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邦微电子注塑机800#顶杆油缸几个规格

汽车起重机液压件配套情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0页免费21页免费14页免费345页3下载券15页免费 6页免费90页1下载券6页免费5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5页免费45页免费60页1下载券60页2下载券4页免费
汽车起重机液压件配套情况|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8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生产六西格玛案例-提高注塑机日产量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生产六西格玛案例-提高注塑机日产量
提高注塑单机日产量 6σ项目立项注册表1. 基本信息公司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涉及流程 项目成员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牵头部门 财务确认 涉及产品 发 起 人 黑 带 区 分 姓 名 意 见 倡 导 者 主 黑 带2. 基线与目标项目 单位 现水平 目标水平 先进水平3.效果预算项目 投入费用 预想效果4.日程计划D M A I C 9.1~9.10 9.11~9.25 9.26~10.25 10.26~11.25 11.25~12.31单机日 产量件/天/台1500190020005. 现状描述:目前注塑一厂的注塑机日产配量15000件成品生产线日产量25000件,导致注塑厂的生产提前期较长,库存较大,给注塑生产、仓储运输造成极大压力。6. 推进方向:主要从模具的结构、机模置优化、转产流程、注塑工艺优化等方向进行推进 7、投入资源:模具、注塑机及相关设备的改善 8. 相关项目:降低半成品上线不良率 9. 效果及影响:财务收益=基期单机日产量* 360天*(1-无效工时率)*(基期单件电费-目标单件电费)+(目标单机日产量-基期单机日产 量)* 360天* (1-无效工时率) * (单件外发加工费-目标单件电费-目标单件脱模剂费用-目标单件效益奖)-设备投入费用 =¥ 241万元2 项目背景D M A I C注塑大件产量走势图万件800800持 续 增 长* 经销商需求不断增加 * 整机价格下降 * 塑胶原材料价格上涨700 600 500 400 300 200 200 99年 00年 300600 50040001年02年03年04年3 问题陈述件/天D M A I C注塑产能与整机厂需求对比 自制产能 80%自制产能与外部资源比例外部资源 20%
10000注塑日产量总装厂日需求* 注塑日产量与总装厂日需求差异过大(10000件) *依靠外部资源比例大(30%) *注塑提前期达10天以上,库存资金周转天数达15天以上 * 按原有的改善方法,目前注塑产能已近极限水平提高注塑日产量 非常有必要4 项目范围塑胶件生产的主要活动过程D M A I C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制 模具设计制 造 造注塑过程喷涂过程 喷涂过程总装厂上线 总装厂上线过程范围产前准备 产前准备 机模配置、模具保证 机模配置、模具保证 设备保证、材料保证 设备保证、材料保证转模 转模工艺调试 工艺调试正常生产 正常生产产品检验 产品检验5 VOB & VOCD M A I CV V O O B B V V O O C C中国制造中心总经理:提升模塑能力是提升制造能力的核心之一事业部04年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模塑工艺提升工程CTQ 高产能 低成本内部顾客CTV: 按时按质按量提供塑胶件 外部顾客经销商: 及时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6 Y的定义 Y的定义D M A I CY (单机日产量)=日产量/(总机台数-试模和无计划机台数)7 现状与目标现状描述月份单机日产量(件/台/天)00 0 900 850 800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1100D M A I C 目标设定1200提1024.5 5 高%1080 926 946 938 100110310 900标 杆 目标 12月基线 6-8月Base Line Target Advanced8 效果预测财 财务 务效 效果 果D M A I C项目计算公式基期单机日产量* 360天*(1-无效工时率)*(基期单件电费-目成果 (RMB)¥241万单机日产量标单件电费)+(目标单机日产量-基期单机日产量)* 360天* ( 1-无效工时率) * (单件外发加工费-目标单件电费-目标单件脱 模剂费用-目标单件效益奖)-设备投入费用¥241万无 无形 形效 效果 果 ◆ ◆9 项目团队发起人D M A I C ****MBB ***职责: ?明确项目范围及目标 ?控制项目进度 ?协调团队成员的活动Leader:****机模配置 ****模具保证 ****设备保证 ****工艺保证 ***转产改善 ****协调统计FEA ********?协调项目进度 *跟踪措施实施 ? 数据统计分析* 生产计划改 善 ? 注塑机与模 具的最佳配置?模具维护?设备维护*注塑工艺研 究提升 ?不良缺陷分 析改进* 缩短转产时 间 ?绩效管理?财务收益核算*模具改进* 设备改进10 推进计划D M A I C日程 9月 10月 11月 12月定义 9/1 9/10测量 9/11 9/25分析改善控制9/26 10/25 10/26 11/25 11/26 12/3111 Y的MSA单机日产量的测量过程为: 注塑车间生产→合格入库→ 电脑管理→得出每月总的产 量→单机日产量=月产量/月 投入有效机台数注:月投入有效机台数=(当月天数*24无计划停机时间-试模时间-放假时 间)/当月天数*24D M A I C产量来源该测量系统可靠!同时,合格品检验对单机日产量有一定程 度的影响,其测量系统分析如下:12 Y的MSAMSA 计划? 注塑件自检 : 操作者 3名; 注塑件产品 20个; 反复 2次part no.standar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OK OK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NO NO OK NO OK NO OKD M A I C测量日期:日 测 量 者: 操作者:a1OK OK OK NO NO NO OK OK NO OK NO NO OK NO NO OK OK OK OK OKa2OK OK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b1OK OK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OK NO OK OK OK OK OK OKb2OK OK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NO OK OK OK OK NO OKc1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NO NO OK NO OK OK OKc2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NO NO OK NO OK NO OKa: b: c:13 Y的MSA注塑件自检MSA 结果D M A I C操作者本身的一 A ssessm en tA g reem en t致性比较高D ateof study: 2 0 0 4 -0 9 -1 4 Within Appraisers R eported by: 熊 友 红 Assessment Agreement N am eof product: 注 塑 大 件 M isc: Appraiser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1 20 18 90.00 (68.30, 98.77) W ith inA ppra ise rs A p pra ise r vsSta n da rd 2 20 18 90.00 (68.30, 98.77) 3 20 19 95.00 (75.13, 99.87) 95.0% ? CI 95.0% ? CI 100 100 Percent Percent # Matched: Appraiser agrees with him/herself across trials. Each Appraiser vs Standard 90 90 Assessment Agreement Appraiser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1 20 16 80.00 (56.34, 94.27) 80 80 2 20 16 80.00 (56.34, 94.27) 3 20 18 90.00 (68.30, 98.77) 70 70 # Matched: Appraiser's assessment across trials agrees with the known standard. All Appraisers vs Standard 所有操作者对标准的 60 60 Assessment Agreement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一致性为70%(小于 1 2 3 1 2 3 20 14 70.00 (45.72, 88.11) 80% ),偏低 Ap p raiser Ap p raiser # Matched: All appraisers' assessments agree with the known standard.Percent结论:MS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操作者进行质量检验标准的培训,14Percent Y的MSA9月18日,对所有操作者进行质 量检验标准培训,再次进行MSA 量检验标准培训,再次进行MSA? 注塑件自检 : 操作者 3名; 注塑件产品 20个; 反复 2次part no. standard 1 OK 2 NO 3 OK 4 NO 5 NO 6 OK 7 OK 8 OK 9 NO 10 OK 11 NO 12 NO 13 NO 14 OK 15 NO 16 OK 17 NO 18 OK 19 OK 20 NO a1 OK NO OK NO NO NO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NO OK OK OK OK NO a2 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NO OK NO OK OK NO b1 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NO OK NO OK OK NO b2 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OK OK NO OK OK NO c1 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NO OK NO OK OK NOD M A I C测量日期:日 测 量 者: 操作者: a: b:c2 OK NO OK NO NO OK OK OK NO OK NO NO NO OK NO OK NO OK OK NOc:15 Y的MSA2次MSA 结果D M A I C操作者本身的一 Assessm ent Agreem ent 致性比较高Date of study: Reported by: Nam e of product: Misc:
马 驰 注 塑 件Within Appraisers Assessment Agreement Appraiser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1 20 18 90.00 (68.30, 98.77) W ithin Appraisers 2 20 19 95.00 (75.13, 99.87) 100 3 20 20 100.00 (86.09, 100.00) # Matched: Appraiser agrees with him/herself across 95trials.90 Each Appraiser vs Standard Appraiser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85 1 20 18 90.00 (68.30, 98.77) 2 20 19 95.00 (75.13, 99.87) 80 3 20 20 100.00 (86.09, 100.00) Percent 75Appraiser vs Standard95.0%? CI Percent100 95 90 Percent 85 8095.0%? CI PercentAll Appraisers vs Standard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95 % CI 20 17 85.00 (62.11, 96.79) OK 0...75 操作者对标准的一致 70 性85%(大于80%) 1 2 Appraiser 3 符合要求 1 2 Appraiser 370结论:通过对员工进行质量检验标准的培训,该MS可靠!16 工程能力分析D M A I CI C ha r t of 单 机 日 产 量 6-8月00 900 800 700 6001 1UC L=1195.4Target=1080_ X =1024Individual ValueLC L=852.611500 1 10 19 28 37 46 55 Obs e r v a t io n 64 73 82 9117 目标再确认D M A I C经过分析,对单机日产量目标再次确认12月 6-8月 1200件/天/台 1900件/天/台2000件/天/台基线目标标杆18 宏观流程图In - Put ProcessD M A I COut - Put原材料 原材料 生产辅料 生产辅料 注塑机 注塑机 人力 人力 水电动力 水电动力 消耗品 消耗品 工、夹具 工、夹具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U U U U C C C C U U U U C C C C C C C C产前准备 产前准备成型周期 成型周期转模(产) 转模(产) 工艺调试 工艺调试 正常生产 正常生产良品率 良品率 无作业工 无作业工 时 时19 产前准备树状图分析找出17个可控因子模具位置 模具准备 模具状态确认D M A I C是否可量产 故障是否排除 改模是否完成 配件准备 射嘴是否正确 注塑机状态准备 故障是否排除 配件准备 U C U C C C C产 前 准 备设备准备氮气发生器是否正常 C 气辅辅助设备状态 配件准备 模温机状态 包装材料是否齐套 C C C C C C C C C C 是否就位 C C辅料准备加工材料是否齐套 工具、夹具是否齐套 塑胶料是否齐套原材料准备色粉、色母、水口料是否齐套C 是否已配料机模配置模具与机床尺寸匹配 模具与机床工艺匹配 是否有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是否有成型工艺摘要 是否有包装工艺要求20 转模、工艺调试流程图找出17个可控因子Input Input Type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 Output put Input InputD M A I CType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 Output put-完整 的参数-清洗剂 -员工技能 - 配件标准化 - 寻找配件时间 - 转模工具 - 员工技能 - 转模工具 -员工技能 -转模分工 -标准化顶杆、 压板齐套 -员工技能 -转模工具 -转模分工C C-内表面干净 -状态完好 -不渗漏 -不装错-初始参数CC C C C C C C C C C C-员工技能 -员工技能 -注塑系统性能C-开合模安全快捷 -方便产品取出-安全快速完成U U-产品充填完整-安全快速完成-员工技能 -注塑机塑化性能 -员工技能 -辅助设备性能C U C U-快速回料 -塑化良好-安全、快速-满足产品 成型要求 -达到定额要求 -质量合格-标准化的配件 C -连接分工、工具 C -员工技能 C-快速准确-员工技能C21 注射成型生产流程图Input Input Type Type Input Input Type Output put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 Input Input保压位置D M A I CType TypeC C C C C C CInput InputType Output put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塑化充分 、均匀 - 最短的加 料时间 - 减轻缩水 程度 - 产品密实 - 最短的保 压时间主水口长度 定位圈 胶口套 油压泵 油阀板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 液压换向阀U C C U U U U U U座进压力 座进速度 座进位置 近接开关 座进电磁换向 阀 座进油缸 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控制电热发热 圈 射料电子尺 料管用发热圈 控制料管温度 射出电磁换向 射出油缸 料管组 螺杆组 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油压泵 油阀板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C C C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融胶充满 型腔 - 流动性好 、均匀 - 最短射料 时间 - 射嘴与浇 口套吻合 压实保压压力 保压速度 保压时间 烘干塑化温度胶口套 浇道产品壁厚U产品外观尺寸 U 产品实际重量 U 水口位置、长度 C 胶口套 浇道 型块 型针 顶针 型腔注塑位置 注塑压力 注塑速度 注塑时间 烘干塑化温度型块 U 型针 U 顶针 U 型腔 U 产品壁厚 U 产品外观尺寸 U 产品实际重量 U 水口位置、长度C 曲手组 U 十字车臂 U 导向柱 U加料位置 加料压力 加料速度 加料时间 烘干塑化温度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合模电子尺 合模位置 合模完成近接 开关 油压泵 油阀板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 液压换向阀 锁模油缸 定模板 动模板 调模模板 大柱拉杆 射料电子尺 回料位置 回料电磁换向 阀 回料液压马达 料管组 螺杆组 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油压泵 油阀板C C U U U U C C C C C UC C C C C C U U U U U U液压换向阀胶口套 定位圈 产品重量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 液压换向阀22 注射成型生产流程图Input Input Type Type Input Input射座退限近接 开关 座退电磁换向 阀 座退油缸 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油压泵 油阀板 冷却水塔 冷冻机 冷却媒质 内部筋位位置 产品壁厚 控制时间退芯 控制位置退芯 退芯电磁换向 阀 退芯油缸 机械退芯装置 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油压泵 油阀板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D M A I CInput Input主水口长度 产品外观尺寸 排钮孔位置 AV孔位置 导柱、导板 导套 反导柱 滑块 滑块导轨 抽芯 复位弹簧 复位油缸 顶针 司筒 定位钉开模位置 开模压力 开模速度 开模时间Type Output put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Type TypeU U U U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Input Input电脑主机 电动机 控制线路 电磁换向阀 合模电子尺 合模位置 合模完成近接 开关 油压泵 油阀板 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 液压换向阀 锁模油缸 定模板 动模板 调模模板 大柱拉杆 曲手组 十字车臂 脱模电子尺 顶出位置 脱模退限位近 接开关 电磁换向阀 脱模油缸 脱模推板 脱模顶杆 弹簧 油缸Type Output put Type Process Process OutU U U U U U C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C U U U C C C C ―易取出产 品 ―无品质问 题 ―最佳开模 位置 ―脱模顺畅 - 最佳加速 速位置 - 移动平稳 - 冲击小主水口长度 定位圈 胶口套射座退压力 射座退速度C C C C C U U U U C C C C C U U UU U U U U U U U U U U C U U C C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最佳退芯 位置 ―最短退芯 时间 ―满足卸压 要求 ―最短冷却 时间油压力比例阀 油流量比例阀 油管路 液压换向阀 冷却水路 水嘴 水管 堵头 冷却时间 排钮孔位置 AV 孔位置 抽芯油缸 油管 油嘴 抽芯导轨 抽芯型块―满足表面 质量 ―最短冷却 时间导向柱 产品内部柱位 产品内部孔位 产品内部筋位 模具顶杆孔尺寸 、位置 顶针 司筒 推板 反导柱 导套 U U U C C C C C CC C C C 退芯位置 C 退芯压力 C 退芯速度 C 退芯时间 C 哥林柱间距尺寸 U 模具外形尺寸 U 液压换向阀 U员工状态C员工技能C―安全、快 速 ―无品质问 题23 C&E矩阵D M A I C对顾客的重要度 10 3 5 顾客CTQ 成型周期 良品率 无作业工时率 T/L NO Process Step Process Input 1 2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输入初始工艺参数 初始参数 9 9 26 松退 松退时间 9 3 产前准备 机模工艺性匹配 9 9 27 加料 回料位置 9 1 冷却 冷却媒质 9 9 56 合模 复位油缸 3 28 加料 加料压力 9 1 冷却 冷却水路 9 9 57 合模 定位钉 3 29 合模 关模时间 9 0 88 退芯 退芯时间 3 58 开模 开模完成近接开关 3 产前准备 成型工艺摘要 9 9 30 产前准备 注塑机故障 3 1 89 合模 合模位置 3 59 开模 导柱、导板 3 取产品加工 9 9 116 入芯 入芯压力 31 取产品加工 员工状态 员工技能 9 90 合模 关模压力 3 3 60 开模 导套 3 射料 32 产前准备 注塑位置 9 9 117 入芯 机模尺寸匹配 1 入芯速度 3 91 合模 关模速度 3 61 开模 反导柱 3 烘干塑化温度 3 入芯时间 9 射料 33 射料 62 开模 注塑压力 9 9 118 入芯 滑块 3 1 92 产前准备 色粉、色母、水口料准备 烘干塑化温度 3 定位圈9 9 119 射座进 模具检查、清洗 射料 34 保压 63 开模 注塑速度 9 滑块导轨 3 93 产前准备 1 35 加料 64 开模 烘干塑化温度 3 9 抽芯 3 120 射座进 工具、夹具准备 胶口套9 射料 注塑时间 9 94 产前准备 1 36 松退 65 开模 烘干塑化温度 3 9 复位弹簧 3 121 射料 胶口套 95 退芯 油管 1 保压 37 退芯 66 开模 保压位置 9 9 抽芯型块 复位油缸 1 1 3 96 退芯 油嘴 1 122 射料 浇道 保压 38 合模 67 开模 保压压力 9 9 抽芯 3 3 定位钉 3 97 安装模具配件 配件标准化 1 123 保压 胶口套 保压 39 合模 68 开模 保压速度 9 9 开模位置 3 顶针 3 3 98 入芯 入芯油缸 1 124 保压 浇道 开模压力 3 司筒 3 3 保压 40 合模 69 开模 保压时间 9 9 99 入芯 抽芯油缸 3 胶口套 3 1 70 开模 开模速度 125 加料 41 冷却 堵头 3 冷却 冷却时间 9 9 100 入芯 油管 1 71 产品脱模 模具顶杆孔尺寸、位置 0 42 开模 顶针 3 胶口套 3 126 松退 产前准备 气辅控制台 9 3 72 产品脱模 反导柱 3 101 入芯 油嘴 43 开模 司筒 3 3 1 127 射座退 胶口套1 松退 44 产品脱模 主水口长度 9 73 产品脱模 导套 3 102 入芯 抽芯导轨 3 退芯位置 3 1 脱模推板 128 退芯 74 产品脱模 弹簧 3 射座退 主水口长度 9 1 103 入芯 抽芯型块 45 产品脱模 3 3 1 脱模顶杆 75 产品脱模 油缸 3 129 退芯 退芯压力 104 冷却 水嘴 开模 46 产品脱模 开模时间 9 0 3 3 1 顶针 76 开合模参数校正 员工技能 3 130 退芯 退芯速度 105 冷却 水管 47 产品脱模 3 3 1 产前准备 配件准备 3 司筒 77 产前准备 模温机准备 9 3 131 产前准备 电箱、油泵准备 106 退芯 抽芯导轨 3 3 1 推板 78 合模 关模位置 3 射料 48 产品脱模 水口位置、长度 9 3 132 产前准备 包材准备 107 卸模 上下模工的分工 合模完成近接开关 3 0 1 顶出位置 3 保压 49 合模 79 产品脱模 水口位置、长度 9 3 射座进 顶杆、压板的标准化 合模 80 松退 108 上模 导向柱 133 3 座进压力 0 1 松退延迟 3 加料 50 加料速度 9 3 松退位置 3 51 合模 81 松退 109 拆除生产模具配件 导套 0 1 134 射座进 转模工具 3 座进速度 加料 52 合模 82 松退 加料时间 9 3 110 安装模具配件 松退压力 3 反导柱 135 3 座进位置 0 1 射座进 寻找配件时间 松退速度 模具镶件 3 111 产前准备 0 产前准备 氮气发生器 3 9 53 合模 83 松退 滑块 3 0 136 射座进 射座进压力54 55 合模 合模对流程图分析得出的140个因子进行分 析,导出37个重要因子84 85 86 87入芯 入芯 退芯 退芯112 113 114 115控制时间入芯 3 检查、清洗模具 模具清洗剂质量 3 射座进速度 0 滑块导轨 137 射座进 控制位置入芯 3 产前准备 作业指导书3 复位弹簧 0 138 射座退 包装工艺要求射座退压力 3 产前准备 控制时间退芯 控制位置退芯 3 139 射座退 射座退速度 入芯 入芯位置140 射座退定位圈1 1 1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3 3 3 3 3 3 3 1 1 1 19 9 9 9 3 3 1 1 1 1 1 1 1 1 1 3 3 3 3 1 1 1 1 1 90 1 1 11 09 1 03 1 9 0 1 1 3 1 0 3 1 0 3 1 0 3 9 3 0 3 13 0 13 0 13 0 1 03 1 03 13 1 13 1 13 1 13 0 13 1 03 03 1 03 1 03 1 33 1 3 13 331 3 1 3 0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9 3 3 3 3 1 1 1 1 0 0 0 0 1 1 1 1162 162 99 162 98 162 98 95 1 132 78 1 132 3 72 1 122 3 64 1 122 3 62 3 3 62 122 3 3 62 122 3 62 3 3 122 58 3 3 54 122 3 3 122 54 3 3 122 54 3 3 54 122 3 3 54 114 3 3 54 108 3 3 54 108 3 54 3 3 105 54 3 54 104 3 1 3 104 54 1 3 104 45 3 1 45 104 45 1 3 104 3 1 45 102 45 1 31 45 1 45 1 1 1 1 01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5 44 44 44 44 39 39 39 39 38 38 38 3838 35 1 35 1 35 1 34 3 34 3 34 3 34 34 3 28 3 28 3 28 3 28 3 28 3 28 1 28 1 28 1 28 3 28 1 25 25 1 25 1 25 1 24 1 24 1 24 1 24 1 243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24 15 一次FMEA对上述37个主要因子进行FMEA 对上述37个主要因子进行FMEAN Process O Step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冷却 输入工艺参数 产前准备 取产品加工 取产品加工 冷却 保压 射料 保压 产前准备 射料 保压 加料 射料D M A I C潜在失败模 潜在失败影响 式冷却时间长 参数错误 工艺不匹配 员工疲劳 注射压力 员工技能不足 烘干塑化温度 冷却时间长 保压时间不合理 烘干塑化温度 射料时间不合理 烘干塑化温度 转换位置不合理 烘干塑化温度 无配件 关模时间 位置不合理 速度不合理 开模时间 加料时间长 成型工艺摘要 射料速度不合理 加料速度Process Input冷却时间 初始参数 机模工艺性匹配 员工状态 21 射料 员工技能 22 保压 冷却水路 保压时间 23 加料 注射时间 24 射料 保压转换位置 25 松退 配件 26 合模 注射位置 保压速度 27 开模 加料时间 28 产前准备 射料速度 29 加料 机模尺寸匹配 30 加料SEV 潜在的要因OCC 当前的控制 DET RPN 方法640 240 160 128 128 120 64 64 60 60 60 48 45 40 36 36 36 32 3216 产前准备 17 18 19 20 松退 松退 保压 产前准备31 加料 松退压力 松退位置 32 保压 保压压力 33 射料 气辅控制台 34 退芯 35 松退 36 射座退 37 松退生产量低 10 水路布置不合理 8 改进水路 8 无作业时间长 5 参数不合理 6 技能培训 8 可能无法正常生产 10 机模配置不合理 8 日常点检 2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8 工作环境恶劣 4 巡检、调休 4 压力不足 良品率低 4 设定不合理 2 仪表测量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8 工作环境恶劣 4 巡检、调休 4 料花、冷料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6 原料性能、温度设定不合理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8 水路设计不合理 5 改模 2 仪表测量 3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8 模具结构不合理 2 改进模具 料花、冷料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6 原料性能、温度设定不合理 2 仪表测量 4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8 模具结构不合理 2 改进模具 料花、冷料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6 原料性能、温度设定不合理 2 仪表测量 4 良品率低 5 设定不合理 3 优化工艺参数 4 料花、冷料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6 原料性能、温度设定不合理 2 仪表测量 3 导致无作业工时 10 配件采购计划不足 2 提前申购、点检 周期时间长 生产量低 3 仪表测量 4 良品率低 5 设定不合理 7 参数不合理 3 优化工艺参数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4 设定不合理 7 参数不合理 3 优化工艺参数 周期时间长 生产量低 3 仪表测量 4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9 设定不合理、塑化能力不足 5 优化工艺参数 不匹配的参数 无作业时间长 5 总结不足 4 点检 1 良品率低 4 设备维护不够 2 日常保养 加料时间长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4 设定不合理、塑化能力不足 5 仪表测量 5 漏检、模具设备档案管理欠 2 点检 5 仪表测量 2 尺寸不匹配 产生无作业时间 9 回料位置 加料时间长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4 设定不合理、塑化能力不足 缺 加料压力 加料时间长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5 仪表测量 4 压力设置不合理 良品率低 3 设定不合理 4 设定不合理、塑化能力不足 3 优化工艺参数 位置不合理 良品率低 3 设定不合理 4 优化工艺参数 水口位置、长度 断水口 生产量低 7 设计不合理 2 目测 3 保压不足 良品率低 4 设定不合理 2 优化工艺参数 4 水口位置、长度 断水口、料花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7 设计不合理 2 目测 故障未及时解除 导致无作业工时 4 员工技能、配件不足 2 点检、日常保养 44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32 24 24 24 24 21 21 20 20 20 20 14 14 12 8 6 6 25抽芯型块 松退时间 主水口长度 主水口长度产品拉裂、批锋 良品率低 时间长、料花 断水口、料花 断水口、料花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 良品率低、生产量低4 设定不合理 4 设定不合理 3 设计不合理 3 设计不合理3 2 2 2修模、优化工艺 参数 仪表测量 改模 改模 即时改善计划NO Process Step Process Input 原因分析 当前的控制方法 改进措施D M A I C跟进人 完成时间 效果确认1 2 3 4 5 6 7 8 10 13 14 15冷却时间初始参数水路布置不合理 调整参数 参数不合理 调整参数改进水路布置 对员工技能培训 建立机模配置表 每周休息一天 稳定员工队伍,技能培训 改进模具水路设计 工艺改模 工艺改模 提前准备 技能培训,规范设置 引进高塑化射嘴及螺杆 加入机床检修的必修项目9月20日 RPN值降低 10月10日 RPN值降低 9月18日 9月16日 RPN值降低 OK机模工艺 性匹配 员工状态 员工技能 冷却水路 保压时间 注射时间 配件 保压速度 加料时间 射料速度机模配置不合理 日常点检 工作环境恶劣 巡检、调休员工技能不足, 培训 人员变动快 水路设计不合理 改模 模具结构不合理 改进模具 模具结构不合理 改进模具 配件采购计划不 临时采购 足 设定不合理 优化工艺参数10月10日 RPN值降低 9月20日 RPN值降低 9月25日 RPN值降低 10月8日 RPN值降低 9月20日 RPN值降低 9月19日 RPN值降低 9月19日 RPN值降低 9月19日 RPN值降低设定不合理、塑 优化工艺参数 化能力不足 设备维护不够 日常保养26 即时改善安排员工轮休员工9月份平均加班工时(小时/周) 35 32.7 30 25 20 15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31.3 25.6D M A I C22.1第4周改善前: 员工工作时间长,休息时 间极少。许多员工每月休息 不超过一天改善后: 保证员工每工作六天休 息一天,每周工作时间不超 过66小时。27 二次FMEANO Process Step Process Input SEV1 OCC1 DET1 RPN1 SEV2D M A I COCC2 DET2 RPN21 冷却 2冷却时间10 5 10 8 8 8 5 10 5 8 4 9 8 4 108 6 8 5 2 2 3 2 3 4 3 5 4 2 18 8 2 3 4 4 4 3 4 4 4 1 4 5 5640 240 160 120 64 64 60 60 60 128 48 45 128 40 508 5 8 7 7 7 5 8 4 5 4 5 4 4 57 6 8 5 2 2 3 2 3 3 3 57 5 2 3 4 4 4 3 4 3 3 1392 150 128 105 56 56 60 48 48 45 36 25输入工艺 初始参数 参数机模工艺性 匹配 4 冷却 冷却水路 5 保压 保压时间 6 射料 射料速度 保压转换位 7 保压 置 8 产前准备 配件准备 9 回料 回料背压 取产品加 10 员工技能 工 11 回料 回料速度 12 加料 加料时间 取产品加 13 员工状态 工 14 射料 射料时间 15 产前准备 氮气发生器 3 产前准备24 3 4项通过改善, 2 该 24 2 3 RPN 值降低 1 3 1528 M阶段效果确认D M A I C月份单机日产量(件/台/天)00 14501000 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月份 单机日产量6月 14007月 14508月 15209月份 160029 数据收集计划关键输出 变量(Y‘S) Y1 成型周期 Y2 无作业工时率 可控输入 变数(X’S) 1 产前的配件准备 2 取产品的员工技能 3 初始成型工艺参数 4 机模工艺性匹配 5 冷却水路 6 冷却时间 7 保压时间 8 射料速度 9 保压位置 10 回料背压 11 回料速度 类型 计量型 计量型 类型 计数型 计数型 计数型 计数型 计数型 计量型 计量型 计量型 计量型 计量型 计量型 如何测量 电脑记数/秒表 报表 如何测量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测定 测定 设定 设定 设定 设定 设定D M A I C何时测量 9月份开始 9月份开始 测量Y值 Y1,Y2 Y1 Y1,Y2 Y1,Y2 Y1 Y1 Y1 Y1 Y1 Y1 Y1 何时完成A阶段I阶段进行 DOE30 X2取产品的员工技能分析单机日产量 VS 员工技能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数据表 老员工 新员工 48 46 48 46 49 48 49 48 49 49 49 49 49 48 49 48 50 50 50 50 47 47 47 47 49 51 49 51 48 44 48 44D M A I C变 量Y X2名单机日产量 员工技能称类 型计量型 计数型分析工具1。正态性检验 2. 2 variance 3. 2tY的正态性检验P ro b a b ilityP lo to fo u tp u t4N orm al9 9 M ean StD ev N AD P-V alue 4 8 .2 5 1 .6 6 6 3 2 1 .0 2 8 0 .0 0 9老 员 工 operaterY的散布图Test for Equal Variances for output4F-Test Test Statistic P-Value Test Statistic P-Value 0.17 0.001 6.76 0.014Levene's Test9 5 9 0 8 0新 员 工0.5Percent7 0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5441.0 1.5 2.0 2.5 3.0 95%Bonferroni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StDevs3.5operaterP&0.05, 非正态老 员 工P&0.05, 散布不相同新 员 工4546147 48 output44950514445464748 49 o u tp u t45051525331 X2取产品的员工技能分析员工技能因子分析结果Two-sample T for output4 operater N 老员工 新员工 Mean StDev SE Mean 0.22 0.54 16 48.625 0.885 16 47.88 2.16D M A I CH0:员工技能对单机日产量无影响 Ha:员工技能对单机日产量有影响Difference = mu (老员工) - mu (新员工) Estimate for difference: 0.% CI for difference: (-0..969684) T-Test of difference = 0 (vs not =): T-Value = 1.29 P-Value = 0.214 DF = 19P值&0.05, H0成立 说明员工技能对单机日产量无显著影响, 但由于新员工作业散布比较大,需对 新员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32 Y2改善-转产时间分析转产时间分布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D M A I C33.5 11.2 15.036.5 31.5 13.06.1模模配 件配 件件配 件床具关 配具机模相模装装查除安安检拆先 6-8月平均转产时间:147MIN结论:上模、下模、调试成型参数是影响转产时间的重要过程调试调试成型参 数下上后33 转产动作时间分解Cause -and-Effect DiagramD M A I C上下模工A开后安全门,上后锁扣 (1min) 松后压板螺丝 (8min)上下模工A关后安全门 (15sec) 合模后挂吊钩 (8min) 下模 (33.5min)-and-Effect Diagram 上前锁扣 (45sec) 起吊落地Cause (11min)上下模工A 松模(10min)松后锁扣 (1min) 松前压板螺丝(2min)上下模工A改善点合模 (10min) 装模吊模后开后安全门 (5min)上下模工解钢丝绳、吊钩 (2min)上下模工B 打紧后压板螺丝(12min)上模 (36.5min) 打紧前压板螺丝 (12min) 调模,高压锁模 (2min) 对准定位圈合模、对咀 (12min) 上下模工转好模后再次调模 (2min)Cause -and-Effect Diagram 钢丝绳、吊钩解开后开 模 (10min)松前锁扣(30sec)试啤 (10min)上下模工上下模工B调试成型工 下模 (33.5min) 艺参数 (31.5min) 调试至定额周期(7.5min) 洗炮筒、螺杆(12min)34 对策因子的改善计划序号制作转模工具车 集成水路在所有大机上使用 标准化转模工具 将栓钩式吊具改为吊钩式吊具 直柄梅花扳手改为联动套筒扳手D M A I C责任人 完成时间9月30日改善措施改善效果减少了转模时拿工具走动时间10月30日 节省连接水路时间10分钟左右 10月15日 解决了转模工具欠缺问题 11月20日 减少了吊模模动作时间2分钟 11月5日 11月5日 减少了打螺丝时间8分钟左右 减少了行车定位时间8分钟左右规范行车箭头标识X1-产前的 配件准备 完善进出水管标识10月10日 减少了接水时间3分钟左右 12月5日 9月20日 9月25日 9月30日 节省连接冷却水路3分钟时间 对射嘴时间减少10分钟左右 减少对射嘴时间 对射嘴时间减少5分钟左右将集成旆в肱涮捉汗芨奈焖俳油 模具定位圈改进 模具浇口套及热流道的改进 统一注塑机定位圈的安装 规范马达开关按钮位置,便于操作者作 业X3-初始成 建立转产点检表 型工艺参数 X4-机模工 优化机模配置表 艺性匹配11月20日 减少上、下模时间1分钟左右 9月20日 9月29日 减少转产时间20分钟左右 减少了转产和成型时间35 工具车改善D M A I C改善前:员工在转产过程需来回找工具,花费大量时间; 改善后:所需工具统一归类放在工具车内,缩短了转产时间。36 行车标识改善改善前D M A I C改善后员工上模时反复移动行车对射嘴每台注塑机的射嘴位置在行车上标识改善效果:每次对射嘴时间节省7分钟左右37 Y2改善效果注塑一厂转产时间走势 (单位:分钟/次)160 156 150 140 130 120 110 117 144 141D M A I C 效果 显著106 100 90 80 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转产各动作改善时间对比( m i n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33.5 23.2 11.2 9拆 除 模 具 配 件 下 模36.5 26.4 15.0 13安 装 机 床 配 件 上 模31.5 13.0 11安 装 模 具 配 件18 6.1 5.3调 试 检 查 相 关 调 试 成 型 参 数配 件38 Y2改善效果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6-8月 9月D M A I C无作 业工时率7.30%比改善前下降14.9 %6.21%6.39%10月月份无作业工时投入工时 比例6-8 月 84.3 7.30%9月 82.2 6.39%10 月 94.0 6.21%39 Y1成型周期分析成型周期时间分布50 40 30 20 10 0D M A I C100 80 60主要影响40 20 0Count Percent Cum %动作28.85 56.1 56.1冷却开模7.45 14.5 70.6关模4.85 9.4 80.0取产品3.23 6.3 86.3注塑2.56 5.0 91.3关门2.40 4.7 95.9Other 2.10 4.1 100.0Percent40时间 冷却分析模具水路D M A I C模具水路组数 模具运水情况 普通材料 模具温度 模具材料 高散热性材料 制冷机 冷 却 水 进 水温 度 冷水管道冷却时间 原料温度冷却水流量冷却水嘴 冷却水管道原料塑化时间螺杆剪切料筒温度41 对策因子改善计划因子 改善对策D M A I C责任 完成时 效果 人 间 确认X5冷却水路 模具水路11月25日OK模具材料11月25日OK冷却水温度 X6冷却时间 冷却水压 塑化温度 烘料温度 塑化时间10月15日OK OK OK OK OK10月10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15日42 A阶段效果确认D M A I C月份单机日产量(件/台/天)2000180050 15201660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10月波动分析:单机日产量走势图(9-10月每周)国庆放假影响1570152015501530158015201530周 9-2周 9-3周 9-4周 9-5周 10-1周 10-2周 10-3周 10-4周43 改善计划Vital Few X’s 改善战略D M A I C措施 X因子 改善 成型周期 方向 良品控制保压 保压 射料 回料 回料 冷却 时间 位置 速度 背压 速度 时间 进行DOE分析,优化改善 通过反复设定,寻找参数区间44 决定X因子的高低水平通过对各因子的反复设定, 确保实验时的产品是合格的D M A I CX因子 参数 保压 保压 射料 回料 回料 冷却 区间 时间 位置 速度 背压 速度 时间 高 5 3 95 15 120 60 低 0 4 75 0 60 20X因子在此区间的参数设定,产品都是合格的!45 对Y1成型周期的改善DOE 计划项 目 主要因子 水 准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成型周期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 0 5 3 4 75 95 0 15 60 120 20 60 模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D M A I C产品:29189底半成品 注塑机: A1号模 型 中心点实验次数标准次序 3个1次46 注塑参数组合实验计划DOE 计划D M A I C六因子,两水平, 全阶乘实验, 加3个中心点,共67组数据StdOrder RunOrder CenterPt Blocks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 成型周期2 1 1 1 1 0 40 75 0 79 30 61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 成型周期2 2 StdOrder 2 RunOrder 1 CenterPt 1 Blocks 4 40 75 0 79 30 64.47 34 84.47 3 3 134 1 1 0 1 30 4 75 40 0 75 79 0 30 79 61.69 50 35 81.66 4 4 135 1 1 4 1 30 0 75 30 0 75 79 0 30 79 65.25 50 36 84.41 5 5 136 1 1 0 1 40 4 95 30 0 75 79 0 30 79 61.21 50 37 81.19 6 6 137 1 1 4 1 40 0 95 40 0 95 79 0 30 79 64.69 50 38 38 1 1 4 40 95 0 79 50 84.85 7 7 1 1 0 30 95 0 79 30 61.94 39 39 1 1 0 30 95 0 79 50 81.13 8 8 1 1 4 30 95 0 79 30 64.75 40 40 1 1 4 30 95 0 79 50 84.94 9 9 1 1 0 40 75 25 79 30 77.97 41 41 1 1 0 40 75 25 79 50 82.63 10 10 1 1 4 40 75 25 79 30 81.31 42 42 1 1 4 40 75 25 79 50 86.65 11 11 1 1 0 30 75 25 79 30 78.06 43 43 1 1 0 30 75 25 79 50 83.75 12 12 1 1 4 30 75 25 79 30 82.69 44 44 1 1 4 30 75 25 79 50 88.15 13 13 145 1 1 0 1 40 0 95 40 25 95 79 25 30 79 77.4 50 45 83.85 14 14 146 1 1 4 1 40 4 95 40 25 95 79 25 30 79 82.56 50 46 88.65 15 15 147 1 1 0 1 30 0 95 30 25 95 79 25 30 79 79.25 50 47 84.81 16 16 148 1 1 4 1 30 4 95 30 25 95 79 25 30 79 83.28 50 48 87.66 17 17 149 1 1 0 1 40 0 75 40 0 75 99 0 30 99 60.38 50 49 83.94 18 18 150 1 1 4 1 40 4 75 40 0 75 99 0 30 99 64.41 50 50 87.93 19 19 1 1 0 30 75 0 99 30 99 61.72 50 51 51 1 1 0 30 75 0 84.88 20 20 152 1 1 4 1 30 4 75 30 0 75 99 0 30 99 65.06 50 52 87.1 21 21 153 1 1 0 1 40 0 95 40 0 95 99 0 30 99 60.72 50 53 82.75 22 22 154 1 1 4 1 40 4 95 40 0 95 99 0 30 99 65 50 54 87.66 55 85.97 23 23 155 1 1 0 1 30 0 95 30 0 95 99 0 30 99 61.53 50 56 86.13 24 24 156 1 1 4 1 30 4 95 30 0 95 99 0 30 99 64.5 50 57 57 1 1 0 40 75 25 99 50 83.56 25 25 1 1 0 40 75 25 99 30 77.35 58 58 1 1 4 40 75 25 99 50 87.59 26 26 1 1 4 40 75 25 99 30 81.62 59 83.81 27 27 159 1 1 0 1 30 0 75 30 25 75 99 25 30 99 78.44 50 60 88.97 28 28 160 1 1 4 1 30 4 75 30 25 75 99 25 30 99 82.59 50 61 84.19 29 29 161 1 1 0 1 40 0 95 40 25 95 99 25 30 99 77.34 50 62 62 1 1 4 40 95 25 99 50 87.38 30 30 1 1 4 40 95 25 99 30 82.13 63 63 1 1 0 30 95 25 99 50 82.97 31 31 1 1 0 30 95 25 99 30 78.09 64 64 1 1 4 30 95 25 99 50 87.66 32 32 1 1 4 30 95 25 99 30 83.09 65 65 0 1 2 35 85 12.5 89 40 75 33 33 1 1 0 40 75 0 79 50 81.22 66 66 0 1 2 35 85 12.5 89 40 76.78 67 67 0 1 2 35 85 12.5 89 40 78.3447 注塑参数组合实验分析DOE 分析Normal Probability Plot of the Standardized Effects (response is 成型周期2, Alpha = .05)99.9 99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1 0.1 DF F D DF A EF DE DEF E B AD ABDE ABD 20 BCDF ABDEF CE A BCDE AB ABC BF A CDF CD CDE BC AF C EF ABDF C BC EF BD AC EF A D F Effect Ty pe Not Significant SignificantF actor A B C D E F N ame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D M A I CPercentPareto Chart of the Standardized Effects(response is 成型周期2, Alpha = .05, only 30 largest effects shown) 4.30F actor A B C D E F N ame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20-10结论:保压时间、回料背压、冷却时间以 及回料背压与冷却时间的交互作用 对成型周期影响显著。Term0 10 Standardized Effect30051015 20 25 Standardized Effect303548 注塑参数组合实验分析DOE 分析Estimated Effects and Coefficients for 成型周期2 (coded units) Term Constant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 保压时间*保压位置 回料背压*冷却时间 Ct Pt Effect Coef SE Coef T PD M A I C结论:保压时间、回料 背压、冷却时间以及 回料背压与冷却时间 的交互作用对成型周 期影响显著。78.344 0. 0.000 3.788 1.894 0. 0.279 0. 0.071 0. 0.012 1.34 0.313 0.34 0.7679.278 4.639 0. 0.002 0.591 0.296 0. 0.29313.469 6.735 0. 0.001 -0.254 -0.127 0. 0.605 -7.900 -3.950 0. 0.003 -1.637 0. 0.239S = 1.67121 R-Sq = 99.90% R-Sq(adj) = 96.70%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成型周期2 (coded units) Source Main Effects DF Seq SS Adj SS Adj MS F P6 0.54 753.424 269.76 0.0042-Way Interactions 15 6.03 68.402 24.49 0.040 3-Way Interactions 20 Total 13.05 13.05 0.652 0.23 0.97266 5581.6649 DOE分析检验分析结果检验R e s i d u a l P l o ts f o r 成 型 周 期 2No rm a l P ro b a b ilit y P lo t o f t h e R e s id u a ls99.9 99D M A I CR e s id u a ls V e rs u s t h e Fit t e d V a lu e s2 ResidualPercent90 50 10 1 0.10- 3.0- 1.50.0 R e s id u a l1.53.0-26070 F itte d V a lu e8090H is t o g ra m o f t h e R e s id u a ls16 Frequency 12 8 4 0 -2 -1 0 1 R e s id u a l 2残差基本稳定 R e s id u a ls2 ResidualV e rs u s t h e O rd e r o f t h e D a t a03-21510 1520 25 30 35 40 45 50 55 O b s e r v a tio n O r d e r60 65结论 : - 残差检验结果可以信赖前面所得到的结论 - 画主效果图、交互作用图和立方图查找最佳水平50 查找最佳条件主效果图Main Effects Plot (data means) for 成 型 周 期 2保压 时间 85 保压 位置 射料 速度D M A I C80显著 果 效P o int Ty p e C o rn er C en terMean of 成型周期 27570 0 85 2 回料 背压 4 -1 0 回料 速度 1 75 85 冷却 时间 957570 0.0 12.5 25.0 79 89 99 30 40 50保压时间、回料背压、冷却时间的主效果显著。51效效果80著 显 果显 著 查找最佳条件交互作用图Interaction Plot (data means) for 成型周期 2-1 0 1 75 85 95 0.0 12.5 25.0 79 89 99 30 40 50D M A I C保压时间 Point Type80 保压时间 70 60 80 保压位置 70 60 80 射料速度 70 600 Corner 2 Center 4 Corner保压位置 Point Type -1 Corner 0 Center 1 Corner射料速度 Point Type 75 Corner 85 Center 95 Corner回料背压 Point Type 0.0 Corner 12.5 Center 25.0 Corner存在交互作用80回料背压 70 60 80 回料速度 70 60回料速度 Point Type 79 Corner 89 Center 99 Corner冷却时间回料背压和冷却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52 查找最佳条件立方图Cube Plot (data m eans) for 成型周期284.88 85.97 87.10 82.75 83.94 61.53 61.72 65.06 60.72 60.38 99 81.66 回料速度 81.22 79 61.69 1 61.21 保压位置 61.00 -1 0 保压时间 64.47 4 75 0 回料背压 25 64.69 95 射料速度 77.97 81.31 77.40 82.56 30 61.94 65.25 64.75 78.06 64.41 81.13 84.41 81.19 84.47 79.25 82.69 84.85 82.63 83.28 84.94 83.75 65.00 77.35 64.50 78.44 87.93 78.09 82.59 77.34 81.62 84.81 88.15 83.85 86.65 冷却时间 88.65 87.66 82.13 86.13 83.81 87.66 83.56 83.09 82.97 88.97 84.19 87.59 87.66D M A I C结论: 成型周期最佳 值:***秒 最佳条件: 保压时间:** 回料速度 :** 射料速度:**5087.38冷却时间:** 保压位置:** 回料背压:**53 Y1的预测数学模型Estimated Effects and Coefficients for 成型周期2 (coded units) Term Constant 保压时间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冷却时间 Effect Coef SE Coef T PD M A I C 选择有显著影响的 因子再次分析 显著因子的系数:保压时间:** 回料背压:*** 冷却时间: *** 回料背压与冷却时间: ***F P78.344 0. 0.000 3.788 1.894 0. 0.000 0.142 0.071 0. 0.5629.278 4.639 0. 0.000 13.469 6.735 0. 0.000回料背压*冷却时间 -7.900 -3.950 0. 0.000 Ct Pt -1.637 0. 0.006S = 0.972684 R-Sq = 99.02% R-Sq(adj) = 98.88%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成型周期2 (coded units) Source Main Effects Residual Error Total DF Seq SS Adj SS Adj MS6 0.54 753.424 796.33 0.000 58 54.87 54.87 0.94666 5581.66Y成型周期 成型周期=78.344+1.894*保压时间+4.639*回料背压+ 78.344+1.894*保压时间+4.639*回料背压+ 6.735*冷却时间 6.735*冷却时间-3.95*回料背压与冷却时间 -3.95*回料背压与冷却时间Y预测=**(各因子选择低水平,即-1代入) (各因子选择低水平,即-1代入)54 实验验证-改善前实验结果 序号 成型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实验条件D M A I C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Summary for 29189底改善前A nderson-Darling N ormality Test A -S quared P -V alue M ean S tD ev V ariance S kew ness Kurtosis N M inimum 1st Q uartile M edian 3rd Q uartile M aximum 64.912 65.220 9 5 % C onfidence Inter vals 0.853 0.46 0.226 65.557 1.165 1.357 -0.. 63.000 65.160 65.650 66.350 67.120 66.202 66.298 1.8376364656667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M ean 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M edian 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S tDevMean Median 65.0 65.2 65.4 65.6 65.8 66.0 66.2Y的均值:***,置信区间[*** ***]55 实验验证-改善后实验结果 序号 成型周期 1 59.52 2 59.15 3 59.88 4 59.29 5 59.3 6 60.53 7 63.22 8 62 9 62.41 10 62 11 60 12 60.31 13 59.25 14 59.5 15 59.06 16 59.34 17 59.34 18 59.03 19 59.25 20 59.21 21 60 22 59.22 23 59.34 24 59.16 25 59.25 26 59.76 27 60.28 28 59.25 29 59.59 30 59.9 31 59.78 32 59.22 33 59 34 59.47 35 59.69D M A I C实验条件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Summary for 29189底改善后周期A nderson-D arling N ormality Test A -S quared P -V alue & M ean S tD ev V ariance S kew ness Kurtosis N M inimum 1st Q uartile M edian 3rd Q uartile M aximum 59.492 59.262 9 5 % C onfidence Inter vals 0.827 3.82 0.005 59.843 1.023 1.046 2.23 35 59.000 59.250 59.470 60.000 63.220 60.194 59.774 1.3405960616263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M ean 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M edian 95% C onfidence Interv al for S tD evMean Median 59.2 59.4 59.6 59.8 60.0 60.2Y的均值:***,置信区间[*** ***]56 效果检验D M A I C实验条件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冷却时间 成型周期 改善前 改善后改善前后周期对比B o x p lo to f 29189底 改 善 前 , 29189底 改 善 后68 67 66 65 Data 64 63 62 61 60 59改善后成型周期缩短8.8% ,其 产品品质、周期得到相关部门 的认可,总经理亲自确认!改善后中心值低(即周 期短),散布小29189底 改 善 前29189底 改 善 后57 DOE推广计划序 项目 号 措施简述 对注塑车间所有班组长进行 实验操作培训 对项目骨干成员培训DOE结果 分析 把正在生产的模具,由对应 对在机模 技术人员确定实验因子及各 2 具做DOE 因子水平,分析应用实验结 果 3 对现有模 对现有模具转模时进行DOE 具做DOE 编制DOE作业指导书 4 新模试模 做DOE 完善试模制度,新模试模时 必须进行DOE,并把DOE结果 加入试模报告中 责任人 完成时间D M A I C效果12月20日 班组长能按实验设计作业 12月25日 骨干成员能分析DOE结果, 并能组织进行DOE 找到在机模具的最佳成型条 件,缩短注塑成型周期 找到现有模具的最佳成型条 件,缩短注塑成型周期 班组长在做DOE过程中有指 导文件,以防出错 得出新模具的最佳成型条 件,缩短注塑成型周期1DOE培训2005年2月2005年4月12月12月58 DOE作业指导书D M A I C通过编写《注塑成型DOE作业指导书》, 对车间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使DOE成为今后 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缩短所有产品的注 塑成型周期,提高单机日产量!59 DOE推广D M A I C用同样的方法对29189底成品进行DOE分析实验条件 保压时间 保压位置 射料速度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 改善前 改善后Y=74.454+1.269*保压时间+1.853*回料背压 Y预测=***秒改善前后周期对比 序号 改善前 1 74.89 2 73.56 3 73.38 4 73.59 5 72.44 6 74.49 7 74.34 8 74.94 9 73.46 10 72.24 11 74.83 12 72.41 13 73.09 14 平均 73.67 改善后 70.75 71.97 71.94 72.13 71.72 71.67 72.09 71.73 70.98 71.42 71.58 71.77 72 71.82 71.6829189底成品成型周期(S) 80 75 65 60 改善前 改善后 *** ***改善效果明显60 重要因子改善效果检验NO Process Step Process InputD M A I CSEV1 OCC1 DET1 RPN1 SEV2 OCC2 DET2 RPN2 SEV3 OCC3 DET3 RPN31 冷却 2 冷却 3 产前准备 4冷却时间 冷却水路 机模工艺 性匹配10 8 10 58 5 8 68 3 2 8640 120 160 2408 7 8 57 5 8 67 3 2 5392 105 128 1506 7 6 55 4 6 35 4 2 3 3 3 3 2 3 3 2150 112 72 45 36 36 30 24 24 18 1861输入工艺 初始参数 参数 射料速度 取产品加 员工技能 工 保压时间 保压转换 位置 回料背压 回料速度5 射料 6通过3次FMEA可以看到, 64 7 56 6 8 2 4 2 4 28 4 4 128 5 3 3 45 4 3 27 保压 8 保压初期问题点全部得到改善! 64 7 56 5 8 2 4 2 45 10 5 4 3 2 3 3 4 3 4 4 60 60 60 48 5 8 4 4 3 2 3 3 4 3 4 3 60 48 48 36 2 34 43 2 3 39 产前准备 配件准备 10 回料 11 回料 I阶段效果确认D M A I C月份单机日产量(件/台/天)2000Target:19001930180016601600501400140012001000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单机日产量走势图(9 - 1 1 月每周)00 001 9-1周152015301540151015201450151015701630168018301950192019309-2周9-3周9-4周9-5周10-1周10-2周10-3周10-4周11-1周11-2周11-3周11-4周11-5周62 控制计划Proce ss (流程 / 工序 ) Proces s Step (业务 / 步骤 ) Input (输入 ) Output (输出 )D M A I CSample SPL Meas. Control Reaction Process Spec. Size Frequency Technique Method (控 Plan (流程规格 ) (取样 (测定周 (处置方法 ) (计测器) 制方式 ) 大小) 期) 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 )产前 准备机模 配置配件 动模定位圈 模具固定板 转模时间 压板槽 成型参数 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压符合点检表 要求 ¢150× 16mm 厚度40MM 标准转模时 间 宽×深=70 ×40mm 依产品 10―12秒 &4千克力 员工上班工 ≤66小时/周 时 &1500件/台 单机日产量 /天 无作业工时 率 &6.2%上下模工 卡尺 卡尺 计时器 卡尺 计时器 温度计 压力表 卡钟 统计员1 1 1 1 1 30 1 1 全部 1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产前准备 及时配备 点检表》 记录表 记录表 返工 返工《产前准备点检表》 《模具制造标准》 《模具制造标准》Q转产 转模 转产 转模 转产 转模每次记录并 集中分析 《转模及调试考核标准时间》 考核 、培训 记录表 成型工艺摘 要 检查表 检查表 检查表 返工 调整 调整 调整 教育责任 人 《模具制造标准》 《注塑工艺调试指南》 《注塑工艺调试指南》 《注塑工艺调试指南》 《员工考勤管理规定》 管理看板转产 转模 调试 正常 生产 正常 生产 正常 生产 调试 冷却 过程 冷却 过程 统计正常 统计 生产 正常 统计 生产―月单机日 不达标分 产量 析、调整 I CHART ―月无作业 不达标分 工时率 I 析、调整 CHART计时器1每天1次管理看板63 文件标准化序 号1 2 3 4D M A I C编号 生效日期日 日 日 日文件名称《转产模作业规范》 《产前准备管理制度》 《注塑工艺调机指南》 《上下模工绩效考核制 度》 《转模及调试考核标准 时间》 《注塑车间大机机床与 模具配置表》 《注塑成型DOE作业指 导书》改善内容对模具转产过程中的操作和分工进 行规范和标准化 对模具、机床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上机后不出现故障 指导注塑工艺技术人员调试工艺 调动了上下模工的工作积极性,在 上下模工之间形成竞争氛围 对上下模工和班长的工作标准进行 量化 模具与最佳生产机床相匹配,保证 了模具产能最大化 寻找各产品注塑成型过程的最佳参 数组合,使成型周期最小645日6 7日 日 防错法序号 1 2 项目 安装顶针 复位开关 模具安装 垫脚 吊钩由螺 栓式改为 挂钩式 集成水阀 进出标识 模具进出 水管连接 后模定位 圈 改善前D M A I C改善后顶针卡死后造成模具的 顶针未复位则模具无法合 严重损坏 模,有效保护模具 模具底部水管、油管易 垫脚支起模具,压不到水管 压坏 油管 螺栓有时锁紧不到位, 简单挂上,自动扣锁 存在安全隐患 无标识,易插反进出水 图形、文字进出管标识, 管 容易识别 两种一样的连接接头, 进出采取两种不同的连接 易接错 接头,交叉则无法连接 无定位圈,模具易下沉 有定位圈模具无法下沉34 5 665 效果把握6-12月份单机日产量走势图(件/台/天)D M A I C月份单机日产量(件/台/天)20001930180019501660160050 1400140012001000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目标达成率=()/()*100%=11% 指标提高率=()/% 与标杆水平的差距缩短率=()/()*100% =90%66 财务效果D M A I C经FEA确认,项目 的预算财务收益 (RMB):¥***万元6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圣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