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发中小型水产养殖户李大爷

淡水鱼冷水鱼的养殖知识合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淡水鱼冷水鱼的养殖知识合集
此​资​料​里​主​要​介​绍​了​冷​水​鱼​的​养​殖​及​黑​龙​江​地​区​所​有​自​然​元​生​鱼​。​非​常​实​用​的​知​道​合​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韩寒:中小鲍鱼养殖户如何屌丝逆袭
查看: 1462|
评论: 0|来自:
摘要: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我们的散户在进入行业的初期没有监管,以及发展过程中有很零散很分散的这样的缺点。但是在未来,当我们的消费市场渠道越来越多元,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不再是能吃的饱,而是要满足文化体验等不同需 ...
  频道报道,&中小鲍鱼养殖户在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上起到舍我其谁的作用,联合起来不仅能规范养殖过程,使鲍鱼供应更加稳定可持续,还更有利于申请小微金融和保险支持。    鲍鱼产业的“大路货”陷阱    和我熟悉的罗非鱼比起来,我一直认为鲍鱼产业很高大上,但似乎我们中国的产品都走入相同的路线,就是落入光有量但是没有质,或者说是没有很高产品附加值的“大路货”陷阱(Commodity Trap)。可能在行业起步阶段,精力都放到育种研发和技术推广上,却忘记设置好准入门槛。这就导致后期各方面监管不到位时,造成环境破坏、病害频发,使得产量很不稳定,价格波动厉害,也导致市场的消费鲍鱼的习惯难以培养起来。    国外养殖户怎么做的呢?    这方面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外比较流行说的一个概念就是可持续的水产品,应运而生很多第三方的非政府组织认证捕捞产品和养殖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公认的专门针对鲍鱼和贝类的养殖认证有3-5种,它们着重的点无非就是食品安全和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三个层次。鲍鱼养殖的过程中会涉及当地的社区,比如一个海湾里的小渔村。所有这些东西都会成为国际评价的一个维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在海湾养殖时,首先在行业内形成行业养殖规范,这和国内的操作规范主要是告诉大家要怎么去养,怎样能保证你的产量,怎样能保证不发病不同。国外的操作规范首先是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何降低病害风险,甚至还涉及动物福利,着眼点不在于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而要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公共财产、隐形价值的维护。外国实施途径主要是一些区域协议和共管合同,然后通过区域性的抽检,有第三方的评估。    对于鲍鱼,外国最看重的是环境容量,我国黄海所等研究机构也做环境容量的估算模型来引导政府或者养殖户来控制养殖总量。评估剩余饵料在海区里循环对海区本身的影响,评估鱼发病的时候,病体怎么处理,评估海区中鲍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塑料、绳索等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很多量化的数据、理论研究的支撑。这些信息在国外的养殖规范操作过程中都是非常明确的规定,标识出来的。对个人来说这可能增加养殖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和设施成本,但国外的养殖户会认为这是一种投资,会使最后产品卖的更好。这样收获更稳定,更有预见性。    国外和我们一样,很多人共享着某片区域,海洋管理区域会对区域和范围有一个划定,然后每个区域根据它的环境累积数据,去做出一些估算,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养殖的公司和养殖户大家要达成一致,比如说同时放苗,当发生鱼病的时候实施用药要相互的沟通,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大家采取的措施也要符合规定,要同步,用药要有很细致的考虑。国外经过20-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这样带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些,你同一个养殖区域的公司和养殖户可以把你驱逐出境,对你进行罚款,这是他们在监管这一块所做的工作。还有就是科研机构和带有商业性的科研公司,在国外也非常的多,像贝类养殖很重要的就是环境承载力模型开发,国外的公司开发了这样应用性很强的模型,输入一些水文和环境的数据不仅能测算你的环境承载量,甚至还能对你的投入和产出有效性进行评估,提供了一个生产规划依据,对养殖户来讲会有一个参考的意义。有些国家或地方政府甚至免费的提供给养殖户这类模型工具。    政府的角色在转变    国内水产行业发展迅猛,这离不开政府的大量投入。之前政府可能和保姆一样,苗种、推广、补贴都要手把手的教会养殖户。现在中央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在变化,将来政府更要办好的是一个把关的角色。海域空间的规范使用需要一个权威性的机构来推动,而政府正是那个具有公共财政力量的机构。让整个行业受益的风险评估、预测预报的工作,以及发生病害时的应急预案,在未来政府的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这些东西会越来越细化。有些工作不需要政府来做,而是由政府来主导,分包给科研机构。    我们一般觉得国内行业协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既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地运作也不是政府机关。但也许这也正是它的优势,因为他们对政府的影响力很强,同时他们和行业密切联系,比较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拿我比较熟悉的罗非鱼产业来说吧,海南罗非鱼本来有自己的加工协会,但养殖是罗非鱼最短的一块板,而恰恰是这个短板,影响了整个罗非鱼的品质,所以我们做的就是海南省跨整个产业链的一个协会,包括饲料、加工、种苗、养殖户,甚至包括经销商。要在了解产业链基础上分析行业需要怎样的平台,在其他水产行业版块中将来都需要有专业背景、独立操作、甚至有品牌营销能力的平台。    散户如何抱团求生存    国外从事水产的主要是大公司,生产方式是投入非常大的工厂化养殖;而国内水产生产者都是散户,散户的缺点不言自明。但我们也要看到散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可能成为一个正向的力量,他们也许能够创造出差异化品牌。    社区支持渔业(CSF)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在农村的郊区,城市居民可以租地,自己种植或委托农户种种植,种出让你放心的蔬果,这种方式是社区支持农业(CSA),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对接。在国外也有同样社区支持渔业。其实我们的鲍鱼养殖业有很多故事可以诉说,比如我们养殖海湾的天然环境很优美,而我们的小渔村又有怎样的文化底蕴,养殖鲍鱼在这个地方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养殖过程中有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这样能带来外来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鲍鱼产地上建立一个感情上的联系。    同时我们国家也在推广合作社,包括提供小微金融这样的资金支持。合作社大多需要有一个威望高的社区内部领头人物。这些都是大家以前都不太关注的维度,要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去研究如何将散户很好的组织起来,让他们形成有一定的依存或者有一定的信赖,又有现代的契约精神帮助他们更好计划和生产。结合成合作社还能更好的申请保险。国外也是一样,水产行业个体的保险保险公司也不愿承保。但在某个区域,如果大家用达成一致的方式来监管时,保险公司会觉得你的风险降低了很多,会以集体投保的方式进行保险。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我们的散户在进入行业的初期没有监管,以及发展过程中有很零散很分散的这样的缺点。但是在未来,当我们的消费市场渠道越来越多元,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不再是能吃的饱,而是要满足文化体验等不同需要时,散户的存在也是从另一面证明:小的也许就是美好的。& & & &【关键字】:鲍鱼 &鲍鱼养殖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探讨中小型生猪养殖户如何规避风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发布,豫企三公司迎利好
中小型养殖户受限制或关停
  漫画/王伟宾&&河南商报记者&唐朝金&&畜禽养殖中的污染物排放,一直是困扰养殖企业周边环境和谐的老大难问题,而这一问题有望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而得到解决。&&消息&&畜牧养殖以后要防污染&&本地&&三家豫企做法各不相同&&实际上,畜禽污染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周边邻里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在豫股板块,同样不乏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其中包括华英农业、雏鹰农牧,以及拟上市的牧原股份。&&昨日下午,记者在对上述3家公司高管的采访中了解到,在处理畜禽污染物方面,3家的做法各不相同。&&据华英农业宣传部部长黄宏波介绍,华英农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处理畜禽污染物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首先是公司重视畜禽污染物的排放问题,特别是在媒体关注华英农业有关环保方面的问题之后,公司加大了对污染物排放的处理力度,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污染物排放系统,改进了传统的‘三池沉淀’的污染物处理模式。”黄宏波说。&&豫股板块大型养猪企业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表示,雏鹰农牧在防污染物排放方面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综合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雏鹰农牧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利用猪的粪便进行沼气开发之后,再进行有机肥生产,最后实现种植绿色蔬菜的雏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基本能够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吴易得表示。&&而河南省内涉农拟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董秘张春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牧原股份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完全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另外公司在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方面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传统养殖将受到冲击&&虽然目前《条例》刚刚出台,距离实施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对于豫股板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来说,《条例》的出台一方面要求其更加严格地按照规定执行排污,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养殖将受到冲击,将对其产生利好。&&&在谈到《条例》对养殖企业的影响时,金鹏期货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赵克山表示,《条例》的出台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为实现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传统中小型养殖户来说,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可能在上马排污设施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关停的局面。但是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由于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所以对其影响不大。”赵克山表示。&&此外,在机构分析师看来,《条例》的实施,对大型养殖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利好。&&“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对于环保这个环节都有严格的限定,并且通过自身在这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中小型养殖户来说,随着行业政策的严格执行,中小型养殖企业的产能将受到冲击,对上市养殖企业来说,则是一个利好。”华泰证券农业路营业厅资深分析师贾先豹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疯狂的肉价与忐忑的养殖户(图)
猪肉价格创历史新高养殖户大赚同时也不安 生猪价格涨跌3年一个周期 疫病打乱了饲养节奏“猪周期”应如何破解?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淡季不淡,屡屡上涨,尤其是6月以来,肉价加速上涨,目前已突破了历史最高价。猪肉价的大幅攀升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今年5月全国CPI同比涨幅高达5.5%,创近34个月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分析,今年5月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目前,南昌市场上精瘦肉已经卖到了20元每斤。如此高价的猪肉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赚钱时机”,但面对高价肉,养殖户在大赚的同时也忐忑不安。
涂皆皆建的沼气池防污染。
即将出栏的猪。
西湖区肉品稽查大队在市场检查猪肉。
  A 飞奔的猪肉价格
  6月29日一大早,南昌市湾里区生猪养殖户余长金喜滋滋地将自己屠宰厂的猪肉送到了某商场。当天中午,该商场精瘦肉每斤已卖到19.98元。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猪肉价格。如此高企的肉价让养殖户笑不拢嘴的同时,也让普通市民愁眉紧锁。
  肉价高 居民大呼吃不消
  6月29日中午12时许,南昌市红谷滩居民小徐走进了红谷中大道某商场,准备买些菜回家做饭。久未在家做饭的小徐走近肉摊前吓了一跳,每斤精瘦肉要19.98元,五花肉每斤也要13.98元!小徐考虑再三,放弃了红烧肉这道菜,尽管菜篮子里还是需要肉,但量已大大减少了,同时,小徐买了一条鱼来替代。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开始了恢复性上涨之路。5月中旬以来,南昌生猪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今年端午节后,更是呈现出淡季不淡的鲜见现象,猪肉价格屡次突破了2008年的高价,尤其是6月以来,肉价加速上涨,目前已创下了历史最高价。
  事实上,此次肉价上涨并非南昌独有。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中旬开始,全国猪肉价格再次出现明显涨势,与6月11日相比,6月23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6.2%、6.6%,同比上涨66.5%、73%。同日,我省的监测数据显示,精瘦肉平均价格为每斤16.68元,环比上周和同比分别上涨6.65%和60.23%,排骨平均每斤17.82元,环比上周和同比分别涨8.92%和49.12%。
  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了销量。据余长金介绍,他每天要将30多头屠宰好的猪送往南昌市10多个酒店、商场等场所,但去年这些肉只够送往七八个地方。
  生猪贵 养殖户“捂猪”惜售
  无疑,肉价的上涨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目前,养殖户一头200斤的生猪纯利润普遍超过了600元,养殖场疫病发生少的纯利润更高,可达到700元左右。
  “现在养猪虽然利润可观,但风险也很高,主要是价格不稳定。”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昌蒋巷旺盛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于一体的公司,在蒋巷镇也算生猪养殖中大户,拥有能繁母猪312头。该公司总经理涂皆皆告诉记者,去年5月是猪肉价格最便宜的时候,最低生猪批发价仅每斤4.8元,目前价格翻了一倍多,生猪出栏价已经达到每斤10元,属于历史最高价,一头200斤的猪可净赚720元左右。不少人劝涂皆皆扩大规模,但他不敢,因为不少散养户开始入市了,导致现在一头30斤的仔猪已经卖到了850元,和去年一头200斤的出栏生猪的价格差不多。湾里区的生猪养殖户胡正权便在去年下半年重新养猪了。不过,涂皆皆认为最保险的办法还是“捂猪”,也就是将生猪养得更大些再卖,如原来200斤即出栏,现在养到240斤左右。
  江西永恒昌生态农牧开发公司总经理余长金,也对如此高的猪肉价格相当不安,一是不知道国家调控究竟会怎样,二是担心大量散养户入市增加生猪存栏量。余长金采用的办法与涂皆皆一样,“捂猪”,延长猪的生长周期,将此前230斤左右的生猪饲养到280斤左右出栏。他告诉记者,大猪容易长肉也易养,而小猪则不易存活。与这些大户采取的办法类似,湾里区生猪散养户胡正权则将生猪养到了300多斤再出售,这样一头猪的利润超过了千元。
  采访中,大部分生猪养殖户希望,养猪有一定的利润,如500元每头左右,肉价太低利润就很低,乃至会亏本,而利润太高也颇感忐忑,因为利润高养的人就多,且容易引发国家进行调控。
  猪源少 猪贩子开始“抢猪”
  “去年上半年我的生猪存栏量是3100多头,今年还不到2300头,同比少了800多头,相当于减少了26%左右。”南昌蒋巷旺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涂皆皆说,目前由于生猪存栏量不多,每天都有猪贩子在他的公司附近“抢猪”。江西永恒昌生态农牧开发公司总经理余长金也认为,生猪出栏量也少了蛮多,以湾里区为例,该区由于城区和梅岭全面禁养生猪,许多养殖户这两年都没有再养猪了,他弟弟的养猪场也少养了一半猪,他的屠宰厂每天送来屠宰的猪也少了许多。
  B 肉价大涨的推手
  据了解,6月27日,我省生猪价格每斤已上涨至9.54元,与5月19日相比,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上涨23.26%,与去年12月31日相比上涨34.94%,与去年同比上涨82.41%。受生猪收购价格持续上扬影响,鲜猪肉零售价格也在高位运行。6月27日,全省统装猪肉、精瘦肉、排骨每斤平均零售价分别为14.23元、16.68元、18.09元;与上月环比,统装猪肉、精瘦肉、排骨价格分别上涨18.58%、16.16%、19.88%;同比分别上涨79.22%、58.86%、50.12%。那么,猪肉缘何大涨?
  去年低迷行情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
  “供需关系永远是一对主要矛盾。猪肉价格大涨的根本原因还是供应紧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生猪养殖户一致认为,目前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大幅减少是导致猪肉大涨的最主要原因。
  据了解,去年2月底至6月底,全省猪粮比价一直低于盈亏平衡点。去年二季度全省每斤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一直在5.23~5.35元之间呈持续低迷走势。养猪户积极性受挫,大多数养殖户出现亏损,出栏每头重约250斤的生猪,每头亏损100~125元。面对亏损,中小型养殖户的生猪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一些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的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规模养殖户采取减少或停止仔猪、母猪补栏,育肥猪提前出栏等措施,并加快了产仔能力下降母猪的淘汰,致使生猪存栏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南昌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徐禅子也赞成,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下半年疫情频繁,导致南昌的猪源减少了。不过他也有不解的地方,因为根据统计数据,南昌去年的生猪出栏量为330多万头,除了供应本地外,还有40%的生猪外调,今年上半年同比预计还增加了3%的出栏量。
  “江西价格监测鉴证网”则认为,生猪外调有所增多也是导致我省猪肉价格大涨的原因之一。自“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外省从我省调运生猪的增多,致使省内生猪供应量相对偏紧,带动生猪出场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上扬。
  一对夫妻猪场打工可获4.5万元收入
  与此同时,养猪饲料和购买仔猪成本以及人工和运输费用明显增加。
  今年以来,仔猪和饲料玉米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6月27日,全省每斤仔猪收购价格、二级玉米批发价格分别为18.93元、1.22元,同比分别上涨97.81%、10.91%。养殖成本的增加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养殖场饲养员的月薪大多从1500元涨至2000元,油价多次上调也导致生猪运输费用不断增加。
  据余长金介绍,去年同期优质玉米价格不到2000元每吨,目前涨到了2500多元每吨。涂皆皆也表示,去年一对打工的夫妻,在猪场工作一年,包吃包住,可拿到3.8万元的工资,今年要涨到4.5万元。涂皆皆告诉记者,去年生猪的综合成本为每斤6元,今年要到7.2元。
  疫病不断加剧养猪成本上涨
  此外,不断的疫病也困扰了生猪养殖。
  去年秋季,部分地区生猪出现偏重的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母猪流产严重,产仔率下降,部分生猪死亡,导致今年上半年仔猪供应紧张,育肥猪减少,肥猪、仔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总体下降。今年以来生猪防疫、治疗等费用也大幅增加,加剧了养猪成本的上涨。
  据余长金介绍,去年下半年至今,蓝耳病、5号病、猪瘟等在不少地区蔓延,导致大量散养户饲养的仔猪死亡,有些不注重防疫的散养户生猪死亡率高达七八成。涂皆皆则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流行性腹泻特别严重,母猪流产相当普遍,导致仔猪存活率低,如今虽然稳定了点,但一些地方又出现了98缅甸病。
  说到防疫,不少养殖户颇有微词,认为一些县区尤其是乡镇,没有足够的冷藏设施来储存疫苗,让不少疫苗失效了。不过南昌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徐禅子则表示,有些养殖户对政府的免费疫苗信心不够。
  受整体物价上涨带动被动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CPI的构成,食品价格所占权重最大,食品中,猪肉的贡献又占了20%,可以说猪肉价格上涨对物价上涨的推动是很明显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物价上涨也带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最为明显的例子:受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大涨,直接导致生猪饲养成本增加。人工和运输费用的上涨,也是整体物价上涨所带来的。
  生猪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一些养殖户延长了生猪的出栏时间,这又使得市场上的生猪出栏量减少了,继续推高了猪价。
  C “猪周期”如何破解
  6月27日,全省每斤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9.54元,每斤二级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1.22元,猪粮比价为7.82:1,猪粮比价显著高于盈亏平衡点。而去年同期猪粮比价一直在5.5:1的盈亏线下徘徊,养一头200斤的猪要亏100元到200元。一年间,生猪饲养从大亏到大赚,“猪周期”论又重出江湖,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暴涨暴跌?
  养殖户一年间从大亏到大赚
  “去年上半年,我亏了50多万元,下半年至今,这50多万元已经赚回来了,到年底,我保守估计可以再赚100多万元。”面对肉价上涨带来的利润,涂皆皆毫不讳言,今年可以大赚一笔。余长金也认为,目前饲养每头生猪的净利润有600元。
  余长金还是驾驶一辆旧吉普,每天自己送猪肉,养猪20多年的他,习惯了亲力亲为和节俭,不过现在他告诉记者,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换辆车再请个司机,毕竟年纪大了,要注重身体。早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肉价低迷时,余长金就看准了形势,将湾里的养猪场大部分转移到了永修县,并扩大了规模,今年他的生猪出栏量可以达到1.2万头,在肉价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年,他的利润相当可观。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远见和幸运。在许多人看来,养猪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饲养业,没什么稀奇的,但所有的养殖户都将养猪当成一种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和高回报兼具的行业来看待,因为很少有人能知道肉价什么时候涨跌,疫病又从何而来。去年上半年肉价低迷时,湾里区有20多个散养户将母猪都卖了,出外打工。涂皆皆说,他公司有一对夫妻,养猪8年,没有赚到一分钱,反倒欠下了外债8万元。
  徐禅子副局长也认为,养猪除了要有技术外,还得要有本钱,一场大的疫情也许会摧毁散养户一辈子的积蓄,能承担风险的,才能得到回报,比如说去年还是大亏,但今年,生猪养殖户一辈子都没有遇到的赚钱机遇就在眼前了。
  疫病打乱了生猪饲养的节奏
  6月以来,伴随肉价的大涨,“猪周期”论又重出江湖,不少人认为,生猪价格涨跌3年一个周期,这样的“规律”影响了当前的肉价。
  我省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生猪价格涨跌的周期明显缩短。从南昌市场调查情况来看:2006年5月~2009年4月的一个周期(36个月),生猪价格经历了谷底(2006年5月为每斤3.40元)――恢复性上涨(2006年秋冬至2007年春夏每斤4.00~6.50元)――顶峰(2008年春节期间达到每斤9.30~9.70元)――下滑(2009年4月为每斤4.00~4.30元)。
  2009年5月~2010年6月为调整阶段(14个月),经历了谷底(2009年5月为每斤4.20~4.30元)――恢复性上涨(月为每斤6.00~6.80元)――调整(2010年春节期间为每斤6.05~6.20元)――下滑(日为每斤4.70元)――止跌回稳\(日为每斤5.35元\)。
  从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生猪价格走势来看,调整阶段仅为14个月,生猪生产周期中常见的谷底―恢复性上涨―顶峰―下滑的特点在调整阶段不是非常明显,没有出现7.00元每斤以上的高价情况。但2010年6月作为一个生猪价格底部区域却较为明显。
  2010年7月~2011年6月为恢复上涨至加速攀升阶段(12个月),经历了恢复性上涨(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上旬为5.50~7.60元每斤),加速攀升(2011年5月中旬~6月底为7.70~9.50元每斤)过程。
  采访中,养殖户均赞成“猪周期”论,认为随着猪肉价格的下跌,散养户的退出,生猪存栏量的减少,会导致肉价的逐步上涨,而肉价上涨后,又有人补栏或重新进入养殖业,导致生猪供应大增,肉价又下跌。养殖户也认为,“猪周期”原来为5年,现在一般为3年,原因是因为疫病打乱了生猪饲养节奏。
  改变经营模式应对暴涨暴跌
  短短一年的时间,猪肉价格从近年来的最低一跃为创历史新高,暴涨暴跌,让生猪养殖户很忐忑。那么为防止生猪市场价格出现“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的局面,避免“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的状况出现,政府及市场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养殖户涂皆皆认为,市场上大部分的生猪供应是由中小户提供的,因此国家政策应该重视对中小户的补贴和扶持力度,而此前,只有养猪大户(能繁母猪300头以上)才能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养殖户余长金则认为,散养户大量入市一是增加了他们自身的风险,二是容易造成肉价暴跌。
  南昌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徐禅子则认为,走向规模化经营是稳定生猪生产的必须途径,如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在赣州和吉安建了规模养猪场,他们的养猪场在防疫方面不仅是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还要用热水冲澡消毒,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疫病的入侵。此外,规模化的养殖,还能增加防治污染的能力。众所周知,生猪养殖过程中,不仅有难闻的味道,其排泄物的处理也是非常头痛的,湾里区就是因为城区养猪的散养户太多,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房地产的发展,从而在这两年禁止城区养猪。对于散养户来说,没有资金来防治污染,而规模化经营则可以。还有些地方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也较好。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规模化经营虽然可以稳定生猪生产,但其成本的提高也使得高价肉成为必然。此外,省有关部门还建议,对生猪生产,除了国家进行相应的补贴和保险外,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尽快研制预防高热病、口蹄疫等疾病疫苗,减少生猪饲养过程中的病死率,进而确保生猪养殖数量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或许正是出于对疫病的恐惧和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虽然生猪价格大涨,但从目前来看,重新入市的人并不多。据省有关部门今年对部分生猪养殖大县调查情况来看,从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以来,养殖户的数量并没明显增加,人们更趋于理性,高利润的刺激下,有些人按捺不住去养猪,但并没出现“一哄而上”去养猪的情况,养猪的积极性没有以往那么高,现在增加补栏的主要是原有的养殖户。
  为此,省有关部门认为,今年下半年生猪生产及价格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三季度我省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生猪市场价格在高位震荡过后,将呈现前高后低逐步有所回落的态势,但幅度可能较小。四季度随着生猪出栏量的进一步加大,生猪供需将逐步走向平衡,生猪价格出现稳中小幅回落的可能性加大。养殖户涂皆皆认为,生猪出栏价格至少会涨到10.5元每斤,高价会持续到今年10月。养殖户余长金则认为,生猪出栏价或许会涨到12元每斤左右,高价肉会一直持续到明年春节。
  文/图 记者黄浦江 实习生陈希
  流着口水看猪跑
  本报评论员陈明华
  “牛栏里关猪,靠不住”。这是一句俗语,牛栏栏杆很稀疏,对猪来说基本不起作用,猪闭着眼睛就可轻松地跑出来。不过,现在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似乎也没有了栏杆,尽情撒野,一路奔跑,勇攀高峰,令人慨叹。
  一块奔跑的猪肉,带动了不少追随者,鸡鸭鱼等等紧随其后,形成“普涨”态势,队伍很是壮观。据国家统计局分析,今年5月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6月中旬开始,全国猪肉价格再次出现明显涨势,如今早已突破2008年的高位,创历史新高。这肉已非寻常物。
  猪是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至少七八千年前就出现了。可以断定,古人在驯化猪的时候,并没有料到七八千年后,其能与CPI挂钩,还能成为全社会物价上涨的急先锋,进而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威力真不小。眼下,我等屁民很关心,这奔跑的猪肉,还会“网罗”哪些食品跟随涨价?肉价什么时候能回落?有没有乘机故意哄抬物价的?
  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从暴涨到暴跌的“游戏”就一直未消停过,3~4年一个周期。既伤害生猪生产者,也伤害消费者。每次“暴涨”,都有“专家”和官员大叹,都是养猪成本和生长周期惹的祸云云。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有意无意中,漏掉了政府宏观调控之责任。也有不少以专家面目出现者预测:肉价很快就能平稳回落。这勉强算是专家安民心的“好意”,因为事实是,专家的预测,很多时候还不如一个生猪贩子的判断准确。
  不管是养猪户,还是消费者,担心的是价格的大起大落,渴望的是市场的理性与平稳。而防止肉价大起大落,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绝非像有的人所言,无须政府调控,市场能自愈。市场从来不是万能。政府要做和能做的事,很多。如,市场的监控和价格的调查上动作应迅速到位,而不是往往滞后于百姓的期望高峰点。又如,出台应对生猪价格大涨大跌的有效应急机制,保证整条产业链成本可控,平稳发展,发挥养殖户的积极性,让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再如,排除非市场因素,科学规划,取消一些地方政府不合理的限制养猪的土政策,制定促进养猪业发展的措施。
  临了还想说一句,肉价涉及民生基本需求,事关社会和谐,不容小觑。猪肉价格若再这样一路攀升,草根屁民,只有流着口水看猪跑的份了。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今日头版
<font color="#FF年07月03日头版
新闻排行榜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南都市(第4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养殖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