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第二阶段整顿汇报材料格式

保险中介清理第二波:月底前交整顿报告|保险|保监_凤凰财经
保险中介清理第二波:月底前交整顿报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事实上,针对保险中介市场秩序和风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结合摸底普查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虚假挂名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打击保险中介机构扰乱市场秩序、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行文,查处保险公司利用保险中介机构违法套取费用等行为,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及人员依法清理一批、处罚一批、规范一批。
本月底,保监会对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的第二阶段即将完成。南都记者获悉,根据保监会计划,10月31日前,各保监局将向保监会报送整顿情况报告。而10月31日前,保险总公司向保监会报送保险兼业代理、保险渠道的整改报告。而保险业界曾预计,第二阶段期间,监管机构将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及人员进行清理和处罚,这场历时近一年的保险中介清理整顿工作,面对对象范围相当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00多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20万余家,保险营销员300多万人。进入集中整治阶段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在日前,保监局、保险公司完成摸清底数的任务,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摸底情况报告。而在9月初,陆续有保监局、保险公司宣布进入清理整顿工作的第二阶段。事实上,针对保险中介市场秩序和风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结合摸底普查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虚假挂名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打击保险中介机构扰乱市场秩序、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行文,查处保险公司利用保险中介机构违法套取费用等行为,对违法违规的机构及人员依法清理一批、处罚一批、规范一批。据保监会此前的计划,各地保监局首先重点抽查自查不认真、不配合及风险隐患较大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保监局还将进行窗口指导。排查中发现存在长期未发生业务、无法取得联系、由保险公司员工实际控制、风险隐患大等情形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依法分类规范处理,必要时依法要求退出市场。排查中发现利用保险营销渠道从事非法集资,保险营销员销售未经监管机构批准的理财产品,保险营销员未经公司授权以保险公司名义销售理财产品等问题的,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并指导相关保险公司制定风险处置方案。监管与险企参与全面整顿保监局日前均披露了对第二阶段工作的布局。山西保监局则称,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对第一阶段摸清底数工作中自查未发现问题或不认真、监管机构已发现问题而自查未报告、上报数据与合作机构有差异、中介业务占比高的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南都记者获悉,河北保监局称将通过重点检查、分层督导、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各市场主体的整顿秩序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第二阶段整顿秩序工作取得实效。险企亦积极应对。南都记者获悉,早在今年5月和6月期间,已有险企亦组建支只督导小组分赴分公司工作督导,并进行内部中介业务检查。而在9月前后,险企则主要对中介工作进行整改。而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第三阶段,按照体制机制更顺、法律关系更清、运行效率更高、服务能力更强的要求,理清改革思路,推进市场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完善保险中介市场体系、行业自律体系。从组织架构、激励机制、日常管理等方面,稳妥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完善保险兼业代理制度,强化保险公司的管控责任。健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准入退出管理,强化公司法人治理和内控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在完成第三阶段工作后,第四、第五阶段亦将陆续开展。按保监会时间表,在日前,形成基本改革思路,逐步推进改革具体措施,集中完善监管规章制度,进行总结提高。 采写:南都记者 梁小婵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随着工业4.0以及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长期稳健增值可期。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富盈人生产品,一次性还本付息,1000元起投。
近一年收益率
凤凰点评:十万起购的顶级私募,连续7年为客户带来绝对正收益。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93682
播放数:488585
播放数:257469
播放数:227784
48小时点击排行第二节 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
  各国对保险业监督管理的范围和程度取决对于市场调节及保险行业自我管理的不同要求和评价。我国《保险法》用一章的内容,即第五章规定了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条款、费率的审批和备案
  《保险法》第一百○七条规定:“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时,遵循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审批的范围和具体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本条的基本含义是:
  (1)本条规定了保险基本条款和保险费率需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的保险险种。包括:①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险种;②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即法定保险;③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其中①③的具体范围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2)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原则。即①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原则;②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原则。
  (3)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备案。对于必须报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以外的险种,其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保险基本条款的拟订和保险费率的拟定,体现出专门的保险专业技术,对于被保险人的利益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保险条款的拟定和保险费率的拟定加以监管。这也是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
  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法》第一百○七条规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对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实施监控。”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以其实际资产偿付其负债的能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比较复杂,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需要有一整套的指标体系。总的来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①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认可标准体系,如公司资产的种类及其认可比率、保险公司负债的认可标准等;②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及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的认可程序。
  目前,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的规定主要有:
  (1)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具备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
  (2)对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计算方法作出了规定,即保险公司的实际低偿付能力为其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
  (3)分别对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业务及长期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作出了规定:
  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业务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下述两项中较大的一项:①本会计年度自留保险费减保费税收后人民币1亿元以下部分的18%和1亿元以上部分的16%;②最近3年年平均赔付金额人民币7000万元以下部分的26%和7000万元以上部分的23%。对于经营期限不满3年的保险公司采用第①项规定的标准。
  长期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下述两项之和:①一般寿险业务会计年度末寿险责任准备金的4%和投资连结类业务会计年度末寿险责任准备金的1%;②保险期间小于3年的定期死亡保险风险保额的0.1%,保险期间为3年至今年的定期死亡保险和其他险种风险保额的0.15%,保险期间超过5年的定期死亡保险和其他险种风险保额的0.3%。
  (4)对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低于规定标准的处理作出了规定:
  ①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保险公司应采取措施达标,并向中国保监会作出说明;
  ②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50%的,或者实际偿付能力额度连续3年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中国保监会可将该公司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并将限制其有关业务经营;
  ③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30%的,或被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的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可能或已经危及被保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对该公司实行接管。
  三、对保险公司的监督检查权
  《保险法》第一百○九条规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检查保险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及资金运用情况,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的书面报告和资料。保险公司依法接受监督检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查询保险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可见,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保险公司的监督检查权包括三项:①有权检查保险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及资金运用情况;②有权要求保险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的书面报告和资料;③有权查询保险公司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该项是是保险法修改后增加的新权力。
  保险公司对于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协助,不得拒绝、阻挠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职权。
  四、对保险公司的限期整改
  《保险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保险公司未按照本法规定提取或者接转各项准备金,或者未按照本法规定办理再保险,或者严重违反本法关于资金运用的规定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采取以下措施限期改正:
  ①依法提取或者接转各项准备金;
  ②依法办理再保险;
  ③纠正违法运用资金的行为;
  ④调整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管理人员。
  上述措施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决定自行实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一般不直接实施,而是监督保险公司执行。
  五、对保险公司的整顿
  保险公司的整顿,是指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经营不善或存在其他问题的保险公司,通过整顿措施促其改善经营状况,预防公司破产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
  《保险法》在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一百一十三条和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了对保险公司的整顿及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一)整顿的发生
  对保险公司进行整顿有其特定原因,即整顿是在保险公司未完成按期改正行为的前提下发生的。即保险公司未按照《保险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限期予以改正的。如按规定按期改正的,则不发生整顿程序。
  (二)整顿组织的组成
  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保险公司的整顿权由整顿组织行使。整顿组织的成员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选派保险专业人员和指定该保险公司有关人员组成。
  “保险专业人员”,可以从社会上有关保险学、保险法专家、保险精算人员、会计师、律师及其他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中选聘。“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员”包括其总经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等。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整顿决定,内容应包括被整顿公司的名称、整顿理由、整顿组织、整顿期限。并予以公告。
  (三)整顿组织的职权
  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整顿组织在整顿过程中的主要职权是监督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可务。保险公司日常业务复杂,包括精算业务、展业业务、财务会计业务、理赔业务、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工作等,对此整顿组织均有权监督。
  需要注意的是,整顿组织享有的是一种监督权,因而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仍由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而不是由整顿组织进行。另一方面,整顿组织享有的监督权只是职责而非权利,所以它必须行使而不能放弃,在保险公司整顿中,如果整顿组织怠于行使对保险公司日常业务监督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四)整顿期间保险业务的进行
  依据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在整顿过程中,保险公司的原有业务继续进行,
  可见,对保险公司进行整顿,目的是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杜绝出现各种违法经营,保障其偿付能力,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因此要保证其原有业务的连续性。但是,对于保险公司开展新的业务,或者保险公司的原有部分业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停止,并有权据此调整其资金的运用。
  (五)整顿的结束
  整顿组织对保险公司的整顿不是无限期的。当达到一定条件后,整顿即告结束。整顿结束的条件,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是:被整顿的保险公司经整顿已纠正违法经营行为,恢复正常经营状况。然后由整顿组织提出整顿报告,整顿报告应包括整顿前该公司之状况、整顿目标、整顿措施及实施状况,整顿后该公司之现状,以及整顿组织意见。呈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经批准后整顿结束。
  六、对保险公司的接管
  接管是比整顿更为严格、彻底的监管措施。其目的是对被接管的保险公司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恢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对保险公司的接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一)接管的发生
  接管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保险公司违反保险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严重危及或已经危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时,才可对其实行接管。保险公司的违法经营行为多种多样,只有达到“可能危及”或“已经危及”其偿付能力时,才能实行接管;若保险公司的违法行为不危及偿付能力时,则只责令其限期改正,未按期改正的,则对保险公司实行整顿。
  保险公司被接管后,其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因接管而发生变化,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有效。对于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该公司仍须办理,不得拒绝;对于其享有的债权,同样受法律保护。总之,保险公司作为民事主体,被接管后仅是其具体管理工作的变化,其作为债权债务关系民事主体的地位并未改变。
  (二)接管组织
  《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接管组织的组成和接管的实施办法,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并予公告。”
  (三)接管的期限
  如同对保险公司整顿一样,对保险公司的接管也不能无限期进行,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 “接管期限届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延期,但接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四)接管的终止
  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 当期限届满时,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已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接管终止。
  接管期限届满,接管组织认为保险公司的财产已不足以清偿所负债务,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保险公司破产。进入公司破产程序。
  七、保险精算制度
  《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必须聘用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
  1995年的《保险法》只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必须聘用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2002年保险法修改时要求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应当聘用精算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
  所谓保险精算制度,是指保险公司通过专业的、科学的数学计算手段,核定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及责任准备金的制度。专门从事保险精算工作的人员称为保险精算师。保险精算师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惊醒考核和认定。精算事项包括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金。保险精算可以增强保险产品设计的科学性,提高保险业务经营水平,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八、保险公司信息报告与资料管理
  保险经营信息及有关资料,是保险公司股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其债权人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渠道,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保险监督管理的依据,关系到保险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因此, 《保险法》用多个条文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如下:
  (1)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于每一会计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将上一年度的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及有关报表报送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并依法公布;
  (2)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于每月月底前将上一月的营业统计报表报送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3)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营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及其他有关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4)依据《保险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妥善保管有关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账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账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汇报材料分享--自由空间的blog
&&&&&&&&&&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最新回复
& {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汇报材料分享 }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012年 &9月1日至2日,xxx公司组成XXXXX组长,生产、设备、安全主干人员的自评组对公司各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进行了评定,评定中走访了所有单位,通过听取各单位负责人关于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的汇报,分为管理组和现场组,查阅资料、深入生产现场检查、对各单位员工进行询问等方式对全公司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自评/考核,评定情况如下: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
公司召开安委会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动员会以来,无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千人负伤率为0;无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无新增职业病发生,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绩效,达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绩效。
三、要素评定情况
㈠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公司印发2012年1号文件确定了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按职责将目标分解至各个单位,各单位进行了层层分解。公司制定了完成目标的工作措施并按计划予以实施,制定了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㈡组织机构和职责
公司员工700余人,按规定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10人。其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名,占员工总数的千分之三以上;文化程度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2名,比例为50%。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每次会议均形成纪要。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2012年5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适宜性评审,并重新更新发布。
㈢安全投入
公司保障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并由财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相应使用台账。每年、每月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预算计划,并实施。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㈣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职能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安排专人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学习。2012年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合规性评价,编制了合规性评价报告。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2012年5月对管理制度进行了评审,修订并重新发布。编制了齐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审核、发布。
㈤教育培训
公司有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每年将各单位培训需要编制成培训计划并由具体负责单位实施,安全培训效果均进行评价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5名,经考核取得资格证书。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均进行工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均按照相关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在今年7月份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并合格。
所有单位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㈥生产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均执行了“三同时”,布置留有足够的人员安全通道和检修空间;厂区内的建构筑物,电气、油罐设置防雷设施。主要生产场所消防设施齐全。防护栏杆基本齐全,现场照明有效,通风除尘系统运行正常;特种设备均进行了年检,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帐。起重器均安装了通电指示灯,供电系统,配电室、控制室、循环水等重要地点均设置了应急照明。
㈦作业安全
各单位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价、分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电子铜带厂形成危险源辨识清单。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审批制度。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基本齐全。供销部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了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㈧隐患排查
公司制定了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对较大隐患由负责部门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㈨危险源监控
公司建立了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各车间按照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确定各级危险源,分级管理。
㈩职业健康
公司在工作岗位基本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防护设施。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在安全教育培训时对员工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十一)应急救援
公司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特点分级组织了演练或培训。
2012年,未发生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事故。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公司制定了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规定了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对事故调查报告书、批复、工伤认定等资料存档。建立管理台帐。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
2012年公司制定了安全绩效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所属单位、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四、持续改进
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记录,按标准化要求加强各类评估,及时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递给员工并体现在管理制度中。
㈡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及时告知职工职业危害及检测数据,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㈢积极投入解决设备设施方面的不符合项目;完善设备设施的检查、检测及维护,并规范记录,使设备设施的状态进一步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及技术规程要求;
㈣积极开展现场6S管理和运营转型,现场增加安全警示线及物料堆放标示,实行定置管理;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和规范作业行为。
㈤持续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和日常达标检查活动,保持安全生产达标。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自评报告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贯彻落实《中国铝业公司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铝安委字〔2011〕16号)精神,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和《有色重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1〕130号)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安全标准,公司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下发实施方案
2011年10月份中铝总部下发《中国铝业公司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进行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公司要求各部门一把手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认真按照中铝总部指导意见和公司要求认真开展创建工作,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和基础安全管理,规范安全行为、有效防范事故。
2011年11月20公司下发《xxxxx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负责机构、人员职责、工作步骤和工作进度。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公司党委书记和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以xxxx副总经理任组长的专家评审组,下设4个专家评审小组,评审组由21名各专业业务骨干组成,负责评定标准内相应类目的评审。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公司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程序化、岗位作业标准化、安全操作规范化,确保2012年三季度前达到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并通过xxxx总部评审组评审,2012年12月底前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组的验收考核。
二、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推进工作正式展开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公司于12月2日召开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会,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对实施意见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谢金辉总经理在启动会中指出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强调各部门要按照公司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为宣传发动、自查整改、自评申报三个阶段。会议同时布置了12月份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自查自评的具体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三、第一阶段自查自评工作情况
12月份各部门按照确认适用的考评项目、评审组确认各部门适用的考评项目、各部门完成自查报告、审核组审核各部门自查报告、形成公司第一轮自查报告报送总部的5个具体自查工作节点,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自查自评任务。2011年12月2日启动会后各部门立即以部门或班组为单位自主组织学习评定标准,逐条对照评定标准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逐条进行现状调查。12月9日各部门向公司报送适合各部门的具体项目,四个专家评审组按照指定的相应类目进行适合项目的审核,审核确认意见于12月13日反馈至各部门。12月27日各部门按照要求提交第一次现状自查报告,12月31日专家组在对自查报告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形成第一份公司现状自查报告并反馈各部门。公司要求各部门于2012年1月份起开始针对自查检查的问题边检查边落实整改。公司要求各部门从2012年1月份起开始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边检查、边落实整改。
自查阶段13个部门组织的基本规范和评定标准学习培训超过30场次,评审组组织的评审次数9次。通过自查阶段的学习培训,公司员工逐步了解基本规范和评定标准的各项条款。12月份公司宣传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通过电子屏幕,OA通知、电子论坛、内部刊物、会议宣传等各种途径,加大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为启动阶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第二阶段自查整改工作情况
2012年1月16日公司下发《关于安全标准化建设第二阶段工作安排的通知》,布置第二阶段自查、审核和整改工作。通知要求各部门修正提交自查报告中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重新进行自查自评,27日前再次提交自评报告(书面)。27-31日审核组对各部门自评报告审核后,正式反馈各部门开始整改。第二阶段自查自评扣分共计190分,公司将扣分项目按照责任部门汇总,要求责任部门在2月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期限进行整改。
五、整改攻坚阶段进展情况
2月份的整改攻坚阶段,总经理在公司各个会议上反复强调整改要求和工作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认真做到位、做扎实。2012年2月份,各位分管副总经理亲自挂帅推进分管范围内各部门的整改,有利地推进整改进度。
2月27日―3月1日,由公司副总经理和审核组主要成员组成两个审核组,深入各部门和生产现场进行为期5天的审核。按照从严控制评分的要求,公司第二次自查扣分共计125分,形成第二阶段自评报告,审核后公司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整改项再次进行落实整改。
3月13日,公司对各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再次进行检查确认和评分,检验整改项目的进展落实情况。自评情况为:无关项目65分(22项),第13类目20分不参与考评,实际参与考评项目分值为915分,各项目扣分42分,实际得分873分,按照计分原则公司自评最终得分为95.4分。本次自评扣分涉及第6、7、8、10共四个类目,分别为第6类目设备设施(15项)32分、第7类目生产作业2分(2项)、第8类目隐患排查与治理5分(1项)、第10类目职业健康2分(1项)。
六、总部审核后整改情况
4月5日―4月6日,总部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组8人对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评审。在两天的评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自身在安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本次标准化审核中,管理专家组检查发现管理制度与标准存在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现场专家组检查发现一些设备设施、生产作业场所、生产作业行为存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
根据总部的评审结果,4月9日公司召集内部审核组进行本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审核问题的整改会议。会议要求立即组织将审核存在的问题在公司内形成通报,并将各部门整改问题划定整改责任部门,以书面形式交到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公司要求各项目由负责人监督落实,从严把关,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整改,两个月内向总部提交整改报告。除总部专家组审核的问题以外,各责任部门和审核小组重新对评审标准细化对照,对标整改。
公司通过1个多月的努力,5月9日公司内部审核组对一个月以来的整改情况进行评审,确认大部分整改项目已完成整改。
5月17日,公司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材料报送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8日,福建省安监局正式发文,同意我司申报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
七、要素评定情况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2011年公司确定并发布了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并按职责以HSE责任状的形式将目标分解至公司领导及13个部门,再由部门层层分解至员工。公司制定了完成目标的工作措施并按计划予以实施,制定了《安全生产考核评分标准》,每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2.组织机构和职责
公司有员工1249人,按规定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环保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31人。其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2名,占员工总数的千分之三以上;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9名,比例为45%以上。设立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安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进行总结及下季度工作计划安排,每次会议均形成纪要。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2012年1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适宜性评审,并更新发布。
3.安全投入
公司保障职业健康安全费用投入,并由财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台账。每年制定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使用预算计划,并予以实施。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主管部门安环部汇总。安环部每年进行一次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清单到各单位。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培训考核的形式传达给从业人员。2012年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编制了合规性评价报告。
公司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对28项管理制度进行了评审,修订并重新发布。全面布置落实200余份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培训和考试工作。公司各项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规程得到补充和完善。
5.教育培训
公司安环部为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每年将各部门的培训需要编制成培训计划并由具体负责部门实施,安全培训效果均进行评价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2011年10月,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7名,经福州市安监局考核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2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均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421名均按照相关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公司根据特种作业人员清单,布置各人员取证、复审时间,保证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
公司所有外来参观、学习、施工等人员均进行有关安全要求、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公司采取“OA论坛安全专栏”、“安康杯”、“安全月活动”等多元化的形式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6.生产设备设施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均执行了“三同时”,厂址、厂区内各道路、建筑均符合国家相应要求;厂区内的建构筑物,电气、油罐均设置防雷设施。主要生产场所应急照明、消防设施齐全。设备设施均符合要求,同时建立相应台帐,对各设备设施进行周期性维护、保养、检测。
7.作业安全
各单位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价、分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公司形成危险源辨识清单。公司现场定置管理科学、规范,现场施工、日常作业井然有序。
公司根据各岗位特点,制作岗位风险安全警示标识并在现场进行张贴,现场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基本齐全。
工程项目均发包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并签订《外协施工安全管理协议》,并由工程项目所在部门和组织实施单位共同对施工方进行安全交底和日常监管。同时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相关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执行安全准入。
公司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有关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制定实施计划方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控制变更风险。
8.隐患排查
公司制定了《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限期对隐患进行治理。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和效果评估。
公司根据现场各项安全类指标、隐患治理情况等项目内容,建立公司、部门、班组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周收集数据,分析公司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并根据运行情况制定整改方案。
9.危险源监控
公司建立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各部门按照规定对部门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确定各级危险源,分级管理。
10.职业健康
公司在工作岗位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防护设施,通风除尘设施基本齐全。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要求佩戴、使用。公司《员工健康体检制度》明确职业危害接触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制度确定岗前、岗中、离岗健康体检。并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公司每月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每年请有资质机构进行了一次检测、评价,并将检测、评价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在安全教育培训时对员工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每年按规定向福州市马尾区安监局申报了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1.应急救援
公司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等,每年对公司组建的应急抢险队队员以及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各预案的培训、演练。公司综合预案及专项预案在论证和评审后报当地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公司制定了《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规定了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调查报告书、批复、工伤认定等资料存档并建立管理台帐。定期对国家、公司等相关行业发生的事故进行通报学习。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明确组织单位、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2012年1月公司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纳入部门、班组、员工的HSE责任状中。并根据要求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评定,同时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八、评定结果
1.系统运行效果
2011年11月份以来,通过五个月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法规、制度和规程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得到持续改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更加具体的落实。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
各部门高度重视安全标准化工作建设的开展,两个阶段共组织超过50场次的学习培训。公司组织了全员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知识考试(含所有高管层和中层干部)。通过各项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班组长和广大员工熟悉了安全标准化各大类目、评定标准的基本框架、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b.规章制度补充修订完善
&&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对照评定标准,补充完善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责任制》、《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投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工伤保险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射线装置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安全生产投入》、《岗位达标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制度》、《派遣工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管理办法》、《物料堆放管理制度》、《安全环境项目技改审批制度》、《安全标识》等28项制度。全面梳理补充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制定安字文件修订计划并完成27份安字文件修订,全面布置落实200余份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培训和考试工作。公司各项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规程得到补充和完善。
c.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公司成立于1992年,一期的主要设备从国外引进,2011年二期高精铝板带项目投入试运行,公司的主要设备设施总体上较现代化,各项安全保护设施、连锁互锁装置、监控预防报警装置、职业健康设施、节能减排设施状况相对较好。在安全标准化工作过程中,装备能源部门认真对照评定标准,查找公司设备设施与评定标准的差距,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组织部门行政和技术骨干进行整改分工,逐条落实责任人,并要求各负责人每周向部门汇报整改情况,各阶段整改情况及时报送公司。
d.持续开展“5S”管理,现场定置卫生标准规范
去年以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5S”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培训宣传,使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5S活动中。使5S改善从局部活动逐渐转变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公司对所有现场进行5S责任区划分,公布5S定置图,明确各区域的5S责任人,各现场实现可视化管理。公司每月对各部门进行5S现场检查,并进行考评,同时根据现场所发现的问题点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并进行跟踪确认。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场物料堆放整齐有序、通道畅通规范、场地卫生整洁爽朗,真正实现了生产现场定置合理,场地划分科学规范,保证了现场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e.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管理过程更加规范有效
评定标准明确要求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均应按照PDCA循环有效进行,各项安全管理活动、监督检查活动体现检查记录和作业标记。公司在整合型管理体系和安全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下进一步进行梳理,查找各项安全管理过程的漏洞,完善管理活动各项记录和标记,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的沟通和处理,加强违规违章检查处罚和事故案例的通报,加强危险危害辨识和控制,加强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处罚,加强消除事故隐患奖励力度,确保安全管理过程持续改进,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f.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文化氛围
安全标准化工作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过程。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公司广大员工把安全标准化的项目条款为工作标准和管理工具在生产现场进行应用,公司内形成重视应用标准条款的氛围。通过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对评定标准内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的反复学习培训,显著的变化是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增强,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安全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对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弥补各项安全工作漏洞,保障设备设施和作业行为本质安全,将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下一步工作改进措施
该次评审中发现了公司一些安全生产上的短板问题,如现场2#、3#拉弯矫直机岗位噪声超标、部分钢直梯未按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公司无火警集中处理中心等。
在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安排中,将对现场的一些问题进行持续跟进,监督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到位。特别是现场对员工健康、安全方面照成较大影响的事项应坚决限期整改。
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我司建立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通过统计、分析现场反馈的各项安全隐患、人员情况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检查出的结果,生成公司的安全生产现状预警图,并在公司的信息平台中的“安环信息”专栏进行公布,公司全体人员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实时了解到公司的安全生产现状,并根据现状分析进行改善工作。通过信息平台极大的方便了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了解,使员工的对安全的认识更进一步的提升。
4.安全标准化系统资源使用效果
在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过程中,公司各部门通力配合,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现场班组,都认真对照评定条款,对比不足之处,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由各部门精干成员组成的标准化评审小组,在不断的自查、整改、落实中,对条款的认识不断的提高,进而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公司的人、物、机得到的进一步的改善。
5.绩效检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4次公司的安全标准化评定,评定结果总是在不断的进步,公司的安全生产本质管理在不断的改善,最终结果认为公司目前的绩效考评体系是适宜的。
公司已明确对相关方进行严格的安全准入管理及安全监测管理,对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的各项活动进行安全管控。要求相关方在进厂施工作业前应进行安全生产报备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及义务,并在其施工作业期间进行安全监管,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以及绩效评定,提升相关方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以达到公司、相关方共同关注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状态。
{Re: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汇报材料分享}
总结得到位,支持。
{安全标准化培训班}
关于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应急管理 培训班的通知 培训时间及地点
日―10月15日(09日报到)
日―10月21日(15日报到)
日―10月26日(20日报到)
日―11月02日(27日报到)
日―11月23日(17日报到)
日―11月30日(24日报到)
具体报到地点及乘车路线另行通知。 五、相关费用
培训费1380元/人(不含资料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联系人,张强
{Re: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汇报材料分享}
{Re: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汇报材料分享}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根本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思想认识还存在偏差,“要达标”的目的还不够明确,指导思想还不够统一。“被达标”多于“要达标”,监管部门“任务”完成了,企业脸上“有光”了,而企业及职工群众依然朦朦胧胧,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汇报材料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