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羽下面立读什么盖石板,下面开面馆,贵阳方言,什么意思啊。

作者: &发表日期: 18:03:00
&&&&&&&& 石牌坊旁,我遇到几个当地路人,当他们听说我要找寻“天下名州”的摩崖题刻,于是让我跟着他们走,因为他们刚好顺路。沿着石牌坊正对的下坡路,我们一路走下疏属山,绕过山脚下的政府广场,他们指着大理河边疏属山陡崖下告诉我,那个摩崖题刻就在那儿。放眼望去,离地面不高的陡崖上,四个碾盘大的隶字“天下名州”题字赫然映入眼帘。陕北人特别爱搞摩崖题刻,最有名就是榆林的红石峡,南六县的绥德米脂吴堡也都有各自的摩崖题刻,绥德最有名的就是老城西门洞外石壁上这处“天下名州”摩崖题刻。这块摩刻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四个题字每字3米见方,雕刻在长约20米、高约6米的石壁上,外方内圆,纯厚雄浑,是当时绥德知州江士松“的墨宝。虽然历尽150余年,除了色泽变暗外,这几个题字依旧工整如新。    
我去的时候,题刻旁边正大兴土木,挖了一个很深的地基,看样子要盖高楼,只可惜了这块摩崖题刻,将要湮灭在高楼大厦的背后,原有雄劲的人文景观整体形象会大为逊色和破坏。为了拍这处题刻,我也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大楼工地外面搭建了一圈隔离板,刚好将题刻遮挡,没办法我只好倚着隔板,借助隔板旁摆摊废弃的架子,爬上去趴到隔板上摇摇晃晃地拍了几张。
作者: 回复日期: 18:04:58 &
  绥德老城的“天下名州”摩崖石刻
作者: 回复日期: 10:06:49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八)—— 绥德,不做大哥有些年头了     
每到一地,就写一篇对于当地的印象,也算是另类的到此一游吧。当然,俺写的观察一般都戴着“有色眼镜”,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公平公正公开。     绥德也当过几天大哥     绥德县的大名始于北魏时期,取自“绥民以德”之意。唐朝以前陕北基本都是森林,只是到了宋代,随着北宋和西夏在陕北一线的争夺,绥德与周边其它县城一样成为军事前线,但真正发展还是明代,随着中原人口的急剧扩张,陕北黄土高原昔日的林区基本被拓荒移民,而绥德迎来了第一次辉煌,明代设立的陕北地段长城防线总指挥延绥镇,最初就设置在绥德,不过绥德的大哥没坐几天,延绥镇变搬迁至榆林,绥德不得不成为二哥。绥德第二次大哥梦是陕北边区和建国初,当时将现在的榆林北六县划归榆林管辖,南六县划归绥德管辖,并设立绥德专区统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州、子长、延川等八县,而与榆林专区并驾齐驱。可惜这个梦做了六年便宣告破灭,绥德专区取消,绥德下属的六县再次并入榆林专区,绥德只能感慨命运坎坷 —— 既设绥,何设榆?    
作者: 回复日期: 10:08:27 &
  绥德汉其实不是斯巴达人,而是陕北的“犹太人”     大概国人对于“陕北的婆姨绥德的汉”的传说太过于熟知,以至于绥德在国人心目中便留下了帅哥的美好想象,不过就像米脂婆姨的姿色让很多去过那里的人失望,绥德汉也帅不到那里去。不帅,那就镖悍吗?不要以为绥德地处交通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绥德汉就是斯巴达人。绥德作为真正的战场也就是北宋时期,到了明代前线在北六县,绥德充其量也就是后勤保障基地,清代又天下太平,因此绥德历史上也没出几个名将,偏偏绥德潜意识上还是想靠名将点缀门面,于是绥德本土最出名的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宗便被拉出来,当作绥德汉的形象代言人,在201国道与307国道的交汇处,特地竖了一尊他的雕像。     绥德汉不是斯巴达人,绥德汉并不尚武,那天在绥德街头见过的那个拎着菜刀找人PK的小伙应该只是个特例,真正的绥德人似乎都很“文静”。政治看北京,经济看上海 —— 对于中国最有影响的两座城市在中国的地位,我想用这个标准定义是十分恰当,那么换成榆林地区,那就变成“政治看榆林,经济看绥德”,绥德汉在陕北最擅长的是经商,堪称陕北的“犹太人”。昔日,绥德在政治地位上一直PK不过榆林,不过绥德汉在经济上确实长袖善舞,在那个陕北地区大多数穷的出门只有开裆裤穿的不堪回首岁月,绥德却是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榆林地区,乃至陕北首屈一指的“富裕县”。绥德汉在经济上的成功,除了当地人头脑灵活的一面,地域的优势也是重要一条,绥德地处交通要道,昔日陕北两条干道307国道和210国道的交汇处,地利的优势加上绥德汉的精明,使得绥德在商贸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 回复日期: 10:09:53 &
  绥德汉的形象代言人 —— 抗金名将韩世宗
作者: 回复日期: 10:12:28 &
  绥德汉有些郁闷     真是应了那句古语 —— 人算不如天算,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陕北地下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的陆续发掘,陕北贫富等级重新大洗牌,那些拥有大量上天赐予的自然资源县一个个肥得杯钵盆满,而没有矿产资源的县只有哀叹上天不公的份儿。对于陕北盛产的四大资源,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 —— 上帝在陕北拉了堆屎成了煤,撒了泡尿变成石油,放了个响屁成了天然气,吐了口痰成为盐矿。绥德地下也蕴含了丰富的资源,可惜偏偏就是最没“钱途”的那口痰 —— 盐矿资源,随着昔日小兄弟所谓的GDP排名纷纷超越绥德,于是绥德人有些郁闷。不光榆林北六县一个个开始藐视昔日大哥绥德,就连南六县小弟们也纷纷抢班夺权,俺在百度的子洲县贴吧上,就看见一群子洲网民和绥德网民为子洲09年的GDP是否超越了绥德而争执。     GDP是个球毛啊!GDP并不就是富裕的代名词,就像我所在的公司,外人都觉得名气十分响亮,可打听了一下俺的收入却直呼不相信,与公司名气太不匹配了。绥德的GDP现在比不过北六县了,但我看绥德的繁华远盛于北六县,虽然十几层以上的高楼很少,但环绕着绥德周围群山都是6-7层的居民楼,居民楼密度是北六县所无法比拟。晚上,绥德街头车水马龙,小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这点也只有榆林城区可以相比,我也弄不懂为啥跑出来怎么多小车。绥德没有“值钱”的矿产资源,但绥德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六条大通道的交汇处 —— 201国道和307国道;青银高速和再建的榆林至延安高速,西包铁路与再建的太中铁路,我看绥德发挥交通便利和擅长经商的优势,使之成为陕北货运集散地,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即使所谓的GDP排名落后,但百姓的实惠可以比那些县更好。  
作者: 回复日期: 10:15:39 &
  疏属山顶俯瞰绥德新城
作者: 回复日期: 10:17:50 &
  绥德新城
作者: 回复日期: 10:21:39 &
  漫步绥德
作者: 回复日期: 12:36:53 &
  绥德的夜宵     绥德地形和延安很相象,都是三山夹两河,不过绥德地形更复杂些,让初到贵地的我有些迷路。绥德是陕北两条大河大理河与无定河的交汇处,城区内到处都是桥,于是从这座桥走到对岸,再从对岸转回河这岸,凿实走得我晕头转向。绥德小吃不少,但多数与陕北别处雷同,绥德油旋或许可以算是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吃吧。行前,同事就向我推荐这个特产,不过我却在绥德没有发现,回来跟她说了情况,她告诉我绥德油旋一般都是早餐吃,或许我没碰上。     后来查了资料,绥德油旋就是油饼而已,不过做法可能独特一些,绥德油旋中间可以用刀切开,再夹上绥德特产猪头肉,就变成了陕北特色的“肉夹镆”。据说绥德猪头肉最好的在去蒙恬墓路口的北门坡下。一家名为“年家猪头肉”为佳,那家店俺看见了,里面的顾客也不少,不过俺看了看放在案板上跺碎肉,没敢吃。跑到一家小饭馆,吃了一盘俺旅行中最喜欢吃的四川盖浇饭。一个人旅行,没法FB,我觉得除了面食,最佳食谱就是盖浇饭,既有菜主食又够,而且可以根据口味变换不同的配菜,俺点得是孜然炒肉盖浇,陕北的饭菜量很足,大大的一盘。  
作者: 回复日期: 12:44:22 &
  -北门坡绥德油旋俺的盖浇饭快餐
作者: 回复日期: 12:46:01 &
  吵闹的旅店     永乐宾馆俺住的房间临街,不知是出于防盗的缘故(窗外是个平台),窗户是整体封闭的,搞得和窑洞式样,通气不佳,除非将房门打开通气,尤其俺洗完澡,屋内一股水汽。偏偏俺住店最不喜欢就是打开房门,让外人洞察俺房间内的情况。宾馆的墙壁都是砖砌,可不知为啥隔音效也不好,永乐宾馆就在绥德车站对面,坐夜班车到绥德的旅客,晚上不好好睡觉,还要打牌,加上楼下车水马龙的210国道,跑了一晚上的车,闹得俺睡眠不足,于是早上起来想和服务员换房间,住到背街的一侧去。可服务员告诉我,背街一侧的院子对面就是歌舞厅,每晚声色俱烈,也好不到那里去,劝我好好考虑吧。  旅馆设施不咋地,不过墙上的装饰画很暧昧
作者: 回复日期: 15:36:46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九)—— 满堂川乡看石塔  
陕西主流佛塔分为两大类 —— 砖塔和石塔,非主流则是木塔、铁塔和琉璃塔。和常见的佛塔中高大的砖塔相比,陕西石塔主要分布在陕北和陕南山区。石塔对比砖塔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一来石塔都不高,只需几个石匠就可搞定;而建造几十米高的砖塔无疑是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地处陕北和陕南山区内的寺院,为了圆佛塔梦,修建石塔则是多快好省的好办法。    
石塔又分为喇嘛塔式、多宝塔式和经幢式,前面两种比较普遍,而经幢式十分少见,在陕西除了陕南的凤县和洋县外,还有就是地处陕北的绥德存有两处。如果没有赵可礼先生所著的《陕西古塔研究》一书,要想知道绥德还有这种塔真是比较困难,特此向赵可礼先生致敬一下。绥德这两处经幢式石塔,一处位于中角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另一处位于满堂川乡的赵家铺村,正好位于307国道边,交通便利,于是来绥德的第二天专程赶去瞧瞧。    
去赵家铺村需去县内汽车站坐绥德开往义合镇的班车,车站在千狮桥北,307国道与210国道交汇处,站内都是开往绥德底下各个乡镇的班车,义合镇是个大镇,昔日号称陕北“四大名镇”之一,站内停靠了好几辆去义合的车,但俺运气不好,上了一辆等了半天,还没发车,就被轰下车转到另一辆去义合的班车。    
作者: 回复日期: 15:38:06 &
  焕然一新的307国道    
“不要以为中国最烂的国道在阿里,只要曾乘车经过从山西柳林到陕西绥德的国道,就知道什么是最烂的路了。这段国道来来往往的都是从山西运往陕西的严重超载运煤拖车、挂车,以及从陕西运往山西的油罐车、气罐车,这些笨重的野蛮家伙早已把道路压得坑坑洼洼,有的地方甚至连路基也压坏了,只有极少数路段能看到道路的本来面目。由于柏油路已被压坏,路上布满了黄土高原撒下的沙尘,汽车一过便沙尘漫天,连拴在车顶我的背包也披上了一层薄沙”。    
上面这段对于307国道绥德到吴堡这段路况的评价源于磨坊驴友“民工老均”,我网上还见过其它驴友的游记中也都无不怨声载道,因此行前对于陕西境内这条臭名昭著的国道也有些七上八下,我最担心是途中遭遇堵车,耽搁我的时间。但出乎我的意料,班车跑了很长一段路,柏油路面的路况非常之好,沿途也见不到那些大型运煤卡车,以至于我怀疑是不是绕道而没有走307国道。班车卖票员告诉我路刚修好,而那些运煤的重型卡车现在都改走高速,不走307国道了。307国道在山谷的河道旁前行,道路是比较狭窄,马路一边是山崖,一边基本都是河道,加上路多弯,怪不得以前老堵车,我看在道路转弯处要是两部运煤重卡会车的话,肯定会导致塞车,而且想腾出错车的空间都没有。
作者: 回复日期: 15:39:34 &
  赵家铺兴善寺普通塔      
一路顺畅到了赵家铺村,下车一问老乡,石塔所在的兴善寺就在路边的河对岸,在老乡的指点下,我抄小路度过小河,前往村边的兴善寺。不知是太早的缘故,寺院的大门从里面反锁着,我费力地拍打寺院大铁门一阵儿,里面也没动静。从门旁矮墙望进去,石塔就在院内,本想来个狗急跳墙进院,想想有些冒失,还是老老实实绕着寺院一周,终于发现还有一处侧门。门上没上锁,门鼻只是简单地用根树枝插上,旁边墙上还贴着说明,来人进香如寺内无人,可敲钟提醒。我想不必那么麻烦,正欲拔下树枝开门进院,看寺院的大爷可来了。    
大爷和俺一样戴着副高度近视眼镜,我和大爷解释了一下来意,便进院看塔。经幢式石塔细高挑,和帝王陵前的华表很形似。塔高10米,由一根石柱整体雕刻而成,塔身分为六层,每层都有六边形须弥基座和圆形仰莲底座,塔身上面雕刻着很多精美的图案 —— 一层为浮雕佛像,二层是浮雕人物图像,三层和四层为阴刻的佛经和塔铭。对比绥德另一处经幢石塔,俺其实更偏爱中角乡那个,看赵可礼先生的照片,那座石塔周围空旷,视觉效果很好。而兴善寺石塔竖立在狭窄的院落中,周围都是房屋和树木,视觉整体效果很差。我在兴善寺呆了十几分钟,一直围着佛塔拍摄,大爷则在远处独自收拾院落,我们两人各行其是,互不干扰。看完兴善寺塔后,向大爷打听了一下去郭家沟村的路,想去看看传说中的陕北美术写生基地 —— 绥德郭家沟村。  
作者: 回复日期: 15:53:21 &
  黄土高原沟壑中的小寺
作者: 回复日期: 15:56:28 &
  兴善寺
作者: 回复日期: 15:57:37 &
  看护寺院的刘大爷
作者: 回复日期: 15:59:34 &
  精美的石塔
作者: 回复日期: 16:00:44 &
作者: 回复日期: 14:42:12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 言过其实的绥德郭家沟村    知道绥德的郭家沟村还是行前做攻略,无意中在磨坊一位驴友的陕北行中发现,好奇之下上网一搜,绥德竟然有三处郭家沟村,分布在不同的乡镇。经过一番排查,最终锁定文中提到郭家沟村位于绥德满堂川乡,于是翻开俺的红宝书 —— 陕西省地图分册精确定位,发现郭家沟村就在我要去的赵家铺村上面2公里处,如此近的距离徒步前往时间足够了,当即便制定了此次完成兴善寺石塔探寻后,顺便“搂草打兔子”的郭家沟村之行。     
郭家沟村出名源于这里被列为美院的美术写生基地,最初是西安美院的一群师生跑来写生,后来慕名而来写生的各地美院师生和画家越来越多,还有摄影师,郭家沟村便有了名气,驴友也开始凑热闹往这里跑,正所谓的“猴子效应”。前一天,我在绥德合龙山祖师庙遇到一群绥德一中的学生,其中有个小家伙翻看我打印在A4纸上的攻略(每次出行,我都习惯将各类信息在WORD中编辑汇总,然后打印到A4纸随身携带),看到攻略中提到的郭家沟村后,兴奋地告诉我,他家就是那个村子里的人。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赶紧向他打听从赵家铺村去郭家沟村路程的事情。哎,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小家伙提供的信息事后证明是满嘴跑火车没谱,倒是去郭家沟村可以坐榆林到土地岔的班车信息比较靠谱,因为早上我在绥德汽车站外的确见到这辆班车,可惜这趟车一天只跑一个来回,早上刚好是从土地岔开往榆林,从榆林过来去土地岔,估计得下午3-4点了。小家伙告诉我从赵家铺去郭家沟要翻过一座山,但实际情况是去郭家沟村的公路一直贴着满堂川河谷前行,爬个鸟山啊!路况很好全程柏油路面,沿途还见到在建的太原至宁夏中卫的太中铁路,到处是铁路桥墩和隧洞,走了半个多小时就走到郭家沟村。
作者: 回复日期: 14:43:35 &
  徒步前往郭家沟村
作者: 回复日期: 14:44:29 &
  说实话,看见郭家沟村第一眼就很失望,一座十分普通的陕北小村落,这种村落和沿途的风景陕北到处都有,随便抓一个村子都是那回事,真是佩服那些慕名而来的人,吃错药了吧。“给我个喜欢的理由先”—— 于是我决定找寻在这里写生的美院师生打探的究竟,这里到底有什么特殊处迷倒了这么多人?当地村民带我找到实习师生居住的小院,一个借用移动基站办公房屋的四合院落,院落里的人告诉我学生都出去写生了,现在屋里没人,我只好一个人在村子附近乱转,看看能否碰到写生的师生。    
我找寻前来写生的美院学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开我心中的一个疑团,干吗那么多人跑到陕北这个穷乡僻壤来写生。行前就此问题特意咨询过美院出生的鼠曲草,他告诉我昔日陕北作为美院的实习基地主要与上层有关,当年全国各大美术学院掌权的一度都是延安鲁艺出身的人,他们秉承太祖在延安时期的祖训,也要求学生写生放在突出下里巴人,少搞阳春白雪的艺术方向上,于是美院学生都跑到陕北来写生了。以前美院的学生去陕北写生实习的比较多,现在不是很多,很多画山水画的学生选择了南方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    
在村子周围转了半天也没结果,胡乱拍了一些照片,让同志们自己评判吧,反正我看磨坊那个帖子里,说这里如何如何不错,但我也没看到啥像样的照片。失望之余离开郭家沟,途中遇到来自渭南的一家三口背包客之家,夫妇两人带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当天刚下火车便找班车坐到赵家铺村,然后和我一样徒步去郭家沟村,他们当然也是慕名想去那里转转。我将郭家沟的情况和他们说了说,其实他们一路走过来沿途的景色也同样令他们失望,可是既来之则安之,男的决定反正已经走到这里了,还是去郭家沟村住一晚再说吧,真是不撞南墙不死心。  
作者: 回复日期: 14:48:59 &
  郭家沟村口的满堂川
作者: 回复日期: 14:51:13 &
  郭家沟村一瞥
作者: 回复日期: 14:53:12 &
  据网上资料,郭家沟写生基地的红火与当地一个叫郭鹊飞的乡村医生有关,当年西安美院第一批师生来到郭家沟村时,就借宿在郭鹊飞家。头脑灵活的郭鹊飞马上嗅出了“商机”,为了吸引更多的美院师生来郭家沟写生,其后他自筹了几万元资金,将家里的窑洞收拾了一遍,购置了架子床,办起了食堂,每人每天连伙食带住宿只收取十几元,还调剂伙食,羊肉、鸡肉和农家饭变换着吃。另外,为了照顾南方来的画家,他还专门打了井,安置了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他们每天必须的冲凉问题。于是郭家沟村的口碑越传越远,慕名而来美院的学生和纷沓而至的摄影家常年四季不断,最多时要有一二百人住在老乡家中写生画画摄影创作,使这个古老的山村热闹非凡。    
仔细想想,郭家沟村作为美院的美术写生基地,只是一处写生的地方,并不能说明那里的景色就比别的地方出色,或许生活费用低廉以及相比陕北其它农村较好的生活条件,才是郭家沟村的优势,当然后面的摄影家和驴子跑去,就纯属“猴子效应”了。突然想起一个段子,有两只猴子坐在河边傻乎乎朝对岸看,于是就有路人停下,也跟着猴子一起朝对岸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一起好奇朝对岸看,其实河对面啥也没有,那些跟着猴子一起朝对岸看的人都是傻瓜而已,这种现象在旅游圈子里发生真是屡见不鲜。  
作者: 回复日期: 14:55:51 &
  没有猴子,上头牛吧
作者: 回复日期: 14:52:20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一)—— 龙凤桥旁现代摩崖石刻    走回公路,挡了一辆黑车回绥德,拉上我后面车厢里三排9人挤得满满的。说是黑车一是因为是辆面包车,而不是通常跑营运的中巴车,虽然车前窗也竖着一块“绥德到义合”的指示牌,那个随手就能写;其二是回绥德后不敢直接进站,而是距车站还有几百米便拐进一个巷子,让我们都下车,谎称不进站。虽是黑车,车价没有黑俺,我上车直接扔给他六元官价。黑车没进站便宜我了,因为快到绥德县城时,我忽然见到公路旁的一段石崖上满是摩崖石刻,只是当时不确定离县城还有多远,没敢冒然下车,等我下车后发现停车的地方离摩崖石刻也就几百米,决定马上回头就去看那些石刻,要是进站的话还得多走回头路。    没走几步,瞧见路旁有家饭馆,先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吧。看店门上贴着面食的广告,前面两个名字都不认识,事后“抿挟”还能查字典,下面那个面食第一个字在字典中就死活查不出来了(关中的那个油泼辣子扁扁面的“扁”在字典中也没有),陕北同事说那个念“圪饦”,但字典中对应的似乎应该是“馎饦”。点了一份“圪饦”,端上来一看,哎!就是关中的麻食吗,到了陕北换成这个怪名,上面浇着西红柿豆腐块加青葱,口味还行。我看这几个面食名字好绕口,出了店后准备拍下来,结果老板娘见我要拍照,赶紧冲出来试图阻挡我拍照,搞得我不明其所,难道她开的也是家黑店?    
作者: 回复日期: 14:59:06 &
  -当地人叫“圪饦”
作者: 回复日期: 15:01:50 &
  走到那段摩崖石刻旁,很明显这些石刻都是新制作的,融汇古今中外名士的题刻大杂烩。昔日绥德摩崖石刻不少,可惜这些古代名士题刻几乎都在“文革”中被毁坏,现在力图复原点缀门面。石崖上共有21块石刻题字,最大的一块是长15米,宽4米的名为“秦汉名邦”,据说是清代康熙皇帝御赐珍品,能放到这里说明原品早已经被当地人的日蹋了;另有打磨好两块空白位置,以待后人来续,用俺的“墨宝”在地上浇上几圈,取样刻在那两处空白面如何?这些石刻中古今大杂烩,既有那个在绥德到处“到此一游留念”的知州江士松的墨宝,也有当朝太祖的墨宝,甚至还看到贾平凹同志不务正业的墨宝。    不过,最恶心的当属石崖顶上那些新建的城墙,我起初以为这里是绥德遗留的那处古城堡,于是问周围的当地人那是啥古城?人家端直告诉我那是长城,我当时很诧异,怕那个当地人被绥德政府忽悠了,接着又连问了两个,都说那是长城,其中一个补充说,那里以前是有长城,后来被拆毁了,现在则是重修。石崖旁边有石阶可以登上“新长城”,长城既是人造景观,平时也是崖上当地住户出行下山的通道。这长城搞得真奇丑无比,中间设了几座以古绥州四座城门永乐门、银川门、安远门、镇定门为原型的烽火台,旁边摆上一堆石羊,美其名曰 ——“羊”眉吐气,我倒!  
作者: 回复日期: 15:11:56 &
  307国道旁的现代摩崖石刻
作者: 回复日期: 15:17:58 &
  -我朝太祖的墨宝
作者: 回复日期: 15:25:18 &
  摩崖石刻崖顶的现代长城景观
作者: 回复日期: 15:30:15 &
  大哥,给点专业精神好不好,咱绥老大不差钱,既然搞个山寨版长城也得用点心,把那个城墙和烽火台搞得专业点。下面那个摩崖石刻山寨得就不错,可这长城整得个小里小气,跟儿童乐园差不多,太丢绥老大的份儿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5:31:50 &
  绥德号称“桥城”,地处大理河和无定河的交汇处,两大河流将绥德县城分割成数块,依靠横贯两条干流上的大大小小桥梁,连通着绥德几个区域的人民生活交流。绥德最有名的是千狮桥,但现存十几座桥梁中历史最悠久却是现在摩崖石刻脚下的龙凤桥。龙凤桥当时为民国年间由蒋委员长钦定十二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堪称无定河上第一桥,因桥身有19个石拱桥洞,也称“十九孔桥”。我去的时候正在翻修,将桥面上的护栏全部拆掉换上以一龙一凤为主题图案的新石雕栏板,哎!绥德人咋就怎么爱干这种毁坏历史,再涂脂抹粉的勾当?        前两天整理照片,无意中发现在照片中惊喜地发现,龙凤桥正对的无定河对岸的山包上,有很长一段蜿蜒曲折城墙痕迹,是长城遗址还是绥德老城城墙?我似乎更倾向于长城,刚好和这里的先前长城连成一线,而那段城墙所在的山头和疏属山分属两个相邻的山头,如果是绥德老城城墙,那绥德老城就地跨两个山头,似乎面积太大了些。陕北明长城似乎都在榆林北六县,绥德地方有记载好像只有隋代长城,西起宁夏,贯穿陕西的定边和横山后抵达绥德,不知我所在的被损毁的长城遗迹无定河对面山头上的城墙是不是绥德境内的隋长城遗址?  龙凤桥
作者: 回复日期: 12:38:22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二)—— 韩蕲王庙惨遇极品文保员    东西走向的307国道和南北走向的210国道在绥德县城十字交错后各奔东西,不过在龙凤桥旁,两条不搭界的国道却表现出河蟹的一面,在沿无定河两岸携手并行数里,而跨越无定河的龙凤桥也就成为连接两条国道的纽带。从摩崖石刻上的崖顶下来,过桥去河对岸的210国道准备找车去蕲王庙,也是我此次绥德行安排的最后一站。蕲王庙就是绥德当地百姓祭奠绥德汉代言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庙宇,因为韩世忠死后被封为蕲王,该庙习惯上称为蕲王庙。资料上说韩蕲王庙位于绥德南面的一步岩,看地图,韩蕲王庙就标在210国道旁,目测距离估计也就是5公里左右路程,但实际情况却似乎不是那回事,直到现在我还搞不明白它的具体方位。    第一个麻烦就是没有路过韩蕲王庙的县际班车,看地图在绥德县西南角有个田庄镇,按常理县级区域内一般都开通县城到下面镇的县际班车,可田庄镇却是例外,虽然位于210国道上,交通十分便利,但就是没有县际班车,要去蕲王庙就坐绥德到清涧的班车,偏偏到清涧的班车嫌太近都不愿拉。其实按当地老乡的描述,就是到了那里,下车后去蕲王庙所在的一步岩还有很长的一段山路要走,具体多远说法不一,估计得十几里路,这样的话去蕲王庙只好包车了。挡了几部出租车询价,去蕲王庙一个来回的费用不低,最后有个司机急了,有点委屈地说他可是正常要价,不信可以打表。就在我和出租侃价的时候,旁边有个骑摩托的小伙不声不响地听我们谈话,末了看出租离去后,他告诉我可以用摩托拉我去蕲王庙。侃了侃价,觉得比包出租合适,就让小伙带我去蕲王庙。小伙带着个安全帽,我起初以为他在建筑工地干活,后来闲聊知道不是那回事,他带安全帽是权当骑摩托的头盔,还有这创意啊,晕一个。    去蕲王庙有两条路,一条正路,还有一条抄近路的小路,小伙带我走得就是这条小路,看小伙带我在小巷中穿行,我是一点都搞不清东南西北了。这条小路路况不错,全程一直是柏油路面,到了后半程基本就在深山中穿行,一路上见不到人影,道路两旁也看不到任何住户,一边是山崖另一边是深沟,一路看上去比去唐建陵的路旁荒凉偏僻多了。见到路旁越跑越荒凉偏僻,坐在摩托后面的我也不由得一丝畏惧,有些后悔这么偏僻没有人烟,生怕小伙起啥歹意,直到公路的尽头横住一处庙宇,旁边立着蕲王庙的石碑,俺的心才落下。    
作者: 回复日期: 09:15:05 &
  蕲王庙
作者: 回复日期: 09:17:49 &
  蕲王庙遭遇极品变态狂    我们走得这条近路直通的是蕲王庙后门,穿过门洞,蕲王庙前是个小广场,和很多景点一样媚俗地竖着一尊韩世忠的塑像,庙旁的石崖上立着清道光知州江士松手书“一步岩”碑。因为蕲王庙所在的地方地势险峻,山道曲折,庙旁的山岩岩处于两山峡谷之间,宽不到三尺,隘口一步即可跨过而得名“一步岩”。江士松的碑刻前是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的石牌坊,牌坊横额上下两块,上刻“韩蕲王故里”,下镌“中兴佐命”。牌坊正面石柱上镌刻对联一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宋室功迈汾阳”。背面对联为:“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西北一天崇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    就在我拍摄之际,突闻背后有人断喝 —— 不许拍照!回头一看,一个貌似蕲王庙管理人员走过来,遏令我必须停止拍照,我与他辩解为何不许拍照?他说是那是为了防止照片流传被文物贩子所利用。别家庙宇只是大殿内的神像不允许拍照,可这厮规定连庙宇外观也不许拍摄,让我想起08年宁夏石空大佛寺遇到的那个敦煌研究院的家伙,真乃一路货色。这厮见我要进庙内参观,于是吩咐旁边的一位当地老乡要一路跟着我,监视我不许拍照,我向老乡打听这厮姓字名虽,老乡告诉我 —— 这厮姓“安”。  
作者: 回复日期: 09:19:07 &
  蕲王庙前韩世忠塑像
作者: 回复日期: 09:21:21 &
  蕲王庙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文革中除牌坊、石碑、题刻等幸免外,其余建筑均遭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当地群众自发集资多次重修蕲王庙,恢复现有的规模,并在每年七月初八日举行庙会,绥德当地民众齐集一步岩蕲王庙,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缅怀绥德汉的代言人韩世忠丰功伟绩。现在的蕲王庙名气不小,但规模却不大,两进院落,过了山门就是乐楼,后面则是正殿,正殿左右两侧偏殿则是关帝庙和文昌阁。说实话,让我拍也没法拍,因为不但所有殿门全都上锁,而且窗户也都紧闭,只能透过门缝和窗户玻璃观察殿内情况。庙正殿原为拱卷式窑洞,窑内正中为韩世忠塑像,庙内塑像都是后制,做工粗糙,不知那安姓文官员还搞得如临大敌般严密防范,其实我觉得那尊幸存下来的清代石牌坊最有价值。    出了蕲王庙,庙外广场的尽头就是陡崖,可以看到有一条公路通往山下的210国道,在崖边拍照安文管员不会过问,看安有些懈怠,趁和雇车的小伙一起走回庙旁坐车之际,拍了一张庙门的正面,不想被那厮发觉,气焰嚣张地跑过来,恶言警告 —— 你再敢拍,看我砸了你的相机不!看这厮的面目,我发现真是遇到了传说中河南宋陵护陵队那帮变态狂的同类,真TMD晦气。  
作者: 回复日期: 09:23:27 &
  -从210国道上来的正路蕲王庙庙侧石牌坊
作者: 回复日期: 09:24:24 &
  蕲王庙
作者: 回复日期: 09:28:12 &
  绥德千狮桥    坐着小伙的摩托悻悻地离开蕲王庙,让他将我拉回千狮桥。绥德号称桥城,遍布城区十几座桥梁中。横跨无定河的千狮桥最为有名,不少外地人的游记中都提及了这座桥梁,这座桥梁出名是因为大桥护栏上雕刻着1008座形态各异的小石狮,是号称陕北石刻之乡的绥德代表作。陕北的绥德以石刻出名,关中的富平也是以石刻出名,两地的代表作都是石狮,不过看上去两者代表作风格不太一样,虽然精美但都流于形式,使得这些石狮都是千篇一律的公式化面孔。我最初在文保网上都没找到关于这座十分出名的千狮桥信息,有些诧异,后查询其它网页才知道于此桥是87年新建,怪不得没被列为文物。此桥建了不过十余年,桥上雕刻的小石狮便损毁过半,于是近来又不得不重新翻修,据当地人说翻修后的石狮比先前难看多了。    至此,绥德之行就暂时结束了,但绥德应该没有终结,因为老城中的文庙以及周边的党氏庄园,以及号称陕北四大名镇之一的义合镇都没有找寻,加上本来计划去的子洲。这些都留给日后的陕北行吧。  
作者: 回复日期: 09:30:15 &
  -绥德千狮桥千狮桥旁无定河沿护栏
作者: 回复日期: 12:33:13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三)—— 从绥德去吴堡    第三天 —— Three, is an orgy    为了赶早上七点四十去吴堡的早班车,我早早就爬起来,打开电视边看边收拾行囊。昨晚2016年奥运会举办国尘埃落定,巴西利亚申办成功,既有点意外,细想也合情合理,奥运会也该轮到南美大陆坐一回庄了,再说巴西现在也是金砖四国之一,人家也有坐庄的实力,让巴西承办算是对它在经济发展上的肯定。这样,金砖四国中就剩阿三哥没举办过奥运了,希望阿三哥也努把力 —— Incredible India。    汽车站就在旅馆对面,绥德汽车站也算是陕北大站,可是管理和陕北其它地方一样比较松散,一般都是上车才买票。“一慢、二等、三磨蹭;宁停三刻,不抢一秒”的作风在绥德体现无疑,时间早过7点40,班车仍在站里停留,丝毫没有动窝的意思,我和车上的乘客催促了半天也没啥效果,直到8点多才姗姗发动。还好,班车出站后没有在城区内四处游街揽客,而是直接上了国道,但没跑多远就拐上旁边一条土路,这条土路感觉似曾相似,没错!就是前一天从火车站过来的那条烂路,班车还要去火车站拉在绥德下车去吴堡的旅客。    和前一天车站外喧闹的场面形成鲜明对照,当天的绥德火车站外冷冷清清,没有几部车在等着拉客,以至于我担心来的太早,要等很久火车才到站。幸运的是火车很快到站了,下车的旅客也稀稀拉拉,看来搞营运的这帮家伙消息都很灵通,不会盲目瞎等,都有哈数的。售票员和司机都下车吆喝着“吴堡,吴堡”招揽乘客,没费多大气力就忽悠上了7-8位去吴堡的乘客,看大家几乎都是大包小箱的行李,这么多行李,后备箱咋能放下?司机吩咐售票员去开后备行李厢,大件/长途的行李都放到车顶去。我的行李还在后备箱里,于是赶紧下车查看,售票员正在整理后备箱的行李,我的行李车也被拎出来放在地上,看样子准备放到车顶行李架上。我赶紧去和售票员一番争执,在我的坚持下行李车被搁回后备箱,其它的那些大包小箱大多都搬上车顶。  
作者: 回复日期: 12:34:23 &
  千呼万唤班车总算满载离开绥德火车站,一路向吴堡进发。绥德去吴堡的班车比较人性化,自从青银高速绥德至吴堡段通车后,班车全都走高速不走307国道,其实现在307国道路况蛮好,可惜了点。逛过高速收费站口,前面就排着一长溜重栽运煤卡车,看上去这些卡车要限时上高速,控制高速路上这些卡车的行驶密度,我在府谷公路旁领教过这些疯狂老鼠的威力 —— 这帮运煤重型卡车打老远就鸣着比别人高八度的喇叭音全速一路冲过来,从你身旁呼啸而过时地面都在轻微地抖动。我们客运班车不在限制之列,上了高速全路都是跑得这些运煤重卡,班车这个时候真是显威风,对这些重卡是见车超车。绥德到吴堡也就60多公里,因此上高速后很快就抵达吴堡,当然价格也是不菲,跑这点路票价30大圆。    吴堡县城坐落在黄河岸边数公里长的一片狭长滩涂上,从河沿到河谷一侧的悬崖只有不足200多米的宽度。由于吴堡汽车站正在建设,班车停在公路上下车和装卸行李,其实这一带还算县城的郊区,商业区在东面,我却往西走找寻了两家宾馆,价格偏高,懒得再跑到城区找旅馆,就在刚才下车的对面吴堡商贸宾馆入住。搬着行李上了二楼,管事的服务员不在,房间里一个小家伙代管替我开门,BTW:吴堡土话好难懂,我和小孩对话了几句不知所云,云山雾绕的感觉。说是宾馆,我看就是个招待所待遇,普通间里面空间倒是蛮大,但设施简单,一张双人床还是木板加板凳,好传统啊!楼下院内停着吴堡发往西安的班车,估计这个宾馆是车站开设的,宾馆夹在沿黄河的307国道和县城的主干道之间的狭长区域,离黄河也就几十米,那天正好中秋佳节,当晚就可以倚着黄河中秋赏月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2:35:48 &
  很简陋的客房,不过窗外就是黄河
作者: 回复日期: 12:37:55 &
  吴堡之行导读
作者: 回复日期: 19:03:47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四)—— 吴堡太平寺残殿    本来要是单去吴堡郊外的古城时间足够了,但我见缝插针安排了郭家沟镇的太平寺,一天跑两个地方,时间有点紧张。早饭没吃,在旅店附近的一家卖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的面馆尝了一下传说中的绥德特产。绥德四十里铺镇拥有陕北两大特产,一个是石雕,一个就是这羊肉面,四十里铺羊肉面也算是绥德少数几个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吃,陕北其它各县都有打着“四十里铺羊肉面”招牌的面馆。前一天绥德街头见到一家店面,等晚上想去吃却关门了,没想到在吴堡却遇到,顺手尝尝鲜。我的陕北同事说四十里铺羊肉面只有在绥德的四十里铺镇上吃才最正宗,我想吴堡也差不多吧,半斤对八两,不过这家面中羊肉放的真多,一大碗面上面飘得全都是羊肉,真实惠!    去郭家沟镇的班车据老乡说在县城东面路口,当然街上等也行,这种班车一般都会“游街”。贯穿吴堡就一条主街道,因为河边滩涂空间有限,当地普通居民住户基本从下至上沿黄河河谷垂直分布,而下面的平地主要留给商铺,吴堡街道两旁的店铺式样和商品都显得很陈旧,漫步在街头感觉不像在一个县城,更像是在一处农村小镇。一会儿迎面过来一辆标着“宋家川到郭家沟”的班车,反而把我搞懵了,宋家川是哪里啊?呆了一会突然反应过来,宋家川就是吴堡啊,因为吴堡县城原来坐落在山上的老城,现在搬下来的这块滩涂就叫宋家川镇,很多地方的县内班车喜欢用县城所在地的镇名做标识,也许这样做都是为了与当地老城区别吧。坐上班车又得开始游街,也好就当坐公交把吴堡转转,途中发现吴堡旅馆挺多的,不像先前驴友攻略中提及那般差劲,从高档到低档一应俱全。班车转到最后,马上要出城时显露出本来面目,原来是辆“收容车”,在路口把收容的乘客全部转到一辆“吴堡到岔上”的县内班车上。    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
作者: 回复日期: 19:05:13 &
  郭家沟太平寺    班车驶离县城后,便开始沿盘山路爬山,一直爬到山顶。和08年国庆从彬县去旬邑沿途相似,从河谷向上看黄河两岸都是山,但跑上来吴堡这边山顶却是一马平川般平整,这一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相对较好,还保留着相对平整的原面,不像其他地方因为水土流失都成了丘陵沟壑。郭家沟镇是座落在山坳中不大的乡镇,沿街上基本没什么商铺和行人,古老的太平寺位于镇上的郭家沟中学内,学校离镇还有2里路程,但一路都是柏油路。郭家沟中学是间初级中学,国庆放假校内没什么学生,乡下学校这点就是好,不太管外人,见我进校,看门的就盘问了几下而不加阻拦。因为历史原因,陕西很多学校最初都是借寺庙的殿宇房间当校舍,久而久之学校和这些庙宇就融为一体,后来很多学校扩建新修,很多寺院的老屋就被拆除,侥幸留下的则变成文物,保存在学校内,因此现在你会发现很多古庙残殿或佛塔都在学校内。    郭家沟中学校内的太平寺也是这种情况,但不同之处是寺院残留建筑不是位于操场上,而是和学生居住的上下三排砖窑洞宿舍混杂一起,学校的教学楼在后面,在这个偏远的山坳中看上去挺现代化,这种现代与古代相互交融的场景很有特色。昔日的太平寺只剩下一间破旧的弥勒殿,摇摇欲坠,一侧的墙面被当做学校的板报宣传栏。大殿屋门紧闭,透过窗户看进去,里面杂乱地堆放着废弃的学校座椅,十分残破,大殿正面墙上一角则挂着危房警示牌,告诉你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跑到学校对面的山坡上俯瞰中学校舍与太平寺,古老的庙宇,加上陕北特色的学生宿舍排窑洞,再映衬着背后现代化的教学楼,你会见到三个时代的历史交相辉映的奇特历史景观。  
作者: 回复日期: 19:06:38 &
  太平寺仅存的弥勒殿
作者: 回复日期: 19:08:10 &
  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融
作者: 回复日期: 19:14:33 &
  绥德的小白脸,吴堡的汉    
去了绥德,没看到传说中的绥德汉,到了吴堡才发现汉字在这里,吴堡人看上去要比绥德人彪悍。吴堡的得名源于吴人,一种说法是这一带用于安置被俘的吴人,另一种说法为在明朝时,有大量的吴人移民至此而来,我个人倾向于后者,现在吴堡当地有些地方的口音中还夹杂着江淮方言和吴语方言的一些特点,或许也是令我听得云山雾绕的一个原因。虽然吴堡的人种有着南方血统,但吴堡人种却没有南方化,我见到不少男人都留着连鬓落鳃胡,头上顶着白毛巾(走了陕北这么多县,见当地人戴白头巾很少,就吴堡多),比绥德那带人显得更彪悍,绥德男人就显得像小白脸了。另外,对我也不太友好,见我问路都是带着一种敌意的目光和审视态度,好像我是贼或文物贩子(这点似乎也符合南方人特点,呵呵,不是地域偏见噢。因为唐陵访友小夏在江苏上学期间,探访当地的南朝帝陵时的遭遇令其对江苏那带人很有看法,BTW:我在陕西其它地方问路老乡都很热情)。  
作者: 回复日期: 10:28:03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五)—— 吴堡千年古城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陕北古城“兵器谱”排名吗 —— 铜吴堡,铁佳州,生铁铸就绥德州,排名第一位的“铜吴堡”指得就是现在的吴堡老城。吴堡老城位于吴堡县城北5里远的黄河西岸山巅上,据明弘治《延安府志·卷之八》记载:五代的后周就开始在那里修筑水寨,到了北宋扩建,按照古城东门下山崖现存的金代摩崖石刻记述,当时这里的主将就是府谷折家军中的折彦若,由此推算吴堡古城有着千年历史。到了金代,吴堡又升级为吴堡县,此后一直作为县城存在,直到民国25年,吴堡县政府由古城迁至山下的宋家川镇,这座千年古城便逐渐荒置。    从郭家沟镇回来,班车停在吴堡中学前的岔路,售票员告诉我在路口等去电厂的公交。吴堡县城地处黄河边狭长的地域,贯穿县城就一条大街,因此公交也很简单,就一趟公交从县城东面的电厂到西面的青银高速入口来回运营。看去过古城驴友的攻略,不包车就坐去电厂方向的公交,终点下车后再徒步前往古城。在路口等了半天公交才来,上车没跑多远就到终点了,哎!早知公交就走这点路,有那等车的时间早就走到了。公交停靠点其实是吴堡古城山下的一个大村落中心,下了车还要沿着村里紧靠黄河的土路,走十几分钟到古城所在的山脚下,然后沿着盘山路爬40分钟的土路到古城南门。  
作者: 回复日期: 10:29:46 &
  -古城就在山顶上山的石板路
作者: 回复日期: 10:31:26 &
  吴堡古城的四个城门都还保留,而南城门是唯一保留瓮城形制的城门,可惜瓮城在抗战中被黄河对岸的日军大炮及飞机摧毁,现在留存残缺的内、外两城门,两处城门门额清楚看到嵌有“重巽”、“石城”字样的石匾。吴堡古城在文保名录中被称为吴堡石城,因为城内大小房屋基本都是用石块堆砌而成,几乎全是元明时原建形态的古老残破石窑洞。城内用石块铺成的南北主干道极其狭窄,感觉比富平老城主街还窄。置身于老城街巷,你会有种“幽灵城”的感觉,古城内掩抑在荒草中的一栋栋空置的窑洞令我有种置身于幽灵城堡的感觉。偌大的吴堡古城内仅居住着几户人家,绝大部分住户都已搬到山下,唯一的生气或许就是屋前屋后的空地上都种着陕北特产 —— 红枣,古城的老住户一般只有到收枣的时节才会上城收枣。我正独自拍片之际,突然废弃的院内如幽灵般飘出一个男孩,一问他就住在附近,父母上山收枣于是跟着回老房住几天。有些人连枣都不愿来收,任凭红枣从枣树上脱落,满地都是红枣。
作者: 回复日期: 10:33:16 &
  古城的南门
作者: 回复日期: 10:35:34 &
  吴堡古城
作者: 回复日期: 10:38:05 &
  -门前坠落的红枣无人采摘
作者: 回复日期: 10:53:00 &
  =锈迹斑斑的铁锁说明主人好久没回来过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0:54:36 &
  窑洞四合院
作者: 回复日期: 10:55:55 &
  在古城的东北角,我找到一处残留的砖窑式庙宇,屋内墙上画着壁画,看里面供奉的神像都是女子,估计是老城的娘娘庙。这里还遇到几个骑摩托来古城玩的当地小伙,吴堡老城还是蛮招当地年轻人的喜爱,我上山途中还见过两对在谈情说爱的恋人。吴堡古城的东门一侧最为险峻,残破的城墙紧靠黄河一侧的百尺绝壁,我废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已经半埋在泥土中的残存东门洞。古城东门已经坍塌过半,一半掩埋在土中加上门洞内堆砌的砖块使得门洞极其狭小,只能弯腰通行。钻出东门,墙外只是一块巴掌大的平地,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绝壁。当年日军曾经想强渡黄河,从对面的山西攻入陕西,吴堡古城在黄河防御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铜吴堡最终没有浪得虚名。    沿着东墙一直走到北墙,古城南北两侧山坡相对平缓,北墙下种满了枣树,为了寻求一个拍摄北门洞的理想角度,不得不在枣树和荒草中穿行移位。当地荒草中也和关中一带相似,遍布野生的刺枣,枝干上尖锐的利刺扎得我嗷嗷直叫。由于枣树对阳光的遮挡,北墙墙体上遍布斑斑苔鲜,显得古城墙比其他三处更为沧桑古老。北城门是座三券洞式城门,全用大块石料券砌而成,城门券洞依旧完整坚固,城门额所嵌石匾已严重风化,原有的“迎恩”二字已经破落殆尽无法辨认,只剩残留的笔画。古城西北角有条大路可以下山,一半汽车可以沿此路开上古城,因此古城内仅存的几家住户大多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西北角一带居住。  
作者: 回复日期: 10:57:15 &
  堡内残存的庙宇
作者: 回复日期: 10:59:34 &
  古堡最险峻的一侧 —— 东城墙
作者: 回复日期: 11:01:09 &
  -残存的东门楼
作者: 回复日期: 11:03:01 &
  古城的北门和北墙
作者: 回复日期: 11:04:18 &
  相对于其他三门,西门一侧相对荒僻,周围都没有民居。西门外虽然没有东门外险峻,但也是一道坡度极陡的沟壑,对面山梁上并排的凸起如同臂膀上暴起的青筋,和唐昭陵九嵕山主峰周围环绕的山梁十分相似,只是这里是并排分布。西门是四门中保存最完好的城门,门洞上所嵌石匾中“明溪”两字清晰可见。当然据后来吴堡当地摄像师告诉我,西门连同周围一段城墙当地政府进行了翻修,城墙基本都是后修的,仔细查看翻修后城墙的砖块和城门的石块在色差和个头上的差异清晰可辨。正在城门下休息,突然听到城墙上似乎有人声,沿斜坡爬上西门楼顶,竟然看到一个游客带着两个没上学的小家伙。令我兴奋地是,那个人旁边立着个三脚架,看来遇到同党了。    很快,我发现我们不是同类,因为他用的不是相机,而是台硕大的专业摄像机。他告诉我他是吴堡当地的摄像师,经常来古城拍片,今天主要是在西门等着拍古城的夕阳。闲聊中,他给我看他在碛口附近的大同碛一带拍摄的黄河纤夫的录像。我对摄像机没啥研究,看他用的摄像机记录介质还是古老的磁带,他旁边的摄像机包里放着好几盘磁带,他拿出一个磁带在摄像机上给我倒带回放 —— 一群黄河船工乘坐在一叶孤舟中,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奋勇划行;几个黄河纤工在黄河岸边的崎岖乱石中拖着小船奋力前行,那就是我想要找寻的激发冼星海创作灵感的画面。他问我有兴趣跟他们去拍摄吗?我询问了一下他们未来去大同碛拍摄的时间,他们的计划初步定在后天,可惜我在吴堡只安排了一天时间,让我再等一天时间不够,只好等以后的机会吧。那天旁晚的天气忽然变差,来时还是晴空蓝天,现在已经是乌云密布,我看拍日落没啥希望了,见天色渐晚于是和那人道别后独自先下山。  
作者: 回复日期: 11:06:19 &
  古城的西门和西墙
作者: 回复日期: 11:08:09 &
  看砖块的色差就可以辨别出那些是新翻修的
作者: 回复日期: 11:09:58 &
  古城周围山梁也很有特色
作者: 回复日期: 18:39:08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六)—— 黄河岸边的孤独中秋夜  老天爷也跟我玩一把“震仓洗盘”    陕北的天真是说变就变,越往山下走,天空中的乌云就越变得越发沉重,等我刚下山走到黄河边,就被当头浇了一盆瓢泼大雨。我随身携带的雨具都放在旅店,谁会料到会变天,幸好老城山脚下有几栋建完但没有住户的空置楼房,因此得以进去避雨。阵雨下了不到一个多小时就停止,头顶的乌云开始慢慢散去,露出一片蓝天。TMD,我感觉被老天爷给洗盘洗出来了,看着天空交织在一块的蓝天与乌云,我想想要是此刻还能呆在古城西门城楼上,那该是多美的景色。可惜,股市中老是被庄家震仓洗盘给洗出来,那天我竟然也被老天爷玩了一把震仓洗盘而清仓下山了,算了!自我阿Q一把 —— 洗洗也健康吗。回县城的公交姗姗来迟,让我在村子里等了半天,等坐车赶回旅店拿三角架时,天色已经很晚了。站在黄河岸边的平台上拍黄河的夜景,此刻天空还没有放晴,还不时打着闪电,因此我有幸拍到了人生第一张闪电的照片,让俺很有一股买到涨停板股票的成就感。    
吴堡那晚正是中秋,简单地在街上吃了一顿北京杂酱面,感觉做的还可以,陕北的北京自驾游客不少,不知是否与之有关。其实对比后来的佳县,吴堡有很大进步了,小饭馆很多,连北京炸酱面都有,你说啥吃的没有?等其后去佳县才知道大家口里传说中的震撼是何意,只是各自感受点不同罢了。问还在关中上坟的鼠曲草那里的情况,当晚关中那片没见任何风雨,看来就是吴堡局部地区有雨,感觉没招惹他老人家啥事,莫非当时在西门外“到此一游”留念把他老人家惹毛了?还好,没像当初在九嵕山把俺的钱包一把扣下,嘿嘿!权当发火吐我几口吐沫罢了。吃完饭,一个人呆在黄河岸边等着中秋赏月,一直等到8点多,老天爷总算给面子,中秋圆月才爬出厚厚的乌云层。黄河对岸的山西没有任何住户和灯光,漆黑一片只能看见朦胧的山势,望着脚下奔腾的黄河,漆黑一团也是啥看不见,只闻哗哗地流水声。得了吧,黄河中秋圆月也就那回事了,我是没品味出啥感觉,倒是望着脚下黑幽幽无底洞般黄河和漆黑一片的对岸,加上河边寒风吹过来一阵寒战,于是一股悚人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赶快跑回旅店休息。  
作者: 回复日期: 10:20:45 &
  -下山时天色开始变化了下到山下,天色已经阴云密布
作者: 回复日期: 10:32:11 &
  =望着雨后的吴堡天空,我才明白被老天爷给洗盘洗出去了吴堡拍到的黄河上空的闪电
作者: 回复日期: 10:33:18 &
  守望陕晋大峡谷的日出    
对比绥德喧闹无比的210国道,楼下的307国道吴堡段真是寂静,除了偶尔过路的运煤卡车外,大路上安静地没一辆车和行人。我住的旅馆这半边几间客房也同样没人,公用水房的设施就像70-80年代那般简单,不过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看上去十分简陋的水管设备尽然有热水,看来打着宾馆的旗号就是与招待所不一样。吴堡的夜晚就是静,一片安静,我出去玩喜欢的就是安静,头枕着母亲河令我睡得十分舒坦。    
早上六点多,在床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爬起来到楼下去拍黄河大峡谷的日出。位于山西和陕西之间的这段黄河峡谷也叫陕晋大峡谷,它被某杂志忽悠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不过我觉得陕晋大峡谷视觉效果整体一般,更多地掺夹了母亲河的感情因素,当然少数地段还可以。十月的陕北挺冷,街上冷冷清清不时有晨练人从身边跑过,我加了一件抓绒还冷得直转圈跑步取暖,在守望峡谷日出期间,不时有晨练者或者路人好奇地过来看俺这个人造景观。我所在的黄河护栏平台下面是块滩地,有对年轻情侣大早上跑来,下到河滩中捉鱼虫。拍日出等了一个多小时,发现这里实在不是什么最佳拍摄地,因为晨曦的旭日刚好被黄河两岸高大的山体遮挡,等太阳跃出对岸山西境内的群山时,其亮度已经很大了,基本没办法拍摄出啥效果,于是在见证了朝阳冲上对岸山顶的那一瞬间,我的吴堡行也宣告结束。   
作者: 回复日期: 10:37:18 &
  -河大峡谷的日出河大峡谷的清晨
作者: 回复日期: 08:34:55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七)—— 吴堡汉,我的未来不是梦     吴堡这个县挺有意思,假如将县的面积比作股票吧,那么吴堡就是个袖珍小盘股。榆林地区各县的面积大多是大盘蓝筹股,偏偏在东南角留下个吴堡这个怪胎,因为榆林北六县中几个县的面积排在陕西各县面积前列,而吴堡却是陕西倒数第二面积小的县(陕西最小面积县是武功县)。昔日陕北各县都是ST,大伙也就不五十步笑一百步了,可陕北自从发现能源后,各县纷纷摘掉ST帽子,就剩下吴堡和佳县这两个难兄难弟了。    
不过吴堡头上这顶ST帽子也戴不了多久了,就在去年年底新闻报道了吴堡所在地发现了上百亿吨储量的大煤气田,如果说陕北是中国的科威特,我觉得这个比喻如果单就位置和面积而言不太恰当,但要是把吴堡比作陕北的科威特,我觉得倒是蛮恰当,像吴堡这样迷你小县,加上才8万人口,坐拥相当于神木煤炭储量三分之一的煤炭资源量,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将是十分可观,可以想象吴堡未来的前景。虽然吴堡现在还是只ST,但未来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坐拥人均收入最高的县也不是神话,于是吴堡汉唱的信天游也变了调,成了张雨生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者: 回复日期: 08:36:15 &
  0吴堡汉,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者: 回复日期: 08:39:24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八)—— 从吴堡去佳县    第四天 —— Four Is Forever    There are circles of forever, made of fire made of stone   There are circles of a lifetime, made of silver made of gold    
结束吴堡,下一个目标就是佳县。就大多数游客而言,从吴堡到佳县都是都是按地图上蓝线线路,先取道山西大名鼎鼎的碛口古镇(吴堡和碛口之间通直达公路,才几十公里路程),然后再转向佳县,这是一条最佳/最合理的线路。但是我没有选择走这条线路,一是时间实在有限,没法腾出时间留给碛口,二是时值国庆黄金周,想必碛口也是人满为患。佳县和吴堡靠近黄河一侧有公路相连,可惜由于两县经济原因,虽然是邻县却没有通班车(另一说法是佳县有趟发往吴堡的直达班车,但时间不确定),因此被迫走回头路,从吴堡返回绥德,再从绥德到米脂,再转到佳县,走得就是地图上这条红线线路,绕了一大圈。    吴堡地处偏僻之地,几乎没有过路车(要搭过路车得自己跑到高速上去挡车),除了每日固定的两趟开往西安和榆林的始发班车,和外界联系的班车主要依靠吴堡至绥德之间的班车,而且到绥德的班车都是绥德方面营运,吴堡自己还没有营运这条线路的班车,这样要坐去绥德的班车必须先等绥德方面班车发过来才行。幸运的是,吴堡早上还有一趟开往靖边的始发车,我得以搭这辆车去绥德。班车还没上高速,就停到路边拉货,一箱一箱地往班车上搬运当地的特产 —— 红枣,坐在车后座的两个乘客也被赶离座位,腾出空间装枣箱。枣箱从后座一直垒到车棚顶。我向货主打听这么多红枣是运到外地贩卖吗?货主说 —— 不是,是送人的。  
作者: 回复日期: 08:40:56 &
  从绥德到米脂    开车前,车主满口承诺到了绥德后肯定进站(高速出口离县城还有几公里路),可到了绥德刚出高速口就变卦,因为路口早已等候着一辆班车,我们在绥德下车的乘客都被轰下车,那辆等候班车上去靖边的乘客都倒换到我们那趟车,装满去靖边的乘客后,就又拐上高速一溜烟开跑了,把我们这些去绥德的乘客扔在路旁不管,NND背信弃义。好在高速路口也是210国道,我拦住一辆绥德开往榆林的班车去米脂,总算没怎么耽搁我的行程,车上已经满座,售票员从座位底下摸出个马夹让我坐过道。虽然陕北客运的口碑不佳,但绥德到榆林这趟车没黑我,到米脂只要了我十元。    
绥德和米脂距离很近,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班车把我扔在米脂汽车站外就走了。米脂汽车站在210国道旁,因为地处交通要道,米脂始发的班车很少,基本都是过路班车,不过米脂汽车站内停车场倒是蛮大,可空荡荡没见几部车,显得十分冷清。对比硕大的停车场,米脂站候车室很小,因为计划最后从米脂回西安,所以特地问了车站能不能预订8号的车票。很幸运,车站预售8号的返程车票,售票员先翻看了记录本,然后在一张通用车票上写下座号、联系电话号码、班车牌号以及发车时间等信息,告诉我8号早上依据这个信息乘车。因为落实了返程票,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可没有想到人算还是不如天算,天下没有万全的保险事,即使预订了车票,在8号返回西安时还是遭遇了麻烦,这是后话。  
作者: 回复日期: 08:42:17 &
  吴堡到佳县线路图
作者: 回复日期: 08:43:49 &
  乘着订好返程票的高兴劲,我忙向售票员打听去佳县班车的情况,售票员告诉我十二点才有班车去佳县,我很诧异,行前查信息,佳县和米脂之间的班车十五分钟一趟,而现在才十点多,怎么会间隔那么久才发车?况且cookie给我的信息也是佳县到米脂的班车很多。面对我的质疑,售票员很不耐烦将我轰出售票间,让我自己去看候车室内的班车时刻表,一看还真是那回事,米脂到佳县的首发是中午十二点。想到还有将近2个小时要打发,早上没吃饭就坐车,于是拖着行李车往米脂城区走,找点饭吃。    米脂汽车站离城区也不是很远,可与城区相比就像两个世界,周围什么商铺也没有,孤零零地坐落在城市一边。离汽车站不远的210国道上有座立交桥,当地人叫九龙桥,附近坐落着不少旅店,两天后我重回米脂就在那片找了家旅店住宿。一到九龙桥,马路边上马上热闹起来,我看宾馆前有个人拖着个旅行箱,看样子在等车,于是凑上去向他打听去佳县班车事宜,真巧!他也是去佳县,他告诉我去佳县就在路边等就行,我疑惑地问他不是十二点才有车吗?他笑着说车马上就来,说话间指着马路对面一辆缓缓开来的班车,你看班车来了。他看我有要去撵那辆班车的意图,安慰我别着急,班车要绕个圈,会在这边拉客的。如他所言,班车在立交桥前转了个,开过来拉我们上车。我一上车就询问班车时间问题,售票员说这趟车不是在汽车站始发,附近还有一个汽车站,他们班车在那里营运。  
作者: 回复日期: 08:45:10 &
  米脂到佳县的公路路况不错,只是道路两边基本都是黄土坡,见不到什么住户,和某人的攻略描述一致,班车开到佳县和米脂交界的乌镇后,会停车休息二十分钟,司机下车吃饭。乌镇的老爷庙小有名气,但停车时间太短,没有时间观瞧。等重新上路后,佳县境内越发荒凉,只见黄土难见人影,当班车沿着盘山路七拐八绕冲上黄河岸边的一座山顶时,被驴友们称为陕北最令人震撼的佳县县城终于到了。佳县寻访
作者: 回复日期: 13:14:20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十九)—— 佳县的第一印象    佳县没有汽车站,长途班车和拉客的私人小车都停靠在成西北角的一块广场旁的空地上,班车刚停稳,班车司机就问有谁去白云山啊,我随声附和一声,这下可好,马上窜上来一个人拉我上他的桑塔纳小车。我说带着行李车不方便,想先找个旅店安顿下来再去白云山,司机说没关系,白云山上就有旅店,于是抢着把我行李车抱到小车后备箱里。坐上他的车后,司机才边开车边说价格,去白云山10元,价格挺合适,但是司机又附加了条件,那就是白云观的门票41元钱得给他,由他来买门票。行前看过攻略,知道这些司机的这个挣钱策略(他们买门票就不知实付多钱了),但我有陕西旅游通票,白云观是免票,因此向他讲明没法给他门票钱,司机马上将不买门票去白云山的价格涨到官价20元,我说那算了,还是不坐你的车了。    在司机掉头回广场的间隙,我向他打听去木头峪乡的班车事宜,他说我要去木头峪啊,那替我找辆车吧,于是在停车场,他喊来一辆正在等候的面包车主,告诉他 —— 我要去木头峪乡。长安小面包的司机是个中年人,旁边还站着十几岁的小家伙,看样子是他儿子。听说我想去木头峪乡,如法炮制马上将我的行李车往面包车上搬。别看佳县很穷,但这里人的抢生意的意识到是蛮强,没有一丝懒散的态度,对我寸步不离,生怕我去别家。我赶快制止他的举动,告诉他先得住店安顿好再说,中年司机马上帮我拖着行李车,拉我去广场边上一家旅馆。别看佳县很穷,但这里的住宿标准可不“掉价”,外观看上去土得掉渣的宾馆,标间也要100,连普通间也没有。看我不满意,司机说敢情我的条件要求不高啊,那还有招待所,是他亲戚开的,便再拉我去那家招待所。司机所言的招待所就在停车场附近的商业街上,其实就是农家私人旅舍,普通间也要30,我不想折腾了,于是就在这家安顿下来。事后我问老板娘,和司机啥亲戚关系,老板娘说没啥关系,就是认识而已,赫赫,这司机挺能忽悠吗。    
作者: 回复日期: 13:17:09 &
  司机告诉我,去木头峪乡的线路与地图上所示不同,从峪口乡到木头峪这段沿黄公路现在因为修路搞得奇烂无比,必须绕路去木头峪。车上他一张名片,他姓孙,名字恰好与我们另一个部门的同事相同。孙司机家在去木头峪必经的峪口乡,看他名片上所列的业务,主要是给人拉红枣。孙司机告诉我,佳县地处荒凉之地,别说庄稼,就是树木也很少,凡是周围山上能看见的树基本都是枣树。长安面包在黄土高原中沿柏油公路行进了大半天,马上快接近木头峪乡时,突然被路上横贯的小车拦住去路,孙司机下车和车主交涉了一会儿,回来告诉我前面正在铺柏油,暂时无法通行。后来,施工监理过来和我们聊天,说我们运气不好,早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现在刚在路面洒上柏油,还在往路面铺沙子保护柏油层,很抱歉我们不能过去。    在面包里无聊等待之际,孙司机下车和施工监理聊天,并在路边枣树上采摘了一把红枣给我吃。等了半天,终于看见铺柏油的工程车和铺沙子的卡车收工回来,老孙再上前和监理交涉,终于同意我们过去,只是要求我们的行车线路沿着路中间卡车的车辙印,不要压在刚覆盖了沙子的柏油路面。孙司机照办小心翼翼地行进中,将面包车轮尽量压在工程车经过留下的车辙印上,但偶尔有偏离时,车轮就会卷起一片沙子,打在后车玻璃上,老孙让我将车窗全部关上,防止沙子钻进车内。铺柏油的路面并没有多长,顺利通过后没走多远,又被一堆正在施工的道路和拉土卡车拦住,老孙将车后退拐进旁边一条土路下山,很快就看见山脚下黄河岸边的滩涂上一座安静的村落,那就是木头峪乡。  
作者: 回复日期: 14:58:48 &
   共和国六十华诞陕北信天游(二十)—— 没落的木头峪古镇    木头峪古镇位于佳县南部,黄河岸边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历史上素有黄河中上游“好渡口”之称,作为黄河水运的一个水码头,木头峪村和下游的山西碛口镇一样有着曾经的辉煌。由于得益于当年黄河发达的航运和过境贸易,这儿产生了不少的商贾大户,昔日也从小村中走出了不少政界、学界、商界、文艺界的精英。后来随着黄河水运的日渐衰败,木头峪村和黄河沿岸纵多古镇码头一样冷落衰败下来,最终沦落为一个经济落后、声名不显的小村,只剩下当年大户留存的古宅引得爱好者前来驻足。听孙师傅说,前两天就有一个来自内蒙的古迹爱好者包他的车去看木头峪,也不知是不是真话。    
面包车从山顶沿土路下坡进入小村,村中央是条狭长的广场,围坐着不少当地的住户在下棋休闲,马路中央懒洋洋躺着条大狼狗,看腹下两大排乳头,估计是条母狼狗。狼狗看上去见多识广,见两个陌生人下车也懒得起身示威一下。木头峪村古民居建筑群落,是一个石头建筑群,在以土木建筑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里,木头峪古民居所保留下来这批明清时期的石头建筑组群,具有特别的意义。听当地村民说,村子以村中的广场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片居住区,北区保留的大院较多。总体而言,木头峪村的明清民宅和吴堡老城有些类似,房屋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大部分窑洞都是用大块石块砌成的,就连河边的鹅卵石都可以用来拼成富有肌理效果的花墙,道路,门洞。与吴堡古城不同之处在于木质结构,这儿窑洞大部分都带有1米多宽的挑檐带穿廊,廊柱很高却没有横梁,而是在上半部分用纵向的木棍将柱子和墙体固定起来,然后架上超大的藤筐放粮食或大枣,而且没有什么木雕装饰物,甚至柱子都是些不太直的木料。  
作者: 回复日期: 15:06:26 &
  木头裕镇
作者: 回复日期: 15:08:08 &
作者: 回复日期: 15:11:07 &
  村中休闲的居民
作者: 回复日期: 15:12:18 &
  六年前,“西北人文资源调查及数据库•民居”课题组曾经对木头峪乡遗存的明清民居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依据他们的考察报告,按图索骥找寻现存的古民居。木头峪村背倚大山,村子里的大户多为张、苗、曹三姓院落住宅,建筑布局呈“井”字形,由前滩后滩组成,中间有戏楼广场相连,两条村街南北分布,村街东西皆有小巷相接,错落有致,排列整齐。村中广场有个小姑娘先带我们去南区看她家的老房,其后边按照考察报告记述的老宅名称逐一寻访。这些院落造型均为方形,每个院落的结构大都由正窑、左右厢房、下院过厅、大门(重门、侧门、正门)等组成。每个院落规模和工艺虽因财力有较大差别,但建筑均讲究方正、齐楚、对称。唯一遗憾之处是和神木老城相似,村中原有的大院落,由于土改被分给一些贫穷人家,所以现在格局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不成套的四合院独院结构,几乎看不出整体连成片的几进院落的大院结构轮廓。  
作者: 回复日期: 15:15:18 &
  古镇民居
作者: 回复日期: 15:17:19 &
作者: 回复日期: 15:18:50 &
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面斌下面贝读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