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人才招聘百乐福资金互助社破产,监管单位的责任有多大?

宁国先锋网-显示详细的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西津&&&&领导讲话&&&&浏览文章正文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暨村干部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10:06:16 被阅览数: 2805 次 来源:
宁国先锋网
全省县域经济及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决定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暨村干部培训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省及宣城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及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总结2007年全市新农村工作,全面部署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考虑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刚刚结束,借此机会,市委将组织对村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为了开好此次会议,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会议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对开好此次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根据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肯定去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7年,是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却又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汛期,我市连续遭遇7.10、10.8两次洪涝灾害,城区及部分乡镇在较短时间内降雨达200余毫米,为历年罕见。全市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受损严重。今年年初,我市又遭遇五十年未遇的特大雪灾,持续二十余天的强降温降雪天气,给全市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禽业和竹产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亿元。面对突发灾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群特别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率先垂范、通力协作的良好工作作风,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农业农村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全市共实现农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5635元,增长21.3%。在2007年度宣城市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中,我市荣获一等奖。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优粮扩经,加快发展畜牧业,突出发展林业经济”的总体思路,集聚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基地建设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山核桃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8000吨,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7个,家禽孵化及饲养量突破1亿羽。全市以山核桃、竹业、畜禽三大骨干产业为主导,苗木花卉、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水产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五星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绿健茶籽油、南美白对虾、仙霞青梅饼等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了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企业跻身宣城市级龙头企业行列。  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暂行办法》,市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重点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入社社员5000余人,带动农民4万户,入社社员比非社员农户户均增收近1000元。宁国天目山中药材、天思农特产品、万林苗木等3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阳茗茶叶、百荟花木、姚高吊瓜子等8家合作社被评为宣城市级示范单位。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全市转移农民5350人,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三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展了农业标准化推进年活动,制定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20余项。加强了“三品”认证工作,23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詹氏山核桃被评为国家名牌农产品,实现了宣城市农产品“国字号”认证零的突破。组织实施了竹林丰产增效“4382”工程,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标准化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60余期,受训农民达1.8万人次。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的能力不断提升。2007年,我市被评为宣城市农业标准化及竹林丰产增效工作先进单位。  四是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纵深推进。确立了 “固点扩面”和“三个延伸”的总体工作思路,力求在扩展外延和丰富内涵上寻求突破,努力实现了试点工作由自然村向中心村延伸、由示范村向条件成熟的整治村延伸、由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向实现“二十字”总体要求延伸。“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新增了11个示范村、1个示范镇。开展了“心系故里、共建家园”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机关干部共筹集资金1122万元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重点治理了S104、S215及市乡主干道沿途村庄和城乡结合部,新建环保型垃圾焚烧炉17座、垃圾池370口,清除垃圾4500余吨,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推进“村村通”工程,并逐步向较大的自然村、村民组延伸,共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50公里,新修联组、联户水泥路85公里。农村改厕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改建任务4890座,建成户用沼气池2000余口。完成了港口山门、中溪狮桥2个“民办公助”水利设施建设项目,33座小型水库列入国家及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了7座水库建设任务。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解决了2.9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开展了河道采砂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整治了不规范采砂行为。  六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紧紧围绕“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农村体制各项改革。开展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共整合各类支农资金6935万元,重点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倾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积极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共清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527万元,化解债务492万元。全面完成了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实现林权抵押贷款3000余万元。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江南汇丰小额贷款公司”和“百乐福农村资金互助社”、“天目山农村资金互助社”,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的资金瓶颈制约。  七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市级投入75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22项民生工程,致力解决广大群众就业、就学和就医难题。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被征地农民达龄后,每月可享受养老金100-200元。提高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600余人困难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2400元、1600元。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改造学校危房1.56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征收和补偿标准,农民参合率达96%。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造建设完成6所乡镇卫生院。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有序推进,东部乡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视目标。加大移民生产及生活帮扶力度,及时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470万元。  八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了农村“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农村党员学科技”、党员“双评”等活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在宣城市率先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首批选拔了127名村(居)现任或后备干部参加培训。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全市共有99个村级站点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市19个乡镇(街道)、107个村(居委会)均建有规范化代理中心和代办点,并建立健全了为民服务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现了为民服务的零距离。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前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充分认识农民持续增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尚待提升。全市除少数“国字号”及“省字号”龙头企业,绝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的实力并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较弱。虽然我们逐年花大力气进行水利兴修,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有待改善,农村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还尚未建立。四是农村融资能力十分有限,金融资本向城镇集聚与农村发展急需金融支持的矛盾愈显突出,农村融资环境有待改善。五是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待提升,特别是创业致富的能力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接市场经济的能力尚待提高。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认清差距,找准症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抓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明确目标,扎实抓好今后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迈上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党的十七大对抓好新时期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化“532”提升工程。即到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户户均增收2000元。  在我市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和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省率先小康、构建和谐宁国”的宏伟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体会和人代会精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和难点是农业和农村。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农村各项具体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当前抓好农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就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随着全市工业、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增长。但不可否认,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乃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没有全市人民收入的提高;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为此,我们要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就必须把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民增收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要自觉地把农业发展放到全市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去谋划,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市整个社会进步中去衡量,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全市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去考虑。  第二,要用统筹城乡的理念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大量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近年来,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加强小集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必须看到,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较为薄弱。为此,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的发展理念,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服务配套的要求,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开辟农民收入来源。要按照“一村一品”建设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发展骨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上,通过主导产业的膨胀与发展,增强积聚力、带动力,兴一业,建一镇,富一方,承接城市功能,带动农村发展。  第三,要用工业化理念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运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工业化的要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解决农业结构配置市场化、基地建设商品化、产品生产标准化,以及生产经营产业化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创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要像办工业企业一样办农业龙头企业,要像抓工业招商引资一样抓农业的招商引资,要像抓工业园区建设一样抓农业基地建设,要像抓工业专业化生产一样抓农业产业链建设,要像抓工业品营销一样抓好农产品流通,真正用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实施五年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的第一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不断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008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是:新增经济林面积1.2万亩,家禽孵化及饲养量达1.2亿羽;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0家,新办农民合作组织20家,新增绿色、有机食品5个;新增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村庄整治面达到30%;开展星级村创评活动,实现试点村“整村覆盖、全面提高”目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紧紧围绕“五化”战略,积极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全市要紧紧围绕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组织化和市场化要求,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努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继续围绕山核桃、竹业、畜禽三大骨干产业和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水产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不断优化农产品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性产业带和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合作组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户以入股、租赁、拍卖等形式,将零星分散的土地、林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高标准建立原料基地。林业部门要抓紧组建林业收储中心,对农户、大户和企业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林木、林地,进行收购、储备,实行规模开发,集约经营。农委要继续依托两大畜禽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以合资、入股等方式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为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08年,全市力争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  二要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围绕骨干产业,主攻产品精深加工,加快促进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要重点依托太阳禽业、五星集团、詹氏公司、山里仁公司、中集集团和健宁公司等,突出发展山核桃、畜禽和竹业精深加工,着力建设面向全国最大的以山核桃为主的森林食品加工供应基地、面向长三角地区最优质的畜禽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面向全省最大的竹胶板加工供应基地。要鼓励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推进资源整合和行业合作,走产业规模化、企业集群化发展道路。推进五星集团“双百工程(带领100万农民致富,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着力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此外,要大力培育乡味源脱水蔬菜、绿健茶籽油、仙霞青梅饼等一批潜力增长型企业发展,着力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梯队。  三要推进生产经营标准化。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力争每年制(修)订地方标准10项。要坚持培训与示范并举,因地制宜举办各类标准化培训班,真正让广大农户了解标准化知识、掌握标准化技能。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要以詹氏公司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引导和宣传,切实增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争创品牌的意识。要积极筹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推进农产品产地编码试点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全程档案,努力实现农产品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的全程标准化生产。  四要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化。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年活动,紧紧围绕现有骨干及优势产业,引导组建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现有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运行质量,壮大提升实力,进一步增强其示范及带动能力。农委、林业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突出加大对千方中药材、天思茶叶、万林苗木等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和指导力度,引导其统一种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对外营销,力争跻身国家级农村合作组织示范单位。要积极探索以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方式入股组建合作社,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要推进产品营销市场化。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北京、上海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引导组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直营店,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拓展欧美、日本等国外市场,不断提高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市场的占有率。组织实施“宁前胡”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前胡之乡”申报工作,进一步打响造亮“前胡”品牌。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探索建立新鲜农特产品直供长三角地区的运行机制,为本地优势、优质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优质的服务。(二)紧紧围绕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组织编制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加强在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继续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加快推进河办畈村、港口文脊峰等9座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尽快启动汪溪“民办公助”项目建设。要巩固好河道专项治理行动成果,推行河道采砂权公开拍卖,彻底整治不规范采砂行为。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今年全市将筹集3800万元,建设90公里村组水泥路,改造20公里通乡油路,完成村村通路肩完善及防护工程建设200公里。继续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地开发复垦等项目,努力提高土地、林地的产出水平。  二要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年活动,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2222”示范工程。即2008年在全市创建2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20个示范大户、2个示范合作组织和2个示范企业。要紧紧围绕骨干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加快茶叶、竹笋、山核桃等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技术及机具。要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推广社会化农机服务新机制,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  三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农业产学研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做好重点科技成果的转化、集成和创新。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组建各类研发中心,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增强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动加大与安徽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市校合作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水产养殖新品种培育、生态环境建设、山核桃脯、笋壳等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要加强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加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力度,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成气象灾害“12121”反拨预警系统,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要组织实施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动员广大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五要加强农业综合生态环境建设。今年,市人大已将“两路三河”建设绿色长廊及绿色屏障列入重点督办议案。此项工作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市林业部门牵头,国土、环保、交通、水务等部门配合,要尽快制定五年规划及分年度工作计划,尽快组织对S104、S215沿线及三条河流沿岸进行栽植、补种、绿化,形成极具特色的元竹长廊带。继续加大生态植被的保护力度,对划定的禁伐区和限伐区要竖立明显标志,严格禁止采伐。要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三)紧紧围绕整体推进目标,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各级要按照“三个高于”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大“三农”倾斜力度。今年,市财政已预算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680万元,并重点向试点村建设“以奖代补”倾斜。新农办要继续加大对上协调力度,打捆上报一批项目,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补助资金。要进一步修订考核机制,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本级也要预算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原则上其投入的比例不少于年度可支配财力的5%。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心系故里,共建家园”为主题的百企联百村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帮助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更要着眼长远,努力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二要进一步推进环境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直观外在反映。要继续围绕“巩固提高,整体推进”的思路,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由自然村向中心村、行政村延伸,由试点村向条件成熟的整治村延伸。要以“绿、亮、硬、净、齐、美”为基本要求,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治理,即要做好清河道、清垃圾等立竿见影的工作,也要抓好沼气建设、改厕工程等事关长远的项目,力求村庄整治取得扎实成效。新农办牵头,城管等部门积极配合,要积极探索农村环卫新机制,加快建立乡村垃圾处理新模式。此项工作,年内必须要有实质性进展,真正将村庄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三要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坚决摒弃坐、等、靠、要的被动思想,真正树立“共建共享、户户有责”的观念。要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农民专项培训项目建设,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致富能力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要结合文明村镇、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要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动,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基层民主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新农办要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目标、实化任务。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有效整合项目和资金,发挥集中优势,分类分步投入到重点项目、重点村庄,做到扶持一个,见效一个。宣传部门要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加大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调度,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及时拨付资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要积极清理核实并化解乡村债务,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四)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平台,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面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  一是抓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是促进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结合本地实际,一要加快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现阶段,我市推进和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时机已经成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逐步健全,为推进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环境。农委、林业等部门要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二要加快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年前的雪灾来看,推进农业保险势在必行。要结合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积极对上争取,力争国元等农业保险公司在宁设点。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抓农村融资服务。当前,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发改、农委、林业等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项目的同时,要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及专业大户的资金投放力度,努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保障。要建立健全财政引导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提升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组织的服务水平。此外,要加大对上衔接力度,积极组建外资村镇银行,加快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抓政务服务建设。农业农村工作的内涵丰富,覆盖面广。要切实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要制定规划。六月份,我市将聘请省农委、林业等专家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进行指导。农委、林业部门要尽快制定三大骨干产业及五大优势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定五年规划,切实为下一阶段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要超前谋划好论证会的召开,确保我市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工程政策尽快出台。二要强化责任。要将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松材线虫病防治、水利兴修等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点范围。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加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农业和农村工作,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三要营造环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在座的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企业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此外,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制定考核标准,将农业企业家纳入全市经济发展功勋评选范围,真正给予平等待遇,给予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四要整合力量。要坚决打破部门界限,进一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健全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科技人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切实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及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我们各项工作的部署、落实,最终要通过基层来完成。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相关同类新闻:
[前一条信息]&[后一条信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Copyright ?  
中共宁国市委组织部
www. 皖ICP备号 :
E-Mail:web@ 联系电话:86/563/40366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国市人才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