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需要什么做生意念什么经

站内搜索:
吴寻: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企业家
10:13:25 农财宝典
吴寻从1993年开始做生意,商场上摸爬滚打20年,深谙投资之道。&我对养虾一窍不通,但我知道怎么用对的人,做对的事儿。&吴老板投资的对虾高位池养殖场去年开始投产,经过四沼养殖,连战连捷。
谈到为何选择养虾,吴总开始时很淡然地说道,&朋友介绍的。&随着交流的深入,记者不得不佩服吴总的眼光确有过人之处。&只要能养得成,干什么都干不过养虾。&养虾也好,做产品也罢,生意人眼里最讲究的是投资回报率。
工业制造的思路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追求流程可控。很多在水产养殖这行干了大半辈子的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养虾是传统农业,脱离不了靠天吃饭的思路。吴总选择了和工业化思路最相近的高位池养虾模式,从种质、水源、饲料、用药、日常管理,尽量在每个细节上做到可控,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进行虾塘管理。
从选址到建场,吴总的决策和气魄让行业人丝毫看不出是个门外汉。为了避免和其他的虾塘交叉感染,吴总的大成养殖场选址在汕尾市红海湾区湖东镇浦美村依山傍海的山坳中。由于砂滤海水的水质非常优质,高位池里的虾&喝的水又是独一份儿&,为四战连胜打下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尽管山地挖塘的造价每亩高过平地一两万元,但养虾的成绩响亮地回答,这笔投资投得实在值得。
管理在每一个细节里
吴总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虾塘的管理上,每天情况每个细节都会认真过问。但怎么养虾,吴总会充分授权给虾场的技术总监苏若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做事,怎么做,我不干涉,只要做出来有效果就行。&
苏若贵90年代就开始做虾苗,也是最早开始养南美白对虾的一批人,养殖经验丰富,大家都尊称他苏叔。苏叔在海南文昌、广东湛江、台山都养过虾,最后他还是觉得汕尾地区最适合养虾。价格受珠三角和湛江等主产区影响较小,作为新兴养虾产地,水质也相对较好。
养虾20年,苏叔总结一句话:&好水源、好药品、好饲料、好虾苗,再加上科学管理,才能养好虾。&苏叔告诉记者,养虾每一个环节都重要,一个细节管不好,整个虾塘都会乱七八糟。目前,养殖场共有26亩水面,15个高位池。&共有7个工人,每个工人定点管理两口池塘,分工明确。&苏叔带记者来到养殖场的仓库,仓库中并没有多少渔药,当天的投料和用药状况在两块黑板上标记得清清楚楚。&每天用料、用药、换水,每个细节都详细的记录、汇总,等一造虾养殖结束后,养殖成功还是失败的原因,都能非常清楚地从记录中找到答案。&
选苗用药有讲究
珠三角、湛江、漳州等地对虾养殖场遍地开花,如果大家都养得好,哪里还有得好价钱?苏叔认为,大家养虾,只有两成能赚到钱,三四成打平,三四成亏本。原因是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养虾,一损俱损,病害一来就变成&火烧连营&。养殖场的选址占据有利的资源优势,有了好水,剩下的各种好就随之而来。
&水质管理好,用药成本就低;反过来,用药多水质易变坏,塘底易老化。&苏叔平时密切注意水色变化,一旦有变,立即调水。尤其在雨水特别多的季节,对虾最易应激,是出问题最多的时候。&用药是个大问题,现在的渔药市场比较混乱,下药后要看水质是否有变化,不能简单听信厂家的业务员。&苏叔在眼睛能看得见实效的情况下,对有名气厂家的产品比较信赖。&粤海的调水药效果就很不错,比较稳定。&
对选虾苗,苏叔也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一定要到虾苗场亲自看,因为饵料的原因虾苗的颜色偏黄红,有杂色苗的最好不要。&打一瓢虾苗上来观察,100尾苗若有7、8条米白色的苗,或者有肠道内含物脱节的现象,就说明这批苗质量不够过关。
在吴总看来,水质、虾苗要过关,饲料渔药要过硬,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吴总给记者打个比方,养殖场的基建不合理,就如同工厂的生产线不科学,投入的生产资料如果再有各种质量问题,那么虾养不成就是必然的。虽然吴总不懂养虾的技术,但企业管理的经验却及其符合工厂化养殖的思路,先进理念的价值最终在养虾的效益上得到了体现。
没技术懂管理也可养好虾
点评人:中山粤海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真龙
有句笑话讲,中国人做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就便宜。在水产行业上,草鱼、罗非鱼都应验了这个笑话,但多年以来,我们的对虾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好的利润。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养殖失败的概率较高的缘故。
吴总和苏叔一位精于经营管理,一位精于养殖技术,两者的合作造就了连续四个养殖周期的高产,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从事水产者并不缺乏精英,但其中多为养殖技术的高手,长于经营者不多。现代水产养殖业需要有精细化、工业化管理的理念,而我们所见到的养虾行业大多是粗放式管理,靠天吃饭,诸多环节无法把控。诚如苏叔所言,养虾一个环节出问题,满盘皆输。如此,近年来对虾养殖的低成功率也就不难解释。
如今,适合养虾的资源越来越少,正是因为养殖集中区域虾塘交叉感染,使得病害一旦爆发难以控制。如果整个行业都追求好饲料、好药品、好虾苗、好水源,并精细化管理,相信这个行业的养殖成功率将大幅提高。
(作者:吴寻从)&
【发表评论】【】
与“养虾,南美对虾,虾苗,养殖场”相关的文章:
推荐专题: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图片新闻:
畜牧热门:
?[1]?[9]?[133]?[5]?[3]?[132]?[38]?[21]?[14]?[477]
评论排行:
?[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
图片推荐:
七嘴八舌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29357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cctv致富经:养虾二十多年 从来就不赔钱
2007年,由浙江省农业厅牵头,开始在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三大系统开展农业吉尼斯创建活动。纪录的形式有最高的亩产,最好的种养亩效益,最大的种养面积,等等。经过专家实地测定,陈文龙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效益达到11万元,成了浙江省的第一名。
责任编辑:admin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新农网版权所有&养虾二十多年 从来就不赔钱
这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村民们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但在这个小渔村里家喻户晓的,却是一个浙江省在陆地上水产养殖的顶尖高手。
记者:认识陈文龙吗?
村民:认识,认识。
村民:搞养殖的。
村民:陈文龙是搞养殖的,我也是搞养殖的。
这个人就是陈文龙,今年53岁。他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的净利润在浙江省范围内是最高的。
陈文龙:一亩地的收入可以买辆小轿车,小轿车也有豪华的,好的小轿车买不起。宝马,一百多万,十万八万是可以的,好的买不起,十万八万的肯定买得起。
养殖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的净利润一般在几千元,最多不会超过一万元,而陈文龙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净利润却可以达到11万元,创造了浙江省农业吉尼斯纪录。
陈文龙在村里家喻户晓,不仅仅是因为他亩产的高利润,更是因为他不爱搭帮凑伙、喜欢独来独往的个性。
王安宁:我觉得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人家没有的东西他喜欢做。
就是因为这种不一样,陈文龙在搞养殖的20多年里,只要他愿意做,就从来就没赔过钱。如果说陈文龙到底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大家肯定会提起2002年的那次土地招标会。
2002年,小沙镇计划把11个村的600亩土地承包出去,然后由承包者投资,改造成池塘,发展陆地水产养殖。
张和平:产业结构调整,镇里商量之后,向外面贴了一个公告,把全镇的人,有技术的人,来承包。
春节之前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小沙镇政府举办招标会,把600亩土地正式对外承包。会场内外,人们的话题都集中在了陈文龙身上,并且很快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陈文龙肯定会来争取承包这600亩土地,因为他是当时镇里最大的养殖户,另一派说陈文龙肯定不会来,因为这个人做事情向来都是与众不同。两种观点都有依据。当时陈文龙做的还不像现在这样大,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呢?
陈文龙是土生土长的小沙镇毛峙村人,和父辈们一样,十几岁时就出海打渔,1983年,陈文龙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浪,渔船被毁。他干脆就放弃了出海,到岸上搞起了养殖,无意间成了小沙镇陆地水产养殖的第一人。当年,陈文龙养了300亩中国对虾,一年就赚到了三万七千元钱。
陈文龙:这时候的三万七千元,和现在的不一样了,比现在的三百万还多呢。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看不到钱,都是十元十元的,没有五十元的。
在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一个毛头小伙一年赚了三万多元钱,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并纷纷效仿,在之后的几年当中,上岸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陈文龙:捕鱼的人不捕了,我要搞养殖,你要搞养殖,增加到60人。
在镇上有六、七十个人开始上岸养殖中国对虾的时候,陈文龙却不干了,他跑到到附近乡镇的农场做工去了。
1992年,我国沿海普遍养起了对虾,养殖规模和产量达到了世界首位,就在对虾人工养殖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对虾病害席卷全国。
周晨光:1992年对虾白斑病暴发以来,可以说中国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打击。
陈文龙:几乎全部死光了,包括海南、浙江、福建、江苏,全部死了。
小沙镇的养殖户也未能幸免。到了1993年,没有人敢再承包池塘养虾,就在别人纷纷退出的时候,陈文龙却杀了个回马枪,出人意料地重新承包下村里所有的池塘搞起了混养。
陈文龙:文蛤、水白虾,长毛对虾,梭子蟹,四五种。
记者:当时不是全国性的虾病吗?
陈文龙:虾不一样的,中国对虾生病了,比如南美白对虾不会生病的。
就在大家都不敢搞养殖的那一年,陈文龙凭借混养的方式,每亩池塘的净利润达到了5000元。
陈文龙:1993年的时候,我的钱赚得不得了不得了的,我1993年的钱赚得最多了,那时候我赚的钱,在定海的房子买了好几套啊。
就是陈文龙的这种性格,让人觉得他为人处事总是与众不同,甚至出人意料,这次600亩土地他是否要承包,人们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2002年初,招标会就在这个会议室举办,30多个养殖户参与竞标。正如一些人所预料的那样,陈文龙并没有出现在会场。
张和平:我们把承包的具体情况给他们讲明白,承包几年,承包费是怎么交。
招标会从早上八点,开到下午两点半,竟然没有一个人承包。
张和平:没有一个人报名,他们都走了,放弃了。
原来大家是感觉到池塘改造费用太高,并且对大面积养殖的风险有所顾虑。
王安宁:一开始你来的话,你根本看都不要看了,都是杂草,稻田建起来的,没人搞的。
镇领导最后还是找到了陈文龙,看中的就是他的眼光和能力。他的几次选择都能够带来养殖利润的大幅度提高。承包这600亩土地,陈文龙是最佳人选,在陈文龙了解到镇政府的意思之后,很爽快地签下了承包土地的合同,理由也很简单,别人不干了,那么他干。
陈文龙:人家要的话,我不来了,人家不要的话,你给我,同样的价格给我。
在承包下镇里的600亩土地之后,陈文龙还放出这样豪言壮语。
陈文龙:这600亩给我,我怎么不搞浙江第一,我肯定要搞浙江第一。
陈文龙前几次选择都赚到了钱,这次他又在别人放弃600亩土地的时候高调扩张,他有什么高招让自己成为浙江第一呢?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进一种叫做南美白对虾的品种,在1992年中国对虾遭遇病害之后,南美白对虾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种,2001年,南美白对虾开始大面积推广,利润水平相当高,由于浙江到了冬天气温下降,水产品很难养殖,而这时海南的南美白对虾运到浙江最高可以卖到80多元钱一公斤。
周晨光:11月底以后,基本是南方的对虾来填补我们的市场。
陈文龙在别人都不敢承包的时候租下600亩土地,并且放出要做浙江省第一的豪言壮语,就是看中了南美白对虾这样的高价格,这次出手制胜的王牌,就是反季节养殖,然而,把600亩土地挖成池塘,再加上建大棚的费用,最少也要600万元。面对这样的投资规模,一向敢想敢做的陈文龙开始有点犹豫了。
陈文龙:这么大的投资,万一要是失败了的话,小孩读书都没地方去读了。很怕很怕的。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妻子跟着陈文龙搞养殖,风里来雨里去的,几乎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陈文龙:我搞养殖,她搞市场,我养她卖,最起码15年,20年了。
如果维持现状,600万元可以让陈文龙一家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万一失败了,那就要一切从头再来,自己将如何面对妻子和孩子呢?但是反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高利润对陈文龙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陈文龙:我说了不起了,这个不得了不得了的,这个经济效益多少啊,成本不到七元,七元一斤的成本,你卖到50元的话,这个利润是天文数字啊。
那些天,从来不做家务活儿的陈文龙,天天在厨房里围着妻子转来转去,有什么家务活儿也抢着做。
陈文龙的妻子讲不了普通话,他的女儿很了解母亲当时的想法。
陈静:20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心里当然是担忧的,因为不能保证将来必定会胜利的。
在家里,一个未知的结果折磨着每一个人,在村里,人们对陈文龙反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也觉得有点不靠谱,因为建大棚养殖对虾,当地人还从来没人做过。
张仕春:大棚以前我们没听说过,只听说过种蔬菜什么的,没听过大棚养虾。
养殖是有季节性的,如果错过了合适的季节,那么一年的时间就要浪费掉了,这逼着陈文龙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几天之后,陈文龙手里拿着上百张存折走出了家门。
陈文龙:600万嘛,我们农村两万,三万,都是小存折,没有两百万,三百万一张,五万,六万,一万,两万都有的。
陈文龙拿着存折走出家门的时候,肯定不像他回忆时语气那样的轻松,甚至可以说,当时的陈文龙有点孤注一掷。春节前后,是浙江天气最冷的时候,为了赶工期,陈文龙天天泡在挖池塘的工地上。没过多久,陈文龙就病倒了。
陈静:长痔疮了,住院了,他没住几天就逃出来了。
前期的土地改造费用已经花了三四百万元,在施工最紧张的时候,耽误一天,就会对生产造成影响。陈文龙在医院根本就呆不住,刚刚做完手术,就趁着医生不注意,自己溜了出来了。
陈文龙:打车逃出来了,医生不让我出来,我一定要来,早上六点钟跑出来,没人看着我啊。
陈静:建设在搞,他不放心,逃出来了,走路都不会走。
就这样,陈文龙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600土地全部改造成池塘,并且建起了五个养殖大棚,为了保证大棚不被污染,一般来说,不会让任何人进入。
陈文龙:我们这个大棚不能进,你懂吧。人有病菌的,像养猪一样。工作时候以外的话,不能进,都消过毒。我们比养猪还要厉害。
为了可以获得反季节养虾的最大利润,陈文龙咨询了专家,精心设计大棚,所有设备都是用最先进的,这样的配置在浙江省都是头一份儿。
陈文龙:这个氧气打下去,增氧的。这个是氧气,氧气打下去增加产量。这样打下去,本身产量是1吨,打下去就是2吨。像人一样,接氧气,人就比较活跃了,对虾也是一样的。
周晨光:大棚里面达到将近2吨亩产,这些专家就感到不可思议。
在海洋与渔业局专家的帮助下,陈文龙每亩一茬就可以养出2吨的南美白对虾,并且可以在冬季上市销售。
何志康:冬天原来没有,陈文龙是第一个搞大棚养殖的。
陈文龙:相当成功,这个对虾就是2吨一亩,10亩就是4万斤,平均价格要卖到40元一斤,不得了了吧,一年把这个成本收回了。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离大棚对虾起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说明大棚里对虾产量高,陈文龙要在池塘里下一次网。
陈文龙:你看一下,等5分钟,就可以收网了,起码十几斤,20斤。你看看网在动,网在动就是进虾了。
本来约定的5分钟,可是刚刚到了3分钟,陈文龙就急不可待地准备收网了。
陈文龙:3分钟就可以收了。这是3分钟时间的,有八斤到十斤了。
陈文龙的养殖大棚每个占地有两亩多,第一年的时候,建了5个,第二年,增加到10个,到2005年,陈文龙的养殖大棚达到了15个,其余的500多亩池塘也养上了鱼虾等水产品。就是这几百亩的露天水面,让陈文龙干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2002年,在别人都不敢租的时候,陈文龙承包下600亩土地,建成浙江第一个反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并且以每年5个的速度增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8月,麦莎台风登陆浙江,一时间狂风暴雨。
应豪杰:当时天气预报也没有报道雨量会有这么大,大家措手不及啊。
大雨从下午5点钟开始下,一直持续不停,并且越下越大。
应豪杰:5点开始雨量还好,到了9点雨量特别大,形容雨像泼的一样,绝对不夸张的。
雨量这么大,就连陈文龙这个50多岁的人都有没见过。
陈文龙:从小都没见过,都这么深了。
陈静:沙发、床全浮起来了,到现在为止,水的痕迹还是有的。
李惠丽:这里都是水的痕迹。
短时间内,降雨量就达了将近400毫米,整个村子都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因为村子沿海的地方都筑起了大坝,这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打开闸门泄洪。
记者:当时有几个闸门?
应豪杰:我们小沙区域是两个闸门,一个是靠近山那边,那个相对大一些,毛峙这个比较小。
记者:当时这个排水量不够?
应豪杰:不是不够,是很不够,应该说。
雨还在不停的下,水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这个时候,在泄洪现场的应豪杰接到了陈文龙打来的一个电话。
当时,陈文龙露天池塘就像这样,闸的外面是大海,闸门的里面就是500亩池塘,镇里偏偏不知道陈文龙的池塘里还有一个闸门。
陈文龙:他们也不知道,我这里闸门有没有,我们闸门有这么大的,他们不知道。
应豪杰:当时也不是很清楚,他那里也可以排水,我们只能通过小闸门往外排水。速度太慢,老百姓心里也比较急。
如果打开闸门,就可以大大提高泄洪速度,但陈文龙心里清楚,打开闸门,首先被冲走的就是自己池塘里的鱼虾,这意味着至少上百万元的损失,但看着村里快速上涨的水位,陈文龙还是给应豪杰打了电话。夜里三点钟,陈文龙打开闸门,开始放水。
陈文龙:沟这么大,一放水,全部到这里面去了。那边就是大海了。都是虾,我们放下去,不得了了,随便谁都可以抓上来的。
记者:那么大的水应该看不出来吧?
陈文龙:看得出来,它都是在上面。它要逃,逃就跳起来了,跳出来就看得到。
闸门开了两天两夜,村里的水位降下来了。在陈文龙的养殖场,除了15个大棚,其余的500多亩养殖塘里的鱼虾都跑光了。
陈文龙:我辛辛苦苦养的,马上可以收了,肯定要流眼泪。
陈文龙如果选择不打开闸门,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养殖塘放空了,可是大家的赞扬却让他感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陈文龙:市委书记表扬我,这是我应该的,我是小沙的老百姓,老百姓搞掉了,我也是老百姓。
麦莎台风过后,陈文龙重新翻修了池塘,重整旗鼓地搞起了养殖。这个时候,当地实施转产转业,很多渔民不再出海打渔。一向习惯独来独往做生意的陈文龙也开始有了转变。他把自己的600亩池塘分出250亩给了转产转业的渔民搞水产养殖,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王安宁:反正跟他能赚钱,真的,你不问我,我内心也是这样想的,真的能赚钱。
陈文龙:我捕鱼知道他们的痛苦,现在鱼捕不上来了,没有办法,我们都像兄弟一样,渔民本身就像兄弟一样。
2007年,由浙江省农业厅牵头,开始在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三大系统开展农业吉尼斯创建活动。纪录的形式有最高的亩产,最好的种养亩效益,最大的种养面积,等等。经过专家实地测定,陈文龙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平均每亩效益达到11万元,成了浙江省的第一名。
一亩南美白对虾的收入就可以买一辆小轿车,可是陈文龙至今为止,也没给自己买一辆轿车,每天他在养殖场里跑来跑去都是骑着一个用了好几年的电动自行车。
到2009年,陈文龙已经把养殖大棚的数量扩大到25个,他把之前的利润大部又投入到养殖场里了。除了做浙江省的第一,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
陈文龙:我现在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好了,我想今年到明年,我要拿下全国第一,今天讲的。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
&我来说两句!
&致富经相关链结
&致富经一周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养殖商务网
站长:李阳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大厦三层 邮编:063000
客服电话:
公司名称:唐山华夏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网站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致富经养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