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加工进口油菜籽进口违法嘛

专家称国储库流入转基因菜油事件非安全问题|转基因|菜籽油|国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专家称国储库流入转基因菜油事件非安全问题
云无心。资料图
  “中储粮承认1400多吨转基因流入国储库”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中储粮的通报中称,有两家受委托收储油的企业,把进口菜籽油混入国储库。这一做法违反了“严禁将进口油菜籽加工后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入库”的规定。涉事菜籽油全部被清退,而涉事企业也受到相应处罚。
  因为进口菜籽油的“转基因”身份,此事备受瞩目,媒体称为“污染”了非转基因菜籽油。其实,这一违规事件的核心在于“进口油”,而不是“转基因油”。
  国储库收购菜籽油,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或者战略储备,而是“托市收购”,目的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食用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食用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为进口菜籽油价格低,如果不通过政府补贴来“托市收购”,那么国产菜籽油将没有市场竞争力。既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和国产菜籽油产业,这种收购自然也就只针对国产菜籽油。
  也就是说,即使是进口了非转基因菜籽油,收购入库也是违法的。而中国目前尚未批准转基因油菜的种植,所以也就没有“国产转基因菜籽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进口与国产,在这里只是碰巧重合了而已。
  因为进口的菜籽油是转基因的,用它冒充国产菜籽油进入国储,也必然不会标注转基因身份。其实,油中几乎没有蛋白成分,所以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并没有区别。但是,中国法规要求转基因油也必须进行标注――这跟欧盟的要求相同,而美国和日本就不要求标注。收购转基因油进入国储,也同时违反了标注要求。
  所以,这一违法行为在性质上还是相当严重的。中储粮能够自查自纠、自曝家丑,应该受到肯定。
  需要强调的是,进口菜籽油虽然价格比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低,并不意外着它有什么不好。中国批准了几个转基因油菜籽的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在中国是完全合法的。
  一般而言,进口的菜籽油是“芥花籽油(Canola oil)”,又被称为“双低菜籽油”。所谓的“双低”是指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这两种成分对于健康不利,所以在营养上,它更加优越。在北美,传统菜籽油几乎已经被芥花籽油所取代。
  这种改良的油菜起源于加拿大,其“双低”特性并不是从转基因技术获得,而是通过传统育种手段所得到。转基因品种是在其基础上转入了其他基因,一般是为了抗除草剂。
  中国通常所说的菜籽油是未经改良的传统菜籽油,含有较多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甙。传统菜籽油因此具有特殊的气味,而有的人把它当作特殊的香味来喜欢。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特殊香味”是以不利健康为代价的。
  中国的农业专家们也开发了一些双低油菜籽品种,并且在许多地方推广。目前种植的这些品种没有进行转基因操作。所以,有的媒体宣称用芥酸含量来判断“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和“国产非转基因菜籽油”,是完全错误的。
  专栏作者简介――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化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现在在美国食品行业从事研发工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出版过个人科普文集《吃的真相(1-3)》,以及《宝贝别怕》(四人合集)。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油菜籽遇生存危机:遭进口冲击 或成下个大豆
日23:38 来源:
第1页:榨油厂缺乏原料被停产
第2页:今年菜籽产量少
第3页:种植成本高 农民盼高价
第4页:油脂类企业为国家“打工”
第5页:进口菜籽的出油率远高于国产菜籽
第6页:国产油菜籽市场空间被挤压
  榨油厂缺乏原料被停产
  又到了南方各地收获油菜籽的季节,4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由每斤1.85元提高到1.95元。5月份,国家五部委又联合发出了做好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临时收储政策。现在时间过去了两个月,南方油菜籽收购进展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油菜生产大省安徽的情况。
  安徽油菜重要产地巢湖,很多油脂加工企业就开在公路两旁,记者随意走进了其中一家,厂区内十分安静,听不到一丝机器的轰鸣声。
  安徽大平油脂和县分公司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菜籽少,不划来了。
  记者:现在这些机器都不转了吗?
  工作人员:不转了,不转了。
  目前正值新菜籽上市高峰期,也是一年中原材料最充足的时期,这家榨油厂却自称因收不到菜籽而停工不做了,这让记者感到十分蹊跷。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其他企业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又来到了几公里外的另一家油脂企业。
  尽管相比前一家这里多了几分人气,但记者发现这些人都坐在阴凉处休息闲聊,记者走上前去与他们攀谈得知这几位都是运送菜籽的货车司机,他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为该企业运送菜籽。
  记者:往年这里菜籽是什么情况?
  运菜籽车司机 :往年菜籽多。
  随后记者见到了该企业负责人刘大国,望着厂区门口空荡的马路,刘大国向记者大吐苦水,连连感叹今年菜籽难收。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总经理 刘大国
  刘大国:往年收购,这个很多,排队比现在要长几百米,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记者:能排到哪里?
  刘大国:能排到前面那辆车的地方。
  随后刘大国又把记者带到了仓库,记者看到偌大的仓库里并没有多少菜籽。
  记者 :往年一般这些地方都是?
  刘大国:往年我们这个仓库,我们走的这一块全部都是油菜籽,全部都堆满了。这个仓库要放五六千吨,这个仓库放满以后还要到外地租仓库,至少要租两万吨的仓库都不差容。
  刘大国告诉记者往年这时每天的菜籽收购量在500吨左右,今年最多也不到200吨。大仓库里空空荡荡,周围的几间小仓库则干脆没有启用,至今仍是大门紧锁。现在每天盯住菜籽收购情况已成为刘大国最重要的工作。和刘大国一样,中粮和县分公司经理勤祯耿同样也在为菜籽难收而发愁。
  中粮中国植物油公司和县分公司行政部经理 勤祯耿
  勤祯耿:同期今年我们要收到2万多吨了,今年现在我们就2000多吨。
  勤祯耿告诉记者按照油菜加工企业的规律,新菜籽上市的这段时间是各油脂企业储备一年生产原料的关键时期,原料储备基本都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不过就今年的情形来看,企业很难完成后期加工的储备任务。
  中粮中国植物油公司和县分公司行政部经理 勤祯耿
  勤祯耿: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只能做两个月。
  记者:两个月,那有停产的可能吗?
  勤祯耿:有这个可能。
  国家从2008年底开始对油菜籽主产区实行托市收购,今年5月13日,相关部门确定2010年菜籽托市价格为1.95元/市斤,比去年每市斤1.85元提高了1毛钱。但目前想要以1.95元每斤的托市价在安徽收购菜籽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
【来源:】
(责任编辑:胡爱善)
06/16 10:0806/02 10:2905/30 02:5105/27 13:4905/27 11:4605/27 09:3805/27 02:0405/27 00:42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股票/基金&
菜籽收购量出现萎缩 菜油库存待释放
作者:新纪元期货 王成强
  为了详尽了解我国菜籽的生产和收购,真切感受菜籽产业链的生存环境,更好把握关联品种的运行态势,有效的服务企业和广大投资者,日至7月4日,我们对主产区菜籽产量和收购加工情况进行了一番调研,拜访了江汉平原和西洞庭湖平原十数家相关代表性企业,涉及市县包括驻马店(正阳县)、荆门、荆州、常德(澧县)、信阳等地,往返行程3000公里有余。
表1 调研企业基本情况
  一、收购量出现萎缩
  企业普遍下调收购目标,预期收购数量远逊与去年,很多企业直言,目前市场余量有限,收购难度加大,国储今年能完成收储数量的一半实属不易。
  因去年存在违规搀兑进口油情况,今年收储态度异常谨慎,为便于监管,代收代加工油厂数量大幅减少。另外,极少数企业参与菜粕统销,企业参与国储的利润被极大的压缩,收储积极性不及往年。这些是收储萎缩的政策原因。
  “全国菜籽看湖北,湖北菜籽看荆州。” 主产区因菜籽成熟尾期长期阴雨,在湖北荆门、荆州调研的过程中,所有企业均不约而同的,反馈给我们当地减产的预估:少则预期减产20%,多则预期减产40%,且出油率较去年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这是收储萎缩的客观原因。
图1、湖北沙洋县某企业门前临储政策公告牌
  二、部分企业存在库容压力
  油菜籽临储收购的委托收储、加工企业,日加工油菜籽能力一般不低于100吨,可利用有效罐容不低于1000吨。我们走访的企业,籽粕库容普遍充足,而菜籽油陈旧库存迟迟未能轮出,部分企业油罐库容存在一定压力,需要缓解和释放,这加大了下半年轮库抛售的预期。
  三、湖北菜粕统销,后期价格看需求
  收储企业介绍称,中储粮湖北省分公司以2970元/吨的价格,拿给中储粮收储公司,中储粮收储公司加价80元至3050元/吨,销售给贸易商企业,其中,委托加工企业(加价至3070元/吨),大型的饲料企业(加价至3090元/吨),而小型饲料企业拿不到货,只能在3090元/吨的基础上,以更高的价格从贸易商手中拿货。这种绝对高价的菜粕,一方面是政策收储和成本因素的支撑,另一方面反映着季节性需求的拉动。菜粕“鱼长三伏,猪长三秋”,7月、8月水产养殖的旺季的到来,行情演绎需要需求的进一步配合。
  四、企业依赖国家收储,自营风险加大
  中储粮确定的出油率多为34.3%,出粕率60.7%,加工费240元/吨,按照菜粕指导价格3050元/吨,菜籽5100元/吨,折算菜籽油的成本10170元/吨(此时压榨利润为零)。而按照目前进口菜籽4400元/吨的价格,进口压榨的菜籽油成本则极为低廉(较收储菜油低3000元/吨左右)。内外盘菜籽油生产成本相差悬殊,油厂压榨企业自营风险大,多年的国储政策,令其养成严重的依赖症状,并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HF046)
07/07 17:0907/07 15:4707/07 12:0207/07 10:4207/07 10:4207/07 09:3507/04 15:4707/04 14:41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储粮:目前无能力检测区分转基因和国产油菜籽
  近日,中储粮总公司连续在其官方网站回应&国储库流入大量转基因菜籽油&的媒体报道,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中储粮称,检查发现违反收购政策将进口油菜籽掺入临储库存的企业有两家,这两家企业均为委托收储企业。不存在进口转基因菜籽油污染国家临储菜籽油库存的问题。
  不少网民及公众表示,仍有疑问尚待解答。
  一问:违规企业具体是哪两家?
  中储粮尚未作出回应
  中储粮官网28日称:8月末以来,中储粮总公司通过临储菜籽油验收检查、专项检查,以及财政专员办等有关部门的检查,对临储菜籽油收购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此次检查在湖北、湖南、四川三省共发现3个方面问题,涉及企业16家。其中,违反收购政策,将进口油菜籽掺入临储库存的企业两家,湖北一家企业掺入994吨进口菜籽油,湖南一家企业掺入483吨,两家企业均为委托收储企业。
  质疑:有网民表示,&既然连混入数字都查得如此清楚,为何不能公布这两家违反收购政策的企业名称?&&应该曝光!让公众都知道它们的名字是对它们最严厉的惩罚!&
  最新:中储粮尚未作出回应。
  二问:进口菜籽油为何能混入临储库存?
  回应:还无能力检测是否转基因
  中储粮官网29日称:由于总公司自身没有菜籽油加工能力,所以临储菜籽油收购全部采取委托地方粮油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的办法。中储粮总公司作为临储菜籽油收购的监管主体,将继续接受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违反临储收购政策、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据介绍,国产菜籽油和进口的菜籽油相比,每吨贵1000元左右,高利润使得有些企业冒风险违规掺入进口菜籽油。
  质疑:不少受访者表示,只有查清监管漏洞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最新:中储粮购销计划部部长周毅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向每个企业派出驻库监管员,职责是对收购、加工、储存进行全过程监管。但加工是24小时不间断的,我们没有这个力量(全天候监管),而且加工企业还有自己的油在加工。&我们的监管重点是在收购多少数量,你要拿多少油给我。&周毅表示,还无法通过感官区分进口转基因油菜籽和国产油菜籽,收购交过来的时候没有检测是否是转基因的技术手段,加工企业也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个就是企业要自律的问题。
  三问:1477吨进口菜油中是否含有转基因菜籽油?
  回应:进口菜籽油基本上是转基因的
  此前中储粮称,进口转基因菜籽油污染国家临储菜籽油库存的问题目前不存在。对于已出现的混入问题,已经整罐全部退出临储库存。
  质疑:网民表示,从中储粮给出的回应中,无法判断这些掺入临储库存的进口菜籽油是不是转基因的,这是公众最为关切的焦点。
  最新:中储粮总公司综合部研究室申雷海表示,目前国内进口的菜籽油基本上是转基因的。
  申雷海表示:&目前,总公司通过全面排查,只要发现委托企业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充顶临储收购菜籽油,就坚决将该企业收购的油全部退出库存,并且取消其今后参与临储收购的资格。总公司将加大监管力度,严防进口转基因菜籽油混入行为,确保国家临储菜籽油全部是国产的非转基因菜籽油。&
  四问:退出临储库存的进口菜籽油如何处理?
  回应:标注成分后仍可在市场上流通
  此前,中储粮称,&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入问题,已经采取整罐全部退出临储库存&。
  质疑:有网民追问&这些菜籽油将何去何从?是否会流入市场?&
  最新:对此,申雷海表示,进口转基因菜籽油在商业经营中是允许的。
  &它不像是问题奶粉需要销毁,只是不符合我们政策储备的规定,但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经营。当然,作为转基因产品,在下游的加工、分包和零售环节上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在标签中注明,包括我们出品的油,如果有转基因成分也会在包装上标注。&
(原标题:目前无能力区分检测转基因和国产油菜籽)
咨询转载新闻内容请与稿源单位联系。新闻线索征集022-01729
编辑: 郑津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