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于wv梦幻之旅 传销 央视的报道是真的么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热点新闻推荐
首页头条新闻
关注新闻热点
国家法律法规
传销照片曝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通知我们!
&让更多的人认清各种传销,远离传销危害,我们一直在努力!& 技术支持QQ:
邮箱:& 版权所有&皖ICP备0901503号&央视揭秘传销新变种:秘密项目当诱饵 声称年赚千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市:&&&&&&&&&& 江西手机报发JXP到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本网报道的“萍乡男子传销窝点囚禁致死”搬上央视3?15特别报道
  新闻热线:、;网上曝料QQ:
主持人介绍传销的危害
央视3&15特别报道关注传销骗局
  办案民警介绍当时情况
被刑拘的传销头目之一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记者陈成报道:1月16日,本网报道的《》引起省内外网友和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反响强烈。3月15日,中央电视台1套《生活早参考》3&15特别报道以《揭秘传销骗局》为题,以这起因传销被囚禁致死事件,作为其中一案例进行了报道。在报道中,央视记者还卧底安徽某地的传销窝点,深入揭秘传销内幕。报道还称,2013年,全国各级工商机关不断加大打击传销力度,全系统共查处传销案件1677件,涉案金额24亿元。
  事件回顾:一男子在传销窝点因营养不良致死
  日凌晨3时47分,湘雅萍矿医院门口,一辆出租车迅速停在了医院的门诊部楼前,随后,两名男子走下车并从车内抬出另一名男子,而这名被抬出的男子似乎是处于昏迷状态,让人不解的是两名男子并没有把同伴送进门诊大楼,而是直接放在了门诊楼前的台阶之上,10分钟之内,两名男子先后迅速离开了现场。
  据医院保安彭维昌指着监控视频向记者介绍到:&下来的时候是抬着的,放在这个台阶的第三级地方,当时有一个人就进了门诊大厅,一个人就用脚托着这个病人的头,我们通过监控看到以后,就知道肯定是找医生或者是看病的。&但保安彭师傅发现很奇怪,为什么病人扔在这里(指医院门口)以后,&家属&就走了。
  凌晨4点02分,一名值班护士走出门诊大楼,发现了那名躺在台阶上的男子,护士多次呼唤患者,患者都没有反应。随后护士告知了当晚值班的急诊科医生刘翼超,&听说门口有一个人被直接放到了医院门口,我就跟护士出来查看,发现是一个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的男性。&借此情形,刘翼超医生迅速对该男子展开全身检查,而检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根据生命体征,他呼吸、心跳已经停掉了,瞳孔已经散大了,而且皮肤都是湿冷的,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很久了,脑死亡已经明确诊断了。&据医生刘翼超介绍。
  好端端的一个人竟然莫名被丢在医院门口,当地警方根据医院的监控资料和身亡男子随身的线索,经过数天调查,很快查明,这起死亡案件的背后牵扯了一个传销团伙。据办案民警彭炜介绍,通过死者身上的小本子内容,初步判断是传销人员。
  日,经过缜密侦查和部署,警方锁定了数个传销窝点并展开清查行动。记者了解到,被解救的31个传销人员,在之前的&传销生涯&中过着非人的日子。31个人一起挤在一间10余平米的小房间打地铺睡觉,一天只吃两餐,早上八点,一小碗白米饭,水煮白菜或者水煮萝卜;下午两点,依旧是一碗白米饭和水煮白菜。长期以往,体内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于是身体机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导致身体浮肿,直至死亡。据当地警方透露,在此次解救行动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另外有多名传销人员也出现全身浮肿、行动不便的迹象。
  1月16日,本网以《一天两餐水煮萝卜和白菜,一男子在传销窝点因营养不良致死》为题进行了报道,引起省内外网友和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反传销志愿者:吃的发霉的大米和有毒土豆
  在节目中,央视记者采访了反传销志愿者刘海军,了解了有关传销组织里面的生活状况,&我看见他们很可怜,穿着打扮,包括吃的那个大米饭,早晨就是稀稀的,放几粒米,那就是稀饭,而且那个大米,我从里面往外一拿,都是黄黄的,发霉的,一闻还有味儿,他们就是几个人吃大锅饭,在一起,尤其是看见那个土豆,都长了那么长的芽,&他告诉记者,其实长出来芽以后,土豆就有毒了,他们还吃那个,身体很虚弱。
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5206326]大江网友:&<font color="#14-03-17 23:43 发表评论:
传销已经涉嫌非法拘禁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等犯罪,为什么看不到严惩?非要等到跳楼伤残、出了人命才重视?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新闻排行榜央视曝传销打着国家旗号行骗 大学生辞职寻暴富|央视|传销|行骗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央视曝传销打着国家旗号行骗 大学生辞职寻暴富
  投资3800 能挣380万?传销人打着国家旗号设陷阱
  投资3800,能挣380万,回报率高达一比一千,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儿吗?前不久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接到观众的线索,称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的某个小区内,聚集着大量的外地人,其中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正在从事着一个秘密的但号称可以迅速暴富的行业。真相到底如何?接到线索后,我们的记者来到南宁,想办法结识了一个姓李的年青人,准备通过他进入这个神秘的行业。
  大学毕业生荒诞不经的发财梦
  小李,1987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山村, 今年8月份的时候,他还在上海一家酒店里工作。据他本人说,他当时在酒店工作时月收入过万,但他还是鬼使神差地辞掉了那份工作,开始踏上了这段荒诞不经的“发财之旅”。
  小李:你就是犯法我也去看看。
  到底是什么让拥有大学学历的小李毅然辞去月收入万元的工作呢?《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小李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在路边大排档与其他新人一起吃了一顿“接风宴”后,记者被安排在蓝波湾小区的一个三室两厅的房里。除了记者,这里还住着其他5个人。包括记者的“推荐人”小李,小李的两个高中同学阿玉和小陈,以及阿玉的女朋友阿娟和小陈的姑父。 第二天,为了能让记者尽快进入角色,小李决定先带记者在南宁市转一转。
  传销人员:整体的场馆高是98米高,为什么要建98米高呢?因为国家98年开始大力的开发广西这里,那么同样呢他派出了专家小组对这里进行调查研究,看看有没有适合广西这里的金融发展项目,经过考察带回一个金融项目,放到广西这里试点运行,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98年,所以整体的场馆是98米高。
  整个上午,记者被安排参加了这个名为“南宁商务考察团”的一日游项目。一同参加考察的还有很多年青人,看年龄应该都是刚刚毕业不久。而这个所谓的考察,基本上就是看几座建筑物,至于导游介绍这些建筑物时所用的那些牵强附会的说辞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传销人员:我们看到,他总共4座大楼,上方呢是用走廊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的,非常特别,非常别致,那么它就象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连锁经济,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状态。
  传销人员:那么大家把目光放到左手这里,这就是著名的五象广场,它代表着一个项目落户在广西这里,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四头大象它们头戴,头上都有头部装饰,那么它们是眼睛大,耳朵大,鼻子却捂住了嘴巴,那么也就是说项目的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然而,就是这些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胡说八道的说辞还是蒙骗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们,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刚刚毕业不久,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考察的最后,导游终于将话题引到了重点。
  导游:你像这么多外地人,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们现在是在干什么?你觉得像是旅游吗?真没想过,没想过啊,其实他们都在从事一个行业,就是哥你今天来了解的这个行业――连锁行业。
  传销人员:在这儿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国家对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大力支持的。
  传销人员:就是融资,我们也得看看这个幕后的主使人是谁,是不是,那这些人基本上都看到了,幕后主使人是谁呢?就是那个五星红旗,是不是,就是那个五星红旗,相信它,它只要是不倒,我们就有保障,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保障。
  在结束了上午的所谓“商务考察”后,当天下午,小李带着记者参加了进入这里的第一堂课,正式开始了解这个所谓的“连锁行业”。而给记者讲课的也基本都是年轻人,从他们巧舌如簧的状态,以及所讲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来看,这些人也应该都受过高等教育。
  传销人员:这个行业在我国已经运行了15年了,实践证明,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呢它是一个投资小回报大无风险的一个短平快的一个行业,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阳光行业。
  传销人员:我们这个行业是,45%的国税,还有10%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就55%,是不是仅次于这个烟草行业,那这是利国,那利民呢?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境内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有1000万人左右,那么我们每天吃的喝的,全国有1000万是吗?不是,广西境内所从事这个行业的,就有1000万人口左右,那我们每天吃喝用,是不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是不是带动广西,这儿 的经济发展,那么再来看一看,这是利民,那利己,那就算是再利国利民,不利于我们自己,我想我是不会来到这儿的,挣钱呗就是。说白了我来到这儿就是挣钱的。
  利国、利民、利己,为国家上缴高额的税收,可是却没有任何产品。谎言在这些人口中似乎就像是自来水一样,打开龙头就会自动流出来。
打着国家旗号行骗的传销者
  传销人员:投资3800,一比一千的回报比例,380万。那投资36800呢,国家只给我们680万的回报,不是一比一千了,那六万九千八呢?他只给我们980万的回报。
  传销人员:我先跟你们说一句话,这个行业,来了,就是排队拿钱的一个过程,只要是你来,放心,百分之一百,能挣到这个钱。
  传销人员:4个月上平台,一个月6位数,什么概念,一个月6位数,4个月,说句不好听,一个月咱们拿10万咱都愿意。
利用巨额回报做诱饵
  当记者对此表示怀疑时,这名男子继续吹嘘,他告诉记者,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这里有一套完美的分配制度,能够保障大家顺利的拿到这笔钱。
  传销人员:但是我们在这儿呢,最重要的呢,是通过国际上公认的一个分配法则:五级三阶制,来分配我们财富的,份额达到了最低的10份,就可以晋升为主任,拿不等的一个千元收入,那成为经理之后的收入是多少呢?可以拿到1万到9.9万不等的一个万元收入。还有第三个阶段呢,就是经理成为高级业务员,也就是老总,那成为老总之后的收入是多少呢?可以拿到10万到99万不等的一个十万的月收入,
  记者:一个月拿10万?
  传销人员:最少10万,这就是一个月6位数的收入。
  打着国家旗号设陷阱,传销人员信口雌黄
  《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圆梦之所”,而是一个传销窝点。这些人所从事的,是一种被称为“连锁行业”或者是“资本运作”的新型传销,他们打着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筹集资金的名义,设下精心的陷阱,用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骗取巨额钱财。这种传销不再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还宣传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依靠洗脑消除加入者的戒心,让很多人都为之疯狂。其中不少人是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发财梦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一样荒诞,可为什么还会让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沉迷其中呢?
受骗者多为年轻人
  在记者卧底暗访的7天中,小李共带记者见了16个人,他们中有个别是农民和私企老板,但更多的是一些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富有激情, 有着较宽的知识面。可是由于涉世未深,缺乏辨别能力,加上对财富、梦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他们最终被传销组织洗脑后进入了一个思维怪圈,并从最初的传销受害者变成了如今的加害者。而他们原本的优势,比如良好的教育、宽阔的知识面、优秀的口才等现在也都变成了他们助纣为虐的工具。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拉拢更多的人进入传销组织。
  传销人员:特别是第一天、第二天,是国家在选择你的,是层层筛选,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忍耐,你像,刚开始万是不是,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承受力,
  你如果不具备这两点,好了你回家,回家之后你就没被国家选中。
  传销人员: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看文件,没有文件看政策,没有政策看讲话,现在讲话不明朗,是吧,我们只能看现象。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哪些属于现象,我们一步一步来。
  传销人员:你想全国,就是国企来说,你们也不是夜里发工资吧,对吧,所以说呢只有这个行业是夜里发工资,又有谁能调动这些所有的(银行)职工而且保证夜里发工资这个现象,他们不说出去呢,所以只有国家控制银行,银行控制员工,经过特殊培训呢,这一个小小的群体来给我们发工资。
  不仅如此,为了给记者洗脑,他们宣称这个行业同时也获得了铁路部门的支持。
  传销人员:可以这样说吧,一列火车每天每天往这儿运,都刚刚够我们吃的,有时候还不够我们吃的,你想,每天一辆火车往这拉米拉油的话,铁道部是国家的,铁道部不签字的话,铁道会运不过来,如果是大量的米和油,往这个边境省份往这运的话,应该国家会考虑一下,你运来到这做什么,到底想造反啊还是想怎么着,肯定是弄到哪儿去了,必须要查一下,通过这一点可以确定,
  在这些传销分子的嘴里,就连打击传销的公安部门,也被他们说成是在暗中支持他们。
  传销人员:整个广西,只闪警灯,不响警笛,你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警车声?那如果我们真是搞传销的话,那么我们一下飞机一下火车一下大巴,那警车呜呜的声音,我们在家多多少少都知道点负面,都说广西搞传销,那么一来,谁还敢来考察?所以这些细节问题,国家想的非常周到,那么谁有这个权利能让整个广西公安不拉警笛?是不是最起码是公安部?拉警笛就怕,扰乱了我们这些人,是不是。
  在这些不着边际的吹嘘中,媒体的曝光,也被他们说成了所谓的“宏观调控”
  传销人员:这“十二字方针”呢就是“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合理布局”,那宏观调控呢就是国家站在一定高度上,仔细观察我们行业的人员,就是适当的调节,那具体呢,就是一些负面宣传和报道,把那些胆子小的人挡在门外,你像比如有网络、电视、报纸、媒体,这些负面宣传的报道,把那些胆子小的人挡在门外了,以保证我们这个行业健康稳步有序的向前发展。那宏观调控我不知道你理不理解,这四个字,
  记者:这个词有点儿大,但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大概能理解。
  传销人员:那宏观调控说白了就是吓唬人的,理不理解。
  这位传销人员越说越兴奋,为了进一步给新人洗脑, 他们甚至还把所谓的“行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信口开河地说这是国家行为 。&
  传销人员:这个行业美国干了150年,所以美国牛的不知道姓什么,那咱们这儿呢,干了15年,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千万富翁,如果再下去15年呢?咱们中国,自然而然的就成这个了(竖大拇指)
  在记者卧底的第四天晚上,正赶上传销人员每月一日的聚会,小李决定带着记者去见识一下。小李告诉记者,聚会场面盛大,到时会有很多同行参加。& 至于聚会的目的,一是为了给当月晋升的老总庆功,再就是为了和新人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传销者集会
  传销人员:那我们建议全体起立,请我们的成功人士闪亮登场。
  传销人员:谢谢大家,大家请坐,可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非常荣幸的,可以说我们今天一起见证了几位的一个成功,我想呢,此时此刻,在台上的这几位成功人士他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也肯定有很多的话,想跟大家去说,那大家想不想听?想。掌声在哪里?
  这是一家环球国际大酒店七楼的一个宴会厅。现场有大约30张桌子,满满当当地围坐了300多人。现场气氛热烈,台下不断传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李说,这些人里,有一半以上是刚刚来到这里的新人。而记者看到,在场的300多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年青人& 。
  传销人员:今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呢,选择大于努力,大家说对不对?对,今天的生活,来自于3年前的一个选择,所以说你3年以后的一个生活,也取决于今天一个选择,今天这个行业,你相信,它就是灵验的灵,你不相信,它就是零蛋的零,大家说对不对,对。
  记者在这个传销窝点卧底的几天里,充分体会到传销分子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的洗脑术。在这种高密度的反复洗脑后,很多人就对传销组织的说法不再有任何质疑,从而被带入到一种合理合法又能一夜暴富的逻辑假想之中。
  传销人员:你要买这个车,你一定要买这个,要不买个布加迪,那个不买,那个钱不够,200多万呢这个,还不好看。
  传销人员:二姑父,你买那个宝马7系就行。
  传销人员:多少钱那个?
  传销人员:那个车七八十万,七八十万就能买了,低配的。
  传销人员:其实买个揽胜运动版挺好的。
  传销人员:看见没,这些人就认识奔驰宝马,还有四个圈啊,怪不得人家都买宝马。其实这个事儿,刚开始干这个事儿的都这样,咔,挣着钱了,起码你买辆车人家知道你挣钱了,然后下面再干就好干了。你那个车吧,在大老远人家一看就知道,哎呀,那是宝马,你开路虎,人家一看那是什么车,跟面包车似地,不认识,不认识人家也就不说什么了,也就不发表意见了。你买个80万的车,和买个100万的车,你想想,你下个月就给你了,那20万就给你了,就无所谓了。
  许诺种种空头支票,散尽家财终究黄粱一梦
  买豪车、住洋房,在这样的许诺和引诱之下,许多年轻人陷入到了一夜暴富的幻想之中。传销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控制人们的思想。其实,传销分子的这些说法是荒诞不经的,稍有常识就可以识破。
  李旭,民间反传销人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预防传销的危害以及解救劝说传销痴迷者,非常熟悉传销组织的各种骗人伎俩。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他们提到一个说半月发工资,这个实际上它是一种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一种批量转账的这种功能,输入进去以后有多少钱在转账都能转出来,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操作手法。
  道理虽然简单,可总有些人抵挡不住亲人朋友的“盛情”邀请,抵挡不住“一夜暴富”的致命诱惑,即便已经发现了这个骗局,也依然难以自拔。
屡禁不止的传销不归路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当然有一些极少数人会明白这是个骗局,但是他们因为投了很多钱不甘心,所以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也欲罢不能,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一个本钱拿回来这种人也有,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说被蒙蔽的人。当然做到高级别的人,特别是那些老总,他们什么都清楚了,知道是上面就分钱的游戏,但是到那个级别以后,他更加骑虎难下因为怎么说,底下全是亲人朋友,投了那么多钱,很多卖房子卖地,贷款,借高利贷的,甚至夫妻离婚的,恋人分手的,那就失去太多的东西他没法交代,所以他明知道这是个骗局他也身不由己,继续去骗底下的人。
  李旭了解到,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加入传销组织,涉世未深缺乏辨别能力是一方面,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快速成功的渴望,使他们失去了脚踏实地的耐心。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像小李那样甘心辞去月收入万元的工作去从事传销的例子。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首先他们非常相信人,缺乏一些阅历,而且他们需要这种机会,而且很多人渴望成功,想快速致富,想走捷径,所以说这个传销就很多大学生陷入其中。
  朱建军,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角度对众多大学生身陷传销的情况进行了解读。
  朱建军 :那么现在之所以有好多大学生参与,毕竟还是有一些现实层面的困难,是因为工作很难找,我们都知道。他就会有一种想更快的立住脚,更快挣到钱,然后更快给自己一个生活基础,这样一种很迫切的愿望。这种时候,人的这个动机就被忽悠起来了,这个动机就会变得很强烈,这是物质层面。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层面,他会把成功学的那套,这个里边可以实现自我,这个里边可以发扬出你的能力,这个里边可以使你激荡起你的青春。
  这里是山东临沂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到万元的村落,记者找到了小李的父母。
  见面后,记者说明了来意,希望在小李家人的协助下,将小李先劝回家中,帮他揭穿传销的谎言。可情急的母亲,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电话中质问起了自己的儿子。而记者希望通过电话再做努力时,小李的回答却让记者始料未及。
  小李:谁说我在南宁上班的?我一直在上海。
  记者:那你在南宁没见过我是吧?
  小李:你是?你干嘛的? 我都不认识你。
  记者:你不认识我?你从来都没见过我是吧?
  小李:对呀。
  记者:我和你在一块儿住了一个星期啊,所以说你现在忽然说你不认识我,我觉得很奇怪。
  小李:你还跟我住了一个星期?你挺有意思,我一直跟我女朋友住在一起。
  想依靠传销发财的大学生小李穷困的家乡
  对于记者和小李曾经的见面,小李矢口否认,并称自己工作繁忙不方便回家,小李这样的说辞,记者也只能先行离开。在记者临走前,小李的母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李的母亲:国家要是不抓他的话,慢慢的说服他,瞎了钱,(浪费)了钱,他自己的命运,慢慢地办去吧。
  虽然小李的母亲说出了一段灰心的话, 但的记者还是从父母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的无奈。 &在跟小李一起度过的这7天中,虽然小李很少提起自己的父母,但他不止一次的提起过自己的梦想,就是要通过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个梦想,对现在的小李来说,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半小时观察】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本应该对未来踌躇满志,充满激情与活力。但是,深陷传销骗局的这些年轻人, 完全失去了判断真伪的能力, 在一个个谎言中沉沦,全无斗志与朝气。为什么这些如同天方夜谭似的发财梦,会让这些年轻人难以自拔?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销组织不断地画饼,故事越编越有迷惑性,另一方面, 这些人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不费功夫就能获得财富与成功,这样的价值观值得警醒。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荆棘,如果不练就一身真本事,而指望天上掉馅饼,恐怕等在前方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经济半小时》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
  21:20―21:50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央视曝光“通和商城”玩传销 佛山会员很彷徨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张闻 
央视曝光后,“下线”催着要退款,“上线”忙着玩失踪,几千几万打水漂
  11月12日下午,芳姐和华姐来到杰哥的店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交纳4800元成为会员,今后就可以3折价拿货?发展下线成功,就可以每天坐着收钱?11月5日,央视曝光了重庆长寿区警方破获“通和商城”传销诈骗案,更在全国掀起连锁反应。11月12日,两名佛山的“通和商城”下线,来到“上线”的实体店处,要求返还欠款,但上线均玩“失踪”。
佛山的“下线”们全懵了
1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曝光,重庆长寿区警方一举捣毁“通和商城”重庆地区传销窝点。视频报道称,“通和商城”通过建立精美网站,鼓吹发展电子商务等形式,诱使消费者花费480元或4800元成为会员,再让会员发展下线赚取提成,并多次给会员开培训会洗脑。央视曝光称,“通和商城”已被警方定性为典型的传销模式。
经过央视的报道,“通和商城”这一“营销模式”顿时在各地发生了连锁反应。11月12日,“通和商城”在佛山的“下线”芳姐和华姐找到本报,希望记者陪同她们一起去“上线”那里拿回投资款。芳姐告诉记者,她是从今年7月通过华姐这位“上线”加入通和商城的,“当时交了4800元,兑换成通和商城电子币,上线让我们在通和商城网站上选购日用品,并点击送到华姐的店铺,称花完这4800元就可以让我们发展下线”。芳姐表示,看到投入的钱不多,还有实物作保证,当时也没多想,一口气买了3张单,“每张4800元,总共花了14000多元”。
芳姐承认,自己还拉了一名朋友做“下线”,加上华姐介绍给自己的“下线”,自己也获得了4000多元左右的提成。
然而,11月5日,经过央视曝光,芳姐的朋友幡然悔悟,要求芳姐退款,“我也是把她的钱交给了华姐,我只好带着她找到华姐,双方还打了一架,最后报警才解决”。一再逼迫之下,华姐也称“钱都交到上线去了”,同意带芳姐一起去找“上线”退钱。
“下线”“上线”一大串
华姐既是芳姐的“上线”,却也是通和骗局的一名“下线”。华姐于今年6月投入4.8万元加入通和商城,更在桂城和朋友经营了一家实体店铺,“将买到的商品全都放在店铺里”。不过,华姐的“上线”还有“杰哥”,杰哥的“上线”还有“萍姐”,萍姐的“上线”是“周总”在“坐庄”。
“我当时买了通和商城的商品,放到和朋友一起经营的店铺里做实体店,后来发现这些货品的价格很高,一瓶护脸霜都要500多元,根本卖不出去。此外,上线给我们的展示品非常好,但发来的货却是差得要死,洗发水有发臭的,保健品吃了有拉肚子的”。华姐表示,在佛山,像她这样的店铺还有5家。
此外,华姐也在发展“下线”,目前有2名“下线”,这2名“下线”又去发展“下线”,这些下线只要购买通和的商品,自己都可以得到提成,“都是杰哥给的,每次就给我元”。她表示,现在已得了2万元提成,但因为急于发展“下线”,自己还借给“下线”近9万元,“我也是亏得惨”。
华姐还说,就商品质量问题,自己多次找“上线”要求退货,最终被“上线”踢出局,“我投的4.8万元都没还给我,我的下线再发展下线的提成全被他们吞了”。她表示,央视曝光后,自己也有6名下线要求退款,但大部分仍然沉迷在通和商城的骗局中,“通和商城在佛山地区的会员,我认识的就有50多个”。
实体店的“杰哥”躲起来
11月12日,华姐、芳姐等人带着记者来到位于乐从威斯广场的一家“微百货连锁”店,虽然未挂“通和商城”的标志,但店内却贴满了“营销模式”等标语,一块展板上更贴出一张央视曝光画面中同样出现过的通和商城流程图。记者看到,店内商品包括洗发水、营养品、卫生巾、茶叶、洗衣液等日化用品,绝大部分商品上都印有“中国通和技术开发中心”的字样。
不过,这家店的店主,也就是华姐上线的“杰哥”却不在店内,只有一名男子不断地给记者下“驱逐令”,并说“他把钥匙给我,我是进来喝茶的”。随后,根据华姐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分别拨打了杰哥、萍姐和周总的电话,但均关机或无人接听。
通和商城的佛山受骗者到底有多少?警方对通和的查处进度如何?记者联系了华姐曾报警的桂城警方。警方相关人士表示,的确曾接到华姐的报警,但称传销应该属于工商部门查处。
华姐告诉记者,“我们那天也曾拨打了工商部门的热线,工商部门也派人过来了解过情况”,不过目前工商部门尚未给出回复。
(报料人某女士,奖金100元)编辑:李杰
对《央视曝光“通和商城”玩传销 佛山会员很彷徨》表态
对《央视曝光“通和商城”玩传销 佛山会员很彷徨》发表评论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直播关于传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