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存折不见了

新闻源 财富源
存折变保单强制储蓄 太平洋人寿称取钱须付违约金
&&&& 18:13
  近日,一位六旬老人拿存折去银行取钱,却被告知钱已买了保险,强制储蓄期是10年。若提前支取须支付6000元违约金。老人的儿女表示“我父亲不记得自己购买了这个保险,一直以为只是把钱存进了银行。”
  银行存款全买成了保险
  日,年过六旬的刘先生带2万元现金来到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党家庄支行存款。当时一名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种理财产品。“当时他告诉我爸,这种理财产品利息比银行高,可以随用随取。”老人的女儿刘女士说,由于老人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加上工作人员的大力推荐,老人花2万元购买了这款红福宝十年期两全保险。“这个保险要求强制储蓄10年。老人今年60多岁了,心脏一直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用钱。把钱一下子存10年,对我们来说很不方便。”
  “前几天,人寿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我家,向我们催缴2万元保险金。我们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后来去银行一查,才知道老人的钱全都买了保险。”刘女士说。
  客户自称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近日,刘女士将一份太平洋人寿的人身保险合同拿给记者查看,“你看,这份合同上根本没有我父亲的签名。”
  记者翻看这份合同发现,合同上确实没有老人签名,但夹了一张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收费凭证,在凭证上有刘先生的签名。这张收费凭证上有一栏收费项目是“保险费”,包括缴费方式、投保险种名称等。
  刘女士说:“要不是你提醒我还注意不到呢,我以为就是银行的一个单据。我们做子女的都看不出来,更何况我爸这种上了年纪的人?”那么这种粘贴在合同上的收费凭证是否有效?记者咨询了山东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洪利,吕洪利说,因为收费凭证上已写了与保险有关的内容,这一凭证粘贴在合同上是有效的,等同于在合同上签字。
  按照合同规定,刘家需要往这份保险中每年存入2万元,连存3年,10年后再取出来。
  按现金价值退保要损失6000余元
  “保险公司告诉我们,如果要求现在退保,必须扣除手续费、服务费等6000余元。”刘女士说。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中支银保农信部经理陈新称,老人当时确实是自愿投保,“他自愿在合同上签字,在保险公司做的回访中,老人也明确表示知道购买的是一款保险产品。”
  陈新说,保险公司一般会给客户10天犹豫期,10天内客户如反悔,可要求全额退款。“电话回访中,刘先生表示完全明白自己购买的是一款保险。如果现在退保,只能按保险的现金价值来退。”陈经理介绍,按照合同规定,刘先生需连续3年向保险账户中存入2万元。10年后,按照基本保险金(刘先生这一项的金额是21200元)的2.5倍返还,共返还53000元。同时,每两年保险公司都会按照基本保险金的10%返还,10年返还5次,计10600元。这样,刘先生会获63600元的返还款。陈新说,10年中如果刘先生遭遇意外,将获得基本保险金2倍的赔偿。“如果客户坚持提前退保,那只能按保险的现金价值来退。”
  保险公司称与银行柜员有合作
  根据日银监会下发的通知,保险人员不应驻点银行销售。
  都市女报:既然已取消驻点,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出现在银行里?
  陈新:不是驻点而是巡点,每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去各网点做培训。
  都市女报:培训对象是谁?
  陈新:是各网点的银行柜员。
  都市女报:网点的银行柜员跟保险公司是什么关系?
  陈新:是合作关系。
  都市女报:完成一笔交易,银行工作人员如何获得利益呢?
  陈新:不方便回答。
  都市女报:保险工作人员的制服是否与银行工作人员有所区分?有没有可能引起客户误会?
  陈新:我们的制服和银行工作人员差别主要在领花上面。工装的样子都是差不多的,我不排除引起误会的可能。
  都市女报:工作人员是否会在推荐保险时,第一句话就介绍自己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陈新:我们会说明,但不会在第一句话说明。
  (据《都市女报》)
  -事件进展
  保险公司退还老人2万元“保险”
  律师:老人买保险最好有成年子女陪同
  近日,记者拨打刘先生儿子的电话。他说,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给其父亲全额退还了2万元钱。“据他们的工作人员说,女报的报道发出后,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了处理,他们是迫于压力退款的。我爸的年龄也大了,这笔钱随时都能用到,感谢女报的报道。”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中支银保农信部经理陈新说,保险公司给刘先生全额退款,一是考虑到他年纪较大,时刻都可能用钱。“我们之前并不知道他有心脏病。”二是因为相关部门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买保险有严格规定,不建议向60岁以上老年人推销保险。刘先生的身份证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比实际年龄小了几岁。
来源:东方网
编辑:孙朋浩
太平洋(601099)
高清图集赏析北京大量市民持医保存折取现
来源:光明网编辑:
摘要:近日,北京出现大量市民前往北京银行持医保存折取现现象。有消息称,自12月起北京市医保存折账户将进行封闭管理,专项用于个人医疗支出,不再允许取现。
近日,北京出现大量市民前往北京银行持存折取现现象。有消息称,自12月起北京市医保存折账户将进行封闭管理,专项用于个人医疗支出,不再允许取现。记者致电北京市人力局获悉,11月29日至12月3日,信息系统确将进行主机更新和系统升级,在此期间用户取现并不受影响。而个人账户封闭管理工作系统的具体改造时间尚未确定。
11月28日,在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营业厅内,多数排队办理业务的客户都是来取现医保资金的。&听说今天是截止日期,往后就不能取现了。&市民张女士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来到银行,&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如果改成专款专用,那放在卡里的钱要是不生病就一直用不成了。&争相取现的市民多数和张女士出于同样的考虑。然而,该银行工作人员称并未接到停止医保存折取现的上级通知。
&几乎每年年底都会有市民听到类似传言排队取现。&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也曾出现过集中取现的情况。
据悉,目前北京市单位和个人缴纳医保费用后,由医保部门每月将按比例划入专门设立的北京银行医保存折,折内金额可由缴费人员自由支取。记者采访得知,今年年初,河北、江西等省份均推出新版替代医保卡,新卡集社会保障功能和金融功能于一体,持卡人可将社保卡当银行借记卡使用,不过其个人账户里的医保资金仍是专款专用,不能取现。
对于北京市医保个人账户将来是否会封闭管理、为何要封闭管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按国家规定,个人账户资金也是统筹基金的一部分,实行封闭管理,专款专用,用于参保人员医院就医和药店购药费用。但个人账户封闭管理工作系统的具体改造时间尚未确定,具体改造方案还在设计当中。
&从个人角度,当然还是希望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取出来,自由支配。&市民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从政府的角度,专款专用才能更好地有效利用医保资金。&
对于市民们为何要迫不及待地扎堆提现医保资金,专家认为,除了&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这样一种消费心理的客观存在,更主要的反映出当下市民对于医保资金管理制度的诸多不信任。因此应加快医保制度改革,增加制度的透明度,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1万元
紧急转院:5万元
旅程变更保障/旅行延误:若由于恶劣天气、罢工、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等原因而导致飞机或轮船延误,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300元。
责任保障/个人随身财产:旅行期间被保险人随身财产被盗窃或抢劫,或因其他第三方责任遗失,意外损坏,可获赔偿。(每件或每套行李或物品最高赔偿额为2500元)
满期生存金:1万元-5万元
初中教育金:2,000元-99万元
疾病身故:1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万元
意外保障/飞机意外伤害保险金:保障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踏入民航班机的舱门起至抵达目的地走出民航班机的舱门止发生的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
意外保障/火车意外伤害保险金:保障被保险人以乘客身份进入火车车厢至抵达目的地走出车厢期间发生的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
旅程变更保障/旅行延误:若由于恶劣天气、罢工、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等原因而导致飞机或轮船延误,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300元。
责任保障/行李延误:旅行期间被保险人的随行托运行李每延误8小时,可获赔偿500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5万元
紧急转院:50万元
保险顾问在线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我的中国人寿保险返钱日期都过了一个月了,钱还是没有打到卡上,应该怎么办呢?_百度知道
我的中国人寿保险返钱日期都过了一个月了,钱还是没有打到卡上,应该怎么办呢?
提问者采纳
您好,如果是第一次领养老金,需要到公司柜面办理,填写生存金领取的申请书,选择按月领取或者按年领取等领取方式,建议您找当时为您办理业务的业务员,或者打电话到95519咨询相关手续,或者到您办理保险的公司柜面办理,也有可能是银行转账不成功造成的,你也可以看看当时交费的银行存折是否还订亥斥酵俪寂筹檄船漏有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福寿安康到百年!
答案来自: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1条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你如果想领你的返钱订亥斥酵俪寂筹檄船漏的话可以去保险公司办理或打客服电话办理。如不办理就在保单中累计生息了,不用担心,你的钱不会飞的。
您好,我是中国太平人寿的赵佳 很高兴为您服务如果是第一次领取的话 可能是需要到公司柜台那里办理的您可打一下中国人寿的热线电话咨询下 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不会自动打到账户里的,第一次领钱,你要去办理一次“生存金领取”手续,提供身份证,被保人银行卡或存折复印,需要签名。可以叫业务员协助你办理
您好,可能是账户或转账手续问题,建议拿保险单到营业大厅咨询,领取现金或重新办理转账账户手续。
您好!请拨打客服热线95519,或到柜台办理,也可以联系您的业务员帮您代理。祝您一切如意!
您好如果是第一次领取生存金,您需要填写“生存金领取申请表”谢谢:)
您好:您最好和保险公司继续联系,咨询一下问题出在了哪里。
你好,请拨打95519,要求公司把分红打到卡上!
问你的业务员啊
打客服咨询
跟你的业务员联系,让他帮你查,或者直接去国寿的柜面上查一下
中国人寿保险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补中国银行的存折一本要多少钱啊_百度知道
补中国银行的存折一本要多少钱啊
提问者采纳
情况而定吧……如果你之前开卡的时候配过存折,手续费是10元。如果你只是现在单开一本存折,而在江浙沪地区目前不行,如果你在中国银行的IT地区,中国银行已经不提供该项业务的服务了,不好意思,免费,可以配一本对账簿。如果你之前只是一张卡,现在想配一本存折,同样,而现在又不见了 就需要挂失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银行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现在好像不要钱了。
如果丢失了需要挂失补折,挂失费是10元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保险营销15年-2
市场成长调整期& 《保险赢家》创刊
一、入世开门——外资保险美梦实现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公司尝试更具吸引力的聘才方案,这也使寿险业同业间非正常的人员流动成为规范寿险市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到2007年,广州、江苏等七家地方行业自律组织都针对营销员的异动和同业聘才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自律公约……
1、蓄势已久——美国友邦开始伸延
友邦认为创业不仅要为友邦开拓市场,还要为当地市场发展成熟做贡献,因此培养出众多当地的保险人才是友邦的初衷,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责任所在。友邦立志做一个行业的典范:"培养当地人才,尊重业者,保障客户"。友邦给代理人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培训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当时的招聘广告,它对应聘者的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无人寿保险代理人经验",如此的"高门槛"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
代理人的训练包括ABCD四个严格的阶段:专业知识、产品理解、推销技巧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每一个月,北京训练500人,从中考试筛选,市场测验再决定签约。友邦一直坚持"我们的代理人队伍不是最庞大的,但始终是最优秀的"。
在加入友邦前,绝大多数业务员都毫无销售经验可言,但他们对当时的培训印象深刻,"在凯宾斯基、中国大饭店这样的高档场所,看着那些优秀业务员走过红地毯,我就觉得有种做事业的感觉,而不只是一份工作"。很多接受过培训的业务员回忆着。
这一情况先前已经上演。1996年,平安保险与友邦保险在上海滩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营销战,最终平安大获全胜。原因很简单,中资公司为了营销没有底线,长期寿险保单平均利率为7.7%,而友邦保险考虑到未来利率风险,固执地守住利率底线,只保证4.5%的固定利率。据投资银行高盛的估算,随着此后银行利率的下调,国内寿险业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利差损在人民币360~700亿元之间。
1999年开始,当中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投连险、万能险、分红险等新产品的时候,友邦又一次落在了后面。2001年全国投连险保费收入就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但股市的暴跌,让大多数保险公司最终无法兑现承诺。
是友邦过于保守吗?"保险公司的首要功能是保障,银行是理财,证券公司是投资,三者分业很明显,在国内有点混淆。友邦希望先在保障上有所作为,第一批产品都是保障型产品。友邦认为首先要把保障做好,其次才是投资的问题。特别是在现在很多人买了投资型保单的情况下,这就显得尤其重要。
2、双重身份——太平人寿重回故里
香港户口和中国血统,"假洋鬼子"太平的回归或许具有双重的味道
太平人寿历史悠久,源于1929年创立于上海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历史上的太平人寿,凭借强大的民族资本实力,众口皆碑的企业声誉和稳健专业的经营风格,坚持"惟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问题"的理念。
1956年后,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太平人寿移师香港专营海外业务近半个世纪。2001年中国加入WTO初期,众多的保险主体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一些内资背景的公司也纷纷出现。如何让太平人寿的品牌从这些公司名称中差别出来,是决定能否快速有所作为的重要因素。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太平人寿全面恢复经营国内人身保险业务,成为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也是现今中国保险市场上经营时间最长的中资寿险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金23.3亿元人民币。自此,一个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民族保险品牌,回归故里,老店新开,走上了一条国际化标准、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改革创新之路,成为中国保险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3、同业聘才——信诚在粤掀起波澜
信诚在开业之初,就已仔细研究了各家中资及合资保险公司的基本法,并结合当时中国寿险营销的特点,推出了一套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聘才方案。这套方案为他们吸引营销人才、快速在市场中成长起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信诚将人才定位分为"新秀计划、经理人计划、优秀业务主管的加盟"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设计了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方案和计划,如不仅可获得先进的全面使用先进教材的培训外,还可以获得展业奖、达标奖等等。将公司的业务模式定位为"恒久利益定位制度(Entry
Point System)"这个制度尽量避免了晋升考核中的人为操作。
与其他公司相比,信诚的聘才方案在业内占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管理津贴没有门槛,无论团队业绩多少,管理津贴比例都一样高;二是管理津贴的发放没有代数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管理津贴只发放到第二代,但信诚的则突破了此限制,而且主管的利益不会因下属的晋升和团队的裂变而减少,避免了主管的利益与下属的利益发生冲突,有力地保证了团队做大做强;三是所有的制度都是透明公开的。
在此基础上颁布的基本法,无疑在当时各家寿险公司中显得独树一帜,吸引了无数从业人员的眼球,由此在广州也展开了大量业务人员的异动,信诚也获得了闪光的业绩,当然也给市场带来了动荡。他们在北京照此办理,虽然不如广州风光但是仍然成果不俗,两地的成功在业内树立了榜样。当时,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是梁家驹,信诚人寿的总经理是李源祥。
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不少公司开始尝试推出类似的、更具吸引力的聘才方案,这也使寿险行业同业间非正常的人员流动成为规范寿险市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到2007年,广州、江苏等七家地方行业自律组织都针对营销员的异动和同业聘才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自律公约,据悉北京也在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后在同年底携手所有在京开展寿险业务的分公司签署行业内流动增员自律公约,遏制因各公司聘才方案的巨大差异带来的人员异动和市场混乱。信诚由此成为推出聘才方案的始作俑者。
4、不甘人后——境外公司争相露脸,中英、中意、首创安泰、金盛等等陆续登场。
与外方股东多为保险公司不同,合资保险公司中方股东来自不同行业,均在各自行业具有突出的市场地位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按照经营范围不同,中方股东有保险类企业、金融企业、大型国企等,这些经营范围大相径庭的中国企业,与"嫁入"中国的合资对象,正在上演不同的"家庭故事"。
2005年1月,中英人寿率先取得合资保险团单,客户来自中方股东中粮集团。两个月后,中意人寿签下出资方中石油天然气集团保费高达200亿元的团险大单,从而一跃成为保费规模最大的合资寿险公司,引发了2005年保险行业的一场地震。
当然,合资保险公司将国企大股东发展为团险客户,似乎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光鲜。中意人寿那份来自中方股东的巨额团险保单所带来的结果是保费规模好看了,但是公司却难以从中获利,"这种合作方式其实就像以前单位为自己职工办餐厅,盈利的不多"。但团单业务确实给公司带来了意料之中的宣传作用,中意人寿因为这张超过200亿元的大单而在市场中受到瞩目,同时使自身的市场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除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团单合作,几年来中德安联、恒安标准、光大永明、信诚、金盛等保险公司发展迅速,出资双方均相得益彰。对光大集团、中信集团、五矿集团等大型企业来说,参股成立合资保险公司只是进一步扩展集团金融业务的一种手段,成立合资保险公司也仅是其业务链条中的一环,所以如此一来,外资股东在经营上就享有较大自主权,更多在国外经营保险公司的经验在中国得到应用,双方合作起来也比较愉快。
但是同时由于外方对中国国情的不熟悉,带来一些管理和经营上的问题,业绩也与当初的设想存在一定的差距。"水土不服"的现象时有发生,保险人才本土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此外,在双方的合作中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数。从中方出资股东来看,一方面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计划出售其所持有的股份。如正在计划上市的太平洋保险拟出让所持有的太平洋安泰股份,以避免与旗下太平洋人寿同室操戈的局面。
外资与中资公司合作一方面是中国的金融政策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外资公司都想借力尽快融入中国市场,中资公司则是想借鉴对方经营和管理理念,以双方达到双赢为目的。但在现实中,合资公司中、外双方都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磨合的地方。
二、外援篇
1、血脉相连———台湾(海外)顾问的兴衰
寿险营销在中国即便从友邦算起也不过才15年,其真正在大江南北全面展开,也就十一二年光景。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光景里,中国寿险营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神州大地,说是突飞猛进不过分,说是一日千里不过分,说是跳跃式发展不过分,说是爆炸式发展也不过分。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海外兵团,特别是初期的台湾兵团。
伴随友邦登陆的,可以说是海外的几个兵,伴随平安而来的,则可以说是一股先头部队。就个体而言,他们在海外的平台有高有低,进入大陆的起点也不尽相同,但就当时的作用,他们都是教父级的人物。
那个时候人们对保险是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人们幼稚的真是可笑啊!1997年初,有一间保险公司,在青岛举办本系统的一个全国性的讲师培训班,请了一个海外老师来授课。在此之前,别说讲师培训,甚至就没"讲师"这一说。送去培训了仅仅三天,回来的人举止行动在当时看来就脱胎换骨了,伙伴们对其就刮目相看了。他们回来首先教给大家的,一是如何"问好及其回应",二是如何鼓掌,三是一个某某、某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在今天看来这些习以为常的极其小儿科的东西,在那时都新鲜得不得了激动得不得了啊!这一时期对海外讲师那时的人们就是奉若神明。
坦诚地讲,没有海外兵团在那个时期的启蒙,平安绝不可能是现在的平安,中国寿险决不可能是今天的中国寿险。追忆过去,我们感谢那些为中国寿险营销做出贡献的顾问和讲师。
台湾国泰人寿和他们的大陆工作室,那些年接待了无数大陆寿险同行考察团,给予了大陆保险业很多帮助和支持,由于两地的特殊关系,那时的大陆工作室就像是大陆同行接待站,热情豪爽的梅汝彪主任也成了我们大家的好朋友。
台湾保销集团《保险行销》杂志的梁天龙对初期中国寿险营销培训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梁老板因此名利双收也是应该的,虽然大家都觉得他的钱收的太多了点。
还要感谢初期和"牛宅"合作的讲师们:吴学文、王海张、黄雅烈、庄秀凤、林裕盛、林雪贞、彭炳镛。
借此我们仔细搜遍了《保险赢家》100期上的报道和记载,再加上各路英雄们的回忆,统计了一个不完全手册,谨向在拓荒期为我们中国大陆保险营销做出贡献的讲师和顾问们致敬:(排名不分先后)
黄宜庚、刘建南、郑舜文、刘嘉惠、吴秋峰、姚惠珠、李振才、王秀敏、王志政、洪誉雅、陈昭甫、曾本诚、徐瑞生、董秉琨、杨台汉、魏宏仁、唐方伍、黄伟立、陈本忠、龚治平、曾恩明、罗中美、蔡正明、张文贤、吴伯扬
中国寿险营销的启蒙,因地域的不同,有早有晚,但大体说来在1997年到1998年就差不多完成了。这期间来自海外的"教父"们大都在大陆取得了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
经过几年的大发展,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寿险似乎遇到了瓶颈,几家保险公司差不多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当时恐怕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没请海外人士做顾问,不但总公司请、分公司请,有的地县公司都请了,不过这大体说来,还是一种零零星星的行动。到2001年的时候,"龙腾计划"和"逐鹿计划"出炉了,内容主要是从台湾引进几百名经营、管理、督导人才。早来大陆的都抱得金娃娃抱得美人归,可以说个个都是功成名就,有了这种示范效应,当"龙要腾"、"鹿要逐"的时候,各路"专家"、"英才"们群起响应从海外纷至沓来。
然而事过境迁,这两个计划均不了了之,草草收场。龙腾腾起来了吗?没人出来宣布;逐鹿逐起来了吗?同样没人出来宣布,也从未见诸媒体!那么"龙腾"失败了吗?没人承认;"逐鹿"失败了吗?也没人承认。有的海外专家来了十几天就不见了,有的来了个把月就走了,可以那么说,半年下来阵亡者众,一年下来,所剩无几,取得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
再接下来,在台湾最多算是二三流甚至就不入流的淘金者纷纷前来这片保险的新大陆刨金挖银。这个时候,海外讲师在北京的讲坛上被直接轰下台的场面出现了,身败名裂打道回府哪里来的哪里去,勉强留下来的也是急剧贬值沦落民间……
淘金者们忽略了本土寿险营销人才已成批崛起。这些一招一式还带点土腥味的本土人才,虽然在精细化上比海外"专家"还有些差距,但他们是和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是和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是和团队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当然更了解大陆,更了解本地文化,更了解公司,更了解领导,更了解团队,运作起来,也就更游刃有余。这个时候,大陆寿险市场,已没有神明,也不再迷信,如此时刻,再请来一些"神仙皇帝",请来一些"救世主",注定要失败。
其二,外来和尚一个人拿半个公司的钱,原来这个岗位,几千块钱的成本,你来了,拿几万块,即便做得确实比原来的人突出,这也是在制造矛盾。有位海外"女专家"第一天开晨会就露馅了,被轰下了台,原因很简单,她在台湾才做了一年多保险,她哥哥以"专家"的身份来大陆,就把妹妹也给捎带来了。她哥哥在省公司当"专家",就把她介绍到县公司当"专家"了。唉,那个时代,"钱多,人傻,快来"。
还有一位来自海外的"专家",听其讲,确实专业不服不行;开口闭口你们大陆人,总是不屑的口气。有人吐啖,他拿出来嘲讽一番,有人用报纸擦屁股,他拿出来嘲讽一番。此专家来到后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厕所里放上卫生纸,可是卫生纸放上就被人拿走了,这又成了他讽刺挖苦的话题。此类专家,再专也是要失败的。
起初,我们不知道保险营销机制是什么,就虚心向国外学习。对国外的保险营销机制学习和研究之后,照猫画虎的推出了自己的版本。虽然这个营销制度多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可低估。随着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对营销制度做出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如今,我们各家公司都可以得心应手地拿出自己的营销制度。
保费在增长,保险经营者的经验也在积累,对保险的运作能力也在提升。在零起点的情况下,提高学习、借鉴、思考、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经营方法。
第一个创业说明会、第一个产品说明会、第一个业务推动方案、第一个表彰会、第一次封闭培训,诸多的第一次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是前进征途的里程碑,也是我们智慧的体现。这些成绩给我们增添了极大的信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开发自己的保险市场。
尽管我们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无论在经验、实力、人才储备、技术手段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既聪明智慧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利用后发优势,一定能够尽快缩小差距,跨入领先者的行列。我们已经成功地走过了第一阶段,我们也同样能够创造新的辉煌。
2、国际接轨——资深外籍进入高端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资保险公司开始把招贤纳士之手伸向海外,以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来应对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这样不仅能弥补国内保险高级人才的相对不足,更可以引进国际金融保险业先进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技术。不少合资保险公司在这个方面领先了一步,如今,在国内一些合资保险公司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的海外员工已经达到了20多人。而在一线的管理层中,这个数目达到了100多位,港台地区的高级人才尤其抢手。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国内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投资风险控制方面确实遇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遏制企业的发展。一位业内高层人士感言,由于保险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素质保险人才供需严重脱节,中国保险业正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才饥渴期。
引入境外人才,便于带来境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这些境外军团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即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精算师等专业资历,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属于专业型高管。对于日趋专业化经营的保险业来说,管理人才专业化是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平安保险就已尝到"外脑"们带来的甜头,在保险行业开创了引入外籍人才的先河。
"中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事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河上已经有桥,我们就不必去冒险涉水,付一些过桥费就可以过去了。风险小,也赢得了时间。"这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有名的"过桥论"。它明晰地表达了公司人才的开发政策。
平安聘用海外人才始于1995年。10年来,平安走上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外脑"引进之路。目前,平安400余名A类干部中,排名前100的高管有61位来自海外。总部的财务、精算、IT、培训、投资、营销等主要业务部门的一把手都由外籍专家担任。这在国内保险行业绝无仅有,在平安越来越多的重要工作岗位上可以看到"洋专家"的身影。刚开始的时候,平安在决策层中并没有引入"海外兵团",只是在技术类位置引进。之后,平安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在新的方向上延伸,从原先的企业前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开始向后台核心岗位转移,成为平安深层次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标志。
2004年1月,在两岸三地寿险业颇有影响力的梁家驹投身平安。梁家驹历任美国友邦副总经理、台湾南山人寿总经理、英国保诚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等职。当年为了劝说其加盟平安,马明哲花了一年时间和梁家驹谈论"职业经理人对民族保险业的使命感"。
梁家驹在美国友邦一干就是25年,期间任职友邦台湾公司总经理达11年;1996年加入保诚人寿任大中华区执行总裁,目标5年,然而一干近8年,当保诚人寿在亚洲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与水准后,梁家驹认为,自己是该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去年3月份,一家海外猎头公司找到我,告诉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开始并没有说是中资,我便一口回绝。后来说是中资,我有兴趣,再一说是平安,我就更有兴趣。"梁家驹透露。2003年6月,梁家驹正式向保诚提出"走另外一条路"并获得批准。
三、培训——从无知到专业
在这期间,中国寿险业是敞开胸怀,接受世界,聆听世界,甘做世界的小学生。在这期间,有些培训,虽然不一定专对保险,但是其目标市场仍然是寿险业,花几千元至少也是几百元去听讲的多是从事寿险营销的业务员、主管、讲师、组训及其管理者
作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培训,保险公司肯定不是开先河者,但作为一个行业,整体拿来整体接受整体吸收,寿险营销无疑是中国第一行业。在拿来、接受吸收的基础上,业内各家又紧锣密鼓地建立起各自的培训系统,寿险营销更是绝对的第一行业。
友邦把寿险营销的培训带入中国,而紧随其后将其发扬光大的无疑是平安。
如果说友邦是把培训从海外带来,那么平安就是从海外直接拿来。从哪里拿来?当然是从台湾拿来。拿来什么?当然是拿来人家的人。拿来人家的人做什么?当然是做"教父",是当播火者。黄宜庚应该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再之后马来西亚华人讲着半生不熟的汉语来了,如吴学文,火遍1998,余热1999;新加坡华人讲着磕磕绊绊的普通话来了,如陈明丽,火遍2000,余温2001;安东尼罗宾的弟子及自封弟子们戴着各种各样的头衔及自封的头衔讲着故意夹带英文的汉语来了,如陈安之及其追随者,爆炒2001,续炒2002;经过国内包装的真正的洋师傅操着真正的美式英语来了,如乔.吉拉德——日在北京演讲,日在上海演讲,一个73岁的老人仍站在桌子上抛撒名片疯狂演讲,连翻译都给甩到了一边。
这的确是一次演讲风暴。这次演讲或者说培训标志着海外演讲或培训达到了一个顶峰,自此之后,海外演讲和培训仍然有,但渐次归入平静,再也掀不起风浪了,那种追逐海外培训追逐海外大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种动辄几千人甚至近万人的培训大会也极少见了。
在这期间,可以那么说,中国寿险业是敞开胸怀,接受世界,聆听世界,甘做世界的小学生。在这期间,有些培训,虽然不一定专对保险,但是其目标市场仍然是寿险业,花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去听讲的多是从事寿险营销的业务员、主管、讲师、组训及其管理者。
做保险培训经纪的,《保险赢家》暨《保险经理人》社长杨晶肯定不是第一个,但做出动静做出声势做出重大影响甚至要在那段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恐怕只有杨晶。1998年杨晶慧眼把吴学文从马来西亚淘到中国,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搞了2天的培训轰动全国寿险业,之后全国巡回达65场。2000年"龙行世纪,谁升起谁就是太阳"在全国巡回,首场奥体中心5000人的会场高朋满座令很多人记忆犹新,那场巡回也捧红了5位台湾保险明星——庄秀凤、林裕盛、林雪贞、王海张和彭炳镛。杨晶的保险培训经纪生涯以2002年由郝演苏教授担纲主讲的20场全国巡回"新世纪赢家"宣告圆满结束。
那个时候的寿险营销在全国范围内刚刚起步,中国还是一片人寿保险的处女地,培训更是如此;那个时候,寿险营销对培训的需求,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如狼似虎嗷嗷待哺。当然作为另一方的吴学文等在中国的成功,同样得益于杨晶。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此后杨晶成功转型,创立了中国第一本保险营销杂志《保险赢家》,2003年又创刊《保险经理人》。
英雄不问出处,那个时候只要敢做,几乎没赚不到钱的。几个东北的愣头青,把陈明丽的演讲大会,都能做到八九千人。还是东北的几个愣头青,弄一部北京的电话,再弄一个北京的手机号码,就成了北京的保险服务公司,就可以号令天下,就可以携"北京"这块牌子攻城略地,搞各种各样的大会,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直至办到清华校园(借用场地),使许许多多全国各地的从业者凭着心中的"清华情结"跑到北京来参加一个名头很大的培训班。
然而这样的好光景,到2002年差不多就结束了。再以后赔本的有了,赔光的有了,赔死的有了,办不起来的也有了,一个计划至少几百人的班只到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的情况出现了。保险社会培训及保险经纪的春天就此过去了。自此之后,"培训大会"便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保险培训,该谢幕的谢幕该退出的退出该消失的消失该转型的转型。
在接受海外培训的同时,本土培训也在的崛起,从激励演讲来说于文博是个标志性人物,从业务人员层面,蹇宏是个代表人物。其他多如过江之鲤,难以细数,各领风骚,有几个月者也有几场者,能够一两年仍然站在讲台上的已经是"长命者"了。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各自培训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外训渐弱,"外脑"衰落,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自己的建立起来了,完善起来了,外边的自然就用得少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内中人,见识多了,对培训已经有了一个清醒而理智的认识,那种盲目的热情和追捧自然消减。
用影响中国或中国影响来概括寿险营销的培训,绝对不是言过其实。
寿险营销十几年,直接接受过培训的究竟有多少人?有说是2000万,有说是3000万,有说是4000万,不管是多少,除了寿险业本身,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曾系统地培训过如此多的人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绝对是个超级第一。
如此多的中国人,接受了保险公司这种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特殊培训,观念不可能不改变,行为不可能不改变,精神不可能不改变,心态不可能不改变,技能不可能不改变。事实是他们不但改变了,大多还成了这种新观念新文化的传播者。常有非保险企业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告之,有保险销售经验者从优。常有非保险企业专门把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及讲师作为挖脚对象。这是什么?这就是影响。
从客户层面上讲,有人买了保险有人拒绝了保险,但对保险人的精神,多是赞赏有加,即便有时用的是贬词,也并不妨碍他们内心对保险人的评价。常有企业老板说,我们要有保险公司的人一半的精神,我们就……,常有企业专请保险推销员去讲课。甚至有这样的企业经理人,他们花钱(报名费培训费单位出)偷偷地把人员放到保险公司去培训去实习,甚至明确要求,做到多少保费后才算毕业。
中国现代的培训机构(管理、咨询、文化传播等都可归入此列),有许多都是直接从保险培训机构转型而来。其培训内容,特别是在早期,也多是直接从保险销售及管理培训中嫁接的。
2、职场文化 ——不可以磨灭的记忆
对于保险营销职场的文化形成,保险业资深的讲师兼撰稿人马喜千笑着回忆道:"现在人们对职场的大字报、小字报、大口号、小口号、挂着的、贴着的、横着的、竖着的、印刷的、手写的、工工整整的、歪歪扭扭的都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了,营销部的晨会经营也已经很成系统了,愿意怎么跳你就怎么跳,愿意怎么喊你就怎么喊,愿意怎么唱你就怎么唱,愿意怎么闹你就怎么闹,愿意怎么哭你就怎么哭,愿意怎么笑你就怎么笑;如果老总坐在他的写字间板台后,听不到你的动静或者是你的动静小了,说不定还坐不住呢,说不定还认为团队出了什么问题呢。十年前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不一样,动静稍一大了,立马就会有人拍门而入,兴师问罪。"
"当时我所在的保险公司产寿险分业后,寿险的这些一把手,大都是产险起家,对寿险营销这种极其特殊的职场文化还很难理解,所以管理往往管不到点子上,甚至闹出笑话来。因此我做了省公司培训部经理后,搞的第一个班便是总经理培训班,讲的第一课便是《千军万马闹营销》。那是一个封闭培训。老总们的手机被收了,专车被收了,一辆大客,拉到一个山沟里。这些老总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开班前竟像主管培训一样,搞起了班前训练,喊队名队呼班呼班歌的闹腾了一晚上;不但如此,整个培训都是在这种"闹"中完成的,闹到后来,老总们也为加一分两分争得不可开交,老总们也有人哑了嗓子。"
效果肯定达到了。一曲连歌带舞的班歌将总经理培训班开学典礼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气氛和磁场中,已经完全投入进去的老总们完成了也许是生命中首次寿险营销职场文化的磁化和升华。
投影片上首先打出一个大大的"闹"字,尔后又打出"千军万马闹营销"。
参与就是力量!沟通就是力量!参与是最好的沟通!又三张投影片过后,打出了这样的字幕:当我们与我们的团队手拉手唱起同一首歌的时候,当我们与我们的业务员肩并肩喊起同一支号子的时候,那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那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那种交流和沟通所产生的来自生命与生命的力量,胜过一千次指示,胜过一万次讲话。
总经理是谁?总经理是个什么官?要认为自己是个官的话,那在寿险营销中将是个永远的"蛹"。寿险营销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年龄祖孙三代,文化程度高低不同,代理人身份,又不是你的员工,每天晨会一散,各奔东西,就是这样一群人又特别强调"精神",因此"形散而神聚"就成为寿险营销的形象概括。
"形散"是外观上的,而"神聚"是文化上的。所以说寿险营销永远是靠文化凝聚起来的。作为业务员每天都要到公司开晨会,作为个人,却往往连张桌子都没有,连个固定的位子都没有,他们每天之所以风风火火而来,匆匆忙忙而去,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活力四射"闹"得热血沸腾的职场文化。
这种职场文化的形式就是参与!
这种职场文化的血型就是分享!
这种职场文化的基因就是激励!
这种职场文化的性格就是挑战!
这种职场文化的载体就是团队!
这种职场文化的价值就是造梦!
这种职场文化的核心就是成功!"
近年来,寿险营销的职场文化规范和职业了很多,在强调"营业部经营"的时代,职场布置变成了彰显个性和营造营销部文化的一部分。
用马喜千的话说:"闹"得阶段是原始阶段,早过时也早过去了,但你再咂么咂么,还是脱不出"千军万马",还是脱不出一个"闹"字,只是"闹"得更有深度更有层次更有技术含量罢了。
四、激励——不能忘怀的感动
从相当意义上说,寿险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竞赛激励物质刺激的发展史。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竞赛激励物质刺激就没有中国寿险的今天。中国寿险市场(保费)每年以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高的速度高歌猛进你说是给竞赛竞出来的一点也不过分,中国人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现在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你说是给刺激出来的,也绝不过分。
寿险营销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伴随着竞赛而来的。竞赛意味着什么?当然就是物质刺激了,说得好听点就叫奖励,说得再好听点就叫激励。
老马所在的保险公司地处一个县级市,是当地市场上第一家做寿险营销的,说来已经有13个年头了。提起第一次竞赛的状况,至今历历在目。那次设了三个奖励等级,一等奖是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二等奖是一个电熨斗,什么牌子记不清了,三等奖是一把明湖牌暖水瓶。这看似简单的奖励,业务员已经很激动了,跑业务差不多都飞起来了。第二次竞赛,一等奖是一辆当时市场上最便宜的木兰摩托车,二等奖是永久牌自行车,三等奖是一个电吹风。为了那辆"小木兰"有人眼珠子都瞪出来了。有一位姓王的女业务员,因为客户退保,她就差100多元没能拿上一等奖,发奖大会上,看到人家推走"小木兰",她当场就哭起来了。旁边的人本想劝劝她,不劝则已,一劝她竟然哭出声来。
自此之后,竞赛步步升级。看看业务员的装备及家用设施就知道了。老马当营销部经理(现在一般叫个险部经理)的时候,一些业务高手家中就应有尽有了,手机、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电饭煲,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全是从保险公司搬回来的。有的业务员,奖品用不了就出售。当然这都是些业务明星。
在物质刺激的同时,旅游竞赛也开始了。老马的第一次旅游竞赛是去大连。那次旅游竞赛很疯狂,一个月业务几乎顶整个上半年的。业务员都是小地方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因此闹过不少笑话。出游时还有人把钱缝到裤衩里的。宾馆大门是个转门,大家都没见过。那时的转门还很小,只能"转"一个人,一个男业务员,紧随一位陌生的女士就"转"进去了,贴在人家身上,那位女士一回头,说了声,你要干什么,这位业务员就脸红到了脖子根。这成为后来的一个笑话,但当时并没有人笑。更有意思的是,晚上竟有人睡在了光铺上。人家的被子是放在电视机底下那个柜子里的,有些人不知道找一找,就认为人家东北人天生不怕冷,结果多数人都感冒了。那一次去大连,出的洋相闹得笑话多了,作为过来人,老马至今还津津乐道。
随着竞赛奖励的发展和升级,物质奖励已经很难搞了,奖这个,有过了,奖那个,有过了,但没办法,还得奖。旅游也是,这儿去过了,那儿去过了,老业务员从业十几年了,新业务员才刚刚开始,众口真的是没法调了。于是到东南亚、到韩国、到日本、到欧洲,包火车的有了,包飞机甚至包几架飞机的有了,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高峰会开到英国的有了开到法国的有了。那竞赛也是,县公司的,市公司的,省公司的,总公司的,竞赛连着竞赛,竞赛套着竞赛,竞赛叠着竞赛,同样一个开门红或者四五联动,支公司的奖我拿了,中支公司的奖我拿了,分公司的奖我拿了,总公司的奖我也拿了,有些人简直成了拿奖专业户。
如此这般,奖励也不那么灵了,不管设什么奖,不管到那儿游,总有人说闲话,总有人发牢骚,总有人提不起神来。现在如果搞一个太空游,设一个奔月奖,恐怕还是会有人挑肥捡瘦说三道四。现在的营销队伍似乎得了一种竞赛综合症,其典型表现就像抽大烟,剂量越来越大,瘾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密,身体对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一些业务员,也简直成了精,她能主动把自己的业务节奏调整到你的竞赛节奏上去,年底冲完刺,她就琢磨你的开门红,一季度如果她拿不了大奖,她就把业务压一压,压到四五联动。如果到第四季度,年度任务的进度尚有差距,她就知道年底肯定有大奖,说不定最后十几天还会来个奖上加奖,放心,她的业务步步都会踩到你的点子上。到了如此地步,你已经分不出是奖励在调动业务员还是业务员在调动奖励了。
近年来,路牌、站牌、灯箱、车体上出现了一种人物广告,远看像明星,近前一看,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这大概算是一种新的奖励和激励形式吧!
但也不可否认,现在的奖励激励,已成为寿险营销愈发沉重的翅膀。寿险营销从激励中走来,寿险营销从激励中走去。尽管步子欲发沉重,但是这段历史在那些保险代理人的心里,确实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回顾十几年的寿险营销,还不可能不说起高峰会。
寿险营销文化是舶来品,有着明显的西方特征,自从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的那天起,它便是以民本位为核心的。官大一级压死人,下级给上级抬轿子,上级给下级穿小鞋,下级的命运掌握在上级的手里,向上看,向上爬,拍马屁,这些都是官本位文化的典型特征;而寿险营销这种民本位文化恰恰相反,业务员是上帝,我是业务员我怕谁,上级讨好下级,上级给下级抬轿子,主管给业务员陪笑脸,这种上媚下,上求下,上级讨好下级,上级服务下级的倒拍马屁文化,在当前的中国是一种货真价实的民本位文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几千年来只能是一种经常被人提及的思想,因为中国一直就没有出现"民为贵"的土壤,所以这种思想就不可能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进而呈现为一种文化形态,因此"民一直就贵不起来",甚至一直被视为草民、贱民、刁民,但是在寿险营销这种体制中所呈现出的民本位文化,勿庸讳言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典型的"民为贵"的文化,是典型的"人性"文化。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换言之,一方文化养一方人,这种民本位文化滋养出的人,人性获得了最大解放,个性得到了最大张扬和尊重,可以说是"全方位放射出了人性的光芒"。看看在这种人性光芒的照耀下成长起来的那些寿险营销人,一个个鲜鲜活活,一个个鲜鲜亮亮,就是其眼中放出的光也不同于常人。经过这种文化熏陶哪怕是短暂熏陶过的人,其行为举止往往也是一看便知。每一种文化都是有血型的,就此说来,这种文化明显是一种"O"型文化;站在局外的,你可以贬它损它甚至把它斥之为妖魔文化,不过一旦走近它,一旦身在其中,你很快就会接纳和吸收;当然个别人会有一些排异反应,一般来说,那都是极为短暂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敞开胸怀去欢呼去拥抱,因为生命中被压抑的东西与这种文化一经接触就可能被激活被激发,进而就要释放,一释放就会有一种光芒——这就是人性的光芒了。
中国加入WTO谈判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的寿险营销体制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入世"了,就与WTO接轨了。所以国外寿险公司纷纷进入的时候,业务人员如鱼得水,管理精英如获至宝。还是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人。外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外来的对本土的没有水土不服,本土的对外来的也没有水土不服,因为这种文化早就接轨了。"百万圆桌"的文化是美国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早已超越了国界。一个刚进入寿险三五天的连一笔业务还没做的新手恐怕早就听说什么高峰会群英会之类的东西了,恐怕就不只一次地听说过MDRT了,尽管对绝大数人来讲"百万圆桌"这永远是个梦想。梦想不成他们就崇拜偶像。追梦,崇拜偶像、崇拜财富、崇拜成功,这就是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寿险营销这种魅力无穷又光芒四射的民本位文化从形式或者从仪式上最典型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高峰会(也有叫精英会、群英会、名人堂等等的)。而高峰会的基因绝对是舶来的,其血型绝对是民本位的。否则高峰会,即便仍然叫这个名字的话,也绝对成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表彰会。
在多年前,当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高峰会的时候,乍听还认为是一个国家首脑会呢。但一路听下来,就听出了门道,那似乎是在说保险,是在说一群保险高手的盛会。其大意是,在高峰会上,某公司高层领导,女扮男装,给高手们跳舞,端盘子,倒水和敬酒……。
马喜千和我们分享到:"那时我刚刚从等级森严的部队下来,军官、首长的架子还没放下来。但那次尽管那位见多识广者,就短短地讲了那么几句,讲了那么三两分钟的高峰会,笔者就被震撼了,就被触动了,就被抓紧了。冥冥之中,就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将会和这种叫作高峰会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现在想来,一经接触,仿佛灵魂就被抓走了。"
老马第一次参加高峰会应该是在1998年的春天。一出机场,就有人接过了行李,就有礼仪小姐献上了鲜花,一出贵宾通道,就踏上了红地毯,军乐队就奏起了欢迎的曲子。这阵势在电视上见过,当然那是欢迎外国元首。出了机场,坐上贵宾车,前边是警车开道(几年后才知道,那是承办单位从公安部门花钱借来的),街上虽然没有欢迎的人群,但我们经过的主要道路上却挂满了关于本次高峰会的过街横幅。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无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无论是是盛会还是宴会,主角永远是业务员,显山露水的永远是高手,坐在领导身边的被追逐的永远是第一高手。领导是那么可爱那么可亲那么的不像一个官,谁要和他合影,来吧;谁要挎着他的胳膊合影,来吧;谁要搂着他的脖子合影,来吧,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老是少,你要叫他合影你要叫他签名你要叫他留言,他都不会拒绝,你要他的办公电话你要他的手机,他都不会拒绝。不但如此,领导说出的那些话,是那么的暖人的心窝子,是那么的掏心窝子。老马的眼睛不只一次地湿润了……。当"真心英雄"歌声响起的时候,当大家手拉手唱起"同一首歌"的时候,泪水真的是止不住了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艰辛都化作生命的彩虹!那是灵魂在上升、精神在升华、明星在闪耀、泪水在纷飞……。
十几年过去了,高峰会已相当完善。完善的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地级公司省级公司总公司,各级都有自己的高峰会,都有自己的会长,都有自己的激励机制,都有自己的奖励级别,并且都有着一些镶金镀银的名号。
不管你是哪家公司,不管你是哪个国度,不管你是白面孔、黄面孔还是黑面孔,高峰会,都是一种世界通用的用不着翻译的语言!高峰会,世界寿险营销人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到截稿前,我们收到各公司报上来的高峰英雄会长的名单如下:
中国人寿& 李江红、刘朝霞、刘建军、张英、涂碧翔
平安人寿& 王祥、戚成钢、范海玲、謇宏、赵小东、王冷泉、于滢、陈淑娟
太平洋人寿&
泰康人寿& 付月香、于晨、高珊、蹇宏、罗娟
新华人寿& 金爱丽、卢瑞金、蒙瑞英、张俊威、纪瑞梅
生命人寿& 丁丽惠、邢荣枝、黄晓云
民生人寿& 朱长生、王彦平
合众人寿& 王根娣
信诚人寿&& 唐洁、晋春娟
海康人寿& 张素萍、吴非、姚雄峙
光大永明人寿& 柳金萍、杨洋
向你们致敬!《保险赢家》99本里报道的英雄们!有公司的CEO/总经理,有分公司的领军人物,最多的还是战斗在一线的各级保险营销员们,保险业的军功章上有你们的一份儿!庆幸有《保险赢家》,我们真实的记载下了你们的点点滴滴!
英雄名单:
1999年度的:
金爱丽,李辉,李洪林,赵鸿祥,徐宇光,张瑞民,蒋宽
2000年度的:
陈东升,彭炳镛,靳志忠,梁廷刚,李杰,莊秀鳯,林裕盛,梅汝彪,庄丽,徐敏,林雪贞,叶枝,张志强,冯洁根,王金涛,陈爽,冯强,纪秀荣,吴谨,汤莉,孟庆芳,胡乐红,陈慧萍,林朗,许丽冰,蹇红,姚杰,窦春慧,应广庆,郑桂萍
2001年度的:
张峻,张国芳,郑雷鸣,冯杰,夏国文,张永红,王金图,胡涛,周波,覃晓燕,曹莉萍,徐千水,程海军,刘建宁,罗福珍,文菊田,张莉,吴忠萍
2002年度的:
邱希淳,吴盈萍,周立,邓玉,陈乐其,刘汉英,刘秀玲,孟飞,王新宁,何婷,裔琳娣,龚锡平,李娜,杨萍,林新达,何勋,付月香,于国华,王雅贤,刘建英,袁观荣
2003年度的:
张全福,闻安民,程康平,于学泽,王光剑,张杰,李雪利,米建国,王翀,夏玮,蔡伟兵,王国伟,杨秀兰,王黎清,徐宁,李文华,赵树林,侯占龙,李金灵,徐志义,王雅贤,王玉,王娟华,涂远贞,杜军,付彧苗,石乃文,周睿
2004年度的:
肖灿军,周爱工,徐海峰,张金媛,任立新,闫嘉,张宝明,汤莉,白海龙,袁卿,林英,郭吉寅,齐彤,李静莉,缪美玉,梦瑞英,王冷泉,卢培贞,顾立俊,许秋芬,楚竞辉,洪伟华,王峰雪,康平,董梅,李权文
2005年度的:
范三如,林新达,齐莱平,关海涛,陈国平,刘恩智,王洋,汪淼,陈嘉虎,徐水俊,谭翼龙,张可,盛宝良,许朝阳,任汉卿,谢志强,刘焰,陈志武,徐文鹏,李永强,金爱丽,赵永军
2006年度的:
谢何,于学泽,傅杰,马骏,陈凤羾,王小平,阮建设,白小朋,张晓莲,李德华,陈赣洪,程政钦,张钢锁,吕林祥,提建设,贾斌,谭洪春,马保胜,王晓明,吕方,蒋铭,张简志汉,李文勉,张京,上官育红,史明怀,李芳,李郑华,代晓东,冯辉,王一民,梁维露,李萍,刘丽君,朱玉红,马兰,杨兆鹏,胡文钧,赵鹤鹏,王国良,栗霞,彭春霞,上官朝梅,谢晶,徐钊
2007年度的:
钱仲华,罗宇东,杨建华,金国民,王道南,游育进,孙承华,陈赣洪,董建军,李建宁,王中海,张思潭,彭安,周书忠,赵广立,年昕,马伟成,马海鹏,刘绍臣,宋文伟,袁永萍,乔丽云,吕彦茹,容兰,潘刚,张国弘,周爱农,王利,李建华,李涛,王隆,杨道仙,周蓉,段梅,常勇,韩秀英,龚百鸣,戚务芬,田金花,孙莉
2005年3月刊开始,《保险赢家》专为营销一线的杰出女性推出了"铿锵玫瑰榜"
2005年的铿锵玫瑰们:
刘朝霞,李权文,包琴秀,赵秋菊,刘玉辉,金爱丽,高珊,周静芳,陈红,杨洋
2006年的铿锵玫瑰们:
王晓琴,陈淑娟,刘爱玲,南宏峻,黄艳,王乐,辛红梅,雷宇,吕丽春,刘娟
2007年的铿锵玫瑰们:
谌艺君,堵继辉,方钰,顾颖,何丽辉,黄晓云,黄羽芬,稽晓冰,金爱丽,雷永愉,李江红,罗娟,李萍,陆之巍,毛雪蓉,王峰,王燕,徐桂荣,叶萍,杨洋,张英,赵小东
五、腾飞——渠道为王
1、两厢情愿——银行保险猛虎下山
依靠个人代理走街窜巷的销售手段满足了部分沉淀多年的客户需求,也开发了一批新的客户,但代理人销售在一定程度上也遇到了瓶颈,单一的销售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保险市场的需要,拓宽销售渠道成了保险发展的新需求
我国的寿险业是以代理人渠道销售开始的,当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的走出第一步以后,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对保险运作的驾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保险经营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代理人渠道以外的销售形式了。
依靠个人代理走街窜巷的销售手段满足了部分沉淀多年的客户需求,也开发了一批新的客户,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保险的观念还不是很强,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还禁锢着人们接受保险的观念。另外,受大环境和保险业自身发展不成熟的影响,代理人销售保险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瓶颈,尽管仍然在进步,但是,单一的销售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了。拓宽销售渠道成了保险发展的新需求。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现金,他们的经营网络十分发达。银行原来的业务主要是吸储和放贷,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银行也在走向市场,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吸储量的多少曾经作为重要的任务指标,不仅要完成吸储的任务,同时还要把存款放贷出去。而放贷是有风险的,死账呆账对银行来说不算新鲜事。发展和生存的需要使银行想方设法大力发展非银行业务,增加其他业务收入。
国外的银行保险在总保费中的占比非常高。保险公司单独设计产品,适合在银行柜面销售。银行在自己的营业网络上加载了银行保险产品,按照销售保险产品的数量收取手续费。国外的成功经验很快就被移植到国内。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银行保险一走进银行柜台,立即成为老百姓的新宠。一方面,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度比较高,同样是购买保险,他们觉得在银行柜面所买的保险似乎更放心。另一方面,在存款利率有限,而大多数老百姓又没有其他投资能力的情况下,银行保险产品突出了自己的回报高于储蓄,同时,又具有保障功能。
尽管从保险的角度看,这样的保障功能更像是给储蓄的产品添加了调色剂。但是,在老百姓看来,买的放心,回报又高,还有保险作用,这样的产品绝对是好于银行存款的。于是,大量的存折变成了银行保险的保单,保险费的数量一路飙升,很短时间,银行保险的部分收入就超过了代理人渠道,达到了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银行保险的销售费用远远低于代理人渠道,而且,保费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后者。银行则在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仅仅是在自己的载体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产品就换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这样的收入没有任何的风险。在这样两厢情愿的状况下,银行保险为保险市场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是,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争相发展银行保险业务,银行的地位慢慢的发生了转变,他们由受益者变成了挑肥拣瘦的东家,保险公司在手续费的支付上也增加了成本。这对保险业来讲实在是有些悲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