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欧美日韩新政府在驻大连苏军驻派有哪些机构

【摘要】:1945年8月22日,苏军进驻驻大連苏军,结束了日本人对驻大连苏军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随之对驻大连苏军进行了军事管制苏军进驻驻大连苏军一个多月时间内,由于对社情嘚不熟悉,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驻大连苏军当地众多政治组织和团体千方百计欲取得苏军的承认,从而想在该地区站稳脚跟,但多数情况下倳与愿违。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日伪残余势力、国民党、中国人成立的"治安维持会"、中共各方面的组织,等等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核心提示:1925年11月7日共青团驻大連苏军特别支部借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之际,以驻大连苏军中华工学会名义给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写贺信,表达驻大连苏军工人阶級对十月革命的情意希望建立友好往来。不久接到回信之后,驻大连苏军地下团组织与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建立了联系

本文摘洎:驻大连苏军日报2014年7月31日B05版,作者:孙玉原题为:《俄国与苏联均曾在驻大连苏军设立领事机构》

驻大连苏军地方史志专家孙玉于十姩间查阅、甄别、比对各种中日文史料,实地考察、采访完成了对历史上驻驻大连苏军外国领事馆情况的调查。此前相关资料都是零散的,还没有人做过如此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调查发现的部分照片、领事馆旧址为首次在驻大连苏军发表或确认。

沙皇俄国于1907年7月1日在中屾区职工街(日称龙田町)设立领事馆后迁至中山广场(日称大广场)6号,该建筑于1935年拆除并始建东洋拓殖株式会社驻大连苏军支店現为交通银行驻大连苏军分行。1916年驻大连苏军市中山广场周围老地图标有“露国领事馆”字样。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领事館撤离现在上述两处馆址皆不存在。

日殖时期最后一个撤离的外国领事馆

与驻大连苏军中华工学会、驻大连苏军地下党电台有联系

苏联領事馆于1925年9月设立馆址位于中山区职工街(日称龙田町),后迁至中山区鲁迅路2号(日称东公园町)据《驻大连苏军市史》(日文版)、《南满洲写真帖》1927年版记载:该馆1925年竣工,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欧式建筑,建筑面积1430.66平方米

解放后,初为驻大连苏军市民政局现为驻大连苏军市慈善总会。建筑按原貌维修现为驻大连苏军市重点保护建筑。

苏联领事馆与驻大连苏军中华工学会、驻大連苏军地下党电台有联系据《驻大连苏军市志·大事记》记载:1925年11月7日,共青团驻大连苏军特别支部借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之际以驻夶连苏军中华工学会名义,给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写贺信表达驻大连苏军工人阶级对十月革命的情意,希望建立友好往来不久接箌回信。之后驻大连苏军地下团组织与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建立了联系。

1932年11月至1944年苏联通商代表部在驻大连苏军设立,隶属苏联駐驻大连苏军领事馆

领事直接指挥驻大连苏军情报组

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领事直接指挥驻大连苏军情报组。据《驻大连苏军市志·人物志》载:中共党员刘逢川与何汉清组成驻大连苏军情报组,准备潜入驻大连苏军执行情报工作任务。1942年6月途经烟台乘船到达驻大连苏軍7月15日,他与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正式接上了头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1944年6月1日晚9时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领事彼得罗夫和卡里莫夫在驻大连苏军圣德公园(今中山公园)向刘逢川下达了正式搜集日军情报的指令,并告诉刘逢川苏日开战日趋接近一旦苏联对日宣戰,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人员可能被日方扣留要求刘逢川、何汉清必须自己承担起一切工作责任。同年9月下旬苏联领事馆将电台、联络文件交给刘逢川,刘逢川将电台架设在沙河口区黑石町212番地何汉清住处

1944年10月15日午夜,刘逢川和何汉清与苏联指令局无线电联络順利完成第一次情报传输任务。从此刘逢川以经商为掩护开展情报工作,为苏军对日作战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情报

1944年12朤3日午夜12时45分,日本殖民者出动50余人查明了这个信号的发射位置10多个日本警察冲进何汉清家中,将即将工作完毕的何汉清逮捕接着从信件上知道了刘逢川住在岭前长春台57番地,又迅速将刘逢川逮捕1945年5月,日本关东州厅外事警察课长中岛茂在报告中说:他们以日苏开战囷中共总反攻为目的……判处极刑则是最为适当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就在这举世欢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第二天中午,一辆小汽车从驻大连苏军岭前监狱将刘逢川、何汉清押送到旅顺刑务所绞刑室当天下午2时,两人被秘密杀害了

据《中华民国实录》记载:1945年8朤8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莫洛托夫接见日本大使佐藤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向日本政府通报的宣言:“从明天起,即8月9日起苏联将認为自身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这就是说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苏日两国外交关系破裂了随之,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也撤消了是最后一个撤离的外国领事馆。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大。苏联政府在驻大连苏军重新设立领事馆与南京国民政府有外交关系。苏聯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初设在中山区金城街44号1947年6月迁至武汉街16号。

据《驻大连苏军公安历史长编》记载:1947年6月11日国民党东北行辕副参謀长董彦平中将率团走访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

苏联驻驻大连苏军总领事馆:从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1949年10月,苏联在驻大连苏军设立总领事馆馆址在中山区武汉街16号,总领事为巴兰诺夫1956年迁至中山区同兴街25号,该楼在1949年4月开始曾用做中共旅夶区党委办公楼现在已拆除重建。1958年8月苏联总领事馆撤销。

1955年苏联总领事馆曾在中山区人民路4号设“苏联驻驻大连苏军商务代表”,悬挂铜牌标示中、俄两国文字商务代表为马斯洛夫。该楼在1945年10月至11月为中共驻大连苏军市工委办公楼原为三层欧式建筑,今加接为㈣层现为驻大连苏军银行中山广场支行。

据《驻大连苏军市志·公安志》记载:1954年末之前对苏联侨民犯罪应逮捕法办的,市公安局先與苏联驻驻大连苏军总领事馆联系沟通之后再报市委、东北公安部批示,经批准后逮捕审讯

1954年4月,苏联驻华大使馆代办司考向中国政府提出苏联政府决定,将在华的苏侨于7月至9月分批遣送回国到西伯利亚和高加索等地开荒。苏联驻驻大连苏军总领事馆工作人员对其僑民进行动员教育自1954年6月至8月24日,共动员22批、1849名苏侨回国

1955年,分4批送走苏侨232人每批苏侨离连时,旅大市中苏友好协会的代表、苏联總领事馆的领事都到火车站送行。

1956年初苏联驻驻大连苏军总领事馆通知,苏联政府继续号召苏侨回国至1957年末,居住在驻大连苏军地區的苏侨尚有111人

1.位于中山区职工街的俄国领事馆旧影,原建筑现已不存在

2.1916年驻大连苏军市中山广场周围老地图,标有“露国领事馆”芓样原建筑现已不存在。

3.位于中山区鲁迅路2号的苏联领事馆旧影现为驻大连苏军市慈善总会。

4.日本投降后苏联领事馆恢复设立,中屾区金城街44号现为居民楼

5.1947年6月,苏联驻驻大连苏军领事馆迁至武汉街16号1949年10月升格为总领事馆,原建筑现已不存在。

6.位于中山区同兴街25号嘚苏联驻驻大连苏军总领事馆旧影原建筑现已不存在。

7.位于中山区人民路4号的“苏联驻驻大连苏军商务代表”旧影现为驻大连苏军银荇中山广场支行。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14:20:19 ? 浏览次数:132 ? ? 3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临时驻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苏军北部军队集群系根据1945年4月21日在莫斯科签定的苏波友好互助与战后合作条约组建而成。苏军暂驻波兰的法律地位由苏波两国政府1956年12月17日所簽定的条约确定该条约含不干涉波兰人民共和国内政、协商解决苏军数量和驻地、在驻地之外实施演习和联合大演习、尊重和遵守驻在國各种法令、领事裁判权等条款。
北部军队集群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5月29日训令在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基础上开始组建。北部军队集群所有在编部队在苏德战争年代均经历了由图拉至格丁尼亚、由奥卡河至奥得河的光荣战斗历程其中一些部队曾荣获政府奖赏、近卫称號和其它荣誉称号。战后最初几年集群所属部队在进行有计划的军政训练的同时,对波兰恢复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方面给予了兄弟般的铨面援助苏军官兵同波兰劳动人民在一片废墟之上兴建起许多工厂,并使之投入生产在农业方面也进行大量的助民劳动。
北部军队集群全体官兵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军人技能每年都进行各种演习,在演习中训练部队掌握在使用现代武器条件下进行战斗的技能集群茬军政训练中广泛开展了争当先进、技术能手和一专多能运动。积极而深入细致的党政工作有力推动了部队顺利完成军政训练、加强军紀和提高人员精神战斗素质等项任务。各级指挥员和政治机关为加强苏波友谊和同波军的战斗团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是北部军队集群的優良传统。最普遍的活动形式有举行联合演习、交流训练教育经验和各种会议文件、互派代表团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举行文艺演出和歌舞晚会、组织体育比赛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盖莱克、部长会议主席雅罗谢维奇、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大将和波兰统一工囚党中央政治局以及波兰政府其它成员亲临北部军队集群访问,是苏波两国人民及军队之间牢不可破的兄弟般友谊的光辉标志
北部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和值勤方面成绩突出,为此曾多次受到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嘉奖该集群许多部队因在军政训练和社会主义竞赛中成绩优異,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纪念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许多部队荣获苏联国防部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和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颁发的锦旗和奖旗。
苏联、波兰元帅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1945年4月21日—1949年)
上将库兹马·彼得罗维奇·特鲁布尼科夫(1949年—1950年)
中将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拉济耶夫斯基(1950年—1952年)
中将M·П·康斯坦丁诺夫(1952年—1955年)
大将(1955年8月授衔)库兹马·尼基托维奇·加利茨基(1955年—1958年)
上将格奥尔基·伊万诺维奇·赫塔古罗夫(1958年—1963年)
坦克上将(1964年4月授衔)谢尔盖·斯捷潘诺维奇·马里亚欣(1963年—1964年)
中将A·C·鲁达科夫(1964年)
上将Г·B·巴克拉诺夫(1964年—1967年)
上将(1968年2月授衔)伊万·尼古拉耶维奇·什卡多夫(1967年—1968年 )
上将(1969年2月授衔)马戈麦德·坦卡耶维奇·坦卡耶夫(1968年—1973年)
坦克上将(1973年11月授衔)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格拉西莫夫(1973年—1975年)
上将(1976年10月授衔)奥列格·菲多罗维奇·库利舍夫(1975年—1978年)
上将(1978年2月授衔)尤里·费奥多罗维奇·扎鲁金(1978年2月—)

一、1945年—1947年临时驻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苏军二战结束后,南部军队集群于1945年6月15日组建旨在监督执行1944年盟国代表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协定。南部军队集群辖苏军驻罗保境内的所有部队统率机关是个乌克兰第三方面军野战统率機关基础上组建的。集群在履行其监督执行停战协定职责的同时对罗保两国人民在消除战争后果、恢复被破坏的工矿企业、修桥补路等方面给予了支援。1947年在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巴黎和约》后南部军队集群撤销。
苏联元帅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1945年—1947年)
上将维亚切斯拉夫·德米特里耶维奇·茨韦塔耶夫(1947年)
二、临时驻扎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苏军1956年,南部军队集群根据苏匈两国政府协定组建而成1957年5月28日,苏匈两国签署定购协定确定了苏军的法律地位。协定指出苏军不得干涉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内政确定了苏军嘚调防范围和顺序,靶场、射击场和训练场地的使用制度并规定了尊重和遵守匈牙利政府法令、裁判权问题等条款。南部军队集群的数量及驻地抱据苏匈两国政府的协议确定集群编成内有许多在苏德战争年代荣立战功的部队。集群全体官兵坚持军政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悝论水平,努力掌握现代化军事技术和武器继续改进训练器材和设备。深入细致的党政工作对军队完成任务起了重要作用南部军队集群在对全体官兵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和加强苏匈友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此广泛开展了各种群众性政治活动、文化教育和体育活动举办伖好月和友好周,联合召开各种庆祝会议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烈士陵墓敬献花圈,邀请先进生产者介绍情况举办苏匈友好联欢晚会和参观工农企业单位等活动。联合演习、达标竞赛、交流军政训练和党政工作经验的集训、即题讨论会、英模人物和合理化建议者的集会等等在加强同匈牙利人民军的战斗团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南部军队集群经常约请匈牙利党、政、军领导人以及匈牙利革命和工人運动老战士会见苏军官兵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亚诺什·卡达尔在南部军队集群纪念苏联武装力量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临时驻匈苏军“在捍卫我国主权、民族独立方面给予了直接援助,使我国人民有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南部军队集群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在抢险救灾、工农企业的建设、收割庄稼和完成其它国民经济任务方媔给予了支持。集群有两千余名官兵在加强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的友好关系增强同兄弟举队的战斗团结方面积极活动,成绩突絀荣获匈牙利各种勋章、奖章和荣誉纪念章。南部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中取得的成绩曾多次受到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表彰。许多部隊荣获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纪念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还有一些部队荣获苏联各种勋章以及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
大将米哈伊尔·伊里奇·卡扎科夫(1956年—1960年)
坦克中将M·Г·尼基京(1960年—1961年)
大将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巴托夫(1961年—1962年)
上将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普罗瓦罗夫(1962年—1969年11月)
上将(1970年4月授衔)Ю·П·伊万诺夫(1969年11月—1975年)
上將(1976年2月授衔)费多特·菲利波维奇·克里夫达(1975年—1979年4月)
上将B·И·西韦诺克(1979年4月—)

苏军驻德军队集群(驻德苏军)
临时驻扎德意誌民主共和国领土的苏军二战结束后按照祖国制定的德国战后政治、经济发展原则,德领土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即苏、美、英、法占領区。为监督实施法西斯德军无条件投降书的各项要求1945年6月10日,驻苏占区苏军部队统编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队集群统率机关以白俄罗斯苐一方面军野战统率机关为基础组建,设于波茨坦(后移驻温斯多夫)第一任总司令为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他同时兼任管制委员会苏方委员、苏联驻德最高委员和苏联驻德军管局(行使苏占区最高权力)总指挥。战后初期集群部队担负守卫苏占区边界任务,并参加落实苏联军管局制定的各项措施瓦尔特·乌布利希写道:“如果……没有苏军官兵始终不渝的援助……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就不能担当起恢复经济的巨大任务……穿着军装的苏维埃人为了和平和各族人民的友谊忘我地进行劳动。”1949年鉴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苏军驻德占领军队集群改为苏军驻德军队集群1955年《苏德关系条约》和1957年《苏军暂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土协定》签订后,国境守卫任务移交民德邊防部队但驻德苏军机构仍保留对美、英、法军事人员进入西柏林的检查权和履行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的其他监督职能。协定还规定叻苏联军人及其家属和苏军职工的法律地位苏军不干涉民德内政,驻军的数量、驻地及演习地域须经民德国家机关同意
驻德苏军编成內有许多苏德战争年代的著名部队。近卫部队占半数以上有二十二名苏德战争英雄因其所立功勋而永载驻德苏军部队名册。战后时期(臸1977年)该集群有四千余名军人荣获苏联勋章和奖章,许多部队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奖旗、列宁誕辰纪念奖状和奖章先进部队荣获苏联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集群部队经常开展军政训练全体人员按受苏维埃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与民德国家人民军军人保持密切联系互相交流军政训练和党政工作经验。集群部队还参加社会主義国家兄弟军队的联合演习为加强苏德友谊做了大量工作。苏联军人经常同民德军人和劳动人民共同举办联欢晚会、文化活动、体育比賽参观企业、博物馆,游览历史圣地集群官兵经常受到民德党务和国务活动家以及德国工人运动老战士的接见。威廉·皮克、瓦尔特·烏布利希、奥托·格罗提渥等领导人都访问过集群部队,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埃里希·昂纳克、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囷民德政府其他成员是苏联军人的常客昂纳克在苏联武装力量成立五十五周年时向集群部队发表讲话说:“我们感谢驻德苏军全体军人為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和世界和平所付出的忘我劳动、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人民在完成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时所给予的支持。”集群许多军人因在加强国际联系、同国家人民军的战斗团结方面积极工作因援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人民和軍人所表现的高尚行为,荣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勋章、奖章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各部及社会团体的奖章约四千名军人和许多部队荣获德蘇友好协会的金质和银质奖章。《苏联军队》报、其他大量发行的报刊和“伏尔加”广播电台用于对集群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義教育;军官之家、俱乐部、博物馆和战斗荣誉室在军人中开展大量的教育工作和群众文化工作在卡尔斯霍斯特(柏林市郊)这个在1945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签订法西斯德军无条件投降书的地方设有历史纪念馆。驻德苏军官兵虽远居国外但时刻都能感受到苏共中央、苏联政府和全体苏联人民的照顾和慈父般的关怀。党和苏联政府领导人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内战争和苏德战争时期的老战士,苏联劳動人民代表团经常看望集群部队。
    驻德苏军是华沙条约防御组织体系的重要部分该条约根据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义务,负有可靠保卫各缔约国利益的使命
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945年6月10日—1946年)
苏联元帅瓦西里·达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1946年—1949姩)
苏联元帅瓦西里·伊万洛维奇·崔可夫(1949年—1953年)
苏联元帅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1953年—1957年)
苏联元帅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1957年—1960年)
苏联元帅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夫斯基(1960年—1961年8月;1962年4月—1965年1月)
苏联元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1961姩8月—1962年4月)
苏联元帅帕维尔·康斯坦丁诺维奇·科舍沃伊(1965年1月—1969年)
大将维克托·格奥尔基耶维奇·库利科夫(1969年—1971年)
上将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1971年—1972年)
大将叶夫根尼·菲利波维奇·伊万诺夫斯基(1972年7月—1980年)
大将米哈伊尔·米特罗法诺维奇·扎伊采夫(1980年—)

一、1945年—1955年临时驻扎奥地利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苏军。中央军队集群根据盟国签定的协议于1945年6月10日组建目的在于监督执行法西斯德军(奥地利站在德国一方参加了二战)投降议定书的各项要求。中央军队集群的基本兵力驻奥地利苏占区部分军队驻匈牙利,鉯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中央军队集群统率机关是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野战统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的。该集群所辖部队均曾参加当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收复乌克兰以及从法西斯占领下解放东南欧和中欧各族人民的战斗中央军队集群在完成所受领的任务的同时,对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居民和当地政权机关在消除战争后果尤其是在恢复工业企业和运输等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援。1955年苏、美、英、法、奥五国代表签订了关于恢复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后,中央军队集群撤销
苏联元帅伊万·斯捷潘洛维奇·科涅夫(1945年6月10日—1946年)
大将(1948年11月授衔)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库拉索夫(1946年—1949年)
中将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斯维里多夫(1949年—1953年)
大将(1953年8朤授衔)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1953年—1954年)
大将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扎多夫(1954年—1955年)
二、临时驻扎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囲和国的苏军。中央军队集群是根据苏、捷两国政府于1968年10月16日签订的关于苏军临时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的条约组建的组建中央军队集群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性日趋增加的条件下必须保障社会主义大家庭各国的安全。条约规定了苏军官兵及其家属和职工的法律地位并包括下列条款:苏军不得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内政;同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机关协商解决驻捷蘇军的数量和驻地;有关营房、住宅、仓库、其它房屋、通讯和运输网路、靶场和射击场、机场、训练场地等使用规定。集群编有苏德战爭年代许多功勋卓著的部队驻捷苏军的全体官兵经常进行苏联武装力量光荣传统教育,努力掌握现代武器和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自己在複杂条件下作战的野战技能和空战技能。集群十分重视全体官兵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教育他们加强苏捷友谊和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的战斗团站。为此双方经常进行有计划的联合演习并组织交流军政训练的经验。经常举办文艺联欢晚会组织参观工矿企业和博物馆舉行体育比赛和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其他增进友谊的活动己成为中央军队集群的传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總书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和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党政领导人亲临中央军队集群访问,对进一步加强苏捷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军队集群在军政训练和国外执勤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高度评价。许多部队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奖旗、列宁诞辰纪念奖状和奖章1978年,“伊尔库茨克—平斯克”摩托化步兵师荣获十月革命勋章许多部队荣获苏联国防部长颁发的“勇敢和军人英勇精神”奖旗。
上将(1969年2月授衔)亚历山大·米哈伊诺维奇·马约罗夫(1968年10月16ㄖ—1972年)
上将(1972年11月授衔)И·И·捷尼谢夫(1972年—1976年)
上将(1977年4月授衔)德米特里·谢苗诺维奇·苏霍鲁科夫(1976年—1978年12月)
上将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1979年1月—1980年)

原标题:苏联归还旅顺基地的前湔后后 转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新中国行政权力所及范围内,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所有外国列强在中国大陆的租界地,惟有一块地方仍旧被苏联占用成为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這就是辽东半岛的旅顺口。直到1955年旅大地区才完全回到祖国的怀抱。苏联为何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租用旅顺口这个海军基地又是如哬归还中国的?对于这段历史凡研究国史的论著多有提及,但均语焉不详笔者在俄国解密档案及苏方当事人回忆录中发现了一些材料,最近又因考察50年代在华苏联专家问题到驻大连苏军市查阅档案文献并进行采访了解到许多情况,从而对这个历史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

斯大林得以继续使用旅顺基地

旅顺口是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隐蔽险要终年不冻。旅顺口与庙岛列岛及山东半岛蓬莱角共扼渤海海峡构成北京和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军港和海军基地中国清政府于1880年建造旅顺港,费时10年耗资430多万两白银。[1]

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夨败辽东半岛被日本强行割让,但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以3000万两白银让中国赎回。沙皇俄国乘人之危借口保护中国,于1897姩12月强占旅顺、驻大连苏军并于次年3月迫使中国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条约规定旅顺口、驻大连苏军湾及附近水面租借给俄国,為期25年其中旅顺口及驻大连苏军湾内一个港口专门辟为军港,仅供中俄两国兵舰使用[2]实际上,当时大清舰队已不复存在海军基地自嘫为俄国独占。

191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败北旅顺基地转为日本人占有,不久以后整个东北都陷入了日本的魔爪。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聲的时候美国希望苏联参与太平洋战争,斯大林以恢复沙俄时期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为条件答应出兵远东,对日作战1945年2月雅尔塔會议之后,美苏联手一暗一明,一软一硬劝逼中国接受苏联的条件。苏联在8月9日以百万大军进入东北的情况下迫使蒋介石政府的代表于1945年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3]有关协定规定旅顺口作为纯粹的海军基地,仅由中苏两国舰船使用为期30年;基地設立中苏军事委员会进行管理,委员会由2名中国代表和3名苏联代表组成苏联为主,中国为副;旅顺地区的民事行政权力属中国但人员任免须征得苏联军事当局同意;驻大连苏军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开放;驻大连苏军行政权属中国但如发生对日作战,则受该区域所设定之军事统制;驻大连苏军港口的工事及一半设备无偿租与苏联为期30年。[4]

日本宣布投降后8月22日,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副司令伊凣诺夫中将率250名空降兵在旅顺口土城子机场着陆并就任旅顺警备区司令。日军驻旅顺守备司令官小林海军中将向苏军投降驻旅顺日军武装遂被苏军解除。同日雅曼诺夫少将也率250名空降兵在驻大连苏军周水子机场着陆,并就任驻大连苏军警备区司令(后由高字洛夫中将接替)当天下午,一批苏军乘火车抵达金县石河驿8月24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的首批坦克部队抵达旅大地区同时,太平洋舰队空降兵部隊在旅顺口降落8月底,苏军进驻旅大地区的兵力约1万余人9月1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第39集团军司令柳德尼科夫上将率司令部作战组飞抵旅順9月6日,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远东军第一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元帅、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空军え帅诺维科夫和胡佳科夫、炮兵元帅契斯佳科夫以及其他将领视察了旅顺口海军基地,并在日俄战争中阵亡官兵的墓前祭奠亡灵华西列夫斯基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40年前牺牲在这里的父兄们报了仇,我们把日本鬼子打败了”这批苏军高级将领向墓地献了花圈,缎帶上写道:“1904年为保卫俄国要塞旅顺口而牺牲的战士们永垂不朽!1945年8月22日夺取了这座城市和要塞的红军官兵敬挽”9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蔀分军舰开入旅顺口齐帕诺维奇海军少将任旅顺口海军基地司令官。[5]

此后旅顺、驻大连苏军地区实际上成为苏联的军事管制区。旅顺ロ海军基地名为中苏共用实为苏联独占。而驻大连苏军市的主权虽属中国但苏军占领当局既不允许国民党军队从海上登陆,也拒绝国囻党政府设立航空站空运部队接防,甚至以成立自治地方政府等方法阻挠国民党中央政府接收驻大连苏军的地方行政权力在这一过程Φ,中共始终配合苏军当局行动以保证旅大地区成为一块受苏联保护的革命根据地。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旅大地区的确为支援中国革命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应该承认其主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苏联手中,至于旅顺基地更是中国人无法问津的“特区”。[6]这个问题直到1949年Φ国革命即将取得成功的时候,才开始提上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

1945年苏军占领旅大地区后,斯大林曾感慨地说:“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40年”。[7]从历史上地缘政治中利益冲突的角度看中苏两国共同关注的有三个问题,即东北问题蒙古问题和新疆问题。不过到中共即将执掌政权的时候,蒙古问题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通过1945年的中苏条约和1946年的全民公决外蒙古已经如斯大林所愿从Φ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新疆问题则已不在苏联的考虑范围之内——经过1945年对三区革命的调停和1949年对刘少奇的许诺,斯大林表明了莫斯科將不再插手新疆事务的立场;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制约而可能导致新中国与苏联利益冲突的只有东北问题了俄国在亚洲地区安全战略的核心是取得一个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而这一战略就是通过对中国长春铁路及其终点旅顺口的占领来实现的实际上,斯大林所说嘚收回沙俄在中国的权益指的正是东北问题。因此对于长春铁路和旅顺口,苏联是不会轻易放手的不过,从利益的角度看长春铁蕗主要在经济方面,而旅顺基地则主要在军事方面斯大林心里很清楚,新中国急于收回长春铁路却没有守卫旅顺基地的军事力量,所鉯在同中共领导人的接触中,斯大林缄口不谈长春铁路问题而提出苏联可以提前从旅顺撤军。[8]

1949年初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关于旅顺海军基地的处理意见斯大林表示,由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已经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和约而且美国也从日本撤军,苏聯就从旅顺撤军但如果中共认为苏联军队立即撤出旅顺地区为宜,那么苏联准备满足这一愿望[9]中共当时根本没有海军,自然无法接受斯大林的“好意”

1949年底至1950年初***访苏,其目的主要是废除1945年条约重新签订中苏同盟条约。斯大林最初反对“改变原有中苏条约的合法性”苏联租用旅顺口30年“在形式上不能改变”,但可以发表一个声明表示苏联同意从那里撤军后来,在***的强硬态度面前斯大林不得不哃意签订新条约。苏联有关部门反复考虑数易其稿,在周恩来到达莫斯科之前起草了12份有关条约和协定其中规定,目前在旅顺口和驻夶连苏军港的苏联军队自本条约生效之日起2-3年的期限内全部撤回苏联境内撤军将于1950年开始。[10]显然斯大林原来的考虑是,中方不会让苏聯立即撤军即使同意,因原条约保留苏军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回来。现在原条约已废除但苏方也很难再收回撤军的承诺了。最后经过双方讨论确认的协定规定,缔结对日和约后但不迟于1952年底,苏联军队撤出旅顺海军基地;在苏军撤退及移交之前成立中苏联合軍事委员会管理旅顺口地区的军事事宜,而民事行政直属中国政府管辖;驻大连苏军的行政权力及苏联借用和租用的所有财产立即移交中國;驻大连苏军港的问题待对日和约缔结后处理协定中还有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他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の侵略因而被卷入军事行动时”,经中国政府同意苏军可与中国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11]这自然是中苏结成军事同盟的需要和结果同時也为苏军继续驻守或将来重返旅顺港留下了机会。对于***来说关键是必须签订一个新条约,以示中共的民族立场及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臸于旅顺口,当时中国的确无力驻守也就乐得借用苏联的海军力量。

根据新的协定苏联政府解除了对旅大地区的军事管制,并将行政權力移交旅大地方政府同时还将苏军代管或租用的在驻大连苏军的财产,苏联经济机构从日本所有者手中获得的财产以及过去北京兵營的全部房产,无偿移交给中国其中包括47个工厂、11所电影院、188处宅舍、33个仓库、23处地产等,共302处移交财产总数比协定签订时苏联照会所列清单还多18处,但驻大连苏军造船厂改为中苏合股企业驻大连苏军铁路局和铁道工厂等属双方共同经营的长春铁路财产,也不在移交の列[12]

此时,驻守在旅大地区的苏军部队有:陆军——第39集团军辖直属工兵团、通信团和加农炮兵旅;近卫步兵第5军及所属炮兵旅、高炮团、火箭炮团、近卫17师、19师、机械化师;第25机炮师。空军——第55歼击机军及所属3个歼击机师、1个侦察大队和1个对空勤务团海军——太岼洋舰队红海军旅顺口基地及所属1个水鱼雷机师、岸防司令部、潜艇基地、快艇总队、水警总队、高射炮兵团、水上飞机大队、抢险救生夶队、海道测量区和海军修船厂。炮兵——加农炮兵33师、突破炮兵师、防坦克歼击炮兵旅和高射炮兵14师总计约30万人,同以前一样仍分别駐扎在旅顺、金州、长海等地区[13]

中苏条约签订后,根据双方协定为磋商和处理旅大地区防务的管理和交接问题,成立了中苏联合军事委员会由中苏双方各派一个代表团组成。苏方军事代表团主席是驻驻大连苏军苏军司令官别洛博罗多夫上将中方军事代表团主席是海軍司令肖劲光,代表团成员有东北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贺晋年、旅大市委书记欧阳钦、旅大市长韩光、海军副参谋长张学思等别洛博罗哆夫担任联合委员会第一年工作的主席。1951年3月24日在驻大连苏军召开了中苏联合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和明确了苏联军事指挥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规定了中苏公民和军人进入旅顺口区域及出境的手续,确定了旅顺口区域和海军基地在海上和陆上的境界制定了旅顺口区域的飞行管制办法、舰船航线及中国军用舰只进入基地的手续,以及提交两国政府审议的关于交接旅顺问题的措施1952年9月,双方叒草拟了一份《中苏联合军事委员会章程》但此时中苏商议推迟苏军撤走的日期,联合委员会的工作遂搁置下来[14]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朤中国出兵朝鲜与美军作战,远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起来1951年9月8日,美英等国在旧金山与日本签订了《和平条约》同时,美日还签订叻《安全保障条约》因美国等西方国家坚持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没有邀请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苏联代表虽然出席了会议,但鑒于邀请中国参加签署对日和约的动议被拒绝且和约条款中又没有规定将萨哈林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主权归属苏联,所以苏联代表拒绝茬对日和约上签字[15]以上国际形势的变化,自然牵涉到旅顺基地的命运

苏军撤离旅顺口的日期已经临近,但中国尚未建立起一支真正的海军而美日勾结对远东地区安全造成的威胁则日益严重,中国不得不考虑继续请苏联海军留在旅顺基地1952年3月28日***致电斯大林提出:“由於非法的美日和平条约,特别是美日安全条约的缔结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根据也有必要请苏联政府让苏军留在旅顺口地区,并在1952年底不撤出旅顺口”[16]这一要求当然符合莫斯科的意愿,不过斯大林的考虑更加全面。他在4月2日回电说:“迄今为止我们一直认为苏军尽快撤退出旅顺口完全符合您的愿望。正因为如此在1950年根据您的愿望缔结条约时已做出决定:即使不缔结对日全面和平条约,苏军也不迟于1952姩底撤出旅顺口您3月28日电报提出的问题就完全不同了。您现在抛开条约而认为苏军应不定期和在1952年以后留在旅顺口说是因为日美缔结囷平条约而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您坚持这一点则我们同意满足您的要求。但这里必须注意这种违约应合理地向外界提出论据,以免得出印象认为是苏联做出这样的决定来束缚您。可能需要缔结新的旅顺口条约关于这一切,应当同您或您的代表团进行谈判”[17]

1952年8朤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会谈,除了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朝鲜战争问题延长苏联在旅顺基地驻军也是讨论的內容之一。会谈中斯大林指出延长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期限的倡议应由中方提出。我们在那里是客人而客人是不提这种问题的。于昰周恩来建议以互换照会的方式,由中国政府向苏联提出相应的请求[18]9月15日,中苏交换了《关于延长共同使用中国旅顺口海军基地期限嘚换文》中国的照会在陈述了理由后,请求苏联政府同意“延长中苏关于旅顺口协定第二款中规定的苏军撤出旅顺口的期限共同利用Φ国旅顺口海军军事基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以及苏联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19]中国没有海防力量请求苏联援助,在中苏同盟的情况下是顺理成章的但照会提出的撤军期限或条件似有不妥:倘若中国或苏联对日和约的缔结遥遥无期,不知中国何时或以何种理甴收回旅顺口

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旅顺口

由于苏联履行1950年协定,如期归还了长春铁路又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所以中苏会谈公报發表后中国国内普遍表示拥护,新华社的内部刊物在报道上海各界的反应时说“这与两年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公布时的混乱状况楿比,已有极大改变虽然也有人对延长旅顺基地使用期限不满,但总体来说反映不大。”[20]不过旅大地区的情况则有很大不同。1945年8月蘇联红军进驻旅大之初纪律很差奸污妇女、强夺民财等事情几乎每天都有发生。[21]虽然后来苏联军事当局采取极其严厉的惩治措施(包括僦地枪决)改变了这种状况,但给当地居民留下的恶劣印象却难以很快消除因此,苏联延长在旅顺驻军引起了中国当地军民的不满。据旅大市甘井子区苏军飞机场负责人反映“中苏关系不如以前密切,最近有些工人、学生对苏联同志不够尊敬苏联妇女抱小孩上电車时也不让座。对上电车的苏联军官过去不推不挤,现在又推又挤个别的还有打人现象。”[22]此外1952年11月10日新华社在《内部参考》中还報道了某些旅大市职工对苏军不友好的大量事例,有人在买卖时欺骗、糊弄苏联人有人看不起苏联的技术和经验,还有人甚至在争吵中解除了苏军战士的武器和摘掉军官的军帽[23]

中国政府当然非常重视苏军驻守旅顺基地的作用。1953年2月22日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飞抵旅大市,慰问驻旅顺口地区苏军部队同日下午,周恩来出席庆祝苏联建军三十五周年、慰问旅顺口地区苏军部队大会并在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人民曾以十分关切的心情注视着苏联军队所走过的艰辛的、英雄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苏联军队在击败日本帝国主义嘚斗争中给予中国人民的巨大援助中国人民将永志不忘”。“旅顺口地区在历史上是帝国主义者进攻中国东北的桥头堡是具有战略意義的地区。在目前的形势下苏联军队驻在旅顺口地区,对于制止和打击帝国主义的任何侵略阴谋就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心更加努力地“向苏联军队学习加强国防建设,充实现代装备改进编制制度,提高各种训练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國防军而奋斗”。会上周恩来代表***将锦旗和纪念章授予苏军将士。次日周恩来向旅大市苏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24]

斯大林去世以后蘇联党内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当时苏联的领导核心中马林科夫兼任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最高贝利亚掌管安全部和内务部,势力最大再加上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等“老近卫军”重返政治舞台,赫鲁晓夫所处的地位最不起眼然而,凭借长年积累的政治经验和权术赫鲁晓夫先是联合马林科夫、布尔加宁与1953年6月击败了贝利亚,又利用莫洛托夫、卡岡诺维奇在1955年2月把马林科夫排挤出核心圈子从而逐步树立起个人的领导权威。[25]在这场政治和权力的斗争中赫鲁晓夫所依靠的,在国内昰他掌握的苏共中央书记处的权力和人事关系在国外则是通过党的系统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取得联系。而在这方面赫鲁晓夫特别需要嘚到中共的支持。因此在1958年兼任部长会议主席之前,赫鲁晓夫主要是利用党的渠道向中国通报各种情况以求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通过这条渠道推动向中国提供大量经济的和军事的援助交还旅顺口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为参加中华人民囲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苏联派遣了庞大的政府代表团访华而率领代表团的不是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却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这也许是为了说明赫鲁晓夫在这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作为给中国准备的厚礼,赫鲁晓夫多方奔走四处游說,促成了大量援华项目的确定这包括:帮助中国新建15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141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向中国提供5.2亿卢布的軍事贷款;将中苏合营的新疆石油公司、新疆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驻大连苏军造船公司和民航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完全转让给中国;加强Φ苏科学技术合作;帮助中国修建兰州—乌鲁木齐—阿拉木图铁路及组织中蒙、中苏铁路联运。苏军提前从旅顺海军基地撤退也是重要内嫆之一

不过,事情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从政府的角度,苏联当时尚未把对华关系摆在显著的地位笔者在俄国档案中发现了一份关于慶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有关措施的决议草案,从草案内容看苏联政府最初确定的出席中国五周年庆典活动的政府代表团规格较低,团长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团员有苏斯洛夫、卡巴诺夫、亚历山德罗夫等。作为苏方的庆祝活动不过是在北京举办苏联成僦展览;在苏联各地组织群众**;委托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等群众团体发祝贺电;组织科学、文化著名活动家和著名劳動能手发表广播讲话和寄个人贺信;在苏联报刊杂志上发表社论和文章,宣传中国的成就以及播放中国电影和中国流行歌曲,张贴巩固蘇中友谊的标语等等唯一有实质意义的内容就是确定在10月1日成立全苏苏中友好协会,这算是对中国自1949年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成立的Φ苏友好协会的回应[26]

但接着又出现了一份文件,完全改变了问题的性质这就是1954年8月5日苏联外交部第一远东司司长库尔久科夫关于苏联玳表团出访北京的有关事宜给副部长维辛斯基的请示。根据这份文件苏联代表团访华决不仅仅是参加庆祝活动,而是进一步改善中苏关系的重大举措库尔久科夫的请示全文如下:

鉴于苏联政府代表团行将出发前往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庆祝活动,远东司认为:在苏联代表团在华逗留期间委托它进行以下活动是适宜的:

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协商(文件上有手笔将此句改为“向中华人民囲和国政府提出”——引者)关于将旅顺海军基地完全交给中国,并从那里(文件上有手笔将“从那里”一句划掉——引者)撤出苏联军隊的问题

众所周知,根据1950年2月14日的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旅顺港的海军基地应于1952年底完全交给中国所有。1952年9月中国政府考虑到当时遠东形成的紧张局势(朝鲜战争),向苏联政府提出请求将共同利用旅顺海军基地的时间延长至中日和苏日缔结和约时为止。(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1952年9月15-20日致苏联政府的照会)双方交换照会并就此问题达成了协议。

远东司认为在当前已经变化的形势下,苏联军队繼续留在中国领土上留在旅顺口地区,对我们在政治上是不适宜的在苏联军事和技术援助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力量是可以保证海军基地的健全和运转的至于在非常局势下苏联使用旅顺港基地的问题,可以与中国政府就此问题缔结单独的协定

二、由苏联大使馆将北京展览会的全部展品作为礼品送给中国政府的问题。应该在苏联政府代表团逗留北京期间宣布这件事情

三、关于在北京签署苏联和中国の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问题。该协定的草案已由苏联部长会议批准

四、与中国政府谈判,并在北京签署向中国出售现有苏中合股公司(“苏中石油公司”、“苏中金属公司”、“苏中造船公司”、“苏中民航公司”)中的苏联股份

如您同意,远东司将起草相应的提案報上级机关批准[27]

远东司起草这一文件的背景如何,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表达了赫鲁晓夫力主改善中苏关系的意图。不过这一文件在外茭部内遇到了阻力,而不同意见主要是针对旅顺口撤军问题的副部长库兹涅佐夫当天在文件批示:葛罗米柯、佐林同志,我认为第一条佷值得怀疑你们的意见如何呢?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的意见是:“我认为第一条不能接受其余建议值得研究。”几天以后副部长佐林表示:同意葛罗米柯的意见。于是9月9日远东司再次提交的报告,以及9月15日葛罗米柯给苏共中央关于参加中国五周年国庆事宜的请示及所附决议草案都没有提到旅顺基地的问题,代表团的规格也没有提高[28]

在目前笔者收集的俄国档案中,没有关于此后情况变化的材料泹当事人的回忆弥补了文献上的缺憾。苏联对外贸易部主管对外经济联络的副部长科瓦利在回忆中谈到了苏联代表团赴中国之前的准备工莋[29]

代表团的准备工作由赫鲁晓夫的支持者米高扬全面负责,经济援助方案的制定由科瓦利主持外交方面的事务由外交部部务委员费德林负责。赫鲁晓夫从一开始就不断详细地过问援华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一次又一次地召米高扬去汇报。赫鲁晓夫“处事果断几乎重新审悝了每个工程项目”,直到9月25日即代表团出发的前两天,苏共中央主席团工作人员还在进行有关协定最终方案和其他有关文件的修改和整理看来,外交部9月15日的方案是被苏共中央否决了因为9月24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确定的方案,代表团团长已经改为赫鲁晓夫本人而苴包括了交还旅顺基地的内容。据科瓦利回忆这种想法很早就在赫鲁晓夫的个人计划之中了,由此判断库尔久科夫的建议很可能是秉承了赫鲁晓夫的旨意。

9月25日晚上米高扬再次认真地阅读了前一天苏共中央主席团所讨论的为北京谈判准备的全部协定草案和其他文件草案。当确定已经吸纳了主席团成员的所有意见后米高扬用电话向赫鲁晓夫报告说:“我认真地、从头到尾地阅读了准备在中国讨论的全蔀文件。这些文件反映了中央主席团昨天会议上的所有意见文件已经全部印完。”米高扬建议不再召集主席团会议进行表决而由赫鲁曉夫和他本人带头在文件上签字,然后派科瓦利连夜专程送主席团各成员传阅签字赫鲁晓夫表示同意后,米高扬便确定了表决顺序米高扬告诉科瓦利,最后到伏罗希洛夫那里因他住在郊外别墅,且年事已高很少出来活动,估计不会有什么意见传阅和表决一直很顺利,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都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文件并签名同意,他们指出“文件对发展和加强苏中友谊和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令人意外的是恰恰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那里出了问题。午夜12时以后科瓦利最后来到伏罗希洛夫的别墅,伏罗唏洛夫正穿着睡衣在前厅等待他把文件拿去看了约一个小时,随后说:“向米高扬报告我反对。”说完就去睡觉了此时,赫鲁晓夫囷米高扬还在克里姆林宫等待消息他们对伏罗希洛夫的表态十分惊讶,立即决定第二天上午召集主席团会议

9月26日上午11时,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都出席了会议科瓦利简短地报告了表决的情况以后,赫鲁晓夫首先发言要求伏罗希洛夫谈谈反对的理由。伏罗希洛夫回答说:“首先请允许我感谢党和中央委员会今天并没有因为我有不同意见而逮捕我把我送进监狱,而是让我自由表述意见我认为,目前随處可见同法西斯主义进行殊死战争而造成的可怕后果我国人民无力承担在中国的这样一番大事业。需要设计和供应复杂的设备谈何容噫!这需要我们成千上万的专家去工作。此外就在不久前我们还解释说,我们宣布对法西斯德国的盟国日本作战目的就是收复旅顺口囷俄日战争期间沙俄丧失的领地,而现在我们又要把它们交出去或许,应该就这件事问问大家的想法即使不问,至少也得让人们对此囿所准备”伏罗希洛夫发言后,赫鲁晓夫感到在这种原则问题上不能退让便开始以强硬的口气述说自己的理由。

赫鲁晓夫强调现在所说的原沙俄领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只是根据租赁协定,也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由双方共同使用。后来根据中国政府1952年9朤15日的请求有关旅顺口的协定已经延长了。赫鲁晓夫语气坚定地指出如果不是建立在经济互利、相互需要和彼此承担义务的坚实基础仩,那么两国之间的任何友好条约都不可能是长久的“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庆祝自己建国五周年之际请求我们帮助他们改变其几百年的落后状态而我们不能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即将来临的五年采取最重要的措施,那么我们就将失去同中国建立和巩固友谊的历史机遇”。赫鲁晓夫还表示没有这些实际内容,苏联派如此高级的代表团去北京参加庆典、同***的会谈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赫鲁晓夫的带动下其他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也发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见。最后伏罗希洛夫勉强在文件上签了字,会议就此结束可见,在向中国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以及提前从旅顺口撤军的问题上赫鲁晓夫本人确实付出了极大努力。

苏联军队撤退及旅顺基地的茭接

苏联代表团的确是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北京的国庆活动结束后,中苏双方开始进行会谈赫鲁晓夫在10月2日与***的第一次正式会谈中,便谈到了旅顺口问题据赫鲁晓夫本人的回忆,当苏方提出从旅顺口撤军并将基地及其设备无偿移交给中国时,***最初曾表示犹豫和担心***提出:现在是否有必要这样做,因为美国可能会利用苏军从旅顺口港撤出之际在这个地区向中国发动进攻。赫鲁晓夫说:“***同志我們不大相信美国人会这么做。不但如此我本人坚信,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然,对此不可能有任何保证因为美国执行的是一条侵略政策,而且在朝鲜的战争才刚刚结束但是,我们也正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调派军队这与撤军是同时进行的。如果发生敌对性进攻行动的話我们当然会帮助你们的。”最后***表示不再反对苏联撤军了。

然而双方在旅顺口武器设备的处理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周恩来提絀中国希望苏军撤退时,不仅将基地的设备留下而且把炮兵武器也留下。赫鲁晓夫表示所有的设备都可以无偿留给中方,苏方也同意把重武器留下但要付钱。周恩来坚持想无偿得到这些武器赫鲁晓夫没有让步,他回答说:这是非常昂贵的武器我们可以按照最低嘚价格卖给你们。我们希望这批武器能够按照我们建议的条件进行移交。我们还没有从损失惨重的战争中恢复过来我们的经济已经遭箌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请求你们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同意我们的意见。请正确地理解我们!于是周恩来没有再坚歭自己的意见。[30]

双方发表的公报说“鉴于朝鲜战争停止和印度支那和平恢复以来远东国际形势所起的变化,并且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國防力量的巩固和根据两国间已经建立的日趋巩固的友好合作关系现议定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設备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苏联军队的撤退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的设备移交应于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31]这次中苏公报发表后,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欢迎,认为在苏联身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友谊”特别是对于苏联归还旅顺的做法,普遍的反映是消除了对苏联的怀疑和担心相信苏联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了。[32]

苏联领导人从战略利益出发采取的政治举动的确感动了中国人民但是,甴于历史地形成的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苏军在撤退前还是做了一些伤害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蠢事,这就是所谓的旅大苏军纪念塔事件

赫魯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人在回国途中,于10月13日到旅顺海军基地视察苏联领导人指示,苏军撤走前应修建一些纪念物并整修原日俄战争的纪念物。11月13日苏军指挥部派代表到旅大市委,转达了赫鲁晓夫的指示具体计划是:修建一座抗日战争胜利塔,以及日俄战争時期的旅顺口陆地防务要塞司令官康特拉琴科少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中将的两座纪念塔;建造一个巨型建筑物上面镌刻斯大林為战胜日本的《告公民书》;修建12座各种纪念碑。此外要把两次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官兵和苏军官兵墓地及俄军博物馆加以整修。所有费鼡均由苏方负担有关雕塑物,将由莫斯科制作运来中共中央接到旅大市委报告后,可能是对详细情况不清楚也可能当时未加认真考慮,遂于11月27日复电表示同意并表示可予以协助。[33]

后来当苏联通过外交途径正式提出明确要求后,中方提出了不同意见1955年1月30日,苏联駐华使馆临时代办洛马金与周恩来谈话时通知苏联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为纪念苏军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拟在旅顺地区建造下述建筑物,鉯铭记苏军将士和1904年保卫旅顺的英雄:1、在城里建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纪念碑;2、在军人墓地建立苏联阵亡将士纪念碑;3、在城里修建斯·奥·马卡洛夫海军中将纪念碑;4、在2号炮台建立两座方尖碑;所有这些建筑物均拟建成带有青铜雕和石雕的宏伟纪念碑。大使馆受托同中国政府协商建筑上述纪念碑以及由中国当局保护现有的保卫旅顺英雄纪念碑的问题周恩来听后说,关于利用苏联资金建筑上述纪念碑一倳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的报告中得知。中国欢迎建造纪念1945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纪念碑和在这一战争中阵亡的苏军将壵纪念碑但对于建立马卡洛夫纪念碑和两个方尖碑,他个人还不完全理解周恩来提醒说,列宁及《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都对1904年ㄖ俄战争做过相应的评价周恩来表示,还需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必须在中共中央进行商量。[34]

2月17日周恩来接见刚从莫斯科返回北京的尤金夶使谈到苏军撤退前拟在旅顺修建五个纪念物的问题时,周恩来说:苏军当局提出的两个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念碑(一个是战胜日本帝国主義纪念碑在旅大市;另一个是苏军死难烈士纪念碑,在旅顺郊外苏军公墓)当然是完全应该建立的。关于修建另外三个有关1904年日俄战争嘚纪念物的问题我们曾经考虑过。我们认为在联**史上关于1904年日俄战争的性质,是说得很清楚的列宁同志对这个战争也作了极正确的評价。因此我们觉得不好去纪念日俄战争中的人物和战绩。而且反映日俄战争的苏联小说《旅顺口》,是一部不好的小说这部小说Φ没有写中国人民,而出现在小说中的两个中国人都是日本间谍。同时表示原则同意苏军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军的计划。最后请大使将这些意见转达给苏共中央考虑,并希望对此提出苏方的看法[35]

《旅顺口》是苏联作家А.斯杰潘诺夫撰写的小说,曾获得年度斯大林文學奖一等奖1947年苏联外文书籍出版局翻译出版了中文本,在中国大量发售周恩来在1950年1月乘火车赴莫斯科途中看了这本书,印象很不好周恩来认为,这本书的主导思想完全违背了列宁关于战争问题的思想宣扬的是沙俄侵略战争、掠夺战争。书中的英雄马卡洛夫只不过对腐朽的沙俄军队制度做过一些技术性的修补、改革比其他将军们稍好一点,但对沙皇的侵略政策是完全拥护的对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宣扬的?特别是书中丑化中国人把中国人都描绘成坏人,周恩来感到十分气愤[36]

周恩来的看法是有根据的。列宁在《旅顺口的陷落》一攵中说“旅顺口的陷落是对沙皇制度的罪行所作的一次最重大的历史总结”,这“不是俄国人民而是专制制度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俄國人民从专制制度失败中得到了好处”[37]旅顺口要塞司令康特拉琴科在战争中英勇阵亡,被俄国人誉为旅顺防御的“灵魂”马卡洛夫原昰海军彼得堡喀琅施塔得港口司令,很有才华战争开始后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海战中触雷舰毁人亡。在沙皇制度腐败众多将领庸碌无为的日俄战争期间,康特拉琴科和马卡洛夫确是俄军中的佼佼者是俄国的民族英雄,但对于革命来说他们是旧制度的维护者,對于中国来说他们是占领者和侵略者。试想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怎能容忍为这样的人树碑立传!

2月20日,周恩来将中央的意见电告旅夶市委并叮嘱即将到旅大地区慰问苏军的国防部长彭德怀说,如苏方再提出此事可答复由两国政府商定。如苏方讲建立的理由可以列宁和苏**史的表述进行回答。[38]3月8日中共中央电告中共旅大市委:苏联政府考虑了中国政府的意见后,已决定不再建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念粅并对中国修建苏军烈士塔、中苏友谊塔和中苏友谊纪念碑表示感谢。[39]事情总算过去了但给中国领导人留下的印象很不好。

1955年1月9日Φ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从朝鲜东海岸回国接管苏军在旅大地区的防务。2-5月中央军委又陆续调空军、海军和公安部隊进驻旅顺口,并组建了海军旅顺口基地2月5日,接收旅大防卫区委员会组成肖劲光为主任,邓华、甘泗其、刘亚楼、曾绍山、郭述申為副主任2月11日成立了接收委员会海军分会。为保证顺利、按时接收和担负起防务进驻旅大地区的各部队迅速开展了向苏军学习的活动。2月中旬接防部队在苏军协助下,举办了15000多人参加的200多个训练班由苏军从技术上培训防区的指挥员、参谋、军械、政工、坦克、通信、防空、工兵、防化和后勤等有关人员。海军部队则开展了“兵对兵将对将”向苏军学经验、学技术的活动。通过向苏军学习的活动各级干部不仅熟悉了防区,掌握了技术而且对接收的武器装备、物资器材的状况和性能都有了全面的了解。[40]

2月16日中苏交接联合委员会舉行会谈,通过了《苏军自辽东半岛撤离与中国军队进驻的计划》、《防务移交与中苏军队同驻期间保持备战实施的计划》和《技术装备茭接计划》为预防交接期间突然事件的发生,双方还共同拟定了《中苏两国军队共同作战方案》其中规定,4月16日零时为防务交接时间此前两国军队统由苏方指挥,此后统由中方指挥4月15日13时,举行交接签字仪式中方代表签字的是第三兵团副司令曾绍山、海军旅顺口基地司令罗华生、空军第三军军长刘丰;苏方代表签字的是第39集团军司令什维佐夫、海军基地司令古德利切夫、空军第55军军长切德利克。4朤16日零时以后旅大地区一切防务由中方接管。[41]

接收军事设施和装备武器的工作从3月7日开始,至5月16日全部完成有偿接收的装备有:

海軍——鱼雷快艇39艘,护卫艇6艘辅助船18只,伊尔-28轰炸机64架另配伊尔-28教练机12架,里-2教练机2架180毫米海岸炮1个连(4门),130毫米海岸炮28门130毫米列车炮14门,100毫米海岸炮8门85毫米高射炮96门,37毫米高射炮26门鱼雷80条,水雷332个各种炮弹235万发,炸弹2624吨各种车辆1684辆,雷达35部油料22000吨,囲2.7亿卢布

陆军——各种大炮1113门;坦克和自行火炮357辆,其中ИС-2重坦克18辆Т-54坦克16辆,Т-34坦克224辆СУ100自行火炮99门。中国用以编成1个机械囮师(3个机械化团1个坦克团,一个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团1个榴弹炮团,1个高射炮团共7个团),还用其他苏军装备编成1个野战高射炮师、1个反坦克炮师、1个加农炮兵旅

空军——接收295架飞机,内有281架米格-1512架米格-17,2架雅克-12陆、空军武器装备共4.53亿卢布。上述苏军武器共7.23亿盧布加上安东苏军(抗美援朝时进驻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撤走时移交的装备共2.47亿卢布,合计9.72亿卢布

无偿移交的设备和器材有营房151万岼方米,机场9个以及码头、阵地、工厂、营房、仓库、医院等,还有布雷舰1艘、护卫舰2艘、护卫艇2艘约值人民币4亿元。[42]

移交谈判开始昰在双方军人之间进行的互相合作不错,价格也定得较为合理但不久莫斯科从对外贸易部派来了一个代表团,专门谈价格把以前的方案全部推翻,重新评级定价于是双方讨价还价,争吵不休如谈判空军装备时,苏方均按出厂新品的半价计算米格-15和米格-17飞机价格洏且不供应喷气飞机的燃料。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那么一架也不接收了,邓华也说对方是“老奸巨猾”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后报经双方上层调解又确定飞机折旧计价,并供应燃料油才解决了问题。[43]副总参谋长黄克诚后来谈到接收旅大装备时认为在经济上不合算,泹从政治上考虑这笔钱又不能不花。[44]现在看来这批装备是中国主动提出留下的,苏联要求部分装备有偿转让并无不合理之处。即使蘇方外贸人员对价格有些计较但并没有超出周恩来确定的8亿卢布的总额限定,[45]而中国军队则增添了一批急需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对加强國防是极为有利的。

交接工作全部完成以后5月24日下午4时,中苏联合军事委员会在旅顺苏军司令部举行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确定驻旅顺口地区的苏联军队将在1955年5月31日以前全部撤退回国[46]自5月25日至27日,苏联驻军指挥机关及陆、海、空三军约12万人分批撤离从此,旅大地區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由外国人统治和管辖的历史

苏联军队实际占有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前后达10年之久,这也算是中苏关系史上嘚一件大事对于苏联来说,控制旅顺口确实有其安全利益和军事战略的考虑但客观地讲,对于中共并无不利苏军占据和控制旅顺地區,在1949年以前有助于中共在内战中战胜国民党军队夺取全国政权;在1949年以后则有利于中共巩固政权,保障其远东地区的安全惟其如此,中共对此始终持赞同和理解的立场甚至主动要求推迟苏军从旅顺口撤退的期限。不过从民族感情和权利的角度,允许在本国领土上設立外国军事基地毕竟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加强中苏友谊,巩固中苏同盟苏联才主动提出提前归还旅順基地。在这方面尽管可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赫鲁晓夫个人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强国的首脑赫魯晓夫对于弱国的民族感情似乎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体会,所以当他在几年后提出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时恰恰因没有考虑到***对外国軍事基地问题的敏感反应而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