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银行卡在他人手机试过nfc读取银行卡信息,但密码没泄露,这张卡还安全吗!

手机扫银行卡能读出交易记录是真的吗(全文)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手机扫银行卡能读出交易记录是真的吗(全文)
原标题:手机扫银行卡
能读出交易记录?记者实验:超1厘米读不出卡中信息
银行:甭担心,可读卡但无法复制摘要:无需密码,不用验证,手机一“碰”,即可读取银行卡中的交易记录。既然能读取银行卡信息,那银行卡还安全吗?记者实验:超1厘米读不出卡中信息,银行:甭担心,可读卡但无法复制。1、开启三星Note2手机的NFC功能,将一张芯片银行卡贴放在手机背面。2、手机发出“滴”一声响,屏幕上显示出这张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等,并且还可为此卡转账、开通快捷支付等。3、将带芯片银行卡贴放在iPhone4手机背面,无法读取任何数据。 4、将一张普通银行卡贴放在开启NFC功能的三星Note2手机上一分钟,手机无任何反应。网易河北讯 无需密码,不用验证,手机一“碰”,即可读取银行卡中的交易记录。这条传闻着实让不少市民惊出一身冷汗,既然能读取银行卡信息,那银行卡还安全吗?昨日,记者通过实验和走访手机售后服务专家、银行工作人员,一一解答市民的疑惑。遭遇手机一扫读出银行卡记录40岁的赵先生很时髦,喜欢用新款手机,还喜欢网购。一部三星Note2手机和一张带芯片的银行卡,他从不离身。平日里,除了用手机看看新闻,他还用手机网购和团购。昨日,他从一家网店买了件电子产品后,向往常一样看起了新闻。屏幕上一条“不用密码和验证,即可从手机上读取银行卡交易信息”的新闻让赵先生不由一惊。于是,他拿出银行卡,轻轻地在手机后面一贴,手机中传来一声提示音。随后,手机屏幕上真的显示出了关于他这张银行卡的信息。“还能查到最近10笔的交易记录。”最近的一笔,就是刚刚他在那家电子设备网店中交易的那笔。赵先生又用银行卡和手机“碰”了几次,每次都正确读出了交易记录。“是不是随便一部手机都可以轻松读出我的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这也有点太不安全了吧?”赵先生说,假如挤公交车时,别人的手机靠近他的钱包,肯定也可以轻松获取银行交易记录,“交易信息都可以被别人轻易获悉,那还有啥秘密可言呢!”赵先生说,读取银行卡信息的手机,需要具备一个前提,就是要搭载NFC功能。“我的这部三星Note2手机,恰好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实验距离超1厘米读不出卡中信息昨日,记者选择了一部带有NFC功能的三星Note2手机和一部iPhone4手机,并找来了一张带有芯片的银行卡和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进行实验。实验一开启三星Note2的NFC功能,将一张芯片银行卡贴放在手机背面。不到1秒钟,“滴”一声响,手机弹出“读取结果”的界面,显示出这张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等,并且还可为此卡转账、开通快捷支付等。点击“查看最近10笔交易记录”,交易记录页面随后弹出。采用同样的方式将芯片银行卡贴放在iPhone4手机的背面,却无法读取任何数据。实验结论:装有NFC功能的手机才可读取芯片银行卡内信息。实验二将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贴放在开启NFC功能的三星Note2手机上一分钟,手机无任何声响,屏幕上也没有读取出任何与银行卡有关的信息。实验结论:NFC功能手机对普通银行卡无效。实验三将芯片银行卡放在皮包内,持三星Note2手机,慢慢靠近皮包,手机没有发出提示音。将芯片银行卡放在距离三星Note2手机一厘米外,手机中也无法读取到相关信息。将芯片银行卡与三星Note2手机距离拉近,几秒后手机发出提示音,“读取结果”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实验结论:手机读取芯片银行卡信息跟距离有关系,银行卡贴在手机背面,读起来最轻松;距离超过1厘米,读不出卡中信息。释疑手机服务专家:手机读取银行卡需满足三个条件刘先生有着十余年从事手机售后服务的经验,属于业内专家。刘先生说,目前,市场上多数智能手机都支持NFC功能,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约有20%左右支持该功能。“这个功能是出厂自带的,具体使用情况还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用户可以自行关闭该功能。”刘先生说,用手机读取银行卡信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手机要自带NFC功能,其次要开通支付宝钱包等支持NFC支付平台的软件,最后就是银行卡必须是芯片银行。刘先生还说,其实这种NFC功能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的门禁卡、公交卡都使用着这种技术。而手机上搭载NFC功能读取银行卡信息,也主要是依靠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电子设备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银行工作人员:单凭NFC读卡无法复制芯片卡手机靠近银行卡能读出消费记录,卡中的钱是否安全呢?昨日,记者采访了省会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李女士。李女士说,他们银行新办理的银行卡大多都是芯片银行卡,并且最近一段时间,她也接到过不少客户类似的反映。“芯片卡相比磁条卡,功能更多,更方便,也更安全一些。仅知道银行卡号、交易记录,是不足以完成交易的。”李女士说,芯片卡的防护体系严密,互联网无卡交易,需要客户提供支付密码和手机动态密码,“单凭NFC读取出的卡片信息,是不可能复制一张芯片卡的。”提醒勿将银行卡暴露在外虽然手机读取银行卡信息不存在被窃取的风险,但将自己的余额和消费信息泄露出来,也会让不少人感觉不舒服。如何防止这些信息暴露,杜绝不必要的麻烦呢?记者综合实验结果建议,NFC的响应距离很短,穿透能力不强,应尽量将银行卡放在厚一点的钱包中。另外,还要养成好习惯,不要将银行卡暴露在外。尽量不直接将银行卡放在裤兜里外出,也不要将银行卡单独放在桌子上等易被他人接触的地方。相关新闻别在公共wifi上手机支付2013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但是,目前仍有一些用户在操作移动支付应用时安全意识不强,增加了账户资金安全风险。本报提醒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防止上当受骗。一、进行实名制认证经实名认证的账户比未经认证的账户安全性要高。如遭遇不法分子盗取用户密码并打算修改密码,或提高移动支付限额等,支付系统会要求验证更多的身份细节。因此与一般用户相比,实名认证大大提高了移动支付账户的安全性。二、谨慎保管个人证件及密码为了您的支付安全,请谨慎保管好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等隐私信息。最好不要将身份证与银行卡放在一处,防止不法分子冒领冒用。三、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软件下载手机应用最好在官方的软件商店进行。已从正规渠道下载软件的用户要对软件及时升级,并及时为手机系统打上安全补丁。智能手机的初级用户最好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查杀手机病毒。除以上讲到的三点常识外,还要提醒广大移动支付用户定期更换密码,不要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不要在无密码的公共wifi上进行手机支付的任何操作。□文/本报记者 董昌 图/本报记者 郄磊来源:燕赵晚报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HEB025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
最新播报:
银行卡交易记录可读取 手机“偷看”银行卡信息
银行卡交易记录 手机比老婆更清楚
小心手机“偷看”银行卡信息
是漏洞不是段子
  记者用小米3手机进行尝试,将银行卡放在手机背面,手机立即响起“嘟”的一声提示音,随后手机自动进入支付宝界面,并显示出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银行卡使用次数,以及最近10笔交易记录。随后,记者又尝试用该手机读取他人的银行卡,发现同样可以显示出以上信息,有时甚至还能显示出身份证号首末2个数字,过程中都不用输入密码,但只能显示不能交易。
  “日10时53分07秒提款/现金付款500元”“日17时20分27秒商品或服务196元”……把银行卡放到手机背面轻轻一贴,不用输入银行卡密码,手机竟读出银行卡号和最近10次交易记录。
  以上内容并非耸人听闻的“网络段子”,而是已被记者证实的“漏洞”:包括小米、三星在内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手机,并且安装“支付宝钱包”等第三方支付的手机应用软件,均可读取IC芯片银行卡的交易记录等信息。一位市民在体验后惊呼,“高科技好可怕!银行卡交易记录,手机比我老婆更清楚!”
  记者向多位用户求证发现,多家银行的芯片卡都可被带NFC功能的手机读取交易记录。记者总结出手机“偷看”银行卡交易记录的3个条件:一是,手机要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功能,目前,市场上的三星Galaxy系列、诺基亚Lumia系列以及国内小米手机3、魅族等部分手机满足这一条件;二是,只有芯片卡可以被读出卡内信息,普通磁条卡则不能;三是,手机上还必须装有相应的应用软件,如支付宝钱包等。
  银行卡还安全吗
  为什么手机能读银行卡信息?记者致电手机厂商客服了解到,NFC作为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10厘米内交换数据。目前这种技术被一些手机厂商应用,用以发展移动支付。
  手机能够轻易地读取任何人的银行卡信息,银行、手机厂商你们都知道吗?
  记者致电多家银行客服,工作人员提醒,手机能读取的信息相对有限,不包括芯片内的核心信息,对银行卡安全影响不大;但持卡人一定要在公共场所保管好银行卡,防止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此外,记者致电某手机厂商客服,工作人员解释说,NFC是手机自带的功能,“如果您觉得不安全,可以在设置中关闭NFC功能。”但是,记者不禁发出疑问,如果不法分子想拿着手机读取别人银行卡信息,他会主动把这功能关了吗?
  谁该为信息安全负责
  “银行卡的交易信息是不应该公开的!”通信业观察员项立刚表示,账号交易记录被轻易读取的情况,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银行卡系统中有个NFC的标签,把“交易记录”写到标签里,就能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中读出来;从技术层面来说,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但难在银行卡和手机分属两个不同的监管部门。
  目前,NFC近场支付也正在一些小额快速消费场景中普及,然而,这样的“漏洞”被记者证实后,让人不禁担心,缺少了监管部门对“安全”的协同作战,NFC技术迈出的这一步,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天津日报》 6月19日6版
记者李家宇 实习生马晓冬 人民日报有删节)   
[责任编辑: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热线:16281
银行卡碰一下手机就能读取卡里秘密?专家:无太大风险 &&来源:&& 作者:周丽丽
第一步:打开手机的NFC功能。
第二步:打开支付宝APP。
第三步:将银行卡放在手机背后,这张卡的信息,包括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最近的交易记录等都会被显示出来。
NFC功能手机可读取芯片银行卡内信息,对普通银行卡无效。
银行卡碰一下手机,就能读取卡里秘密?
记者实验:装有NFC功能的手机可读取芯片银行卡内信息
专家:读取闪付账户无太大风险,能读卡但不能盗卡
这两天,朋友圈里流传这样一条微信——“当银行卡靠近手机时,你会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而这个所谓的秘密是:不用密码,也不用验证,只要将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轻轻贴上芯片银行卡,就能轻松读取卡内的基本信息和近10次的交易记录。
这是真的吗?本期实验室,记者就将验证这条微信的真假。
实验时间:7月28日
实验用具:三星手机、iPhone5手机、芯片银行卡、普通银行卡
装有NFC功能的手机可读取芯片银行卡内信息
昨日,记者选择了一部带有NFC功能的三星手机和一部iPhone5手机,并找来一张带有芯片的银行卡和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进行实验。
开启三星的NFC功能,将一张芯片银行卡贴放在手机背面。不到1秒钟,“滴”一声响,手机弹出“读取结果”的界面,屏幕上显示出这张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等,并且还可为此卡转账、开通快捷支付等。记者点击“查看最近10笔交易记录”,交易记录页面随后弹出。
记者采用同样的方式将芯片银行卡贴放在iPhone5手机的背面,却无法读取任何数据。
实验结论:装有NFC功能的手机可读取芯片银行卡内信息。
将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贴放在开启NFC功能的三星Note2手机上一分钟,手机无任何声响,屏幕上也没有读取出任何与银行卡有关的信息。
实验结论:NFC功能手机对普通银行卡无效。
读取闪付账户无太大风险,能读卡但不能盗卡
“芯片被未经授权的人读取,会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吗?”一些网友担心。
昨日支付宝公司一位安全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NFC功能确实可以读出部分银行卡的信息,但是具体可以看到什么信息,是由银行方面视风险可控的情况确定的,而这些信息均符合央行的相关技术规范。
一些市民表示,虽然读取出来的信息部分字段已经隐去,但消费记录、姓名全拼等信息被读取,多少让人感到不安。支付宝安全技术人士表示,NFC虽然可以读取卡号和交易记录,但并不支持直接对外转账的功能。例如,通过绑定开通快捷支付必须是与本人名字一致的银行卡,并且还要经过手机短信验证这一关,因此NFC功能不会直接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那么如何防止别人查看自己的交易记录信息呢?业内人士建议,平常在放置银行卡时,应尽量避免将卡片放置在包包的最外层。
此外,记者还询问了台州银行的工作人员,她表示,目前银行卡主要有磁条卡、芯片卡、指纹卡三种。从安全级别上来说,磁条卡安全级别最低。手机读取闪付账户没有太大风险,NFC功能或许会导致银行卡部分信息泄露,但远未达账户被盗的级别,“即便卡的信息泄露,因芯片卡是以智能芯片为介质,具备全方位安全体系,仅凭读出的信息仍不能复制,卡内资金仍然安全。”反而是卡遗失后被人盗刷风险更大。因为一旦被人盗刷,用户若无法提供直接证据证明被盗刷,那么银行无法拒付,并帮助用户追讨款项。
不过,虽然手机读卡不会影响资金安全,但交易记录这类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同样会给市民带来困扰甚至损失。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妥善保管银行卡,同时银行方面也要对银行卡进行加密,或者在扫描时增加身份识别步骤,避免卡片信息被他人随意获得,以保障卡主个人隐私安全。
读取难易程度取决于与手机的距离
在网络评论中,不少网友担心在挤公交等和别人发生近距离接触时,银行卡信息被读取。
为了验证这种风险是否存在,记者将芯片银行卡放在皮包内,持三星手机,慢慢靠近皮包,手机没有发出提示音。将芯片银行卡放在距离三星手机一厘米外,手机也无法读取到相关信息。将芯片银行卡与三星手机距离拉近,几秒后手机发出提示音,“读取结果”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可以得知,手机读取芯片银行卡信息跟距离有关系,手机与银行卡的距离决定了获取银行卡信息的难易程度,卡片离得越近,资料越容易被读取。银行卡贴在手机背面,读起来最轻松;距离超过1厘米,读不出卡中信息。而需要注意的是,将银行卡放在钱包外层时,手机贴近钱包,可成功读取。
为了模拟在公交车上的真实场景,记者将装有银行卡的钱包放在了裤兜里,不过庆幸的是,无论如何变换角度将手机贴近裤兜,均无法使用NFC功能成功读取银行卡信息。
据支付宝客服人员表示,NFC是一种近距离传输技术,一般有效距离在1至3厘米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可读几率非常小。NFC手机读取信息对距离是极其敏感的,即使在拥挤的公交车里,陌生人的手机要读取用户银行卡信息,也需要变换各种位置和角度。
NFC技术有哪些用处?
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这类似于在手机中植入一个芯片,该芯片跟公交卡、学生食堂饭卡类似,只要手机安装相关插件后,就可以实现小额的支付。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推出的“城市一卡通”,将手机变成一张通行全国35个城市通用公交卡,就是利用了这一功能。
这种使用案例未来还会有很多,除了公交卡外,可以用在学校食堂的饭卡、公司的门禁系统、签到系统等等。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机除了iphone以外,基本上都配置了NFC功能。
责任编辑:杨能勇
&&精彩图片
&&分类信息
24小时排行
&&热点专题
&&论坛热帖
&&视频推荐
中国台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台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台州网(包括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台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手机靠近银行卡就能读取消费记录,是真的吗?
时间: 08:39  来源:央视网
最近,微信圈一则传言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该传言称:&当您的手机靠近银行卡时,会自动读取近期银行交易记录。&随后,有网友试验后发现,将手机靠近芯片银行卡时,手机能够在短短一两秒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并且显示这张银行卡近十次的消费记录。许多人担心如此这般不需要接触就能读取卡片信息的情况,会引发个人银行卡账户隐私泄露。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记者实验:手机不能保证100%读取
图为网传的&手机靠近银行卡读消费记录示意图&。
  江苏南京的市民徐先生发现他新买的小米3手机能够读取银行卡的消费记录实属偶然。
  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在网上消费需要使用银行卡,使用完卡后,他随手将银行卡放到了新买的手机附近。一秒钟不到,手机发出了提示音,当时他以为是短信,然而打开手机一看,许先生震惊的发现,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张银行卡的交易账单信息。
  当时,许先生以为是自己刚刚的消费出现了问题。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认定,不用登陆银行交易网站,也不用输入任何密码,只要是芯片银行卡,几乎躲不过他手机的&魔掌&。所有的芯片银行卡都能被手机识别,并显示银行卡的交易帐单信息。
  为了验证徐先生的话,央视网记者专门做了试验。
  首先,记者找来三部不同品牌的手机,按照网络传言的要求,这三部手机都具备NFC功能,并且都安装了支付宝钱包。当芯片银行卡接触这些手机的时候,手机立刻发出了滴滴声,支付宝钱包自动开启,页面上显示出了这张银行卡的最近十笔交易记录。
  记者选用了三个银行的不同身份的四张银行卡,成功读取了其中三张的信息,另外一张没能读取,手机所显示的信息是:&该卡暂时无法识别,是否愿意上报卡类型信息,以支持我们后续优化?&
  试验证明,使用手机NFC功能,确实可以读出芯片银行卡的部分信息,但并不能保证100%被读取。
  一位手机通信专家告诉记者:&这种状况肯定是利用了手机的NFC功能。NFC又名近场通信,是NearFieldCommunication的缩写,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可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
  中国移动2008年就开始布局&手机钱包卡&业务,用户需购买一张RFID射频卡才能在签约商户处进行消费,与在银联POS机上刷卡消费的性质一样。
  NFC手机用户:未曾注意可扫取银行卡信息
日前,记者在多地银行调查后发现,多数用户并未注意手机可扫出银行卡交易记录。
  随后,央视网记者走访了南京、长春等地的多家银行,对于&NFC手机可以扫出芯片式银行卡交易记录&的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办理业务的用户。
  &我手机是三星的,具有NFC功能,但是还真没听说可以扫出银行卡交易记录。&齐女士告诉记者,NFC功能她仅在手机功能说明里简单了解过,但她从未开启这项使用,所以并不了解NFC手机可以扫出芯片式银行卡交易记录。
  市民刘先生的手机也带有NFC功能,对于有NFC手机用户扫出了芯片式银行卡交易记录,他表示自己更不敢尝试,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银行:消费记录无法复制卡片
近日,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银行中,只有1/3的银行表示,曾有用户反映过&手机靠近银行卡读出消费记录&的问题。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银行中,只有1/3的银行表示,确实曾有用户反映过类似问题。
  &芯片银行卡比磁条银行卡更安全,但是芯片卡由于需要刷取芯片和磁条,所以不同于磁条银行卡容易消磁,所以有的用户将它与手机放在一起时,就产生了扫出芯片式银行卡交易记录。&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芯片卡的安全性是符合要求的,目前持卡用户反映的能被读取的仅仅是交易记录,对于资金安全没有影响。
  对此,这名工作人员提醒持卡用户,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不要将卡片随意简单地放在衣兜或者包里,最好使用钱包;另外,在使用银行卡的时候不要让卡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并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
  支付宝:NFC读取芯片银行卡的安全性还在检测中
图为央视新闻报道&NFC读取芯片银行卡安全性&的话题。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支付宝的在线客服:&使用NFC功能,任意一张芯片银行卡的最近交易明细都可以被读取吗?&对于这个问题,客服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呢?客服回答说:&还在检测中。&
  支付宝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银行卡信息识别与支付宝无关,主要和读取信息的手机NFC功能相关,是手机读取了银行卡信息,通过支付宝钱包显示出来而已。任何支持NFC的电子钱包都可显示出手机读取到的银行卡信息。支付宝所能显示信息的权限有限,支付宝能够公开的信息都是国标允许公开的。&如果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可将支付宝钱包的NFC功能关闭。&该工作人员称。
  由此可见,网络传言是真的,手机确实能够通过NFC功能读取芯片银行卡的相关消费记录。不少手机在购买后,NFC功能就是默认打开的,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最好在第一时间关闭NFC功能,避免消费信息隐私暴露。
编 辑:张静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
最新图片文章
大道·读图
  版权所有 (C) 广东新快报媒体广告有限公司没输任何密码 小米手机一扫“偷走”银行卡交易记录
“银行卡无意中放zai手机后背,手机居然读出le卡号和近十次生意记实,吓死自己le!”昨天,南京市平易近冯蜜斯zai微信伴侣圈发出di遭遇惹起le伴侣们di不安。扬子晚报记者与她联络后现场证实,她di手机果真zai手机厂商供给di近距离无线通信功用下,完成对简直yi切带you芯片银行卡信息di破解。没输任何密码手机自动“读取”出比来十次银行卡生意记实冯蜜斯发现自己手机具you如斯神奇di功用纯属偶然。昨天上午她从钱包里拿出leyi张银行卡,将其放zaile新买di小米3手机下面,ye就shi1秒不到di时间,自己di手机发出le声音。“刚初步自己觉得shi来短信le,可shi屏幕yi掀开就让自己吃leyi惊。”冯蜜斯回忆说,zai解锁掀开手机屏后,显此刻她面前di并不shi短信,而shiyi张银行卡di生意账单信息。这shi怎么回事?冯蜜斯感应十分怪异,再yi看卡号,没错,就shi自己di银行卡,可shi自己当天根基没you登录银行网站,查询密码ye自然不曾输入过,怎么自己di银行卡信息就倏忽跳le出来呢?zai冯蜜斯供给di那时手机屏幕截屏信息中,扬子晚报记者看到,zai“读取功效”di首页上,标注着该银行卡di卡号、生意次数、电子现金余额deng,假如再点击生意记实,比来十次di生意记实居然yeyiyizai列。“自己没you请求查询银行卡di信息,这信息怎么就自动冒出来le?”冯蜜斯很shi不解,后来zaiyi位同事di提醒下,她才寄望到,手机屏幕上所展现di银行卡信息就shi与手机放zaiyi同di这张银行卡。莫非自己di手机zai自动读取银行卡内di信息?芯片卡纷繁中招还能够读出他人di卡 隐私泄露风险让用户不安冯蜜斯仍shi不置信自己di手机具you如斯神奇di功用。yi旁di同事ye不置信,纷繁拿来le银行卡让冯蜜斯尝试。尝试di功效让办公室di同事们都感应you些“不安”,因为简直yi切带芯片银行卡都zai冯蜜斯di手机面前“不设防”,卡号、生意次数、电子现金余额dengyiyi呈现,以至连你zai哪家店di生意di址deng内容ye能le如指掌。“shi不shi你di手机装配le窃取隐私di软件?”面临这部神奇di手机,yi位同事向冯蜜斯提出le疑问。但很快他di判别被否决le,因为当然冯蜜斯封锁leyi切正zai运转di应用软件,但这台手机依旧能够很快读出银行卡di信息,显然这台手机就自带这ge功用。“自己di手机能够读出他人di银行卡信息,那么反过来,自己di银行卡ye能被他人读出隐私,这ye太吓人le吧。”冯蜜斯和她di同事们都感应自己di银行卡很不平安。冯蜜斯坦言,自己zai得知这ge功用后you着深深di不安,自己根基不需求这ge功用,而关于犯警分子来说,假如知道并运用le这ge功用,那么银行卡持you人di信息平安性将年夜年夜降低。她不明赤手机厂商为何zai不事前奉告风险di状况下,要zai手机中增添这yi功用,至少ye应该zai手机读取小我信息di时分中止加密措置吧。■记者查询拜访手机为何能读取银行卡信息从事手机平安方面工作di许师长教师zai接管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冯蜜斯所运用di手机之所以能够读取银行卡di信息,应该shi该手机zai出厂di时分自动开启leNFC体例。什么叫做NFC?简单说来就shiyi种近距离无线通信功用,其能够许可电子设备之间中止非接触式di址对点数据传输和交流。这you多风险!擦身而过 就能“偷走”他人账户信息该人士直言,该种传布体例di便当性增强di同时简直存zai必然di平安隐患。他曾经就看过yige模拟尝试,只需简单di将手机接近钱包,持you手机di人就能够zai两秒钟内下载卡片信息。ye就shi说,想窃守信息di人完整能够应用人多di场所,与持卡者擦身而过窃取卡片信息,而这涓滴不会惹起持卡者di寄望。假如读取到银行卡持you者di16位卡号、卡片you用期以及近10次di生意记实deng,犯警分子能够用这些信息,去接近持卡人或shi将读取后di信息用zai收集购物上,还能够用往返覆银行所设di平安问题。厂商淡定回应假如您感受不平安 关失踪该功用就shile“NFCshi自己们手机自带di功用,假如您感受运用不平安能够ba该功用封锁。”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将冯蜜斯di搅扰奉告le相关手机厂商di客服,客服人员倡议客户能够封锁手机设置功用中diNFC功用。可shi封锁le自己手机中di该功用,可shi却不能避免他人窃取自己银行卡di信息呀,冯蜜斯di疑问zai她di微信伴侣圈中被普遍转发,更多di持卡人都默示出le自己di担忧。带芯片di银行卡平安不平安扬子晚报记者经由尝试发现,面临具备NFC功用di手机读取请求,yi切被尝试di芯片银行卡di信息都处于“不设防”di状况,而对比之下,老yi代di磁条银行卡却“防线坚贞”,无法被读出任何银行卡di信息。可shi理想di状况shi,良多客户被银行奉告要将手中di磁条银行卡,更新为“平安高效”di芯片银行卡。yi家银行di工作人员通知扬子晚报记者,他们di客户到银行来打点营业di时分,都被年夜白奉告要将原本di磁条银行卡进级为芯片银行卡,因为以芯片作为介质di银行卡,与磁条卡对比,其平安性高,卡内敏感数据难以被复制,而且芯片卡不只具you通俗磁条银行卡yi切di金融功用,还具备电子现金账户,撑持脱机小额支出,能够运用非接触界面,完成即刷即走di快速支出和智能卡手机支出。可shi当扬子晚报记者问其为何新型银行卡会被手机那么轻易di读出小我信息di时分,这位工作人员暗示yeshi第yi次风闻,他们会咨询相关手艺部门予以解答,不外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该问题并未获得解答。谁该为小我银行卡信息di随意泄露担任,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最新文章[全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绑定他人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