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网吧在哪里?

<form name="searchtitle" onsubmit="if(searchtitle.keyword.value.length
按标题搜索
按内容搜索
您的位置:
强基固本促发展:老河口市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纪实 19:17:35
通讯员 河组宣
  初春时节,笔者走进老河口城乡,眼前不时掠过一幢幢飘扬着国旗的崭新村部大楼,一个个设施齐全的农民休闲文体活动广场,一处处内容清晰的党务村务公开栏,让人感受到该市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从去年开始,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现状,老河口市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强化,战斗力明显提高,组织活力不断增强,为加快老河口崛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b]
  健全基本组织,增强凝聚力
[/b]
  2月18日,笔者在袁冲村村委会看到,一年前,该村村委会几间破旧的小房已经变成高高的青砖脊瓦,典雅的四合小院。
  去年以来,老河口市委把“五个基本”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成立了“五个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12个规划部署性文件。市委与各乡镇办事处党委签订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书,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依靠市委书记的决心、全体市级领导的操心、组织部长的全心、分管领导的用心、基层组工干部的细心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关心,该市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基层组织建设大会战。
  截至目前,老河口市新建村级办公活动场所23个,改扩建村级办公活动场所186个。袁冲村、龙岗村、卢营村、苏家河村、小黄营村等一大批高标准、高档次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新亮点。村级农资超市、文体设施、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基础设施齐全、整体功能完善的村级服务网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密集的老河口经济开发区中心地段,投资50万元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党员职工活动中心”,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阵地和平台,赢得党员群众广泛欢迎。
  [b]建强基本队伍,提高战斗力[/b]
  把组织建起来,把队伍建起来。2010年,老河口市新发展党员461名,新建各类党组织21个,实现了党组织设置全覆盖。其中,鄂豫边贸中心党委备受关注。
  由于老河口区位独特,与河南的11个乡镇和襄州、樊城、谷城、丹江口等地接壤,边界贸易活跃。地处鄂豫边界的纪洪集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为百年商贸名镇。为从组织设置上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老河口市委组织部与河南邓州市委组织部协商,在袁冲乡纪洪村成立了鄂豫边贸中心党委,后又从纪洪村延伸到鄂豫孟楼镇。老河口市委组织部和邓州市委组织部相互委派干部,交叉任职,交流学习,有效促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和边贸经济的发展。
  老河口市突破地域界限成立边贸中心党委的做法在鄂、豫两省产生广泛影响,引起《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高度关注。 2010年11月,中国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老河口市委、襄阳日报社联合举办“鄂豫边贸区域党建与经济合作研讨会”,形成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老河口市委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激励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有效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该市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中,开展了信仰教育,此作法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被评为全省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该市对中共早期领导人袁书堂烈士陵园进行整修,修建袁书堂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建设基层党员干部“信仰园”,遴选吴仁宝、郭凤莲、沈浩等39位全国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将其照片、事迹、名言镌刻在大理石展示台上。该市推行远程教育“四进”活动,即进培训基地、进纪念馆、进合作社、进便民服务大厅。此外,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有线广播、文体设施、政策宣传栏“四个全覆盖”;整合新闻媒介网络。办好党建网站,在电视台、报纸设立党建专栏;利用党员干部信息库,建立手机短信即时平台,实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多角度、全覆盖。
  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中,该市挖掘袁书堂烈士事迹,拍摄制作反映袁书堂及其革命家族事迹的专题片《信仰》,精心制作反映老河口市原市委书记吴华品事迹的专题片《情怀》。2010年以来,该市先后推出10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同学的优秀高中生张贺婷、人称“小巷总理”的社区书记商恒瑞等12名先进典型,在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共鸣。
[b]  完善基本制度,提升执行力[/b]
  日一大早,在村里值班的李楼镇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巴红林就接待了3位村民。在说事室,巴红林听3位村民说了事情经过,原来,他们是为村里征地补偿的事来打听情况的。巴红林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征地政策、补偿方案和程序,承诺尽快与土管部门协商解决,3位村民满意而回。
  干部值班、村民说事,只是该市村级组织工作的一个缩影。2010年,老河口市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分行业、分系统汇集成册,重点制度上墙公示,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多层次、广角度、全覆盖。
  杨玉付是张集镇油坊湾村一名普通党员。以前,除了交党费时他能想起自己是一名党员,日常生活与普通农民没什么明显区别,挣钱养家,攒钱盖房。2010年村党支部开展“五个基本”建设,经常组织党员活动,他发现自己“党员”身份的特殊性。现在,他主动联系帮扶本村困难户蔡传根,经常上门问问情况,帮助蔡传根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代办服务是村民感受最深刻的变化。以前,办理户口本、身份证、计划生育手续,村民要到镇里甚至城里跑几个来回,又费时,又误事。现在不一样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墙壁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代办事项和办理程序,村民有什么事需要办的,只要到村里说一声,提供相关证件,村干部就全程代办。
  如今,该市每个村都有十七个记录本,真实地记录了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轨迹。值班记录,详细记录了当天发生的各种事件和村级组织当天的活动情况;有困难找党员、要上访找支书,详细记录了村干部接待村民来访情况和具体调解结果;图书借阅记录,详细记录了群众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借阅图书情况。
  村级(社区)重大事项“五议五公开”,是备受群众关注的重大民主管理制度,光化办事处拦马河社区居民对此深有体会。2010年6月,拦马河社区有意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经营南派木版年画。社区党委严格按照“五议五公开”程序,先后经过社区居民建议、党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和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创办了古韵文化传媒公司,社区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开展基本活动,扩大影响力[/b]
  为让基层组织建设“落地”,让基层组织“活”起来,老河口的实践是:紧扣群众需求,从“小事情”入手,用群众喜爱的语言,用群众喜爱的方式,在群众喜爱的时间,做群众喜爱的事情。用一系列“小事情”,激活一池春水,让基层组织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小手册。精心设计制作三本小手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社区党组织工作手册、流动党员服务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五个基本”建设。三本小手册发放到基层以后,被基层党员干部称为党建工作“小秘书”,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出重大作用。
  小漫画。把“五个基本”的主要内容绘制成六幅小漫画,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告诉党员群众:这就是“五个基本”,这就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向。现在,这六幅小漫画挂在全市所有自然村、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最显著的位置,让人过目难忘。
  小推车。在繁华的滨江,在热闹的中山公园,我们总能见到一辆熟悉的小推车。2010年,市委组织部为全市24个社区配备了这种简单实用的小推车,上面备放茶水、报刊,随时为来往的群众提供服务。小推车看似简单,却是社区党组织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象征和纽带。推着这辆车,社区党组织送上的是茶水,献上的是温暖和爱心。
  小故事。“政策暖人心心心向党,科学铺富路路路朝阳”。在李楼镇李楼村,农户门前张贴着一个个致富小故事,基层党组织用这种实实在在的作法,帮助群众增强发展信心,找寻致富门路。
  小指南。把村级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组织编印《村级招商引资手册》,逐村介绍村级资源、招商意愿,全市集中对外推介。
  群众找党员干部是一种信任,能办立即办,不能办讲清楚;群众赞成的事要办好,群众反对的事不要做;群众家有事,党员干部一定要到场;当几年干部,组织、群众不认可,不要再干了;让群众通过党员干部认识党、拥护党、跟党走。这“五条要求”言简意深,时刻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宗旨,在服务群众中树立形象,增强影响力。
[b]  落实基本保障,激活原动力[/b]
  去年以来,老河口市财政拨付专款,按照村党组织书记年工作报酬不低于全市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水平、副职干部年工作报酬不低于全市农民年均收入水平的标准,足额解决村干部工作报酬。落实主职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离任村干部一次性生活补助。
  村干部成了“香饽饽”,一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被吸引回乡创业,一批“回乡创业型”优秀人才被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此外,该市采取请进来“洗脑”、送出去“开眼”的方式,邀请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顾杰等专家为基层党员干部作发展集体经济的报告;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赴宜都、洪湖、钟祥等地观摩学习。为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王运福、商恒瑞建立党建工作室,配置电脑及办公设施,并明确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助理,激发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激情。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去年,该市启动实施“创富老河口计划”,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业提供支持。聘请20名老河口籍外出经商成功人士、38位市直单位领导干部担任原籍村发展集体经济顾问。实施“村企联建”,组织26家规模以上企业与40个村结成联建对子。2010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1292万元,全市集体经济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8.9%。
中共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电话:( 传真:(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
附近无结果!老河口市袁冲乡   联系热线:(1
  工作动态
袁冲乡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 由于去冬今春连续6个月干旱少雨,丹江水库水位下降,引丹渠断流,堪称50年一遇大旱天气,致使袁冲乡纪洪集镇附近6个村,2000多户近12000人出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其中纪洪集镇、纪洪村最为严重,受灾人口4500人。全乡受灾面积达到6万多亩,其中小麦50174亩,棉花春播面积9320亩。该乡积极研究制定应急措施,在全乡范围内全力打响抗旱攻坚战。&&
&&& &建立应急取水点。立即协调朱排岗泵站水厂在距离纪洪集镇500米处的孙家洼村三组投资5万元铺设设应急供水点,并派出干部轮流值班,免费为周围群众供水,保证正常生活用水。
&&& 科学调度二级取水。针对纪洪近期吃水问题,由市政府协调,襄阳引丹工程管理局、市水利局、袁冲乡政府具体实施,投资80万元,在清泉沟泵站取水处采取二级提水,彻底解决纪洪集镇附近10个村饮水问题。
&&& 广泛开辟抗旱水源。在靠近大中型水库的地方,千方百计做好提灌工作。采取蓄水保水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全力保证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组织农水、农机等部门整合人力、技术资源,搞好抗旱服务工作。
&&& 组织机械抽水抗旱。对于水库、渠道灌溉系统以外的地区,充分利用堰塘、江河等水资源,组织劳力、机械进行抽水抗旱,保证棉花移栽、水稻生产用水。
主办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襄樊市工业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