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学生科技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有何突破性创新,创新性做法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性思维的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中国论文网 /9/view-2233985.htm  关键词:科技创新 时代要求 素质教育      一、学生成才的需要   在现今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成才的需要。      二、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的目标   要完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提升。素质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不足,它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四、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人们普遍把学校看成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应用;重知识的容量,忽视创造性的能力;重知识的多少,忽视知识的创新。由此养成了一些大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而不习惯思考和论证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发挥。   1.在培养目标上   有些高校由于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视野和思想不够开阔,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再加上人们普遍习惯于用较多精力去培养“学究”式的“尖子”和“优秀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往往只是按常规走路,按书本行事、照搬照套,缺乏非逻辑思维、联想和想象,因此很难产生创新性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在课程设置上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实践和实习环节太少,学生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导致学生的本本主义,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在教学方式上   有些高校教学方式单一,盛行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是知识的“存储器”。另外,加上教学手段陈旧,很多教师仍困守在“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状态,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没有真正走进课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相互讨论的机会不多,发言的机会更少,致使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      五、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学要求的,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1.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自主精神   学校教育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精神。教师在承认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切实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方向,并激发他们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内在动力。注意要体现学生主体能够决定和支配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时间,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和研究时间。   2.活化教学过程,强化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和手段都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继续探索的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自行想象解决,给其锻炼思维的机会。   3.克服思维定势,塑造批判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冲破“书本定势”、“学术权威性”等传统的束缚,鼓励学生对所讲内容及认识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批判意识去听课,逐渐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在授课中不能只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理论及研究成果的介绍,建立新观念的有效方法;要改变旧的思维习惯,传授思维技巧,如逆向思维法等。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敢想敢说,善思多想,鼓励积极探索,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像江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1.全面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讲座   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讲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对其进行专业基础教育,让其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对其进行学科前沿情况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世界前沿领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针对学生群体成立不同能力促进小组   对于大一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一些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表现在对外语、高数等一些基础学科学起来非常吃力,针对这一问题,在大一成立学习促进小组,让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差的同学,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质量,让一些优秀学生早一些接触科研课题,进入实验室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另外,不同年级要有自己特色的年级文化并且都相应建立了自己年级的网站,这样提高了网站制作者和维护者的计算机水平,并提高了年级的信息交流和科技普及力度。   3.大力兴建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社团   学生社团是由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的学生群体,积极兴建一些科技方面的学生社团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通过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社团组织,如机器人协会、学生科技创新协会、读书协会、能力促进小组等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当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素质的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院校,肩负很重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人性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
|||||||||
·邮政编码:150080
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教务处,黑龙江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文章论述了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内涵及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意义;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如何提高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和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大学生; 科技竞赛; 创新性实验计划; 创新教育能力; 创新实验基地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推动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二者也是国家重大教改项目“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和项目。[1]如何鼓励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怎样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立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首要课题。  一、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内涵  1.科技竞赛  科技竞赛是指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是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在这类竞赛中国家级竞赛有: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ACM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化学实验竞赛等。  2.创新性实验计划  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外教学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项目实施为主线,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特长、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过程训练和自主设计,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式  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举办的宗旨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了解民生,以亲身的实践经历融入社会。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准备时期,即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积淀时期;确定题目。二是实施过程,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制定选择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收尾时期,是学生对竞赛或实验进行反思、回顾、交流与总结的阶段。  二、开展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大学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和设立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能吸引学生根据兴趣与同学合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分析、设计、制作、完成作品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发散创新思维的能力,并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赛,大学生与来自全省、全国、全世界各大学的学子进行较量,在广阔的空间里展示自己、认识自己,更能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2.促进课内专业知识的学习  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学生参加竞赛与完成创新实验的过程都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际问题中,会不断出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大学生往往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或欠缺,并及时补救,如此的过程完善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励大学生产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3.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80、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因而在竞赛或完成创新实验过程中常有个人主义倾向,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个别同学沟通能力、说服能力有欠缺。在指导教师的及时教育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的处事待人方法,友好的与队友讨论问题,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并扬长避短的进行分工合作。通过相互磨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他们的思想境界、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角色转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有助于磨练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在竞赛中或完成创新实验的过程中,大学生从资料查阅、题目分析、多个方案制定、最佳方案论证选择、作品的制造调试,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通常要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数天、数十天或一年的实施过程中要经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以科学探索的毅力、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勤奋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恒心才能完成。其中的科技竞赛使许多大学生经受了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和洗礼,但失败同样是一种收获,因为竞赛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大学生终生受益。  三、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开展科技创新的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教育  要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应以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文化环境。科技创新文化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手段,科技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理念,若存在于师生的思想观念中,体现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就能通过认知、导向、陶冶、激励、规范、示范和同化等功能影响学生的科技创新观念、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促进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的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学习与宣传,让广大师生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是提高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需要,是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要使创新成为大学生的崇高理想。[2]为此应制作学校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网页,运用这一有效传播载体宣传倡导拼搏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尊重个性、宽容失败、不轻意放弃、敢于怀疑批判、坚守积极性寂寞的科学理性精神。并建立光荣榜展示学生成果,表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弘扬校园科技文化,让学术性、科技创新性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占领主导地位。  2.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氛围中,几名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某项科技作品的制作或设计。团队要在现有成员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来讨论确定竞赛题目,而后团队默契的分工:竞赛主管,资料收集分析,计算机操作,论文撰写,不同解决方案的制定、修改与选择,作品制作与调试,各类工作的助手,且在竞赛过程中成员的角色要不断转变。可以说竞赛是个小型的研究项目。有的竞赛学生连续多个夜晚住在实验基地的桌子或地板上,甚至是超出生理极限的进行制作或设计,学生通过竞赛过程的体验、尝试、创新以及感受着指导教师日夜坚守的无私奉献行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扎实学风,科研能力、合作精神、毅志品质的提高都是一次质的飞越。  3.鼓励大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项目之一。在创新性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基础性的实践开始的,在长达一年的研究中,学生要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操作,为了研究还要自学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增加了与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时间,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充满学术氛围中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训练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个人品质得到了磨练。  4.扶持学生科技社团发展  大学生科技社团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载体。大学生科技社团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科技沙龙、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社团成员科技创新素养。  5.开设科技学术讲座  针对竞赛和创新性实验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一方面补充了学生的相关知识技术,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获奖学生的亲身经历和赛后感受也激发了其他学生投入科技竞赛的热情,在学生中树立起“你行我就行”的信念,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志品质。  6.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活动是课内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延展,所以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应重视基础培训、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等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并开设创造学及创新思维训练及与竞赛相关的选修课程,[3]使学生在课内教学中能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科研能力。  7.成立创新实验班  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学有所长的学生混合组成创新实验班,实施精英教育和实践教育。在创新实验班里把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作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以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各种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践班集体实践活动能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竞赛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4]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  为了在高校广泛开展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必须建立稳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创新院的组织机构由常务院长、下设行政办公室、各创新实验基地、各类竞赛领导小组、以各类竞赛教学团队为中心的技术小组组成等。建立组织管理机构能够对高校的竞赛进行统筹规划、宣传、协调、鼓励、培训、组织,并逐步形成各竞赛的教学团队和各创新性实验的实训基地。[5]  2.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形成激励机制  制定管理文件规范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与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与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例如:对获得省级竞赛奖项和按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加分;鼓励教师进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教师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并设立优秀老师光荣榜。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法和培养方案的研究,投入精力实施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5]。  3.设立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基金  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创新实验基地、相关实验室、实习基地、竞赛场所、竞赛设施、竞赛报名费等方面,二是给予参加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并表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和指导老师。  4.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指导老师在竞赛和创新性实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指导老师首先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研究思路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启发。其次是心理指导,在竞赛或创新性实验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学生会出现放弃的想法,这时指导教师耐心的劝导,积极的鼓励会坚定学生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并指明方向。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有一支具有创新教育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所以要为教师制定出职业发展规划,对其进行发展性评价,为此应加强培训。培训要包括创新教学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学习心理学、沟通技能、学科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现代化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等,还要进行师德、师风的教育,使教师具备高尚的人品魅力和敬业奉献精神,[6]把人的价值实现、精神健康、创造力的激发作为教学宗旨,做到教书育人。还要加强教师之间交流。  5.建立创新实验基地  依托各学院的专题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或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基地、研究所等校内外资源创建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使学生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基地的设备和资源进行竞赛培训和创新性实验等活动,并且学生通过观察或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会深受教师言行的教化。步入实验基地操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7]参考文献[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C].2007.[2] 谢军波.在校园文化中培育创新素质[J].教育探索,2004(8):8-10.[3] 田 野.钱桦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林业教育,2009(2):43.[4] 姜秀英.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J].中国林业教育,2008(6):109-112.[5] 张建荣.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开展创造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4):101.[6] 任良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108-113.&[责任编辑:刘慧婷]
主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 邮政编码:150080
版权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 系统构架与技术支持:马 敬 发   
电话:9& 传真:9& 电邮:俞国良:让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俞国良:让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2003年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访,有专著30多本。
记者:请以今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奖的李振声等人为例谈起,创新性人才的人格特征是怎样的?
俞国良:专家和大众对于创新性问题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识,就是创新性涉及智力、人格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关系犹如汽车、司机和交通状况。良好的行驶需要性能优良的汽车、驾驶技术高明的司机,以及通畅的交通。智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创新性人格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则是驾驭智力,使创新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国内外关于创新性人才人格特征的研究是非常丰富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创新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如下特点:①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②有旺盛的求知欲;③有强烈的好奇心;④知识面广,善于观察;⑤工作中讲究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⑥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⑦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天赋;⑧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一句话,通常所说的好奇心、独立性、想象力和意志力等是创新性人格的要素。
这些人格特点在现实人物中的具体表现可从今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奖的李振声等人身上看到。首先,在内在的兴趣和动机的引导下选择事业,而不是以名利和地位为导向。有了内在的、浓厚的兴趣作为前提,个体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易于全身心投入自己选择的事业,而若以个人的名利地位为前提,则难免失去务实执着的作风,而陷于急功近利。其次,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行动上持之以恒。如李振声几十年如一日在西北潜心研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正使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正是对所从事小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一位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坚强毅力。”最后,具有开放灵活的思想,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追求并重。这一特征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亦有助于形成宏观的视野,正确认识创新活动及结果的原创性和社会价值,对创新过程做出适当的修正和调节。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谈到,目前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对创新性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有些做法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你可以谈谈主要问题和原因在哪里吗?
俞国良:前面我们谈到,创新性涉及智力、人格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而学校教育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学校教育可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性,也可以削弱,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性。目前关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在教育领域是很受重视的,但是这种重视很难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老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和老师都要维护“师道尊严”;而课本上的知识都是金科玉律,不容置疑的。况且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不可能要求有什么创造、创新。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并不完善,如目前的考试标准依然比较片面,一味追求知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而想象力、感悟力、开放性、批判性等与创新性思维和人格特性密切相关的能力却几乎被排斥在评价体系之外。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创新潜能,或创造力的萌芽经常被扼杀在课堂上。长此以往,学生人格中的自主性、独立性逐渐减弱,养成被动听讲、理解和接受的惯性,思维日趋僵化。这样的学生一旦长大成人,走出校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汹涌而来的信息,往往变得无所适从或随波逐流。
目前也有一些学校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对创新教育身体力行,但由于对创新性理解的偏差以及教师素质的局限,往往存在“走极端”倾向。比如在教学中一味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信马由缰,对学生的思维结果或想象结果不加任何评判,或不管好坏优劣一律表扬。又比如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而不加任何引导。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方法虽然没有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和责任,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恐怕对创新能力也是没有促进作用的。
记者: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你有怎样的好建议?
俞国良: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呢?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既需要积极的自主建构过程(即内化过程),同时也需要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引导和帮助,这样,自主建构和社会引导就构成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也应该以这样的理念为指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在创新教育中,自主建构意味着学生是有自由意志、人格尊严的个体,学生有权利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思考、评判、创造。而价值引导意味着教育要提供一个可能的、支持性的环境,让个体进行独立的选择、创造、判断,并对这些学习活动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性人格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学校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创造倾向、创造行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信息上的支援、精神上的激励,为创造活动提供场所、机会等,同时通过合理的、过程性的评价系统,有计划、有方向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鉴于此,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这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条件和土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包括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教学评估及班级气氛等。其中,创新型的校长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创新型校长应该对工作非常热心和投入,这样,他才会永远具有好奇心,不满足于已有的学校发展水平,才会不断学习新东西,接受新事物,灵活、开朗、不因循守旧、不刻板,这样的校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才容易真正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研究和探讨具体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同时,校长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教育工作的唯一指标。工作时具有高度的热情和主动精神;不受常规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解决。创新性的校长还应采取新的领导方式,积极听取对学校发展的新见解,新想法和新建议,并与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路结合起来。组织和安排工作时,往往更多地强调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限制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就能使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还必须要具有创新性的教师。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性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进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对这种转化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性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新教学方法的教师。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性与学生的创新性有较高的相关。例如,著名创造力研究者托兰斯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具有高创造性成果的学生对不寻常的和以独创性为前提的教师和教学方法深感兴趣。这里重点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上的创新。就教育观念而言,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力,坚信学生的创新性及其发展具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坚信在学生的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坚信学生是学校创新教育的主体,即教师要促进学生的首创精神,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性。就教学行为而言,一是教师要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二是教师要推迟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判断;三是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课外活动;四是教师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五是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创造性地布置作用。即创新型的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给学生提出恰当的奋斗目标,精于个别教学,通过言传身教,以及与学生的积极互动,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几点也是具有高创造力的科学家对理想教师的描述。学校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只有教师具备了教育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创新。
此外,就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来说,其关键在于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我们认为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使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而且最终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有所帮助。例如,启发式教学、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等,就是被学校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要把重点放在基于自主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上。即从教学理念上,要从只关注“学”转变为关注“问”;从教学气氛上,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思维训练、方法指导和元认知监控训练。
总之,从理论层面上,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会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创新性的学校环境是前提,创新性的教师是关键,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保障。从实践层面上,培养学生创新性的过程就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既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也是同创新性人才成长相伴随的一个过程。
记者:人才的成长与评价取向关系很大,如何改变学校的评价方式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俞国良:人才的成长与评价取向关系很大,诚如前述,目前学校的评价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刻板,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唯一指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考试一无是处,或教育创新就是取消考试,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过去的“应试教育”过分重视知识教育,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尤其忽视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中的潜移默化式的渗透。这种教学评估体系束缚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要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先要了解创造力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重智力说,区分出7种智力形式,其实创造力也是有多种形式,并具有领域特殊性的,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科学创造,有的擅长艺术创造,有的善于创造性地解决人际问题等等。而且,即使是同一种形式的创造力,也有可能是多侧面的,比如可以从人格、过程、情境、产品四个角度来看待创造力。此外,创造性还有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有的创造活动已经转化为产品,有的由于条件的限制,还停留在观念阶段。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造力还处在萌芽阶段。我们不能要求中小学生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特点,使他们从小有一种探索精神、首创精神和问题意识,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他们日后就能在事业上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因此,创造力的这些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校的评价方式要能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考虑并体现创造力评价的多元特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第二,学校的评价要尽量综合使用各种测评方法和工具,比如将标准化的发散思维测验和主观评定法、创造力实验法等结合使用,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丰富,也更为可信。第三,最好采用过程性的评价,而不是结果性的评价。因为中小学生由于各方面能力有待发展成熟,其创新能力的表现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最好以过程性的评价给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以积极的反馈。最后,要注意客观地看待测评的结果,不要把结果当初绝对可靠的依据,而是作为一种参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破创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