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退休职工涨工资出台了一项给教师工资补二年工资2OOOO的政策,其他省份是否也有此项政策?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山西省人才聚集环境的系统研究【硕博论文】.pdf9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山西省人才聚集环境的系统研究【硕博论文】.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丛!i:』:墨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太原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
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
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
⑧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
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日期:趁l垒:≤:呈
导师签名:
山西省人才聚集环境的系统研究
人才是生产力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
键。人才聚集环境是人才吸引、成长及其利用过程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
综合体。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的培育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
储备。2010年12月,山西省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便对人才的需
求更加迫切,所以吸引更多人才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成功转型做出贡献,
营造人才聚集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前段时间,富士康、本田事件之后,不论是否有直接关系,但都以同一结果而告终――员工加薪。而近期,全国多个省份纷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一般都在10%以上,有些省份上调幅度甚至超过了20%。以此同时,中国应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言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此看来,国内正酝酿着一股加薪潮,员工工资普遍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一、员工工资上涨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面对物价及生活成本高速飞涨,工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导致了人们生活压力逐年增加。绿豆、蒜头、蔬菜、粮油等农副产品在涨价,水费、电费等日常生活必须耗费也在涨价,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柴米油盐”的价格无一不在上涨,另外,最近几年房价的急剧攀升,更是让普通的工薪阶层无法承受在城市里生活的压力。以北京为例,一个大学本科生刚毕业的平均工资也就2500元左右,而六环以外的房价平均都达到1万元每平米,如此而言,该本科生工作五年都买不到10平米,这让他们如何在这个城市生活。因此,为了响应国家保增长、促民生的政策方针,未来提高工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成为必然趋势。
  其次,“招工难”、“民工荒”也是助推工资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民利益的政策保护,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民的收益越来越大。相反,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批量农民工,他们却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在自己亲生建造起来的城市中得不到必要的保障,逐渐成为了城市里的二级公民。因此,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对此有了理性的比较和选择,农民工回归潮导致了大量企业招工难,珠三角等东部沿海一带出现了严重的民工荒。国家如要解决此类问题,除了加快产业升级之外,还必须提高农民工们的工资及社会保障,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人相对平等的待遇,才能保证他们为城市化建设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连续十年持续下降,09年甚至世界排名倒数第一,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内需不足。由于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居民消费基本上采取保守态度,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因此难以解决。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取决于社会个体物质利益实现的程度。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就背离了社会发展的目标。改革劳动薪酬结构,使劳动力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提高工资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
  二、国外企业如何看待“加薪潮”
  员工工资上涨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工成本,企业需要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合理避免“加薪潮”造成的巨大冲击。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日本、美国等企业都经历过员工大幅加薪的时期,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入“锅底萧条”阶段。萧条暴露出日本经济存在双重结构、过度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个人消费不足等诸多问题。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7年内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许多中小企业放弃了粗放式的经营方式,选择了高工资、高效率的模式,转变企业利润增长方式,响应国家产业升级政策,开展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分包关系,推进专业化分工。同时,利用国家的扶植政策,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应用技术,提高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提高了企业及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了相对于人工成本增加的更大的利润。前段时间,富士康、本田事件之后,不论是否有直接关系,但都以同一结果而告终――员工加薪。而近期,全国多个省份纷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一般都在10%以上,有些省份上调幅度甚至超过了20%。以此同时,中国应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言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此看来,国内正酝酿着一股加薪潮,员工工资普遍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因其在1913年创立了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得汽车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第一次实现每10秒钟诞生一部汽车的神话而闻名世界。然而,当时福特公司CEO艾柯卡却认为福特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所采取的高薪制度。早在1914年的1月,福特宣布将工厂工人工资增加一倍,从而使员工工资达到前所未有的日薪5美元的高度,这在全球都成了头版新闻。福特的这一举动让当时的企业家和媒体震撼不已,但让福特意想不到的是,福特的5美元改革,极大地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在实施“新政”之前,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流动率高达380%,而在5美元新政之后,劳动力的流动率却低了90%,旷工率更是从10%降到了0.3%,福特的工人们开始以在福特工作为荣,更令福特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吸收进厂,这对福特公司的技术进步可谓意义重大。这也成为福特公司不断寻求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三、它山之石,中国企业有何借鉴
  首先,从宏观而言,抓住契机,积极响应产业升级政策。
  我国的传统产业正在经受着新经济的冲击,技术经济、知识经济、低碳经济都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风向标。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压力下,国家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企业产业升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以及当下的“加薪潮”,企业应当抓住契机,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积极相应国家产业升级要求。比如,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节约人工成本;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新技术核心,创造超额利润。
  其次,从微观而言,合理地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倾斜。
  任何产业的价值链按照环节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上游环节为研发、设计等,中游环节为生产、组装等,下游环节为营销、服务等,由于价值链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要素、能力不同,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是不对称的,呈现U形曲线特征,即是两端价值高,中间价值低。对于那些处于价值链中间段的企业来说,在高成本压力下必须进行价值链的升级,也就是要从中间向两边攀升,既要向关键零部件、中间品、研发、升级爬升,又要向提升营销能力、自主品牌方向爬升。因为价值链的中间环节,不仅只能获得整条价值链的很少一部分价值,而且在成本高企的环境下受到的压力也最大。因此,企业在面对人工成本提高的大形势下,节流的同时还需积极开源,寻找高附加值的获利点。
  第三,通过引入技术、设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我国向来以世界工厂而著称全球,其原因,顾名思义,我国承接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制造”任务。而又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下,很多制造型企业采用了大规模的人力作业,从而产生巨大利润。比如,前段时间频频曝光的富士康,媒体报道其员工就犹如机器一般,从事着简单、机械的工作。自“13跳”事件之后,富士康连续多次给员工加薪,结果直接带来了一年20多亿的新增人工成本。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当积极引进技术及设备,减少对人工作业的依赖,而且能够有效规避“加薪潮”带来的巨大冲击。
  第四,优化模式,提高员工归属感
当“加薪潮”不可避免,人工成本增加成为必然,那么,企业应当转变思维方式,变劣势为优势。通过加薪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主要是以制度化的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员工进入企业就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规则”办事。制度化管理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刚性”,硬朗有余,柔情不足,但对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人非一般物品,具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如果制度太呆板,则不利于企业的管理,适时需要“软化”一下,反而有事倍功半的管理效果,而且,柔性化管理也将成为未来管理的主流。因此,通过加薪的契机,改革企业柔性化模式,不仅在薪酬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创造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从员工心理诉求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通过内驱力激发员工内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忠诚度,间接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力。
  第五,合理调整薪酬体系,加强绩效力度
  企业加薪也需要有技巧,否则加薪幅度再高也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中国人素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企业在加薪之前需要做足以下工作。
  首先,做好岗位评估。实践证明,依照岗位价值定薪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定薪方式,而且对岗位进行评估的手段和工具也比较成熟,例如美世法、海氏法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在现有工具的基础上,对企业所有岗位进行重新评估,以做到合理加薪、科学加薪和公平加薪。
  其次,科学地设计薪酬结构,让“加薪”更具有价值。薪酬结构按照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分为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那么,企业加薪则可以加在浮动部分中,因为浮动部分需要和绩效考核充分挂钩,员工只有出色地完成绩效目标,才能真正获得企业的“加薪”。
  第三,重视和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依据上述分析,企业为了体现加薪的价值,就必须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向来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棘手的一项工作,做好了能够让企业更加高效地运转,而如果管理不当,则无法将员工的力量拧成一股,无法正确引导员工完成企业的整体目标,而且容易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因此,借着“加薪潮”,企业需要正确评估自身的绩效管理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根据汉哲的咨询经验,所有绩效管理方式中,目标考核的方式最具效果,通过对公司整体目标的层层分解,每个部门到每位员工都背负这企业整体目标完成的任务,让绩效变得简单而易操作。只要每位员工在绩效周期内都能完成期初设置的目标,到了年终,企业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目标。如此而言,员工可以获得企业对其的加薪,而企业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两者紧密联系,休戚相关。
  第六,做好接班人计划,事先规避“加薪潮”带来的“跳槽潮”
  历史证明,“加薪潮”不可避免地会连带着一股“跳槽潮”,因为员工在“加薪潮”中会有自己的心理筹码,企业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同时,在这样的形势下,员工的选择余地也无形中加大,进而强化了他的跳槽心理。所以,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找出关键岗位,制定接班人计划,并定期对关键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将因为“加薪潮”带来的关键岗位员工流失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这样,企业才能在这股“加薪潮”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阅读:人次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周边许多省份都开始发绩效工资了,浙江省不知实施细则何时出台,教师何时才能领到绩效工资,标准是多少?_百度知道
周边许多省份都开始发绩效工资了,浙江省不知实施细则何时出台,教师何时才能领到绩效工资,标准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3、5月份的工资,补发1、4大概在今年6月份兑现。从2009年1月份计算,静等佳音吧、2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绩效工资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关键是不知道能增加多少啊!我才工作两年!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近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
  随着今年年初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以来,宁夏、吉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日前透露,有20个省份计划在年内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其他具体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修订的《工资条例》将在年内出台,全社会呼唤已久的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条款将被纳入其中。
  中小企业工资协商推进难
  5月1日起,宁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达24.9%;吉林省新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于5月起执行,平均涨幅为22.9%,这是自2007年7月以来,吉林省首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针对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除了让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此举另一大意义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发放工资增加了,生产成本就会增加,这就逼迫企业必须向更有技术含量的领域转型。”
  现实中,为了削减人力成本,各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往往会成为一些企业为员工设定的标准工资。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当出现“本单位利润增长、本单位劳动生产率提高、当地政府工资指导线提高、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四种情况之一,都可以提出涨薪要求。
  传统的企业工资确定方法是: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而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式、收入水平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两年之前就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日,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报告把“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上升到了政府行政层面的具体要求。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一方面能够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使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其他问题,工资集体协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使得实施的覆盖面依然偏窄。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表示,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窄,全国共有1300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000万家的中、小企业(也就是将近80%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山西省总工会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一般都能实现,每年工资也能够根据效益的增长而上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数量众多且为就业主体的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协商难,需要强力推进。“在这些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中单独开展集体协商,普遍存在企业老板不愿谈、职工谈判能力弱‘不敢谈、不会谈’的问题。好多中小企业主不想和职工方协商工资,认为‘企业就是我自己的,工资肯定是我说了算’。”
  对上述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也表示认同,“我们应该承认,工资集体协商推行了这么多年是有成就的,对保障工人的权利,特别是提高工人的工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工资协商推进较难。我认为,在中小企业推进的基本前提是要建立工会,要有真正代表工人的工会去协商。”
  但即便工会成立了,雇主也存在拒绝协商的可能,那么工会和职工该如何维权?据记者了解,目前对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从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工资集体协商是一种选择性的或者是柔性的规定,并非强制性的。强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势在必行。”王珍表示。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世平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将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劳工三权”需立法保障
  记者了解到,在珠三角等一些地区,为吸引和留住日益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众多企业也开始着手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采取的方法就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协商制度全面建立后,如何保证其能有效实施?
  常凯认为,工资协商制度“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要为协商创造一些条件,比如说工会组织问题、工会独立性问题,工资协商的手段问题、压力问题、效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应该系统地去研究,要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办法。”
  据记者了解,除了2008年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进行了?“倾斜”保护以外,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劳动者薪酬保护制度的完善,将要出台的《工资条例》也将对工资集体协商作出明确规定。
  “工资协商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协商工资,更是涉及到整个劳资关系基本权利的实施问题,如工人的组织权、谈判权、罢工权,即劳动法上所谓的‘劳工三权’。而劳资关系问题、工资问题、工资协商问题涉及到劳资关系系统和政策怎么去调整,应统筹考虑。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工资协商的效果会打很多折扣。” 常凯表示。
  在杨宜勇看来“在工资协商中,政府、工会、企业主、工人等都有责任,各自的工作都要做到位。”
  “工资协商应该逐渐地硬起来。比如在国外,工人找你谈,企业主可以躲着不谈;不谈可以,工资就可按当地GDP加上物价水平涨,逼着企业主回来谈。”杨宜勇表示,对于不愿接受协商制度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对其进一步施压。
阅读:人次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2014:20个省份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当前位置: >
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2014:20个省份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新学年开学半月,许多农村的孩子们又恢复了早早起床,背着书包结伴走过山路去学校的生活。看着这些淳朴好学的孩子,农村老师们总是恨不得能把全身所学传授给他们。这就是无私奉献的园丁,所以,对于这样无私的他们我们是否也应该给与足够的经济&补贴&呢?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颁布以来各地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4年上半年,22个省份中已有20个省份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其中有14省份的实施县基本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
  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 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教财函[号), 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以下简称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政策颁布以来,教育部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地方实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谋划、真抓实干、稳步推进,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目前多数地方出台实施方案抓好政策落实。各地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切实加强部门协调,积极研制实施方案,下大力气推进工作落实。目前,有连片特困地区县的22个省份中,已有16个省份在省级层面出台了全省的实施方案,4个省份由各连片特困地区县自主出台相关政策,其他省份也正在积极协调,预计年内出台。另外,像山东、广东等没有连片特困地区县的省份,也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对乡村教师实施补助。
  截至2014年上半年,22个省份中已有20个省份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总体上,已经实施的地区,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受益面相对比较广,分别达到了90%和78%,其中有14省份的实施县基本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许多省份的补助政策不只针对连片特困地区县,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使更多的乡村教师从中受益。广西补助对象除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外,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教学点。江西补助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山区、库区、湖区等相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屮小学。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区)补助对象为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学校。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实施地区覆盖率较高。
  据了解,生活补助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实施情况,共下达综合奖补资金21.14亿元。各地及时下拨中央综合资金,保障资金投入,结合实际确定补助标准。吉林按照自然村屯、乡镇政府所在地两类情况,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300元的补助。云南统一执行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湖南按学校在自然村寨、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三类情况,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补助,各县可自筹资金相应提高标准。青海、新疆的补助标准基本按照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划分,青海从200元到600元分为5个档次,新疆从200元到800元分为7个档次。2014年上半年,已实施县平均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52元,其中23%的实施地区平均标准在500元以上。奖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补助标准逐步提高。
  同时,部分实施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较高的补助标准,如安徽金寨县、云南绥江县,湖南泸溪县、凤凰县等地的最高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了1000元。较高的补助标准使得这些地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出现了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泸溪县洗溪镇中心完小校长张贤彪说:&我们县对农村教育非常重视,农村老师的生活补助最高达到1400元。每年我们都有几十个城镇老师写申请要求到其他乡镇村小去支教,我们只能择优批准12个。&湖南凤凰县茶田镇和平教学点教师曾令忠说:&现在我每个月有1400的津补贴,加上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我每年能够拿6万多块钱,这在我们贫困山区算高工资了,我安心了、满足了。&攸县鸾山镇漕泊小学教师杨云清说:&自从我们老师的待遇提高以后,积极性也高了,不用再为经济条件去操心,只想把学教好,把知识教给学生,把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传给学生。&江西省永修县燕山中学教师刘毛生说:&国家有这个政策下来了,那么就是国家对你承认,国家对你肯定,我希望更好地在农村这块土地上工作。&局部地区成效喜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是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措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2015年最低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