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别人借壳上市需要多长时间?

「借壳上市」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那些壳愿意借,干嘛不自己上市
按投票排序
首先,正如题主担心的,借壳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直接成本远高于IPO,那为什么有人想借壳?1、快:IPO核准制之下,不如现在,不用排队,可以立即完成上市;2、容易:还是核准制之下,IPO审核机构(在国内特指证监会发行部)有各种选美标准,而审核借壳的上市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借壳的标准较IPO比较低(目前的趋势是趋同,但还是有个别差异),对于某些担心自己通不过IPO审核的公司,借壳可以制度套利。借壳本身不能融资,为啥要借壳?1、国内的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成为上市公司后,有了许多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手段,因此上市资格还是很重要的;2、成为上市公司以后,股份是有市场价的,可以使用股份支付激励团队,或者外延式发展(兼并收购);3、许多公司里面有PE股东,这些PE是要退出的,只要股份可以有市场交易了,且估值较为理想,PE的退出问题就解决了。
我是以国际环境来介绍,不以A股来特别说明,借壳上市其实是很常见的,天朝只不过更有中国特色罢了。 最有名的借壳可参阅小超人借壳得信佳事件:1999年,李泽楷一手创办的盈动集团成功在香港借壳上市,股价一天狂升23倍,李泽楷一夜之间赚了300多亿港元,身价百倍,成为香港第四大富豪。壳是指已上市的公司,只要你够牛B,汇控、长实、和黄一样可以是你的壳。当然一般是指已上市多年,因经营环境等因素导致公司业绩不佳,长年微利或微亏,股价低至几分的仙股。如果该公司财务状况健康尚可,不是资不抵债,有一定现金流或有一定可变现的物业不动产等,可视为优秀壳。借壳上市最大优势是可快速上市,一般IPO上市流程,从提出--过审---发行---认购,都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存在发行失败的可能。而借壳则没有这些限制,借壳劣势是一般情况下,借壳比IPO成本要高,主要是支付收购的溢价,或承担壳公司的债务的损益。当然不排除如遇市场环境不佳时,股份过低的优良壳资源。 另外借壳上市一样可以集资,只是A股有限制而已。
借壳的意义?在于能够快速地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并有很好的融资渠道。一、快速截至到上周五,也就是4月19日,一共有632家企业在里面排队。大家都排了多久呢?从日开始也就一年多。但更要命的是,有的企业大概是从2011年年初开始报材料的,也就在里面待了3年多,一年的成本也就一两百万,天天看证监会人的脸色,还要面对时不时来一次的核查风暴,那日子比杨白劳还舒坦。跑远了,你看,最多也就待了3年多,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出来吧,一共就4年,还弄不好被劝回家或者否决。你就想象你买房时贷款也就批了一年的心情吧。借壳呢?以梅花伞(002174)为例,2013年8月份停牌发布方案,今年3月份就通过,4月份差不多就完成借壳了,你说同样要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人家排队好几年,丫半年就搞完了,气人不?二、成为上市公司讲个故事,张三出差天天去五星级酒店,床头有个按摩热线,张三打了后,叫来个美丽的姑娘,一秒钟产生爱情后张三赠与了对方2k大洋并要了发票后,完成了灵与肉的交融,然后感情破裂让那个姑娘走人了。李四呢,有一次也去了那个城市,但住的是招待所,出来溜达时去了个小发廊(在五星级酒店隔壁),也遇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当然短暂的草地上五次的灵与肉后,李四赠与了对方50元然后回家了。但是,张三在和李四炫耀并交流时,发现,他们短暂爱上的是同一个姑娘。。。。。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对张三而言),但事实就是这样。同样的,同一家公司,上市前值10个亿,上市后就值50个亿甚至100个亿,就像从发廊来到了五星级酒店一样。所以绝大部分公司削尖了脑袋要成为上市公司。借一步讲,借壳是要成本的,比如25%的股权,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本来这家A公司就50元草地5次,哦~抱歉就10个亿的价值,支付了25%的股权(相当于2.5亿元),然后股东发现自己剩下的75%的股权价值75亿元了,福布斯排行榜一下子上去了一位!换你你干不?三、有很好的融资渠道定向增发,配股,公司债(评级也上去了),银行配套融资,政府补助(东航丧心病狂的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99%,当然论数量两桶油最烂了)。。。。。实在不行,我是上市公司啊,我有壳啊,壳还价值好几个亿呢对不?再说几句战略上的意义,天下武功,万般皆破,唯快不破。举个例子,三安光电,借壳上市的,赶在竞争对手的前面,通过几次再融资,那个钱烧的啊(反正不是自己的)。一定要快,慢了就狗屁了。你看餐饮公司,比如静雅和俏江南,现在只能喝西北风练内功了吧。但是你看湘鄂情!日子不要太好过!当初静雅和俏江南如果借壳上市,日子就不一样了吧?另外,借壳也有监管套利的意义。以前呢,房地产公司受政策限制,不能IPO,那怎么办呢?借壳!还有一些企业,突然一下子就赚了一大笔钱,但是IPO要求三年盈利,那咋办呢?借壳!但是监管套利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政策改了,借壳和IPO的条件一样,借壳就只剩下快了。最后,借壳成本比较高,一般要几个亿,不是那种净利润就两三千万的小公司玩得起的。他们折腾一年的净利润也就刚够在北京二环买个200平米的房子,还牛逼啥呢,对不?(泪奔啊,我连这种房子都租不起呢~~~~~~~~~~~~~~~~~~)
因为我朝现行证券监管体制下,实行的是上市审批制而非注册制,上市公司的“壳”被认为是一种资源。公司一旦上市,壳的价值成为二级市场中股票溢价的一部分,也就是无论企业的实际资产价值多少,股票价格都包含着壳的因素。
因此如果买壳时需要支付的代价比自己上市需要的投入(包括时间、金钱)会少的话,买壳方是会选择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定向增发等等方式来借壳的。
另外很实际的考虑是证监会前期对买壳上市的管制较IPO上市为松,因此可以政策套利。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虚竹:你为什么给我注入你毕生的功力?无崖子:因为我已经老了。虚竹:哦,这就像借壳上市,我虽然也可以自己练就一身功力,可是要耗去大量的时间,不如直接用你的功力。无崖子:不错,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争取一个上市的名额要耗去大量的成本,不如直接用别人的。虚竹:那你为什么要把功力传给我,你干嘛不自己用?无崖子: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让我想起那年夕阳下的奔跑,可如今的我却已经垂垂老矣,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虚竹:哦,这就是借壳上市的公司不自己上的原因了吧!无崖子:恩。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虚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虚竹:不哭不是中国人。无崖子:爱过。
这个就一句话:
“壳”是死掉的蜗牛剩下的东西。既然能借,就是蜗牛已死,有事烧纸的状态。而既然有人愿意买壳,自然愿意脱手。
借壳上市是不能立刻融资的,因此一些不差钱的公司会选择买壳上市。尽量跳过行政上的复杂手续和上市门槛,尤其是房地产和证券公司,前者受调控影响,后者盈利能力波动太大,不一定能达到IPO条件。 愿意把壳借给别人的一般都是财政状况不咋的的上市公司,他们已经上市圈到钱了。
例如一场丁日的演唱会,在官方入口买门票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脉成本 远远高于 高价收购场内票的成本时,高价收购场内票更合适。且,还有不管什么价格,有票就行的脑残粉。(财务上处于强弩之末状态,心态上处于狗急跳墙的企业,上市是种转型,追债的哥们终于能回家抱着老婆孩子睡个好觉了。)
股市供求完全扭曲,ipo排长队,股民被套,不许大规模发新股,新股上多了,盘子就那么大,大盘下去了,股民来拼命。但是需求强烈体现在炒新上。反正股民心态不成熟,公司黑心,整个股市投资氛围都不好,人均储蓄是美国两倍,资本市场容量却小到人家几分之一,存量盘不活。想放开资本流动来盘活股市,但汇改没完成外资进来又怕引发新的冲击。借壳成本小于排队的机会成本和排队审查的成本,或者小于上市后的收益,就会果断采取借壳而不是排队等政府批ipo。优质壳的改良注资成本小,因此就有利用价值。供求失衡就不能指望退出机制发挥作用了,稍微优质点的壳都会被买走,只有最烂的才能退市退st,因此这个买壳上市实际上是你国特色的退市机制。
我国公司上市现在可以说成本不小。而且有些资源获得的成本在不同公司之间是有差距的。比如现在有许多前证监会工作的人在帮助公司上市。而且现在想要上市的企业不少。过证监会还要排队。借壳上市这种上市方式的存在。根本上说是借壳的成本要小于正常上市方式的成本。所谓的壳。就是上市公司。借壳上市就是一家公司通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来完成自身上市。绕过了正常上市要走的许多路。至于例子。看看海通证券上市的例子吧
好吧,看看学习了反向购买,a为非上市公司,b为同行业的上市公司,a企业想上市,但是没有上市的条件,a企业通过发行数额较大的股票的方式,购买b公司原股东持有的b公司的股票,由于发行股票数额较大,使得a公司被b公司的原股东控制,因此,a企业为 被购买方,b企业为购买方,a企业为母公司,b企业为子公司。实际上,b企业没有什么业务实质,只是用来做上市。a与b一般都是有关联方关系,或者被某一股东控制,共同控制或者有重大影响。
好吧,他们的回答都太阳光,太教科书。我来补充一下,一句话:劣质资产再增值避风港!
直白地说,借壳上市就是想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权,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而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借壳上市主要为了以下几点:绕开繁杂的IPO程序,节省上市的成本和时间。个人觉得借壳上市是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用的比较多,特别是小公司想赴美上市,但是最近几年很多财务造假就是集中爆发的壳公司上。
借壳上市可以参见香港壳王詹培忠事迹以及黄光裕国美上市过程。借壳上市的过程:买壳——洗壳——等待上市。借壳的意义:对于急于融资的企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借壳上市内部重组可以快速融资。同时借完壳经营的不好,怎么办呢?可以分拆出售,出售的价格可能远比重组和借壳成本要高的多。
一个就是快,迅速的收购就能重组上市融资,壳公司算是门票吧。直接买票入场就不用去排队买不一定能买到的票了。速度、时间是借壳上市最直接的目的吧。壳愿意借的原因我想是退市的代价比较大,一直带着ST的帽子很有可能被摘牌,所以一般壳公司也很急的,这时候有个大老板过来买断企业,原来的股东们开心都来不及。先把钱圈了再说。
意义就是为了上市嘛。为什么借壳?没这个壳你在大陆玩不开,有这个壳你圈不到大钱。所以借壳。
两全其美。
现在的核准制度下,监管审核比较严,ipo不太容易。而且拟上市公司会以上市成功为主要目的,对成功率的看重大于经济利益。交易双方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一致。上市公司通过卖壳可以套现等。
借壳上市确实是达到了快速上市的目的,但是壳资源的寻找,资产负债的剥离都是很复杂和漫长的过程,会牵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付出的成本可能不亚于IPO。不过借壳上市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风险,比如IPO对于高管人员行政职位的限定,但是也缺少了原始投资的大幅增加(说白了就是原始股东没法圈钱)。我现在的公司就是借壳上市的,用资产置换的反向购买。当时证券公司的报告里有3年盈利预测,现在就面临完不成的风险。所以说,借壳需谨慎,有时候只是看上去很美。
个人觉得,这个shell肯定是有利用的价值,才回有人借。只有在评估上市的成本上借壳上市比直接IPO低的时候,才会选择借壳上市A股借壳上市探究
来源:新浪博客&&&&&作者:不详&&&&&发布时间:14-06-03
金融证券法律专项服务,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管理及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控制。
Zhao Li lawyer mainly focused on providing legal services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securities, etc.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raising,management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 and listing corporation legal risk control.
涉外法律业务,非洲法务、国际投资,国际贸易, 海外并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服务,政府法律风险管理服务,国际仲裁,WTO争端解决,外商直接投资,尽职调查,企业走出去法律事务,非政府组织关系、新闻媒体关系、公共关系处理。
公司并购重组,法律风险管理、破产清算事务、证券、融资、常年法律顾问
私募股权投资(PE和VC)、股票公开发行和上市、企业并购、金融机构和企业法律顾问、项目融资、诉讼和仲裁、知识产权等。
公司与并购、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
财务顾问:蒙信投资
律师:赵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A座31层
邮编:100022
电话:+86-10-1
传真:+86-10-您(@)目前可用积分:118083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金浦借壳上市败露
郭金东今冬挺难过
5587 次点击
17:03:22 发布在
金浦集团被曝巨额担保 借壳ST钛白疑云重重日&&&&&&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记者 丁可 南京报道 ○编辑 裘海亮  2007年7月上会被否,2008年3月环评通过后又撤回IPO申请,江苏金浦集团精心打造的南京石化上市之路颇为坎坷。两度折戟后,南京石化改头换面2009年底宣布借壳ST钛白,而且金浦集团大玩资本运作,把旗下的房地产资产和钛白粉资产一并打包注入ST钛白,资产预估值高达28.36亿元。   金浦集团给投资者画下了未来3年盈利不少于9亿元的“大饼”,并且承诺注入资产没有设置抵押、质押、留置等任何担保权益,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金浦集团准备注入ST钛白的金浦地产和南京钛白均存在巨额对外担保,其中仅金浦地产为南京钛白提供的抵押担保就多达5笔,涉及金额2.3亿元。  不仅如此,南京石化还隐瞒了其注册资本变更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增资详情,该次增资过程中,金浦集团实际控制人郭金东、郭金林投入的2980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南京石化,也就是说用南京石化的资金买了南京石化的股权。而这一重要细节,ST钛白的重组预案只字未提。  ⊙记者 丁可 南京报道 ○编辑 裘海亮  28.36亿资产打包上市 地产增值5倍  根据金浦集团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达成的协议,后两者按持股比例将合计持有的ST钛白3600万股股份,按6.7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金浦集团,其中2000 万股以金浦集团所持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值股权获得对价,并将该等股权用于置换ST钛白部分资产。  另外,ST钛白向金浦集团、郭金东、郭金林、陈寒、葛盛才、邵恒祥、王小江、南京实华、南京台柏、福建劲达发行股份,购买南京钛白、南京石化、金浦地产股权,上述资产预估值为28.36亿元。  资料显示,南京钛白2007年、2008年净利润分别为1366万元、-1100万元,2009年前10个月的净利润为-26万元。但公司却预计2010年、2011年、2012 年,净利润能达到3664万元、7000万元和8000万元。  在拟注入的28.36亿元资产中,评估增值最高的是金浦地产。金浦地产净资产预估值为20.89亿元,增值17.43亿元,增值率高达503%。金浦地产旗下主要有两家项目公司,分别是南京金浦小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南京金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中小行房产项目尚未开发,金东房产开发的海德北岸也才开始做二期。  记者日在海德北岸楼盘现场了解到,金浦地产所称的成熟项目并非描述的那样美好。一期项目中有部分是拆迁安置房,目前的入主率也只有60%多一些,而且还有9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商未销售,公司甚至拿周边有别的优质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楼盘作为自己的优势。  在二期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确实如公司所说已有两栋楼处于建设中。但为了回笼资金应对压力,这两栋预计2011年3月才能交付的楼盘,早在2009年9月就已作为期房销售。  拟注资产暗藏巨额担保链   作为定向增发收购的资产,权属上有没有瑕疵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重点。在ST钛白披露的重组预案中,金浦集团称,金浦地产、南京钛白的权益是完整的,没有设置抵押、质押、留置等任何担保权益,也不存在任何可能导致该股权被有关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查封、冻结、征用或限制转让的未决或潜在的诉讼、仲裁。  然而记者从南京当地相关渠道获悉,实际情况与金浦集团所述的相去甚远。  截至日,金浦地产对外保证合同担保共有12笔,合计金额3.4亿元,其中为南京钛白担保4笔,涉及金额1.3亿元,为南京石化担保1笔,涉及金额1000万元。除保证合同担保外,金浦地产还有5笔抵押合同担保,担保对象全部为南京钛白,涉及金额2.3亿元。此外,金浦地产全资控股的小行房产和金东房产也有对外担保,其中小行房产为金浦集团2.0015亿元贷款提供抵押担保,金东房产为南京钛白6000万元贷款提供抵押合同担保。  综合来看,金浦地产及其控股的两家项目公司对外担保合计19笔,合计金额高达8.3亿元。  除金浦地产外,南京钛白也有26笔对外担保,涉及金额1.2亿元,担保对象均为金浦集团全资控股的江苏金浦北方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而整个金浦体系对外担保量最大的是金浦集团,截至去年底,共发生53笔保证担保合同,涉及金额10.94亿元,其中美元担保5笔,单笔最大担保额高达1.7亿元。  “郭式空手道”玩转资本  借公司钱买公司股份,增加的股份再参与重组,这是郭金东、郭金林兄弟的另一种资本玩法,知情人形容为彻头彻尾的“空手压大刀”。  记者从南京石化当初报给证监会的材料中发现,日,南京石化股东会通过增资决议,注册资本由1215.69万元增至5000.69 万元,增加注册资本3785 万元。其中郭金东委托南京郭氏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出资1890万元;郭金林委托郭氏石化以现金出资1090万元。  而这2980万元的来源,可就大有看头了,是郭氏石化从南京石化的借款。  说白了,就是郭氏兄弟从南京石化借了2980万元,用于购买他们兄弟俩在南京石化增加的2980万股股份。  而更玄妙的是,这中间作为直接借款的郭氏石化,又因为郭氏石化自成立以来,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经营,并于2003 年2 月17 日办理了工商注销手续。坊间盛传,当初郭氏兄弟是为了避免出现自己直接从南京石化借了现金出来,再直接购买南京石化的股份的尴尬局面,所以整了个郭氏石化来做二传手。  用南京石化的钱买完了南京石化的股份后,又出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必须把借钱的二传手给人间蒸发掉。但是,后来为了IPO,为了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查,又只好在上报的材料里给予说明。  有意思的是,连2007年为郭氏兄弟的南京石化上市做保荐人的华泰证券,也以保荐人的身份,指出这种做法:违规!当时的发行人律师也给出书面意见,称这种做法:违规!  而更让人有些眼花的是,这个借钱的二传手公司―郭氏石化设立时的出资,也有问题,当时的保荐人华泰证券认为:“郭氏石化设立时郭金东、郭金林委托南京乌石化出资是不规范的行为”。  很显然,一个拟公开招股的公司在股权的获取上有这种硬伤,必定对其过会,有着相当深刻的负面影响。果然,这一次IPO未能通过审核。  然后,南京石化谋求二次IPO过会,但这种股权获得方式上的硬伤,显然在要求严格的IPO文件中,不可避免。最终,在南京石化第二次上会前选择了自动撤回IPO申请材料而改道借壳ST钛白,但问题永远是个问题,漏洞永远是个漏洞。  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当时上报给证监会的材料中重点描述的该不规范行为,在此次重组预案中却不再提及。忘记了吗?疏忽了吗?这么多钱,这么多股,应该不会。  同次增资价格相差4.67倍  此次打包注入ST钛白的资产中,估值20.89亿元的金浦地产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这家企业,临借壳前的2009 年11月25日进行了突击增资。金浦集团、福建劲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金浦地产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金浦集团以现金9200万元,福建劲达以现金10800万元对金浦地产进行增资。  不过记者发现,同一次增资,金浦集团和福建劲达的价格却大相径庭。此前增资前,金浦集团出资额为2550元,占注册资本的51%,福建劲达未持有股份。增资后金浦集团出资额增加至2604.15万元,但持股比例降至48.09%,福建劲达出资额为360.6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66%。  这意味着金浦集团以9200万元认缴了54.15万元的注册资本,每股折合169.9元,而福建劲达10800万元认缴了360.62万元的注册资本,每股折合29.95元,同次增资的价格竟然相差4.67倍。  由于ST钛白是日起停牌商讨重大资产重组的,因此金浦地产11月25日增资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要借壳,所以对于新股东福建劲达来说类似于一个PRE-IPO的投资,从这个角度讲,他认购的价格应该溢价高才对,最起码不应该比老股东低,而事实上却是金浦集团的增资价格远高于福建劲达。  接受记者采访的公司法专家表示,这样的增资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些秘密协议,否则很难理解同一次增资价格会相差如此之大。针对上述疑问,记者12月29日与金浦集团董事长郭金东取得了联系,但对方以年底工作忙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当然,金浦地产突击增资这一点是房地产企业借壳时惯用的伎俩,一个重要目的是可以大幅度降低评估的增值率。ST钛白重组预案披露的金浦地产评估增值率是503%,而如果剔除日这次增资,金浦地产的评估增值率会更高。这是因为现金增资这部分评估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增值,这样就相当于把除数放大,而被除数没有变化,结果当然是增值率降低了。  引入合伙企业  规避百人持股  金浦集团此次借壳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通过引入普通合伙企业,让100多人的庞大持股队伍悄然消失。  日之前,南京石化股东均为自然人,共有137名,其中金浦集团董事长郭金东、总裁郭金林、财务总监陈寒分别持有60.74%、24.3%和2.38%的股份,其余自然人持股均低于0.6%。  如果股东不做调整,要将南京石化全部股权注入ST钛白,必须向136名股东增发,而这显然与定向增发不超过10名对象相背。为顺利借壳,在高人指点下,南京石化日对股东进行调整。除郭金东、郭金林、陈寒、葛盛才、邵恒祥外,公司其他股东共132人以现金出资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南京实华投资管理咨询中心。日,这132人与南京实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南京石化股权转让南京实华。转让完成后,南京实华持有南京石化11.729%的股权。  这样ST钛白仅需向6个股东定向增发就可以收购南京石化100%的股权,消除了政策障碍。  同样的情况在南京钛白身上也得到复制。日之前,南京钛白共有20名股东,除金浦集团外均为自然人股东。11月16日上午,相关自然人股东解除了委托持股关系,南京钛白股东人数增至34名。当天下午,部分股东进行股权转让,股东人数降至11人。  日,南京钛白除金浦集团、王小江(南京钛白董事长)外的其他股东共9人以现金出资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南京台柏投资管理咨询中心。12月9日,这9人与南京台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南京钛白1.04%股权转让给南京台柏。  一位对合伙企业有较深研究的律师告诉记者,南京石化、南京钛白引入普通合伙企业入股是充分利用游戏规则,不仅消除了借壳障碍,而且合伙企业的决策机制对大股东也非常有利。  不过,作为首次在定向增发中引入普通合伙企业的ST钛白,最终能否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好在南京台柏和南京实华承诺,若审核过程中,该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股份认购方存在障碍,将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要求变更南京台柏和南京实华的企业组织形式。  局中人  难撇内幕交易嫌疑  ST钛白是日停牌筹划重组的,在此之前的11月9日,金浦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徐跃林显示了其独特的炒股技巧。在当天买入了ST钛白,而且一直持有到重组方案公布。  作为金浦集团管理层,徐跃林对此次操作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称其从未参与,也不知道金浦集团将重组ST钛白,他购买ST钛白是经技术分析,认为该股票处于阶段性底部回升,股价连续小幅上涨,有向上突破迹象,而且他认为ST钛白具备重组预期。  虽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但作为局中人,在众多有重组预期的ST股票中独独相中ST钛白,徐跃林仍然很难逃脱市场的质疑。[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7:08:07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南昌一怪]
[东门吹牛]
[一清道长]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16:35 &&
莫将无耻进行到底&&DD学习《金浦北方公司续签劳动合同宣传材料》心得&&&& “用更大的谎言来掩盖谎言”贯穿北方氯碱集团改制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可以看出谎言的编造者智商低劣,不能自圆其说,漏洞百出。但是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蒙混过关,混淆遗留问题概念,以便绕过市政府解决遗留问题实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北方氯碱改制究竟是失败,还是骗局?!大家议论纷纷,江苏金浦集团有没有《改制方案》和改制前宣传描绘的实力?回答是否定的!30亿投资是因为“金融危机”暂缓(实为欺骗),还是原本就子虚乌有?金浦有无30亿元投资款的储备金最能说明问题。既然没有这笔款又何谈投资。金浦集团与国资委签订的《转让合同》是没有能力履行,还是个骗局不用我多说大家自有判断,到如今还撑着找“金融危机”原因,玩掩耳盗铃的把戏。似乎金融危机摧垮了全球氯碱行业,金浦氯碱遇到了不可抗因素了似的。无论是没有履行《转让合同》能力还是骗局,总该依照《合同法》有个了结,不会是拿徐州市政府、市国资委和我们几千名职工开玩笑吧!北方氯碱的生死存亡还系着几千个家庭。为什么还强撑着?怕腐败露馅。什么没有优惠电价、电力负荷瓶颈造成“一体化项目”停建(原先称缓建),我要问:有谁给你签订优惠电价的合同?该优惠多少电价?是不是全世界氯碱行业都要靠优惠电价方能生存?一个靠优惠电价才能生存的企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你不是还有热电厂吗?供电局不给优惠电价咱可以自己给自己优惠,甚至免费。若是电不花钱、盐不花钱、电石不花钱、职工不发工资,是不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有“竞争优势”,谁还敢跟你郭金东竞争。再说1392名改制没有转换身份的职工能说明:“以企业产权置换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到到位为标准,(摘自徐政发【2003】21号文件)”吗?没有达到市政府的改制标准算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市财政拨款1.44814亿元安置费扣除已发放的5000万身份置换金(在岗人员),其余款项哪去了?这笔款可是市政府明文规定必须专款专用的身份置换金和原企业欠职工的各项费用。身份置换金不用于身份置换是否叫挪用?一个被描写①产业优势②资金优势③人才优势④机制优势的金浦集团为何注册金(江苏金浦北方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工商注册资金)造假?明明是工商注册4.2亿资金的金浦北方怎么会没有流动资金?明明是企业没有流动资金造成的金浦北方举步维艰却把责任推给了“经济危机”?工商注册金造假与“经济危机”有什么关系?金浦氯碱公司的工商注册金竟也成了金浦集团骗贷的摇钱树。想贷款的时候就把企业工商注册金加大,贷完款再减小。大也好小也罢,反正又不需要“真实”,不就是要一个“存款单”吗,通天的郭金东在南京开个“户头”困难吗(资金有没有,是谁的鬼知道)。整个徐州版的“王细牛”。&&&&郭金东不问金浦氯碱死活都要按月先上交几百万“利润”已从侧面证实了北方氯碱改制性质,北方氯碱原班领导改制后原封不动的仍任新公司领导这是不是所谓的:“注入机制,注入资金、注入资源、注入新型管理理念”?是不是“吸引外来投资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跨越式发展。” ?是不是实现了①政府满意、②经营者满意、③职工满意、④投资者满意?什么原因造成改制后职工跳楼、上访、拘留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腥风血雨的改制和谐吗?造成金浦北方眼下惨淡经营局面与改制违法、违规有着直接关系,副市长李坚称对金浦集团考察失误,金浦集团邵总大呼“冤枉”“有口难言”,称“徐州市政府没有履行承诺”,暗示《改制方案》另有隐情,国资委称“把金浦弄进来是为了关起门来打狗”,职工们糊涂了,鬼才知道北方氯碱的“改制”真相。&& 宣传资料称实现氯碱“保生存、促转机、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实在是荒唐可笑。金浦北氯数次申请破产、东化厂被夷为平地、23辆汽车卖掉了价值30亿的“全国最大的一体化氯碱基地”(设备实际价值8000万),这难道是“促转机、谋发展”的行为吗。嘴上讲“保生存、促转机、谋发展”,实际在谋破产、谋卖地、谋甩包袱(裁职工),为掩人耳目以用“搬迁”代替“破产”!&&&&宣传材料“一体化大项目停建的原因”,没有一项符合事实,签订的意向合同没有任何法定的约束力,是骗人的把戏。事实上金浦氯碱在“一体化大项目”上没有任何损失,6000万买来的离子膜设备1.3亿出手,基建工程大都是建筑方垫资或赊账弄来的,农工工资也是工人爬上厂大楼广告牌,声称不给工资就跳楼才勉强支付的,广播、电视、报纸报道,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宣传材料称截止09年10月底亏损总额累计已突破1.2亿。就算是已经亏损了1.2亿,金浦氯碱注册金为4.2亿,4.2亿减去1.2亿企业还应有3亿元的流动资金,为什么现在企业惨淡的已无任何流动资金了。就算3亿元注册金为虚假注册,改制时市财政拨付金浦氯碱,让其代发的补偿金等1.6亿元减去已经发放的5000万还应当有1个多亿可以支撑一下企业的运转,这一个多亿的资金是不是早已被挪用或者说不知去向。以金浦氯碱名义贷了多少款为什么不提,现金浦氯碱公司的资产还能折抵你的负债吗?&& 续签劳动合同本应依照《劳动法》,为什么偏偏要绕开《劳动法》?不组织学习讨论而胡编乱造虚假“宣传材料”要职工座谈,请问是让职工相信什么?相信你都是依法、公平、阳光操作?那职工们希望召开全厂工会会员大会怎么就如临大敌,草木皆兵了呢?难到召开全厂工会会员大会是违法?违规?是暗箱操作?北方氯碱职工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23:02 &&
除了垄断性质的国企,别的都是垃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5:26 &&
“用更大的谎言来掩盖谎言”贯穿北方氯碱集团改制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可以看出谎言的编造者智商低劣,不能自圆其说,漏洞百出。但是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蒙混过关,混淆遗留问题概念,以便绕过市政府解决遗留问题实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6:37 &&
江苏省徐州它石律师事务所给本网点律师函作者:高峰&&来源:中国舆论监督网&&发布时间: 21:48:13中国舆论监督网:&&&&受江苏金浦北方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本律师事务所发现在贵网三个网址链接有《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网址:;&) 涉及江苏省徐州市原江苏北方氯碱集团有限公司的文章及针对该文章的大量回复,作者署名:林爱国。该类文章捏造、歪曲事实,对金浦公司的改制行为进行毫无事实依据的抨击,对公司管理人员使用侮辱性词汇,进行人身攻击,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商业信誉,侵害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声誉,金浦公司现特致函贵网站,希望贵网站澄清不实之辞,挽回不良影响。&&&&金浦公司前身是江苏北方氯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氯碱),徐州市国有独资大型化工企业。北方氯碱在改制前几乎具备所有国有企业的弊病:债务沉重、人员冗多、发展乏力、创新不足。至2006年底,北方氯碱的总资产为5亿元,总负债却高达1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投资枯竭,立足尚成问题,发展更为困难。徐州市政府面对如此局面,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对北方氯碱进行改制的决定,市国资委和企业相关部门随后展开了改制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召开前,依法选举了职工代表,职代会经两次审议,最终通过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职工安置方案》,《方案》确定了职工安置方式及所需费用,而北方氯碱无力支付,最终只能由财政资金解决。可以说市政府为企业改制倾尽了全力。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对北方氯碱产权进行了挂牌交易,最终由江苏省的大型民营化工企业――江苏金浦集团有限公司中标(8月3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8中国企业500强在银川发布。金浦集团荣列2008中国企业500强第370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09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8名,民营企业首位)。&&&&职代会的决议是全体职工选举的代表作出的,具有广泛的民意性,职工如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在职代会召开时通过选举的职工代表表达,对已通过的方案应当遵守。《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谁是国有企业的拥有者》等涉及北方氯碱改制的文章,针对职代会的决议提出种种质疑,始终无法提供相关依据。而恰恰相反,徐州市政府、徐州市总工会、徐州市信访局、徐州市国资委等部门于2008年初分别对北方氯碱的改制做出依法改制、合法有效的答复意见。而且,《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等文章的作者无视法律的规定,对金浦公司改制行为无端指责,实为该公司不能接受。&&&&《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中所提到的职工解同林,生前曾任北方氯碱的中层干部,日跳楼自杀,金浦公司深为解的行为所痛心和惋惜,但解的自杀与企业改制没有任何关系。文章中提到解是迫于经济原因和外界舆论的压力而走上绝路,而事实并非如此,解既为北方氯碱的中层干部,工资待遇自比职工要高,与解同龄的中层干部生活条件都不错,解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如果确实生活困难的话,也与企业、企业改制无关。解仅是普通的中层干部,只是企业改制的参与者之一,并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利,不需承担改制所带来的舆论压力,解的自杀纯粹是个人或家庭原因。&&&&文章作者(贴主)意图用解的自杀来阐述自己对企业改制荒谬的理论,不仅是对死者的羞辱,也是对活者的诽谤,该文章不仅侵害了死者的名誉权,也侵害了金浦公司的商业信誉。&&&&贵网站是公民充分发表个人观点、提供言论自由的平台,本律师事务所深表理解,但任何公民的言论自由都是应受到限制的,即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现今该文章已侵害了金浦公司的权益,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在此希贵网站在收到本函后立即删除关于北方氯碱改制的不实内容,以消除影响,恢复本公司信誉。&&&&顺祝商琪!江苏省徐州它石律师事务所二○○八年九月十日 律师:高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7:17 &&
中国舆论监督网的回复高峰律师: && 你好! &&&&你发来的律师函收悉,首先感谢你对中国舆论监督网的关注,另外对于你函中提出“报道失实,要求撤稿”一事,我们研究了以后认为,网络是一个表达言论自由的平台,允许有不同的意见的存在,撤稿不一定是最好的意见,我们认为既然你受江苏金浦北方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发来了律师函,这个函件也基本上表达了你代理单位的意见,为了显示公平、公证的原则,我们把你的函件也发布到网上去,让大家讨论,既让大家学习到了法律知识,也可以把你们的观点表达一下,供广大网友来评判。 中国舆论监督网二○○八年九月十一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7:42 &&
驳“江苏北方氯碱”给中国舆论网的律师函作者:林爱国&&来源:中国舆论监督网&&发布时间: 13:57:38近日,江苏金浦北方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徐州它石律师事务所给中国舆论监督网发来一封律师函,说网站发表的《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捏造、歪曲事实,对金浦公司的改制行为进行毫无事实依据的抨击,对公司管理人员使用侮辱性词汇,进行人身攻击,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商业信誉,侵害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声誉”。&&&&记者仔细重读了原来写的那篇文章,觉得基本以事实为依据,言辞也不过激。对律师函中所谓的“侮辱性词汇”很不理解,因为我不认为我哪个词是在进行侮辱。是“有效可行”和“圆满结束”吗?这也许有点讽刺,但还谈不上侮辱。至于所谓的“人身攻击”就更是莫名其妙,我在文中提到哪位北方氯碱的高层领导,并且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了?没有吧?不知道它石律师事务所的高律师是怎么看出来的?&&&&高律师在函中说“职代会召开前,依法选举了职工代表,职代会经两次审议,最终通过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职工安置方案》,《方案》确定了职工安置方式及所需费用,而北方氯碱无力支付,最终只能由财政资金解决。”在这寥寥数语中可以明确以下两点:《职工安置方案》是职代会通过的,安置费用由市财政解决。&&&&但有两点律师没有说明白,那就是职代会是如何成立的?《方案》是如何通过的?这才是问题的要点所在,而律师一笔带过就给回避了。我再次做下说明,第一次职代会召开时,与会代表约有200人,会前根本不知道表决内容,等领导宣读完改制文稿后,多数人投了反对票。这次会后爆发了职工抗议活动,在岗职工数百人从集团公司步行10公里去市政府上访抗议,原因就是安置方案中没有职工的身份置换金!&&&&这次抗议使得公司做出妥协,增加了在岗职工身份置换金的内容,但是没有增加在职内退职工的身份置换金。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徐委发(2003)21号文件精神,凡改制企业都要进行身份置换,北方氯碱明显一种政策两样对待,这不公平。对于这些,律师函中为什么不说?既然新闻写作和律师辩护都要以事实为依据,高律师为什么要刻意回避这些?别说你不知道这些事情,那样我不相信,读者也不会相信。&&&&第二次职代会198人赞成,14人反对,高票通过了《方案》。前后两次会议相差20余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难道是因为公司追加了在岗职工的身份置换金吗?好吧,就算有这方面的因素,那么还有一些内退职工代表啊,他们不会傻到连身份置换金都没有,却高举双手赞成公司把自己抛弃吧?再温顺的猫也有抓人的时候,何况是牵涉到自身重大利益的人呢?他们应该都是投反对票的,但是最终还是高票通过了这个《方案》,事情难道不可疑吗?记者在采访一个内退职工代表时,他说当时现场管理得非常严,有监控镜头,有公司领导坐在身边,甚至某些代表的票都要经过部门领导过目!&&&&请告诉我,这还叫“依法”吗?!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法律太怪。&&&&律师函中说“职代会的决议是全体职工选举的代表作出的,具有广泛的民意性,职工如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在职代会召开时通过选举的职工代表表达,对已通过的方案应当遵守。”这就纯粹是一种帮腔了,了解了《职工安置方案》是怎么出炉的,就知道这次决议根本不具备广泛的民意。至于职工的意见为什么不由职工代表来表达,一是因为代表们不能完全代表他们,二是他们即使在会上反映也没有人理会。否则的话,他们何必还要到徐州市委、江苏省委反映问题?何必还要到北京上访?“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初那些职工愿意为公司卖命,是因为公司养活他们并给他们尊严;现在他们反对公司,是因为公司非但要赶走他们,还要扣留他们应得的血汗钱。&&&&关于解同林自杀,律师说“解仅是普通的中层干部,只是企业改制的参与者之一,并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利,不需承担改制所带来的舆论压力”。这句话又在混淆是非,偷换概念了。律师的意思是只有高层领导才能感受到改制带来的压力,解同林只是中层领导,还不够承担舆论压力。那么,我文中说解自杀是“改制带来的舆论压力”了吗?没有!解自杀是羞愤于被公司出卖、羞愧于见到家人和同事。解的自杀与改制有很大关系,与被骗有更直接的关系。&&&&律师函中还说“该文章已侵害了金浦公司的权益,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我有两点想说明:一,当你觉得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侵害了别人的权益?二,所谓的当事人是指集团领导还是解同林?如果是公司领导的话,那么请律师找出是哪个领导的名誉被损害了。如果是指解同林的话,那么律师就有点多管闲事了,我的这篇文章征得了死者家属的同意,律师不必费心。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22:37 &&
帮顶一下。这个冬天有点冷,这些害虫该冻死一点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48:02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40:14 &&
2007年7月上会被否,2008年3月环评通过后又撤回IPO申请,江苏金浦集团精心打造的南京石化上市之路颇为坎坷。两度折戟后,南京石化改头换面2009年底宣布借壳ST钛白,而且金浦集团大玩资本运作,把旗下的房地产资产和钛白粉资产一并打包注入ST钛白,资产预估值高达28.36亿元。   金浦集团给投资者画下了未来3年盈利不少于9亿元的“大饼”,并且承诺注入资产没有设置抵押、质押、留置等任何担保权益,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金浦集团准备注入ST钛白的金浦地产和南京钛白均存在巨额对外担保,其中仅金浦地产为南京钛白提供的抵押担保就多达5笔,涉及金额2.3亿元。  不仅如此,南京石化还隐瞒了其注册资本变更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增资详情,该次增资过程中,金浦集团实际控制人郭金东、郭金林投入的2980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南京石化,也就是说用南京石化的资金买了南京石化的股权。而这一重要细节,ST钛白的重组预案只字未提。  ⊙记者 丁可 南京报道 ○编辑 裘海亮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48:25 &&
央企可以随便骗,私企就要找后台了,至少是委员一级说话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1:45 &&
金浦集团给投资者画下了未来3年盈利不少于9亿元的“大饼”,并且承诺注入资产没有设置抵押、质押、留置等任何担保权益,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金浦集团准备注入ST钛白的金浦地产和南京钛白均存在巨额对外担保,其中仅金浦地产为南京钛白提供的抵押担保就多达5笔,涉及金额2.3亿元。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5:35 &&
&&&&&&&&&&&& 无题记得曾姓公,不料成私名。圈地空手道,劫财扫樘功。贼能喊捉贼,盗亦有盗经。有力无诉处,秀才遇着兵。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8:01 &&
孟家沟怀古公家资产流民营,北氯金浦假弟兄。职代会中无职代,国资委外有血腥。在职内退空了断,下岗上岗陷火坑。改制三年待破产,李金玉后郭金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2:27 &&
共 5587 次点击,17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2689929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449 / 昨日发帖:29245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金浦借壳上市败露
郭金东今冬挺难过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壳上市要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