微支付商户接入业务时,必须申请专门的服务号,在微信官网严格注册个人相关信息后才能进入微信商务洽谈部门以进行之后的开店咨询、接入工作。见习记者 李美华
(责任编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山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开淘宝网店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