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起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主要收购,烘干玉米烘干机。最好有同创两字

热门搜索:
黑龙江红兴隆农垦农丰园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国制造交易网授权者版权所有 | 广告经营许可证 | 豫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您现在的位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首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专题论坛于日14:00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以下为论坛完整实录:
论坛现场(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我宣布首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论坛现在开幕,在经历了2008年粮食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三农问题对于我们国家发展重要性越发显现,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如何保证中国农民的利益,实现农民增收,让中国农民富裕起来,推进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国家一系列新政策又将如何为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服务,富裕起来的农民如何像三十年前一样为中国经济提升发出动力,这时候中国农资企业又能做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排列在2009的新年伊使,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合作时报社发起的首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的论坛在此召开。我们要为政府界、学界、业界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新浪财经频道对本次论坛做直播。
大会主持人:中华合作时报社主编张弛(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出席本届论坛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建军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李成贵先生,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先生,三农问题资深记者蒋建科先生,凤凰新媒体主编王炜,《中华工商时报》社总编辑李仲春先生,《财富时报》出品人张忠先生,还有永业集团吴子申先生。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将进行的是我们的演讲时间,每位发言嘉宾20分钟,在所有嘉宾发言后我们将请发言嘉宾再次坐在主席台上由各位媒体朋友进行提问,时间是30分钟;本次支持单位永业集团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使用他们生命素的水果蔬菜供大家品尝。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议题,解读国家惠农新政策新动向,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建军。
郭建军: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受会议主办方的邀请参加如何使农民富起来这样一个研讨会。今天我想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大家知道在去年十月份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制订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制订了今后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农村今后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加使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体化,今年又出台了“关于稳定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天我想借此机会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建军(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我是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经济部,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为党中央制订重大决策来做调研和提供资金决策,这几年我们农村部参加了党中央起草的一系列文件,比如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起草我们农村部也派人参加,连续六个一号文件我们农村部都相继派人参加了文件的起草调研,农村部大约有18个人,有不同的专业,有的研究乡镇企业、有的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政策几个方面我们基本上全包括了。今年也是围绕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重点就是如何稳定农村农业发展、如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们今年研究重点。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村改革经历了三十年,我们国家农业的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在2004年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2004年到2008年连续几年农业获得了大丰收,农民收入连续六年持续增长,每年增长增加幅度都超过了6%,从粮食生产来看,我们在1998年粮食总产一万多亿斤,后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粮食生产一度下落到八千多亿斤,从2003年出现了粮食价格的飞涨,中央为了缓解供求矛盾,从2003年开始中央就向农村倾斜有政策,在粮食主产区实行了两种补贴,后来又陆续增加到农业综合项。在2006年中央为了减轻农民负担,1月份开始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从2004年以来的中央政策一直延续着给予放活少取的政策,这几年连续的六号文件一直延续着这条政策主线制订。去年我们全国粮食总产达到了10500亿斤,从2004年每年粮食生产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从年这几年粮食生产总量增加了两千亿斤,这有效的缓解了我们国家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也使我们市场得到更加丰富的供给。这几年由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也支持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改革,也保证了我们社会的稳定。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来看,2008年全国农民收入达到了4767元,比2007年人均农民纯收入增长了600元,从增长幅度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我们连续六年实现人均增长6%,这在改革发展历史上也是很难得的,也是我们这几年农民增加收入增长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事情。尽管我们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我们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农村二元经济结构,我们农村农业的发展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农民进城务工还受到一些歧视,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严重滞后于城市,在农村基础服务上,比如农村医疗、社会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的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尽管我们农村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城乡农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尽管2008年农民纯收入达到四千多块钱,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这种趋势还没有得到抑制。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仍然高于3.33:1,就是说三个农民的收入不抵城市居民一个人的收入,如果加上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比如教育、医疗、卫生保障都加上可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更大。我们前几年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中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们包括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农民收入,城乡居民之间差距可能5—6:1。
从当前我们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来讲,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城乡居民收入仍呈扩大趋势,尽管农民这几年收入连续每年增长6%,去年达到8%,农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4700多块钱,但是这一增长依然是偏低,并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这是我们城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影响了整个扩大内需影响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第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依然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尽管农村这几年实行了义务教育,但是由于1994年实行了财政分税制,尽管农村小学生免除了课本费和学费,但是学校的老师工资和学校设备改善、学校危房改造,这些资金依然得不到保证,所以从教育资源上城市和农村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与城市相比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比较好的农村老师跳离农村来到城市,这是公共服务水平上面农村和城市依然差别很大。从社会保障这一块来看,城市居民退休还有社会养老金,农村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农村的养老保险,我们在农村还没有建立这套制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试点在一些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第三,我们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历来是我们国家头等大事,可是我们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底子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我们中国人多地少,我们目前有18亿亩耕地,但是这几年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占用了大量耕地,在1996年的时候全国还有19亿亩耕地,可是到了去年全国耕地资源只达到18.27亿亩了,不到10年的农村土地减少了大约一亿亩,耕地资源对我们维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面临耕地资源严重短缺,所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保持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绝不动摇,只有有了耕地我们才有农业生产的综合潜力。如果耕地都没有了,都盖了房子如何保障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尽管我们可以依赖于国际市场,但是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一旦发生粮食危机,我们可能进口的渠道就没有,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增长,很多国家没有重视农业生产,相继出现粮食供给问题,世界上大约30个国家出现了粮食供给的短缺。有一些国家由于粮食短缺价格飞涨,造成了一些社会动荡。我们中国恰恰由于中央政府这几年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连续几年取得了较大的丰收,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稳定也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不仅养活了我们十多亿的农民,而且也为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使我们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目前我们中国十三亿人,大约每年粮食需求是一万多亿斤,我们自己现在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五百亿斤,从总量上供给我们是供给平衡,多少还有一点余地。但是从品种上来讲,我们大豆
是严重不足,每年我国大豆需求量大约是四千亿斤,但是我们每年生产不足一千二百亿斤,就是说将近有三分之二,每年三千多万吨的大豆依赖于国际市场。去年植物油价格飞涨的时候,由于我们国家大豆依赖于国际市场,大豆的加工企业也被一些大的国际垄断公司所垄断,我们在调控市场方面就没有任何的手段,所以我们看着价格上涨没有办法调控。这一方面给我们也敲响了警钟,粮食还是要依靠自身的资源,要强调自给自足,我们的粮食最低自给目标不能低于95%,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粮食实行自给自足政策的原因。第四,农民的民主权益和财产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切实保护,侵占农民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侵占农民土地的事例比比皆是,农民集体上访的也很多,这就是他们在推进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占有农民土地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另一方面农民打工,有很多地方的老板不能及时给农民工发工资,所以农民工的权益也每年得到较好的保护。第五,目前我们以工出农以城代乡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制现在还没有建立,农民工到城市打工还不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比如说农民工的小孩很难入学、农民的教育不能与城市同等待遇,在医疗上同样也面临很多问题。很多地方农民尽管有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住房,但是就不能给他上户口,很多地方门坎还很高,所以制度体制上还严重的疏忽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的形成,所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形成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出台了一个文件,我们今后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我们的路还很远,我们任重道远。.cn
最后是对促进农村发展的几点看法,为了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首先中央还是要强化对三农政策财政上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中央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农村的耕地18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一方面要保护我们有限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土地的质量,要提高土地的借用利用效率,国家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国家重点要投入在农田水利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家知道今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由于这几年我们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所造成的,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的水利灌溉设施是在六十年代兴建的,由于体制的变革,在一段时期农村基本上没有新增大的水利设施的投入,农村一遇到干旱水利设施就供不上。这几年国家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投入很大,可以说中央政府财政主要管大江大河的治理,但是对农田水利设施这一块,就是大的渠道到农田这个毛细血管的投入上原来只依赖于地方财政投入,但是由于地方财政都比较困难,所以这几年农田水利建设上面欠帐很多,投入严重不足,今年严重干旱就表现我们可调控可缓解的手段非常有限。所以在这方面中央要在加强基础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第二方面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前段时间我到四川调查,四川有很多地方农民住在山上,今年由于市场不好,他们的柑橘都在树上挂着,往年到现在为止农民的橘子已经都卖光了,可是今年还都在树上挂着,为什么?即使是0.15元都没有人去收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交通非常不发达,农民都住在山上,公路还不能入村到户,山上产的水果很难运到市场,即使运到市场由于道路不好一些水果也都坏掉了。所以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也是农村今后在投入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农村的饮水;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还有三亿人缺水,其中还有将近八千万人由于资源性的缺水,就是没有水源。为了解决农民饮水问题,今年中央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中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要加大沼气建设方面的投入。目前中央对沼气建设有每年二十亿的投入,但是还远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农民如果家庭搞一个沼气一方面可以减少能源,另一方面对农民生活环境有很大改善。农村妇女原来生火要用灶,如果弄一个沼气一开开关就可以做饭了,也大大减少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所以中央以后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概括了五个字,路、水、电、气、房。关于房的问题,城市居民如果没有房,城市还有最低保障制度,叫城市住房保障制。农村农民的住房一直是农民自己建自己维修,今年一号文件试图在一些地区对农村的危房改造要增加一些投入,农村的危房改造是否也可以列入中央财政考虑,这是今年一号文件提到的。再一个方面是在农村要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农民的养老保险,今年在全国准备做一些试点。这几年在城市误工的农民比例比较多,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3亿,其中有一亿三千万农民外出务工,他在城市务工要有一个保险,国家劳动部门去年出台文件规定要求农民上三险,但是体制是农民再一个地方上了保险回到地方保险不能接转,省与省是隔离的,这样等于农民会了家乡保险就没用了,所以也影响了农民加入保险的积极性。今年中央在这方面也试图做一些改革,就是农民工异地上的保险回乡以后也能接转,这方面种中央也会做一些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农民对公共服务机制的表达,促进农民发展多种形式合作机制。大家知道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慢,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由于农民没有有效的组织起来,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美国农民发展都是加入行业协会,比如生产玉米,美国友玉米协会、大豆协会,这些协会一方面受到政府资金支持,为农民开拓市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对农村技术的投入推广支持力度都非常大。日本通过建立综合农业合作社对农民的生产技术、资金供给、资金信贷以及产品营销加工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五十年代大搞人民公社化,到八十年代人民公社解体,农民一家一户,到现在为主农民对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还有很大的担心,当然我们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组织使他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生产形成规模化以及品种化市场化。但是由于我们绝大部分农民都还是一家一户干,他的生产方式与大的市场需求不能对接,这就造成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一个是很难进入市场,即使进入市场价格也很低,这就造成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由于我们生产规模很小很分散,这些都要求农民有效的组织起来形成专业合作社,并且在专业合作社中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这样的话为农民增加收入起到有效的自然。
最后我们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户籍就业土地利用机制,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前几年诚实的发展往往注重城市的规划,但是对农村这一块往往缺乏有效的规划,更不用说城乡一体,就是说把城市和农村从产业布局从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只是刚刚开始探索,成都和重庆去年国务院批准他们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其它地方这种进展还很慢,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中要求产业布局一体化,诚实的发展一方面要使城市资源能够有效的流入农村,而且要使农村劳动力有效的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城乡就业劳动力统一市场以及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农村社区管理一体化,城市和乡村都形成统一的制度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社会一体化。从土地利用上来讲,原来城市的发展首先把农村的土地征收,征收之后变为国有,通过一定的平整挂牌拍卖,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得到了土地,另一方面很多地方财政收入相当大来源就是土地收入,今后农民的土地要直接进入市场,原来这块收入被地方拿走了农民没有得到多少钱,三中全会文件就有一条说农民集体开发的土地要享有与国有土地一样的土地收益,这方面我们还鼓励农村土地的进一步流转,为了提高农村生产能力鼓励农民土地流转,但是中央规定是要在法律公平制约的基础上农民土地财能够得到有效流转,原来很多地方是强迫农民土地流转,所以文件这次对土地制度管理上要求更为严格,在土地流转方面种养业规定了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农民土地所有权益,另一个是土地用途,原来是种粮食的不能去盖房子;土地流转方面不得侵害原有承包人的权益。中央为了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一定会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主持人:感谢郭主任的发言,听完郭主任发言以后我有一个深刻体会,就是我特别想做明天的农民,因为在城里我只有房子没有地,但是如果有一天真正像郭主任给我们描述的城乡一体化远景,我真要去做农民不但有房子还有地。下面有请第二位发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成贵先生,给我们再次解读国家惠农新政策新动向。
李成贵: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来这儿做发言。今天的论坛题目是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但是也是个很难很难道的问题,让农民富起来需要政府支持、需要专家贡献智慧、需要企业承担责任奉献爱心,也需要媒体坚守阵地,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刚才郭主任解读的很全面,我就不重复了,我就讲一些我的思考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成贵(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革不能否定。为什么说这种很空的话,因为现在有一种思潮对改革说三道四,甚至否定改革。今年建国六十周年,有些人就说了前三十年没那么坏后三十年没那么好;改革三十周年出现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甚至有人网上搞调查说70%的人反对,我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改革中国可能跟古巴经济差不多、跟朝鲜经济差不多。我前夕去古巴我们的使馆人员就说古巴跟我们中国1965年的水平差不多,所以必须要肯定改革。我们总书记说得好,不改革没有出路,倒退就是死路。改革我们就要感谢小平。我前两天打乒乓球跟一个小朋友聊天,他说他吃鸡了,他说感谢他妈妈,我说你还要感谢谁,他说不知道,我说你要感谢邓小平,他说邓小平是卖鸡的吗?我说没有邓小平你妈妈买不到鸡。
中国农村的改革的逻辑和主要内容,为什么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功?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知道的就是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国家和农民的关于等于这么几个变量:农民的土地权利、农民进入市场的权利、农民土地流转的权利、农民的自治的权利、国家和农民的财政关系,前面四个权利是改革初期的文件和一号文件解决的,后边这个是最近这几年解决的,这实际上是两组变量。改革前农民是集体生产集体分配,没有土地使用权,所以没有激励机制,生产效率就很低。改革后一个最基本的变化就是土地改革,实行了家庭承包制,回来了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农村获得土地使用权,这就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第二个是农民获得进入市场的权利,改革前我们是计划经济,生产队里边种什么、种多少都是事先要有计划的,甚至农村存在上千年的经贸市场都被关闭了,所以整个经济是没有活力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很低的。我们中国的改革就是市场趋向的改革,农村改革同样如此,一开始提高收购价,放开一些农产品
、水果的价格,后来到85年实行双轨制改革,到现在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市场成为配制资源的一个手段,它的激励是有效的,效率明显提高。当然也还有问题。第三个变量,以前我们农民没有流动的权利,我们是三架马车统购统销,把农民圈起来了不能流动,不能流动就产生很大影响,农民为工业化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没有享受工业化的成果,城市化率很低。中国结构转化跟外国结构转化不一样就是城镇化严重滞后工业化。改革后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农民流动进城务工,现在有1.3亿农民在流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另外农民有了从事非农产业的权利,以前农民种点自留地都是资产阶级尾巴都要割掉的,现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给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第四个变量是农民获得了自治的权利;改革前我们乡村治理结构是从党的系统一直延伸到大队,村民自治这块基本上是没有的,当然也有一点选举但是跟现在没法比。改革后,我们重新建立了村民自治,现在几乎每个村都换过好几届了。农村以前社会还是相对和谐,文化因素是赖生的,所以没有多少摩擦,后来外在的政治的动力就产生了摩擦,怎么解决摩擦?就要有润滑剂,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润滑剂就是政策的广告。现在农村治理结构在完善。改革前,我们搞工业化主要靠提取农业剩余,1953年我们人均GDP50多美元,当时搞工业化没有资本就要从农业打主意,几十年剪刀差拿走六十多万亿。现在我们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现在投入确实增加了很多,农业税也取消了,从2003年到2007年三农投入1.6万亿,2008年可能有五千亿。大家想有了这些因素、这些变化,就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农村为什么发展了,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苦日子,农村有了这样大的变化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的变化。.cn
现在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改革三十年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小农经济的格局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现在农民的人均土地是2.58亩,现在我们对小农经济的估计不足,最大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不足,即使提高价格征收的空间都很有限。中国的农业显著特点就是劳动生产率太低,土地生产率相对还挺高,这种反差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是小规模大群体,一家一户规模很小但是群体总量规模很大,这样就带来了很多风险,市场风险非常大,市场风险对农民应该有时候是灾难性的。马克思说了商品价格是惊险的一跳,对农民就更惊险了。我们现在很关心征地时哪些农民闹了事,我们要搞和谐社会不管有理没理就安抚一下,处理几个地方官员,但这是局部的,对于更多的农民来说市场风险很大,农民很难承受。年前我去山东调研白菜三分钱一斤,土豆一毛钱一斤,这是普遍性的,而这些人他们的声音发不出去,他们默默承受着损失。小规模大群体还有一个问题,对我们的疫病防治、质量都构成很大挑战,一家养一两头、两三头奶牛是很普遍的,它的检疫防病就很困难,我们现在有1500万头奶牛但是基础是一家一户,卫生体制很难弄。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改造小农经济,我们搞现代农业就非常困难,政府费了很大力气,但是如果不大这个根本性问题解决,效果也可能与预期有差距。
第二,农民工长期在城乡之间流动,不能真正的实现市民化,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真的能够看到什么时候把规模经济搞起来,起码我研究这么多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农民工问题二十多年了,可能再过二十年还是这样一个情况。1989年左右农业部以前的老司长写了一本《失衡的中国》,就是写农民工的,现在农民工依然如此,它的一个现实原因就是经济危机了,就业市场萎缩了,但是背后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搞城市化,我们现在城镇化统计是45%了,事实上哪些是市民啊?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对三农问题,中央出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很全面的,我们今年又搞了一号文件,中央有自己一套安排,作为一个学者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也可能是一些超前的提示,它的核心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路径就是工业下乡农民进城,最关键的是加快城镇化,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我们现在应对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有四万亿,我们可能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就是政府加快城镇化。怎么加快?第一在区位相对好的地方要加快推广城乡统筹经验,就是三保障两放弃的经验,保障住房、保障就业、社会保障,让你放弃农地和宅基地;第二在区位相对差的地方政府支持一部分农民到小城镇县城购买住房,内在包含着很大这样的需求。现在不少农民工在外打工都愿意回县城买房子,还有一批村里的姑娘出嫁,以前要三间大瓦房,现在都要县城买楼,这个需求是很大的。政府可以通过贷款、税收等等,鼓励他们购置房子,政府把他们纳入市民保障体系中,这就需要政府花钱,我们真正的加快城镇化必须要政府大的投入,可能立足于当前经济困难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我们要制订一个加快城镇化的战略,这样能够使中国有一个良性发展。最近政府提出来保增加扩内需调结构,我认为核心是调结构,这个结构是城乡结构,就是我当下思考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还有工业商业下乡的问题、怎么促进农村工业和商业发展,包括生产型物业,比如永业就是搞农资的,政府应该制订促进农村工商业发展的规划。
现在政府应该给中西部老年农民65岁的发放养老金,一个月一百,一共4570万人,一个月一人一百的话,一年不到600亿,我觉得政府是能拿出这个钱的。我们最近三十年农村立足于传统文化被冲击的很厉害,农村的孝大不如从前,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曾经为国家为工业化做出过巨大贡献,我在生产队干过活的,那是非常辛苦的,他们为我们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现在国家富了,不能不管他们。三月份会议我会有这样一个提案。
主持人:感谢李主任的发言,李主任发言非常有特点,因为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是用耳朵听他发言,Larry先生用眼睛看他发言。刚才李主任提到给农民发放养老金的问题、集中到农民人身上的问题,针对反向农民工进行培训我们请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先生给我们带来对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思考。
曾一春:大家下午好,感谢论坛的主办方、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机会,我今天下午做个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对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各方非常关注,前端时间我们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和调查,也收集了一些数据,我把我们的一些思考给大家做一下汇报。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针对这部分务工农民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对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风暴逐渐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出口减少,生产下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归程,大批农民工返乡不仅意味着农民工家庭收入减少而且还会带来社会问题,国家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发四号文件里头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工作都有明确要求。这里头我想对返乡农民工培训方面谈几点看法:当前农民工返乡基本情况,农业部对农民工输出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的抽样调查,结果反映到春节以前返乡农民工已占到外出农民工总量38.5%,返乡农民工当中有60.4%是春节正常返乡,他们过完春节很可能还会进城工作,还有39.6的人属于金融危机或者职业种种原因未能正常就业。大致算来有15.3%的农民工失业或者是未能就业返乡。按1.3亿农民工计算,有两千万农民工失业或者是未能就业而返乡。这个数字前段时间有关领导专家解读一号文件时都提到现在有两千万农民工未能就业返乡回到农村。
返乡农民工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年龄偏大,大概以40—50岁为主,湖南常德市有一个调查材料显示,常德市返乡农民工当中16—25岁的占21%,25—40岁的占32%、40—50岁的57%;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缺乏熟练的技能或者技能单一,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的高体力工作,失业后很难再找到工作。第三返乡农民工主要来自沿海地区或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从沿海返乡农民工占总数的70%以上,85%来自出口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从行业来看以从事制衣业、机电业比例最高,建筑行业占19%。湖南一个江华县的调查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原来从事加工建筑农民工约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50%。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分析起来有几个:一个是金融危机确实导致了农民工返乡,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省外农民工占45%,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占73%,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外国需求减弱和调整压力下出口受阻出现了停产把停产关闭甚至破产情况,导致工人工作不稳定,歇业或者失业。最近云南省的红河州调查统计,最近红河州因为不同原因返乡农民工达到10.64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占55%。最近各个方面各级部门都在做一些调查,这些数据有些是农业部做的调查,有些是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第二是中央的农村新政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了支农惠农政策,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在土地问题上有更加灵活政策,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互换的形式,还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等很多政策,对农民工的返乡具有很大吸引力。好多农民工认为现在回乡种粮食或者第三产业比在城里打工风险还小一些。第三是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这部分农民工技术理念更高更新一些。他们利用多年打工下来积累的资金基础愿意回家乡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农业部调查在返乡农民工当中有16%的愿意回乡创业。第四,房地产业的箫条及季节性的因素导致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返乡。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不少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沿海企业在宏观调控中资金链条断裂,建筑项目不能开工甚至陷入停顿,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歇业,进入冬天北方地区气侯寒冷也是导致农民工季节性返乡。还有一个情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转型,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与就业岗位不相适应,我们认为这是造成农民工返乡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企业改变生产方式,钢轴深圳这些地方开始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就业岗位对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断提高,一些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中西部转移。一部分农民工由于自身技能素质较低而难以适应新形势新岗位的要求,这也导致了农民工返乡的一个因素。.cn
农民工返乡带来了哪些问题呢?第一,农民工返乡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就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困难。四川广元市有一个调查,他们农民工输出有八十万,劳务收入有四十亿,他们测算农民工返乡2008年第四季度广元农民收入减少两亿元左右。第二,农民工的返乡增大了当地就业压力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为什么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各方面很关心。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农民工失业返乡对社会稳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的二元结构造成农民工问题和矛盾在失业情况下更加凸显,农民工权益受到损害,克扣工资等问题依然存在,极易引发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新生代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已基本适应城市生活,没有务农的经历缺乏农业生产知识,返乡以后也容易形成社会稳定的隐患。第三,农民工的返乡带来生活权益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农民工失业返乡大多数需要回到原籍就地就学,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压力,部分伤残病人,或者重灾区房屋倒塌土地损失的农民工返回原籍将可能产生新的农村贫困户,给当地医疗带来巨大压力。农民工失业返乡后可能因土地保障权益或者医保、回乡创业带来问题,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带来问题。我们讲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建设。做好农民的转岗转移就业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现在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还是选择继续外出就业。云南红河州返乡农民工当中近80%的人打算过完春节继续外出打工,所以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很重要,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比如在政策资金上对返乡农民工给予倾斜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他们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
长期来看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的培训环节要抓好,切实提高他们从业的素质,增强进入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国务院发了文件明确提出要求,农业部调查在返乡农民工人群里头有73%的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有将近65%的人愿意接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外出务工。所以为了让农民工返乡以后从新进入城市就业需要开展有效的培训,有那么几个考虑,一个是从资金上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各地方出台了有关加强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文件,也有一些好的政策,建议各级财政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这个力度,安排相应资金、加大投入的力度,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免费对农民工开展培训,提供信息保障等等。第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进一步把握情况,因为很多数据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目前判断有两千万农民工返乡,大部分返乡以后还要重新外出就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要在家乡务农或者创业。这些数据都是阶段性的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多的变化,所以及时把握这些信息的变化和动态,加强调研,有关部门要做好基础工作。第三,丰富培训资源形成培训活力。现在对农民工的培训很多部门在管,过去农业部门主要抓,现在很多部门在抓,这是个好的情况。下一步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建立有效和畅销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避免资源分散内容重复管理混乱,很多培训机构现在都在进行这方面工作。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发挥优势互为补充,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第四,要根据农民工的意愿分门别类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工应该大力开展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有一定素质的中青年农民工返乡以后也丰富了农村劳动资源,所以对返乡的农民工加大对科技知识的培训很关键,让他们尽快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丰富农村的人力资源很重要。让他们掌握一些技术、抓住机会积极的搞农业创业,包括承包荒山荒地,进行农业开发,还可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等等,进行回乡就业和创业。培训部门各级政府应该根据需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让这些农民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贡献力量。对返乡农民工愿意从事生产加大对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希望重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分岗位、分工种举办切实有效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各个办学机构单位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做到突出重点有实效,对精密技术工种和管理需求的农民工做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培训要相应跟进,培训要有针对性。还建议培训的时候要考证结合,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资源共享,让农民工培训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项目开发资金扶持和政策管理方面搞好服务,使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有资料显示重庆市先后有12多万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带着信息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业,吸纳了64.5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不仅他们自己创业致富还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这也非常好。对具有初中以上知识水平的农民工,鼓励他们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取得初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
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建议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培训,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培训很复杂,核心是要有效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那么多的农民工、那么多的工种,怎么样取得更大的成效,所以要有针对性多样化。培训方法要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结合起来,结合一些项目、工程,搞订单培训。培训手段要先进高效,传统的教育手段跟现代科技相结合,发挥远程教育量大、面广、成本低的优势,提高培训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要实用化、有针对性,要以技术操作形为主,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方面,主要是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实际操作技能。我们认为农民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任务一个艰巨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给予关注支持,需要社会力量的联手参与,所以我们呼吁各级部门和各有关培训机构加大方面工作力度,立足本地就业情况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强培训不仅是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是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提高国民素质,包括管理人员素质、企业家素质、公民素质都很重要。
主持人:感谢曾校长的演讲,当然我们也更希望在第二届“让农民富裕起来”论坛的时候,希望曾校长的学生能够现身说法,站在这个台上讲一讲怎么通过培训去致富。我想提高农民的素质或者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更多的是为了让农业技术以及更新的推广模式在农村得到普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欢迎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教授高启杰教授给我们演讲。
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学院高启杰(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高启杰:各位来宾大家好,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就是怎么样让人富的问题,不是纯粹让农民富的问题。怎么样让人富呢?大家看看,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穷,穷富区别在哪儿?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过程来分析大家不难看到,一个国家要富、一个地区要富,它的最基本支撑是什么?你没有强大的产业怎么富,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国外的凡是富的地方不都是有强大的产业,而那个产业靠什么支撑?产业靠企业支撑,没有企业怎么能有强大的产业?而企业怎么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发展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做不大做不强,这是个基本现象。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做不长,做不长就是不能持续发展,为什么不能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我们在座的稍微深刻思考一下就知道企业不能够持续发展根本问题是什么,技术动力强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怎么样?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当今不管中国还是外国政界、学界、商界思考的关键问题。正因为如此,一个地方人要富,归根到底这个地方基本社会细胞,企业得发展起来。所以过去三年,我们对中国不同地区的125家农业企业做了全民的调查分析,我们今天会议支持单位永业就是农业企业。这125家农业企业分布在全国六大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所谓不同类型比如说种业,比如丰乐种业登海种业
等等,种业里边有乳业,包括伊利、蒙牛等等;有花卉企业、有饲料畜牧企业,罗牛山
、温氏,过去三年分布全国六大区125家农业企业做了全面分析,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大家从中悟出一些基本道理,一个地方怎么富,企业怎么做大怎么做强,更重要的是怎么做长。我给大家讲两点内容,第一是我们对125家企业做的基本分析;第二是中国的农业企业怎么样做大做强做长。.cn
我们对125家农业企业系统分析表明这几个现象值得我们重视:第一,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1、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健全,企业要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2、企业投入自主创新的经费、人员不足;3、一些产品关键技术依赖外部引进的比例不平衡;我们国家从两三年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现在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标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情况怎么样、著作权怎么样,咱们永业光这一条就够了,发明专利这一条就够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啊,就光这一条就要落马。所以表层分析的几个指标在我们国家农业企业的表现是很差的。我们把企业所有技术创新和所有发展方面的指标一个个的分析、一组组的得出第二个结论,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有的企业经费投入、人员投入表面糊弄了一下,数据也编出来了,但是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明显不行,这三大能力之间不平衡。第三,资金、企业技术水平、企业的战略、关键技术人员、主要领导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第四企业制度创新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如说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这四项尤其弱。第五,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持续发展能力要素维度的水平略高于时间维度的水平,二者明显高于环境维度的水平。
现在中国的农业企业就是这么个状况,不管你怎么样理解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直接必然联系是存在的,所以中国的农业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就别想中国农村有多大的农民富起来。所以怎么样促进我们的农业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来进行持续的发展,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根据前面调查的结论,未来怎么做?第一,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维度因素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自从1954年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这个东西以来,在中国号开始实施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法律上也规定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就跟公司应该依法纳税一样是强制性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德鲁克的话,如果企业不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就有权利强制他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点也是为什么过去中国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他不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投资,而看作是一个负担。投资是有回报的,是有高回报的,稍微有点眼光的企业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号,那是中国第一次官方正式重视这个问题。第二,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绿色管理,努力提升时间维度的水平。时间维度就是企业怎么样持续长远的获得所需要的资源,这种资源获得以后能够持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德鲁克曾经形容企业,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企业怎么样持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这就是强调企业怎么样跟他的利益相关者共处。永业的科技服务站是农民以及生产资料供应者和代理商的多赢,这就是社会责任,这就是满足企业多个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我们现在提的绿色价值观、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认证直接反映企业时间维度的因素。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我们调查的125家企业中明显感受凡是企业重视制度创新企业就发展的好,我研究蒙牛比较多,为什么他做的比较好?他的文化建设就有特色,蒙牛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蒙牛文化的精髓就是“三靠哲学”,大胜靠德、大智靠学、大牌靠创,这是蒙牛文化的精髓。大胜靠德是他的关键,他有三个支系,第一个是经营人心,所谓的蒙牛公司内部的显规则,比如平时请客吃饭掏钱送礼的时候,规定上给下送不能下给上送,吃饭掏钱肯定是官大的掏。还有跟“自己较劲”,蒙牛要发展要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在公司人人之间直呼其名。大智靠学,一个是口号文化、团队学习,蒙牛到处都是口号,这些口号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基本东西经过通俗提炼,很形象很实用。比如在蒙牛的餐厅,上面写着“如果你想剩饭就别在这儿就餐”,在宿舍区口号“假如你有智慧请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就请你流汗,如果你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就请你离开。在车间的口号文化“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在大草坪上最醒目的文化是两行字“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喜剧跟金钱无关,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悲剧跟金钱有关。这都是典型的蒙牛文化,他的团队学习是很有规则的,有两个经典的故事被反复讲起,一个是狮子羚羊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猎狗与野兔的故事。有一次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把一个野兔子的脚打伤了,就让猎狗去追,半天猎狗回来没追着,猎人问他怎么没追着,猎狗说反正我尽力了。反过来兔子回到家,家里人问他你的腿都受伤了,猎狗那么强大,它怎么还没追到你,兔子说猎狗是尽力而为的追我是全力以赴的跑,所以我胜了它。正因为如此它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所以他的技术创新也多啊,比如蒙牛真果粒、特伦苏,这些都是国际领先的。真果粒就有三大技术要突破,灭菌的问题、果粒破碎的问题,和奶在一块儿灌输的问题。特伦苏强调的观念是既要吸收钙又要留住钙,有这么多的创新都是和他的制度相关联。第五,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德鲁克说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病态的社会当中,这也告诉我们政府怎么样发挥他的职能改善企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很重要,通过立法制度完善来改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怎么样落到实处,怎么样使企业家们自觉的行使社会责任。以上几点就告诉我们这些基本道理,这都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来的几点基本体会。
主持人:高教授一上来就说他的演讲是让人怎么致富的演讲,在演讲中我也听出来只有想做好老板的人最适合听他的演讲,因为他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工具,同时他也谈到了某个区域的富裕是因为这个区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产业,强大的产业是有更良好的企业作为支撑,同时高教授也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获得高额回报的问题,作为一些涉农企业不但要让企业致富、让企业员工致富,更要让我们服务的对象农民致富,下面我们有请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先生发言。
吴子申: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一个机会由我来代表永业公司把我们八年的实践经验跟大家共同来分享。永业公司是从2001年开始涉足农业,我们在讨论农民如何富裕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我首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从2001年开始投资全部投在了中药材、生态、防风治沙这些产业上,我们现在在阿拉善有一个五万亩的生态药植园等等,我们通过八年的努力做了一个跟农户共同发展的探索,今天在这个地方由我代表公司向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们公司95%以上是大专以上学历,85%以上本科,有两百个员工每天捧着笔记本电脑奔波在乡间地头给我们的农民科技支持,今天在这儿我非常有必要跟大家对我们这些年做了什么有一个分享。
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有一首著名的歌曲,竹子要开花了熊猫咪咪的食物在哪里,明天的早餐没有了。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进行农民如何富起来的话题,看似这应该是政府讨论的事,我不知道在座诸位大家是否深层次考虑过为什么有三氯氢銨的问题,为什么有红心鸭蛋的问题?当一场口蹄疫让农民把几万元买回来的奶牛杀掉?这时候政府补偿也好,所有问题都需要农民来承担,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怎么承担?因此我们现在日常生活食品安全发生的重大问题,大家说吃动物怕激素,里面遍布抗生素、激素;吃植物怕毒素,蔬菜农药残留,我们沧州的金丝小枣,这样一个大产业就是因为农药残留的问题现在一颗都出口不出去,市场上反映那不是小枣是药丸,每年打三十次农药。今年我们又走访了新疆的香梨,以前四块钱买不到的,现在全部出口了,中国市场上根本见不到,而今年全部烂掉在了梨园。农业农产品
营销领域出了问题,是直接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条,销路出了问题,在大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从农民订单考虑,生产跟经营是完全割裂开的,就导致了农民越穷越希望富裕,他就想一些没办法的办法,直接导致在座的诸位包括社会人群成了社会的受害者,因为社会上讲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都没数,现在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概念。所以永业基于多年经验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我们觉得如何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是企业跟厂商共同发展,如何把这个链条摆对,怎么样帮助农民,这也是刚才高老师讲的社会责任。什么是社会责任,我们的认识是这个链条首先让我们的用户赚钱,通过我们的服务让客户赚钱,这样达到企业赚钱,只有这样多赢局面出现以后我们才有可能长久的一直走下去,尤其是涉农企业,资金量小,做不大的时候没办法承担社会责任,市场就自然把你淘汰了。如果你想做大诚心第一,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你发展成功的必然,否则的话早晚要被市场淘汰,而且产品跟人品的关系,我们觉得长一个品牌造福一方老百姓这很关键。涉农企业真正要有跑长跑的耐力,否则的话说的简单点是商业,说的复杂就是坑农。.cn
通过永业公司这么多年我们有一个概念,我去年这个时候在华尔街路演的时候很多基金问永业到底做什么,我说不清楚,包括今天我们总结了一下永业是一个高科技的生物企业,我们把祖国传统中药产业跟农业通过生物结合,我们做了一个动物产品跟一个植物产品,希望通过这两款产品让动植物健康起来,从而保证我们人类的健康,彻底从食品安全的源头抓住。食品不安全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讲的人类不健康的同时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大幅的降低,他的经济损失了很多,但是农民不知道,农民在苦苦探索的过程中,也给农村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做企业怎么样发展起来是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永业不是去做扶贫,首先要发展一个事,至于说怎么做这个事?首先我们要让我们的用户赚十倍的钱,因此我们生产了生命素的产品,通过一种模式跟市场连接,通过我们的服务给社会带来价值,我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发展起来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导致农民贫困有深层次原因,自然条件的土壤、干旱、洪涝、冰雪、霜冻、种子肥料、市场滞销等等,真正困扰三农问题是买难跟卖难的问题,如何帮助农民走出这个困境真正让他们发展起来,从而解决他们问题的同时给企业找到一个长久发展的永恒之路。所以我们想如何帮农民,农民是非常封闭的群体,必须有一个跟他对接的产业,我们就研发了生物高科技的产品——生命素,通过七年的市场实践,生物素产品已经成为农民的一个摇钱树,永业所有科技人员非常自豪的被农民称为“财神爷”,这是农民最真实的感受,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评价。这样一个产业,我跟阿拉善几个领导开玩笑讲,我说这样一个地方连猴都拴不住,怎么可能把我们这么多专家、教授、大学生在你这个地方工作这么长时间给国家做贡献?这是一个事业,通过一个产品我们建立一个渠道帮助农民发展,在运作过程中跟农民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帮助农民赚了钱,同时教会农民挣钱,再把农民组织起来按照这样一个标准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这样一些方法和手段给到农民一些实实在在的培训,真正解决了农民的一些问题。我想只有这样的逻辑链条才是一个真正的成长。我们生命素产品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根本不能全部的解决农民问题。我们在2002年、2003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营销人员尝试跟农民讲说我的产品可以让他们增收百分之多少,农民说我现在西瓜卖不出去,增产不增产跟我没关系。由此我们深层次考虑真正困扰三农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效,农民能否赚到钱赚到比往年更多的钱,是我们这个公司要想发展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通过八年的实践工作,不断的提炼总结,我们做了一套永业致富模式,这个模式是通过生命素建立一条营销的销售公路,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用实际的行动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第一解决假种子、假化肥的坑弄事件的发生。第二通过我们的服务解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保证生产出来的是保质保量的绿色产品,同时通过跟市场化的对接、城乡结合把产品很好的输送到城市。真正做到瓜甜果香,原生态的蔬菜水果。我们的产品用八年的时间得出这样一个公式,每一亩地农民投入四十多元至少可以换来四百元以上的经济效益,每一头奶牛投入180块钱换回来两千多块钱的经济效益。使用永业生命素之后产量达幅度提高,达到30—50%左右,这个财富公式是最低值,实践中有赚两千的、五千的、一万的两万的,有一个实例是在呼和浩特边上有种西红柿的,西红柿增产四千斤,提前上市十五天,上市的时候买1.5元,都上市以后卖0.85元,在别人都卖5毛的时候他的西红柿口感特别好可以卖到八毛,我们的产品可以促进提前上市,没有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产品出来是健康的绿色的品像非常好,获得农业经销商的反馈凡是使用过永业生命素的产品市场上的销路是不发愁的。
永业的模式是在每一个村设置了永业农丰科技服务站的终端,这个终端是我们跟农民亲密接触进行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服务、农技培训、跟农民接对子的一个窗口,通过这样一些形式我们真正的跟农民站在了一起,同时科技服务站也是我们大学生的实验基地,每年我们都在消化若干农业大学的专业人员,这个地方成为他们的培训实习基地。今年我们计划招收五千名大学生,这一方面给大学生就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主要是大学生素质比较高,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推广跟市场尽快对接,我们通过科技服务站的形式给农民做了一些贴身服务。我们下一步希望科技服务站成为回收农业产品的订单窗口,通过这样贴身服务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市场资源,给农民实实在在的服务,我们还会进一步尝试农业休闲观光、农家游,因为现在很多小孩不知道植物怎么生长出来的,我们先做一些体验性的营销,通过这些形式真正引导农民把多余的产业向旅游文化产业方面转移,通过市场对接解决一些问题。永业做这样一个尝试是在市场化经济一体的时候我们解决了农产品的市场对接,这样避免了农民不会生产不会卖不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通过一些实际行动帮助这些弱势群体一方面多赚钱,第二方面可以节约更多的开支,为中国农民的富裕找到一条路。我们套用小平同志一句话,让一个亿的农民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样既解决了社会安定发展的问题,同时也给城里的没有直接生产者带来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在美国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基金问我们你们这个产业在中国反应是什么样的,你们的方式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发展下去?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人以食为天,你要活着一定要吃东西,这个生产环节是永远规避不掉的,这个市场现在充斥着一些不安全不健康的东西,如果你让它永远安全,这个环节是永远有生产力的。中国的农业又是最热门的一个行业,因此我们公司在去年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分两次在纳斯达克成功融资上市,这也说明中国这个产业和技术得到了世界顶尖级的企业认可,中国的技术已经与国际进行了接轨。通过我们多年实践,真正做起来,如何履行一个企业的社会职责,我们还在公司进行了很多摸索,包括高老师刚才讲的对培训等各方面我们专门组建了一些培训平台,今年已经开了三期农资千万级培训,我们今年这样的培训更多的落地,同时对农业大学生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知道。如果永业公司未来发展一切正常的话,我们希望当我们每年夺到十个亿的营业额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中国的农业产值带来一百亿的增加值,那就是我们非常欣慰的一件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吴总的发言,吴总提高十个亿和一百亿的概念,一个企业务实的作风,能给他的上游、下游带来利益,能给他的消费者带来利益,才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也才会得到在美国华尔街融资的结果。刚才吴总讲话中也提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实际上同样作为涉农的媒体我们深有体会,每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民增产多少和实际上增收多少不是一个概念,因为要去掉成本、粮价下跌等等,我们如何帮助农民开辟一个新的发展空间,除了企业支持以外,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有一些好的建议,让我们的农民真正做到增产增收。下面有请三农问题资深记者《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蒋建科先生发言。
蒋建科: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跟各位汇报一下我的想法,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题目选的非常好,农民第一大收入来自于外出打工,现在打工已经不成了,大批民工返乡了,又回到土地上,在这个情况下农民怎么致富?我提出用科技给农民开辟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或者说让农民现有的资源乘以科技十倍、百倍的放大。
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蒋建科(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我对三农问题报道了三十年,我十岁就是农村小社员就种地,那时候就想为什么种地老是富裕不起来,怎么样能够致富呢?回过头去看农业到底是什么?我们找回农业的本质再看农业到底是不是赚钱的?我的观点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农业是能挣钱的,因为有两个原料是永远免费的,太阳光、二氧化三碳,农业的本质实际上很简单,三农问题看起来非常复杂,实际从科技角度看非常简单。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牛也疯了,鸡也得了禽流感了,就是土脏了,其实植物也快疯了,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的,我把它叫做农业生产的方程式,核心的东西是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农业跟能源跟气侯问题是相通的。现在大家说的人的“三高”跟农业也有关系,现在家家户户开车、冒烟做饭,二氧化三碳的增加是以消耗氧气为前提的,24小时人的肺活量一定的情况下吸进的氧气少了,血脂量增高,所以农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cn
去年大家看到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其实这是一回事,因为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变为粮食也可以变成能源,农业要着手清除工业革命近三百年来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污染,所以农业是多功能的,要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发展农业的全能作用,农业实际上像一个全能运动员,干什么都行,结果我们现在只让它像刘翔一样跑百米跨栏,人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你只让它跨栏。首先我们要消除气侯的问题,全球气侯的上升对人类威胁最大,二氧化碳用农业的方式转化是最好的。
探索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第一是发展庭院经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子,现在农村都是386199部队,农民都喜欢扎堆,喜欢聊天,不可能像工厂一样进入大规模生产,所以庭院经济是可选择的模式。第二是发展能源农业,现在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都没有什么技能,还得让他种地,这就得换一个新式武器,种完以后中石油
、中石化收购了,这能源也耐储藏,缓解一下传统农业的压力。第三是发展山区农业,叶绿素进行光和作用,农业林业不都是绿色植物吗,所以得发展点山区农业。目前我们干旱,我建议可以从森林里面找一些东西支援农业。林业占国土面积的70%,所以我建议应该从这个地方找一些方式来替代。第四是用信息帮助农民增收,再推广新科技得首先把东西卖出去吧,不管好坏先变现,信息帮助农民增收也是大有可为的。
发展庭院经济,千元不出屋,万元不出院,枣庄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如何尽快增收农民收入,山东枣庄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发展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展增收农民收入的新路子。庭院集中在农村70%,农村好的土地都被占了,可以通过庭院还回来,庭院上面可以绿色覆盖,等于还原耕地了。这是《人民日报》号的报道。能源农业也非常有意思,全球能源危机,前几年油荒主要是柴油形成的,号的报道,年民地里开种柴油,能源农业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式。我们从农业的本质来看农业还是大有发展前景的,经常有专家说农业是弱势产业,其实农业只要做好了可以产生很多效益,让农民增收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大的空间,农民如果用新的科技、新的粮种可以把一亩地变十亩地甚至变为一百亩地。
主持人:蒋老师的讲话言简意赅,刚才郭先生也曾经提到现在在农村有一种专业合作机制,实际上据我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消费方式、一种盈利方式,到底现在专业合作机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财富时报》做了一个调查,我们现在有请《财富时报》社出品人张忠来发布。
张忠:感谢主持人,刚才各位老师都介绍了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的观点,我们作为媒体一直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农民财富状况调查的资料是很缺乏的,在国家一些政策企业实施帮助农民富起来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参考,这种情况下我们《财富时报》和《中华合作时报》达成共识联合来做调查。下面我把我们做的专业户财富调查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财富时报出品人张忠(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财富时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在2008年发起的调查时间2009年2月—20009年4月,调查对象是专业种植户、专业养殖户、专业加工户,这个群体是目前农村生产力转型代表,他们农业专业技术水平也是确保三增一稳方针实践的关键,邀请相关专家对专业农户生产情况、收入与消费情况等近二十个与财富状况密切相关的问题形成此次调查问卷,由此了解专业农户财富状况,调查中我们专门设计了农民对家电产品购买状况,这对目前家电下乡的政策提供有意义的资料支持。这次范围包括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预计发放问卷六千份,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和有关方面合作派遣专业调查人员深入农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同时采取个案访谈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不仅保证调查真实性,也保障了问卷的返回的可靠性,我们之后会做出财富报告,这个报告中还保护我们调查典型专业农户的故事。我们即将起动这个调查项目实施具体调查工作,我们通过此次深入田间农户的调查了解基本状况,为专家提供分析研究数字依据,也为计划转战农村市场的企业提供信息支撑。中国专业农户财富调查计划每年进行一次,由此形成专业有效的数据库,再次也希望得到在座的各位专家预媒体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各位嘉宾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和启示,在嘉宾发言的过程中很多媒体记者有很多问题希望提问,我们工作人员汇总了一下,比较集中得有三个,在这里我统一代表媒体记者先发问一下。第一个请问郭建军先生。请问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现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郭建军: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从2004年中央开始了粮食贴补政策和良种补贴,同时也实施了农机补贴,2006年中央又加大了补贴力度,增加了农业综合补贴,在实施补贴政策的同时,从2004年开始种养业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一直到去年,今年还要继续实施这个政策。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我们的粮食生产逐年增加,2008年整个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10570亿斤总产品,亩产达到600多公斤,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从2004年到2008年全国粮食增产大约是两千亿斤。从农民收入角度来看,2007年农民收入是3600多块钱,到2008年农民收入达到了4767元,从2004年之后中央一方面给农民发放补贴,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农业税、取消了农民支出的负担,在农村还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免除的农村小孩的学杂费,这样农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已经超过6%。可以说从2004年到2008年短短的几年当中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两千块钱。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刚才吴总谈到永业有一个致富模式,目前永业致富模式推广情况如何,是否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吴子申:截止到号我们在全国已经建了一千个农业农村科技服务站,直接跟土地跟农民连接起来,去年已经汇集了几千万亩土地的使用量,在农民收益方面,在新疆、甘肃、内蒙、河北、湖北这几个大省已经有非常好的效果。这样一些案例也需要有一点时间,因为作为企业理论方面功底不足,所以收集整理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差,这也是需要补课的地方。我们公司去年12月才做的科技鉴定,是产品在市场上卖了8年以后我们才回过头来补课,我们觉得做是第一位的,没有来得及更多研究学术方面的事,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今年的一些工作把一些具体问题收集整理一下,详细的数据汇总,通过这么八年已经积累了很多用户客户,只是需要时间把它来进行完善。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中华工商时报》的王先生有问题问李成贵先生,在您构想的农民增收新空间中企业将会承担什么责任、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成贵: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应该由吴总回答才好,吴总刚才讲的给我一个启示,企业确实要帮农民,有履行社会责任。我们中国是一个转型社会,企业不能是老钻政策的空子,确确实实要帮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也能换来经济效益。让企业帮农民致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训企业家,农民素质确实有点低,但是我们的企业家也需要培训,企业家培训里面可能很重要的一个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首先你要有创业的能力,其实我和企业打交道并不多,我是喜欢思考,应该说这些年企业对农民致富起了很大作用,公司加农户这是很好的模式。江泽民当总书记的时候说龙头企业支持农民,利益一体化。我个人认为龙头企业对农民总体上说是带来了财富,现在这个问题我们还在探讨。
主持人:在座的媒体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和嘉宾私下聊,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如何首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论坛圆满成功。
(文章来源:百度大豆资讯,作者:百度大豆资讯)
[农博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相关新闻
饲料产品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合作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