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基金好还是社会保险基金理财?我23岁

当前位置: -
中国人的十大理财误区:把买保险当成投资理财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事实上,在邹涛看来,即使你去理财,财也未必会理你,如果你盲目投资理财,最后很多人的结果是不但不能让财富增值,反而损失本金。中国老百姓理财投资的十大死穴之一:投资理财变成“投机亏财”。
很多老百姓一提到投资理财,就认为是去赚钱。于是变得急功近利,变得贪婪恐惧,甚至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堕落”成了一个投机的“赌徒”,不冷静分析思考,就被一些表面的高额回报广告所诱惑,踏入陷阱,被人骗,结果到最后钱没赚到,还亏损不少,搞得心力交瘁。有的甚至弄得生活都没着落。陷入困境。更有甚者,甚至冒着非法的风险去放“高利贷”。解穴理念与方法:在我们明白了投资与理财的本质区别后,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开源节流也是理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先理财,在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后,再将每个月无需动用的资金,或者一年内不会动用的资金用做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反复细致的考察和调查,不能只看表面,不要相信任何许诺的一年翻倍赚50%之类的什么高额回报。除非是你有独一无二的特权拿到某某特权项目,否则,都不会有太高的回报。一家企业,每年能增长30%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现在各行各业利润都不高的。大家是否知道,即使是全球投资者们无限仰慕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其亲自管理的基金年回报率也不过20%而已,但这对于一个真正懂投资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业绩了。中国老百姓理财投资的十大死穴之二:投资理财变成“投机炒股”。很多老百姓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开支,就把仅有的一点资金投入股市,期望在股市赚多少多少,更有甚者,用借来的钱,亲戚朋友的钱,挪用单位的公款来炒股,希望在股市能捞一把,以为自己聪明到能战胜市场,能靠股市致富,而且还觉得自己是在投资。结果最后亏得很惨。这是邹涛投资法几年来一直非常反对的。这样的心态进入这个还不完善,暗箱的中国股市,大部分不懂游戏规则的人进入股市道最后一定会亏钱被套。解穴理念与方法:很多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只看到人云亦云,很少看到真正有人能静下来思考股市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如何规避。很多人认为,在你没有找到规避股市风险的办法,没有找到好的指路人之前,最好不要进入股市。此外,在股市一定要用自己合法的闲钱、并且以投资的心态去操作,绝对不能像赌徒一样。先多熟悉股市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做好资金管理,在股市调整的时候可适当的进入,然后在上涨到有一定的利润时要果断坚决卖出,不要贪婪,贪字到最后只得一个贫。记住:永远要先保住本金,再盈利。
精选基金数据:
资讯阅读排行
每周基金动态()
季度资产配置建议报告()
精选产品推荐()当前位置: -
淘宝上卖理财品实为保险 网购理财你会下手吗
何方神圣?原来是“保险”产品不过,与众多以为自己购买了理财产品的网络投资者理解不同,成都商报记者在仔细查看了产品说明后了解到,这款产品虽然打着理财产品的旗号,并在宣传时冠以了银行理财产品常用的收益率和投资期限说法,但实际上,这些在网络上热销的产品只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产品,属于保险产品。成都商报记者田园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淘宝网对于合作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准入上线门槛。
用过淘宝网的人都知道,淘宝“聚划算”是个在网上购买打折、团购、特价等商品的平台。但您知道“聚划算”里卖得最火的产品卖了多少钱吗?“12月5日24点,聚划算单团销售额破亿,创造中国网购单品成交记录。”来自淘宝官网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被转发上千次,超过百人评论。
这是什么产品,能创造这么神奇的销售额?经过成都商报记者一番调查,发现这款走红网络的商品,竟然是一款1万元起售的。从销售之日起的短短3天时间,这款产品通过淘宝“聚划算”和“理财频道”销售了4365份,总计销售1.01亿元,创造了中国网购单品的成交纪录。产品年化收益超4%淘宝上3天卖了1个亿半个月前,网购达人张女士在网上看到一款号称“淘宝理财亿元爆款”的产品。点开产品详细介绍后她发现,淘宝宣传的“理财爆款”产品共有3款,分别为“金钥匙1号”、“金钥匙2号”以及“创富人生2011”,这3款国华人寿的产品都在产品介绍的醒目位置公布了预期年化结算收益率,分别为4.05%、5.2%和5%。张女士觉得,产品宣传里说的“3个月退保无任何手续费”、“预期年化收益4.05%”、“疾病、意外身故两重保障”这几点都很吸引人,于是张女士毫不犹豫地网购了一份该产品,整个流程仅花了5分钟。与张女士同样对这款产品青睐的网友还不少。凭借着在醒目位置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现金价值”等方式,国华人寿的3款产品在淘宝理财频道所向披靡,创造了一波销售奇迹。12月3日至5日,这3款产品中超短期的“金钥匙1号”最吸引人眼球,3天内卖出3718笔。而期限为1年、3年的两款产品由于期限长,分别只卖出579笔和68笔。尝到了甜头后,国华人寿12月12日再度在淘宝聚划算平台上架此前的3款产品,并继续打“收益牌”。截至12月12日下午6时,3款产品已经售完,共计成交1258笔,意味着保费至少超过1258万元。凭借“3天1个亿”的淘宝销售额,此前较少被市场提及的中小型险企国华人寿也在一夜之间走红。何方“神圣”?原来是保险产品“3天1个亿”,这款在网络上热销的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一款理财产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如此惊人的销量,非常少见。不过,与众多以为自己购买了“理财产品”的网络投资者理解不同,成都商报记者在仔细查看了产品说明后了解到,这款产品虽然打着理财产品的旗号,并在宣传时冠以了银行理财产品常用的“收益率”和“投资期限”说法,但实际上,这些在网络上“热销”的产品只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产品,属于保险产品。以“金钥匙1号”产品为例,国华人寿的客服人员介绍称,这个理财型万能险预期年化收益4.05%,有疾病、意外两重保障,3个月可退,也就是说,3个月之后退保不扣任何手续费。过去的收益一直是4.05%,这个产品不收任何附加费用,也没有募集期,可以随时购买,没有空窗期,这点跟基金很不一样,可谓真正的无缝理财。3个月以后,如果客户愿意继续放在公司,还是可以继续享有预期4.05%的收益,所有的收益都是复利的。“这则产品的宣传方式的确比较吸引眼球,相比动辄5万元起的银行理财产品,该保险网站销售的产品资金门槛只需1万元,而4.05%的收益率也和当前银行发售的同期理财产品相差无几。”一理财业内人士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虽然产品的宣传方式更像银行理财产品,但仔细看清该产品的介绍,不难发现其只是一款保险产品。首先,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为5万元,该产品资金门槛为1万元,收益率比当前不少银行发售的同期理财产品略高。第二,与淘宝首页的宣传不同,产品的详细说明里,在提及产品收益时,提法为“预期年化结算”,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惯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此外,该产品提到的收益率为结算,仅为结算日期前一个结算周期内的收益水平,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收益。成都商报记者田园调查网购理财你会下手吗?以“金钥匙1号”为例,预期年化结算利率4.05%,无附加费用,并有疾病、意外身故保障,3个月之后退保,不扣任何手续费。在网上购买,“支付宝”还赠送4500个“集分宝”,相当于也有0.45%的收益,实际收益率为4.5%。似乎听上去还不错,但如果是你,你会心动下单购买吗?网友“孤独的过客”表示,有点想买,但是不太放心,一是它是保险产品,总觉得心里没底;二是,毕竟理财的资金有点庞大,鼠标轻轻一点,几万元就这么划出去了,没有现场交易那么放心。也有网友认为,有淘宝“聚划算”的招牌做抵押,团购有保证金制度,买家不必杞人忧天。虽然仍有不少网民对网购保险心存顾虑,但这并不影响金融机构与“淘宝”等网络平台攀上交情。成都商报记者发现,除了国华人寿外,目前已经登录了淘宝网“理财”频道的金融机构还有中国、交通银行、泰康人寿和太平洋人寿,目前淘宝“理财”频道已经可以提供包括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理财定存宝、贵金属投资等在内的多项金融业务的销售。延伸阅读后续监管须跟上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规定成立才5年时间的国华人寿,因借道淘宝网创下“3天1个亿”的销售额,而迅速走红保险圈。泰康人寿、人保、平安、太保、阳光等金融机构也纷纷插足网络销售。2012年,曾经颠覆了传统购物模式的电商,可能将颠覆看似固若金汤的保险销售格局。但市场对这一新模式下的质疑与担忧,亦随之而来。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目前淘宝网对于合作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准入、上线门槛。那么,是否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适合拓展网络销售?是否所有的保险产品都适合线上销售?一旦线上保费爆炸式放量,线下后续服务能否跟上?退保、理赔等是否会存在问题?动辄上千上万的保费资金安全性,又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这些都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所保障。去年,保监会就《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在业内征求意见,但时隔一年半之后,并无实质音讯,网络保险业务一直处于监管真空状态。不过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却从保险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保监会有一个专项小组在负责推进此事,该规定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揭开面纱。尽管配套监管尚未出炉,保险公司并未被动等机会。成本低、容易上规模、价格及投保过程透明,令多数保险公司开始对网销趋之若鹜。保监会人身险部精算处处长丁昶表示,网销具有成本低优势,销售模式由传统的机构推销转向消费者主动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利于降低销售误导。任何新生事物都会伴随着问题,涉及具体问题可以加强和保监会沟通,同时保险公司也有合规的义务。
精选基金数据:
资讯阅读排行
每周基金动态()
季度资产配置建议报告()
精选产品推荐()当前位置: -
理财陷阱:银行卖保险 多少在忽悠
  本是去存钱,不料却稀里糊涂买回保险,等发现后想退保,往往损失惨重你会理财吗?你想理财吗?你在理财过程中遭遇过陷阱吗?针对本报接到的各种关于理财方面的读者投诉,记者或前往打探、或暗访调查,希望能通过此组系列报道,让你的理财之路更顺利。
股市有黑色幽默,曰: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有人套用这样的句式,调侃不良银行网点:一万进去,七千出来;笑脸进去,落泪出来。前述调侃也许有些夸张,但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存单变保单、遭忽悠误买保险的投诉接而连三。近日,本报记者对银行卖保险的情况进行采访和调查。遭遇忽悠:存钱未果损失近5000元2月23日下午,虽然天气不太好,但龙铭(化名)仍旧出了门,他要到汉口台北路附近的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在那里,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与他约好,就退保事宜进行最后协商。事情要从一年前说起。年1月22日,龙铭到台北路上的一家银行网点去存钱。在他取号等候时,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走上前,向他推介一款理财产品。对方称,每年存1.5万,连续存5年,十年之后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可达十二三万,差不多在本金基础上翻一番,比存定期划算无数倍。对方还说了一大堆好处,包括送保险等。对方着西装,看起来很职业,也很热情。龙铭以为对方是银行工作人员,想着回报也很丰厚,就掏出1.5万元,购买了对方所说的理财产品。今年春节之后,一条手机短信打乱了龙铭的生活。短信内容大意为:已到缴费期限,请尽快缴纳1.5万元的保费。龙铭急忙进一步咨询。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当初向他推销的年轻人并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而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驻点员工;当初购买的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一份“保险”。当日,协商的结果是:龙铭退保,但当初缴纳的1.5万元保费只退10300余元,损失4600余元,损失比例超过30%。记者调查:走访9家银行3家存乱相到银行去存款,结果遭忽悠、误买保险。近一个月来,本报就接到十多起类似投诉。从银行类别来看,投诉多指向几家国有大行;从地域上来看,投诉多指向东西湖、蔡甸等远城区。从投诉者的构成来看,多为中老年人、个体经营户、外地来汉务工人员,这个群体有一个共性: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存款与保险的区别缺乏清晰认识等等。本报记者近日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前往徐东、江汉路等银行扎堆的地段进行了暗访调查。此次共走访9家银行网点,既涉及国有大行,也涉及股份制小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共发现3家银行网点服务不够规范,占总数的1/3。问题集中表现为:保险公司驻点人员冒充银行网点人员单独接待顾客;有意混淆保险与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夸大保险合同利益;风险揭示不到位等。调查中,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保险公司驻点人员在风险揭示方面,均显不足。在汉口一家国有银行网点,记者多次追问“购买有何风险时”后,对方才以“只是流动性受些影响”作答,把风险一句话带过。综合读者投诉和记者了解的情况,银行渠道卖保险,问题主要集中在六方面:夸大保险合同利益;投资型产品违规承诺固定收益;使用含有欺诈误导内容的宣传资料;隐瞒责任免除、退保损失、犹豫期撤单等重要信息;故意将保险产品混同于银行存款等其他金融产品。好在近来有关部门对保险类投诉非常重视,维权起来相对容易些。投资学博士:存在“过度营销”,此风该杀!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投资学博士叶学平提醒,银行渠道卖保险并不违规,但普遍存在“过度营销”的问题。表现之一为:通过夸大保险合同利益等方式,诱导不适合的顾客购买保险。“此风该杀!”叶学平提醒,作为普通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日常生活中,总有人违背真实意愿购买了保险。对于这部分客户,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艾莉建议:保险非存款,提前退保损失较大;如果已购买保险,最好设法续保。“保障人人需要,只有做足了保障,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活动。”不过,总有客户会选择退保。过往的情况是,遭忽悠的客户的维权之路比较艰辛&&当初的瞎忽悠没有录音,而相关文书上都有投保人的签字,理论起来很被动。一万元的保费最终退还六七千元是常事。
精选基金数据:
资讯阅读排行
每周基金动态()
季度资产配置建议报告()
精选产品推荐()现在小孩快3岁了,有必要给小孩买什么保险、教育基金或是别的什么对小孩有益的理财之类的东西吗?_百度知道
现在小孩快3岁了,有必要给小孩买什么保险、教育基金或是别的什么对小孩有益的理财之类的东西吗?
提问者采纳
总之,让孩子无忧成长!一般情况下,对于孩子来说、健康医疗险等保障型的保险考虑,建议您可以参考,建议您可以结合您宝宝的具体情况,意外、医疗等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您计划给宝宝买合适的保险,另外您还可以到一些专业的网络保险平台进行对比选择,建议您可以从意外险,住院医疗,给孩子制定全面的保险计划,向保险公司专业的保险人士咨询。适合快3岁孩子的意外与健康的住院医疗保障:开心宝贝(Ⅱ)卡超级版,包括疾病保障意外保障、重疾保障,意外医疗,全方位呵护您的孩子,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宝宝的保险产品您好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宁可以后条件好了,条件好的话,价格实惠,可以适当考虑理财险。以免因为保费给家庭带来过大的压力,不过个人觉得保险以保障为主,可以给孩子先购买一张少儿成长卡,是平安的,保险责任比较齐全。然后在考虑给孩子购买一份适当的分红险作为教育金理财之用。全家年缴保费不要超过全家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再进行补充你好
中国的保险有点不靠谱。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医院的住院保险应该够了,有的公司还有补充商业保险,小孩子也能保一半。
那教育基金之类的有卖得必要吗
你自己给他存钱就是教育基金了。保险收益有时候比不上通货膨胀,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不会让自己少赚钱
额。保险能买了基本的意外险就好了,而基金那些挣得的钱还不是在你自己手上,其实就是变相投资罢了,没有必要买任何教育基金之类的,除非他真的很划算。但是基金股票之类的东西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把你的资金投入到你最能挣钱的行业就行了哦!
以前也有人叫我买这个,不过我不放心,我给儿子开了个户口,每个月把保险的钱存进去。一样的,钱放在别人那到时候能不能拿找谁拿你了解吗。所以我自己帮他存更好。
我帮你分析一下,你每个月可以为孩子存多少钱?多少年后需要多少钱呢?
教育基金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伤保险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