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销经菅后面国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银行是怎么回事

股份制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面临调整
股份制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面临调整
易秋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在目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中,在资产比重、提供融资的比重、提供金融服务的比重等许多方面,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必将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会给四大银行自身带来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这四大银行今后的发展战略。
[b]一、股份制改革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变化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建行、中行、工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建行股票已经于日在香港成功上市交易,中行股票估计将在近期上市,工行股票也可能于今年上市,剩下的农行正抓紧时间进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已经或将会给这四大商业银行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1.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股改完成后,工商银行为10.26%,中行为10.04%,建行上市后的资本充足率为11.29%。不良贷款率方面,股改完成后,中行为5.12%,建行为3.92%,工行为4.60%%。股份改革后三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资产质量有了大幅改善。
2.治理结构改善。股份制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将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等机构,建立新的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控制风险、提高竞争力。
3.战略投资者进入。银监会对四大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制定了四项原则: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和竞争回避。2005年6月、7月美洲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先后入股建行,2006年1月,淡马锡入股中行获得批准,工行正积极进行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如果按照这四项原则引进战略投资者,则各投资者的优势业务与四大银行已有的业务存在互补关系,战略投资者将给四大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带来新的变化。
二、股份制改革对四大银行发展战略的影响
在股改之前,四大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家的利益必须置于首先考虑的地位。股改之后,不仅要考虑国家利益,而且必须将新的投资者的利益至于重要地位,由此也就导致四大银行发展战略必须有所调整。
1.提高资产质量。较好的资产质量是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因素,也是判断是否值得投资的主要标准。股份制改革以及股票上市以后,包括国有出资方与境外投资方以及上市之后的公众投资者各方对四大银行资产质量的监管更加严格,对银行保持和提高资产质量的压力很大,这就要求银行首先将资产质量的提高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加以考虑。
已经完成股改的三家银行的资产质量与股改前相比有了跳跃式的显著改善,但是,这并不表明这三家银行内在的经营管理水平突然之间发生了显著的提高,也不表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突然之间有了显著提高,过去存在的造成资产质量下降的因素并未完全去除。如何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持目前已经较好的资产质量并在今后继续提高资产质量,这是银行在股改后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2.为投资者创造利润。保持较好的资产质量是成为优秀银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吸引投资者的基本条件,而银行创造令投资者满意的回报是投资者的目的,因此,股改以及上市后,四大银行面临给予投资者回报的压力,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具备令投资者满意的利润水平,这是又一大战略任务。
虽然股改前四大银行也具有提高利润水平的压力,但是,在一定时期可能资产质量的压力高于利润提高的压力。今后利润压力会更大,因为投资者的最终要求是投资要有回报,仅有高质量的资产而无较好的回报,这并非投资者的目标。所以,今后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回报将越来越成为银行的首要目标。
由于引进了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目标与银行原有的经营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比如原有的目标中必须包括国家、企业(银行)设定的的目标,国家要求银行降低风险,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以及特定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银行要求增加利润、提高职工收入,现在新的投资者进来后可能将提高利润水平摆在优先地位。
因为包括战略投资者以及公众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不会满足于银行仅有较好的资产质量而无较高的投资回报,这就要求银行股改后将各方不同的目标结合起来,并落实在经营战略中,尤其是在降低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与提高利润水平之间,必须加以协调。
3.突破传统经营领域。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将使四大银行的经营战略向多元化、混业经营方向转变。可以预见,不论是从战略投资者的要求还是从银行自身的要求来看,四大银行今后都会突破传统经营战略,增加新的业务,并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变,保险、证券等业务将成为四大银行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比如,中行将与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在个人财产保险等业务领域进行合作,与瑞银集团在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如果工商银行与德国安联集团合作,工商银行将逐渐进入并扩大保险业务,因为德国安联集团是世界领先的保险和金融服务集团,2005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4位,在金融保险业中仅次于法国安盛保险集团,它以保险业务为主,并且还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工商银行与德国安联集团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并使工商银行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4.加大信贷以外的其他业务比重。为了降低风险,提高盈利途径和盈利能力,四大银行将加大信贷以外的其他业务,比如中间业务。中行将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信用卡、理财等业务上进行合作;美洲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零售业务银行,在零售业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将在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领域向建设银行提供战略性协助。如果工商银行与运通合作,则将进一步扩大信用卡业务。2004年年底,工商银行曾与运通合作发行联名卡“牡丹运通卡”。运通并非商业银行,而是全球最顶尖的旅游服务商,其业务范围包括旅游相关服务、旅行支票、财务和信用证服务等。在信用卡业务上,双方原有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这将有助于工行扩大信用卡业务。
上述战略转变的核心目标是:一方面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在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开辟更广的利润来源,发挥战略投资者的优势,为包括战略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创造更高的回报。
三、股份制改革对四大银行信贷战略的影响
就信贷利润所占四大银行总利润的比例来看,信贷业务是四大银行目前最重要的业务,但是,信贷业务也是风险的主要来源。为了顺应银行上述战略调整,体现各方投资者的目标要求,保证各方投资者的利益,四大银行必须对业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由此也必然会影响到信贷业务。这种影响包括:
1.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为了提高资产质量,必须降低风险,而现在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业务,所以,四大银行今后将降低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比如5年之后降至40%~50%左右,同时也将降低利润来源对信贷业务的依赖程度。
四大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
贷款/总资产 52.9% 54.6.% 58.5% 61.1% 58.7%
资料来源:根据《金融年鉴》()资料计算得到
四大银行的业务更快地向信贷以外的其他业务发展,有利于降低风险,降低利润来源对信贷的依赖程度,发挥战略投资者在其他金融业务领域的优势,开辟更广阔的利润来源,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所以,四大银行更多的人财物等资源会转向信贷以外的业务,尤其是向盈利水平高的业务发展。
2.与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四大银行在全国信贷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会继续下降。目前占55%左右,估计在5年之后将降至40%左右。
四大商业银行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比例
四大银行占全国比例 60.50% 59.33% 58.51% 59.28% 57.46%
其他金融机构占比例 39.50% 40.67% 41.49% 40.72% 42.54%
资料来源:根据《金融年鉴》(年)资料计算得到
3.在降低信贷业务比重时,短期贷款下降速度将快于中长期贷款的下降速度。这是由于短期贷款的偿还率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相对更大,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而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不畅时,企业无法偿短期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现在,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比例下降的趋势已经出现,四大银行股改后将会进一步表现出这一趋势。
金融机构短期与中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 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年)
4.就信贷业务本身来说,也必须体现各方投资者的目标。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信贷投向的集中化现象将更加突出,这就是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中小企业、经济不发达地区获得贷款的难度可能会增加。这种趋势几年前已经出现,四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会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1)在贷款的行业选择上,将更加倾向于选择基础性行业、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比如电力、石油化工、煤炭、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电信等。这些行业的利润率较高,市场需求增长稳定,从而信贷资金的收益与安全均较有保障。除这些行业外,像房地产、钢铁等行业,尽管在宏观经济调控期间可能会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但是,由于从长期趋势看,行业的盈利状况较好,市场需求增长较快,这些行业仍然会成为优先选择。
(2)在贷款的区域选择上,将优先考虑东部地区,因为就平均水平而言,东部地区的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工业成本费用率、总资产贡献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
(3)在贷款的企业选择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将优先考虑大型企业,因为在抗市场风险能力、信用状况、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大型企业总体上优于中小型企业。所以,为了避免中小企业今后更难以获得贷款,政府、企业、银行等相关部门必须制定新的对策。
(4)窗口指导政策的效果可能被削弱。当银行的行为取向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时,可能这种取向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取向不一致,而银行的行为趋向与国家政策取向一致时,却可能不利于投资者的利益。比如,国家希望信贷资源更多地流向西部地区,更多地流向中小企业,但这种流向与银行、投资者的要求不一致。现在,国家政策一般是以窗口指导而非行政命令的方式出现,如果出现这种不一致,则结果可能是政策没有完全被执行。所以,为了使国家政策的意图能够落实,今后必须对股份制改革后的银行实行新的激励措施。
上述四大银行股改后发展战略与信贷战略的调整是“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体现。在四大银行股份制改革以及股票上市之后,“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更加强化。(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根据关于实行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从1979年起进行的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此外亦有相关内容的
1979年以前实行计划管理的金融体制[1]这一体制是从1948年建立合并的多家银行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按照建立所有制的要求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营银行和钱庄同时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建立起来的在建立过程中大量汲取了的经验该体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属于大一统模式即全国仅有唯一的一家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其分支机构按照设置除中国人民银行外虽有大量的农村但通过行社联营合署办公信用社实际上已成为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计划管理是最高原则一切必须按计划办事完成计划的程度是衡量考核各级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标准各级分支行不实行独立核算总行通过贷款计划的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发行量银行的信贷原则是①贷款必须按计划发放和使用②贷款必须有适用适销的物资作保证③贷款必须按期归还实行单一的体制必须集中信用于银行所有单位和个人只能与国家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被禁止和向外借款基本上不再运用
在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由于当时财政和银行的分工实行无偿的业务归财政有偿的业务归银行的原则银行对国营企业只限于发放全国实行统一的转帐结算办法由总行制定统一的结算制度同时实行集中统一的联行清算制度具体的结算方式考虑到商品物资实行计划分配的需要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在异地结算中占有重要地位方面一直占有主要地位
为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购销活动的和控制促进购销活动尽量纳入计划同时也为了减少现金发行量银行对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实行较大金额的购买(100元以上)禁止使用现金实行统一的低制度1978年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为月息4.2‰;少数优惠贷款利率仅为月息2.1‰或1.8‰各种存贷款利率均由总行统一规定各级分行没有浮动权不存在市场利率实行企业出口收汇必须卖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准留存自用进口或出国所需外汇,应向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申请个人不准持有外汇和外币个人的侨汇收入必须按国家牌价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禁止单位和个人之间买卖外汇改革的总方向是逐步建立适应运行机制的金融体制到1991年改革后的金融体制大致如下改变了大一统模式建立了以为核心以专业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为部级机构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等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各专业银行均为国务院直属局级单位
除上述专业银行外等股份制综合性银行具有性质和各种类型的地区性银行已得到初步发展全国性保险公司1980年恢复股份制和地区性保险公司已开始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不少地区已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联营而独立经营许多地区建立了此外从1979年以来新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有邮政储汇局各种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评信公司等国家禁止私人设立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在业务上既有分工又有一定的交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对各类具有领导和管理的职能是金融宏观调控中心,专业银行内部实行三级管理(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经营基层行各级分支机构一般不实行独立核算由总行实行统一资金调度和计算盈亏但对各级分支机构实行专项指标考核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均实行企业化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单一银行信用制度已被打破除银行信用外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信托信用合作信用企业信用等多种间接和直接信用均已开放但银行间接信用仍占主导地位金融市场得到初步发展从1985年起逐步发展有形和无形的同城和跨地区的同业拆借市场同时并存有价证券市场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开始1985年起发行1986年起发行1987年起发行重点建设债券逐步发展了发行从1986年起进一步发展了转让和分别于日日正式挂牌营业交易的品种包括债券和股票则正式形成于1988年金融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①单一计划调控的方式为多种调控方式并用所替代但规定各金融机构的行政性方式仍占重要地位②金融宏观调控的中介目标由单一的货币发行量转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发行量双重监测M1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监测的重点目标主要变化为适当提高过低的利率增加利率档次根据资金供求和市场供需的变化随时调整利率实行对财政性存款实行计息增加企事业等主要是拓宽贷款对象和扩大贷款用途同时强调贷款的经济效益和政策要求贷款对象由过去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农业扩展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和不同所有制单位贷款用途从扩展到基本建设和科研旅游等贷款原则由原来的三原则转向主要强调扶优限劣和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结算方式上取消了原来的国内信用证付款委托书托收无承付保付支票省内限额结算等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曾一度取消后又恢复1988年新制定的结算办法中规定的结算方式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和委托收款
在联行清算上为避免专业银行通过占用在资金上吃中央银行的大锅饭实行了专业银行各自分设联行的制度实行了出口收汇单位和地方外汇留成制度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一家专营改为各家银行普遍经营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经批准也可以经营外汇业务允许私人在银行存取外汇设立外汇调剂市场各单位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按调剂价买卖留成外汇私人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外汇但不准购买外汇金融方面的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等各种法规已颁布实行书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定价32.00元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第六届)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截至2003年底的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研究应用回归计量检验得出的结论就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而言从总体上看其绩效在下降这说明单纯依靠重组公司的治理结构来希望改善公司的运作效果或经营业绩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这一研究结论是令人吃惊的它说明在2006年全面享受国民待遇的时刻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商业银行的拓展市场业务比改善治理结构要重要得多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绩效金融改革回顾与展望
商业银行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组上市与绩效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外资战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效率与稳定的权衡
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
十五期间中国信托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及展望
全能型模式不是金融混业的必然选择论国内大型金融企业在金融混业趋势中的
银行征收账户管理费对存款人行为的影响
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改革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研究
大股东制衡违规行为与监管的有效性来自年上市公司的证据
我国会计准则对影响初探
改革回顾评价与反思
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
做市商行为空间的研究
后WTO时代的金融创新
关于我国融资租赁的反思及其在后WTO金融业中的重构
后WTO时代银行体系改革与资源配置优化
后WTO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对收益率曲线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的储蓄投资与资本流动基于F-H模型的分析
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人世后期我国金融监管的国内外协调问题研究
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上市公司监督绩效实证研究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1版 (日)
丛书名: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平装: 32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品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总社)
售价26.00元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通过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的实践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改革之中的货币金融运行发展规律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改革建议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认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体制一步步地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经研究后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第一正在进行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中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第二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国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了良好的金融体系没有出现有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动荡
第三中国的最优金融体系既不是英美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也不是德日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是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既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模式又遵循了历史的传统现实的金融运行状况和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要求
第四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市场配置资金为主以政府配置资金为补充实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最终建立起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出版基金资助交易所是股指期货市场的组织者是股指期货合约履约的保障者市场风险可能使众多结算会员缺乏财务资源而违约最后殃及交易所交易所的风险管理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一套基于期货交易特有运行模式的风险管理制度其次建立实时的风险监控技术最后就是保证风险监控制度与技术的有效实施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主要如下规定
1保证金制度
保证金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交易保证金标准在期货合约中规定
期货合约交易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调整交易保证金标准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①出现连续同方向涨跌停板
②遇国家法定长假
③交易所认为市场风险明显增大
④交易所认为必要的其他情况
调整期货合④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的交易所应在当日结算时对该合约的所有持仓按新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进行结算保证金不足的应当在下一个交易日开市前追加到位
2价格限制制度
价格限制制度分为熔断制度与涨跌停板制度每日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期货合约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
股指期货合约的熔断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6%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10%最后交易日不设价格限制
每日开盘后股指期货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且持续一分钟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
①启动熔断机制后的连续十分钟内该合约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十分钟后熔断机制终止涨跌停板价格生效
②熔断机制启动后不足十分钟市场暂停交易的熔断机制终止重启交易后涨跌停板价格生效
③收市前三十分钟内不启动熔断机制熔断机制已经启动的继续执行至熔断期结束
④每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投资者可以持有的按单边计算的某一合约持仓的最大数额
同一投资者在不同会员处开仓交易其在某一合约的持仓合计不得超出一个投资者的持仓限额
会员和投资者的股指期货合约持仓限额具体规定如下
①对投资者单个合约单边持仓实行绝对数额限仓持仓限额为2000手
②某一合约总持仓量单边超过10万手的结算会员该合约持仓总量单边不得超过该合约总持仓量的25%
③获准套期保值额度的会员或投资者持仓不受此限
会员和投资者超过持仓限额的不得同方向开仓交易
4大户报告制度
投资者的持仓量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持仓报告标准的投资者应通过受托会员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可根据市场风险状况制定并调整持仓报告标准
投资者的持仓达到交易所报告标准的应于下一交易日收市前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有权要求投资者补充报告
达到交易所报告标准的投资者应提供下列材料
①投资者大户报告表内容包括会员名称会员号投资者名称和交易编码合约代码持仓量交易保证金可动用资金
②资金来源说明
③法人投资者的实际控制人资料
④开户材料及当日结算单据
⑤交易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5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是指交易所按有关规定对会员投资者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会员投资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交易所对其持仓实行强行平仓
①会员结算准备金余额小于零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补足的
②持仓超出持仓限额标准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平仓的
③因违规受到交易所强行平仓处罚的
④根据交易所的紧急措施应予强行平仓的
⑤其他应予强行平仓的
强行平仓的执行原则强行平仓先由会员执行时限除交易所特别规定外一律为开市后第一节规定时限内会员未执行完毕的由交易所强制执行
强行平仓的执行程序
①通知交易所以强行平仓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的形式向有关结算会员下达强行平仓要求通知书除交易所特别送达以外随当日结算数据发送有关结算会员可以通过交易所系统获得
②执行及确认 1开市后有关会员应自行平仓直至达到平仓要求2结算会员超过规定平仓时限而未执行完毕的剩余部分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3强行平仓结果随当日成交记录发送有关信息可以通过交易所系统获得
6强制减仓制度
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投资者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同一投资者双向持仓的,其净持仓部分的平仓报单参与强制减仓计算其余平仓报单与其反向持仓自动对冲平仓
7结算担保金制度
交易所实行结算担保金制度结算担保金是指由结算会员依交易所的规定缴存的用于应对结算会员违约风险的共同担保资金
结算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基础担保金是指结算会员参与交易所结算交割业务必须缴纳的最低担保金数额变动担保金是指随着结算会员业务量的变化而调整的担保金
8风险警示制度
交易所实行风险警示制度交易所认为必要的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要求报告情况谈话提醒书面警示公开谴责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以警示和化解风险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交易所有权约见指定的会员高管人员或投资者谈话提醒风险或要求会员或投资者报告情况
①期货价格出现异常
②会员或投资者交易异常
③会员或投资者持仓异常
④会员资金异常
⑤会员或投资者涉嫌违规违约
⑥交易所接到投诉涉及到会员或投资者
⑦会员涉及司法调查
⑧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况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背后的风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6页免费9页免费8页免费3页¥2.004页免费 4页免费5页免费9页1下载券3页免费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8页免费3页免费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背后的风险|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股票/基金&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后的绩效评估
作者:邓鑫
  我国国有商业接受注资始于1998年,从2003年开始至今是注资及上市的主要阶段,要合理评价我国银行的注资效果,并非易事。其一,注资的原因复杂;其二,注资模式多变,不易统计判断;其三,注资效果评价的角度与指标多种多样。一般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不同体系,前沿理论也不断发展,实际运用和操作中也出现了方法和结论上的差异。本文考察的时间区间为年,考察视角包括微观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和宏观综合绩效三个方面。
  注资的微观财务绩效
  基于通常的标准,笔者主要选取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和盈利能力三方面指标来反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微观企业性绩效。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的达标问题是我国国有商业份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尽管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隐性的“国家声誉担保”,以及稳定的储蓄存款,资本充足率指标仍然需要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年期间,发行了30年期特别国债用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状况,但这一时期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除了中行外,其他银行基本都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2001年例外,达到8.3%)。
  2003年后,财政部与汇金公司大规模外汇注资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后,资本充足状况明显好转,2005年工、中、建三行均达到8%的要求,并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由于政策性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曾长期处于资本充足率为负数的情况,最低值接近-20%(2003年),到2008年,农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也实现了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任务。到2009年四大行都超过10%,且2010年均继续提高。如图1所示。
  不良资产率
  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曾是压在国有商业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对银行经营成果和资本金安全都造成了重大威胁。国际一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常在5%以内,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在年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四大行的不良率都徘徊在25%~35%之间。相比股份制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高出近15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年间,不良贷款率都迅速攀升,在1999年达到最高水平;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一阶段四大行剥离不良贷款1.4万亿元,但2002年末不良贷款仍高达20770.3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66.9%。
  2003年之后的几年间则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善,不良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近几年里,各行采取三种方式从自身内部消化银行不良贷款:贷款减值准备、当年净利润和资本金及所有者权益。按照时间先后,工、建、中、农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8 年出现了大幅下降,直接原因是各行在当年核销了大额政策性不良贷款。至2006年,除农行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已实现5%以内,达到了国际一流银行的指标。至2008年,农行经过财务重组后资产总额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实现了5%以内的不良资产率。
  盈利能力
  2002年以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大多不超过5%,其中最低值是农业银行的-36%(1999年)。而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2003年对 美国前20名银行的平均资本利润率是24%,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业仍有很大差距。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也远远落后。以(,)和(,)为例,2002年这两家银行都达到了10%~20%的水平(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及其他公开资料)。
  2003年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不良资产剥离、政府注资、上市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造,使其资本利润率大幅提高。各行在注资之后,其资本利润率都迅速上升,随后逐渐回落。以为例,2005年上升至23.4%的水平后,2008年又回落到12%,到2009年才平稳回升至14%。目前,三大行的资本利润率基本都处于14%~17%的水平。由于农行的财务数据公开不完整,图3呈现了为除农行外的三大行资本利润率的变化情况,
  此外,其他盈利性指标也都有明显好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等指标的升幅都较为明显,其中,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年度数据相对最完整,它反映了注资前后各大行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情况。2003年时,国有商业银行ROE还远远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后差距才逐步缩小。可见,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上述两个因素(资本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对不良资产的处理,的确有利于资产质量好转和利润释放,对ROE 具有明显增厚效应。总的来说,作为银行出资主体来说,已经逐渐开始产生微观收益。
  注资的公司治理绩效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走市场化道路,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在注资之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公开发行,逐渐转变为股权相对分散的公众银行。这一转变过程有利于银行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改善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问题,形成有效地监督和制衡机制。其主要收获可以归纳为:
  明确了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的模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了由一手包办的“大一统”阶段,发展到多家共管局面,现阶段参与管理中央所属国有金融资产的有央行、财政部、、中组部、银监会、汇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其中汇金公司向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后,已明确成为了大股东或实际出资人,并拥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股价核定、派驻董事人选等重大经营决策权。财政部尽管名义上只拥有工行和农行的30%~40%的股权,但实际上还通过其金融司负责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基础管理,担负着出资人的大部分职能。应该说,汇金公司和财政部的注资在形式上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出资人的实体化,同时也巩固了国有制在银行体系中的绝对控股地位。表1呈现了目前四大行股东持股比例前5名。
  股权结构多元化
  引入战略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单一性。其中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不仅为补充银行资本金提供了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鉴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先进经营理念与管理经验,快速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以此帮助市场提升信心,确保国有商业银行IPO圆满成功和市场价值的提升,为国有商业银行持续改革提供新的动力。
  公司治理整体框架的初步形成
  目前,四大行都已相继完成了股份制公司改组,并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规范的体系,设立了包括董事会及下属各专门委员会。其中,战略投资者通常会派出代表股东作为董事,参与银行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行使股东和董事相关权利。这一有效机制,促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对于政府行政性干预,指令性贷款、发放股东关联贷款都起到了防御作用。
  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有所提高
  在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开始完善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内部全部建立起来。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类别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面。银行战略投资者签订了技术协助协议等风险管理合作方案,有力提升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工行董事会中的高盛董事成员就在资金业务规划、风险管理战略等方面积极向工行传递经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同时外方与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投资合作伙伴,也可以分享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机构网络,获取理想的投资收益。
  在内部控制方面,董事和股东们除了关注分红和融资便利(实为关联交易)之外,管理理念上出现了革新,股东更关注银行的长远发展。从银行年报中发现,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审查更加严格,关联交易明显减少;董事们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加关注,在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或接近临界值时,外方股权董事和独立董事明确提出对分红预案的反对意见。
  注资的宏观综合绩效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典型的国有企业性质,并且掌握着全国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在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肩负着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供给和传达政策信号的重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考察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问题。
  宏观政策传导效果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前进轨迹密切相关,信贷政策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国银行业则是这项调控措施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通道也是唯一通道。2003年以来,中国银行业资产呈非平稳的增长态势,银行每年贷款投放都出现趋同的季节性规律,在年度总量控制下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除了季节性规律外,还存在抵御危机稳定经济的政策信号,2009年全年以超过往年两倍的信贷投放规模,传导政府主动注入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信号。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国有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文化产业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保障金融稳健和安全,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战略性项目建设,支持“三农”发展,强化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逆周期支持经济增长。此外,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应对、泥石流、干旱、洪涝、冰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以上几点说明,在注资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是支撑着国民经济中的信贷投放和流动性充裕的保障,它验证了国有商业银行非盈利目标的一面。作为政策传达的重要通道,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市场流动性的释放和回收,从而达到刺激经济或给经济降温的调控目的。
  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不可避免产生冲突,如不良贷款等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正在产生积极的宏观绩效,注资后的几年里笔者注意到这种宏微观之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税收贡献为例,截至2010 年,工、农、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收贡献合计已达到1661.71亿元,比2002年的16.48亿元提高了100倍,比2002年的16.48亿元提高了66.16倍,说明逐步向市场化靠拢的运作机制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成长为有明显的国际大银行。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每年按照资本、利润等多项指标公布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最近几年中国的多家大型银行表现出持续发展态势,2010年盈利能力排名第一、资本排名第七。另外,中国共有84家银行跻身全球前1000家银行之列,它们的总资本占到前1000家银行总资本的9%,而税前利润高达前1000家银行的25%。
  从各个竞争力要素的比较发现,在经历金融危机中,国际上知名的大型银行都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它们的利润普遍大幅下滑,但规模仍在扩张,稳健性有所加强,增长趋势并未改变但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未完全恢复。而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依然保持了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利润这一因素正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可以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等股份制改革的一系列过程,也是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历程,目前在资产管理、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但是仍然需要在产品创新、资产运营、本地市场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也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对照发行价计算,截至2010年3月,建行的股价上升幅度已超过100%,中行和工行的A股价格升幅也分别达75%和65%。从股票市值看,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6月底,全球市值最大的15家银行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位居前三位。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不确定因素增多,严重打乱了世界大银行的市值排名,从前占据前列地位的银行排名纷纷下滑,而我国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则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10年12月底,工行以市值2394.9亿美元位列榜首,建行、中行分列第二和第五。同时,2010年工行在全球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名位列第四。
  上市后的银行股价表现良好,表明了市场投资者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与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中,其国有产权制度和政府声誉担保的因素至关重要,正是政府与银行这一特有的联系纽带强化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和资产安全性。尤其在危机过后整个金融业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优越性得到了极大地凸显。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11/07 07:4811/01 10:5309/16 08:50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脖子后面疼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