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马云首富地位被超越上周身价暴跌十四亿,已经不再是首富了?什么情况?

马云个人资料背景身价 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中国首富-天翔直播网
当前位置: >
马云个人资料背景身价 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中国首富
  日注定是一个疯狂的日子:苏格兰独立公投、阿里巴巴上市&&马云带着他的理想站在了美国纽约,也因为阿里的上市,马云成为了中国新任首富,身价倍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
  北京9月19日晚,全球瞩目的阿里巴巴终于敲响纽交所的开市钟。按照其68美元/ADS的发行价计算,其融资额超越VISA上市时的197亿美元,刷新了美国市场的IPO交易纪录。
  无论是上市前路演时投资者的排队盛况,还是上市后近2000亿美元的高估值,均将阿里巴巴推向了巅峰。
  阿里的股票是该买还是不该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有媒体通过微信展开民意调查,了解人们的投资意愿。而要解答这个问题,无疑绕不开一个问题&&阿里未来的成长性。
  淘宝、天猫和聚划算,阿里巴巴给资本市场讲的其实并不新。毋庸置疑的是,从其披露的各项数据来看,阿里的电商业务依然遥遥领先,这种格局恐怕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发生改变。
  但不可忽视的是,电商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平台的崛起,正在打破阿里巴巴在PC端一统电商江湖的格局。同时,移动互联网则将电商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在移动电商这个生态中,各个物种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否还足够支撑阿里一如既往的高速增长和一统江湖的霸主地位?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
  商家的微妙变化
  商派主管销售的副总裁蔡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两年,公司的高端产品Commerce系列销售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长,2013年同比增长甚至达到180%。商派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电商第三方服务商之一,其Commerce系列是一套完整的电商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在不同的网络渠道开展电子商务,对线上销售渠道统一管控,建立更统一的网络销售布局。
  一些大型商家开始全网大规模布局其电商业务。蔡鹏表示,购买此服务的商家的电商渠道均呈现多元化,天猫、京东、唯品会,以及自建的独立网络商城、移动端等均有覆盖。
  代运营公司悦纬互动副总裁王涛透露,他刚签约了一家国外品牌,今年入驻天猫,明年将上线京东。他称,目前很少有品牌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代运营商的发展来看,商家选择多个平台早已是趋势。
  一家民间联盟&&电商梦工厂的秘书长王剑平介绍说,从去年开始,代运营行业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些代运营公司不再什么客户都接,而是聚焦于某个或几个垂直类目运营。据了解,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代运营商必须横向发展多个电商平台才能实现业绩增长。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
  蔡鹏表示,成规模的传统企业经过多年的互联网实践,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其业务模式,试图通过电商的方式打通其前端需求链和后端供应链,建立自己的业务闭环,因此会寻找更多的互联网触点,除了天猫、京东外,还有微信、微博、App、独立官网等,由此也改变了之前以平台为中心的模式,企业成为主体,各大电商平台反而成为其整个业务模式中的一个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开始重新重视其独立官网。背后的原因在于,通过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只能完成简单的销售,而无法进行会员管理,因为由平台带来的用户依然归属于平台,无法与商家已有的会员体系打通。因此,部分大企业试图通过自建商城的方式搭建自己的电商闭环。
  企业拓展电商平台的驱动力在增强,但显然,多平台的运营将导致商家在天猫淘宝投入的比例有所下降。一家大型服装品牌商负责人表示,之前其电商的投入大部分都在天猫平台,目前虽然还在投入,但在整体投入预算中,也会分一定比例的资金在其它电商平台。至于具体比例,他并未透露。
  广州一家销售皮包的中型企业创始人也称,去年其电商的预算100%投入到天猫和淘宝店中,今年开通京东、亚马逊等店铺后,会分流部分投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尽管商家每年在电商方面的预算不断增加,但鲜有成倍增长的,而投入到天猫淘宝之外平台上的资金比例却在逐步增加。
阿里巴巴的历年市值
  接受21世纪经济报记者采访的几位商家均表示,电商最大的投入是营销。因此,对于以广告和佣金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天猫、淘宝和聚划算而言,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的崛起显然分流了一部分阿里电商的收入。同时,从目前几家电商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数据看,其营业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移动打破流量垄断
  王剑平近期走访了数家销售额千万级的电商企业,发现其销量的50%-70%均来自移动端;蔡鹏也表示,每天来咨询业务的客户,其中一半会提出移动端的需求;壳壳果公司是詹氏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品牌,其CEO胡松称,壳壳果移动端的销量已达到60%。
  移动电商已经由概念成为现实。目前,在移动电商领域,阿里依然遥遥领先。据其招股书披露,二季度,阿里巴巴移动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超过1640亿元,同比增长约3倍,占比达到32.8%;移动端的收入达到24.54亿元,同比增长923%,占比达19.4%,比2013年同期上升16.6%,较2014年第一季度高出7%。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手机淘宝+手机天猫占据了手机购物市场交易份额的85%。
  但蔡鹏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改变在于打破了PC时代流量垄断的格局,移动流量是碎片化的。因此,对于商家而言,不再被某几家巨头的流量所控制。
  这一变化已在手机淘宝中有所体现。胡松表示,在移动端,壳壳果的流量主要来自于自媒体、QQ空间和微博等,而手机淘宝则只是一个完成交易的地方,未来其他渠道引流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的流量来源也开始多元化,这对于手机淘宝来说,意味着挑战。
  目前的手机淘宝包含了淘宝、天猫、聚划算等业务模块,其业务和盈利模式基本是PC端的复制:淘宝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天猫收入则由佣金和广告组成,聚划算同样以佣金和广告(坑位)为主。因此,一旦手机淘宝的商家开始在&淘外&寻找流量,势必减少在&淘内&的广告投入。
  与此同时,受限于手机屏幕过小,无论是广告位还是搜索,相比PC端,原有的广告模式将大打折扣。
  蔡鹏表示,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社交和分享聚集流量的,获取流量的方式不同直接导致谁抓住流量谁就可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流量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营销开始普及,改变了简单的广告导流模式。
  商家在手机端出现的微妙变化也正逐步改变着移动电商的生态,阿里需要在移动端探索新的模式。
  O2O之战
  阿里巴巴的招股书显示,淘宝+天猫+聚划算三大电商业务依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未来更大的想象力或许还有O2O。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几家传统商家均表示,目前在O2O方面依然处于尝试,但肯定是一个趋势,工具方面主要通过微信和支付宝钱包。
  目前,阿里系的支付宝钱包已在O2O领域攻城略地,涉足医院、公交、零售、餐饮等多个行业。但不同于PC时代的独步天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时代,腾讯旗下的微信成为阿里最强大的对手。尽管目前微信在O2O领域还未形成&霸权&,但在战略上,阿里不得不重视这个对手。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钱包属于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并非此次阿里巴巴上市的资产。
  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O2O概念只能依靠淘点点以及全资收购的高德地图和UC。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接入的商家数量,还是贡献的收入,淘点点依然处于起步期,即使内部对比,也无法与支付宝钱包相提并论。
  近两年来,地图和搜索被视为O2O的两大入口。目前高德地图与快的联手进入打的领域;同时与UC旗下的神马搜索开始整合,将形成基于LBS和搜索的O2O模式。据了解,未来支付宝钱包的商家数据将逐步整合至神马搜索,用户通过移动搜索,结合高德地图的定位和导航,由线上寻找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
  但在这个新领域,阿里还面临着百度、腾讯和搜狗在地图、搜索方面的挑战。
  无论是传统电商对线下零售的渗透率,移动互联网商业化的探索,还是新兴的O2O对线下商业改造,目前均处于低水平,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但对于巅峰上市的阿里巴巴而言,旧时代已经终结,一个硝烟弥漫的新时代已然展开。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用在马云身上,再适合不过了。昨晚,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ABA。此次IPO发行3.2亿股,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融资额最多达250亿美元,刷新全球最大IPO融资纪录。
  昨晚,阿里巴巴开盘价达92.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市值达228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超越中石油,成为仅次于中移动的中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马云身家达128亿美元
  昨晚8点,杭州西溪园区的淘宝城灯火通明,喜气洋洋,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记者及园区2万多名员工一起,等待阿里上市钟声响起。
  晚上9:30,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每股68美元,此次上市募集资金217.6亿美元。如果上市承销商行使超额认购权,阿里巴巴上市融资额最多将达250.2亿美元,超越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时上市时创下的221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创全球最大IPO纪录。
  按发行价来计算,马云持有的股权总价值达到128亿美元,阿里上市后,马云超越腾讯的马化腾和百度的李彦宏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不仅是马云,阿里巴巴上市,该公司将诞生1万多名千万富翁。
  阿里上市后赚得最多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投资者。目前阿里两大股东中,日本软银占股34.1%,美国雅虎占股22.4%。按IPO发行价,阿里巴巴总市值达到1748亿美元。按此估算,软银股份价值596亿美元,暴赚593.8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258倍。软银总裁孙正义有望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
  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三个平台在2013年的商品交易总额为2480亿美元。以这个数据来看,阿里是世界最大的在线和移动电商公司。目前,算上阿里,中国互联网企业千亿级的公司已经有3家,百亿量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已经有10多家了。
  易观商业解决方案执行总裁张鹰对此表示,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在世界开始崛起了,贴上互联网标签的中国公司会慢慢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大竞争力,互联网有能力改变传统商业上的中国企业不能走向世界的局面。
  阿里巴巴的崛起是马云创造的新时代。心怀梦想就该向马云这样闯荡一番,万一,真的实现了可怎么办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 Powered By
努力打造一个可以流畅观看星光大道直播、可以便捷浏览星光大道视频的专题网站!
本站申明:本站作为一星光大道爱好者网站,所有直播信号和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收集和整理,我们本身不提供视频制作及上传服务,如有侵权,请来函指明,必将更改!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谁能坐稳中国首富宝座:马云当了一个月首富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林劲榆&&&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晨报记者 林劲榆
  2015年中国首富是谁?李嘉诚、马云还是王健林,抑或是“黑马”李河君?
  近两个月,中国首富走马灯似地换人,马云、李嘉诚轮流坐庄,王健林跃跃欲试,“黑马”异军突起。昨天,彭博富豪榜排名中,排名老二的马云和老三的王健林身价差距仅10亿美元,也就是一天股价波动的差距。而两人与首富李嘉诚的差距也不大,30亿美元左右。就在三人上上下下之时,广东富豪李河君突然现身,被曝问鼎首富之位。
  李嘉诚重当首富
  现年88岁的李嘉诚老而弥坚。截至昨天,李嘉诚财富总值达到308亿美元,其中包括长实财富188亿美元,赫斯基能源74亿美元,现金等30亿美元,和黄财富14亿美元,和记电讯1.83亿美元,以及长江基建0.44亿美元。与重组消息发布前相比,短短20天,李嘉诚财富已经增长了20%,并且超过了马云,重返首富宝座。
  2015年年初的“更撤、改名”动作令长实与和黄股价大涨,正应了李嘉诚的那句话:“重组能提升股东价值。”重组消息发布前,李嘉诚与马云个人财富总额很接近,均为282亿美元,分列彭博富豪榜前两位。重组消息发布后第一个工作日,长江实业涨14.74%,报143.2港元,成交2801.5万股,成交额40.22亿港元;和记黄埔涨12.53%,报98.35港元,成交4611.57万股,成交额45.56亿港元。恒生指数收盘涨106点,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共贡献150点。从长和系两股的涨幅来看,当天,长江实业为李嘉诚带来27.269亿美元新增财富,和黄则为他带来1.6289亿美元新增财富。
  马云当了一个月首富
  2014年,50岁的马云借助于阿里上市,成为中国赚钱最快、最多的人,并于日,登顶首富。不过,宝座还没捂热,2015年一开局,他就被超越了。
  自从被超越以后,马云一直在老二的位子上安安静静地待着,个人财富也随着股价微微波动。从彭博的统计数据来看,他的个人财富总额始终在280亿美元左右,比爸爸级富豪李嘉诚少将近30多亿,比老三王健林多个15亿-20亿美元,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或许站在风口的马云过不惯风平浪静的日子,又或者树欲静而风不止,总而言之,主动被动地叫板工商局令其大为受伤,“假货”风波令其股价迅速缩水。1月28日,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创下了去年上市以来的第二大单日跌幅,股价下跌4.49美元,跌幅达到4.36%,当天马云的个人财富缩水7.58亿美元,跌到276亿美元。
  只要再收获5%左右的下跌,马云很可能连老二也保不住了。不过,马云还有一块重量级的资产蚂蚁金服,当中包括了支付宝,虽然他个人拥有股权不超过10%,但收获20亿美元财富应该没问题。
  王健林跃跃欲试
  近两个月,刚满60岁的王健林迎来了事业上最大的转机。万达商业港股上市,万达院线A股上市,两家上市公司推动王健林身价暴涨。
  根据彭博富豪榜最新统计,王健林目前个人财富总额达到266亿美元,主要财富来源是12月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万达商业,其为王健林贡献了114亿美元资产,万达百货贡献财富51亿美元,万达院线贡献27亿美元,AMC贡献21亿美元。从财富增长情况来看,12月中旬,其个人财富还只有153亿美元,但是两家公司上市后,财富几乎翻倍。上周四,万达院线A股上市,至今已经收获六个涨停,王健林最近财富增幅明显加快,一周内已经增加了十亿美元。
  此消彼涨,王健林与马云的财富差距迅速缩小。
  “王健林超过马云,只是时间问题。”
  上周,在万达院线上市仪式上,一位万达高层对于其老板的造富能力信心十足,细数王健林还有众多资产没有上市,而且每项资产几乎都是大股东。
  在马云的身后,王健林追得相当紧。一个是线上商业老大,一个是线下商业老大,马云和王健林的明争暗斗几乎是2014年至今中国商业的一部大戏。自2012年两人设下亿元赌局后,各种纠葛和竞争接踵而来。你来我往,好戏连台。你上市,我也上市;你搞第三方支付,我也搞;你入股中超球队,我入股西甲球队; 你搞影视,我也搞影视。大胆预测,未来十年,阿里和万达或许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对于双方越来越直面的竞争,王健林却放松了口风:“我没有把小马哥当对手,我们也是朋友,他是在线上跑的,一秒几十万公里;我坚持在线下走路,一步步往前走。”
  “黑马”也有问鼎之意
  千万不要以为,争首富就是李嘉诚、马云、王健林三个人的事,“黑马”大有人在。
  近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突然进入公众视野,消息称其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人民币,超过了马云、李嘉诚,问鼎首富。
  李河君的主要资产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汉能薄膜,昨天,该公司股价报收于3.64港元,总市值接近1515亿港元。目前,李河君拥有75%左右的公司股权,也就是说折合个人财富大概114亿美元。除了这家上市公司,李河君的其他资产在公开渠道难以查到。据消息称,李河君的主要资产还包括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总和超过2000亿人民币。
  李河君资产爆增也是受益于股价的飙升。汉能作为首批沪港通标的之一,自去年11月18日沪港通业务开通以来,股价从1.78港元最高涨至3.85港元。48岁的李河君目前身份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他早就登上过新财富500富人榜。最让人惊讶的是,2014年的胡润榜上,李河君的身家比上一年增长862%,而马云的财富比上一年只增长了500%。
责任编辑:cnfol001
中金在线推出"微行情"服务啦!关注中金在线微信,您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股票名称、简拼或代码,1秒便可查到最新行情;发送"黄金"、"白银"、"利率"查询贵金属报价和基准利率。快试试吧!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中金在线"(cnfol-com)关注中金在线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
最新播报:
李河君身价超马云、王健林 “薄膜发电”如何制造首富?
■本报记者 于 南
根据胡润研究院于2月3日发布的《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截至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身价”达到1600亿元,一举超过了马云和王健林,至此,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又多了个头衔——“中国首富”。
尽管李河君对此只是淡淡回应,“我不知道哪来的,大家不用太当真”。而有意无意间,“首富”身份还是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发电”,做了次效果极佳的“广告”。
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由此认识了光伏,知晓一种被统称为“薄膜”,具有轻柔特质的可发电组件,能够应用在建筑上、汽车上、帐篷上、手机上,甚至是服装上,为人们提供可移动的清洁能源。
不过,在中国光伏界,由于坚定拥护“小众”的薄膜路线,汉能总是显得有点“另类”;李河君“把晶硅比作台式机,将薄膜比作笔记本”的言论,更是不经意间“得罪”了绝大多数选择晶硅路线的光伏同行。
在这场由来已久的关于“光伏技术哪家强”的争论中,李河君坚称,“薄膜”因具有轻柔的特质,相较晶硅产品的应用市场更为广阔;而代表晶硅路线的一方则驳斥,薄膜的性价比无法与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CIGS产业化条件愈发成熟
“胡润全球富豪榜”给予李河君的上榜理由是,截止到日,其在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持股市值为800亿港元,另外加上汉能控股非上市部分水电、太阳能及其它资产,李河君的财富合计达到了1600亿元。
可见,李河君之所以问鼎中国首富,全赖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暴增。而“薄膜发电”正是支撑汉能薄膜发电市值的商业逻辑。截至2月9日收盘,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达到1749亿港元,继续稳居全球单一光伏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大。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汉能、李河君以及薄膜发电的怀疑,并未因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大涨而减弱。
一方面,汉能薄膜发电存在“软肋”——业绩主要仰仗关联交易;另一方面,出于种种目的,“薄膜发电”也时常遭到业界的“口诛笔伐”。
“薄膜发电”的未来究竟有没有李河君说的那般美好?又或者它会不会只是一个梦?
对此,南开大学孙云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以铜铟镓硒(CIGS,一种薄膜技术)为例介绍,“从技术成熟度和生产成本上看,CIGS的产业化前景十分明朗,且其很多优势(轻柔等)是晶硅所不具备的。不过,考虑原材料的储量和成本(主要以铟与硅对比),以及光伏要成为替代性能源的远景目标,CIGS替代晶硅并不现实,但即便如此,我认为,未来CIGS的全球市场规模也能够达到80吉瓦-100吉瓦”。
但据记者了解,正在制约薄膜发展的问题也颇为棘手,仍以CIGS为例,“由于CIGS的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直至今日,除日本的Solar Frontier外(其对生产成本保密),全球仍没有一条吉瓦级的CIGS产线。”某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正是由于缺乏产业化样本(数据),CIGS量产后的成本究竟能够达到多少,仍然是个迷”。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获取的实验数据显示,CIGS的产业化前景十分明朗。”为证明这一点,该科研人士向记者独家透露了其尚未公开的实验结果,“例如,除了薄膜弱光性强、综合发电效率高等特点外,我们还在试验中发现,当日照条件越好时,CIGS的功率便越高。同等条件下,CIGS每瓦比多晶硅可多发8%的电。这就意味着CIGS比多晶硅的发电收益高出了8%,其可抵消薄膜占地面积大、安装成本高的劣势”。(该人士拒绝向记者透露实验采选样本的品牌,但称样本并非由汉能提供)
此外,“近三年来,CIGS的实验室效率由逾19%上升到了21.7%,超过了多晶硅的20.4%;而组件效率(量产)也达到了14%-15%,基本与多晶硅(15%左右)持平了。”上述科研人士还表示,“CIGS的潜力很大,1年-2年内,我认为其有机会将组件效率提高到16%以上”。
孙云也认同这一观点,“晶硅提升转化效率主要依靠规模效应以及技术掌握的成熟度,目前却也达到了某种极限。相比之下,CIGS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
虽然CIGS的生产成本目前尚无法估算,但根据CIGS生产设备制造商——德国MNNZ公布的预测性数据,“CIGS的生产成本可低至0.4美元/瓦-0.45美元/瓦,也就是说其售价可以与多晶硅持平,或较多晶硅略高。”上述科研人员介绍,“同时,CIGS与晶硅一样,衰减极少;能耗回报率(生产能耗回收期)甚至比晶硅更低(晶硅为2年,CIGS为1.5年)。”
汉能承诺探索更多第三方业务
几乎与孙云教授的看法一致,上述科研人士向记者表示,“薄膜项下细分的技术路线还有很多,哪个最终能成功走向产业化并引领光伏技术升级换代,我不确定,但目前来看,CIGS的确最有希望。若能够实现0.4美元/瓦-0.45美元/瓦的生产成本,哪怕较此略高,凭借轻柔的特质,CIGS便能拥有较晶硅更广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CIGS研究的科研机构有很多,细分技术路线也很多(真空工艺:共蒸法、溅射后硒化等;湿法工艺:电镀法等)。但每家都有优势,也都有缺陷。而主要囿于资金投入的匮乏,CIGS在产业化上一直没有显著突破。”
“汉能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和Miasole,掌握了CIGS共蒸法和溅射法技术,前不久还宣布收购美国Alta Devices公司的GaAs砷化镓柔性薄膜技术,并表示推进相关技术的整合与优化;而除了技术储备,从资金角度看,在中国,想要尽快实现CIGS产业化,恐怕也只有一直潜心于此,又具有相当融资能力的汉能做得到。”在该科研人士看来,“光伏技术一定会升级换代,扶持一些新的技术对中国光伏有利无害。这对中国光伏非常重要。我们经历了太多国外以先进技术控制中国产业发展,随后又以新一代技术迫使我们重新‘交学费’的教训。希望在CIGS上,中国不再落后”。
不过,想要实现李河君的薄膜梦,汉能薄膜发电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日前,在回应媒体有关关联交易的质疑时,汉能薄膜发电首席执行官代明芳表态,“汉能薄膜今年第三方业务的前景非常乐观。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拓展全球薄膜太阳能的下游市场,并在下游业务中从第三方客户那里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孙云向记者透露,目前,汉能已于其在广东省河源市的生产基地安装了一条Miasol规模为100兆瓦的CIGS生产线。
此外,刚刚完成并网的广汽本田·汉能1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也让市场看到了汉能未来将开拓更多第三方业务的希望。据悉,在该项目中,汉能首创了在PVC柔性屋面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定方式,而作为投资主体,汉能获得了由工商银行提供的“70%贷款”。这一贷款比例,在现如今的分布式项目中甚为罕见。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约还是不约,已不是个问题;和谁约怎么约,正成为一道
期待已久的青荣城际铁路将于本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同
12月19日,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易卜生名作《人民公
当前位置:&>&
李河君力压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 身价超过2000亿元!
来源:人民网&&&编辑:&&&&&&作者:
  一说到中国内地首富,相信各位第一反应就是阿里巴巴的大佬马云,不过现在马云不再是中国的首富,因为汉能控股集团48岁的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以2000亿元左右的身价成为中国新首富。
  截至27日收盘,汉能薄膜暴涨10.36%,收报3.73元,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这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价起码抬高至2000亿元左右。这个数字足以使其一举超越马云,重登中国首富宝座。虽然阿里巴巴的市值高达2600亿美元,远超汉能,但由于马云仅在阿里巴巴和另一块未上市资产"蚂蚁金服"中占股7.8%,汉能薄膜股价几轮大涨之后,马云的个人资产不敌李河君。
  尽管普通公众对李河君并不熟悉,但他也早就不是无名之辈。2014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李河君就以净资产130亿美元排名第五。但是李河君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就是一大炮,骗钱!",有人说他"满嘴跑火车",甚至在其任掌门的汉能控股集团,都有人站出来隔空大骂"李河君就是吹牛大王、画饼高手。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李河君以股票市值踢走马云,成为新晋中国首富。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张雪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中国首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