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化验指标及设备、制度等资料

六安市环保局――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
1.项目名称及概况
1.1 拟建项目名称
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2拟建项目概况
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2.499亿元
建设单位: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紫园村,项目东临六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东南边约280m为租赁紫园村房屋的养殖户,西南约190m为六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厂界东北约280m为紫园村居民,项目南边距项目边界265m有一小型民用爆炸器材储存库。
建设规模:拟建规模为新建1台垃圾日处理量为600吨的机械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炉和1台12MW凝气式发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日处理垃圾量为600吨,年处理垃圾21.9万吨,年设计上网电量约6528×104kw?h。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5.3333公顷
拟建项目工程概况见下表:
表1 拟建项目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
内容或规模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600t/d机械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炉
80米高,出口内径3.0m
垃圾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
垃圾接收系统
卸料平台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卸料平台尺寸为45m×21m,设置5座电动提升门,卸料门尺寸为3.6m×7.5m。
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功能
垃圾贮坑系统
垃圾贮坑长35m,宽22.5m,深10m。垃圾容重按0.4t/m3计,则可储存垃圾约6930t,约11天储存量。
设有自动垃圾抓斗、全封闭、负压状态、防渗
垃圾给料系统
垃圾起重机共设两台,抓斗容积:12m3,跨度:28.5m。
垃圾热能利用系统
1×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提供厂区自用电余下电能接入本地电网
空压机房、脱盐水房、维修间、化验室等
空压机房布置在垃圾接收大厅库底层,1台炉共设2台空压机及后处理设备
2台空压机1用1备
分为生产供水系统、生活消防供水系统、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再循环供水系统,全厂最高用水补充水量89.352m3/h
1座冷却塔,冷却塔塔高约11m,进风口净高3.6m,配水高度8.5m冷却能力5000m3/h。
循环水泵房
一期1台发电机组设3台循环泵,二期增加一台发电机组,增设一台循环泵,循环水泵房布置在冷却塔西侧
春夏秋季1机2泵并联运行,冬季1机1泵单独运行。
12m(长)×7m(宽)×2.5m(深)的渣坑
可满足焚烧炉约2.5天的储渣量
2座容积为75m3的钢制灰库
可供1台炉存放大于2天的灰量
1台50m3的埋地卧式柴油罐
2台供油泵一备一用
活性炭贮仓
有效容75m3
大于3天存量考虑
氢氧化钙贮仓
有效容积50m3一座
7天存量考虑
厂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
雨水、污水管道
实现厂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烟气净化系统
1套喷雾塔+石灰浆液+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预留脱氮位置。
呈并联布置
干灰固化车间
设计飞灰处理能力:8t/h
室内布置有固化系统相关以及固化后干灰水泥块的养护区,以满足干灰块外运的环保要求
抽气、阻隔帘幕及其他密闭措施
污水处理系统
渗滤液收集与回喷、生活废水处理等
初期雨水收集池
容积1000m3
合理布局、安装消声器、隔声等
灰渣暂存设施
飞灰安全处置、炉渣综合利用
厂区绿化面积为13333 m2
绿化系数为25.0%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施工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
2.1.2粉尘及扬尘
在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
(2)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
(3)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
2.1.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2.2营运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2.1.2 焚烧烟气
垃圾焚烧现阶段属于新兴产业,目前尚缺少各类污染物如重金属、二f英、有机氯、氟化物等经验计算公式,加之垃圾焚烧项目污染产生情况受垃圾来源、焚烧工艺、焚烧工况、垃圾回收率,分选、分拣效率等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充足的焚烧项目之间相互类比的条件。因此本次环评中SO2、氯化氢、烟尘排放量由采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而其他污染物产生浓度,则类比与本工程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采用同类装置、处理规模的企业重庆同兴垃圾处理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并根据入炉垃圾设计值调整,类比排放浓度在重庆同兴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实测最大值基础上取保守值。
(1)酸性气体
HCl:城市垃圾中含有塑料和多种有机氯化物材料,主要含氯有机物焚烧热分解产生,如PVC塑料、含氯消毒或漂白的废弃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HCl。而以无机氯盐方式(如NaCl)存在于厨余等垃圾中的氯元素则不会产生HCl。本工程六安市生活垃圾含氯率为0.08%,本项目按照氯元素全部转化为HCL估算,焚烧过程中每日产生HCl量约为0.48t/d,HCl产生速率与产生浓度分别为20.0kg/h和148.39mg/m3;类比同类工程,半干法喷雾反应塔HCl去除效率一般在80%-90%之间,本次环评按照80%处理效率保守考虑,酸性气体中HCl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分别为4.00kg/h和29.68mg/m3。
HF:氟化物产生于垃圾中氟碳化物的燃烧,如氟塑料废弃物、含氟涂料等,形成机理与HCl相似,但产生量极少。
SO2:焚烧废气中产生的SO2一部分来自生活垃圾焚烧,另一部分来自0#柴油在停炉点火程助燃。
根据垃圾成分检测报告,六安市生活垃圾含硫率为0.18%,焚烧中SO2的产生量2.16t/d,SO2产生速率与产生浓度分别为90kg/h和667.74mg/m3,本项目取D为100%。类比同类工程,半干法喷雾反应塔对SO2去除效率一般在80%-85%之间,本次环评按照80%处理效率保守考虑,酸性气体中SO2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分别为18kg/h和133.55 mg/m3。
G=B×S×D×2× (1- )
式中,G-SO2的排放量,t/a;
B-生活垃圾的量,t/a;
S-生活垃圾的含硫量,%;
D-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
-脱硫设施的二氧化硫的去除率。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本项目SO2排放量为157.68t/a。
0#柴油点火燃烧SO2(0#柴油含硫量约为500ppm),排放量为0.055t/a。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实施后,SO2的排放量为157.735t/a。
NOx:主要来自含氮化合物的热分解和氧化燃烧,少量来自空气成分中氮的热力燃烧产生(1100℃以下)。类比估算本工程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为254 mg/m3,排放速率为34.235kg/h,NOx排放量为282.60t/a。
CO:一部分来自垃圾碳化物的热分解,另一部分来自不完全燃烧,垃圾燃烧效率越高,排气CO含量就越少。根据类比重庆同兴焚烧炉数据, CO排放浓度可控制在3.3mg/m3,CO排放速率为0.45kg/h,排放量为3.92t/a。
(2)重金属
烟气中重金属一般由垃圾所含金属化合物或其盐类热分解产生,这些垃圾包括混杂的涂料、油墨、电池、灯管、含汞制品、电子线路板等。其中挥发性金属有汞、铅、锑、砷、铜、镓、锌等,非挥发性金属有铝、铁、钡、钙、镁、钾、硅、钛等,挥发性金属部分吸附于飞灰排出,非挥发性金属则主要存在于炉渣中。
根据类比同兴生垃圾焚烧炉,垃圾焚烧炉Hg、Cd、Pb的排放浓度分别取为0.015mg/m3、0.002mg/m3、0.03mg/m3。使用本项目烟气处理方案,烟气净化处理后重金属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垃圾中的灰分和无机物组分在燃烧时产生灰尘,部分随烟气流排出焚烧炉。此外,烟气净化中喷入的石灰、活性炭粉末,在烟气高温干燥下形成粉尘。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灰分的较大部分以底灰形式排出。烟气中烟尘一般占垃圾量的4%左右,按焚烧21.9万t/a垃圾计算,本项目烟尘产生量为8760t/a(1000kg/h),产生浓度为。经半干发喷雾塔及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大颗粒的烟尘被除去,外排烟尘主要为PM10。项目烟气处理设施对于烟尘的处理效率一般在99.9%-99.99%之间,视烟气净化设施运行工况而定。本次环评按照99.9%保守估计,烟尘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分别为10mg/m3与1.83kg/h。
(4)二f英
影响二f英类物质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二f英产生浓度按5 ngTEQ/m3计算。根据前述内容,重庆同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台焚烧炉二f英排放浓度为0.042ng TEQ/Nm3 和0.043ngTEQ/m3,均满足本项目相关标准。根据项目申请报告,二f英排放浓度控制在0.1 ngTEQ/m3以内。
2.2.1.2 恶臭
垃圾在焚烧前的停放时间在5-7天左右,其目的是保证垃圾焚烧厂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使垃圾部分脱水,提高热值。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垃圾卸料平台(包括垃圾输送皮带),而焚烧烟气的恶臭气味影响不大,灰渣经高温燃烧后其散发的恶臭较少。由于正常工况下,焚烧炉一次供风利用垃圾坑中的空气,使垃圾库房内形成负压,垃圾臭气通过引风机送入垃圾焚烧炉中焚烧处理,恶臭气体散发很小。垃圾卸料平台设置自动开启门,在垃圾车倾倒垃圾时自动开启,倒完自动关闭,门上带有气帘,这样可将绝大部分臭气关闭在垃圾库内,避免其外逸。
焚烧炉停炉检修时,垃圾恶臭较为严重。由于本项目设计时考虑在检修时一次风机保持运行,以保证使垃圾库房内形成负压,减小垃圾恶臭在停炉检修时的不利影响。保守起见,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物产生量的测算方法估算了本项目垃圾库房在非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以NH3、H2S等为主,本项目垃圾坑每天储量按照最大11天的垃圾处理量来设计,垃圾储存量每天在6930吨左右。据此估算,恶臭气体产生量见表2。
表2 本项目恶臭气体量产生量
垃圾库(垃圾卸料厅及垃圾坑)
本项目NH3、H2S无组织排放源强及计算参数详见表3。
表3 本项目NH3、H2S无组织排放源参数
污染源位置
无组织排放面积(m2)
无组织排放源强
(按10%的泄漏率计)
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垃圾恶臭对离车间50m以外无明显环境影响,本项目垃圾贮坑距离厂界最近距离50米以上,垃圾库房全封闭,且形成负压,项目运行过程中严格管理,确保恶臭控制措施正常运转,垃圾库房内恶臭气体很低,厂界臭气浓度可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级标准要求(臭气浓度20)。
(1)垃圾贮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及成份受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垃圾渗滤水是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之一。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雨季以及瓜果上市季节(6~8月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在12%-15%左右,在旱季时不超过8%-10%。本项目日处理垃圾600吨/日,垃圾渗滤液产生量保守估计,按照15%计算,则渗滤液为90m3/d。
(2)垃圾倾斜平台冲洗废水、车辆冲洗水
根据可研,垃圾倾区也需要进行清洗以保持清洁的环境,本项目垃圾倾斜平台冲洗废水排放量约24 m3/d。垃圾收运输车量需在收载完成后进行车辆的清洗,本工程垃圾运输车15辆,清洗水按1m3/车?天计算,这部份清洗废水共损耗3m3,则车辆清洗产生的废水约12m3/d,冲洗用水一部分由锅炉除盐水提供。
因此圾倾斜平台冲洗废水、车辆、地面冲洗水项目每天清洗废水约36m3/d,沉淀处理后排入六安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处理。
(3)除盐水装置废水
自来水经反渗透处理后,由锅炉给水泵送入锅炉。反渗透废水产生量为30t/d。
(4)锅炉排污废水
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连续排污扩容器布置在除氧层,排污水经膨胀后,二次蒸汽进入除氧器,排污水排入降温池再经调节池后排入雨水管网,这部份水量合计20.08m3/d。
(5)冷却塔集水池排污水
冷却塔排污水量为416t/d,排入降温池再经调节池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依托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污口外排。
(6)生活污水
生活用水系数按0.15 m3/人.d计,工作人员共64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照0.8估算,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7.68m3/d。生活污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水及厂区道路喷洒。
(7)初期雨水
本项目初期雨水主要是收集厂内垃圾运输、装卸、破碎过程遗落在地面等的初期雨水量,初期雨水用阀门切换到生产污水管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再通过提升泵打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初期雨水后的清洁雨水切换至到雨水管网直接外排。消防排水如受污染也可经雨水管道通过阀门切换到事故池。本项目在厂区内设初期雨水集水池一座,容积为1000m3。
在降雨天气情况下,初期雨水将会夹带少量粉尘和运输、装卸过程中渗漏出的少量垃圾渗滤液等,参照合肥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P为设计重现期,取2年;
t为设计降雨历时(t采用15分钟),
经计算,暴雨强度为212.8升/(秒?公顷)。
初期雨水排放量公式:
式中:i为暴雨强度;
Ψ为径流系数(取0.45);
F为汇水面积(取0.3公顷);
T为收水时间,按15min计算。
则一次收集雨水量为25.86t。考虑到六安市年平均降雨日为135天,但降雨量分布及其不均,不均匀系数约0.25,则拟建项目全年的初期雨水量约876.0吨。
这部分雨水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再通过提升泵打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属于间歇性排水。初期雨水量平均到每天为2.4m3/d。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发电机组、冷却塔、泵类及其它配套设施,类比同类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噪声源强见表,噪声强度一般在75~110dB(A)之间,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2.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焚烧炉炉渣、飞灰、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处置措施见表2.7-8,共计5088.7t/a,全部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
炉渣是沉结在焚烧炉炉膛底部,必须适时排出的炉渣,包括熔渣、玻璃、陶瓷、金属、可燃物等不均匀混合物组成,炉渣的主要元素为Si、Al、Ca。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明确规定“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炉渣可直接填埋或作建材利用。根据项目项目申请报告中物料衡算,项目炉渣产生量为120吨/天,炉渣年产生量为43800吨/年。根据建设单位与安徽华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开具的炉渣接纳证明,本工程炉渣用于生产水泥和制砖,协议用量可基本满足本工程炉渣量100%综合利用。
飞灰是烟气净化系统排出的飞灰和反应物(飞灰中还包括活性炭、反应产物和未参与反应的Ca(OH)2)。
焚烧飞灰为危险废物,本项目飞灰作为危险废弃物在厂内就地固化。本项目产生的飞灰约为原生垃圾的3%左右,飞灰产生量6570t/a,飞灰固化水泥使用量为1878t/a,加湿水的添加率约为飞灰重量的30%,飞灰固化用水量为1971t/a,螯合剂用量为220t/a,飞灰经固化后量为10639t/a。根据《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要求,经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要求的焚烧飞灰,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本报告书要求本项目产生的焚烧飞灰在厂内经固化后,应进一步进行检测,需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要求后,方可进入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本项目飞灰输送均采用密相封闭方式,通过管道输送到各自灰库暂时存贮,每座灰库底部设有排灰口,接厂内干灰固化系统。经螺旋输送机送入厂内干灰固化系统,经厂内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运至填埋场填埋。因此锅炉飞灰在输送、存贮过程中均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生活垃圾
按照单位人口垃圾产生量按0.8kg/人?d估算,项目预计产生生活垃圾18.7t/a,拟全部在厂内焚烧处理。
3.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3.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本工程拟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喷雾反应塔+石灰浆液+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的烟气工艺方案加以处理。该系统具有工艺流程流畅简洁、操作简单可靠、运转率高、除尘和脱酸脱有害气体效率高、运行阻力低、运行电耗较少等特点。烟气净化系统主要组成系统:喷雾反应系统、布袋除尘器系统、石灰浆制备系统、活性炭喷射系统、烟气排放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和飞灰输送系统。
从余热锅炉来的热烟气从喷雾反应器顶部进入,顶部通道设有导流板,可使烟气呈螺旋状向下运动。旋转雾化器位于喷雾反应器上部,从石灰浆配制系统来的石灰浆进入旋转雾化器,由于雾化器的高速转动, 石灰浆被雾化成微小液滴,该液滴与呈螺旋状向下运动的烟气形成逆流,并被巨大的烟气流裹带着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石灰浆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HCl、HF、SO2等发生反应,完成酸性气体的脱除。脱酸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在脱酸塔出口连接烟道中喷入活性炭,对烟气中的重金属和二f英等进行有效吸附。然后在布袋除尘器去除烟气中固体颗粒、二f英、重金属,净化达到排放标准的烟气经引风机排入烟囱。
3.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渗滤液、生活污水、垃圾倾斜平台冲洗废水、车辆冲洗水128.4t/d,经六安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中表2标准后最终排入淠河,拟建项目废水排放执行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接管标准;冷却塔清净下水依托六安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污口排放。
3.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垃圾电厂除灰渣系统包括对垃圾焚烧产生的固体排放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垃圾焚烧生产线的固体排放物有二种:一种是沉结在炉膛底部,必须适时排出的炉渣,包括熔渣、玻璃、陶瓷、金属、可燃物等不均匀混合物组成,炉渣的主要元素为Si、Al、Ca;另一种是烟气净化系统排出的飞灰和反应物(飞灰中还包括活性炭、反应产物和未参与反应的Ca(OH)2)。除灰渣系统设计拟采用灰渣分除:厂内除渣系统采用机械输送方式,将干渣集中至渣仓由汽车运送至综合利用场所;厂内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系统,将干灰集中至灰库,经螺旋输送机送入厂内干灰固化系统,经厂内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运至填埋场填埋。照单位人口垃圾产生量按0.8kg/人?d估算,项目预计产生生活垃圾18.7t/a,拟全部在厂内焚烧处理。
3.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噪声污染防治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以声源控制为主,同时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采取对设备装设隔声罩,在建筑物内敷设吸声材料等措施控制噪声,以确保公司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表1中的2类标准要求。
4.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4.1 项目选址
拟建项目地处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紫园村,在交通、运输、供水和排水等方面有诸多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符合《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六安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本项目达标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地表水长江、区域环境空气、声学环境影响不大,各环境要素基本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区划要求。故从环保角度考虑,本评价认为本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4.2 清洁生产分析及总量控制分析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一项环保工程,是解决六安市城区生活垃圾的最佳方案。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六安市垃圾的实际情况;废渣、废水全部综合利用;采用的污染处理技术均为国家推荐或鼓励采用技术,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项目符合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符合清洁生产的有关要求,在建立好与之配套的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清洁生产示范作用。
4.3 总体结论
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属于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消除六安市城区垃圾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可以大大缓解六安市整个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大大不足的现状,有助于在总体上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实现废物资源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相关规划并已得到规划部门同意,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能保证各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预测表明该工程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在充分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5.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及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若要查阅《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需索取有关补充信息,请于日之前与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或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胡凯&&&&&&&&&&&&&&&&&&&&&& &&&&徐梦虬
电& 话:&&&&&&&&&& &&&&&&&&&
传& 真:&&&&&&&&&&&&&&&&&&&
E-mail: &&&&&&&&&&&&&&
6.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包括三部分:(1) 直接受影响的人群,主要是项目实施地及其周围的居民;(2) 间接受影响的团体及代表,主要是六安市相关部门的代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代表;(3) 对拟建工程比较关心的其他无为民众。
7.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主要采取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进行。
8.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日~日。
六安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日
Copyright & 2012
安徽省六安市环境保护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办单位:六安市环境信息监控中心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南路 邮编:237001 电话: 传真: 邮箱:
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 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垃圾焚烧发电厂营运管理基本要求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环境工程: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注册环评工程师--ISO国家CCAA注册审核员考试学习网资料邮购中心
◇◇◇◇◇◇◇◇◇◇◇
◇◇◇◇◇◇◇
注册环评工程师
【】【】【】【】【】【】【】【】【】【】【】
环境工程: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发布时间:
访问次数:121
  作者:不详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龙岩市区生活垃圾运到黄竹坑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黄竹坑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总场容为142万m3,有效场容123万m3,可消纳原生城市生活垃圾约187万吨,2003年建成,当时设计使用年限15.5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及垃圾产生量增大,垃圾填埋场无法满足长远垃圾的处理要求,趁此垃圾填埋场还有一定的库容量时,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既解决生活垃圾最佳处置,又不占用垃圾填埋场,留出填埋场的库容量作为垃圾焚烧厂飞灰填埋之用,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城市固体垃圾发电&,被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将&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列为电力行业鼓励类项目,本项目为生活垃圾发电,是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
  1.2 项目组成
  本次环评对象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及配套设施,评价项目组成见表1。
  表1 工程建设基本组成情况表
  项目名称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龙岩市新罗区西陵镇黄竹坑村垃圾填埋场内。
  建设单位龙岩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工程计划投资 26716.11万元
  占地面积 39031平方米(58.6 亩)
  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68人,采用三班制操作,年生产330天。
  建设周期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
  工程建设规模 2台30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2台25.2t/h余热锅炉,1台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主体工程焚烧炉系统 2台30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2台25.2t/h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汽轮机组 1台12MW中温汽轮发电机组。
  辅助工程水源地表水引自周边的村美水库。水库水由经取水泵房送水至厂内水处理构筑物&净水器,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后,经过管道送至厂内集水池和净水池
  供排水系统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
  化学水制备系统化学水处理站(活性炭过滤+一级除盐)
  灰渣收集运输系统含出渣机、炉排下炉渣收集、余热锅炉飞灰收集及运输系统
  储运工程垃圾收集、转运垃圾收运基本利用现有系统,部分进行改造
  垃圾贮坑总有效容积:9900m3,可贮存垃圾约3960t,满足本工程6.6天的焚烧量。
  环保工程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处理工艺,系统包括石灰浆制备系统、旋转喷雾干燥反应塔、袋式除尘器、活性炭喷射装置和60m高排放烟囱组成。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对流量、含氧量、烟尘、SO2、HCl、CO、CO2、NOx实施在线监测监控
  渗滤液处理系统渗沥液处理采用的工艺为 IC 反应器+好氧接触+MBR
  生活污水化粪池三级化粪池
  污水排放管网工程雨污分流,渗滤液、生活污水处理后进市政污水管网;少量生产废水进市政污水管网,清净下水经中和后排入雨水管网
  飞灰固化工程主厂房内设置固化处理车间,固化后送填埋场指定区域填埋
  炉渣处理和利用送机砖厂综合利用,或进填埋场填埋处置
  噪声治理系统采取安装消声器、减振、隔声、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
  1.3 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工程投产后,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
  表2 龙岩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一览表
  项目单位排放量备注
  废气 SO2 t/a 23.2
  烟尘 t/a 26.4
  NOx t/a 260.25
  HCl t/a 39.25
  Hg t/a 0.04
  Pb t/a 0.44
  Cd t/a 0.04
  二噁英类 g/a 0.088
  废水 COD t/a 21.6 进龙岩市污水处理厂
  BOD5 t/a 12
  NH3 t/a 1.4
  固废飞灰量 t/a 5940 固化处理后填埋
  污泥 t/a 215 焚烧
  废布袋 t/a 3
  炉渣量 t/a 39600 综合利用
  金属量 t/a 1188
  生活垃圾 t/a 18 焚烧
  灰渣量合计 t/a 46964
  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福建省分析测试所、省化工环境监测站测中心站于2008年10月20-24日对本项目评价区内大气环境、声环境、地表水质、地下水质以及土壤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1)大气环境
  厂址及周边区域的4个采样点SO2、NO2、TSP、PM10、CO 、HCl、汞的浓度均未超标,H2S、镉、铅均未检出,除厂址附近(新东阳办公楼)氨的浓度现状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其余各监测点H2S的浓度也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说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未受到污染。
  (2)地表水和地下水葫芦沟各监测断面的氨氮、BOD5已超过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较高,已接近Ⅴ类水标准。主要原因是,葫芦沟是雨污合流沟,由于上游生活污水、农灌水以及垃圾填埋场排洪沟水的排放,造成了水质污染。
  本底井和观测井的氨氮、粪大肠菌群的监测值已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其他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根据现场调查,主要是上方养殖业造成。
  (3)噪声
  厂址周围500米内无村庄,区域内声环境现状以自然噪声为主,厂址区域周边声环境质量较好,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4)土壤
  拟建厂址及周边土壤样品中,除下柯村北面农田的汞和三个点的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其余重金属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Ⅱ类土壤标准。拟建厂址上风向和下风向农田土壤中二恶英浓度均未检出。
  3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关心点名称及位置见表3。
  污染因素环境保护目标与项目边界最近距离(米)相对厂址方位环境基本特征
  性质人口功能区类别
  地表水葫芦沟水质 150米 厂址东侧农灌、一般景观Ⅴ类地表水
  新东阳办公楼 290米 SWW 单位 12
  二类环境功能区
  黄竹坑村 1280米 SWW 村庄 210户,710人
  园田塘村 2000米 SE 村庄 100户,300人
  龙达花园 3000米 SE 居住小区 429户,1500人
  国际山庄 3000米 SE 居住小区 393户,未入住
  张白土村 2500米 SSW 村庄 135户,550人
  师专 3000米 SSW 学校 5000
  龙岩监狱 3000米 NE 监狱、单位、住宅 3900
  闽西监狱 500-2000米 NE 监狱、单位、住宅 5100
  市殡仪管 500米 S 单位 50
  表3 环境敏感目标位置及名称
  4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本工程排放的大气环境影响
  (1)正常排放
  焚烧炉烟气中的SO2、NOx、HCl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其各敏感保护目标的小时浓度影响不大,叠加现状本底值后均可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
  焚烧炉烟气中的SO2、NOx、烟尘、HCl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其各敏感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影响不大,叠加现状本底值后均可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
  焚烧炉烟气中的SO2、NOx、烟尘、Pb和二噁英类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其各敏感保护目标的年均浓度影响不大,均可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
  (2)非正常排放
  当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焚烧炉烟气超标排放,周边大气环境中SO2、PM10和Pb小时最大浓度和日均最大浓度尚不会超标,但HCl会超过标准。
  4.2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目前厂址区域场界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
  2、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除靠近冷却塔的南面厂界外,均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II类标准限值要求。
  3、厂界夜间超标距离最大为30米,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会有居民居住,不会发生噪声扰民。
  4.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以炉渣和飞灰为主,另有少量的污水处理污泥、废活性炭、布袋以及少量生活垃圾。
  飞灰经车间固化处理后进填埋场指定区域填埋;炉渣综合利用;污泥、废活性炭、布袋以及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进本焚烧炉焚烧处理。
  只要在储存、利用或运输过程中,防止灰渣流失进入水体、空气而形成大气污染,本项目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是较小的。
  4.4 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水源取自厂外现有的市政管网和水库水,不开采地下水。
  本项目炉渣和飞灰均采用密闭储运,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对地下水基本无影响。垃圾仓和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采取严格防渗措施,不会发生渗漏事故,不会对当地地下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经预处理达到要求后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项目不直接向地表水排放废水,不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
  4.5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4.5.1扬尘
  施工扬尘以及施工车辆离开场地时携带的泥土对厂外道路的影响。施工车辆产生的尾气由于产生量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挖填方过程、土地平整、料场取土,施工场地物料、渣土堆放,水泥混凝土现场搅拌,施工裸露土地表面风吹扬尘,施工车辆运输、装卸等产生的扬尘等。施工扬尘致使周围环境空气中降尘和TSP增加,导致环境空气质量在短期内下降。
  从本项目周围环境情况看,周边500米内没有居民点,施工扬尘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不大,但车辆运输扬尘,对沿途的新东阳办公楼及华鹏、华宇贸易公司等临近企业的生产、办公环境有一定影响。
  4.5.2 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体现在钢材切割和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其近场声级一般为80-100dB,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厂区附近,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由于施工场地离村民居住区村庄距离较远,施工噪声对村庄居民正常生活不会构成不良影响。
  4.5.3 固废影响
  施工固废主要来源于土方施工开挖出的渣土和碎石,铺路休整阶段遗弃的石料、灰渣及建材等,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丢弃的石头、沙土等若随意堆置,将会影响景观。
  4.5.4 废水影响分析
  工地污水产生量不大,经隔油处理设施处理后可进行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通过进入葫芦沟,葫芦沟均为雨污合流沟,属于市政污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且具有暂时性,对葫芦沟及龙岩市污水处理厂的影响较小。
  4.5.5 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施工阶段将人为地对厂区内及周围的土壤植被产生破坏,而形成裸露地面,如遇到大风降水的天气会造成水土流失。其水土流失程度与降雨强度、频度、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势和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同时还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施工阶段的进行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问题会逐步的缓解。
  5 污染防治对策
  5.1烟气处理措施
  本项目采用&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处理焚烧废气。
  (1)烟尘防治
  袋式除尘器具有烟尘净化效率高、维修方便、净化效率不受颗粒物比电阻和原浓度的影响等优点,同时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均有良好处理效果,除尘效率大于99%。
  (2)酸性气体的防治
  焚烧炉燃烧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进入反应塔,在反应塔内与喷入的石灰浆反应,可有效去除其中的 HCl、SO2、HF 等酸性气体。
  (3)二恶英的控制措施
  ①充分燃烧
  采用先进的机械炉排焚烧炉对低热值、高水分的垃圾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结合本工程垃圾的情况,本工艺设置了蒸汽空气预热器可将助燃的空气温度提高;采用了能够使燃烧气体在烟气混合室内充分混合的燃烧气体的混合性较高的二次回流式焚烧炉,以保证烟气在大于850℃的温度下停留时间超过2秒,可使二噁英大量分解。
  ②烟气处理
  合理的烟气处理系统可有效地去除二噁英。当烟气通过尾部烟气处理系统的活性炭喷射装置以及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时,由于其滤袋上黏附的石次粉层以及比表面积非常大的活性炭粉末,反应生成的二噁英将被吸附,并逐渐聚集于该粉尘层上,二噁英即从烟气中去除。
  另外,烟气温度对去除二噁英有很大的影响。二噁英是具有高沸点及低蒸汽压的化合物,当烟气温度较低时,二噁英气体较容易转化为细颗粒。由此可推定,在较低的气相温度条件下,布袋除尘器可更有效地脱除二噁英。
  (4)重金属的控制
  重金属一般以固态和气态存在于烟气中,因此重金属的净化主要是在&高效捕集&和&低温控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汞和镉在烟气中不仅以烟气的状态存在,同时还以气体状态存在。垃圾焚烧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冷却后,再通过烟气处理装置,其出口温度进一步降低,加之在烟气处理装置中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再配备高效的布袋除尘器就可以有效的清除烟气中的汞和镉。一般来说,对汞的去除率约90%,对镉的去除率达95%。而烟气中的铅是以烟尘的状态存在的。因而铅主要由布袋除尘器来清除,也有少部分是被半干法的反应塔中的吸收剂吸收而清除。对铅的清除率平均可达95%。
  (5)氮氧化物的控制
  采取&控制氮氧化物的燃烧&措施,可以抑制NOx的产生,使其满足排放标准。
  本项目在设计上预留有SNCR装置的位置以及喷入口,以保证今后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
  (6)CO的防治
  在焚烧过程中通过炉排运动对垃圾进行充分的翻动和混合,避免局部的缺氧造成CO的产生,同时在炉膛内喷入适量的二次空气与烟气混合,使CO在高温下进一步氧化。
  (7)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本项目共有两条焚烧生产线,分别设置单独的排放烟囱,每个烟囱出口都设置有测流量、烟尘、CO、CO2、HCl、S02、NOx、02等气体成份的在线分析仪,通过在线分析仪反馈的信号对烟气净化处理各系统进行调节。
  通过CO、CO2的监测来掌控炉内燃烧状况,当温度过低时,与炉内喷油系统联动,使炉内温度升高到850℃以上,保证有机物分解和二噁英的控制;通过S02和HCl监测控制酸性气体脱除效果,当酸性气体出现超标时,控制旋转喷雾器喷射速率,调节脱酸反应塔内石灰浆量,保证酸性气体脱除效果;当出现由于布袋破损造成飞灰大量外泄等非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时,立即停机检修。实现烟气排放情况与设备调节联动,以保证烟气中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5.2 废水处理措施
  本工程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送至市政污水管网。渗滤液渗沥液、卸料台、垃圾车冲洗废水进渗滤液收集池,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除盐水制备系统、化验室排水、地面冲洗水经中和池中和沉淀后进污水管网。
  本工程渗滤液处理采用&IC 反应器+好氧接触+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处理工艺,渗滤液经以上工艺预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可符合GB8978-1996表1标准和龙政建[2004]公用23号&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要求&。
  4.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焚烧炉底部排出的渣经出渣机、振动输送机送至渣坑,再用抓斗吊抓至运渣车,送卖给砖厂综合利用。金属可经过分离回收。
  2)经锅炉省煤器灰斗和过热器灰斗收集的排灰,以及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灰,经刮板输送机收集至灰仓储存,再用输送至主厂房内的飞灰固化车间进行固化成型后,运至垃圾场指定区域填埋处理。
  5.3噪声控制
  项目设计单位提出以下噪声控制方案:
  1)采用工艺先进、低噪声设备,尽量从噪声源头控制。
  2)对噪声级较高的设备采取隔声、消声、减振及吸声等综合控制措施
  3)对可能产生噪声的管道,特别是泵与风机连接的管道采取柔性连接的措施,泵与风机基础设减振垫,以控制振动噪声。
  4)合理布置主厂房,使噪声源相对集中,便于噪声控制。
  5)总图布置上将生产区与行政办公、生活区分开,加强厂区绿化。
  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后,使车间噪声水平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5.4 恶臭控制措施
  针对垃圾坑内的恶臭污染源,主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工程运营期产生的恶臭污染:
  (1)采用封闭式的垃圾运输车;
  (2)在垃圾焚烧厂主厂房卸料平台的进出口处设置风幕门;
  (3)在垃圾贮坑上方抽气作为助燃空气,使贮坑内形成负压,以防恶臭外溢;
  (4)定期清理在贮坑中的陈垃圾;
  (5)设置自动卸料门,使垃圾贮坑密闭化;
  (6)垃圾贮坑中设置旁通管,处理事故及紧急状态排风要求。
  通过以上措施,工程运营期恶臭污染物浓度可满足(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厂界二级标准值。
  6 选址可行性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6.1选址可行性
  本工程的选址符合《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1998~2020),该项目选址已通过龙岩市城乡规划局选址批复。
  本项目已列入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环保局《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规划》(闽建城[2007]43号)。
  本项目选址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文件要求。
  本项目选址与(GB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要求相一致。
  本项目选址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要求相符合。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6.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拟建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第二十六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第5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第23款&城市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0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科技部联合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标准》;国家计委、科技部1999年下发了&计基础44号文《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资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年国务院发出&(国发[1996136号)《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2008年8月29日)中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与综合利用资源发电的企业签订并网协议,提供上网服务,并全额收购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其上网电价。&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鼓励、促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实施。
  综上分析,龙岩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
  7 污染物达标情况分析
  (1)废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工程垃圾焚烧废气通过综合处理后,焚烧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表3标准;二噁英排放浓度符合欧盟现阶段0.1ngTEQ/m3的排放标准中;烟尘排放浓度可达到30mg/m3。
  经处理后,本工程排放的烟气能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标准,详见表4。
  表4 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
  项目参数单位排放浓度
  SO2 排放浓度 mg/Nm3 26.35
  排放标准 mg/Nm3 260
  达标分析达标
  烟尘排放浓度 mg/Nm3 30
  排放标准 mg/Nm3 30
  达标分析达标
  NOx 排放浓度 mg/Nm3 296
  排放标准 mg/Nm3 400
  达标分析达标
  HCl 排放浓度 mg/Nm3 45.4
  排放标准 mg/Nm3 75
  达标分析达标
  Hg 排放浓度 mg/Nm3 0.05
  排放标准 mg/Nm3 0.2
  达标分析达标
  Pb 排放浓度 mg/Nm3 0.5
  排放标准 mg/Nm3 1.6
  达标分析达标
  二噁英类排放浓度 ngTEQ/Nm3 0.1
  排放标准 ngTEQ/Nm3 0.1
  达标分析达标
  (2)废水
  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市污水处理厂,没有直接排向水体。
  (3)噪声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各除靠近冷却塔的南厂界外,厂界均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II类标准限值要求。厂界夜间超标距离最大为30米,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会有居民居住,不会发生噪声扰民。
  8 清洁生产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同时利用余热发电,既解决了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大量占用,防止了填埋带来的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同时又能产生清洁的二次能源,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本项目设计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为600t/d,年消纳垃圾20万t,正常运行年可发电67.39&106kW.h,对能源的回收利用效率是非常显著的。
  本项目所排放污染物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基本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机械炉排炉为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技术,运行可靠度高,燃尽度好,是发达国家多数采用的炉型。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技术经济可行,在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拟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本文文件附件下载:
本文关键词:
keywords:ISO22000,HACCP,FSMS,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国...
国务院下辖部委机构
行业机构及合作支持
www.ISOChina.org &
. All Rights Reserved
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网·中国审核员学会之友学习考试资源服务网
版权所有 欢迎传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