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生产农资产品合法捕捞产品通关证明吗

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关于严打假劣农资产品严惩坑农害农商贩的建议及答复(委员提案29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 www.
字体显示:
关于严打假劣农资产品严惩坑农害农商贩的建议
  眼下,又快到农民春耕备耕季节,农民很快将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但是随着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驱动,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许多农民深受其害。农业生产遭到损失,农民利益受到侵害,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
  农资市场的这些乱象,既有市场监管不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科研机构对品种授权过多过滥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种子造假行为,加剧了市场混乱。因此建议:
  一、相关政府部门对当前出现的假劣农资产品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早研究、早部署、早行动,规范监管部门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和保障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利益;
  二、加大对农资产品的集中制造地区、商品集散中心、批发市场的清理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的源头和生产、销售假冒农资的产业链条;
  三、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农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并公布举报电话,监督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厂家、经销商,依法生产和经营;
  四、及时曝光典型案例,震慑犯罪。对出现的假劣农资产品,要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案人 周婷婷)
对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答复
周婷婷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严打假劣农资产品,严惩坑农害农商贩》(第29号提案)收悉,吉林省工商局现答复如下:
  几年来,省工商局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的大局,立足职能,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全省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43500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15106个次,清理无照经营31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89件,案值1308万元;查处不合格、劣质化肥462.7吨,查扣假种子1270公斤,查封涉嫌虚假宣传的农药38箱,罚没款197.3万元;受理农民消费者投诉38件,为农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4.2万元。
  2012年春耕伊始,全省工商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舆论宣传为先导,以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打假治劣为重点,以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为手段,以农资经营者信用监管为依托,以建立健全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为目的,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2012“春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了农业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截止到4月底,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立案农资案件488件,案值714.71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62.28万元。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严格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
  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农资经营主体的检查力度,对不具备条件的经营企业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并予以取缔。种子经营者必须取得农业主管部门经营许可后方可办理核准登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禁限用高毒农药经营的规定,对经营属于危险化学品类农药的经营者,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才办理核准登记;从事化肥连锁经营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必须符合国家工商总局《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二、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行为
  严厉打击以下八种行为:一是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
  变相无照经营,缺乏有效管理的挂靠经营和不具备资格经营,异地销售、代理销售、搭配销售、流动销售,无经营资质直接向农民销售农资等行为;二是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标签不全、不合格以及国家禁用或是未经审定、批准的农资商品经营行为;三是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违法行为;四是生产、销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以及标识不清等违法行为,重点对种子贴牌、套牌、冒牌、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进行查处;五是假冒伪造或者买卖生产经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违法行为;六是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载体,发布虚假广告,对农资商品质量、服务、功效、使用范围等做虚假宣传的行为;七是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包装、标识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八是伪造、涂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和有关质量标准。
  三、实施农资市场网格化定位,区域化定责的规范化监管。
  各级工商局加强农资市场主体数据库建设,依托“经济户口”对辖区内农资经营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摸清化肥、农药、种子、农机配件经营者的底数,对每个经营户按照参照物+位置+门牌号码进行坐标式登记,努力做到一户一档或计算机数据分类管理。全面落实市场监管、日常巡查、案件查处、投诉处理等各项监管责任,保证农资市场监管不留空白、不留盲区,确保农资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四、强化农资商品质量监测
  以种子、化肥、农机为重点商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监测,使市场内销售的农资商品质量得到全面的监控,对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处理、清除出市场。截止到4月底,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对进入市场的化肥检测率已经达到85%,其中,省局组织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进行监测,化肥抽样100个样品。委托各市州工商局抽样400个样品。各级工商局抽样达1000多个样品,有效的防范了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
  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大要案件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对假冒伪劣、有效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化肥及种子贴牌、套牌、冒牌、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切实杜绝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市场。
  六、加强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春耕时节,全省工商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春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在全省掀起“支农、爱农、扶农”的热朝。三月份,省工商局参加省政行风热线栏目,向农民消费者介绍农资常识及预防假冒伪劣农资的方法,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纪念大会之际,广泛宣传开展“红盾护农”活动的意义、农资消费知识、法律法规等常识。建立和完善12315投诉站为重点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涉及农资的投诉举报。接受农民消费者投诉173件,举报102件,咨询服务872件,并通过相关业务处室及时解决农民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问题。
  下一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要继续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做好春耕生产后期农资质量监测工作。通过市场巡查,掌握近期进入市场的化肥情况,适时组织质量抽检。防止后期不合格的化肥进入市场,重点对厂家直接销售,村、乡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代销售的化肥实施重点的排查,对于无照经营的,坚决查处取缔。
  二是加快案件的处理。前期各地查处了一些违法案件,抓紧取证工作,迅速处理,防止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民手中。对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必须责令经营者下架招回,问题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是妥善处理农民投诉。对农民购买农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要加大受理和处理力度,及时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民的损失,对切实因农资质量问题而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依照法律法规,协调经营者、生产厂家为农民赔偿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E-mail推荐
吉ICP备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 吉林省政府办公厅承办
吉林省政府网站管理办公室 管理运营
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政编码:130051 Fax:3您的位置:
&& 现场图片
农资产品专项联合执法突击行动
日 11:44:36
来源: 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打两建&工作部署,全面开展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2月27日上午,由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郑康炎副站长带队,联合省农业厅、花都区、增城市执法人员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执法突击检查,分别检查了花都区梯面镇、新华镇农药市场,增城市朱村镇种子市场。本次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1人,检查农药生产企业1家,农药批发企业2家,种子经营企业8家,抽取14个农药品种样品,异地封存了涉嫌不合法种子300多包,共计19公斤。  
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农药存在委托生产现象;二是种子没有注明进口批文编号(进口种子);三是个别种子包装标注的经营许可证已过期;四是一些甜玉米种子包装标识没有注明品种审定编号;五是发现一家种子企业违法经营来路不明的华珍甜玉米种子。对于存在问题的种子已交增城市农业局异地封存、等候处理。抽取的农药样品已送有关部门检测。
【】 【大 中 小】 【】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用户名:密码:没有账号?亿农虹天农资综合服务系统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0页¥2.0030页免费25页免费7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免费20页免费37页免费525页2下载券23页1下载券
亿农虹天农资综合服务系统介绍|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4.9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产品将实行异地检测
  从工信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日前在北京组织召开2014年农资打假暨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监督抽查工作座谈会。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浙江等18个化工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2013年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监督抽查情况作了总结分析。本次抽查了79家企业的79批次产品,其中70批次产品为乳油。按照有效成分质量分数、水分、农药隐性成分三项质量指标进行检验,抽查的79批次产品中合格产品为71批次,不合格产品8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9.9%。
  各省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单位分别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监督抽查工作经验体会,提出了下一步建议。会议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药产品质量状况、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正常的农药生产和经营秩序,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开展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监督抽查工作。同时,创新监督抽查方式,实行异地检测,加大抽查频次和力度。
  会议决定由质量监督检验单位分省、分产品、分市场对161个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产品进行抽查并实行异地检测。主要产品包括原药、水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及卫生杀虫剂等。其中有吡蚜酮原药、氟虫腈原药、草铵膦原药、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苦参碱水剂、噻嗪酮悬浮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溴敌隆毒饵等。
  检测内容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以及是否添加农药隐性成分等,对检测不合格产品,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有关罚则要求,撤销或注销相应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情节严重的,撤销其农药生产资质。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
文章关键字: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002095)&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注册为金农网新用户!
您所在的位置:
广东省惠州推进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安全
11:32:17   来源:本网论坛   【
&&& 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14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粤农函[号), 4月10日,惠城区农业局组织兽医与渔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等部门在马安镇举办"放心农资下乡保障农产品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拉开了该区"2014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的序幕。
&&& 启动仪式为农民群众带去了有关农资购买及施用注意事项、安全使用知识、识假辨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知识的宣传资料,农业执法人员向农民朋友现场传授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及农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接受消费者对有关假冒伪劣农资的投诉,提高农民群众质量安全和维权意识。活动还邀请了8家农资企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接受咨询和推介一批新肥料、新农药和新兽药。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红火蚁药品和家禽消毒药剂6箱、优质肥料一批、优质低毒农药350包,接受群众现场咨询280人次。本次宣传启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
&&& 惠城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指出,农资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品质好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因此,结合一系列的农资宣传活动,确保四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农资识假辨假能力和自我维权意识;二是进一步增强农资经营者的守法经营自觉性;三是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四是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营造安全、有序的农资市场氛围。下来,区农业局等相关农业部门将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广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全面加强农资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查,整顿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农资的行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 16:10:24)· ( 7:53:12)· ( 8:54:24)· ( 8:45:56)· ( 9:44:18)· ( 8:11:05)· ( 10:41:26)· ( 17:06:38)· ( 16:57:32)· ( 9:54: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资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