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骨头电影下载制片方投资多少

十天内免登录
崔健《蓝色骨头》获认可 夺得导协年度特别表彰
4月9日,人称“中国奥斯卡”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举行,会场星光熠熠。在表彰大会上,颁布了经过协会三百余名会员导演层层投票选出的九项大奖,其中令人惊讶的年度“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两项大奖双空缺,而由今典影业投资出品、中国摇滚教父崔健首次担任导演的《蓝色骨头》一片获得了“年度评委特别表彰”,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崔健和姜文
http://img4./photo/-10/600x450_9PFPJD8Q00B50003.jpg
http://img4./photo/-10/t_9PFPJD8Q00B50003.jpg
http://img3./photo/-10/600x450_9PFPLBA700B50003.JPG
http://img4./photo/-10/t_9PFPLBA700B50003.JPG
崔健与张宝全
http://img4./photo/-10/600x450_9PFPLBNS00B50003.JPG
http://img4./photo/-10/t_9PFPLBNS00B50003.JPG
http://img3./photo/-10/600x450_9PFPLCF300B50003.JPG
http://img4./photo/-10/t_9PFPLCF300B50003.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网易娱乐4月10日报道 4月9日,人称“中国奥斯卡”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举行,会场星光熠熠。在表彰大会上,颁布了经过协会三百余名会员导演层层投票选出的九项大奖,其中令人惊讶的年度“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两项大奖双空缺,而由今典影业投资出品、中国摇滚教父崔健首次担任导演的《蓝色骨头》一片获得了“年度评委特别表彰”,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也是《蓝色骨头》继获得罗马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俄罗斯“火之魂”电影节铜奖后,再接再厉斩获的又一项含金量十足的殊荣。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是中国电影界最权威的行业社团,协会成员近四百名,包括李少红、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姜文等著名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秉承“立足行业、团结发展”的原则,按照奥斯卡等国际级电影大奖的模式,由全体会员以专业人士的标准审视年度国产作品,投票并评选出本年度最杰出的优秀之作。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已经成为华语电影领域最权威、最专业、最公正的奖项,也是国内电影人最为看重的行业盛会。正如本届表彰大会的最终评委主席、著名导演冯小刚所坦言的:“就中国目前现有的奖项来说,在我心目中没有一个奖项能够超越电影协会奖。”2013年度是一个国产电影的大年。在这一年中,《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无人区》等一系列国产佳作纷纷涌现,国产电影蓬勃发展,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也随之突破215亿,创造历史新高。2013年中国电影的上佳表现,直接导致本次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的竞争达到了一个空前激烈的程度。在近300部竞争影片中,由北京今典影业有限公司、北京东西音乐文化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蓝色骨头》异军突起,得到会长李少红、评委主席冯小刚及终评委的一致认可,一举夺得“年度评委特别表彰”这一压轴大奖。田壮壮代表评审委这样宣读评语:本届评委会将特别表彰授予《蓝色骨头》,并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影片令人回到一无所有的时代,而那个时代的民族精英将刚硬的骨头无声的留给我们,成为我们世代吟诵的歌。感谢崔健和他的团队。《蓝色骨头》是由中国摇滚教父崔健自编自导的电影故事片处女作。影片以穿插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两代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追逐音乐梦想和爱情的故事,片中有充满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梦想的阐释。片中摇滚大师崔健的音乐与大师杜可风的画面达成了圆满的共鸣,独特的叙事性、思想性实现了完美融合,成为近年屈指可数品质极高的国产电影,也成为近年跨界导演处女作最成功的范例。冯小刚导演对崔健领导的导演跨界现象作出了热情的肯定,并表示希望有更多过去不做电影的人能加入导演的行列,为中国电影带来新风。在颁奖时,崔健导演与影片出品方今典影业总裁,同时也是本片的出品人张宝全先生共同上台领奖。崔健导演感谢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对自己的肯定,同时对今典影业的投资与支持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张宝全先生同样身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发展,从大力推动中国电影的“胶转数”,到坚持不懈地投资拍摄艺术片。今典影业出品的佳片不断,在去年的导演协会表彰大会中,今典影业投资制作的《万箭穿心》也荣获了优秀女演员奖项。
在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之前,《蓝色骨头》已经在国际上两次斩获大奖。日,《蓝色骨头》在罗马国际电影节入选主竞赛单元,最终获得特别推荐奖;之后,又在今年3月的第12届俄罗斯“火之魂”电影节上夺得铜奖。由于崔健与制片方今典影业对艺术近乎苛刻的追求使得这部电影内容十分凝练、精彩,电影问世后,连续将两项国际大奖收入囊中,本日又喜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特别表彰”,国际国内双丰收。这正是对崔健、对制片方对艺术的坚持与执着精神的最好的肯定。据悉,《蓝色骨头》一片将在今年上映,届时必将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掀起一场“摇滚旋风”。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电影处女作《蓝色骨头》_崔健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530贴子:
电影处女作《蓝色骨头》收藏
亲爱的好朋友节日快乐!崔健的十年心血长片电影处女作《蓝色骨头》终于要在10月17日在全国公映了!为了感谢各位好友多年来对于老崔的支持,导演和我诚挚邀请您于10月10日星期五提前观影,希望您能抽出宝贵时间前来捧场!感谢!尤尤。时间:日星期五19:30
这个好像仅限于北京,吧里有北京的朋友可以去问问看。
。。。北京,我还是等全国上映了,给顶
崔健:感觉世界被我拥有以前崔健用摇滚音乐来表达自己、认识社会。现在,这位“摇滚教父”逐渐喜欢上了电影。他说这么多年有过不少执导电影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因为他只愿意拍和自己音乐有关联的故事。崔健导演长片处女作《蓝色骨头》将于下个月上映,而故事起源正来自于2005年他推出的专辑《给你一点颜色》里同名歌曲《蓝色骨头》。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崔健谈起导演初体验,他说兴奋度超越音乐创作时,“感觉世界被我拥有!”但有兴奋也有失落,“就好像一天在天堂一天在地狱”。崔健自信表示,就像他那些音乐作品一样,这将是一部观众愿意看第二遍的电影。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慧
崔导演的坚持——“掌握最终剪辑权”2010年就有崔健当导演的消息,他根据自己的一首歌创作了一部电影。按照现在电影制作的流程,没人想到这部电影真正上映时间是2014年的10月17日。据了解,《蓝色骨头》慢在后期,过去两三年里,换了10位剪辑师,最终崔健亲自上阵,前后共剪了5个版本。这在名人跨界当导演的今天,实在有点“龟速”。毕竟郭敬明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拍完了四部《小时代》,韩寒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后会无期》的后期。崔健否认是过审的问题,还“较真”地分析,《蓝色骨头》不算慢,比如杀青戏比原定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周,“这在其他剧组是无法想象的。”他认为去年11月影片作为主竞赛单元参加罗马电影节,已是完工状态。但崔健又补充:“公映前,还要再修改一些小细节。”崔健也否认是因为第一次拍电影,才如此纠结和要求完美。他说:“‘完美’这个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理解是某个阶段的方向。其实我做音乐也是这么个特点,经常是几天几夜做出来的东西,一下子就废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崔健就与电影结缘,首次触电是在电影《北京杂种》本色出演;2001年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扮演一位音乐老师;2007年执导短片《修复处女膜年代》;2009年执导了《成都,我爱你》的30分钟片段。他坦言这么多年很多人找他执导电影,自己也当过制片人参与了一些影片的创作和剪辑,深刻体会到一个新导演必须要掌握一件事。“身为导演,除了创作还要有终剪权力!没有这个权力,你的想法表达不出来,作品不会成为经典,只能变成垃圾。”崔健认为,拥有剪辑权,除了是尊重投资方,还可以避免新导演第一部作品普遍被诟病的“叙事不清”的问题,“我认为剪辑权在手最大好处,肯定能讲清楚故事。而且可以找人大量提意见,有建议也欢迎大家告诉我,后期剪辑能改。”
“只拍自己的故事”同名歌曲《蓝色骨头》诞生于2005年,直白的歌词构勒出一个都市青年在生活中的困惑。崔健说在自家录音室创作《给你一点颜色》专辑时,电影剧本也有了雏形,“我的剧本都是在录音室里写出来的,听着录专辑的声音写出来。”他透露,同一张专辑里《迷失的季节》也为影片贡献了故事,而另两首歌《小城故事》、《红先生》专属剧本,未来将成为《蓝色骨头》的续集。听起来,崔健创作的歌曲,让他有了拍电影的灵感。和电影圈渊源很深的他,此后是否会多拍些作品,拍些别人创作的好故事呢?崔健回绝得很迅速,“我觉得要对投资人负责,他们看错人了,我不是能干好这件事的人。”他说:“自己的电影就像要呵护的小孩,我不是贪(图)做这个事(指当导演),而是我知道音乐和这个故事的关系,换了别人会做不明白,这个原因促使我来拍。这个故事你一放弃就是一泻千里,一泻千里的结果就是垃圾。”崔健说未来不会变成职业导演,早在过去就有电影公司捧着合约求合作,要求是一年拍一部电影,同样被拒绝:“就像做音乐我也不喜欢一年出一张专辑。我希望在有感觉的时候去表达,没感觉时就学习。”
崔导演的幸运——后制借鉴了几位大师的经验如愿以偿拥有首部长片剪辑权的崔健,说起后期制作的收获,兴奋之情感染到采访的记者。“原先以为导演弄完前期,后期可以撒手。这次才知道,一个导演真正交出作品,得等最后的调色都完成。我以前拍的机会不多,本身对电影理解也不够,到后期剪辑真的能看见自己的不足。”崔健感叹,以前老听说“三分拍七分剪”,这次实际操作后学到很多东西,“我在剪辑时开始写旁白、写音乐、配乐,演员配音的时候还可以再创作,有很多变化。”听说崔健跨界做导演,有人猜他会提前做些功课,比如恶补些名导演作品。他就觉得,看电影不应成为目的性很强的任务,因为不愿过多参与社交活动,他私下最大兴趣就是看电影,小时候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他,当年就看过不少“参考片”,不乏大师作品,新片里有关“披头士”描写的片段,就出自他小时候坐着车去隔壁大院看纪录片的经验。崔健承认,看到喜欢的电影,有意义的镜头会留意,“剪辑时会尝到好处,我这片子就受到了很多导演的影响,像昆汀·塔伦蒂诺的剪辑、马丁·斯科西斯的旁白、斯派科·李对节奏的把握和《教父》的音乐。”
感谢杜可风“抛砖引玉”和其他名人拍摄首部电影一样,新导演崔健也吸引到诸多电影圈大师前来帮忙,摄影师是杜可风,美术指导是《梅兰芳》、《赵氏孤儿》、《一步之遥》的柳青,艺术总监则是第四代著名导演谢飞。崔健对杜可风的工作印象深刻:“他是全世界少数拒绝掌机人、亲自掌机的摄影师。他在现场更像是导演,也会发脾气,因为他不能忍受别人工作不努力。”正是杜可风的专业给了初次执导长片的崔健很大帮助:“我在后期剪辑时才发现,很多我没想到的东西,他都帮我拍到了。”第一次当导演,就有大师级摄影师助阵,记者感叹崔健好人缘,他回答:“我是老杜第一个内地朋友,我们在《北京杂种》合作过,他知道我要拍电影,第一个站出来说要帮忙”。他之后说了实话,称请杜可风其实有过疑虑:“开机前我有点害怕,因为他太有名,会不会左右我或让我更失控?”通过合作,崔健改变了想法:“他特别会抛砖引玉,去调动我的述说力、表达欲。他会理解我的表达,同时给出他所理解的表达方式。”他举例说,有一场新闻发布会的戏,身为导演的自己觉得现场气氛的把握应该重于人物刻画,但杜可风认为应该抓人物。等剪辑时,崔健发现杜可风是对的。杜可风所拍的镜头只有一场因片长容不下而被后期删掉,崔健至今仍难以忘怀,“作为导演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局面。”此外,许久没有在银幕露面的毛阿敏,也接受了崔健邀约,近乎本色地出演文工团团长一角。她回忆自己有天晚上接到了崔健从四川打来的电话,身为崔健粉丝的她,在没看到剧本的情况下一口答应出演,毛阿敏表示她要支持像崔健这样“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艺术家。
崔导演的自信——不怕看不懂,鼓励多看几次挟着原有名气进军电影圈,外界对“半路出家”的新导演,普遍心理期待值高一些,尤其徐峥、赵薇、郭敬明和韩寒,一个个都交出亮眼成绩单。崔健对导演处女作票房有何看法呢?“在和发行公司交流过程中,我能感觉他们眼神里对我这次作品的肯定。所谓票房大卖,大家一开始追求的指标就不一样。我认为的大卖就是投资成本赚回来,有一定利润就够了。我也没想过要打破什么票房记录,好的影片体现在口碑而不是票房。”《蓝色骨头》里讲述了两代人的三段故事,此前在罗马电影节参赛,有不少媒体观看,事后传出看不懂的评论,对此崔健回应:“有人看完后说摸不着北,那是因为前10分钟特别重要,人物交代信息量集中,这个时间迟到或走神的话,后面就全丢了。常规电影,你接个电话离场15分钟,回来还能接上,我这个电影难。”如果有观众真的欣赏不了,崔健认为不是因为叙事不清,而是风格欣赏问题:“就好像听流行乐的人听不懂交响乐,听交响乐的人受不了流行乐,我不认为谁高谁低。”而《蓝色骨头》在崔健心中,就是“交响乐诗”。随着影片内地宣传全面铺开,崔导演有一个新的营销点子,和记者交流了一番:“我很遗憾没按电影质量计算的看片方法,现在是按人头售票而非人次,我跟老杜聊过,应该开创一种新的销售方式:给你双票根,三票根,仅限本人使用。毕竟不是每个人第一次就能看懂电影,就像我的歌、磁带,歌迷会反复听、继续买,电影也可以看到懂为止。”还有半个多月,影片就要在内地公映,回味起这次当导演的过程,崔健眉飞色舞:“拍电影的兴奋和做音乐的兴奋完全不同,更激动,感觉整个世界被我拥有。但失败的时候也会特别惨,爬得高摔得惨的感觉。”他坦言拍片时爽起来特别爽,但也有情绪低落时:“感觉深一脚浅一脚,一天在天上,一天在地狱,低落时会想我怎么干这么一片子?”见记者思疑,在过程中是否有巨大心理负担,崔健连忙解释说,作为新导演,有时遇到难关会有种挫败感,“我就想这个关不过去不行,得把它完成到我的理想状态。电影就像一个生命,要是不把它做透了,就像对不起这个孩子似的”。崔健表示尽管当前电影市场有些残酷,但他不会做出妥协,也希望歌迷、影迷看完电影不会失望。
记者手记教父脾气其实很好江湖尊称崔健是“教父”,玩的又是摇滚乐,当天采访时,前一位记者小声提问:“您在现场被问一百遍问题时,会生气吗?”崔健脸上虽然没啥表情,语气却是柔和的,他说:“其实我的脾气一直挺好,有些人跟我接触后甚至会失望,说我的脾气怎么这么好。他们觉得我应该很沉默,或者一喝酒就骂街。其实我的性格、生活方式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成名以来,崔健慢慢被塑造成一代乐坛典型,连着装都有了固定模式。可就像外界以为他脾气不好实则不然,这位“摇滚教父”身上还有不少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他说自己玩微信,会网购,他不觉得这是刻意为了贴近年轻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我身边同样年纪的人都在这么做啊。”此时想起去年秋天,某土豪音乐公司在北京宣布将举办全国各大城市巡回的音乐节,压轴嘉宾是崔健。启动仪式是在一公园,未开场时,媒体和工作人员三三两两散在四处,聊得正起劲的记者眼角扫到“教父”突然现身,默默走到两米处的湖边抽烟,身旁没有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簇拥,若不是经纪人在远处盯着,真没人发现这是崔健。对了,采访中崔健愉快透露,他正在筹备新专辑,数量高达三张,推出的日子不会太久远,歌迷们终于不用伸长脖子期盼了。
官方票务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的位置: >
《蓝色骨头》将上映 崔健:我的电影是交响诗
&爱情只是个平台,&崔健在其导演的电影《蓝色骨头》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真正想体现的还是人作为个体生命的价值。&10月17日,电影《蓝色骨头》将正式公映。摇滚教父崔健将带来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这个问题令人们深感好奇。&我的电影是首交响诗。&他说。
& & &为什么&去当导演? &&&&完成某些艺术想法 &&&&
& & 信:有人说你拍电影是要转型做导演,真的吗?
&&&&崔:拍电影算不上转型吧。我到了一定的岁数,要有更多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世界上有很多音乐家在做音乐的同时又当导演,我只是步了他们的后尘而已。以后我还会做音乐,也还会继续拍电影。
&&&&信:说起你当导演,粉丝首先要问的就是&为什么&?
&&&&崔:以前我参与过电影的制片、监制,做过电影音乐,有些关于艺术的想法,必须要参与导演工作才能完成剪辑,不然你的想法就是表达不出来,如果表达失败了,实验性的内容就没有价值了。一部作品要么成为经典,要么就成为垃圾,它不可能凑凑合合的。我要是自己不做导演,不拿到片子的终剪权,我的电影就可能是垃圾。
&&&&拍了一部什么电影? &&&&我的电影像交响乐
&&&&信:现在很多半路出家的导演都会碰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影片的叙事性,你如何做到让影片的叙事清晰?
&&&&崔:这片子去年率先在罗马上映以后,我听到了各种评价。我一个学美术的朋友跟我说,老崔你太理性了,你怎么能把那么感性的故事讲得那么理性。我想观众在看片时,要是前十分钟还找不着北,那后边儿就不可能找着北了。我们这部电影开头10分钟要交代的事情太多了,你走个神儿、出去接个电话就跟不上剧情了。
&&&&如果观众看不懂这部电影,那不是我叙事的问题,而是风格问题。比如听交响乐的人受不了流行乐,听流行乐的人也接受不了交响乐的复杂。这不是艺术门类上的高低之分,而是风格的区别。我的电影显然是交响乐,它是一首交响诗。
&&&&信:提起崔健拍电影,粉丝最为好奇的是你的电影会不会也像你的音乐那样充满着愤怒?
&&&&崔:电影中不光是愤怒,还有惆怅的情绪。我稀罕的电影都是一种风格的,是惆怅的、是有情怀的,那是走马观花式的叙事节奏做不出来的感觉。和我的音乐比,我的电影都倾向于用缓慢抒情的方式进行叙事。
&&&&对票房有什么期待? &&&&有一定利润就够了
&&&&信:《蓝色骨头》涉及了摇滚乐在特殊历史年代中的生存状态,你是否有想借助电影来揭秘中国摇滚乐的历史?
&&&&崔:影片中讲的有些事儿是我听说的,有些则是我真正见过、经历过的。比如我第一次看到甲壳虫乐队的演出录像还是在上中学时。那一次文工团的家属们坐着卡车去一个剧场看片子,片子演的就是甲壳虫乐队。我当时想,这些男人怎么都打扮成这样,他们唱的歌怎么这样有颠覆性。但我想观众在看片时,应该有更抽象的想象,而不是关心某个历史人物,不能把它当作传记片来看。大家没必要去补充历史知识,而应该看故事,感受影片的情绪。
&&&&信:《蓝色骨头》10月17日要上映了,你对票房有什么期待?
&&&&崔:对我来说,电影&大卖&的标准就是把投资成本赚回来,还能有一定的利润,这就够了,我们并不想破什么票房纪录。更何况我觉得一部优秀电影的评判标准靠的是口碑而不仅仅是票房。
&&&&我想有歌迷看完第一遍,应该还会想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我是做音乐的,一张好的唱片能让人反复听,能让你听完磁带又去买CD,我想一部好的电影应该也有这种魅力。如果电影市场允许,我挺想开创新的销售模式,比如观众带着前两次看电影的票根,出示身份证可以免费再看一次。
&&&&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脾气怎么这样好啊
&&&&信:做电影和做音乐显然是两个迥然不同的行当,做电影要面对更多的人,更复杂的环境,你在拍片之前考虑过这些层面的问题吗?
&&&&崔:我拍片之前有朋友警告过我,你知道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每天不光要回答问题,还要亲自去解决问题。我说我做好准备了。在片场,我每天至少要回答100多个问题,这还不算拍戏等工作,导演在现场要做快速反应,是剧组中搞平衡的人。
&&&&信:你在剧组中也像现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好脾气吗?
&&&&崔:其实片子还没开拍有人就对我&失望&了,他们发现我脾气怎么这样好啊。好多人想象我应该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但他们却发现我不是那样的&恶人&。我从小的脾气就这样,没有变过。这可能和成长的氛围有关,我父亲和他的朋友们,都是这样的好脾气。我脾气好没什么可奇怪的,我只不过和人们想象的我不一样而已。
&&&&信:你在拍电影时能找到做音乐时的兴奋感吗?
&&&&崔:我做电影和做音乐时的兴奋感是一样的,我感觉世界都被我拥有了。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也爽也抑郁。做电影要征服别人,这挺难;其实做音乐也难,因为做音乐要征服自己,征服自己有时候比征服全世界还要难。
&&&&关键词 &&&&爱情观
&&&&电影《蓝色骨头》的灵感来源于崔健的同名歌曲。他在电影中穿插着讲述了三个故事。当代年轻音乐人的困惑和尘封在历史中的和音乐有关的爱情,让观众在时空交错间,在摇滚的音乐中,感悟崔健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但是,谈起片中的爱情,崔健却说:&在影片中,爱情只是个平台,我真正想体现的还是人作为个体生命的价值。&不过,崔健在影片中确实是贯穿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人们都说价值观不同的人不能生活在一起,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明知价值观不同却依然喜欢对方的例子。当你对一个人有了情感,你完全可以在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和他或她生活在一起。&
& & 毛阿敏
&&&&&我从小就喜欢崔健的歌,&毛阿敏在发布会上幽默地说道,&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因此当我接到崔健邀请我出演电影的电话时,我一没问故事情节,二没问我要演的角色,立刻就答应下来了。&
&&&&在影片中,毛阿敏出演一位文工团团长,&我想崔健找我演这个角色是因为我在前线文工团工作过,熟悉文工团的环境,年纪和角色也比较吻合。&毛阿敏说。崔健则夸毛阿敏的表演十分自然顺畅:&她仿佛就是那个角色。&
&&&&信报记者 王菲/文 苏冠名/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色骨头 2013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