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未回款算未收回资金算净资产吗吗

--.--0.00 (0.000%)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固定资产的购建的核算
题:固定资产的购建的核算
教学目标:1.了解固定资产的来源
&&&&&&&&&&&
2.记住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账户结构
&&&&&&&&&&&
3.掌握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自营固定资产安装工程的核算
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的账户结构
点: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自营固定资产安装工程的核算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前提测评
&&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属于()类科目。
2.某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则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元。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 达标教学
(一)固定资产的来源:.企业购入和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盘盈,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
(二)帐户设置
1.“固定资产”,是用来核算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的账户,其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值,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值。
&&& 2.“累计折旧”
,是用来核算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累计价值损耗的账户,其借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贷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的累计数额。
3.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支出的发生、结转,还需设置 "“在建工程”帐户。
在建工程: 指企业处于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得尚未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按其方式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自营工程、出包工程、安装设备工程。
在建工程是用来核算企业进行各项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支出,其借方登记各项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完工工程转出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或虽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实际成本,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
4.“工程物资”,是用来核算企业为固定资产新建,扩建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和大修理工程等工程项目准备的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其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为工程准备的各种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企业工程项目领用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为工程购入后,尚未领用的专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购入需要安装设备的实际成本,以及为生产准备但尚未交付的工具及器具的实际成本等。
(三)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直接记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例 :某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买价52000元,包装费1000元,运输费3000元,已支付。
&&&&&&&&&&&&&&&
借:固定资产&&&&&&
&&&&&&&&&&&&&&&&&
贷:银行存款&&&&&&&
(四) 自营安装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
1.先将所有实际支出计入"在建 工程"
借:在建 工程
&&& 贷:相关科目
2.待安装完毕后转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 贷:在建工程
例:某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机器一台,价款80000元,运输费2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机器耗用生产用材料1200元,材料增值税额204元,分配安装工人工资702元,应计提福利费98元。
A.购入需安装设备投入安装
借:在建 工程—在安装设备 82000
贷:银行存款&&&&&&&&&&&&
B.安装工程领领用材料、分配工资费用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转出)&&&&&
应付福利费&&&&&&&
&&&&&&&&&&&&
应付工资&&&&&&&&&&&&&&&&&&&&&&&&&&&
C.交付使用时
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84204
四&& 达标练习
1.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买价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保险费500元,运杂费3000元,已支付。
2.某企业购入需要安装设备一台,价款20000元,运输费1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耗用生产用材料8000元,材料增值税额1360元,分配安装工人工资500元,应计提福利费70元。
板书设计:
(一)固定资产的来源&&&&&&&&&&&
(三)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账户设置&&&&&&&&&&&&&&&&
(四) 自营安装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
&&&&&&&&&&&&&&&&&&&&&&&&&&&&&&&&&
&&&&&&&&&&&&&&&&&&&&&&&&&&&&&&&&&
课 后 记:
题:固定资产的购建的核算
教学目标:1.掌握自营建造固定资产工程和出包工程的核算
&&&&&&&&&&&
2.掌握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核算
点:自营建造固定资产工程和出包工程的核算
点:固定资产明细帐的登记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在建工程按其施工方式分为()和()两类工程,
出包工程的实际成本包括(&& )和( ) 。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 达标教学
(一)自营建筑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
1.先将所有实际支出计入"在建 工程"
借:在建 工程
&&& 贷:相关科目
2.待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例:某厂自行建造工具库房,由建筑科组织施工。
(1)购入工程物资26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260000元,生产用材料成本5000元,增值税850元,分配工资13258元,福利费1842元,支付水电费9200元,环保费800元。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转出)&&&&&&&&&
应付福利费&&&&&&&&
&&&&&&&&&&&&&&&&
应付工资&&&&&&&&&&&&&&&&&&&&&&&&&&&&&&
&&&&&&&&&&&&&&&
银行存款&&&&&&&&&&&&&&&&&&&&&&&&&&&&&&&
(3)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工程全部支出为290850元。
固定资产&&&&&&&&&&&&&&
290850&&&&&&&&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二)出包工程的核算
1.定义 :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建造、安装、技术改造等工程,由外单位承包施工。
2.帐务处理:
(1)根据合同规定,预付工程价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使用,据双方确认后,补付工程价款。
借:在建工程
&&&&&&&&&&&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
贷:在建工程
例 : 企业将一栋厂房建造工程出包给某建筑单位施工.
(1)根据合同规定,预付工程价款480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贷:银行存款&&&&&&&&&&&
(2)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使用,据双方确认后,工程价款总计1200000元,企业开出支款补付工程价款。
借: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
贷: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提问:企业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预付的工程款通过"预付账款"核算.(&&&&
(三)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各类固定资产和每项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应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明细核算。
1.按固定资产项目设置的“固定资产卡片”既是管理固定资产的“档案”,又是固定资产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帐簿。
“固定资产卡片”通常一式三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会计部门分别保管。
2.“固定资产登记簿”,应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帐页,帐内按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
企业会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使用部门应定期核对卡片,并将登记簿,卡片和固定资产总帐的记录定期核对,做到帐卡相符,帐帐相符。
四&& 达标练习
1. 企业将一固定资产的建造工程承包给一工程队,发生下列业务:
(1)按合同规定预付工程价款300000元,已通过银行付款。
(2)工程成本500000元,补付工程价款200000元。
(3)结转已完工工程成本,交付生产使用。
2.某厂自行建造办工楼,购入工程物资30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领用工程物资250000元,原材料1000
元,增值税170元,分配工资10000元,福利费1400元,支付水电费800。工程 完工交付使用。
板书设计:
(一)自营建筑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
(二)出包工程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核算
1:&&&&&&&&&&&&&&&&&&&&&&&&&&&&&&&&&&&&
1:&&&&&&&&&&&&&&&&&&&&&
1:固定资产卡片
2:&&&&&&&&&&&&&&&&&&&&&&&&&&&&&&&&&&&&&
2:&&&&&&&&&&&&&&&&&&&&&
2:固定资产登记薄
题: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教学目标: 1.识记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
2.熟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
3.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点: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点:平均年限法的变形公式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要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以()的方式分期摊销,并随着销售的实现逐渐得到补偿。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 达标教学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定义: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2.计算折旧应考虑的三个因素 :
即 : 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1)固定资产原价:即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
(2)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指其从投入使用开始到终止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年限。
注意:实际工作中 ,折旧年限由财务制度规定。
(3)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由于净残值难以预计,财务制度规定了净残值率为3%—5%。
应提折旧总额的计算公式 :
某项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 该项固定资产原价 — 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该项固定资产原价& ( 1— 预计净残值率)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过去已经单独估价入帐的土地。
(2)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1. 平均年限法
   (1)定义 :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和月份都是相等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折旧与原始价值的比率,是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的一个相对指标。
 (2)公式: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100%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残值+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3)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预计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净残值为1000元,计算年折旧率及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 = (1 —4%) &5 = 19.2%
月折旧率 = 19.2 &12 = 1.6%
月折旧额 = 2 % = 400
提问:这一题有第二种计算方法吗?
注意:(1)上述计算公式是按照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分类折旧方法。
(2)分类折旧率是某类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折旧额之和与该类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之和的比例。
(3)某类固定资产年分类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之和 &该类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之和&100%
2. 工作量法
::以预计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内完成的总工作量为基础,求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再按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2)公式 :
&& 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预计折旧年限内的工作总量&&&&&&&&
&&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
(3)例:某企业
有运输卡车一辆,原值200000元,预计行程195万公里,预计残值6000元,预计清理费用1000元,本月行驶1000公里。
单位里程折旧额 = (200000 —)& 1950000 = 0.1( 元/里)
本月折旧额 = 0.1 & 1000 = 100(元)
四&& 达标练习
1.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折旧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净残值为5000元,用直线法计算年折旧率及年折旧额。
有一台机械设备原值41000元,预计可使用200000工时,预计残值8000元,预计清理费用2000元,本月使用500工时。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影响折旧的因素&&&&&&
(三)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
1:&&&&&&&&&&&&&&&&&&&&&&&&&&&&&&&&&&&&&&&&&&&&
2:&&&&&&&&&&&&&&&&&&&&&&&&&&&&&&&&&&&&&&&&&&&&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题: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教学目标:1.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
2.掌握固定资产的总分类核算
点:固定资产折旧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点:固定资产的总分类核算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前提测评 :默写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公式。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 达标教学
(一)年数总和法
1.定义: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个逐年递减的分数即年折旧率,其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年数总和。    
2.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3.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预计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净残值为1000元,计算年折旧率及年折旧额。
第一年的折旧率=5/15    年折旧额=(00)&5/15=8000(元)
以后几年的折旧率分别为:4/15,3/15,2/15,1/15。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
1.含义:以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3.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预计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净残值为1000元,计算年折旧率及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2)&40%=6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2)&40%=3600(元)
第四、五年折旧额=(2—1000)&50%=2200(元)
注意: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用固定资产残值帐面折余价值低于它的预计净残值,一般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折旧。
总结:(1)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都属于匀速折旧法,即折旧费用的提取,相当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来说,是成正比例的。
(2)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即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前期计提的折旧费用较多,后期则少计提折旧费用。
(3)加速折旧法的理论依据是:固定资产在其全新时期使用效应较高,同时修理费用支出较少,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在固定资产最初使用期也应相应的多计提折旧费用。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总分类核算
1.企业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采用月初法,采用这种方法时,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提折旧;月份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内照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某类固定资产当月应提折旧额=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的原价*该类固定资产月分类折旧率
当月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
注意: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根据月初在用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和月折旧率,按月计算。
实际工作中应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2.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
&&&&&&&&&&
贷:累计折旧
四&& 达标练习
某企业一台设备原值为2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5年,分别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板书设计:
年数总和法&&&&&&&&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 (三)固定资产的总分类核算
1:&&&&&&&&&&&&&&&&&&&&&&&
1:&&&&&&&&&&&&&&&&&&&
2:&&&&&&&&&&&&&&&&&&&&&&&
2:&&&&&&&&&&&&&&&&&&&
3:&&&&&&&&&&&&&&&&&&&&&
课 后 记:
题: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固定资产修理的原因及分类
&&&&&&&&&&&&
2.掌握固定资产修理核算的方法
点:固定资产修理的帐务处理
点:正确应用“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帐户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什么是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其帐户结构是怎样的?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 达标教学
(一)固定资产修理的原因及分类
1.原因:固定资产局部发生损坏,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须有计划地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修理。
&& 2.分类:按修理范围的大小和间隔时间的长短分:
(1)大修理:修理费用高,次数少,范围大,间隔时间长。
如:房屋建筑物的翻修、机器设备、运输 设备全部拆修,更换主要部件或大多数零、配件等。
(2)日常修理:修理费用低、次数多、范围小、间隔时间短。
如:房屋建筑物的局部修缮、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局部检修,更换个别零、配件等。
(二)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方法
1 .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成本费用
&&&&&&&&&&&&&&&&&&
借:制造费用&&&&&&&&&&&&&&&&&&&&&&&&&&&&&&&&&&&&
车间使用的
&&&&&&&&&&&&&&&&&&&&&&
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部门使的
&&&&&&&&&&&&&&&&&&&&&
贷:相关科目
例题:基本生产车间修理小组本月份为进行厂房修理,领用材料850元,增值税144.5元。修理工人的工资307元,福利费43元。
&&&&&&&&&&&&&&&&&&
借:制造费用&&&&&&&&&&&&&&&&&&&&&&&&&&&&&
&&&&&&&&&&&&&&&&&&&&
贷:原材料&&&&&&&&&&&&&&&&&&&&&&&&&&&&&&&&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应付工资&&&&&&&&&&&&&&&&&&&&&&&&&&&&&&&
&&&&&&&&&&&&&&&&&&&&&&&&
应付福利费&&&&&&&&&&&&&&&&&&&&&&&&&&&&&
2.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1)分期摊销:
A.摊销期在一年以内,通过“待摊费用”帐户核算。
支付修理费用时:借:待摊费用
&&&&&&&&&&&&&&&&&&&&&&&
贷:银行存款
按月平均摊入成本费用:借:管理费用
&&&&&&&&&&&&&&&&&&&&&&&&&&&&&&
&&&&&&&&&&&&&&&&&&&&&&&&&&&&&
贷:待摊费用
例题:厂部办公楼发生修理粉刷费用13200元,已以银行存款支付,准备在今后四个月内摊销。
&&&&&&&&&&&&&&&&&&&&&
借:待摊费用&&&&&&&&&
&&&&&&&&&&&&&&&&&&&&&&&&
贷:银行存款&&&&&&&&&&&&
&&&&&&&&&&&&&&&&&&&&&
借:管理费用&&&&&&&&&&&
&&&&&&&&&&&&&&&&&&&&&&&&
贷:待摊费用&&&&&&&&&&&&
B.摊销期在一年以上时,通过“长期待摊费用”帐户来核算。&&&
(2)预提后用
A .按计划每月预提修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
&&&&&&&&&&&&&&&&&&&&&&&&&
贷:预提费用
B.实际支付修理费用时
&&&&&&&&&&&&&&&&&&&&&&
借:预提费用
&&&&&&&&&&&&&&&&&&&&&&&&&
贷:银行存款
C.年终调整年度内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差额
&&&&&&&&&&&&&&&&&
少提时:&&&
借:管理费用
&&&&&&&&&&&&&&&&&&&&&&&&&&&&&&&&
&&&&&&&&&&&&&&&&&&&&&&&&&&&&&&&
贷:预提费用
&&&&&&&&&&&&&&&&
多提时:   借:预提费用
&&&&&&&&&&&&&&&&&&&&&&&&&&&&
  贷:管理费用
&&&&&&&&&&&&&&&&&&&&&&&&&&&&
例题:基本生产车间本年每月按计划预提修理费用800元,实际发生修理费用9800元。
&&&&&&&&&&&&&&&&&&&
借:制造费用&&&&&&&&
&&&&&&&&&&&&&&&&&&&&&
贷:预提费用&&&&&&&&
&&&&&&&&&&&&&&&&&&&
借:预提费用&&&&&&&&&
&&&&&&&&&&&&&&&&&&&&&&
贷:银行存款&&&&&&&&
&&&&&&&&&&&&&&
年终调整差额 :800&12 — 9800= —200(元)
&&&&&&&&&&&&&&
补提:&&&&&
借:制造费用&&&&&&&
&&&&&&&&&&&&&&&&&&&&&&&&&&&&
贷:预提费用&&&&&&
四&& 达标练习
1.本月基本车间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修,领用生产用甲材料500元,增值税85元,分担职工工资170元,以现金支付其他费用80元。
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修理一套机器,修理费用为10000元,以存款支付,准备在5个月内摊销。
3.企业对生产车间预提本年度修理费为每月600元。本年大修理实际支付6000元(或7500元)。
1.本月基本车间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修,领用A材料1000元,增值税170元,分担职工工资200元,福利费 28元。
2.某企业甲生产车间修理一套机器,修理费用为4800元,以存款支付,准备在半年内摊销。
3.企业对生产车间预提本年度修理费为每月900元。本年大修理实际支付10000元(或11000元)。
板书设计:&&&&&&&&&&&&&&&&
(一)固定资产的原因及分类&&&&&&&&&&&
2.&&&&&&&&&&&
1:&&&&&&&&&&&&&&&&&&&&&&&&&&&&&&&&&&
(1)&&&&&&&&&
2:&&&&&&&&&&&&&&&&&&&&&&&&&&&&&&&&&&&&
A:&&&&&&&&
(二)固定资产修理的账务处理&&&&&&&&&&&&
B:&&&&&&&&
课 后 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
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
关键词:工程施工& 工程结算&
签证& 合同毛利&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 披露
财政部日颁布的财会(2003)27号《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规定如下:
一、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下,增加“其中: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已完工部分但尚未办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减“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计已发生的成本、累计已确认的毛利以及累计已结算的价款。
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下,增加“其中: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未完工部分已办理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减“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已结算的价款、累计已发生的成本和累计已确认的毛利。
在实务操作中,施工企业根据施工进度按月编制“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报建设单位签证。也就是说,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结算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为前提的,如果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三方不存在串通舞弊的话,“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是不会出现的。
“已完工尚未结算”的情形,目前在建筑市场上普遍存在。因为担心不能按时付款将会引起施工企业的催讨甚至诉讼,所以建设单位接到经监理单位审核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后往往滞后签证,有的建设单位根据已付款金额对施工企业上报的结算账单笼统地打个折,有的干脆以决算代替中间结算,对结算账单一律不予签证。处于劣势地位的施工企业只能忍气吞声,予以默认。
A公司2003年起开始执行《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的“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2003年、2004年是正数,2005年是0,2006年是负数。部分股东对2006年的负数提出了异议,要求将其以正数改填到“预收账款”项目下的“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本人认为A公司股东的要求值得商榷。
一、一般情况下,“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等于0。
建设单位及时签证“工程价款结算账单”、施工企业及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时,“工程结算”、“工程施工”科目期末余额是相等的。
“工程施工”科目核算企业(建筑承包商)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建造合同成本和毛利。合同毛利是由建造合同成本降低额、劳保基金、计划利润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组成的。
“工程结算”科目核算企业(建筑承包商)根据建造合同约定向业主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建造合同已办理结算的累计金额。“工程价款结算账单”不仅包括建造合同预算成本,还包括劳保基金、计划利润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工程结算”科目的核算范围与合同收入的内容是一致的。
已完工部分办理工程结算的累计金额
=已完工部分建造合同预算成本+劳保基金+计划利润+营业税金及附加
=已完工部分建造合同成本+成本降低额+劳保基金+计划利润+营业税金及附加
=已完工部分建造合同成本+合同毛利
=已完工部分建造合同“工程施工”科目累计发生额
“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已完工部分办理工程结算的累计金额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已完工部分建造合同“工程施工”科目累计发生额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工程结算”科目余额=0
二、“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大于0,是当前建筑市场不规范下出现的特殊情况。
由于大量存在“已完工尚未结算”工程,目前施工企业“工程施工”科目累计发生额大于累计已办理结算价款的情形普遍存在,“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无可奈何地大于0了。
建设单位的不规范操作,还导致施工企业不能及时地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因为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的计量;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效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能够清楚区分和可靠计量;4、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施工企业无法预测建造合同成本能不能收回、能收回多少,也就无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了。
三、“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小于0,可能是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出了问题。
“工程施工”科目累计发生额小于累计已办理结算价款,不是施工企业遇到了不干活就可以办结算的美事,可能是内部财务管理出了问题。本人翻阅了“已完工尚未结算款”
小于0的多家施工企业的会计账册和其他核算资料,发现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1、生产工人工资计提不及时。无论是否实际发放,生产工人工资都应该在施工期间根据考勤记录或工作量记录及时计算并列入工程施工成本,有的施工企业却以实际发放金额列支,资金短缺欠薪时少计了人工费成本。
2、已耗用材料未入帐。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而结算凭证未到、单价未定的,财务部门应先以暂估价入帐,有的施工企业对这部分材料验收入库时没有暂估入账,耗用后也未作会计处理,金额巨大,导致工程材料成本严重不实。
3、有的施工企业对分包业务监管不力,索取分包发票不及时,或者故意拖延不与分包单位办理分包业务的结算,导致分包业务成本无法准确入帐。
4、有的施工企业实行班组承包,却疏于管理,核算资料不健全。
5、有的施工企业重生产进度轻经济管理,项目部没有设置专职核算员、会计员,原始凭证的编制、收集、传递滞后,经常跨月、跨季。个别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随意涂改、丢弃原始凭证。
以上问题均会导致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成本被严重低估。如果施工企业不及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大于“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小于0,税务部门就会怀疑企业隐藏利润,引起不必要的税务纠纷。
施工企业如果按上述会计资料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科目期末余额也相等。貌似正常,但合同毛利、利润总额冒估,所得税费用无端变大,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不及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也会导致“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大于或小于0。
如果施工企业瞒报当期收益,不及时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累计已办理结算价款中的合同毛利部分在“工程施工”科目中得不到体现,“工程施工”科目的累计发生额与“工程结算”科目的余额不相等,从而导致“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大于或小于0。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下的“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披露,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减“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等于0是正常的,大于0或小于0时企业就必须立即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分别查找具体原因,以求对症下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回款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