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官网工业集团党委书记杨鲁峰

郑汴产业:“大个头”展望大未来
郑汴产业:“大个头”展望大未来
杨青闫广道执行首席记者王鲁峰孙斌实习生李飞文记者李文波洪波图 “11月中下旬,在郑州生产的海马微型轿车将下线。”8月25日下午,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新平告诉记者。“河南造”轿车即将上路,让河南乃至中国汽车界的目光聚焦郑州东南。一座聚集着海马、日产、宇通等整车生产企业的“汽车城”正在迅速崛起。开封主动为郑州的整车生产企业配套,搭上了这趟产业发展快车。奇瑞选址开封的最新消息,让开封汽车产业分量陡增。 郑州新区1840平方公里土地上,除了汽车产业之外,物流、金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和食品加工七大产业集群也在逐渐形成。与此同时,一个国内罕见的客运网络和货运网络正在加速建设,构建一个快进快出、大聚大散的现代交通体系。 郑汴双城之间的区域协同发展,交通这一先导产业与其他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让郑汴新区成为未来河南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一个又一个闻香而至的“大个头”企业,也拥有了一个可以想象的大未来。 汽车产业上演“双城记” 海马股份董事长景柱是开封市兰考县人,在外闯荡20年后拼成海南首富,中国汽车界翘楚。如今,这位商界传奇人物在河南广为人知。 两年多前,海马高层频频考察河南,开封、郑州同时大送“秋波”。明争暗斗之后,海马整车生产落户郑州,为海马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开封。资本逐利而往,乡情渗透其间,围绕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演绎出的“双城故事”,被业界津津乐道。 2007年8月,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其第一工厂位于中牟,主要产品包括多用途乘用车、客车以及轻型载货汽车,形成年产5万辆的生产能力;第二工厂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产品为经济型乘用车。 据介绍,海马郑州基地的总投资将达到80亿元,设计产能为3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一期工程将投入15亿元,形成年产15万辆轿车、15万台发动机以及11家零部件工业园的规模。预计2010年,郑州基地的产能将和海南工厂持平。 海马项目让河南各界兴奋——从此以后,汽车流通大省、汽车消费大省河南,将彻底摆脱没有“河南造”轿车的尴尬和遗憾,并为河南成为汽车工业大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马汽车目前共有各级供应商150多家,主要分布在江浙、西南、海南等地区。随着郑州15万辆新工厂的建成,预计会有30家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近建厂。远期工程总产能将达到30万辆,预计还将有20家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近建厂。 开封搭上了这趟产业快车。7月18日,记者在开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看到,已经有11家为海马配套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落户,包括汽车座椅、保险杠、灯具、内饰、钣金冲焊件、塑料件、汽车电器等,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生产。海马轿车在郑州投产后,这里将是一片繁忙景象。 除了海马汽车,郑州日产也令人期待。它的第一工厂位于中牟,去年整车销售约为5万辆。第二工厂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产能为24万辆。其中一期工程产能为12万辆,预计明年5月建成投产。 此外,宇通、红宇专用汽车、凯马中重型载货车等整车企业以及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郑州东南共同发力。 今年6月和7月,郑州和开封相继召开汽车产业专项规划。郑州的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位于开封新区的开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经升格为省级园区,其目标是到2015年,入驻企业达到50家以上,产值超过80亿元,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郑汴一体化发展,重要的是合理确定两市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两市产业互补和差异化发展。因此,在郑州布局总装线,在开封布局零部件基地,能有效避免两市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有利于 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推动郑汴两市经济互补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开封市市长周以忠说。 就在8月25日,汽车产业的郑汴“双城记”又有新进展。这一天,省委书记徐光春会见了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一行。这次会见上传出的消息是,奇瑞将开封作为战略布点城市,选址郑汴产业带杏花营组团,固定资产投资17.73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辆微型车、8万辆轻卡及农业机械生产的基地。 八大产业集群添彩郑州新区 汽车产业只是郑州新区的一个亮点产业、潜力产业。郑州新区的整体产业布局是怎样的呢? 郑州市委常委、郑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柳身告诉记者,郑州新区规划的各个组团之间既突出特色又分工协作,未来将形成物流、金融、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和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集群。 据了解,郑州新区的产业布局结构是这样的——郑东新区强化商务、商贸功能,作为区域级的服务中心;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白沙官渡产业集聚区着重发展科教、旅游休闲、环保产业;沿黄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航空港发展临空产业;东南部发展高效农业;陇海铁路以南发展物流、工业。 这些区域的产业,或已有较好基础,或正在快速发展。 几年前,郑东新区还是一座看不清未来的“空城”,如今已有30万人口。 在这座现代化新城中,“总部经济”蔚然生长。以金融行业为例,汇丰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河南分行、中国银行河南分行等均已落户郑东新区CBD,几乎所有银行都在此处有分支机构。郑商所以及招商证券等也在CBD“置家”。同时,河南省首家销售收入超800亿元的河南煤化工集团也将总部放在CBD,郑州乃至河南本土一批企业如白象集团等,也已在此处抢得一席位置。国内知名企业如华为等,已经把研发中心搬到CBD。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多年发展,迎来收获旺季,“大个头”项目纷至沓来。 3月18日,总投资15.3亿元的郑州煤机项目开工奠基,拉开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开工20个超亿元项目”的大幕。在整体经济最为低迷的第一季度,该区“大开工、大建设、大发展”的热闹景象,有效提振了企业和公众信心。总投资32亿元的河南中烟郑州新建卷烟厂项目、宝钢汽车钢板加工配送中心、益海嘉里粮油深加工等项目,可谓个顶个漂亮。 郑汴产业带之前因为土地问题,很多项目无法落地,但依然是资本青睐之地。截至今年上半年,郑汴产业带共签约入驻项目42个,协议资金502亿元。恒天汽车产业园、宇通产业园、紫光科技园3个国内500强项目签约入驻。先期入驻项目建设势头良好,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省委党校、河南财专、新华保险等14个项目。 记者在郑州新区对外招商项目库中看到,百亿装备制造工业园、百亿中烟工业园、百亿食品工业园、百亿电子信息产业园、百亿保税物流产业园、百亿医药物流产业园等,正在无声地诉说着郑州新区的产业雄心。 四大特色园区生辉开封新区 开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希望借开封新区建设良机,实现飞跃。 据了解,开封立足开封新区“复合型新城区”的发展定位,以开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将着重突出六大产业发展,即企业研发基地和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传统服务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优势文化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开封新区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以连霍高速公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市发展区和产业聚集区位于高速公路以南,用地面积216.7平方公里,分为商务核心区、教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现代制造业园区、高铁服务区、综合服务产业带等。“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各路资本争相进入开封。如今,开封新区已经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园区——一是省级空分特色产业园区。开封空分特色产业园区是全国三大空分产业聚集地之一。目前,已入驻空分及相关配套企业23家,主要形成以永煤开封空分、开元空分、黄河空分、东京空分四大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聚集群。预计到2015年,将建设成为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链条完整,产品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研发、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空分设备产业聚集区。 二是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开封民营科技园区占地3.95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42家。预计到2015年,入驻企业将达80家以上,产值达到100亿元。 三是食品产业园区。开封食品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1家,泰国正大集团、北京汇源果汁等知名企业在园区聚集,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预计到2015年,入驻企业将达30家以上,产值达到80亿元。 四是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开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4家,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 崭新城区和现代产业,正在强力带动古老开封真正“开封”。 立体交通网托起“产业跑道” 自古以来,“通达,所以繁荣”。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决策部署,郑州新区正以交通建设为先导,打造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将交通优势迅速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 铁路方面,郑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和郑徐客运专线,形成我国第一个高速铁路客运“十字”枢纽。它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一起,在郑州形成“双十字形”铁路枢纽。同时,依托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三大客运站之一的郑州客运站,发挥全国最大零担货物中转站和集装箱运输基地的优势,抓紧建设全国18个大型枢纽性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之一的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规划建设中的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构成体系,形成新的铁路货运枢纽。 航空方面,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从机场出发,两个小时飞行半径内,覆盖了我国95%的经济总量和98%的进出口总额。去年,新郑国际机场发展增速全国第一。郑州新区将继续加强航空建设,到2010年,使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到2035年,使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000万人次和200万吨,成为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 公路方面。依托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两大国家干线高速公路在郑州新区交会的优势,利用全省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大力建设公路快速交通圈,使以500公里为半径的6小时货运范围辐射3.6亿人口,以1000公里为半径的12小时货运范围辐射7.9亿人口,并实现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完成放射性客流投送。同时,加紧建设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强化公海联运功能,充分发挥新欧亚大陆桥咽喉路港的作用。 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优先建设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乡、郑州至焦作和郑州至许昌等城市的轨道交通,打造“半个小时交通圈”和“一个小时交通圈”。同时,全长200多公里的郑州市6条地铁线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网状结构,完全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郑州新区正在构建的交通网络,其交通种类之多、交通密度之大,在中国特大型城市中都不多见。而现代化交通方式集聚的地区,往往都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金真说,交通运输网络一方面是相对独立于经济网络的基础性支撑网络,另一方面也是经济网络的一个子网络,只有区域经济中的相关产业发展起来,交通运输网络才能实现最大价值。 以汽车产业为例。如果没有汽车物流,产量就无法转化成销量。郑州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的梦想要想实现,离不开汽车物流的强力支撑。同样,食品、装备制造等诸多产业,都必须要在交通这一先导性产业托起的“产业跑道”上,才能跑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率。相关阅读→
郑州是一个交通的中心,在品牌的快速拓展和传播上,具有相关的优势,并且,在中原大地上,诞生了很多商业的传奇,比如说之前的亚细亚,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红高粱&,虽然这两个到后来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从他们的影响上来看,在郑州做一个新的品牌,确实能很快的蔓延到全国,这是其他城市(除了北上广深之外)所不能具备的。郑州这两年发展也比较快,从郑东新区的规划,到轨道交通的建设,郑州的城市生活中心在向东移动,并且由于现阶段外来人口较多,房价较为适中,所以郑州的家庭客户在逐渐的增多,但是由于郑州的核心商圈建立在二七商圈,离火车站及市中心太近, ...【郑州海尔空调维修站】专业提供各种品牌中央空调维修及营销。专业提供 CAD 出图、中央空调(家用中央 / 商用中央)安装、设计、调试。免费上门测量,根据您的要求为您设计出最佳的安装方案。【郑州海尔空调维修站】另承接各种制冷设备维修安装,空调维修售后服务工作,检测,保养及各大商场,大厦中央空调按扎。【郑州海尔空调维修站】备有各种品牌空调配件:空调遥控器、压缩机、电路板、风扇、电机等多种配件。【郑州海尔空调维修站】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地方新闻网→
                
现在的位置:→
副省长辛国斌会见中国航空公司杨鲁峰一行
发布时间:
  青海新闻网讯 9月2日,副省长、海西州委书记辛国斌在州委常委、副州长王敬斋的陪同下,在西宁市会见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鲁峰一行,双方就深人开展非航空民品产业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座谈。
  辛国斌代表海西州委、州政府向杨鲁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支持海西发展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海西州情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十一五&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海西州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海西州从事盐湖资源、工业硅综合开发,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增强了双方扩大合作的信心。当前,海西州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的鼎力支持。希望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能够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市场优势,寻找切人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在新能源、通用航空产品性能高原测试等领域的合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海西州将为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投资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全力以赴促进企业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杨鲁峰感谢近年来海西州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支持,他表示,海西州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资源富集,地域广阔,发展航空技术延伸产品开发产业条件优越、潜力大。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尽快组织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深人考察合作项目,专人负责跟踪对接,确保早日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作者:郝伟)  
相关新闻↓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Sina Visitor Syste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南方航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