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大量碎棉布头吧谁知道能干什么用 求销路

&&&&【】破线头、烂布头,在微山县陶阳寺村,家家户户庭院里外都堆满了这些脏兮兮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笔者暗访得知,村民们用这些线头布头加工再生棉。可以纺成线,棉线也能变回棉花。这些脏兮兮的破线头,经过机器"加工"完成之后就变回了白花花的棉花,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那这些下脚料破线头是从哪弄来的呢?村民的回答还真让笔者大吃一惊:原料来自全国各地纺纱厂的下脚料和残次品,再生棉也是销路畅通。村民收来的线头也分三六九等,从每吨七八千到一万多不等,加工成再生棉卖出每吨能挣一千多元,一家能干的家庭一天能生产一两吨产品,这自然成了一条发家致富路。
&&&&有人会说,线头布头什么的,扔了也就扔了,他们回收再利用,这不是“变废为宝”吗?可事实上,这样的回收再利用,害人不浅。
&&&&笔者在这个村子调查发现,几乎每家里生产好的再生棉都是堆积如山,生产这么多究竟做什么用呢?笔者了解到,这些再生棉除了卖给纺织厂纺线织布以外,还有一部分则流入了棉花市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村民们说这些再生棉做被子做被套都可以,可笔者所乘出租车的司机却告诉我们,当地村民绝对不会买这种棉花用,而且当地政府也来查过,但风头一过村民们就又开始生产加工了。
&&&&笔者带着村子里生产的再生棉找到了有关专家寻求解答,山东省检验局稽查科主任刘小民说,再生棉学名叫“再加工纤维”,并没有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再加工纤维禁止用于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制作,比如说人盖的被子、褥子、棉衣等。再生棉看上去像棉花,但跟真正的棉花相去甚远,如果不经处理就加工成日常生活用品,后果很严重!
&&&&再加工纤维里面可能含有一些致病菌,人在使用时很可能造成皮肤过敏;此外再生棉纤维较短,容易产生飞绒,造成呼吸道疾病。
&&&&再生棉危害大,我们在购买时一定要辨清。一是看:正常棉花有光泽,再加工纤维颜色比较苍白;二是捏:正常棉花弹性大,再加工纤维比不了;三是扯:正常棉花纤维较长,再加工纤维较短;四是烧:棉花燃烧迅速烧后变成灰,再加工纤维含有化学性纤维,烧过会变成一堆疙瘩。
投稿/约稿电话:010-
► 特别推荐:
?(07.15 16:35)?(07.15 09:50)?(07.15 09:50)?(07.15 09:50)?(07.15 09:50)?(07.15 08:26)??????????
??????????
??????????
??????????
中华纺织网全国服务热线
纺机:021-
家纺:021-
中华纺织网全国销售热线
江苏:025-
广东:020-
上海:021-
阅海专业网站群:分类筛选精选推荐
关于我们用户帮助会员服务友情链接: (C)
网购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报道,受冷空气影响,真正的冬天已经来了。在这种日子里,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翻出棉衣棉裤,再换上厚厚的棉被、棉枕,暖暖过个冬。可在青岛平度跟胶州搭界的几个村庄内,却散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制造黑心棉的工厂。这样的产品非但不能给人们带来温暖,还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生病的风险。
  黑心棉加工厂泛滥
  在青岛胶州市与平度市搭界的南顶子村、北顶子村,记者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门前的服装下脚料堆积如山,随处可见妇女、老人坐在自家门前在分拣这些五颜六色的下脚料。一阵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
  分拣布料竟然用来弹黑心棉!眼前这位村民直言不讳的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村子早在二十年前,家家户户就开始从事分拣布料的营生。在这些花花绿绿的布条中,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其中白颜色的布条最贵。
  这位村民介绍说,他们平时辗转于附近的各个服装厂,替这些服装厂处理废旧布料,有时布料紧俏的时候,就从其他省份甚至从国外收购。
  村民们说,他们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布料按照材质以及颜色进行分拣,原白色跟白色的棉布价格最高,也最紧俏。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不时有满载布条的货车从村中穿过。眼前这辆货车来自连云港,司机介绍说,他每隔四天就会来这里一趟。由于南顶子以及周边的村庄货源充足,因此这里久而久之就成了江北最大的废旧布条批发集散地。
  村民们分拣出来的废旧布条除了通过物流运往全国各地供给制棉企业生产以外,在南顶村周围,大大小小的棉花生产企业也是应运而生。眼前就是一家用废旧布条制造棉花的生产企业。记者走进一看,各种布条铺满了整个院子。周围弥漫着非常刺鼻的气味,有三名50岁左右的男子正在分拣废旧布条下脚料。
  这位工人向记者展示的无疑就是最为劣质的产品,每吨1200块钱。记者随手拿起一块,许多细小的灰尘和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工人介绍说,他们生产的这种棉花主要用来制造给蔬菜大棚保温的保温被。要想选购质量好点的产品,得去前进村。随后在这位工人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了眼前这家生产企业。
  利润巨大销路畅销
  记者在胶州跟平度搭界的南顶村周围调查发现,方圆二十公里内满是废旧的布条和生产黑心棉的工厂。眼前的这个小院正在准备生产黑心棉。只见在不足百米的房屋内,摆放着两台满是棉絮的机器,旁边则堆满了已经生产好的黑心棉。
  生产车间内弥漫着布条发霉的腐臭气味,而眼前这位老板竟然说成是布头的香味!老板告诉记者,别看眼前这条生产线设备简陋,但是功能却很强大,吃进去是下脚料,吐出来就是棉花。只要将下脚料放进去,中间全是自动化,经过6道工序,将碎布条打碎后,再压成两公分厚的薄“棉被”,最后经过自动打包机,将一床床“棉被”压成300多公斤的成品包销往各地。一台机器一天下来就能“吐”出两吨棉花。
  一天下来,毛利润竟然能到达到四千元,这也难怪周边会有如此多的黑心棉加工厂存在。那么,生产出来的黑心棉都流向哪里被用到何处了呢?
  随后,记者又在周围转了一圈又发现了多家同样的生产点,情况大同小异。在每个加工点附近,院子里都堆满了如山的废旧布条,地上、房顶上都如同下了一层白雪一般,周边环境十分恶劣。
  这位工厂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制作黑心棉的原料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原料在制作棉花之前都要用硫酸进行脱色,制作成棉被后很容易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知情人介绍说,胶州、平度两地多个村庄已经形成了粗加工、制成成品、分散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黑心棉被运往潍坊临朐、昌邑、寿光以及临沂等地,再加工成“黑心棉”被褥等床上用品。知情人称,目前在平度、胶州两地大约有50个“黑心棉”原料加工点,经常有大货车赶来运货,将“棉花”运往全国各地。
  编后:一台台机器吞下了充满臭味、肮脏的下脚料,慢慢吐出来了带着毛毛的黑心棉,当看着加工点堆积如山的黑心棉,记者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场景:又有成千上万条被子里、褥子里,甚至孩子玩具里,都装进了这些脏东西,而外面,剩下的只是一层薄薄的遮羞布……那些加工黑心棉的机器天天在转动着,多转一分钟,就会为这个社会多转出一份危险。作为记者,暗访直击了黑心棉的产生过程后,从心底发出一声呐喊:盼望那些转动的机器能早日停摆。
  编辑 黄适
黑心棉,棉被,下脚料,布条,棉花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布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