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职工已经去世,股淘宝直通车的钱能退吗吗

当前位置: -
读不懂的华西村 吴氏家族世袭制
读不懂的华西村:吴氏家族世袭制 神明or怪胎
&超级农民&
早春二月。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关注着一个江阴农民的去世。
毫无疑问,他就是吴仁宝。任何一个关注、研判中国农村改革和中国农民命运的人,都无法绕过他和他的村庄。
吴仁宝缔造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传奇。当下说法,他真正做成了一个中国农民的 &中国梦&。
中国从来不乏&传奇农民&。与他同时代、先他离去的传奇农民还有陈永贵、李顺达、王国藩、史来贺。还有至今健在的申纪兰。
只有具备超级智慧的,才能成为&超级农民&。
华西村的确&不土不洋,亦城亦乡&;华西村的确&多种体制兼有,两种模式并存&,但是,如同&老华西&0.96平方公里恰好是共和国面积千万分之一的微缩,多体制的华西,焉知不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隐喻?
超级农民是通透的,他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能吃三顿&;超级农民又是物质的,他说,&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超级农民是八卦的,犀角,龙希大厦极尽人间奢华之能事;超级农民又是禁欲的,举报一个赌徒,奖励万元!超级农民是铁腕的,华西人一年只能休两天;超级农民又是博爱的,孤寡老人每年都给万元红包??
他忠诚党的事业。他说,我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先进共产党员&的这个奖励;他又杂烩他的文化,福禄寿灶王爷,孔子佛陀陶渊明。
他把所有看似悖谬、矛盾、冲突与吊诡的理念熔为一炉,炉门一开俨然一个金灿灿的大华西!
纵有千般身后悬疑,他毕竟带领华西富而流油了,以至于一个又一个的西方游客发表感言: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这样的社会主义你要吗?让我们驱车直奔不可思议的超级农民,直奔瑰丽、富丽而又谲丽的华西??
吴仁宝的最后一句话:开会
三十年前,繁星满天,大江南北有很多&改革之星&和他一样&红得发紫&,紫得家喻户晓;如今,月明星稀,在他同时代的&红人&年广九、步鑫生、马胜利、冯根生、禹作敏相继挫败、淡出、落寞、老去后,唯独传奇老人吴仁宝一直以他的&集体经济&的高音符唱到最后。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谁都会怔一下&&这,就是吴仁宝在历史上的分量。
《新民周刊》毫不犹豫地直奔华西村。两地距离太近了,采访车从上海出发,上&沿江高速&,一个小时后,过苏州,经沙溪,华西的&金顶&在望。
如同泰山,因为矗立在鲁中平原而显得特别巍峨;太湖之畔,也因为华西的高度而举世瞩目。
病发膏肓间
早春二月。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关注着一个江阴农民的去世。他叫吴仁宝。
任何一个关注、研判中国农村改革和中国农民命运的人,都无法绕过他和他的村庄。
&中华第一村&华西村沉浸在悲痛中。著名的&华西万米长廊&摆满鲜花。长廊多长,花廊多长。我们到得早,眼看着黄白相间的花廊延长,再延长??
终年85岁的吴仁宝在华西已被习惯地称为&老书记&。
按当地风俗,老书记的灵堂设在长子吴协东的家中,吊唁的队伍长得几乎没有尽头,尽头处的灵堂却简朴得让人吃惊:这是著名的吴氏家族吗?一个可以给总书记和总理直接写信,一个欲上九天揽月、欲下五洋捉鳖,在中国农村政治舞台引吭高歌五十年的传奇老农,他的家,他儿子的家,都太普通了。
现在,有关吴仁宝的财富传说和&芝麻开门&的想象空间,一概由这栋70年代建造的江南老宅做出第一轮的直观解读。
吴仁宝南向的卧室不大,干净而家具简陋,网络说法&很农村&。一张老式的杂木床,被褥都已陈旧,窗台上有几只用剩的口罩,两张单人沙发一看就是30年前的款式,扶手上的皮革已经磨破,茶几上一部拨号电话机,裸露在外的墙皮几近脱落。
唯一不同寻常的是墙上挂满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厨房同样显得局促。就像他的华西村&亦土亦洋、亦城亦乡、亦资亦社&一样,他的厨房同时并存着乡下柴灶和燃气炉灶。柴灶台上,一块碗大的锅巴还残留釜底。燃气灶上,一锅不及服下的中药还有些微余温。冰箱打开,一瓶冬虫夏草胶囊还有着三分之二的存量??
一切都告诉我们,尽管貌似豁达和无畏,老书记其实很想活下去。
专程陪同我们的华西外宣人员葛晓伟和老书记的亲属则断断续续地告诉了我们,老书记病逝的前因后果&&
他抽了一辈子的烟,却很少剧烈地、长时间地咳嗽。但2013年的元旦前后,一直忙得不可开交的吴仁宝,突感身体不适,日夜咳嗽。一直以雄辩著称、网上戏称&话痨&的他,如今常于滔滔不绝之际,被自己的咳嗽打断,激烈时甚至咳得喘不过气来。
1月6日是个星期天,从来不做体检的老书记在家人的再三劝说下,才去&华西体检中心&检查,结果显示的病情居然是&肺癌&。晚期。
他的儿女都懵了:老爷子一向拽的就是个壮实身体。谁都知道,80多岁的他每天4点起床,盥洗后外面溜一大圈,查看村容,回来泡杯茶,收听新闻,走起路来仍像是一路小跑。白衬衣、黑布鞋、矮个头,略微驼背,嘴里叼着一支将熄的香烟&&据说这是他的绝活&&思考时点燃一支烟一口气抽完。
近年来,华西村民族宫礼堂里总是常常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考察团、参观团,屋顶的五星大灯布局,让人恍若置身人民大会堂,时间一到,大家纷纷拿出相机翘首以待&改革明星吴仁宝&。
2003年交班卸职后,老书记每天上午&喉咙咣咣响&的免费演讲会,就成为华西村最大的旅游亮点。
不过是两年前,他去北京开会,身体还健壮得可以当天打来回,飞机上用13个茶叶蛋充饥,回到村里还立即召集干部座谈,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的身体在走下坡路。
但仔细想想,征兆其实已经预示,日,他率领100多名班子成员,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身体就已经出了问题。那天他高烧39度,明明是身体的强烈预警,他却以感冒视之,仍带领着大家&中气十足&地宣誓&有难官上,有福民先;伟大复兴,重任在肩&,激励大家为实现&华西梦&、&中国梦&而奉献??
专家建议说,老书记年纪大了,又是癌症晚期,只能保守治疗。子女们建议他立刻去上海大医院,但不知是&敬畏天命&,还是故意逃避,老书记总是摇摇头说:&年底太忙,事情太多,等忙完了,再去吧,总是这么一回事嘛!&
随后的一个月,从1月6日到2月6日,似乎预感到时日无多,他比往常还拼命忙活,从组织党员干部到周边村慰问困难户,到拟定华西新一年发展规划,从组织大家反复&吃透&十八大精神,再到亲自把关审读《华西月刊》大样,每天都拧紧发条,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2月8日乃小年夜,那天一大早,华西特色艺术团团长计丽静就接到老书记的电话,&今天是小年夜,我请大家吃饭。&饭桌上,老书记给带着孩子的团员每人1000元压岁钱。
大家觉得异样。因为他的脾气其实很怪,&即使上级领导来,老书记一般也是不陪吃饭的。&计丽静说,&是不是预感要和大家分手了?&
&呼吸沉重&,华西村纪委副书记朱蕴海回忆说,&感觉到,他呼每一口气都很累,捂着胸,好像很痛的样子。&
在2013年的3月初,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老书记忍受着剧痛在坚持工作。
从3月6日住进上海华东医院,到3月13日夜里11点多,吴仁宝悄悄地从医院回到华西老家,他最后的日子在医院只待了一个星期。
&他这个人一辈子就不肯歇歇!&只比他小一岁、和他总角之交的村民赵积宝说,吴仁宝从小和他一起放牛,性格活泼,头脑活络,脾气急,性子躁,为人热情,要强,爱出头&打抱不平&,平日里手脚不肯停,脑子不肯停,怎么到老一点也改不了呢?&听我们的话,早点去体检,也许情况会好多呢!&老汉老泪纵横地抱怨地说,&仁宝年年都逼着大家做体检,说&及时补一针,可以省九针&,就是对人家马列主义,对自家自由主义,现在医疗条件介好,他倒拍拍屁股走了,华西需要他,他在,我们心定啊。&
华西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征说,可以明显看得出,老书记春节过后,行为有点反常,好像和时间赛跑,最近两个月迫不及待地要把他的经验、他的心得、他的人脉、他的智慧传承给大家。&你听不懂,他常常发急。&
似乎拖一天,是一天,一直拖到3月5日的班子成员会议开完后,吴仁宝才答应去上海看病。没想到,从此他就再也没能从病床上下来。
3月6日,已经卧床不起,突然无法进食的吴仁宝,住进华东医院医治。
还是这一天,老书记清醒之后,所讲的第一句话,仍是回华西开会。&他以往身体实在太强了,我们对他的生命力简直有点迷信&,陪护人员赵金荣回忆说,住进上海医院几天后,采取措施,用了药,老书记忽然有了点精神,其实没人想到,这是回光返照??有一天身体稍微有些好转了,他又叫我们将他手上的针管拔掉,说要回华西研究事情&&&我要回去开会,传达&两会&精神,这是大事情,谁敢耽搁!&
3月11日,凌晨4:00,已经全身不能动弹的吴仁宝,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他沉思一会后,十分费力地对驾驶员瞿小兴说:&通知新书记,安排党委委员、纪委正副书记、5个总支书记,包括全体正副厂长,一起到上海来开个会,叫孙海燕将&一号文件&带过来,所有开会人员的车费我来付,你赶快去通知、去落实!&没过多久,就急切地问瞿小兴,电话打通没有、打通没有,一连问了三次,直到又一次昏迷。
&老书记在上海住院时,还不停喊我,要我整理材料准备开会。&在吴仁宝身边工作了20多年的孙海燕说到这里泪如雨下,&他心里想的只有开会,没有自己&。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周丽回忆说,3月13日深夜11点,老书记从医院回到家里,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叫周丽来,报告写好了吗?叫她主持会议&。
&老书记脑子里装的全是工作。&3月14日早上5点多,华西龙希大酒店副总经理戴立明来到老书记家里看望他。&下午3点半开会,有事情要安排。&插着氧气管,老书记用微弱的声音说。
3月15日晚上8点左右,因为呼吸衰竭,老书记显得非常痛苦,胸部剧烈地起伏。周丽在一旁拿出《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念给他听。&老书记露出满意的神色,还把头侧过来,听着两篇报道,他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听完以后就睡着了。&
3月16日晚上,在自己的卧室,吴仁宝挣扎着说&帮我,帮帮我&。家人把他扶起一点,稍微坐了起来,女儿吴凤英把氧气面罩调整好,感觉周围人很多,老书记说了一句:&开会!现在开始,不要来翻花样了。&
这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问题是,最后的18天,老书记吴仁宝有没有交代过家事?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证实,&从父亲病重起,我陪了18天,父亲很坚强,那么折磨人的绝症,他没有喊一声痛,还强撑着精神,跟周围那么多人讲了那么多事,讲来讲去都是村事、时事、天下事,就是没有一句家事,对自己的身体、对家人、对家族的后事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在上海华东医院,问老书记对家人有什么要交待,老书记始终没回答。&吴仁宝的四子吴协恩证实了姐姐的说法,在最后一段时间,他想到的是华西的乡亲们,是那些来华西参观的游客们。3月13日,是吴仁宝在上海住院的最后一天。这一整天,老书记只要一醒来,嘴里就念叨着:&要把大华西的村民安排好!&
无论是半清醒状态,还是昏昏沉沉的状态,谵语中的他执意要工作人员带他去华西的&民族宫&,说那里还有各地游客等着他演讲呢。
人生的谢幕,千姿百态。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钟声一般,自然有一种征服灵魂的力量。&
拜伦临终说:&现在我要睡了,晚安!& 路易十四则说:&为什么哭?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老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金圣叹快死了还不忘幽默:&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的滋味!&贝多芬生前耳聋 20 载,日夜盼望复聪,直至临终还断断续续地说:&到了天堂,我就能听得见了。&闻者无不泪下。最潇洒的是萧伯纳,临终时对女佣说:&太太,你想让我古董一样永远活下去吗?我已经完成了我要做的,该走了。&
相形之下,吴仁宝也许是临终最累、最能体现他的体制生态的,因为他最后的一句话仍然是:&开会!&
&只要心脏不停,就要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
三十年前,繁星满天,大江南北有很多&改革之星&和他一样&红得发紫&,紫得家喻户晓;如今,月明星稀,在他同时代的&红人&年广九、步鑫生、马胜利、冯根生、禹作敏相继挫败、淡出、落寞、老去后,唯独传奇老人吴仁宝一直以他的&集体经济&的高音符唱到最后。
十问&吴氏家族世袭制&
围绕吴仁宝这位&农民政治家&的争议从未中断过:他治下的华西村,&集体经济&是暧昧的吗?村民是没有自由的吗?一家三代人&世袭&了管理层吗???
吴仁宝治下的华西村创造了财富神话。到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3万美元。
但是,围绕这位&农民政治家&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2003年,有媒体报道称,这座富裕的村庄管理封闭,村民虽然住别墅、开汽车,但由于全年无休地在村办企业上班,只有春节两天假期,因此,平时外出也要请示村委会。而一旦脱离开华西体制,包括房子、奖金与分红之类的福利都将收回。人们觉得:很不自由。况且,华西村羁縻夜生活,没有KTV,没有弹子房,没有洗头妹,没有&老虎机&,传说中吴家占有的资源,也让&集体经济&变得暧昧。
吴家一家三代人几乎都担任了要职。2003年,吴仁宝退休,接任其职位的是四儿子吴协恩。类似的选举结果,让人联想到&世袭&。
正是源于外界的高度关注,3月20日下午,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副书记、曾长期担任吴仁宝秘书的孙海燕在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华西村是否存在家族企业式经营、家族成员身份以及资产状况、后吴仁宝时代华西村走向等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吴家在华西集团占股零头都不到&
问:吴氏家族是否多人在村委任重要职位?
孙海燕:是的。我们党委改选前是正副书记四十几个,去年换届以后,党委书记19个,一正十八副,18个副书记。
首先理理清楚,吴仁宝有4个儿子,依次为:吴协东、吴协德、吴协平、吴协恩。
现在老大吴协东是副书记,老二吴协德是副书记,老四吴协恩是书记。19个书记中,有3个是吴仁宝的儿子。
吴仁宝的女婿缪洪达,女儿吴凤英,以及吴仁宝的三儿子吴协平,都是党委常委,原来也是书记,换届退下来,成为常委。
本着公开性的原则,我不妨一家一家介绍:老大吴协东的小女儿叫吴芳,是江阴市委常委、副市长;大女儿是华西村分管教育的副书记。老二吴协德的儿媳妇叫周丽,给老书记做翻译,是我们村委会常务主任,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吴协德的二儿子叫吴浩,是我们华西党委常委,从副书记上退下来,是党委常委。
老三吴协平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不是书记,也不是常委。
老四吴协恩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妇,小儿子还没有结婚,在国外留学,大儿子是党委委员,儿媳妇不是党委委员,也不是常委。
吴仁宝女儿吴凤英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叫缪华,是我们党委副书记,分管我们华西党务和博物馆;女婿叫吕苏君,是我们党委副书记,负责海洋工程部分;儿子缪令华是我们党委委员。
这是他的整个家庭情况,我们整个党委班子一共120人,你看他们家占多少?不是网上说的那样。有的时候我们也不愿意去证明什么,事实就是这样,没有必要讲。
问:吴仁宝家族在党委中占有的比例算不算大?
孙海燕:我们班子总共有近120个人,不是我觉得多不多,而是他有这个才,就应该用。老书记曾经对我们讲过,举贤不避亲,用人不避贤。如果他姓吴,没有才而用他,这不是实事求是;如果因为他有才,姓吴,但不用他,也不是实事求是。像我们这个班子,120个人中用十几个人,关键是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才,能给华西村做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可能大家关心的是人才的上升通道,会不会因为是吴家的孩子,就比普通村民的孩子上升机会更大一点。华西村有没有一个合理公平的上升通道?
孙海燕:我可以跟你们讲一下,党委120个人中,本地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只占47%,53%都来自五湖,那你说有没有机会?
问:那这些人(外地来的)有没有决定权呢?
孙海燕:决定权在党委,不在籍贯。在华西,重要事情的拍板,一向是我们党委一起讨论的过程,大家研究商讨,这叫民主决策,比如&华西股份&1999年上市,材料都备齐了,做好了,12个党委委员投票,有分歧,最后举手表决,11票赞成,唯独老书记一个人反对上市。老书记讲,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吧。但最后又讲了一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华西股份上市后,立即获得融资近3个亿。
问:华西村是否存在家族式管理?
孙海燕:老书记是不是家族式管理,要看老书记整个家庭在华西集团的股份占多少,实际上老书记全家在华西集团所占的股份连一个零头都不到。
华西实行的是&二八开&,&一三三三&的分配原则。所谓&二八开&,是指企业超额盈利的部分,完成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标,比如说目标是1个亿,你完成1.1亿了,那么多出的1000万就二八开,即20%留在企业投入再生产,80%用作奖金分配。奖金分配的原则是:10%奖给厂长,30%奖给厂经营班子,30%奖给职工,结余的30%留在企业作为公共积累。
实际上老书记全家,按照每年完成的经济效益和承包经营合同,他们有的可以拿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是他们都只拿了零头还不到。
问:那吴仁宝家族究竟占了多少股份?
孙海燕:你问占有多少股份?我可没有准确的数,但是我可以公开重复再声明一次:一个零头都不到!绝不是网上所说的吴家控制90%股份。
华西的干部与普通的老百姓是有差距,但华西最差的人家,也有别墅、有汽车、有稳定的工作,是共同富裕。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共同富裕当然不是一样富,一样富只能导致一样穷,因为一样富就没有积极性,会打消能人积极性。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能人不是说拿的(钱)上不封顶,要有奉献精神,才能带动弱势群体,不能只管自己拿更多,不能没有胸怀。
一村两制不是一家两制
问:华西提出&公私双富有&,是否预示今后将减少集体经济比重?
孙海燕:公司双富有,华西现在是&一村两制&,自由选择经济形式,可以集体经济也可以私营经济,但不能&一家两制&,比如当了厂长,不能老公搞集体,老婆搞私营,这样很难保证集体财产不流失。公私双富有符合民主,并保护集体财产不流失。江泽民同志1998年视察时也肯定说,好!你这是正确处理了权与钱的关系。
公私双富有两层含义,公私两种经济形式都可以,对大华西而言,周边还有100多家私营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便于环保、管理。第二层含义对大华西而言集体富有了,经济强,带动个人富裕起来,也是&公私双富有&。
问:既然小华西集体经济搞得很好,为什么周边村不复制呢?
孙海燕:后来加入华西的村,有一些当时也是亿元村,老书记认为对这些村间接帮不如直接帮,所以合并。20个村并为13个村,村委和华西平级的。但是党组织在华西村统一领导下,统一就业、规划管理。华西村40多年的制度,周边村也搞了几十年,你一下子变为公有不可能,要尊重人家的经济形式,多种经济形式可以同时存在。
在此,我想强调,吴协恩书记多次对媒体表示:华西村坚持集体经济为主的道路不变,坚持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变。但是未来发展当中,会有更多的经济形式参与。
问:村民一旦离开华西,其股份将归零,未来该模式是否继续?
孙海燕:任何一个地方有权利就有义务。我在华西工作有三块收入。1、基本工资和奖金,我的工资拿50%,另50%到年底付清,奖金20%是现金,80%是股金,不能套现;2、按人头来算,不管是华西什么人,都有粮油款、单位报销、旅游等福利;3、资本分红,按照股金的比例。
过去要离开华西,其股份要收回,因为这是集体财产。还有买房,过去拿股份抵扣房款,离开华西是要收回的。但从前几年开始就不完全是拿股份抵购房款,凡拿现金买的,房子就不再由村里收回了。
问:你每年奖金多少?
孙海燕:我的奖金有100多万。
问:按20%来算,你拿到手就是20多万?剩下的80%是上交集体?
孙海燕:不止20多万,还有基本工资和福利。剩下的不是上交,是参股集体。参股有非常大的好处,富裕的华西人都把钱存在村里,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额,村里省得借贷流动资金,推动集体发展,比如华西最亮的亮点、超五星的&龙希大厦&,楼高72层,世界第15高楼,投资30多个亿,全部是华西自己筹资,没向国家贷一分钱。债务一定意味着风险。
当然,这笔&集体参股&的分红,也直接给老百姓了。其中80%是不能套现的,只能分红,分红一定会兑现的。
接班人挑得起重担吗?
新的一幕拉开了,历史正深情凝视。
3月19日。3月20日。华西官方两度公开接受记者采访,发言人分别为书记吴协恩和副书记孙海燕。
对华西来说,也许首次遇到重大变故,也许首次涌现大量各种诘问的各地记者,也许有关&老书记&的话题太过火爆丰富,新闻发布会现场七嘴八舌,长枪短炮稍嫌紊乱,不依不饶的现场采访甚至从场内转移延伸到场外。
吴仁宝走了。华西的未来发展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转型前景乐观吗?
在3月20日的媒体群访中,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表示,&目前华西村没有一家亏损企业&,但这句话的前提是,如果有亏本的企业就&灭掉&。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华西村在2008年后关停的钢铁等相关企业最少有8家。
在此后的延续性采访中,孙海燕表示,事实上,早在8年前,华西就开始转型了。过去是从农业走向工业化的,到2000年形成了规模企业,形成了产业链。&但是随着这样的扩展,我们感觉到传统工业市场前景黯淡。在长三角地区如果朝服务业方向发展的话,可能有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后来就把服务业作为华西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据孙海燕介绍,除了产业转型,未来的&华西城&人口将比现在翻一番。为了达到这个愿景,华西的领导班子决定要狠抓三个方面:人口素质、环境、管理模式。但是路子怎么走,孙海燕没有细表。
有分析认为,华西村的发展模式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一是吴仁宝健在时的&动力惯性&还在;二是早在2003年吴协恩接任书记后,向&后吴仁宝时代&的过渡就开始了。只不过吴仁宝去世,让公众对华西村的未来有了更多的疑虑。
疑虑最大、最直白的,就是股份。华西股份,&资格很老&。吴仁宝去世的消息发布后,&华西&股价,稍有抬升。最近报表显示,&该股利润水平一般,公司业绩基本保持稳定。股价为净资产的1.588倍。&
在华西集团庞杂的产业集群中,信息比较透明的只有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华西股份(000936),而这家老牌上市公司的生存现状,恰恰折射出华西村目前几大支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
毋庸讳言,在最新的2012年年报中,华西股份交出的成绩单令投资者沮丧:主营收入26.5亿,比2011年减少2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同比减少8.91%。
问题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竟然还不是主业,而是源于报告期内华西股份处置了所持有的部分华泰证券(601688)股票,一举收获了9300万的税后纯利。这意味着,2012年华西股份利润总额的2/3其实是来自一项非经常性损益。
分析认为,华西股份的主要产品是&涤纶短纤&,此乃棉花的替代品,若棉花涨价,涤纶短纤行情便看好,反之,销售就滞阻。拿华西股份进行资产置换,扩充涤纶纤维产能的2011年来说,连续三年减产的国内棉花终于迎来丰收年,棉价立刻大幅下降,迄今一直保持低位运行,涤纶短纤的盈利水平因此受抑。
事实上,华西股份在财报中坦承,国内新的短纤项目还在陆续投产,下游服装纺织行业的需求又难以有效放大,国内短纤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后还会日趋严重。
屋漏偏逢梅雨&&华西村的另一项支柱产业钢铁目前也深陷行业寒冬。
华西的产业结构中,钢铁产业长期占据龙头地位,收入一度占华西总收入的60%-70%。但在2008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便一路走低,尽管华西村多次向外界表示自己在产业升级上会做出努力,但在近乎&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下,华西村要想&一枝独秀&,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华西官方对此也作出了正面回应。
&华西村所属企业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一个集农、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孙海燕解释说,它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104家,形成了冶金、纺织、化纤、仓储、建筑房地产、旅游、金融服务和商贸等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末,华西集团未经审计的总资产达358亿余元,净资产121亿余元。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8亿余元,净利润2亿余元。
&大家知道,华西集团控股公司的&华西股份&1999年在深市上市&。孙海燕说,&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在华西股份近年年报中,已无吴仁宝的身影。&
华西集团法定代表人吴协恩于2003年7月至今任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任华西股份董事。
孙海燕援引大同证券投资顾问的意见,认为吴仁宝的去世,虽然对华西集团来说在感情和精神上将带来一些损失和遗憾,但近年来华西村及华西集团的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多年来公司进行多元化发展,大幅引进高级人才及使用现代化管理制度,相信&华西股份&以及华西集团能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持续发展。
儿子能挑起重担吗?
除了未来的&华西城&、&股票&之外,&新书记&吴协恩也是记者们反复议论的话题。
对此,大华西村第三党总支书记谢鹤龄认为,2003年,吴仁宝之所以选择吴协恩接他的班,主要是考虑到他的年龄最小,选他接班,可以长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为稳妥起见,此事事先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为保持程序公正,村党委又举行投票,结果,吴协恩全票当选村支书。&确有老书记威望的原因,也考虑到了他的自身实力与人品。&
谢鹤龄说,吴仁宝在预感到大限将至的那段时间里,已经与家人、同事、朋友畅谈所有想说的话,交代完了所有该交代的事。&他无怨无悔,走得很平静,很放心,像一个真正的智者一样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吴仁宝的老伙伴,前南苑宾馆&老法师&、现年84岁的赵积宝则认为,吴仁宝四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吴协恩与他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性情温和冷静,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急性子火爆&,但因为长期受父亲熏陶,应该与父亲一样有眼光有魄力。&到底也是经过很多磨练与打拼的。实战出身,当过兵,跑过供销,熟悉基层,经营上摸打滚爬,早有一套。&
在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的印象中,吴仁宝虽然让吴协恩接任书记,事实上以他的威望、性格与管理习惯,他始终也未完全放弃对幼子的传、帮、带,其间有理解的教诲,也有过情绪激烈的训斥。从2003年始,到2013年止,当他最终撒手离去时,他实际上已经对幼子经历近10年的培养、帮扶。
吴协恩接任党委书记后,村民还是习惯叫吴仁宝&老书记&,称他们是&父子兵&。&老书记&去世后,不少人担心这个在中国独树一帜的华西村究竟何去何从,能否延续。
对这个问题,乐观的孙海燕用了一个词概括:将门虎子。他坦言老书记和新书记是不同时代的人,老书记吴仁宝考虑更全面,而新书记更务实,&但他们总体方向一致,只是做事的风格不同。&
&老书记是个严厉的人,村里小孩子淘气时大人吓唬:老书记来了!小孩子就立刻听话了。&孙海燕说。而新书记吴协恩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在做书记之前对政治是不感兴趣的,我负责抓经济。有些理论还是做了书记之后才开始学起来。&初任书记的半年,吴协恩尤其不适应,&太多套话官话,我都不懂。我只知道低头做事。&
华西村未来要发展,中心村与周边村的关系能否协调发展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也是媒体一直最为关心的关于华西村的话题之一。
2001年6月开始,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等方式,先后将周边13个自然村纳入华西,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35平方公里,人口也由600多户,2000多人猛增到3.5万多人。南有&钱庄&(工业区),北有&粮仓&(农业区),中间是村民生活的&天堂&(生活区),全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到2012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524.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8万元,上缴利税超过8亿元。也因此使得华西中心村内,外出就读的大学生回村率是200%,他们不仅自己回来了,而且还会带自己的男友或者女友,甚至带同学回来。
谢鹤龄现年72岁了,他说,当年华西村周边的13个自然村并入华西村时,都是各村大多数村民村干部自发要求的结果,并经过了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又通过填报申请等程序完成的。&是大家都知道华西村有钱了,发展了,希望通过并入华西村共同致富。加入华西村后,村民们都很高兴。&
他以他曾经所在的13村和相邻12村为例,2006年9月合并到华西村后,两村很快就办起上百家小企业。村民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提高。
最大实惠是,老年人每月可领到360元的养老金,每年给300斤大米和一桶食用油,以我们这里农村水平来说,很好啦!也因此就有了&囡囡宝宝不如仁宝,既发大米又发钞票&的民谣。
&家族制&就一定背时吗?
&家族制怎么认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直接反问记者,&家族制&就一定落后背时?一定要接受批判被淘汰吗?!如果吴家的人,不管能干不能干,也不管为民不为民,因为姓吴而统统请走,而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将一下子从目前1.3万美元跌到目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人民币&&你们不妨去问问,哪个村民愿意?!
&在中国,什么事情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说,&因为国情复杂、社情复杂嘛,&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最忌教条主义,形而上学。我还记得老书记当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主持人沈冰直接问老书记,人家质疑你是不是家族制。老书记掷下一句硬话,他说&像我这样的家族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这个家庭是为更多老百姓去服务、去奉献,为了他们的共同富裕,如果全国都像我这样的家庭,可能越多越好,更多的老百姓可能富得更快、更好。&因此,不论是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华西村老百姓的想法,华西的干部&&包括老书记的儿女&&如果确实在践行老书记讲的&有富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宗旨,这样的&为民家族&凭什么就不受百姓欢迎?!只要一心为民,老书记就&用人不避亲&,照样有这么好的凝聚力,照样能一呼百应,因为几十年来,吴家的人确实是这样说,也这样做的,所以才有权威和威信。&
然而,虽然有华西干部和群众的拥戴,老书记走后,留给&新书记&的担子,事实上非常沉重、非常沉重&&
近距离接触就可以发现,和父亲一样,吴协恩也是个对于宏观形势和国家政策颇为敏感的人,无锡话所谓&脚踏尾巴头会动&,事实上,曾经使华西超高速壮大的传统支柱行业正越来越变得像&烫手山芋&,对此早有察觉的他一直试图跳出旧格局,奋力&转型&。
2002年底,他刚从吴仁宝手中接过&权杖&,翌年便招兵买马进军金融业。开始,此事还是背着&老爸&进行的,因为以老书记的观念看,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的金融业,&空落落&地似乎不太靠谱,&有点像白相游戏机&。
但是,直到当年年底&新书记&把盈利账本摊在&老书记&面前,老书记才惊叹于金融业的吸金巨能,转而赞同儿子进入金融业,放手一搏。
8年后,华西村庆祝建村50周年时,吴协恩曾公开表示,华西集团在金融业务上共投入30多亿元,现值已高达70多亿元,预计2011年能给华西集团上缴5亿元净利润。
从华西集团所搭建的金融版图看,吴协恩在金融上的雄心不容小觑。
他旗下13家金融公司,囊括了小额贷款、典当、担保、财务顾问甚至拍卖等各项金融业务,同时还设立基金进行对外投资。照吴的说法,他们的金融策略是,能经营的牌照例如小贷、典当等,争取5年内全部拿回;暂时不能拓展的业务,比如银行、证券,就以参股形式开展。
一般而言,金融、旅游、海运、仓储物流,这四类第三产业是华西村的支柱产业&四大亮点&。然而目前看来,这&四大亮点&亮度不稳。
拿旅游来说,华西村自身不具备自然风光资源,为了吸引游客,华西投入巨资打造世界公园、塔群和豪华酒店,并且购置直升机两架,开发了&空中看华西&这一创新型旅游项目。问题是,虽然华西村宣布年接待量过百万,但这样的项目对于普通游客吸引力有限,前往华西村参观的人数明显下滑,老书记临终前热望的&旅游人群每年达到500万&的目标现在看来过于遥远,就连孙海燕也不得不承认,如今高328米的龙希大酒店和直升机观光,主要靠华西村以及周边村村民的&内需&来拉动。
分析还指出,就算是三产中最为赚钱的金融业,也面临巨大的行业困境。在股权投资领域,今年曝出IPO&撤单&消息的企业总数就已经达到42家,甚至创下一天撤单12家的历史纪录,许多PE都面临割肉退出,LP撤资一类的困境。在这个领域,华西集团虽然入局较早,况且早年投资的一些金融标的安全性也比较高,但这门高风险的产业可持续性如何,仍然吉凶未卜。
从传统农业到制造业,到第三产业,华西村其实始终没有放弃转型的努力,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转型不是件轻松的事。
2012年,华西集团宣布实现营业收入268亿,但净利润呢,只有2.26亿,利润率不到1%,细细一算,没有跑赢银行的一年期利率。
在互联网、科技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而且巨浪冲击各类现代服务业乃至传统制造业的今天,曾经以优化选择著称的华西村将面临新一轮的抉择陷阱。
吴仁宝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以一种特别的身份&&电影演员。2012年10月,记录吴仁宝和华西村故事的影片《吴仁宝》在全国公映,知名演员尤勇担任男主角,吴仁宝客串演出,这段影像也成为他生命最后的精彩记录。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次命运的暗示:极盛之后,何以为继?
新的一幕拉开了,历史正深情地凝视。
读不懂的华西村
&不要纠结于华西村究竟姓&资&还是姓&社&,不要将吴仁宝视若神明,或者将华西模式贬为怪胎。&
很多人读不懂华西村,读不懂这里亦农、亦工、亦商的经济形态;很多人读不懂华西集团,读不懂那里既吃&大锅饭&,又搞股份制的特殊体制;很多人读不懂吴仁宝,读不懂他既拜毛泽东、邓小平,又供着观世音菩萨的矛盾信仰。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企业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海综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克林研究员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当年若是什么都搞清楚了,就没有今天的华西了!&
华西村与&苏南模式&
《新民周刊》:在苏南,华西现象是特例还是代表?
叶克林:改革开放以前,苏南的广大农村孕育了一批在从事农业生产基础上,以人民公社、大队或生产队为承办单位的社队工业组织。当时主要以农机修理厂和小型纺织厂为主,技术人员多为当地农民中的能工巧匠。这种拥有社队工业组织形态的农村,在当时的苏南地区星罗棋布,且规模不等。
因为多年来华西村自身的高调举动和媒体的高调宣传,让华西村广为人知,并由此诞生了&华西模式&一说,其实叫&苏南模式&更为客观。除华西村外,曾经因为给村民分发黄金而被媒体一度高度关注的江阴长江村,也是通过这种模式致富的典型代表。如果有朋友愿意深入苏南农村走一走,还会发现其他&藏龙卧虎&的村镇。
《新民周刊》:这样的模式为什么会在苏南地区大量出现?
叶克林:苏南农村工业的勃然兴起与长足发展,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半段,当时恰逢全国短缺经济时期,城市国有工商企业因体制束缚难以有效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这种工业形式之所以出现在苏南,除苏南人多地少,农民光靠种地吃不饱饭的自身原因外,还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从生产技术层面来讲,最初从事社队工业的技术人员,很多是农民里稍微掌握一些相关生产经验的&半吊子&。上世纪80年代初,头脑活络的苏南农民开始通过各方面关系,在上海&高薪聘请&国营单位的科技人员,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他们的乡镇进行指点,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一些苏南社队企业甚至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从国企中废弃或陈旧的机床设备,在&星期日工程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维修或拼装,再用以从事生产。
《新民周刊》:有人说社队工业是人民公社体制下变异出的一种集体经济,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叶克林:社队工业可以看作是苏南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前的起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不能够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业生产活动。之所以由人民公社、大队或生产队来组织这样的生产,就是为了使工业生产这种&副业&在名义上合法化,寻求一顶公有制的帽子来罩着,如同城镇中诸多戴&红帽子&的街道企业和大小集体企业,若不这样,就将冒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治高风险。
可以说在对待农村社队工业的问题上,苏南各地乡、县政府乃至省、市政府,在态度上都是在有意地加以包容。很多人看不懂华西村,就是不清楚它这种工业体制的定位,事实上,如果你严格对照当时的政策法规来试图定位华西村,那你确实读不懂。
它不是&经济怪胎&
《新民周刊》:有说法认为华西村后期演变为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民间公司,依你对那里的调研结果来看,是这样吗?
叶克林:与苏南很多村镇一样,华西村的社队工业,在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先后实行了两次改制,逐步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华西集团。但很多人将华西村的行政属性、经济属性、党组织属性和华西集团作为企业的属性相互混淆,以至于一会用企业的标准衡量华西村,一会又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属性评价华西集团,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华西模式是&经济怪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华西村的经济模式属于集体经济,即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这一点上全国的农村都一样,没有什么华西模式可言。真正发生改变的,是当地非农化形成的非农资产部分,如:社队工业时期拥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厂房、设备和集体经济积累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城乡企业共同面对市场竞争的局面,很快使国内经济由短缺转向过剩,加之浙江以温州为首的一些地区,形成的私营企业抢占市场,造成了国内对民用工业品的需求量全面萎缩。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原本家家务农、户户做工、利润平分的经济模式,开始渐渐变得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出现了第一波改制。
这次在经济学界被称作不彻底的改制,使苏南工业经济的所有制模式,从集体所有,变成了多种经济主体混合所有的局面。以华西村为例,股份分配是其中的第一步。但因为华西村当时的盘子较大,谁也没有想到要对其进行专业化资产评估,再说,当时也没有高度专业化资产评估机构。尤其是对集体公共经济积累和土地使用权益估值,更没有成熟经验。因此,这种股份分配也只是按照大概的估算,含糊地进行泛股份制。用苏南农民的话说,就是&毛估估&,&反正肉烂在自己锅里&。
《新民周刊》: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股份制估算方式,似乎有些模糊不清,为什么华西人能够接受这样的形式?
叶克林:除了当时的改革理论、改革政策和改革技术准备不足之外,当时农民的意识形态还比较单纯或朦胧,只知道通过这些年的工业生产,自己的生活大大改善了,大多数人似乎不太清楚股权怎么分才算科学合理。话说回来,如果当年要将华西村的非农资产完全统计清楚,华西村根本搞不下去。
那时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取向存在巨大分歧。1980年代中后期关于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姓社姓资&的大辩论,就是典型一例。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前,改革开放的思想还一度出现过&回潮&,经历过质疑。据我所知,那时前去华西村&指导&的上级有关部门也很多,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中生存发展,华西村在一些问题上势必含糊,有时甚至是&打左灯,向右转&。不妨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吴仁宝,一会儿有高层领导来视察说,&老吴,华西这样的做法很好,要大胆闯&;过一阵又有高层领导来考察说,&老吴,华西这些做法很危险,要谨慎!&请问你会怎么想?今后又该如何做?
《新民周刊》:这样的情况在第二次改制后,是否有所好转?
叶克林:苏南地区包括华西村在内的乡镇企业第二次改制,发生在1990年代的中后期,一直持续到2000年前后。这次改制使苏南地区的企业在产权上开始变得清晰,但在土地使用权益估值上,还有很多盲点。到现在为止,华西集团对占用的华西行政村土地,仍然没有作出明确统计和估价。这其实是典型的&股田制分红&。
苏南地区很多农村的发展都是在集体土地产权模糊的情况下完成的,当年如果弄得太清楚,一来有政治风险,二来,也会失去了生产中的协同力。只有模糊了土地产权的概念,才能规避政治风险,又有利于聚合农民。再说,即使土地可以估价,价格也是动态的,当年的土地价值和现如今肯定不是一个价。用经济学专业术语说,其中涉及动态机会成本与机会收益。进一步说,必须支付的巨额评估费用由谁承担?
另外,在如何量化吴仁宝这样的改革领头人在改革中的贡献问题上,我国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试问,当年&冒死&的安徽小岗村农民曾对中国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作出巨大历史贡献,现如今是否得到合理足额的经济回报?这也是目前华西集团经过两次改制,在股权问题上仍然存在的不明朗区域。
《新民周刊》:华西村的成功经济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叶克林:华西村的模式不仅在苏南农村被普遍应用,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很多农村也都采用这样的经济模式,这可以充分说明,这种模糊产权加股田制的分红模式,在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发展上,还是有增值空间的,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也就在于此。
但在有些方面,华西村又是不可复制的,比如吴仁宝可以凭着自己的一张脸,集合很多资源,用学术术语可谓&异质性人力资本&,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即使想模仿吴仁宝的领导风格,也只能是学一点皮毛。在东方社会中,很多关系是认人的。从这点上来讲,华西村以后的领导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吴仁宝&。但可以学习他对政策的敏锐,学习他灵活适应政策形势变化的本领。
解读吴氏家族
《新民周刊》:你怎样看待吴仁宝这样一个既信奉共产主义,又供奉观音菩萨的领导人?
叶克林:的确,在华西村的幸福园里,既有古代先贤孔子、海瑞,也有中共领袖毛泽东、邓小平等,还有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和耶稣,使有些人越来越看不懂,吴仁宝究竟信什么?其实,吴仁宝在这点上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因为他知道,从当前村民们的文化程度和精神世界现状来看,自己信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他领导的华西村民,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信仰,以便于他在精神上的领导。
《新民周刊》:2003年吴仁宝第四子吴协恩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后,华西村的发展是否变得&复杂&?怎么看待华西村领导层家族化的现象?
叶克林:所谓&复杂&,主要是指兼并扩张之后,华西村领导层在更大的管理范围、更高的管理层次上面临如何再塑发展凝聚力的挑战问题。至于家族化现象,不难看出,吴仁宝家族的影响力是历史形成的。以吴氏家族在华西村党政管理层的影响力,以及其家族成员在华西集团中的地位,即使通过村民投票选举,所诞生的人选也应该会毫无意外地落在吴家人头上,可以说在华西,由吴氏家族成员担任村干部有一定历史必然性。按照经济逻辑,华西集团管理架构主要取决于&资本力量&。
《新民周刊》:一些被华西村兼并过来的邻村人,萌生出脱离这种大集体模式的想法。这是否可以看成是华西村发展到一定程度,模式弊端暴露的体现?
叶克林:客观来说,华西村在兼并的问题上,确实存在多元复合动机及非理性的一面。除华西村、华西集团想在更大地域范围整合发展资源的客观需求外,吴仁宝的一些扩张和兼并决定,也不完全是按出于市场经济规则的考虑,而是受东方社会亲缘观念的左右,带有明显的帮乡亲成分,甚至这当中也掺杂着他个人希望将自己的成功试点,无限推广的英雄情结。
由于农地流转政策的操作性实施细则尚不清晰,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土地使用权益估值的复杂性,以及原华西村村民与扩张后大华西村村民之间较大的经济利益反差引发的心理不平衡,出现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是不是&模式弊端暴露的体现&,现在下结论似乎言之过早。
我相信,只要华西领导集团从华西长远发展大局出发,用更加动态开放的眼光看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沟通和科学的调研与核算,再配套必要的利益调整,是可以缓解乃至解决有关矛盾与冲突的。
如果华西村的《乡规民约》确有不合上述文件精神的有关内容,须适时调整与修正,因为《乡规民约》毕竟是&低位法&,不能有违国家政策法规的&上位法&。话说回来,目前华西村里提出要脱离集体的人,大多不是真心要走,只不过是不满足于现在的分配所得,希望为自己多争取些利益而已。这一点上不用回避,只要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点公开透明化,再基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加以沟通与协商即可。而且即便是真的要走的人,也并不可怕,只要按国家政策法规办。
不要纠结于华西村究竟姓&资&还是姓&社&,不要将吴仁宝视若神明,或者将华西模式贬为怪胎。华西村是中国特定历史和环境的产物,是苏南农民乃至中国农民的一次大胆探索。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南隅,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到2010年,资产已经积累到30亿,负债下降到4亿。
南街村与其他村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的目标。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
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是南街村的灵魂人物,当地人称他为&班长&。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位于天津市西南30公里,地处团泊洼,这里的农民历来生活贫困。1977年冬,在选举党支部书记时,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了,提出&谁能带领大队致富,谁当书记&,这对当时的书记禹作敏是新挑战。
禹作敏和他的创业者,采取原始积累办法,一方面以最低价格进原料、以最低的劳务费加工;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避税、逃税,从而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
1992年,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里,大邱庄是社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连年稳居第一位的&中国首富村&。
禹作敏实行&统一致富&,给了大邱庄人致富权,但他剥夺了大邱庄人对他的监督权。禹作敏1993年因犯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大邱庄一下子变得低调。禹作敏于1999年10月去世,结束了自己&改革风云人物&的一生。
& 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
& 我要始终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
&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对党信任,其他老百姓不对党信任,那是我的失职,没有尽到我的责任。
& 我们认为,一个地方只有老年人也富裕、幸福,那才叫合家幸福。
&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是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也就是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 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比留给子孙财产更重要。
& 我们不能只懂电脑没有头脑,也不能只有头脑不懂电脑,而要既懂电脑又有头脑。
& 什么叫科学发展?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有效益,就叫科学发展;没效益,甚至亏本,就不叫科学发展。
&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 我们华西提倡 &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不允许干部搞&一家两制&。我认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没有,私也没有,要公私双富有。
& 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一般无用;外才我用,关键在用。
& 华西培养接班人是培养群体,不培养个人。谁都可以当接班人,但有一个标准,他要有三个力:组织能力、发展能力、控制能力。
& 啥叫有权?廉洁才有权;啥叫威?懂行才有威。干部要有权威,一是廉洁,二是懂行。
&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 吃透上头,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工作动向;熟悉下头,不坐办公室,深入第一线,做到厂情、村情、民情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晚上碰头,汇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 我们做干部,要 &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那如何才能会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
& 十穷戒词:逐渐穷,多因放荡不经营;容易穷,家有钱财手头松;懒惰穷,朝朝睡到日头红;无才穷,不学无术人无用;心散穷,家族不和常内讧;受骗穷,贪图小利拒良朋;违法穷,违法贪财进牢笼;无度穷,浪吃浪用山要空;失算穷,算计不好一世穷;三害穷,嫖赌吸毒彻底穷。
精选基金数据:
资讯阅读排行
每周基金动态()
季度资产配置建议报告()
精选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账的钱能退回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