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菜君网站要多少钱可以加盟

青年菜君:随手解救上班族晚餐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青年菜君:随手解救上班族晚餐
  “对于我们而言,没有谁会不介意自己的生活品质,吃小摊、买盒饭、叫外卖,不代表我们不渴望晚餐本应该的样子;对于我们而言,没有谁不渴望家的感觉。家不是旅馆,不是一张床。飘着油烟味的地方才是家,亲人围坐而吃的才是饭。”这是今年五四青年节,青年菜君微信推文中的一段话。
  “青年菜君”,这个生鲜领域O 2O (O nlineT oO ffline)企业,采用网上下单、次日在地铁口实体店配送半成品净菜的商业模式,只为能帮上班族解决一顿温暖、放心的晚餐。而三位联合创始人―――陈文、任牧、黄炽威,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04级校友。
  8月28日,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梦想者―――互联网创新与创业论坛”路演成功,捧回“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而就在8月初,这个初创7个月的年轻企业就获得了梅花天使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与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联合提供的千万元级PreA轮投资。这意味着青年菜君从百万级企业“升级”为千万级企业。
  源于饥饿的创业
  2013年9月,正在陪新婚妻子逛街的任牧收到了陈文的一封邮件,其实是一份“创意草案”:希望能开一家半成品净菜商店,解决苦逼的北漂、上班族的晚餐问题。
  这份创意草案是被饥饿的胃逼迫出来的。当时在北京上地一家IT公司工作的陈文,每到下班,拖着一身疲惫挤出回龙观地铁站时,就会被煎饼、手抓饼、大块炸鸡,朝鲜烤冷面等小摊贩混杂着油香辣味儿的吆喝声吸引,但口水总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打压下千回百转后又回到肚里。经历了无数次的又馋又饿到“不能忍”之后,陈文决定:与其馋得流口水,不如做些解馋的事情,在地铁口创办一家半成品净菜实体店,让北漂一族吃上温情的晚餐。
  这个创意在分享给任牧与黄炽威之后,三位人大同窗一拍即合,大呼“真是天地良心的创意”,于是三人开始了创业之路,起名“青年菜君”。
  2013年9月至12月,三位合伙人在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发现传统生鲜行业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是冷链配送问题,最后一公里宅配的物流成本成为制约生鲜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二个则是损耗问题。
  基于这两个“痛点”,三位合伙人确定了青年菜君的商业模式:通过前一天晚上用户的订单,去采购、生产、加工,杜绝损耗;同时在地铁站建立自提点,解决冷链宅配问题。而早晚高峰单向人流超过五万人次、大量聚集20岁到35岁上班族的回龙观地铁站成为他们创业第一家店的首选。
  确定商业模式后,三位合伙人纷纷将工作辞掉,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放弃了年薪十几万元的“正经工作”,进入了“半无业游民”状态。任牧说:“那时真是压力山大啊,启动资金都是我们东拼西凑来的。”2013年最冷的两个月份里,陈文常常蹲守在回龙观地铁口一家准备转让的店面前,一个寒风刺骨的周末,他毫不犹豫地从回龙观奔袭到20公里以外的北大帮业主搬东西,这一举动打动了业主,击败数家竞争者,租下了店面。直到现在,与业主谈地铁站附近的店铺依然是“菜君们”拓展市场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目前包含中央厨房在内的200平方米的办公区,是他们三个人亲手收拾出来的。而办公区的第一批桌椅板凳,是他们从一个要出国的朋友家里当宝贝一样淘来的。
  没有标准的极品厨房
  菜君的私房凉面实验到第12次的时候,发现过两遍凉水、一遍冰水,口感才最佳。青年菜君的每一道净菜,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青椒色泽清脆、线条纤细,肉片厚度整齐均匀……80余平方米的中央厨房的一块区域,摆放着烧杯、天平等试验用具。每天下午,黄炽威都会与砧板师傅一起研究土豆丝如何切的更整齐、肉丁如何切的更细致、调料如何配比口感更好等“微观问题”。为保持口感稳定,这些测量数据都会最终量化为一张明细表,形成标准。
  菜君高薪聘请来的砧板师傅王雷也是一位80后,他对食材有着执着完美的追求:直径0.1厘米、长度8厘米的土豆丝都是在反复实验中达到的“量级”,而椒油实验曾经经历了32次。
  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青年菜君对食材健康、饮食美感有着近乎“强迫症”般的重视。当问及菜君厨房的“生产标准”是什么时,任牧回答:“没有标准,食不厌精,对食物的口感与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就算是卖菜,也要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7月末,青年菜君从数十位应聘者中,选择了韩笑加入菜君。这位90后小姑娘有着上千道菜谱的研发经验。韩笑来到后,对80道半成品净菜在菜量、配比、营养、热量等方面做了调整。韩笑对每项指标进行严格的量化管理,并绘制出包含热量、水分、营养素、搭配禁忌等30余项内容在内的表格,同事们都笑称她为“大表姐”。
  菜君讲究菜品的“内外兼修”―――不但外观搭配得精致美感,营养也要丰富。以蚝油三菇为例,韩笑介绍,在研发时会以膳食指南食物多样化的原则为基础,用蚝油巧妙搭配肉、冬笋、口蘑、木耳、香菇,做出鲜香适口的蚝油三菇。其中猪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钾、钠、锌、镁等营养素,经过多次研发尝试,又找出了三种蘑菇最适合的配比量。冬笋、三种含钙、镁、铁相对丰富的蘑菇,不但菜品味道极其鲜美,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互补,进入人体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蚝油三菇、薏仁红豆百合汤、上海烤麸红烧肉、香菇羊排煲……这些听菜名就流口水,看拼盘就觉得飘香四溢的新菜品,都是青年菜君的杰作。虽然菜品都很“高大上”,但价格却走了很亲民的定价策略:尖椒土豆丝8元,咖喱鸡16.5元。
  合理的价格、新鲜的菜品,与菜君的进货渠道密不可分。黄炽威介绍,青年菜君与附近的永辉超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口碑很好的超市,每天早晨7点左右会为菜君准备所需新鲜蔬菜,黄炽威则每天开车亲自去提货。
  截至目前,青年菜君每天能接到150笔左右订单,有时还有用户一口气下单10个菜在家设宴。这些数字都是用户对菜君品质的“手动点赞”。
  微信推文聚拢人气
  璐璐是青年菜君微信社区里的活跃粉丝,每周末她都会在社区里晒菜君帮厨的晚餐,色泽诱人的大盘鸡、橄榄菜肉末四季豆等家常菜,引来菜君粉们纷纷点赞,还不时有粉丝晒出新的做法。从回龙观搬走的张伟在社区爆料,周末会专程跑到回龙观买菜君的净菜,因为“离开了菜君的日子,实在太麻烦”。
  有着呆萌表情、穿着绿色围裙的西红柿小人儿“菜小君”是青年菜君的“公众形象”,感觉萌萌哒。任牧是菜君微信推文的“幕后黑手”,也是菜小君的灵魂控制者。为了推文,任牧做了许多尝试:例如调侃刘强东与奶茶妹妹恋情的包袱在“买菜送奶茶”这一活动;世界杯期间,任牧觉得自己才气不够,干脆请了手绘达人绘制出《世界杯让老公回家吃饭的N种妹纸》系列漫画。尽管任牧在学校里是个文艺青年,写过诗,写过报告文学,但他认为“文艺气质在微信平台太不接地气,发掘自己心灵的粗糙面,在槽点上与用户达到共鸣才是王道”。
  七夕节,菜君策划了系列活动,还做起了《我和T a的爱味七夕》300字“命题作文”征文活动。许多妹子在菜君平台上狠狠地表扬了会做饭的超级奶爸、为女朋友下厨的男神,还有烹饪达人暖男。有的妹子还在菜君微信后台感动得飙泪:菜君的小活动充分发挥了另一半的烹饪天赋,真是太感人了。
  社区便利店变自提点
  为了拓展市场,覆盖地铁出行之外的人群,青年菜君将目光瞄准了社区便利店。
  曾担任某香港食品公司北方区负责人的顾蒙在8月中旬加入青年菜君,目前主要在做便利店自提点的市场拓展工作。简而言之,这个项目就是菜君与社区内的便利店进行合作,将便利店发展成为新的自提点,而每一订单将给予便利店一定额度的提成或返点。这种合作,让菜君更深入用户,拉近自提点与烹饪点之间的距离,覆盖地铁出行以外的人群,同时也为便利店老板带来了利润,为便利店增加了实际且固定的客流量。
  但这个项目拓展起来十分辛苦,其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第一个难题就是要让便利店老板充分信任菜君这个陌生的创业公司,顾蒙和小组成员就在消费者线上线下的用户体验、口碑评价等方面向便利店老板反复介绍。如何培养合作伙伴也成了难题,社区内便利店多是年龄较长的大哥大姐,他们对电商一知半解,小组就定期派督导从菜品的种类、营养价值、应季及热销菜品,到如何网上下订单、取菜等方面一对一地进行指导。
  此外菜君还展开各种便利店活动,以试用为主,以客户的口碑为契机,靠口碑树立品牌,以客户带客户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青年菜君的美味,让便利店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进来,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努力,目前已经拓展了两三个社区,居民可以很方便地在自家楼下取菜了。
  目前青年菜君已实现回龙观实体店单店盈利,7月、8月销售额较前几个月翻了一番。菜君计划未来实体店在北京覆盖30个地铁站,将超过700家社区便利店发展为自提点。
  商业模式吸引天使投资
  创业公司就像热血沸腾的青年,几乎从不缺乏激情,而激情以外的理性就显得十分可贵。许多创业公司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最终还没望到终点线就倒掉了。
  公司成立之初,青年菜君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目前企业只有二十几名员工,但三位创始人已经将企业划分为市场、销售、生产、渠道、产品等多个部门。公司建立了考核考评体系,每位员工上下班都要打卡。任牧说:“制度规定,早9点到晚6点是工作时间,一周工作6天,但是每位员工几乎都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家的工作热情远远超过条文规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将许多东西制度化、量化,因为我们要让员工感觉到,青年菜君是一家正规的企业,不是一个仅凭热情搭建起来的社团。”
  制度是严明的,企业文化却是开明温暖的。对员工的尊重,是青年菜君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在三位联合创始人看来,每一位在菜君工作的年轻人都是“青年才俊”。青年菜君在招聘人才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应聘者是否有能力“做老板的老板”。例如韩笑,就是菜品研发专家,在这方面,任牧就会充分尊重韩笑的意见,甘做“大表姐”的小学生。
  今年5月,青年菜君拿到了第一笔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这意味着面临资金缺口的年轻企业得以顺利运转下去。
  为青年菜君雪中送炭的天使投资来自著名投资人麦刚,同时也是一位92级人大经济学院校友。麦刚早期在投资一家餐饮创业公司时就对快餐类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当他看了青年菜君的宣传页、听了任牧的介绍后,被青年菜君的商业模式所吸引,果断进行了第一笔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麦刚投资之后的3个月里,先后有数十家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找到菜君,表达出投资意愿。投资人对青年菜君发展道路、企业文化以及公司独立性的认可与尊重,是创始团队最为看中的。任牧介绍:“投资人一定会在某些方面比菜君站得高、看得远,在企业发展中,需要他们指点迷津;在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拨乱反正’。”
  这个平均员工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企业,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只为上班族的一顿像样晚餐。有梦想、有态度、有情感,有趣味,这些品质是菜君团队最原始的企业文化。
(责编:杨翼、蒋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作者:陈安迪
来源:标签:
导语:北京初夏的夜晚,任牧从大兴影视基地乘车回城区,摇下车窗,感受着温润的风与闪耀的霓虹。就在几个小时前,任牧刚录制完电视台的一档创业节目。他与另外两位人大同学联合创办的生鲜领域o2o企业“青年菜君”,终于拿到了第一笔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今年5月,北京初夏的夜晚,任牧从大兴影视基地乘车回城区,摇下车窗,感受着温润的风与闪耀的霓虹。就在几个小时前,任牧刚录制完电视台的一档创业节目。他与另外两位人大同学联合创办的生鲜领域o2o企业“青年菜君”,终于拿到了第一笔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为“青年菜君”雪中送炭的投资人麦刚表示,“我的投资基于对人的判断与对事的认可,‘菜君’模式很有发展前途,我希望他们成为第二个刘强东,他们的企业成为第二个京东。”
  源于饥饿的创业
  2013年9月,正在陪新婚妻子逛街的任牧收到了陈文的一封邮件,任牧反复阅读着陈文的“创意草案”:希望能开一家半成品净菜商店,解决忙碌的北漂、上班族的晚餐问题。
  当时在上地一家IT公司工作的陈文,每到下班,拖着一身疲惫挤出回龙观地铁站时,就会被小摊贩的食物折磨得又馋又饿又不敢吃。陈文决定:在地铁口创办一家半成品净菜的实体店,让北漂一族吃上温情的晚餐。
  (青年菜君的半成品净菜。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包装内有烹饪方法。陈安迪摄 )
  这个创意在分享给任牧与黄炽威之后,三位人大同学“一拍即合”,大呼“真是天地良心的创意!”于是三人开始了创业之路。
  三位合伙人充分调研后,发现传统生鲜行业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冷链配送问题,最后一公里宅配的物流成本成为制约生鲜行业的重要瓶颈;第二则是损耗问题。基于这两个“痛点”,三位合伙人确定了青年菜君的商业模式:通过前一天晚上用户的订单,去采购、生产、加工,杜绝损耗;同时在地铁站建立自提点,解决冷链宅配问题。
  确定商业模式后,三位合伙人纷纷将工作辞掉,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放弃了年薪十几万元的“正经工作”。任牧说:“那时真是压力山大,启动资金都是我们东拼西凑来的。”
  2013年的冬天,他们终于在回龙观地铁口附近找到了店面。包含中央厨房在内的200平方米的办公区,都是他们三个人亲手收拾出来的。任牧指了指办公区的墙:“你看,这上面明显刷的还不够均匀。”
  没有标准的极品厨房
  “青年菜君”的私房凉面实验到第12次的时候,发现过两遍凉水、一遍冰水,口感才最佳。每一道净菜,就像是一件艺术品:青椒色泽青脆、线条纤细,肉片厚度整齐均匀……80余平方米的中央厨房的一块区域,摆放着烧杯、天平等试验用具。
  (一位上班族下班后在青年菜君回龙观地铁站实体店提菜。菜君的许多店员都是90后。陈安迪摄 )
  每天下午,黄炽威都会与砧板师傅一起研究土豆丝如何切得更整齐、肉丁如何切的更细致、调料如何配比口感更好等“微观问题”。为保持口感稳定,这些测量数据都会最终量化为一张明细表,形成制度。
  “青年菜君”高薪聘请来的砧板师傅王雷也是一位80后,他对食材有着执着完美的追求:直径0.1cm,长度8cm的土豆丝是在反复实验中达到的“量级”。当问及“青年菜君”厨房的“生产标准”是什么时,任牧回答:“没有标准,食不厌精,对食物的口感与美的追求永无止境。”
  这些具有食物美学的半成品净菜价格适中:尖椒土豆丝8元,咖喱鸡16.5元。合理的价格、新鲜的菜品,与进货渠道密不可分。
  黄炽威介绍,“青年菜君”与附近的永辉超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超市每天早晨7点左右会为“青年菜君”准备所需新鲜菜品。一辆后备厢顶盖不翼而飞的大众高尔夫是黄炽威每天的进货交通工具。平均每天70个订单的稳定订单量,以及有时用户下单10个菜在家搞宴请的举动都是对“青年菜君”制菜精益求精的肯定。
  有爱社区“萌萌哒”
  有着呆萌表情、穿着绿色围裙的西红柿小人儿是菜君的“公众形象”,用户笑称“感觉萌萌哒!”
  璐璐是“青年菜君”微信社区里的活跃粉丝,每周末她都会在社区里晒使用菜君原料制作的晚餐,色泽诱人的大盘鸡、橄榄菜肉末四季豆等等。菜君粉们纷纷点赞,使得原来不擅长下厨的璐璐渐渐成长为厨房达人。
  (青年菜君在回龙观地铁口的实体店面。陈安迪摄 )
  原本在上海过着“有腔调”的小资生活的朱皓,今年5月在网上看到有关“青年菜君”的新闻报道后,决定辞去咖啡店店长的工作,到“青年菜君”来“卖菜”。当时朱皓新婚不久,双方父母都极力反对。朱皓6月加入菜君,做门店管理与销售工作。
  朱皓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得到的薪水要比做店长低30%,但这些依然不能阻挡他对菜君的热情。“咖啡店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是参与一家朝气蓬勃的创业企业的机会却很少,有时自己主动向前跨出一步,可能就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位26岁的上海小伙儿,对未来很有信心。
房真真是互联网二手房信息发布平台,为用户提供真实的、全面的、无重复的二手房源信息和专业的房产中介服务。论坛推荐帖子您在这里:>
青年菜君――快速崛起的净菜电商
时间:14年12月05日 08:12
作者:柳绪纲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互联网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奇迹,而且这些奇迹往往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很近的地方――常有一撮撮看似并不“专业”的人,因为向着梦想奔跑出几步,一夜之间突然就 “闪闪发光”了。
  创办净菜O2O电商“青年菜君”的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的一小撮人。2014年9月中旬的一个午后,任牧开心地说,青年菜君第三笔融资已经敲定,这次,公司的估值已接近2亿人民币!谁能想到,2014年3月,这个项目启动时的资金仅仅是区区的几十万元。他们再一次证明,今天,要创造一个神话,半年也就够了。
  从解决自身需求出发
  陈文、任牧和黄炽威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04级的同学,专业是社会学,本来和净菜抑或电商八竿子打不着。
  他们三个都不是北京人,于是和数以百万计的“北漂”一族一样有着种种漂泊的苦恼,例如吃饭。“提到吃饭就发愁啊!”任牧说,“小饭馆往往卫生是个大问题,总去大饭店钱包是个大问题,自己做饭,时间又是个大问题。”
  2013年9月的一天,正在逛街的任牧接到陈文的一条微信,说他有了一个创意――“做个半成品净菜电商,解决忙碌的北漂和上班族的吃饭问题。”解决吃饭问题?任牧马上兴奋起来。于是,两人开始隔空头脑风暴,街没逛好,做净菜电商的思路倒是越来越清晰。
  他们发现,在北京有太多的人和自己一样为着吃饭发愁。每天满身疲惫地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菜市场早早关了门,如果想做饭就要去超市买菜、排队、付钱,然后回家择菜、洗菜、切菜、做饭,一个小时能吃上饭都是快的,费时又劳累。对于单身的北漂来说,这更是一个苦差事。于是,很多人只能暂时将卫生问题搁置一边,跑到路边摊、大排档或者小店里对付一下了事。“针对25-35岁的人群和家庭,如果成立一家提供半成品菜的公司,帮助他们省下买菜做饭的时间,还能让他们吃上干净、营养的饭菜,一定有市场!”
  酝酿一个多月后,在同学聚会时,陈文又讲起这个创意,大家一致叫好,正在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上班的黄炽威更是选择积极加入创业团队。说干就干,11月,3个小伙子分别从公司辞了职。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比较注重细节和客户的需求;陈文是个理性的人,对数字有着特别的敏感;黄炽威是个内敛的人,为了大局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任牧这样评述他们的团队组合,“从一起上学到现在,我们是10年好‘基友’,绝对是看到谁翘起尾巴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拍完桌子能立马和好的关系。我们3个人无论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还是性格上都挺搭。”
  不过对于做净菜,3个人都是门外汉,幸好社会学专业有一门课――社会研究调查。他们学以致用,从每天跑菜市场、逛超市、看市场行情开始入手,分头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一些超市、小区菜市场去,拿着小本子,把常吃的四五十种菜的价格都记录下来。持续跟踪了一个星期,他们发现:蔬菜的利润空间足够大,例如在新发地卖1元钱1斤的菜,超市往往会卖2元钱以上,到了小区菜市场价格又会上浮20%-30%,甚至更多。肉类食品的利润空间也在70%左右。“我们认为,如果只做原材料供应商,把损耗、库存、配送成本除掉,还有超过100%的利润空间就是能够接受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加工,产品还会溢价。从利润空间的角度看能够跑得通,所以这事儿可以做。” 任牧说。
  尊重客户体验
  日,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青年菜君第一家实体店在北京五环外的回龙观地铁口开张了。店里提供的是进行了择、洗、切等初步加工后的半成品净菜,而且搭配着油盐酱醋等调料,客户只需提前一天在青年菜君的网站或者微信上预定,下地铁时就可以顺手捎带回家,用上三五分钟完成烹饪上桌。当然,随机到店的客户也可以购买,不过就只能有什么买什么了。
  第一天,他们准备了200份菜。可惜销售情况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理想。当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陈文、任牧和黄炽威默默盯着剩下的一堆菜品,最终叹口气开始搬运到垃圾箱旁,然后使劲儿丢进去。“那会儿真是心在滴血啊!那里面有着我们第一天的希望。我们把菜狠狠砸入垃圾箱,后来竟然越砸越兴奋,变成了一种发泄。”负责产品研发和市场的任牧提到那晚的感受仍然唏嘘不已,“我们对顾客的承诺是,所有的净菜不过夜,必须扔掉!”
  虽然第一天的销售不够好,但给了三个小伙伴信心的是,他们在微信上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所做的事情对大家生活十分有帮助。而且,有的顾客通过微信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例如“土豆丝是不是可以更细一点”、“菜能不能切得再短一点”……
  当时,在青年菜君的中央厨房操刀的是他们高薪请来的当年兰会所的头牌砧板师傅,但面对顾客建议,他们仍然会虚心接受,认真“打磨”每一道菜品。就拿土豆丝来说,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将切好的标准定在了直径0.1厘米、长度8厘米,因为这种状态下,土豆丝更易熟且不易断,口感好且美观度高。为了保证菜品的口感和美观,青年菜君对其他菜品的材料也都给出了标准,如肉丁的大小、调料的配比等都被量化成明细表。
  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需求和建议的主导作用,并根据用户需求和建议快速反应迭代。青年菜君是互联网思维的践行者。其中有一道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有顾客提出来,如果配上番茄酱炒出来会更好吃。他们马上尝试,发现口味果然更好。于是,立刻去超市买回了小包装的番茄酱放到了配料中。“顾客上午在微信上留了言,下午到店里取菜,结果发现自己的建议已经被采纳了,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一定很兴奋!会成为我们最忠实的客户!”任牧说。
  很快,青年菜君的菜品总量超过了上百道,但考虑到每个人都经历过面对菜单点菜时的痛苦,他们决定降低用户的选菜障碍,线上提供不超过30道菜品,并且每周会统计出最叫好又叫座的10道菜作为热销菜品保留至下一周,而那些购买率较低的菜品则被舍弃。同时,青年菜君注重使用当季菜,根据不同季节人们对食疗的不同要求,也会应季地在春天主推去火降燥的菜,夏天注重清热解暑,到秋冬则会增加一些温补的菜。定价在4-30元,主力菜集中在10-20元,普通白领完全可以接受,并且确保按照一男一女的正常食量,基本上2个菜能吃饱。
  让顾客停下、看过来
  就电商而言,推广是个大问题。青年菜君作为一种低客单价的电商O2O平台,更需要客户的高频次购买或更大的客户基数。
  目前,青年菜君的用户大多来自互联网,其中一部分来自网站,一部分来自微信。线上和线下的用户比例大致是7:3。由于起步不久且有实体店作为承接,青年菜君从两条线上都需要推广并向另一条线转化。
  令陈文、任牧和黄炽威振奋的是,青年菜君的第一个实体店在开张一个月后实现了单店盈利。但好景不长,进入6月中旬后,青年菜君的回龙观地铁口店面和网上订单的销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他们分析发现,随着夏天来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开火做饭了。并且,夏天人们的社交活动频次增加,社交小聚往往会选择饭馆。再者,路边大排档、主题消夏餐饮场所等也吸引了大量顾客。青年菜君的销量由此受到了直接影响。
  必须针对性地做一些推广活动,在稳定老用户的基础上,吸引新用户――之前一直混迹于市场、传播行业的任牧提出来。很快,大家决定在线下店现场支锅炒菜,选择青年菜君最有代表性的快手菜和家常菜,现场做出来,以展示其菜品制作的便捷。甚至还有人提议,要选择炒出来后距离很远就能闻到香味的菜品,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青年菜君将菜分为两大类,其中,家常菜就不用说了,还有一类叫快手菜,比如黑三剁、榄菜肉沫四季豆,甚至包括宫保鸡丁。快手菜的准备难度虽然大些,但用户在操作时,基本三四分钟就能出锅。
  现场炒菜推广活动开始了,时间选在下班高峰期。一方面是因为人流集中,另一方面白领们经过了一天的劳碌、奔忙,再加上地铁上的拥挤、憋闷,好不容易到了回龙观地铁站时,早已饥肠辘辘。一阵铲子碰锅底的美妙声音过后,青年菜君喷喷香的菜出锅了,立马邀请大家现场试吃,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在现场炒菜持续三天后,青年菜君的销量迅速回升,比之前翻了四倍。
  任牧总结说:“现场推广活动有很多妙处。我对五道口不太了解,当我知道那里西少爷肉夹馍排队的时候,我特别想知道发生什么了。当去到现场后我发现,旁边一个卖枣糕的,再旁边卖绿豆糕的,再旁边卖泡芙的都排着更长的队……我明白了,原来只要人多,就会吸引更多人,这是符合经济学的马太效应的。所以当我们的菜炒出来、变成小份儿,给大家试吃的时候,外围就会聚集一群人:他们到底在干嘛?这时,我们就有机会讲故事,因为人们停下来了。所以,我觉得不能单纯用嘴巴或文字讲故事,而是基于产品本身,通过更立体化的方式讲故事。”
  当现场炒菜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试吃红利”快要结束时,青年菜君又立刻推出了抽奖活动。一个星期后,销售量比做试吃时又提升了70%-80%,一天能够卖到200多单了。
  抽奖活动之前还有个小插曲。当时,陈文的意见是做折扣,而任牧的意见是玩抽奖。到底哪一种更能让人停下来?尤其是对青年菜君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停下来?是打折50%的招贴广告,还是设立抽奖箱和摆成一溜儿的奖品?他们问公司里所有的女员工,结果是任牧的意见占了上风。
  让顾客停住脚步看过来,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就O2O电商而言,商业模式是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但其推广营销并不排除可以选用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经过这一轮夏日推广,创业团队的感受是,O2O有时更是一个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闭环。
  从不专业到专业的团队
  如果说,创业伊始,青年菜君还只是个充满了激情和梦想的“业余”团队的话,除了高薪请来的砧板师傅,三个人都是边摸索边推进,那么,仅仅半年过后至9月中旬时,青年菜君已经成为一支专业的“豪华”军团了。
  新加入团队的CTO(首席技术官)原是一家上市科技公司的技术部门总经理,之前与陈文有着多年的工作交往,受到陈文的“蛊惑”,到青年菜君组建技术部。任牧开心地说,这可是潘抗居戳松鲜泄镜睦献堋!扒嗄瓴司词纪哦永镆恢比鄙偌际跞嗽保芏喙ぷ髦荒芡獍瓿桑ザ嗨闶歉觥被チ尽=裉欤颐侵沼诳梢宰榻ㄆ鸺际跬哦樱嵘鸸镜募际跹蟹⒛芰Γ鲆患艺嬲幕チ玖恕!
  财务总监原来是另一家老牌IT公司的财务总监,被陈文挖了来。
  物流负责人则有着物流行业知名外企的工作经历,将协助青年菜君打通社区物流环节。他从上家公司辞职加盟,更多的是出于一份打造新型物流体系的梦想。
  更传奇的还要数新到岗的中央厨房负责人肖满全。他住在东四环外,距离青年菜君重点服务的回龙观地区路程很远。中秋节前的一天,他在朋友那里偶然看到了青年菜君的广告。“我那时候突然就有了要加入他们的想法。这是几个有激情、有知识的年轻人,他们抓到了机遇,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于是,他联系到了正在杭州参加活动的任牧。“看到简历的一刹那我被震到了!”任牧说,肖满全从1988年进入餐饮行业,曾经做过连锁餐饮企业的高管、顾问,做过多年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并担任过国际烹饪大赛的评委。“这样的人主动要加入青年菜君!”
  “他们把握住了未来的趋势。”这是青年菜君吸引肖满全的地方。肖满全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有过一段创业的经历,门店叫做“新鲜百合”,运营模式和青年菜君有些相似之处,就是接受订单,然后加工、供货。可惜,那时候还没有和互联网的结合,更没有“互联网思维”。肖满全希望通过自己的加入,能够为青年菜君的产品创新、卫生标准执行和工作流程优化贡献出一份力量,也圆一个20年前的创业梦想。
  虽然起步刚刚半年,但陈文、任牧一直在努力将青年菜君做成一家规范化的企业。他们知道,半成品净菜这个行业的成本比较高,尤其产品规模做到一定量时,加工、运输、仓储等成本会迅速飙升,甚至超过利润能够覆盖的范围。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有专业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这几位有专业背景的骨干人员的加入,能够推动青年菜君的规范发展与突破。
  抓住每一个靠近自己的机会
  其实,净菜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净菜就已经走上市民的餐桌。后来,因为价格偏高、需求不旺等原因,蔬菜的这种销售形式渐受冷遇,只是在许多超市里,有机蔬菜等高端菜品还保持着以净菜的形式售卖。为什么青年菜君就能凭着净菜又火了一把呢?
  创途网联合创始人王海锋认为,一件事情要成功,就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白领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北漂人群居住集中,再加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青年菜君才有了今天的机会。“净菜出现十多年,而青年菜君的出现则是不早不晚正当时。”
  机会似乎也格外垂青有准备的青年菜君。
  王海锋和任牧认识的时候,青年菜君才刚刚起步,正在四处寻找推广的机会。5月初,王海锋推荐青年菜君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正在筹办的一档创业节目的录制,在录制现场,任牧认识了天使投资人麦刚。“当时我还在台上,麦总就已经安排他的北京合伙人在台口堵着我了。”任牧说,麦刚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加上都是人大的校友,投资谈得非常轻松。
  由于麦刚的投资和推动,7月底,青年菜君签下了第二笔投资,融资额达到了千万元人民币的级别。
  8月26日,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梦想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青年菜君获得了银奖。当天,日本NHK电视台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采访了青年菜君。据说,在阿里巴巴上市当日,NHK要做一期电商在中国发展的专题,青年菜君将作为其中的一个案例出现。
  两周后,青年菜君又获得了新一轮的数百万美元投资。这一次,它的总估值飙升到了近2亿人民币。
  从数十万元的投资到2亿元的估值,就是这么神速,犹如青年菜君的快速发展。
  “我们就是要快!”任牧说,他们每时每刻都有着危机感,唯恐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已经对生鲜市场虎视眈眈的大公司就杀入了社区店,唯恐自己一不小心就被竞争对手追上。“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现在做公司,太快了可能会死,但跑不快一定会死得更快。”
  绝不仅仅做个“卖菜的”
  在某家互联网网站上,有一个涉及青年菜君的调查,说青年菜君的3位大学生由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却去地铁口卖菜,是在浪费教育资源,问大家怎么看。
  任牧对这个调查一笑置之。他相信,自己并不是做一件低端的事情,而大家对他们也会客观地看待。几年前,就已经爆出了名牌大学毕业生回家卖猪肉或者种田的新闻,社会也已经能够冷静评判,因为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何况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针对同一事情做出的评判往往也会不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目标又怎么会是仅仅做个‘卖菜的’呢?”任牧的豪情,使人联想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我们可以计算每天的收入账,但绝没有把挣钱当作最重要的事情。”青年菜君的小伙伴们认为,在最初就忍住“赶紧挣钱”的诱惑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有可能真正沦落为了“卖菜的”。
  卖菜一定有市场,但对公司运营来讲,更有价值的必定是建立渠道。任牧介绍说,他们目前正在做渠道的复制和扩张,第一步要做的是“青年菜君照耀回龙观”,做好回龙观这个根据地。接下来,与社区便利店加强合作,打造更深触角的自提系统。青年菜君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喷出了一张大大的回龙观地区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小旗子,已谈或在谈合作的社区店仅在这一区域就有了上百家之多。
  “采购上,青年菜君已经与做生鲜起家的永辉超市建立起了合作,借其完成初步分拣以及去除农药残留。团队上,我们还在不断壮大,我们有了自己的中央厨房,有了自己的社区物流布局的思路,而且有了自己的CTO,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开发,相信不久,我们的自动化设备将会投入社区。”任牧透露,但对于研发中的“秘密产品,”他又不想过早向外透露太多。
  “该讲满足需求的时候,我们会讲满足需求;该讲情怀的时候,我们会讲情怀;该讲梦想的时候,我们就讲梦想。”任牧的笑有点狡猾。他往往很清楚坐在对面的人需要什么,无论对投资人还是顾客,他都知道哪些话只能点到为止。不过,能够感受到的是,青年菜君的背后必定已经有了一张不小的蓝图。
  团队除了实干,还需要有一个人总能清醒地对外表述自己――这,正是互联网时代成功创业的一个要素。
文档附件:
扫描二维码
新财富微信
用户评论[]
匿名用户&发表&
深圳市新财富多媒体经营有限公司独家运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年菜君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