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最近的上海旧书市场场

  北京中国书店各分店介绍(胡批版)    这些信息都是从中国书店自己的网站(.net)上扒下来的。稍微整理了一下,有删节。另外,加上了我个人的一句话的感受,因我姓胡就叫“胡批”吧,其实也就是胡说的意思,纯属个人感受,不一定符合事实。    中国书店,于日成立,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集收购、发行、出版为一身的国有古籍专业书店。总店店址在北京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7号,分店分布在宣武、西城、东城、朝阳、崇文、海淀、丰台等区的主要商业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高中级专业人员47名,国家级版本专家4名。  胡批:对文化事业贡献功劳大大的,今年整整50岁。现在后继乏人。    文化遗产书店(原名:读者服务部)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7号,员工16人,营业面积 540平方米。  Tel:
邮编:100052   E-mail:duzhefw@public.  胡批:改版后的店更象是一个博物馆,后厅的销售也不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因为贵!二楼新书部分,关于书的书不少。    古籍书店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34号,员工60人,营业面积1570平方米。  Tel:
  E-mail:gujishud@public.  胡批:我老去的一个店,因为店大,书多。前厅美术,后厅书法和文史。二楼旧书,很贵,好书也少,古书部分比较好,量也大。和他们都很熟,但是买得并不多,因为在 邃雅斋有打折的卡。所以往往都是邃雅斋没有的,才在这边买,感觉对不住他们。  来薰阁书店  北京百年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18号,营业面积1100平方米。  Tel:
  胡批:经常进,但几乎不买,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主要是书法美术,后边有一部分文史书籍。二楼是卖画的。记得京味书楼的牌子也挂在这儿。   邃雅斋书店  北京百年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员工52人,营业面积1100平方米,全国21家古籍出版社特约经销店。  Tel:
  IP网址: 202.136.254.136;   .cn   E-mail:syz@public.  胡批:位置最好的一个书店,战线也长,东边是古书和工具书以及医药、文教书。我常去的地方是西边,文史的新书不少,加上能打一点折扣,所以经常给自己或者帮别人代买。每次去琉璃厂的落脚点。    松筠阁书店  北京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06号,营业面积 430平方米。  Tel:  胡批:专门经营书法美术,二楼是古书。都是跟我专业有关的,但是也是看得多,买得少。  北京安徽四宝堂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15号,营业面积 400平方米。。  Tel:
  胡批:并非卖书的地,间或有几本书摆出来。后边是海王村,有古书和旧书,旧书的质量不高,价格却很高。多半还是牛皮纸加工过了的,看得人兴味索然。    京味书搂  店址在宣武区南新华街177号,营业面积320平方米。  Tel:   E-mail:jwbook@public.  胡批:没去过,只记得这牌子是挂在来薰阁上的。  中国书店报刊资料部  店址在西城区横二条 2号,营业面积1500平方米。收购并销售古今中外古旧书刊及相关资料, 重点销售中国历年出版的4000余种旧期刊和国外出版的30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50余种合订本旧报纸。零售、邮购、补配缺号、机关服务。   Tel:
  胡批:俗称“报库”,以期刊为特长,也有大量外文旧书在后厅。平装书的质量一般,好一点的书都比较贵。现在以连环画为发展方向。    朝阳路书店  店址在朝阳区呼家楼甲3号,营业面积140平方米。   Tel:   胡批:书一般,价格还比较低。新书也一般,不打折。  北京东城中国书店  店址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 120号,营业面积 650平方米。   Tel:
  E-mail:dsk@.cn  胡批:就是灯市口,店不小,书也不少,北屋新书,南屋旧书,但是旧书质量不高。后边库房有好书,但是价格比较高。  北京海淀中国书店  胡批:店址在海淀区海淀图书城 2号楼,营业面积 390平方米。   Tel:
  胡批:印象里就是一个“贵”字,我基本上不在那里买什么书。有几个店,路东路西都有,有特价店,有医药店,有普通文史艺术的,还有普通旧书的。每年岁末有旧书市,可惜没去看过。  海王村古旧书店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15号,营业面积 220平方米。  胡批:在四宝堂的后面。刚才说过了。     沪版图书中心  店址在崇文区前门大街80号,营业面积 680平方米。  Tel:
  胡批:地方不算小,价格也不贵,就是好书少点。有陈年的新书,可以仔细一挑。按定价卖的。  隆福寺旧书门市部  店址在东城区隆福寺街28号,营业面积 330平方米。  Tel:  胡批:我最喜欢的一个店,每周至少去一次。分类最清楚,摆放最整齐,旧书流通速度快,好书不少,价格有高有低,但还算合理。可惜地方小了点,前边租给发廊和卖音像的了。    文苑斋书店  北京老字号,店址在西城区宣内大街27号,营业面积 140平方米。  Tel:  胡批:没去过,听说过。  新街口书店  店址在西城区西内大街28号,营业面积 150平方米。  Tel:
  胡批:旧书不多,但是价格和质量都还说得过去,相比起来,定价算是低的。一个特色是经常有崭新的、最新出版的文史书上架,一般卖定价的7折或更低,常有好书。新书一般化。  小西天书店  店址在海淀区小西天志强园23号楼,营业面积 200平方米。社区服务型门店,收购并销售古今中外古旧书刊及相关资料,经营全国各地出版的文学、历史、哲学、美术、书法图书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类图书。   Tel:  胡批:没去过。    还有几个网点:  一个是地安门店,位置在地安门内大街与平安大街的交叉口东南,地不大,一家人经营。书价格比较高。有时有些好书。  还一个是位于西直门立交桥西北的图书音像城的店,叫八角店(原来在哪搞不清楚),常年有打折的画册,另外,旧书里有解放前商务出版的“万有文库”,经常上一点,每本大约5元上下,能一挑出一些好书。曾买到《明儒学案》,70元。        恩,时间不早了,肚子也叫了,公司里的人也走光了,我也要回家了。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不错不错,值得推荐!    小西天那个中国书店已经不做书了,全是经营文具,别去。  地安们那个是否就是什刹海的那个呢?什刹海的那个小,价格尚可,好书不多,要挑。    我因地理之便,常守朝阳路书店,所以能淘到一些东西,那里最好的一点是,因为以经营美术为主,所以遇文史类书,价格不会像隆福寺或灯市口那样贵,让你觉得正搔在痒处。
  胡同,读书去。  别瞎逛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被你浪费的!
  这贴可以当作改日胡同带俺逛书店的指南。
  西西兄:  地安门的那个就是什刹海那个,现在那儿改造,挪到路边来了。他们的书还是贵的,我极少能在里头买到书。中国书店的人一般喊它叫“荷花店”,因为原来那地方叫荷花市场。    灯市口其实有时侯可以拣漏,比如,我以10元一本的价格拣到62年的版的《四库全书总目》,为此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第二次又在那里看到,结果,康师傅出来了,他们一问:180!
  此外,特别感谢W、孤云等几位对我的鞭策,我明白诸位的心意。
  中国书店和三十年代介绍的差远了!
  海王村古旧书店已经不开了;灯市口店现在北屋及通道、南屋北侧也卖旧书,西直门音像城内的称西直门店。除此以外还有两店:东单店(东单路口北大约100米,路西,续胡批:书尚可)和东安店(东安市场北侧,续胡批:几乎无旧书新书也大多是大陆书) 
  石景山店(八角店)早就不开了,店不开了,老板还在干这营生
  好东西。功德无量!  大部分地方去过。  隆福寺那家确实最好,书比较多。门口卖碟的地方,我偶尔也看看,有很多刻录的好片子。但是我现在只买DVD,刻录的已经不要了,虽然很多片子DVD买不到,但我等!!!
  作者:陈轼 回复日期: 17:40:28     中国书店和三十年代介绍的差远了!      作者:陈轼 回复日期: 17:54:39     海王村古旧书店已经不开了;灯市口店现在北屋及通道、南屋北侧也卖旧书,西直门音像城内的称西直门店。除此以外还有两店:东单店(东单路口北大约100米,路西,续胡批:书尚可)和东安店(东安市场北侧,续胡批:几乎无旧书新书也大多是大陆书)       作者:陈轼 回复日期: 17:56:55     石景山店(八角店)早就不开了,店不开了,老板还在干这营生     陈兄:  你的说法我不大同意。中国书店的情况其实和我介绍得差不多,只是有些话不便直接在这里说罢了。    海王村的古旧书店当然还在开,就在四宝堂的里边,上周我还在里头买书的,书虽然赖了点,但是线装书还是有些不错的。外文书也不少,日文的居多,但是我不懂,没发言权。    灯市口的中国书店北屋里几乎没有旧书了,只有零星的几本,昨天下午在里边看到有一本上海出的《童书业美术论集》,标价35元,跟我买来的时候一样价格,这是旧书,还有些画册和考古报告是旧的,其余的都是新书的。通道?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通道?说的是前后店之间的,或者你说的北屋是康师傅的屋?南屋其实基本是旧书,只是前边的一块儿租给了卖音像的。别的三边的架子上都是旧书的。    东单店?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东单路上只有灯市口一家,而且是在路东,再往北就是东四北大街了,路西有隆福寺。路东再没有了。    西直门的店里用的章是八角的章,因为他们的店其实是网点,不是正式的分店的。也没有西直门店的说法。    东安店倒是有的,我说拉,是在新东安的上边的,4层?南侧,书的质量很不怎么样,也有好多新书,我在这里见过的最好的一本是《西谛书目》,80,没有买,现在有一点点后悔。    八角的店我没有去过,完全没有发言权,小西天的店也是一样的,也没有去过。    以上是我和老兄所见不同的,列出来,老兄多批评。  
  刚才打电话问过未克,他说东单过去是有一家店,但是已经不存在了,要照这样的说法,陈兄估计不是北京的朋友,大概近两年没有逛中国书店,其实格局变化很大了的。灯市口的南北屋的书已经调了一个个,大概有一年的时间了。东安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东安,但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在一层了。
  挺怀念东单那家店,曾在那儿买过一些不错的书,定价也较合理。  有个问题想请教三十年代兄,灯市口中国书店中有一间小屋,摆放的都是线装旧书,是不是不对普通读者开放?
  乱翻兄:  你好。我没去过东单的店,很遗憾。  我不知道你说的灯市口的中间小屋是哪间屋?中间过道的那间?那里其实是一个中转场,好一些的书去了后边康师傅的屋里,差一点的都到了前边的大台子上,中间的房子说起来是不开放的。但是如果你买的书多,可以去后边的屋里。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找个时间跟你一块儿去转转。但是说实话,后边的书比较贵,举个例子,精装一册的点校本《元史纪事》,要30元,中华书局58印的《少室山房笔丛》要36元,上海人民84年排印精装本的王国维《水经注校》要40元。  这是大概的情况,有收藏价值的书还要贵一些。
  多谢三十年代兄,我说的就是这间中转屋。  我本是学机械的,买书、读书都属于初级,很希望能得到帮助,到书话我觉得来对了地方。孤云、寻找格非的书单给我一种快感,而兄对于藏书、读书的态度观点更是让我高兴。  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帖子。
  多谢三十年代兄,我说的就是这间中转屋。  我本是学机械的,买书、读书都属于初级,很希望能得到帮助,到书话我觉得来对了地方。孤云、寻找格非的书单给我一种快感,而兄对于藏书、读书的态度观点更是让我高兴。  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帖子。
  乱翻兄: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打电话给我,我把电话通过消息发给你啦。
  抱歉三十年代兄,这两天一直登陆不上,连你生日都没来的及祝贺(当时已写了贴子,就是发不出去)。  今后少不了要麻烦你。先谢谢了。  对了,消息怎么发?
  乱翻兄:  你点我的名字,就会出来一个消息框的,写完了,发送就可以了。或者直接发邮件到都可以。
  三十年代兄,谢谢你对中国书店的介绍。你去过从前的东安市场和西单商场里的旧书店吗?我在上小学时去过,当然早已不存在了。    虽然那时是文革期间,但记得还是有些好书。我没有买书的钱,可是每次在那儿翻书都流连忘返。姜德明先生就是在那种地方买了不少好书。    
东单的中国书店是我最早去过的中国书店,小时侯总从三里屯骑车到那里买书。它就在长安街边儿上不远,至今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可以说是它和东直门的一家新华书店(现也改成卖孕妇装的了)  最先培养起我读书的兴趣。  
没想到现在竟还有人怀念它,虽然它们早已不存在了。只可惜时光不会倒流,我们也无法回到过去。那段美好的生活也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柏叶酒,我的《回想旧书店-东单》就是看了你的这段话,受了触动才写的。记忆或许会失真,你去看看,也许能帮我纠正。
  翻上来给那位买外文书的朋友做参考。
  提一下。
  胡李范三家批北京中国书店各分店介绍  
  --------------------------------------------------------------------------------  胡李范三家批北京中国书店各分店介绍     
胡序:这些信息都是从中国书店自己的网.net上扒下来的。稍微整理了一下,有删节。另外,加上了我个人的一句话的感受,因我姓胡就叫“胡批”吧,其实也就是胡说的意思,纯属个人感受,不一定符合事实。   
李序:第一次进中国书店,大概是初中的时候,一次从姥姥家回来,路过京味书楼,那时似乎该书店刚刚开张,便进去看了看。其时自己尚无聚书之好,目的无非是陪家里老太太买一些保健方面的书。我聚书始于96年3月左右。从那时算起所进的第一家中国书店是遂雅斋,当时满架子的书于我还是陌生的。自此以后中国书店将注定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淘到廉价书的喜悦,凑齐全套书的兴奋,还有因迟疑不决而与好书失之交臂后的懊悔,因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割舍“爱物”时的苦楚,这一切对我都太重要了。看到胡批版的……后,很为胡先生的细心所打动。与同学fm0365约定,按照胡批的形式根据各自淘书所感,每人写一份批注,也算是胡先生“抛玉引砖”了。有感而发,语句并不精彩,文字亦不华丽,但都是实话实说,哪怕其中有一条一句能引起诸位读者老师的共鸣,也就心满意足了。   
范序:看了胡先生的“胡批”中国书店,kylqm约我一起各写一篇批注。加上原来的“胡批”也就是现在的“三家批”了。对胡先生事先没请示、事后没汇报,还请谅解。三个人的体验有所不同,所以三批各有各的视角和侧重。胡先生谦称自己的“胡批”是“胡说”。我姓范,所谓“范批”也绝不是想妄称是什么“范本”了。从开始筹划到今天(日)大概有一个多月了,先是两人分头写,然后在由我输入。由于我的录入速度,每天录一点,也随时做些修改,到现在终于可以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中国书店,于日成立,是全国成立最早的集收购、发行、出版为一身的国有古籍专业书店。总店店址在北京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7号,分店分布在宣武、西城、东城、朝阳、崇文、海淀、丰台等区的主要商业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高中级专业人员47名,国家级版本专家4名。   
胡批:对文化事业贡献功劳大大的,今年整整50岁。现在后继乏人。   
李批:中国书店对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贡献很大。   
范批:中国书店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是以为他们自己创造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所以也难免店大欺客。          文化遗产书店(原名:读者服务部)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7号,员工16人,营业面积 540平方米。   Tel:
邮编:100052   E-mail:duzhefw@public.     胡批:改版后的店更象是一个博物馆,后厅的销售也不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因为贵!二楼新书部分,关于书的书不少。   
李批:这家书店经常有一些老版书按原价卖,但现在已不多矣。01年10月,我在这里看见一套中华书局的《文苑英华》,82年版,牛皮纸护封。可惜少一册六,多一册五,竟也按原价80元卖给我了(包括两册五)。六本书书品全新,一位姓张的店员还建议我去中华书局把那本五调换成六呢,这当然不可能。也就是在这次,我听这位张老师说有人刚刚以140元在这里买下了老版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我在这里还买过中国书店的《晚晴簃诗汇》4册仅45元;中国书店的《廿二史札记》一册,9元;上海三联的《宋诗钞》一册(16开),45元。后三者都是文化遗产书店装修以前尚叫作“读者服务部”时买的了。这里的店员比较客气,那位姓张的店员是个方脸,身材魁梧,尤其好说话。   
范批:不知道这一家是不是中国书店的总店,不过倒是中国书店中最体面的一家。楼下是古旧书画陈列,气氛古朴高雅。楼上豁然开朗。这家书店显得人气不旺,总的感觉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古籍书店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34号,员工60人,营业面积1570平方米。   Tel:
  E-mail:gujishud@public.   
胡批:我老去的一个店,因为店大,书多。前厅美术,后厅书法和文史。二楼旧书,很贵,好书也少,古书部分比较好,量也大。和他们都很熟,但是买得并不多,因为在邃雅斋有打折的卡。所以往往都是邃雅斋没有的,才在这边买,感觉对不住他们。   
范批:在琉璃厂,除了荣宝斋就属这家古籍书店的店面宽大了。在中国比较大的城市都有古籍书店。北京的这家古籍书店因为地处琉璃厂,旅游、工艺品的味道比起古籍来更浓一些。位置好的前厅基本上都租出去了。中厅的房子明显是在院里搭建的,屋顶中有一道玻璃天井,阳光可以直射入屋内。后厅的书码放的很高,上面两排需要抬头仰视,可见这里的店面并不宽裕。后厅台子上有打折的书。楼上旧书很有限,好书不多、价格不低。        
来薰阁书店   北京百年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西街18号,营业面积1100平方米。   Tel:17.8639   
胡批:经常进,但几乎不买,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主要是书法美术,后边有一部分文史书籍。二楼是卖画的。记得京味书楼的牌子也挂在这儿。   
范批:现在的来薰阁既然叫京味书楼,里面的京味书籍的比例比别的书店大。在后厅特辟了几个书架专卖京味书籍。楼上是剪纸和装饰画,有古本线装书。旧书非常少,而且不开架,所以每次去很少上楼。          
邃雅斋书店   北京百年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员工52人,营业面积1100平方米,全国21家古籍出版社特约经销店。   Tel:031797   IP网址: 202.136.254.136;   .;   E-mail:syz@public.   
胡批:位置最好的一个书店,战线也长,东边是古书和工具书以及医药、文教书。我常去的地方是西边,文史的新书不少,加上能打一点折扣,所以经常给自己或者帮别人代买。每次去琉璃厂的落脚点。   
范批:这是中国书店中比较大的一家。南边是书画,北边是医药,拐弯还有工具书和线装古书。实际上一般读者只去中间一段。购书逾千元,可以得一张卡,凭卡享受85折优惠。购买字帖这里是个好去处。店面很大,但只有中间一段有一点旧书,不上什么档次,看来这家书店根本就没打算在旧书上下工夫。中段靠东穿过一个门有一个空场,周六周日偶尔卖旧书。          松筠阁书店   北京老字号,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06号,营业面积 430平方米。   Tel:     胡批:专门经营书法美术,二楼是古书。都是跟我专业有关的,但是也是看得多,买得少。     范批:在琉璃厂一共有六家中国书店,东西各有3家。这是最东的一家,也是去的最少的一家。一楼一底,后院还有两间房。楼下多是大画册,楼上主要是线装古旧书。     
北京安徽四宝堂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15号,营业面积 400平方米。。   Tel:01.7685     胡批:并非卖书的地,间或有几本书摆出来。后边是海王村,有古书和旧书,旧书的质量不高,价格却很高。多半还是牛皮纸加工过了的,看得人兴味索然。   
李批:此书店外文旧书很多,并以日文为主,可惜我不懂日文,对日版书更无研究,其中ANB版本好坏,只能由爱好日版书的诸位老师自己体会了。   
范批:门前没幌子,店中没招牌。新旧书都乏善可陈。在收上来的旧书中,有品相比较好的,他们还当新书卖。这一现象在别的中国书店也有,这家比较突出。        
京味书搂   店址在宣武区南新华街177号,营业面积320平方米。   Tel:   E-mail:jwbook@public.   
胡批:没去过,只记得这牌子是挂在来薰阁上的。   
李批:这个书店本来是位于虎坊桥路口的西北角的,一座西式古典建筑。京味书楼的开业与前门的沪版中心有段渊源。后者开业在先,于是有人反映北京的中国书店里面有个专门的沪版书店,却没个京版书店,不妥。这家书店于是诞生了。房子可能是中国书店的房子,先前是收购旧书和办公用。开业后改为一层售普通文史书,二层专售京味书,还请舒乙先生题了店名。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临近。我一直是将其列入琉璃厂诸中国书店之列的。在琉璃厂众多中国书店中,除了四宝堂外,就属这里旧书多了。一层外靠南一面墙全是旧书,但能网罗到好书的机会不多。浙江古籍影印四本一套的《坚瓠集》是在这里以50元购的,虽算旧书,但品相还是全新。在周六,这里经常于二楼举办京味讲座。如今,这个店面早已出租给一家超市,而京味书楼的牌子则搬到了来薰阁。   
范批:原来的京味书楼是位于虎坊桥把角儿的一栋民国时期的旧建筑中。共两层,一楼是新旧图书。二楼我印象中是关于音乐的图书,不是经常开的。原来这家京味书楼最有特色的是每月一次(早先是每周一次,后来是两周一次)的“京味讲座”。我参加过10几次,当时也算是北京的一项比较知名的文化活动。在讲座前一两天在北京晚报上登出消息,告之主讲人和主题。由于书店地方狭小,每次最多60人参加,所以总要起的很早去排号。号在前的有坐,号靠后的只能站着听了。在虎坊桥举办的最后一期好象是为纪念讲坐第多少期,特邀朱家溍老先生主讲,盛况空前,特开辟了旁边一间大房子,有近500人参加。京味书楼搬到来薰阁后还办过一次,主讲人是舒乙。这是三四年前的事了,以后就再也没办过。其实这个京味讲座很好,中国书店也因此提高了品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下去。每次走到来薰阁前抬头看见那块已经斑驳的“京味书楼”匾,总会想起以前的讲座。原来虎坊桥京味书楼的经理是个女的,现在在隆福寺做职员。也有人问过中国书店为什么要放弃虎坊桥这一家店面,那个女经理总是说虎坊桥这个地方文化氛围不够,显然是借口了。中国书店近几年损失的店面很多,主要原因是北京的市政改造,而这一家却是中国书店自己放弃的。        
中国书店报刊资料部     店址在西城区横二条 2号,营业面积1500平方米。收购并销售古今中外古旧书刊及相关资料, 重点销售中国历年出版的4000余种旧期刊和国外出版的3000余种外文原版期刊,50余种合订本旧报纸。零售、邮购、补配缺号、机关服务。     Tel:02.0316   
胡批:俗称“报库”,以期刊为特长,也有大量外文旧书在后厅。平装书的质量一般,好一点的书都比较贵。现在以连环画为发展方向。   
范批:胡批中说该书店以连环画为发展方向,最初还不以为然,最近一次去看到该店玄关处赫然挂着“连环画之家”的牌子才恍然大悟。旧书码放很没有规矩,台子上的旧书放了两层,下层不便翻看。后厅是外版旧书和文革旧书,品相都很差。如果是收集报刊这里也许会有较大帮助。店员明显人浮于市,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一边在室内抽烟一边大声聊天。          朝阳路书店     店址在朝阳区呼家楼甲3号,营业面积140平方米。     Tel:
  胡批:书一般,价格还比较低。新书也一般,不打折。   范批:这家书店是租借的“施美文仪”的二楼,购书环境很不错,旧书上不了什么档次,价格倒还公道。因为“施美文仪”经营的不是很好,总是冷冷清清的,我觉得总有一天会关门。我也害怕书店会受到连累,一起歇菜。我在这买的最好的一套书是中华书局大字本《焚书 续焚书》只要60元。        
北京东城中国书店     店址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 120号,营业面积 650平方米。     Tel:
    E-mail:dsk@.cn   
胡批:就是灯市口,店不小,书也不少,北屋新书,南屋旧书,但是旧书质量不高。后边库房有好书,但是价格比较高。   
范批:这家店其实不用多说的。旧书非常多,会有好书。工具书比较便宜。没在这里买过什么大部头的书,但禁不住老去,零敲碎打也不少花钱。昨天中午去的时候,看到北屋的那套精装24史(8000元)正被人买去。顺便提一下,再这家店往北两个胡同——演乐胡同里面有一处中国书店的库房,不对常人开放,但是经营批销。        
北京海淀中国书店     胡批:店址在海淀区海淀图书城 2号楼,营业面积 390平方米。     Tel:55.1282     胡批:印象里就是一个“贵”字,我基本上不在那里买什么书。有几个店,路东路西都有,有特价店,有医药店,有普通文史艺术的,还有普通旧书的。每年岁末有旧书市,可惜没去看过。     范批:大概有五六家店,大部分在路东,楼上还有一家主要经营古书的。唯一一家在路西的还比较体面,尽是些大画册。路东有两处是半价区,有的书还很便宜。   
海王村古旧书店     店址在宣武区琉璃厂东街 115号,营业面积 220平方米。     胡批:在四宝堂的后面。刚才说过了。          沪版图书中心     店址在崇文区前门大街80号,营业面积 680平方米。     Tel:01.2006     胡批:地方不算小,价格也不贵,就是好书少点。有陈年的新书,可以仔细一挑。按定价卖的。   
李批:店面面积几经变迁,现二楼卖旧书,无甚好书,但有时亦有惊人发现。上海古籍《宋诗纪事》一套凡4本,我今年年初在这里买到,才50元。另在这里买邱吉尔二战回忆录,缺一卷四册,只售100元,在所有中国书店中是最便宜的。   
范批:号称沪版,名不符实。楼下有的新书打八折,楼上旧书不少,价格还成,就是要有耐心。     隆福寺旧书门市部   店址在东城区隆福寺街28号,营业面积 330平方米。     Tel:   
胡批:我最喜欢的一个店,每周至少去一次。分类最清楚,摆放最整齐,旧书流通速度快,好书不少,价格有高有低,但还算合理。可惜地方小了点,前边租给发廊和卖音像的了。   
李批:如果不是这家书店,我也许永远也不会逛这种街道。姑娘们穿着露着肚脐的背心儿;小伙子们蓄着奇异的发式,经常一只耳朵戴着耳环。我感觉自己与这些事物格格不入。但隆福寺中国书店实在好,所以仍然来这里。只不过是低着头,径直走进书店,选完书后再径直走出来。中国书店越办面积越大的只有灯市口和隆福。隆福收旧书价格高——这我与好友做过“调查”——因此这里有好书。尽管售价也高,但毕竟看看不要钱,因此能吸引来读者。这是其他中国书店,尤其是地安门和海淀中国书店应该学习的。但偶尔也能捞到便宜货——往往是成套书缺一两本时,价格便会大大降低。还有就是旧书中考古、历史、古代文学的书贵,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书便宜。比如全套的《徐懋庸选集》《蒋光慈选集》都是5元一本,一本四川人民品相全新的《叶圣陶散文甲集》卖2元多一点。至于其他作品诸如艾芜的文集,因为不全只卖1.5元一本。我在这里买过两次《聂耳全集》,第一次没磁带,25元两本书。第二次有磁带,加上两本书才30元。还在这里买过上海古籍的《高青丘集》精装一册,13元。《文选》平装六册,58元,中国书店的《清儒学案》精装4册,95元。但这都是四年前上高中时的事情了。管收旧书的是一个老头,姓王,已经退休,现在被反聘回来。   
范批:新书少到可以忽略不记。为数不多的新书因为周转很慢,放得也已经象旧书了。旧书倒是很不错,分类很详细。这家店中涉及中外近现代文学的书价格很便宜,但有关鲁迅的书除外。这里关于古籍和历史方面的书定价很有一套,它的价钱一般都正好定在“七寸”上,你要是买,就会觉得自己没得多少便宜;要是不买,又怕失之交臂。最近从某部队新近了一批旧书,时不时就放上一些。书店离我的单位不远,最近每天都要去一趟。书店尽里边玻璃门内还有一间,有好书,平时不营业,只对熟人开放。          文苑斋书店    北京老字号,店址在西城区宣内大街27号,营业面积 140平方米。    Tel:   
胡批:没去过,听说过。   
李批:该书店因为西单路口的拓宽而拆除,据拆迁前的布告,可能本部迁往了前门外的沪版图书中心。拆迁日期不记得了,日记中最后一次光顾记录是99年2月9日,同年3月13日又言其已关张,拆迁当在此之间。该书店店面不大,二楼收购旧书,一层营业,但只有一个小拐弯——类似于鲁迅先生阜内故居的老虎尾巴——经营旧书,且无好书,价格甚高。不过,有一些老版书颇为不错。比如《茅盾全集》第8卷,在小说的9卷中最为少见,这里就有,且仅售5元。   
范批:在99年改造西单路口是拆掉了,我曾经在西单住过一些时日,所以以前也是时常去的。书店不大,因地处闹市,门前不远又是车站,所以比起别的中国书店总显得人气旺一些。书店也是一楼一底,楼上是库房和办公区。书店一进门的台子上是打折书,在上楼的楼梯口有为数不多的旧书。从这个书店回想起原来的西单,还是觉得以前的西单比现在的西单要好。        
新街口书店     店址在西城区西内大街28号,营业面积 150平方米。     Tel:18.2295   
胡批:旧书不多,但是价格和质量都还说得过去,相比起来,定价算是低的。一个特色是经常有崭新的、最新出版的文史书上架,一般卖定价的7折或更低,常有好书。新书一般化。   
李批:98年7月份这里经历装修后重新开业。装修前书店的外观很有古典的味道,当然如今这些风格是看不见了。这里的旧书极类似隆福寺,收购价不低,因此有时有些好书,旧书流通也不错。但由于规模的原因,仍无法与隆福寺相媲美。我在这里买过全套的《叶圣陶集》(仅1、3为平装,其余23本为精装),300元。还有差两本(13、16)的平装《高尔基文集》,120元。去年夏天买的全套(12本加1本索引)精装的《骈字类编》只花了98元,是我所知道市面上最后一套以原价出售的《骈字类编》。这得益于书店的于萍老师,我曾向她提起过此书,请她帮我留一套,但后来时间久了,我便将此事渐渐淡忘。有一天她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这书只有一套了,刚刚有个人问,被她回绝说卖完了。她说还记得我让她留一套的事,问我现在还要不要。我当然非常感激。立即去书店将书买了回来。说起于萍老师,我另文详细介绍,这里不赘言。还有一位负责旧书柜台的崔老师,看起来很年轻,我以为只比我大一两岁,是二十四、五的样子,没想到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他也极热情周到。现在,这家书店的店员普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实行包干制的结果。提起这种制度,这里的店员没有不怨声载道的。且我觉得于自己也并不有利——往往一进书店就有店员上来找我絮絮叨叨,对于我这种喜欢独自安静选书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折磨了。     范批:这家书店的正对面就是新华书店,可以说是面对面打擂台了。可能是所有的中国书店都愿意出租一些店面,以换取立竿见影的效益。这家本已很狭小的书店,还要出租一块把门口的店面给卖文具的。这里旧书流通很快,也时常会有好书,我觉得总体价格偏高。这里的服务态度是中国书店中最热情的,其原因是这里工作人员的效益与销售额挂钩,所以工作人员总是高迎远送的。旧书在东边,看上面的书要登梯子,下面的书则要弯腰蹲下方能看到。新书在西边。旧书那边人气明显强于新书,所以我也曾建议他们扬长避短,扩大旧书营业范围,因为新华书店就在对面。   
小西天书店     店址在海淀区小西天志强园23号楼,营业面积 200平方米。社区服务型门店,收购并销售古今中外古旧书刊及相关资料,经营全国各地出版的文学、历史、哲学、美术、书法图书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类图书。     Tel:   
胡批:没去过。   
李批:幼时一位邻居搬到了小西天,每年春节都去串门,顺便就去这家书店。有时去新街口中国书店偶尔也过去一趟,但加起来的次数不会超过六七次,最初去的时候感觉书店不小,有间外屋,东面还有间里屋,外屋有些旧书。里屋主要是文史类新书,但颇有些其他中国书店没有的出版年代稍早的书。大概98或99年再去,里屋已经不营业了,外屋的旧书也不如以往丰富,但比较便宜。日是大年初一,这年中国书店头一次过节照常营业,但小西天书店并未开放。等到四天后(9日)我再去时,看到了这里营业面积较以往大大的缩小,估计只有原先外屋面积的1/3,而且书也极为贫乏。这是我最后一次进入该店。此后又去了两次,均大门禁闭,估计早已歇业了。但中国书店的牌子依然保留。        还有几个网点:   地安门书店   
胡批:一个是地安门店,位置在地安门内大街与平安大街的交叉口东南,地不大,一家人经营。书价格比较高。有时有些好书。   
李批:余常称其为什刹海中国书店,盖因为其处什刹海体校后侧,前海西岸之故。搬至地安门路口后,我于01年6月26日首次光顾。该书店旧书占五成,画册占三成,新书占两成。就书虽多,价值不大,其中以政治文件者居多,小说以“三面红旗”时期作品为主,且书品极差,定价奇高。以此约略猜出其收书途径了。余与一同学曾假以卖旧书者在多数中国书店做过比较,除海淀外这里开价最低,此为收不上旧书之主要原因也。然该书店有一老头佯装懂书者,最令余不悦。倘其真懂旧书行情,又何至以一堆破烂书充斥书架呢?真妄于中国书店混这么大岁数了。   
范批:在所有的中国书店中,我最不待见这家店。老板基本不懂行,书价定的特别高,而收书的价格又很低,所以没什么好书。再加上可能是承包的店,服务态度也不好。所以经营很不善,总觉得这块中国书店的牌子怪糟践的。我在这见过的最好的一套书是新版的《郁达夫文集》12卷,只售80元。最近一次去,听老板娘说要搬家了,因为交不起每年10万的房租。其实这家书店的位置远比有的书店强,就是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下去了。     西直门书店   
胡批:还一个是位于西直门立交桥西北的图书音像城的店,叫八角店(原来在哪搞不清楚),常年有打折的画册,另外,旧书里有解放前商务出版的“万有文库”,经常上一点,每本大约5元上下,能一挑出一些好书。曾买到《明儒学案》,70元。   
李批:西直门立交桥西北的图书音像城,1996年开业。时在今天“苏版”的位置有一中国书店,店面很大,包括了后面卖音像品的屋子。但只有外屋西侧的柜台卖旧书,且多是政治方面的著作,没有什么精品。似乎开了一年多就不开了。在这之前西直门老立交桥下有一中国书店,是租地铁入口地上部分的一个店面,十分狭小,但确有一些好书。这家书店在图书音像城中国书店歇业前就已经关门了,盖因东有新街口,西有音像城,中国书店于一条线上密度过大之缘故。今天音像城的中国书店,系原先八角村(在石景山,地铁有此一站)中国书店拆迁所搬来。颇有好书。余00年9月1日首次光顾这家书店,其时该书店已落脚音像城三月有余矣。余于此购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集凡八册,80元。又有北京古籍80年代初出的一些有关北京历史典故的书籍(诸如《天府广志》、《北京清代竹枝词》),好几种才50元,较其它中国书店便宜许多。还有70年代重印的40年代末朱自清先生编的《闻一多全集》四册,仅售80元,我稍一犹豫,再去就没有了。该店经理姓薛,有一上岁数的女店员,姓何,还有一个男店员,姓李,都很好说话。   
范批:这家书店实在可爱。服务员态度也很好,书也不错。书店不大,新书8折。这家店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他们可能和某印刷厂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密切关系。具我观察,因这家店经常卖一些河北教育出版社和河北人民出版社不成套的新书,售价很便宜。开始我很纳闷,后来发现它们都是河北某印刷厂的产品,就明白了。印刷厂经常会比图书规定的印数多印几套,以备不时之需。成套的书,统一定价,损坏了其中的一两册,整套便无法卖了。他们便卖给了中国书店。这当中有《梅兰芳全集》、《陈香梅全集》等。kylqm今年五月帮我在这里买了一套缺第16卷的全新《田汉全集》才260元。而该书原来20卷,定价960元。我在这里还买过一套老版《郁达夫文集》才100元。这家店基本上没有什么古书。服务员态度好,也很有意思。不过最近一次去听说该图书城要拆了。因为轻轨9月28日就要通车了,图书城将会被绿地取代。现在已经是6月了,书店的时日已经屈指可数了。     新东安书店   
李批:其在妇女儿童书店四层,但我习惯称其为“新东安中国书店”现旧书很少。有一时期旧书颇多。最近我的一位同学于此代我买下了《杜诗引得》的上册,仅8元,称得上在这里买到的最好的书了。这个书店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遗憾。比如一套精装的《康熙起居注》3册,仅30元,竟然没买,第二周再去就没有了。还有一套上古的《剑南诗稿校笺》8册,价160元,虽较贵,但它处没有(灯市口曾卖过,要价200元),亦犹豫没拿。现这两套书恐不易得,就算以后重印,价格定然不菲。   
范批:最近一次去,大概是6月初,发现这家书店已经一本旧书也不卖了。原来的旧书就少的可怜,只在一个小推车上有百十来本。新书有的3折,有的半价。其实中国书店的特色就在古旧书,如果放弃旧书,肯定竞争不过新华书店。     赵登禹路中国书店   
李批:这是我所见的最小的中国书店,比原先西直门桥下的中国书店还要小。主要售一些马恩列斯毛的图书,还有旧期刊。96年与高中同学在这里看见一套谭图,是带书盒的布皮精装16开本,卖150元。我95年买这套图时花了89元,当年该图售磬。这位同学迟疑良久,终于没买。现在纸皮精装16开的谭图也要480元了。     东单中国书店   
李批:这家中国书店的消失也有一段时日了。但当初确是我的“乐园”,我很喜欢其二楼的布局形式,古朴而有厚重感。高中时每周五下午放学,总要去隆福寺、灯市口,并以这里作为一日淘书活动的终点。每每来到东单中国书店时,已经过一天劳碌奔波,可谓强弩之末了。但进了这家书店,尤其上了二楼,便重新抖擞起精神来。这家书店的书其实并无特色。一楼是一个狭窄的过道,这与一段时间的沪版图书中心很相似,经营政治经济方面的旧书。二楼北侧西面的柜台经营文史旧书,还有一些早年中华版的二十四史,都是单本买或是不成套,约么5元一本。只可惜当时我于这方面还不曾上心。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这里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5元一本。我在这里买了6本,马上又回到灯市口(当天刚刚从灯市口过来),凑齐了余下的两本,一天的工夫用44元把8本书凑齐了。由于这件事情,我开始了记日记,于是我的日记便是从日开始了,这天正是星期五。       转自“书林清话”
  时光流逝,中国书店各个分店的情况也在变动。最近,地安门店已经停业,原来的房子门上挂着招租的告示。京广大厦对面的呼家楼店,因所在地为违章建筑,面临拆迁,旧书部分已经基本停止,稍好一点的旧书(其实它本来也没多少好书)全撤走了,空出很大一片地方。  
  去得最多的是新街口分店,虽然不怎么好,但日积月累,从那里也买了不少好书。  觉得最好的是灯市口分店,但现在也在走下坡路,没有多少好书了。  印象最差的是图书城里的那个分店,感觉像是个黑店。  最怀念的是东单的那个店,书多,而且便宜,可惜已经牺牲于城市的建设。原来东风市场里也有一个小店,早年曾经常去,后来也消失了。琉璃厂南面的那家去过几次,后来再去已成为一家卖服装的商店。  有好感的还有隆福市分店以及琉璃厂的那几个店。  但总的来看,中国书店是一天不如一天。幸运的是,我曾赶上它比较好的那段时间。
  翻起来!
  看到帖子翻起来,来不及多说,说几句。    1、西直门图书音像城内的中国书店已准备迁在五道口,还没装修好,没开业;  2、呼家楼的中国书店拟迁往定福庄;  3、邃雅斋据说也在拆迁范围内;  4、地安门店正在寻找合适的房子;      先说这么几条。  
  看看,有些失落,京城慢慢就远了,再来常驻,恐怕奥运会都开过了。  到那时候,《四库全书总目》大概得280元了,可怜自己曾有过的一版一印一册的《总目》,字典纸莹白如玉,文字清晰如浓墨新写,本来在老家好好呆着,几年前,家中出了些事情,这书竟然莫名丢失,不知为哪个顽童劫去,更不不知如今流落谁家,只怕碰上个鲁莽粗人,难过!
  前几天去了金台路的一家书城。(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朝阳路的那家?)感觉还不错。    分三层,按出版社各自陈列。书量很多,新书旧书全有,一般都是八折。缺点是有点乱,优点是仔细挑总会有意外发现。    那天买到了上海三联出的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和中华书局的一套思想丛书,好开心。  
  灯市口的中国书店,曾经是那么熟悉      
  大家是不是可以整理出各自所在地的书店情况,集中在一起并在书话做一链接,那样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地安门店的老板在书市开了个摊位,还是那些书。
  下载了,多谢!
  支持!
  作者:危舟 回复日期: 18:17:23     大家是不是可以整理出各自所在地的书店情况,集中在一起并在书话做一链接,那样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赞成+UP一下说`~~~~~~
  朝阳路书店    店址在朝阳区呼家楼甲3号,营业面积140平方米。     Tel:     胡批:书一般,价格还比较低。新书也一般,不打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拆了
  北京中国书店基本上没一家是好东西.为了赚钱连脸面都不要了.  琉璃厂中国书店一套线装的《文选》开价十二万元,还说要买得话价钱可以再商量一下。    新街口那家中国书店因为经常参加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京春季秋季书市,吾去的次数多了点,那个年青的女售货员竟然一见到吾就哈哈笑,好象买古籍的人都有些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书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