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的论文小说大纲怎么写写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论文提纲怎么写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 ...
论文提纲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二、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本文关键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国际贸易理论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中国进出口许可证问题的制度性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优秀论文]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进出口许可证问题的制度性分析[行政管理专业优秀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整体思路
&|&&|&&|&&|&&|&&|&&|&&|&&|&&|&&|&&|&
& 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3edu教育网]!本站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您最希望得到的,正是我们最乐于献上的。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整体思路
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整体思路
&&&&将本站加入收藏,以便日后访问。&&&&
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整体思路
 以入世为契机,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外经贸法律制度的清理。在外经贸部修&&订方案的指导下,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注:外经贸部的修订初步方案参见崔书锋《完善我国涉外经贸法律体系》,载《国&&际商报》日第6版。专家、学者的相关建议可参见:(1)何茂春著《兼论中&&国“入世”后外贸体制的全面改  以入世为契机,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外经贸法律制度的清理。在外经贸部修&&订方案的指导下,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注:外经贸部的修订初步方案参见崔书锋《完善我国涉外经贸法律体系》,载《国&&际商报》日第6版。专家、学者的相关建议可参见:(1)何茂春著《兼论中&&国“入世”后外贸体制的全面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2)张汉林、郭浑&&仪《论入世与外贸法的修改与政策建议》,载《国际商报》日和2001年3月&&4日;(3)沈吉利《入世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建议》,载《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第4&&期)。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工作,应当首先设定修订《对外贸&&易法》的整体目标,进而应当明确提出修订我国《对外贸易法》的整体思路。如是,才&&能配合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在我国现行的外贸法制框架下完成《对外贸易&&法》的结构整合与内容调整。  本文拟从立法定位、立法内容和立法技术三方面提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九条&&思路,并据此对修订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一管之见。  一、关于《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定位  (一)思路1:《对外贸易法》的修订,首先应进一步统一和明确这部法律的调整对象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基本法,《对外贸易法》的调整对象是纵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关系。因此,对外贸易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属于《对外贸易法》的调整范畴&&,而属于内国涉外民商法的范畴。《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坚持这一定位,保持其调&&整对象的稳定和统一。  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法》第12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应&&当信守合同,保证商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第13条第2款在规定外贸代理制时指出&&:“接受委托的对外经营者应当向委托方如实提供市场行情、商品价格、客户情况等有&&关的经营信息……”有关这些问题的规定都是私法层面的问题,不属于《对外贸易法》&&规范的范畴。《对外贸易法》修订时应当将这些问题归还给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进行规范。  诚然,私法上义务的违反也会引起主体在纵向法律关系上的责任,如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但这并不等于在行政管理法上应具体规定主体私法层面上的义务。否则,既可能&&引起法律规定上的重复,也可能引起法律规定上的矛盾。  另外,有学者提出“将外资法纳入外贸法中,使外贸法成为一部综合性的外经贸法”(&&注:参见张汉林、郭浑仪《论入世与外贸法的修改与政策建议》,载《国际商报》2001&&年3月4日)。笔者认为,尽管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是我国外经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日趋明显,但用一部法律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统一进行法&&律调整殊有不妥。其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侧重于产品、技术或服务的跨境流动,而国际投&&资则侧重于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外贸与外资法的调整对象在性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政府管理外贸和外资的内容与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调整对象问题上,我们还必须明确,《对外贸易法》调整和规范的外贸管理关系是&&针对祖国大陆这一“法域(legal&&territory)”而言的。有的学者认为,在《对外贸易&&法》的修改中,有必要对单独关税区进行原则性规定(注:参见崔书锋《完善我国涉外&&经贸法律体系》,载《国际商报》日第6版。另见沈吉利《入世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建议》,载《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第4期)。笔者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作为独立关税区或作为独立法域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管辖的范&&畴。除宪法性规范以外的法律规范,其适用的范围均只限于祖国大陆这一法域范围,没&&有必要在这一类法律当中另行规定其他法域的法律地位及相关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思路2:《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坚持“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三位一体”的定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呈现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三位一体、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2001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6.2万亿美元,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而全球的技术贸易量也早已超过了1000亿美元。1994年制定的我国《对外&&贸易法》已充分注意了国际贸易“三位一体”这一发展动向。《对外贸易法》第2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与此同&&时,《对外贸易法》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和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便是依&&照“三位一体”的立法体例而展开。  然而,《对外贸易法》在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规定上是失衡的,在&&立法的逻辑结构上亦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中,仅仅对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国际服务&&贸易的限制与禁止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对于许多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制度均未涉及&&。因此,建议将相关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尤其应当充分借鉴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业已确立、并为各成员方所认可的服务贸易管理措施,形成我国&&完整的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其次,从严整的立法体系而言,我国《对外贸易法》第五章(对外贸易秩序)和第六章(&&对外贸易促进)所规定的外贸管理制度应当既适用于国际货物贸易,也适用于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然而,我国现行《对外贸易法》的第五章和第六章中规定的许多&&制度却全然是针对货物贸易而制定的。例如第29条关于保障措施的规定、第30条关于反&&倾销的规定、第31条关于反补贴的规定都是在货物贸易项下而言,未曾涉及服务倾销、&&服务补贴和服务保障措施的问题。笔者认为,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应当将类似服务&&倾销、服务补贴和服务贸易的紧急保障措施(注: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0条已对&&服务的紧急保障措施作了原则性规定。)等促进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和维护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秩序的措施纳入进行规范,使三位一体的立法格局真正得以突现。  应当指出的是,WTO现有的《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都是&&针对货物贸易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建立WTO的协定》附件1A(货物贸易多边协定)项&&下的专项协议。其所针对的范围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并不完全相同。  二、关于《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内容  (一)思路3:《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体现8年来国际经济及我国外经贸发展对外&&贸管理制度的新诉求  《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初衷在于通过促进和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始终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符合经济自由化发展的潮流,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19&&94年7月1日《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外贸背景和外贸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全面体现这8年来国际经济发展和我国的外经贸实践对&&国家外贸管理提出的新诉求。  以对外贸易促进体系为例,现行《对外贸易法》第六章已从金融支持、出口信贷、出&&口退税、进出口商会、国际贸易促进组织等方面就对外贸易促进措施进行了原则性规定&&。随着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构筑起全方位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笔&&者认为,如下四方面的贸易促进措施对于当前的中国外贸而言至关重要:  (1)政府要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各种行业中介组织可以通过行业自律和监管,在&&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中发挥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现行《对外贸易法》中虽然对进出口商&&会、国际贸易促进组织等中介组织有所涉及,但是其规定过于笼统,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确立中介组织在促进外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其为企业服务和对行业进行协调和&&监管的职能。  (2)政府要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并要鼓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参展获取商机。会&&展业有巨大的吸金纳智的功能,是一块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巨大磁石。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会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口)带来无限的商机。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扶&&持会展业发展支持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便利于小企业参展&&。  (3)政府要支持企业开发并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入&&世一年来,以DVD专利纠纷和关于温州打火机的CR法案为典型,我国企业遭遇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的专利侵权案件急剧增加。事实已向我们表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就无法真正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因此,政府可以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研制和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  (4)政府应当建立企业出口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应当通过大使馆、领事馆等各种&&途径,为外贸企业提供有关出口市场状况、相关法律法规、商贸制度等信息。与此同时&&,这些机构还可以为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提供具体咨询和服务。在&&美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所有从事出口的企业数量的97%,其出口总额也已占据整个国家&&出口总额的1/3左右,这与其为企业提供的较为完备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和支持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建议在《对外贸易法》修订的过程中,应当将上述四项外贸促进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将外贸实践中产生的重要的管理制度在外贸基本法中加以规定,使外贸立法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吻合。  (二)思路4:《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体现我国经济管理理念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逐步实现了由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政府正由无所不为的无限&&政府转变为仅在有限领域承担管理和调控职能的有限政府。不仅如此,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入,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即便是对于应当由政府进行管理的事项,政府在行使&&其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也应更加关注市场功能的再发现。  《对外贸易法》的修订也应当体现这些经济管理理念的新变化。反映在外贸经营权的&&管理上,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另一方面要大胆引入告&&知承诺的新方式。  现行《对外贸易法》第9条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与技术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许可”。根据这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许可制度,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然而,在我国的外贸实践&&中,这种设置高准入门槛的作法根本无法实现规范外贸经营者的资质、维护外贸秩序的&&目标。事与愿违,严格的外贸经营资格审批制度在实践中却造成了如下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一些具有外贸经营资格的企业虽然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但却由于重重的行&&政保护而仍然“重权在握”;另一方面,众多有条件经营外贸业务的优秀企业却由于种&&种所谓的“条件”和“审批”而被审批机关拒之门外。同时,审批制度带来的“寻租”&&现象又直接导致了行政管理成本高昂,办事效率低下。  日,外经贸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了进出口经营资格将实行登记和核准制。这一《规定》明确了进出口经营资格的授予&&将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成为了加快我国进出口经营资格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的重要步骤。但是,此项规定对申请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所规定的标准依然十分严格(&&注:例如在《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对申请外贸流通经营权的企业&&,要求其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地区不低于300万人民币);对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其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万元(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不低于200万元,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不低于100万元)。)。这&&种较高的资金要求实际上限制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外贸业务。  建议《对外贸易法》的修订中应当从立法上取消外贸许可制,明确外贸经营权登记制&&的法律地位,逐步降低申请外贸经营权的资质要求,实现政府的管理理念由“管制”向&&“服务”发生转变。  在外贸经营权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告知承诺制”这一行政许可的新方&&式。告知承诺制的主要做法在于:申请人只要对行政机关所提出的相关资质条件、经营&&要求及法律责任做出承诺即可实现登记注册,而行政机关则是在其开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加强对其承诺内容的监管。这种制度用双方合意的契约形式代替了以往的单纯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单方权利行为,突出了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强化了申请人承诺、自律和行&&政机关的事后监督,是对传统行政许可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值得我们在对外贸易管理&&改革中予以借鉴。  (三)思路5:《对外贸易法》的修订,要全面体现《加入议定书》中我国在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方面的国际承诺  作为入世法律文件的核心部分,《中国加入议定书》记载了我国在外经贸管理制度方&&面的承诺,对WTO规则如何在中国得以实施做出了具体规范。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应当将这些国际义务在国内法上予以确认,使我国的国内法与国际承诺协调一致。  具体而言,《加入议定书》第2条“贸易制度的实施”、第3条“非歧视”、第4条“贸&&易特殊安排”――这些条款是针对我国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承诺。尤其是第2条,它就&&贸易制度的统一、透明实施以及司法审查制度都做了详尽的规定。这些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则性承诺应当在《对外贸易法》第一章(总则)中得以全面、准确的体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指导思想。  《加入议定书》正文中还就贸易权、国营贸易、关税、非关税措施、进口许可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植物检疫等一些重要的外贸措施的施行做出了具体承诺。修订《对&&外贸易法》时,应当根据《加入议定书》的规定将我国对这些重要外贸制度的承诺在外&&贸基本法中加以规定。例如,《加入议定书》第5条规定,中国承诺在加入后3年内使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均有权在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内从事所有货物的进出口贸易。从这一角&&度而言,将外贸经营权的管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同时又是履行入世承诺,使国内立法&&符合国际义务的现实要求。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加入议定书》中涉及的这些重要的外贸管理制度,有的我国已&&通过具体法律、国务院法规或部门规章加以具体规范,但尚未在外贸基本法中得到原则&&性的体现,例如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或动植物检疫措施的规定。建议《对外贸易法》修&&订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其作为贸易基本法的法律地位,使外贸管理中最为核心的措施和规&&则都能在《对外贸易法》中得到体现。  还必须指出,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制要与WTO规则相融合――这并不是说我国的外贸法中&&不能存在任何与WTO规则相背的内容。事实上,存在一些问题上的差别并不要紧,关键&&的是要有一种适用上的制度安排使这种差别规定不至于引起我国违反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美国的301条款已多次被争端解决机构裁判为违反WTO规则,但美国以其仅留以适用&&于非WTO成员为由,仍然在其对外贸易法中予以保留。可见,国际法与国内法毕竟是两&&回事。入世后,我国外贸法在一些问题上可以存在与WTO规则相区别的规定,只要我们&&同时规定这些内容在与国际义务相冲突时,以我国的国际义务为准。  (四)思路6:《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应当充分借鉴,博采众长,进一步体现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并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所留下的空间和余地  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欧、美、日等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些通行的作法。&&这些通行的、成熟的外贸管制规则有的体现在西方各国国内的外贸管理法中,有的体现&&在西方国家主导的一些区域性条约或国际性公约上。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在修订过程&&中不仅应当广泛借鉴这些国际通行的外贸管制规则,还应当充分利用国际规则为我们留&&下的空间和余地。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近年来,各种非关税壁垒在各国对外贸易管理活动中的运用日&&益频繁、愈演愈烈。资料表明,我国已成为受外国贸易壁垒损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以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8月至日,已有3&&0多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463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50亿美元之多&&。为了消除国外贸易壁垒,维护本国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利益,我国应当制定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和欧盟已分别制定了以301条款和《贸易壁垒规则》为标&&志的外贸壁垒调查制度,对外国贸易壁垒的审查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我们应当充&&分借鉴欧、美等国在这一制度上的成熟经验,全力保障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2002年11&&月1日,外经贸部颁布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规定由外经贸部负责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调查工作,并指定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具体实施,并对贸易壁垒的调查申&&请、审查和立案、调查和认定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我们认&&为,在《对外贸易法》修订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调查做出原则性规定,&&从而在外贸基本法中确立这一制度的地位。  再如在例外制度问题上,WTO规则中有许多关于例外规则的规定。除了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规定外,还有GATT1994第20条/GATS第14条关于“一般例外”的规定&&、GATT1994第21条/GATS第14条副则关于“安全例外”的规定,GATT1994第18条关于“&&幼稚产业保护”的规定以及GATT1994第12条/GATS第12条关于“保障国民收支的限制”&&的规定。  我国现有的《对外贸易法》已对上述各种例外制度有了初步的规定。《对外贸易法》&&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中的第16条、第17条、第21条,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第24条、第25条以及第五章(对外贸易秩序)中的第27条的规定便涉及了WTO规则&&中的上述各种例外制度。但是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在例外制度的规定中既没与国际规&&则充分接轨,也没能用足国际规则为我们留下的空间。  首先,《对外贸易法》将一般例外、安全例外、幼稚产业保护的例外与国际收支例外&&混合在一起进行规定,而事实上这四类例外情形在WTO协议中和国际经贸实践中是有区&&别的(注: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张玉卿、邓志海主编《入世与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合法&&保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第230-235页):较之经贸利益,国家安全是更为重&&要的利益。因此,安全例外的适用条件较之一般例外来得宽松许多;与此同时,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幼稚产业保护例外、国际收支例外以及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使用是以不歧&&视为前提的,而一般例外条款下的措施却可以进[1]&&
《论我国《对外贸易法》修订的整体思路》一文由3edu教育网www.3edu.net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3edu教育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损害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修正。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