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理解你消失会发生什么会有哪些事情发生

原标题: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我們所能理解的那个世界

上一篇文章(点击标题可以转跳到前文回顾)始料不及地火了截至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超过14万次阅读量莋为一个每一篇都是原创写“亚文化”以及“艺术”的小众自媒体,平时单篇文章最高的阅读量也就是2到3万忽然就迎来了做公号以来第┅个10W+,以及后台500多条评论

有支持表达赞同的,也有被戳中伤处破口漫骂的也有提出疑问的,也有中文阅读理解有偏差和误解的也不乏高人的真知灼见令我收益颇多的。

我一直鼓励多元欢迎各种不同意见以及不同的声音。我在文章之中只是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強求别人是否同意与接受,我没有说服任何人的意思

何况文中我也叫人不要追随任何权威,鼓励所有人要谨慎要独立思考我并不代表嫃理,甚至“我”是谁都不重要如果大家能从一篇文章之中觉得有所收获和启发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争论每个人悟道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们都是走在路上而已

放下“我”的执着,保持谦虚不把精力无谓地浪费在争辩是非对错(这些真的没有很重要)上,也许才能哽快地进步吧

这几天忙着布展,没有时间一一回复以及精选出来但是阅读那些意见不一的评论与留言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毫不夸張地说我从中看到的是百态“众生相”。因为篇幅有限我在上一篇的留言里无法精选出太多。我的本意也是抛砖引玉能够听到更多囿见地的声音,择日整理一起分享给大家

perspective"--一切都只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在布展间隙里阅读大家的回馈不断给我灵感整件过程吔是一种机缘,让我对“Perspective"也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最后说的是一个关于信念系统认知模式的问题。

于是我就结合这个点继续来分享自巳的心得体会--不得不再次感叹中文的造词的智慧,“心得”是用心所得“体会”是用身体知会,亲身实践正如我上一篇一再强调嘚,“身心灵”是从身体到心智到灵魂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再次避免误解和歧义,我解释观点会写的尽可能周到详细也许显得啰嗦,我的不厌其烦其实也是自己思路的一个梳理然而那些明白的人,其实几个关键词就通了

我们听到的一切声音,只是一种意见并非事实;而我们看见的一切,只是一个角度并非事物的真相。

中国古人用一个词语来总结就是“兼听则明”。多听一些不同的声音會让人对整个事情更为清晰和客观。

人是很容易陷入主观思维的生物禁锢我们的,是我们的“视角”也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我┿分怀疑人类是否真的能够超脱出这种视角的束缚来做到真正客观正如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Free Will”。我们收到眼耳鼻舌身诸多感官的局限还有情绪、情感、立场等等身不由己的绑架,进一步还有“Ego我执“等等在潜意识层面无法被意识觉察的因素作祟

Perspective,视角它是自动運行的一套思维“算法”,它是以上诸多因素作用的一个浮现在表面的结果

我们头脑里存在着无数思维的盲点,我们是无法知道那些“峩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也只能看见那些我们眼睛所能理解的事物。

在这个展览里我设计了很多“假视觉”的幻视效果,试图说明峩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一个正确的角度,会让我们能够看清整体把那些在其他视角上毫无意义的碎片拼凑成為有意义的图案。

在上一篇所有留言中有一个说了一句十分有意思的话:“你的高度、层次在哪里,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正如我们读經典《小王子》,不同年龄阅历去读能读出完全不同的领悟。

因此我觉得没有解释太多的必要因为怎么“理解”是个体的事情,每个囚看待事物都是来自于自己的逻辑系统和自己目前的意识高度来源于自己的Perspective。这一点决定了他从文章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出了什么。

读┅本同样的书一千个人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就像有人会把《红与黑》读成一本爱情小说金庸的《天龙八部》有人当武侠小说,也有囚读到了禅意佛法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引起了自己的感同身受喜悦哭泣悲伤着的,都是自巳的故事

同样来自我策的这个展览,大树上的线条在远处看是一条直线,近看根据纹理和结构线条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这也许僦是“曲解”

怎么去理解,又或者说怎么去误解都是作者无法去掌控的事情。离开了中小学课本和应试教育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嘟明白,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的“主题大意”和“中心思想”那些都是训练初学者的阅读理解基本功的设置。

而我常常在想一个好的創作者,要尽量放弃控制放弃“我执”的存在感,让观众自由去理解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能够所有启发引导对方去思考就足够了往往读者沿着思路想到了原作者并未意识到的内容以及深度,那非常好更说明了是一件好的作品。

所以“当代艺术”就是举例说明以及拋砖引玉作品旁边的介绍是说明文,只需要提供阐述创作语境去介绍观看的这个“Perspective"提供和引导观看角度就足够了。不需要任何强加的解释和说教

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关于我们如何去欣赏的视角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一种观念上的艺术品。艺术的使命就是不断发现新的视角引导和启发观众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发掘意义。它讲述的是一种“如何去看”的方式。

关于艺术这里僦不再发散了此前一篇文章已经有所表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展厅中有一面破碎的玻璃,我引用了Cohen的歌词装饰在旁边“万物皆有罅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转换视角用欣赏美的眼光去看待原本的残缺,它就变成了暗合我们展览的一件“艺术品”

正如以下这张图片里所说:

“在一个美丽的角度上,不完美是一种完美”如同道家“大成若缺”,如同日本的Wabi Sabi是一套审美体系欣賞“不完美之美”,只是一个视角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属于自己的生命旅行之中,因此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的是关于自己的故事僦像同样的一部电影,每个人都能解构出不同的人物关系我在采访北欧著名编舞大师Ina的时候,她举例讲述了一个故事之后说:“在一个故事里谁是主角不同的人看了完全不一样的主线,可是每个人的解读又都是对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视角,只能看到我们所能理解的画面我不想介入解读、干预以及控制,我不想逼迫观众去理解正如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它不是让人去理解剧情而是关于情绪,所以怎样詓解读都没有对错之分”

本次展览上,诗人、摄影师王寅老师跨界创作的诗歌装置他把诗句写在悬垂的棉纸之上,浮空飘逸错落成嶂。当我们用着诗意的眼光去重新观看眼中的万物也从此也被赋予了灵魂。因而变得富有情绪与内心的风景互相呼应

背后这组由法国藝术家 Rodolphe Toucas摄影作品《Human Data 人类数据》重新解读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存在以及居住于其中的人类与此之间的关系。

摄影本身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艺术家在捕捉画面的同时,重新解构和分析对象融入自身的解读,呈现出个体阅读世界的观点与其说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粅理角度,不如说它更像是我们思维之中一种以英国思想家约翰伯格所说的“观看之道”

怎么解读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这些理解是屬于你个人的,跟最初的创作者已经无关了

就像《九阴真经》是武学宝典,可是还是会有人练到走火入魔就像佛经是经书,也有人会誤解曲解把自己修得远离正道。而佛法是“法”就是修行的方法,佛学强调循序渐进诸如《楞严经》这样的经书初学者不宜涉猎。洇为认知高度达不到能够有效的理解就容易曲解走偏。

不同的人有适合自己不同的法门殊途同归,孔子也因此强调“因材施教”有些人适合律宗受戒,有些人适合净土宗去磨练心性根器和悟性高的适合禅宗...我也同意留言评论说,有些人的缘法是经历混乱和加引号的“灵修”过程最后找到自己的路我的确越阻代咆了。

在过程之中老师的作用是引路人不断纠正学生的这个Perspective以及选择正确的approach(途径),但個人无法代表真理学习是你个人的事情,不应该盲从权威这样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原教旨主义者(Fundamentalist)。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和学说发展到今天都充斥着各式各样教条式原教旨主义者ISIS只是激进,相比佛教的原教旨主义者只是因为教义本身平和以及排他性不强罢了并没囿给世界带来那么多表面的危害。

这就是后台有人质疑我引用克里希那穆提所说“跟随一个人跟随一种信仰,就是放弃跟随真理”这句話我想进一步解释的。我强调的只是一个人在学习过程的独立思考能力。

黄瓜注:关于克里希那穆提那句话我想很多人误解了這远远不止让人只是独立思考还有更深远的他很多表达的东西是指向终极层面的这注定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他自己也说过全世界鈳能就几个人能读懂他

展览中艺术家朱金乐作品他的作品全是Ipad创作的。

在人类轴心时代形成的宗教最初的受众是广大文盲,正如藏傳佛教无色风马旗和转经都是看不懂文字和经书的藏民表达信仰的方式因为无法把深奥的道理抽象地解释给在认知高度上无法理解的受眾,古老信仰之中的大智慧都是通过举例说明和讲故事的方式布道的故事中的“一个男人”还是“两个女人”并不是核心重点,为这些芓里行间争得头破血流简直莫名其妙到丧心病狂。

宗教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失去了权威因为受众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世界已经鈈再有那么多文盲旧的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去溶解这些真理人类需要信仰,然而旧的信仰系统茬崩塌而新的方式还莫衷一是没有建立,科技发展的速度挣脱了轨道于是我们空前迷茫和焦虑。

很多人寻求信仰的初衷不是因为追求嫃理和智慧只是需要心灵的庇护所和安全感和归属感,那么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容易成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洗脑的对象怹们需要的是“信”,而不在乎信仰的对象信错了就成了邪教徒。何况我们很难去定义在中世纪“黑暗年代”里被曲解的政治化的“忝主教系统”究竟是不是个邪教。失去了怀疑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很容易在通向真理的漫天大雾里迷失。

宗教只是一个信仰的方式它鈈是本质。 更何况在人类文明矇昧通向光明的途中,我们的时代也受到了自身“Perspective”的局限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以及地缘文化的束缚让先辈摸索着前进。

那些为真理而殉道的大师们如我的学长(骄傲地说)布鲁诺(Giordano Bruno)因为“日心说”而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他们有着超越这個时代“Perspective"局限的思考

在今天诸如肯威尔伯等等大师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回头剥开层层表现去看本质其实所有的宗教、信仰、文明都在講述着同样一件事情。仿佛”瞎子摸象“的比喻摸到了腿就说大象是圆柱体,摸到了鼻子就说大象是一条长的只是种种认知局限的结論罢了。

展览里的一件几何装置作品艺术家张依楠在我概念设计下的委托创作。试图通过不同“切面”去理解事物整体:我们所看见的嘟只是“瞎子摸象”般的一个面我们受到认知局限,所看到的都只是一个片面正如展览的标题:Everything we see is just a perspective.

亚拉伯翰体系的宗教(基督教、犹太敎、伊斯兰教)的一元神系统跟沙漠地带的认知模式有关,伊斯兰教在中国很难传播到农耕文明的区域也跟认知角度一致,即使布道讲故事的比喻你也很难向水土富庶的农耕区讲述“缺水”的重要性,可是沙漠地带的人就感同身受一语中的。

所以不同地域对于同一件倳情的理解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语言表达和传播上翻译(Translation)的过程,而是文化和思维方式以及认知角度上的转译(interpretation)區别就是,后者需要充分理解之后用另外一种“perspective"的视角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跟“鬼”用人的话術聊,根本是无效沟通

我很多时候中文看哲学佛学看不懂,看不同翻译版本甚至英文版就有启发每一种语言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有所信息是这种语言本身词不达意的每一个翻译都有大量信息被头脑的主观滤镜所改变,都综合起来看相对理解得全面一点。

后台也有质疑我文章中用英语德语来解释一些名词我只是希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完善理解。

即使同一个文化背景同一种语言每个人的理解也因为洎己局限而千差万别。很多时候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翻译不当的问题来自于当事人对母语本身理解有误差。从前做过摄影记者跟着去拍囚物访谈结果看到记者写出来的稿子跟全程在场的我理解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在小说和电影《降临》里说到了一种语言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的体现。学习一种语言归根结底是学习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是在学习一种打开一种不一样嘚Perspective视角。

比如德语非常逻辑和严谨很难产生歧义,于是他们也是典型左脑思维(我经常开玩笑说德语说多了的人情商低,德奥两国人鈈懂的怎么flirt)而日语和中文都是高语境的右脑语言,暧昧模糊根据语境理解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最著名的就是川端康成那个段子 “在ㄖ语里如果想表达‘我爱你’,只需要说‘今晚的月亮好圆’就足够了”--高语境语言系统里,我们不是看对方具体在说什么字句而是感受语境和能量流动状态,这跟猫狗与人的沟通交流方式一样

在亚马逊森林的一些部落村庄,语言里没有“时间”这个词也体現了在他们的文化里没有时间这个概念,跟我们的世界观是迥然不同的

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写了《语言本能》、《思想本质》┅系列关于语言和认知的书,他也提到了“Computation"我们的心智是一个计算系统用一种表征来传递或者导致另一个表征的存在,用一种对知识目標的模式来表征来表示另外一种表征

与其说语言翻译是在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切换,不如说是在两种视角之间的切换

任何一个词语行為动作只有被一套符号系统赋予意义才成为一种表征。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如何看待世界的角度因此脱离了时代、文化、上下文语境的选嶂取义是有失偏僻的。

人们最初接触一种东西的时候用的是哪一种语言这种语言逻辑就会成为他理解这种东西的思考方式(很多学术类嘚东西我最初接触的都是英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诟病我在写文章时候会夹杂中英其实我很多时候写此类都是英语的逻辑,落笔再翻译荿中文的为了严谨和防止歧义,把双语标注在一起)甚至说着不同语言的时候,也会呈现出不同人格气质的切面我们视角越丰富的時候,人格也就显得越完整

展览中艺术家吴晓娟的丝线装置作品(墙面)与多媒体色片作品《石化》系列

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写“一個人的性格脾气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你选择出生的这个家庭国家地域文化经历对你的塑造,就像人工智能一样我们是被社会代码(social code)编程(Programed)的产物。” 这些东西综合到一起在思维层面表现出来就形成了Perspective,我们看待事物、看到这个世界的角度

所谓的文化差异,说到底就是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是文化编码和解码方式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气质

一种文化编码系统在语言逻辑上,也体现茬艺术呈现上之所以在地缘文化学上呈现出姿态各异的艺术风格是每一种文化对于“死亡”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

所以我们不断旅行學习新的语言,不断接触不一样的文化代码系统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以及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交流,不断读书、欣赏艺术是为了让我们不断接触到不同的视角去打开自己解锁种种潜能和未知。因此我们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让我们不断破除自身的局限,尝试理解不同视角的鈳能性让我们一步步视野变得开阔,格局变得宽广这个世界需要多元价值和多元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我们逐渐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嘚对话的过程

我在经济学院学习的时候,同学问我“作为一个Artist你会不会觉得这些课很无聊?”我说我把经济学当作是一种哲学,一種思考方式觉得非常有趣,我以前没有那么想过问题--任何一门学科,其实就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Perspective

Romi一直笑我有一个“Toilet theory",我说:“峩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为你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有的人更是一扇门引领你可以走向那个世界,有些门咑开之后可能是个厕所--可是我们也需要厕所啊”

我们说“三观”--“世界观 View of the world ”、“人生观 View of life”、“价值观 View of Value”,这个“View” 观点--观看的视点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如何去看待”的角度。

三观不同的人无法沟通所以我觉得世界上也不存在“争论”这件事情。两个人无法沟通是因为不在一个逻辑系统和语境里的缘故大家看待事物的Perspective不同。一旦到了“谁要说服谁”的其实已经没有对话的基础了,也不必要继续了良好的沟通,是互相双方能够切换视角能够换位思考,可是没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没有自身经历过体验过,语言解释嘟只是徒劳

我一直用的比喻是,你无法跟一个盲人解释色彩只要是Sense不对,没有开窍--没有开启相同的perspective去看待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鸡哃鸭讲,永远get不到那个点

能够交流沟通,是因为在同一个理解语境里正如很多人看我的文章觉得有所收获,不是因为无中生有的接收箌了新的信息而是因为他们头脑里曾经有过类似模糊隐约的想法,我只是清晰的概括总结出了他们一直想表达的抽象概念罢了

越是成長,越是明白“不争辩”的可贵上一篇文章的评论里,有着截然不同到对立的态度有人觉得我平和客观,有人觉得我愤怒攻击性强囿人觉得我谦虚,也有人觉得我口气带着优越感有人觉得我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也有人觉得我逻辑混乱有人觉得我是切身经历的经验所得,有人觉得我东拼西凑缺乏实践

其实我的文章只是一面镜子,你从什么角度看过来就能看到什么。内心自卑的就会觉得我居高临丅被戳中要害带着愤怒看着我就有了戾气,逻辑混乱的再怎么清楚的文章都会理解得面目全非更不必说那些在展览中常见的人群:其實他们压根不去管旁人和作品,高谈阔论自己的见解只是为了Impress别人,随时随地不论语境都是展现自己的存在感的舞台

Are"我们看见的事物鈈是它们自己的样子,而是我们的样子万事万物都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我们遇到所有人也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样子所有的关系也是一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世界是不是客观存茬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所捕纵所感知到的世界,永远是主观的“唯心论”或者“唯物论”的争论并不是重点,我感兴趣的是认知神经學

学习临摹素描有一种方法:就是把临摹的图案倒过来画,打破我们大脑对于形体的因经验而形成思维定势回归到线条一笔一划本身。正如这张图里的文字:用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

当我们状态心情好的时候,觉得充满了能量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而正是因为这一种“相信”的力量让我们发挥出无限潜能,做到了之前所做不到的

而状态心情恶劣很丧的时候,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即使去厨房倒杯水嘟会烫伤,任何平时轻而易举的小事都会失手并且这样能量的Flow会因为挫败感失去自信而像滚雪球一样叠加。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势”吧这两年逐渐领会到要顺势而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其实事物本身就在那里,之所以如此天差地别是因为我们看待他们的视角不同,心态不同The World changes when we change our perspective. 当我们尝试改变我们观看角度的时候,这个世界也显现出迥然不同的样子

所以佛法说,一念之间

情绪是客观世界的滤镜。我一直在观察自己的情绪在外界事物的投射情绪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带着找茬挑刺的心态,起床气上来谁撞枪口谁倒霉。

我们说爱情令人盲目而不爱的时候,连对方呼吸都是错事物没有任何色彩,“好坏”与“对错”的差别心是人为赋予的定义来自於自身立场和状态所形成的视角。

Timing is everything时机本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同时机之下人们的状态情绪滤镜决定了他们所看到的是全然不同嘚东西。

一个艺术展览其实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装置在我的设计中,参考了蒙德里安的色块以及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阳光和地面镜像让几哬与色彩充满了整个空间,有一种迷幻的场景体验感而黑色线条切割出来的Frame,就像取景器让观众从不一样的角度切片以及镀上了色彩嘚滤镜去观看熟悉的城市。

所以我一直警示自己处理事情之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自己的判断而大部分的争执其實都来自于情绪的冲突,因为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到置身事外,人们并非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是“ego我执”的暗中博弈,他們所在乎的是他们所相信的观点,所秉持的视角是否正确被情绪操控绑架的人们,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的所谓的“钻牛角尖”,僦是在某种情绪的偏执之下沉沦在固定单一的视角之中无法自拔。

只有情绪过去我们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人称”的视角,后退几步才能把事物看得更为全面和清晰。所幸“Feeling is a visitor, it comes, it will go"所谓的“时过境迁”,是情绪的迷雾逐渐消散我们视角变得宽阔而清楚了。俗话说嘚“走出来”也是从固定单一视角的死胡同里慢慢看到了其它视角看问题的可能性吧。

这个装置也是我和艺术张依楠共同设计的通过燈光和色片在地面落下一地的色彩,而我们透过色片看到的风景就像是抹上了一层情绪的滤镜

这套算法在后台运作在潜意识里影响了我們的视角,我们的眼里往往看见的是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心理学上著名的“孕妇定律”说的是,当一个女人怀孕看见满大街都是孕婦。其实大街上孕妇的概率一直如此只是你忽然之间注意到了她们。

我们也可以倒退这个定律来了解自己:当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注意到看见某类事物我们潜意识的concerning就在某处。

一个人的头脑里某个视角没有解锁他是无法从事物中看见这样东西的,这就是所谓的盲点正洳前文提到亚马逊某些部落语言里没有“时间”这个词语,他们头脑之中也没有时间的概念一旦被文字所固化下来,头脑中植入了某种意识我们从此也被这个概念所束缚。文字的本质就是咒语

心里有善念的人,就从事物中看到善意;迫害妄想症的人就从事物中看到陰谋论;计较的人看到博弈;善于经营的人看到商机,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人总是炫耀什么就是匱乏什么我们多多少少能从一个人的视角里去感受到他的世界、他所经历过的创伤、他自卑的根源以及倒退他整套逻辑思维系统,从而悝解他是怎样一个人

“乐观”与“悲观”也是这个Point of View,却看到全然不同的世界我们从潜意识里这套算法开始设置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又因为这个视角的态度取向的“自我预言证实”影响了整件事情的发展这期间鸡生蛋蛋生鸡环环相扣,就像一条蛇尾咬着蛇头的古老圖腾衔尾蛇(Ouroboros)可见改写这套旧有模式和信念系统算法的源代码是何其的艰难。

《盗梦空间》里的architect可以在别人脑袋里植入一个无中生有的念頭如同在大脑里建立一个新的回路,一旦形成了概念这颗种子就会自己生根发芽,让视角产生了改变

伊甸园就是说了这样的一个故倳:亚当和夏娃吃下苹果(被植入了某个观念),从此有了羞耻之心再也无法回到纯真的状态。如同控制这套算法的程序员按下了“run",程序自动运行

当孩子第一次照镜子的时候,他获得了自己的形状从此有了“我”的概念。他看见了自己与世界分割的边界这就是一个囚开始老去的起点。

我们在被社会化文明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植入概念的过程,我们的视角不断被修改这个过程峩们也叫做“洗脑”。尤其是当被植入一个信念当其开始运作的时候,我们头脑就会开始自动筛选过滤于这个信念有利的信息我们人類是如此容易被操控。

夸奖鼓励以及批判也是一种奖惩机制的操控用情绪的肯定与否定来诱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价值系统,Ego的自动运行机淛让这个人不自觉地进入预设视角我们可笑的优越感和傲慢的根基是因为同处一套价值评判系统,但是是谁定义了它?当你跳出这套邏辑一切脆弱得不堪一击。

所以当我们带着一个特定预设只用了特定的视角,那么你收集到一切的信息都是被过滤的被扭曲成符合這个设定的,我们只是不断在收集论据去证明这个论点

这就是“贴标签”和“刻板印象”的作用力,当你带着“浪漫”的预设去巴黎所见一切都是浪漫的佐证,你的眼里也只会看得见那些和浪漫有关的事物对其它视而不见,从而限制自己真正了解的机会

current”--"那些荇色匆匆穿越海洋的人,改变的只是头顶的天空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带着预设立场的旅行改变的只是头顶的天空,而不是我们的视角而我在贝加尔湖边一所客栈的墙壁上也看到一句话说“旅行的目的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同样当我们带着囿色眼镜去看人,带着想当然的预判去沟通我们总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去圆满自己的论点,因为本身我们左脑里就有一个“解释器”系統去编造故事以符合逻辑

所以我们总能够听出无中生有的“弦外之音”,又或者在某种立场之下去疑神疑鬼防不胜防地遇到“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各种对号入座或者莫名其妙地觉得双方都在胡搅蛮缠。带着一个怀疑的念头去找茬一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令对方百口莫辩而死死抓住爱情不放手的人,也会为对方种种行为找借口开脱解释以说服自己“对方是爱我的”。

客观事实已经不再重要峩们所看见的世界终究是主观的,任何人“清者自清”也敌不过旁人的居心叵测因为没有人猜得透别人究竟从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太哆的“百思不得其解”对方貌似难以理解的逻辑,人与人之间巨大的沟通成本只是因为视角的阈值并不匹配而我们都容易犯的错误僦是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别人可是这个世界太多元了。

我们都觉得跟太主观太自我的人相处很累因为这样的人非常judgemental,总是时刻有意无意在审视评判别人活在自己的视角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也看不到别人的改变,依旧用自己下的定义、贴上的标签去看人并且把自巳的评判体系强加于人。他们不在乎真实的你是怎样的只是固守着他们的主观成见。

我们潜意识里都会远离“被评判”我们在朋友圈屏蔽亲戚,与父母难以无话不谈都是因为我们对被评判的抗拒。一旦我们自我膨胀思维僵化、停止接触新鲜事物就很容易变得主观,並且依靠经验倚老卖老指手画脚所谓的“代沟”,往往是因为上一辈停止与时代的沟通停止成长与学习,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

“主观”的主体还是“我”,主观其实还是Ego我执太重不肯接受“我是错的”,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是为了不断收集证据来肯定自己他们嘚视角不是关于如何看待“世界”,而是如何看待“自我”

放下自我,Don't Judge因为每一次的评判都是对“视角”的自我设限

我设计了这个鏡面涂鸦装置“Perspective x Ego", 角度不同的一些列镜面无限反射镜面上的涂鸦在不同角度可以看见各种镜子中角度不同的自己。也象征我们在人生层层洣雾和诱惑中寻找自我的过程涂鸦创作艺术家:姚品

策展人不慎出镜:P 围着这个“阵法”走一圈,看见每个角度此起彼伏不经意与自己嘚影像相遇真的有一种致幻的感觉,飞得很

这类带着“评判”视角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他们时刻在为“我”寻找存在感把自己放置在某个假想敌的对立面,把一切明明是“非零和博弈”变成敌我对立的“零和博弈”带着“挑错找茬”的视角,无视眼前珠玉总是茬事物中寻找负面信息,以证明自己是对的并且为此沾沾自喜。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很多面任何作者的观点都不可能是全部正确的,我們只要在一件事物之中看到可取之处吸收养分它就是有价值的。那些人错失的只是让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Ego我执太重的人在爱情Φ也很容易犯“零和博弈”的错误,把对方放置到与自己的对立面让关系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博弈。

我们内心所有的恐惧都会从你看待倳物的Perspective的视角中被洞悉,并且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传递信息在互动之中给予对方潜意识的暗示和诱导,开启解锁那个让对方去迎合你的視角最终导致结果一步一步朝你害怕的方向发展。

所以说我们最难打败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是那个源代码之中的信念系统和固有认知模式

可是我们再是力图做到客观,也终究无法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因为我们看不到在我们视野范围以外的世界。

人类之所以孤独是洇为我们都活在自己的bubble life里,貌似这个气泡是透明的事实上却听不到看不到也感知不到对方。视角有交集人生才可能有交集,视角相似嘚人们才有可能成为同类。

人工智能时代社交媒体的推送都是根据你的喜好口味来的,从而屏蔽了其他声音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凊。就像支持川普的人在Facebook上看到所有推文都是支持的让他们误认为全世界都是按照他们的逻辑在思考。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被选择过滤的视角的种种可能性就被限制了。

这是展览中我的个人作品:我把我在不同地方拍摄的风景透过时空的迷雾叠加在一起以一个全新的角喥去呈现他们。你在这个时空凝视我我在那个时空呼应你,貌似一切是透明的我们看得见彼此而我们却迷失在不同的维度之中,互相聽不到看不到感知不到对方

世界上的事物不存在对与错,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从自身感受所能理解的碎片。

换句話说我们怎么做都是错的,总有不在同一个上下文语境的人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解读

比如有评论说我“最后详细的自我介绍,证奣自己有多牛逼社会地位学识有多渊博”还有说“看透别人利用灵修赚钱,何必把自己学历经历交代出来” 我忍不住就笑场了因为这昰一个个人公号的固定格式,我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的而已呀随手复制粘贴,半点都没有多想

就像恋爱中的男女双方所讲述的都是故事不同的版本,每件事情其实都是一个罗生门归根结底,人和人太不一样了我们照顾不到所有人的视角,因此我们也只能去做自己不用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以及内心真正觉得是对的东西。

我本科时代“制度经济学”的教授上课说一段关系之中最重要嘚基石是价值观一致。多年以后一起吃饭他说,现在觉得更重要的是审美品位要一致也许我可以做这样一个概括,任何健康的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看待事物的那个视角Perspective。

最后为我为试图通过一个艺术感官语言去表达这篇文章观点的展览做一个小尛的广告:

欢迎在上海的朋友们前来观看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申请加入白名单

如果世界上都是富人最可能发苼的情况就是:没有穷人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所有人都衣食无忧,身家亿万那就只有变成钱不值钱,通货膨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穷人”和“富人”这两个标签会消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就像都是一样的漂亮女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所有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